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和意义探析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和意义探析

作者:陈美华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15期

摘要我们对教育学生的要求一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其重要程度,而德育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介于此,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将对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探析。

关键词德育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古语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的老师偏重于“教书”,而现在的老师不仅要会“教书”,而且还要会“育人”,而且,“育人”相对来说更为重要,而“育人”所强调的就是德育。德育要从小抓起,因此,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十分有必要的。

1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校长,教师,学生、行政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地方人事行政官员,学者、专家,有关资源单位人士)合作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由此可得,小学德育校本课开发就是指小学为了达到德育的目的或解决学校的德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

要想开展好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1用课程技术开展德育活动,有效落实德育目标

围绕道德价值,从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校学习实际出发,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动态生成过程,这种动态生成过程是在小学校园内组织的成员之间相互的交往和互动中产生的。而且,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需要由足够的课程开发思想来支持,还需要遵守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来评价,这四个环节分别是背景分析、目标、过程以及评价。

1.2建立以生活世界、时代发展为导向,面向生活的德育课程

任何所学到的知识,只有你能够运用它们了,它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掌握了。德育的结果最好的体现应该是在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校的学习生活中。由于课程的结果最终需要在日常生活

中体现出来,我们所设置的课程内容也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而没有必要过于重视课程的理论知识以及理论知识结构的部分。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就是,学生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以后,能够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能够以自己的视角相对正确地去评判这个世界上的事物,包括物质世界,也包括精神世界。我们在各种教育教学中结合校本教材《古堡神韵魅力畲乡》——介绍畲乡当地的历史人文古迹{赵家堡、诒安堡、蓝廷珍府第等}、古代圣贤(赵范、黄性震、蓝理、蓝廷珍、蓝鼎元)、民俗风情(畲族起源、文化和风俗)、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新面貌,以激发本地小学生的爱乡、爱国热情;更好地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1.3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生学习需要为主、以教师教学需要为主

我们希望学生能夠把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对于某项内容,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成长是否需要。德育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的教育项目,因为它关系着学生的未来,老师在进行德育本校课程开发时,也会如履薄冰,因此会触及很多教育难点。面对这些教育难点时,老师不应该退缩,而应该迎难而上,克服这些难点,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教育行业的发展,小学学校的发展,小学学生的发展。接下来,我将从这三个方面阐述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2.1教育行业的发展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对我国小学教育的一个补充。我们中国的教育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而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则弥补了这一缺点。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小学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教育资源。在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出现问题时,这种模式更加有益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办事效率更加高效。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小学教育的包容性。

2.2小学学校的发展

一方面,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由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地方政府对学校的要求以及学校滋生的发展状况共同决定的。因此,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在教育中落实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学校认清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开展个性化的学校发展。另一方面,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的主要操办者还是教师,因此,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开展得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者教师工作的能力,因此,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考核。

2.3小学学生的发展

国家开展德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有某些共同素质的未来的国家公民,这部分内容大多由国家设置提供,于是,很多学校就按部就班地开展德育工作,非常容易产生“千校一面”的教育现象。而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相对来说,学校拥有较大的积极主动性,与学生接触频繁的学校一方更加了解学生,因此,学校所设计出的课程更加容易吸引学生并被学生所接受。只有学生对内容感兴趣,接受内容,德育的目的才能达到。因此,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更易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校本教材详细介绍了本地的文化以及特色的发展变化,这些发展变化是学生们切切实实能感受到的,因此学生会更感兴趣,也会更加乐于接受课程内容。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但一旦做好,就是利于教育、国家和学生发展的事情,因此,我们还需加倍努力做好在这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德禄.探究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J].学周刊,2020(14):109-110.

[2] 刘妤潇.小学德育中尊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66.

[3] 徐莉红.基于乡土资源的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175.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情况总结 xxxxxxx中心校 2013年11月10日

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的情况总结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对我校来说,校本课程开发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1.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遵守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只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忽视了地方性和个性。我们知道,我国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各地在经济和地域上的差异又如此之大,只有一统的国家课程开发或“准一统”的地方课程开发,远远不能满足地方上的不同需要。校本课程开发,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地方和学校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求。 2.有助于促进教育民主化 民主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条件:一是政府权力的下放,一是民间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增强,而这两方面又是相互关联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促进这两者之间的积极互动。 在我国,过去执行的一直是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教师和校长都习惯了听从外部的指令,他们没有机会也不想有机会去参与课程的决策。目前即使国家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在某些方面已下放了很大的权力,但许多学校和教师由于缺乏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反而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照常规办事最省力。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十分有利于激发教师、学生、家长的参与意识,也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参与,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前提是政府给予学校的自我开发空间,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全员参与,集体审议。 3.有助于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首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民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种族、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技本课程是学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 组成了“三级课程”的结构。它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可以使 学校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c因此,栓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 亮点。但是,一直以来,课程都是由国家开发,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学习和借鉴。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 本趋势。在课程根式多样化和课程结构优化中,校本课程的外发具打重要作用。因此,优化宏观课程结构,也必须重视校水课题的开发与建设。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向=个部分构成:同家课样、地方课程利学校课程。共中,同家课程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般要求设计的.仑反映了国家教育标脏,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小小学教育的共向标准。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文施国家课程,以保rd: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家教育n标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成本依据。地方课程则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实际以及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入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咋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课程对该地方或社区的个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均。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 国家课程标难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 凹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小向,宏观课程结构的 状况就有差别。在中央集权课程管现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住出现课程结构中 ,1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是国家教育最高标难而不是起码标准、地 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枚课程管理体制卜,国家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从教育发展的层面上看,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学校与社区的教育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改革开放来,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的重新配置,体现出我国教育的开放性和民主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弥补国家课程自上而下的周期过长、缺乏灵活,滞后于社会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不足,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和生成过程,学校教师拥有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能根据具体情况经常进行评估、修改课程,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的差异问题,有利于课程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方向发展,使教育体现出时代感。 从学校发展的层面上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要评估以及学校的课程资源,且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特别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我校要实现“自主学习,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有特色的、具有“示范性、实验性”的重点高中,除了落实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外,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和风格,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都是由学校教师来承担,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利于学校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在职教育。 从学生发展的层面上看,国家课程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它是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所设计,并依据这些公民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设计、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当前课程中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课程,其设置和教学计划死板单一,无法兼顾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也不能兼顾不同学生的不同的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和教师,他们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并能集中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中某些方面的优势,他们开发的课程也最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只有共性、缺乏个性”的课程体系所造成的“千校一面”的现象。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校本课程与德育目标的融合,有利于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机理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基本品质的日臻完善。

开发小学校本课程的意义

开发小学校本课程的意义 ----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摘自:《汉阳教育资源网》 当前,广大学校及教师已经认识到校本课程对学校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及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真正尝到开发校本课程“甜头”的学校不多,还是有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任务,或者是为了“赶时髦”,“为科研而科研”,而不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发校本课程。其原因既有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比重小、地位低的原因,也有国家课程、必考课程任务重、压力大的原因,致使校本课程实践在学校中处在一个“时冷时热”的“尴尬”境遇之中。为此,正确认识并真正理解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一)正确认识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 首先,学校的发展、学校文化的重建是当前学校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仅由考试分数、升学率、硬件设施等指标来体现,其灵魂和核心是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品性。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学校生活中长期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既是挖掘和展现已有学校文化的过程,亦是进一步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其开发主体、开发模式等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需要一种新的制度予以支持,即民主的、自主的、合作的、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这对于学校文化的重建无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其中包括教师职后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一些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表现出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模糊、知识储备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问题,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此,有必要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增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转变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角色。鉴于学校工作头绪多、各项工作彼此分离会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实际情况,以开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上是将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当作教师培训的过程,通过具体的教育事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和途径,这样可以多方兼顾,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努力追求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决定学校办学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折射点”,是依照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传统开发出来的一种课程类型;而开发校本课程并致力于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思考、探索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的过程。学校的办学特色,包括校本课程的特色,主要是由每一所学校学生的实际发展基础和需要、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等差异而决定的。 首先,明确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通常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师学生的现实需求、学校环境和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学校举办人的教育理想和理念等而确定的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它既有与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又有适合于本校实际且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差异性,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必须以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为“圭臬”,努力使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能够体现并实现学校办学宗旨。

小学德育课程开发实施及改革方案三篇

小学德育课程开发实施及改革方案 三篇 篇一:小学德育课程开发方案案例 前店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需求分析 1、背景分析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兄弟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2、我校校情的需要 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

题。因此,开设道德教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3、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道德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基本道德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4、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校的校训是“心坦诚,恩分明,言由衷,行浩正”,同时,学校还提出了“心中有他人,言行想他人”的德育理念,这个德育理念、学校校训和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一脉相承的,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我们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一个能时刻为他人着想的人。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心中有他人,言行想他人”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促进校园文

校本课程开发与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之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与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之研究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地文化、社会、经济等特色,开发符合学生需求和学校实际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与此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也备受关注。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在实效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执行力不足、单一化教育手段、重知识轻实践等。 本文将结合校本课程开发与中小学德育实效性问题,进行相关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 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是围绕学校的特色和需求,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和实施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校本课程开发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和实施校本课程,学校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存在密切的关系。 1. 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和实施校本课程,学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加强德育与学科教育的整合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加强德育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设计和实施校本课程,学校可以更好地将德育理念融入学科教育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提升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浅谈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策略

浅谈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策 略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小学教育阶段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还应与学生的德育渗透相联系,促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情景与教学内容的学 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因此,作为一名小学德育教师,还应进行德育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以此来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学生通过学 习德育校本课程中的知识可以丰富自己的视野,学会用自己所学的德育知识去看 待和学习所面临的难题,最重要的还要让学生明白个人的发展要与人类共同的利 益相互协调,做到舍小家为大家,这样才算真正实现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教 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应用 前言: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身心都是比较敏感、脆弱的,对于一些情感、思维以及价值观念都是一种较懵懂的状态。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校本课程的开 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身心特点,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基础上制定合适的开发策略让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德育教育。与此同时,在小学 德育中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不仅能够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公平公正 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受尊重的。另外,德育教育是 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有利影响,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1.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步发展时期,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充 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不够完善,不能明辨是非,从而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情绪,这就会导致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

价值观。而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解决了此类问题,还能根据学生的学 习情况制定科学的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同时,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 开发,也是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因为小学生是德育课程开发的 主体,小学德育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通过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等方 面进行开发,制定合理的策略来充分发挥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1】。 二、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生活德育课程 在小学德育实施校本课程教学时,教师必须围绕“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采取“三步走”的教学策略。具体来说,第一步就是要对学生自身发展以及 社会知识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第二步是教师要在根据小学德育校本课程教学 的指南和纲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和方案;第三步则是采取针对性的教 学方案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以班级为中心,立足本班实际的基础上构建生活德育 课程【2】。如“德育游戏”、“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主题游戏”等,并定期组 织开展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实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 康发展,还可以让本本课程的开发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此外,教师还可以 借助校本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 情境中丰富生活体验,从而帮助自己掌握一些生活技能,提升自己的生活。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个以《疫情防护》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模块,以树立防护意识为目的,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3】。 1. 采取家校合作的形式 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不仅需要教师的帮助,还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而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教学方式在小学德育教育 中的运用,突出的是现在对于素质教育的看重,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在编 纂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邀请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来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教师 对他们的补充的内容做好相应的记录,同时可以组织教师从不同的层面将其内容 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促进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更加完善。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自主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它在教育改革中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为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学校将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可以根据本校的教育特点、师生实际情况、学科教学的需求和教育教学的目标,自主开发和调整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这将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创造更为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主动参与,对课程的开发、实施、监控和完善,全程参与,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这种全方位、全程参与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而且能够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自我反思精神。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校本课程开发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能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中学习,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自我发展空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学校也会特别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校本课程实

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校本课程开发符合了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在开发过程中,涉及了学科内容、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全面反映了学校的教育实力和特色。一旦实施良好,校本课程会为学校带来庞大的社会回馈和品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加强教师能力、增强学生兴趣和提高学校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创新的探索。通过不断的开发和改进,让我们的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教育教学事业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自主开发适应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课程。某些学生对某门课 程的兴趣较高,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某些学生在某些学科上有 较大的困难,可以设计专门的辅导课程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能 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宜的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发的,能 够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加贴近实际,能够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校本课程开发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灵活地调整教学 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针对性强 的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意识。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可以参 与到课程设计和改革中来,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 见和建议,参与课程的讨论和决策,从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主体意识。通过参与校本课 程开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 主要实施者和推动者,他们需要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和素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教 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校本课程开发还能够 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热情,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增 强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意识,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教育 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的重要 途径之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学习心得新桥中学李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纲(试行)》中指出:“鼎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系统、构造、内容,建立切合素质 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系统。”《大纲》在详细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情况,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加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可见,作为 学校自主管理、开发、设计和实行的校本课程将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一、校本课程 开发的意义(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育作为一种培育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都 获得充足而自由的健康发展,进而使每个人的个性都拥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建性。校 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为了打破“校校同课程,生生同书籍,全部学生齐步走”的格局,提升课程 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很好地知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地 发展,真实表现“全部为了学生,为了全部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部”的办学理念。(二)提升 教师专业化水平。校本课程的开发更重视教师的发展,而不不过是课程文本的开发,课程开发 不过一种手段,教师的发展才是真实的目的。教师要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实行、评论,使自己的专业水平获得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包含: 1/3

1)教育思想的改变,教育理念的更新;(2)专业知识构造的完美;3)教育、教课与科研能力的 提升;(4)教育、教课艺术风格的形成等。(三)促进学校办学特点的形成。国家推行三级课程管理 政策目的之一就是尊敬地方差别和学校不一样,给学校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校在国家课程改革总目标下,依据师生的特点和需求,依据学校教育资源和学校传统优势来确定本校独到的办学目标和策略,最后形成自己的办学特点。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学校在履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可依据《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指导建议(试行)》和所在地域的教育环境优势,联合本校的传统和资源,兼备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相关人士共同参加,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开发、设计和实行工作。 详细的管理与开发过程中应按照以下原则。(一)自主性原则。这里的自主性包含学校、教师、学生的自主性。校本课程是学校、教师、学生主体性充足表现的课程。它要修业校、教师意识到自己既是校本课程的实行者,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者。所以要充足利用学校自己的优势和资源,自主开发、自主设计和自主组织实行。 同时要充足表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宽泛关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尊敬学生的自主权益,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时机自己去设计、开发、实践、体验和创建等,使他们的个性获得充足的发展。 (二)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放性表此刻以下几方面。 2/3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基本理念论文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根本理念论文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根本理念论文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最能表达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开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示学校办学特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施行,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老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资优势,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施行工作,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开展。 一、积极探究、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首先,明确定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的。学校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就要看是否有鲜明的办学特色,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办学特色的表达。学校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想办出什么样的特色,直接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为此,需要明确定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的。我们把我校的办学理念定位为:以人为本,全面开展,快乐求知,幸福成长,为学生终身开展奠基。培养目的明确定位为:引领每一个学生成为乐学、善学、不断进取、成长本领的人,张扬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进步学生素质,把学习内化为每个

学生生命生活的必需,为学生终身开展奠基。我校要求所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施行工作都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的而进展,从而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施行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其次,立足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长、爱好与兴趣、需要与追求,因此也就需要有一种差异性的教育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老师必须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开展的可能性,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并为其设计或提供个性化菜单,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再次,整合学校及社区的教育教学资,立足学生全面安康开展开发校本课程。我们利用我县特殊的人文历史资、山川自然资、社会风情资和学校的课程资,选择开发了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爱我家乡》,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为家乡开展建功立业的责任感;为弥补学生因无视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而造成的民族文化缺失的实际,我们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览胜》、《经典诵读》课程等。学科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成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拓展和调节,而且对于重新构建老师专业知识构造,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积极探究、研究校本课程施行形式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3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既要强调传授知识的普遍性,还要强调尊重地域差异和人的个性差异:既要强调在同一课程体系下的因材施教,更要强调根据人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课程而教。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空问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2.由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带有普遍适用性和较长的周期性,所以,难以反映学校的特殊性,也不能及时吸纳新信息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校本课程弥补了这种缺陷。 3.以往的课程理解为学校之外的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使教师成为课程规范的执行者。由于不承认学校和教师是课程行政权力的主体,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就不能达到入心入脑的程度。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活力,而且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良机,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4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即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因此,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5.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权力,即实施真正的教育的地方一一学校,有权自主决定部分课程,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合作、共享与探究,以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现有课程资源。 6.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责任,即学校负有学生发展的责任,学校必须抵制一切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必须提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 7: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机会,即学校特别是教师都有机会得到发展,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中,将逐步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意识,提高归属感,形成课程意识,掌握课程技术,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此,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和学校自我更新的机会。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基本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基本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基本理念 嘉兴教育学院张建芳(站长)根据有关资料整理提供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年第38-39页) “校本课程开发”一词由菲吕马克(Furumark)和麦克米伦(MacMillan)等人于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最先公开提出这一概念。当时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意义的阐述,其范围界定为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对课程的计划、设计和实施。之后,校本课程开发的说法逐渐流行开来,许多学者纷纷就此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界定,如斯基尔贝克(Skilbeck)、沃尔顿(Walton)、埃格尔斯顿(Eggleston)、科恩(Cohen)、马什(Mash)等。斯基尔贝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工作,该课程开发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我国台湾省学者黄政杰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背景,透过中央、地方与学校三者权利责任的再分配,赋予学校人员权责;由学校教育人员结合校内外资源与人力,主动进行学校课程的计划、实施和评价。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副教授杨龙立认为:学校为本课程是一种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的方式,也是学校内人员(校长、教师、学生、行政人员)与校外人员(家长、社区人士、地方人士、行政官员、学者、专家、有关资源单位人士)共同努力,针对学校内部的需求、学生学习、教师指导、社区地方需求、上级单位要求及国家与中央之要求等加以综合考虑,并以研究、设计、发展、实施、评鉴及修正等途径建立恰当的适用的教材与方案,所有课程参与人员亦肩负应有的绩效责任。 尽管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不同理解,但其共识都强调以学校为本(为基地),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由学校成员开发相应的课程,供学生学习之用。简而言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组织开发并实施的,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类型;由学

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及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及意义 作者:刘高娃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 刘高娃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山西临汾 041004)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决策权力逐级下放,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校本课程开发,受学校、地域、文化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地方性,但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也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存在着普遍性和共性.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学生、教师、学校,乃至全社会意义重大.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开发途径;课程开发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1-0170-02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贯彻,我国中小学面临着正式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校本课程”这一术语便由此而逐渐流行于我国教育领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编写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如何利用和发掘档案资源,编写好校本课程,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实践、研究的重 要课题. 我理解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和长远发展需要、以学校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虽然校本课程最早出现在英美等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我国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该更多的关注中国的国情,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做为课程开发的主要目的,做适合中国学生的校本课程. 1 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受学校、地域、文化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性、地方性,但 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有其独特的规律性,也存在着普遍性和共性. 1.1 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挖掘人文资源 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校园人文环境是一种隐形课程,对学生良好情感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有:(1) 以“环保”为主题如:在学校植树、栽花、种草,倡导爱护花草树木,这样可以形成一种校园“环保”氛围,让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2)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如:在学生平常饮用水、用电、用餐等方面,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人性化服务;(3)以名人名言为主题的如:在教室内挂上名人名言条幅,走廊、过道作一些经典格言渲染,让学生耳濡目染;(4)以实现学生自我价值为主题的如:学生书法、美术习作的展览、黑板报的设计与出版等.这些形式都从不同层面反映着一种人文精神,突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的人文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 重要方面. 1.2 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多渠道聚集信息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摘要: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人的潜能、师生的主体作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 综合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意义有三个: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 展,促进学校色彩形成。其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促进学生个 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培养学生从现实 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尊重事实、团结合作精神,培 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家课程是由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的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统 一教育标准。但它难以适应地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 虑到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到众多学习者的背景及特点。而校本课程开发尽 可能地反映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社会问题,充分考虑到 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它在一定范围内 可以补充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 一、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 为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向。校本课程开发正体现了这一方向,它充分考虑到时代的特点、学生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充分发挥其 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1.以人为本。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 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 不同的发展需要。 2.给学生留下空间。个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作为校本课程的主体之一, 有课程决策的权利。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是在师生 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 留下了空间。 3.差异性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教师作为课程的 组织者与指导者,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 的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课程,做到因材施教。 4.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学生实际需要什么,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之一就是学生自己,更能够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为 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空间和大显身手的机会。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 平和课程意识,对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教师的课程决策权。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实施者、评价者。 1.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执行者的角色使教师习惯服从于上级的指令,不需要关心参与课程的决策,也不知道该 怎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使他们形成参与课程决策的意识,行使课程决策的权力,并 在参与过与过程中形成参与能力。 2.大力提高教师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素养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师等各方面都有责任共同努力。 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校本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各国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各不相同,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的目的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方面. 1.让所有的学校都“动起来” 校本课程开发把学校推到了课程改革的前沿,学校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制度化教育形成之前,学校是独立的教育单位.但在制度化的教育形成之后,学校成了整个学校系统中的一分子.而随着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日益庞杂,单个的学校越来越没有了自我.庞杂的教育体系很难灵活变动地适应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校本课程开发则再次确定了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责任单位的地位,让每个学校都行动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校自身的实力,也可以为国家减轻负担. 2.让所有的教师都“站起来” 教师对待所教的科目及其内容一直是敬畏有余的.科目对他们来说,是国家的规定,教材对他们来说,是专家编写的.他们被要求严格忠实fidelity于国家的所有课程文件,甚至连教学的具体步骤都严格遵照教学参考书指定的教学步骤和课时数.教科书对他们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跪拜于教科书的神威之下. 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他们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国家提供的课程标准,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研究的指导性纲要,国家提供的配套教材成了他们自主选择的对象,不再是抗教师的teacher-proof课程集装箱curriculumpackage.他们可以站在学校这块基石上,鸟瞰国家的课程或其他学校的课程. .让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校长、校外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以及社区成员等等各方面的人员彼此“沟通起来”.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使得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师、所有级别的教育行政人员各自分别地对中央负责,他们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校本课程开发使得不同方面的人士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走到一起,他们不仅更容易了解对方,而且更渴望了解对方.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对我国来说,校本课程开发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1.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遵守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只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忽视了地方性和个性.我们知道,我国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各地在经济和地域上的差异又如此之大,只有一统的国家课程开发或“准一统”的地方课程开发,远远不能满足地方上的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三个: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其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 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丰富性; 1.以人为本;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 2.给学生留下空间;个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有课程决策的权利;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3.差异性教育:国家课程强调人才规格的整齐划一,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校本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要学的内容作系统安排,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个别化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作到因材施教; 4.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的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学生实际需要什么,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之一就是学生自己,更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许多学校教科研的重点。本文从校本、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出发,主要谈谈校本课程开发对于课程理论的发展、学生潜能的挖掘与培养及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1、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 国家课程是由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的课程,它注重的是教育的基础性和统一性。它的开发周期长,缺乏灵活性,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到众多学习者的背景及特点。而校本课程开发正是对国家课程开发所遇到的挑战做出的实用主义的回应,它是在保证国家对教育的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反映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充分考虑到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以突出学校自身特色等为主要特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课程,它在一定范围内补充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 2、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探入,中小学多样化和特色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它的多样化和特色化更加显得重要。以往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映不同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不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从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出发,增强课程的地方性灵活性的尝试已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表现出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所有这些都给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迫切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把课程编制权力部分下放到地方和学校,让一部分优秀校长和特长教师参与部分课程的开发任务,在确保国家教育整体质量的基本前提下,开发更多有特色的课程,使学校之间的距离适当拉开,并使条件较好的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3、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 课程设计通常是由课程专家来完成,而最了解学生需要的教师却只是课程的实施者,被排除在课程设计的范围之外。教师如果没有很好地把握课程设计者的意图,那么,他就不可能很好地实施国家课程,或者很难使课程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就是说,进化论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是教科书,都只是有“应然课程”的意义,只有教师领悟与实行的课程,才具有“实然课程”的含义,接近课程的事实状态。另外,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他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他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一员。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空间和大显身手的机会。况且,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本身,也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意识,对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4、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信息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生存与发展能力”已成为各国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符合信息时代需求的各类知识成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各国课程改革大都意识到真正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人应是个体充分发展的人,能够自主学习的人。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