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致病菌的天然耐药

常见致病菌的天然耐药
常见致病菌的天然耐药

常见致病菌的天然耐药

所有肠杆菌科:青霉素G,糖肽类,夫西地酸,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利奈唑胺;

鲍曼不动杆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

铜绿假单胞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萘啶酸, 甲氧苄啶;

洋葱伯克霍德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多粘菌素, 氨基糖甙类;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除外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所有β-内酰胺类, 氨基糖甙类;

黄杆菌属(金黄杆菌属/芳香黄杆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

沙门菌属: 头孢呋新(在体外试验可能显示活性,但体内没有活性);

克雷伯菌属,异型枸橼酸杆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羧苄西林,替卡西林;

肠杆菌属,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西丁;

摩根摩根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新,多粘菌素E,呋喃妥因:

普罗威登菌属: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新,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多粘菌素E;

奇异变形杆菌(奇异杆菌): 多粘菌素E,呋喃妥因;

普通变形杆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呋新,多粘菌素E,呋喃妥因;

沙雷菌属: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新,多粘菌素E;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 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 甲氧苄啶;

流感嗜血杆菌: 青霉素G,红霉素,克林霉素;

卡他莫拉菌:甲氧苄啶;

所有的革兰阳性菌: 氨曲南, 替莫西林,多粘菌素E, 萘啶酸;

链球菌: 夫西地酸, 氨基糖甙类(除做协同外);

肺炎链球菌: 甲氧苄啶,氨基糖苷类;

MRSA: 所有的β-内酰胺类;

肠球菌: 青霉素G, 羧苄西林,替卡西林,所有的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 莫匹罗星;

李斯特菌: 第三代头孢菌素, 氟喹诺酮类.

CLSI(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警告1:对于CSF中的细菌,下列抗菌药物不应作为选择药物,因为用这些药物治疗某些细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氏菌、肺炎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等)引起的感染可能是无效的:仅通过口服途径给药的药物第一和第二代头孢菌素(除外头孢呋辛注射剂)和头霉素、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CLSI(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警告2:下列抗菌药物/微生物组合在体外可出现活性,但在临床治疗上无效。

常见耐药菌名称: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 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天然耐药表

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天然耐药 微生物氨 苄 西 林氨 苄 西 林/ 舒 巴 坦 阿 莫 西 林/ 克 拉 维 酸 替 卡 西 林 替 卡 西 林/ 克 拉 维 酸 哌 拉 西 林 哌 拉 西 林/ 他 唑 巴 坦 头 孢 唑 林 头 孢 噻 肟 头 孢 曲 松 头 孢 他 啶 头 孢 西 丁 头 孢 呋 辛 厄 他 培 南 亚 胺 培 南 美 罗 培 南 环 丙 沙 星 氨 基 糖 苷 类 四 环 素 类/ 替 加 环 素 氯 霉 素 多 粘 菌 素 B/ 粘 菌 素 呋 喃 妥 因 甲 氧 苄 啶 磷 霉 素 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G、糖肽类、夫西地酸、大环内酯类(除了某些种类)、林可酰胺类、链阳霉素类、利福平、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天然耐药柯氏枸橼酸杆菌R R R R R 弗氏枸橼酸杆菌属R R R R R R 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R R R R R R? 赫氏埃希菌R R R? 蜂房哈夫尼亚菌R R R R R 克雷伯菌属R R 摩根菌属R R R R R R R 奇异变形杆菌R R R 普通变形杆菌/潘氏变形杆菌R R R R R1 R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 罗威登斯菌 R R R R2R2 R R 粘质沙雷菌R R R R R R R R3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R R R R? R R 假结核耶尔森菌R 所有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天然耐药同肠杆菌科细菌,还对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天然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4 R R4 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R R R R R R R 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人苍白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1变形杆菌属对多粘菌素B/粘菌素耐药。2 普罗威登斯菌属对除了阿米卡星和链霉素外的所有氨基糖苷类耐药,对四环素耐药。 3 沙雷菌属对呋喃妥因耐药。 4 铜绿假单胞菌还对卡那霉素、新霉素、复方新诺明天然耐药。

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天然耐药表

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天然耐药表 微生物氨 苄 西 林 氨 苄 西 林/ 舒 巴 坦 阿 莫 西 林/ 克 拉 维 酸 替 卡 西 林 替 卡 西 林/ 克 拉 维 酸 哌 拉 西 林 哌 拉 西 林/ 他 唑 巴 坦 头 孢 唑 林 、 头 孢 噻 吩 头 孢 噻 肟、 头 孢 曲 松 氨 曲 南 头 孢 他 啶 头 孢 西 丁、 头 孢 替 坦 头 孢 呋 辛 厄 他 培 南 亚 胺 培 南 美 洛 培 南 环 丙 沙 星 氨 基 糖 苷 类 四 环 素 类 替 加 环 素 氯 霉 素 多 粘 菌 素 B/ 粘 菌 素 呋 喃 妥 因 复 方 新 诺 明 磷 霉 素 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G、糖肽类、夫西地酸、大环内酯类(除了某些种类)、林可酰胺类、链阳霉素类、利福平、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天然耐药 柯氏枸橼酸杆菌R R R 弗氏枸橼酸菌属R R R R R R 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R R R R R R 赫氏埃希菌R R 蜂房哈夫尼亚菌R R R R R 肺炎克雷伯菌R R 摩根菌属R R R R R R R 奇异变形杆菌R R R 普通变形杆菌/潘氏变形杆菌R R R R R R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 斯菌 R R R R R R R 粘质沙雷菌R R R R R R R R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R R R R 假结核耶尔森菌R 所有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天然耐药同肠杆菌科细菌,还对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天然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鲍曼/醋钙不动杆菌复合群R R R R R R R R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R R R R R R 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人苍白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人体细菌的天然耐药表,特别有用!

微生物氨 苄 西 林氨 苄 西 林/ 舒 巴 坦 阿 莫 西 林/ 克 拉 维 酸 替 卡 西 林 替 卡 西 林/ 克 拉 维 酸 哌 拉 西 林 哌 拉 西 林/ 他 唑 巴 坦 头 孢 唑 林 头 孢 噻 肟 头 孢 曲 松 头 孢 他 啶 头 孢 西 丁 头 孢 呋 辛 厄 他 培 南 亚 胺 培 南 美 罗 培 南 环 丙 沙 星 氨 基 糖 苷 类 四 环 素 类/ 替 加 环 素 氯 霉 素 多 粘 菌 素 B/ 粘 菌 素 呋 喃 妥 因 甲 氧 苄 啶 磷 霉 素 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G、糖肽类、夫西地酸、大环内酯类(除了某些种类)、林可酰胺类、链阳霉素类、利福平、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天然耐药柯氏枸橼酸杆菌R R R R R 弗氏枸橼酸杆菌属R R R R R R 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R R R R R R? 赫氏埃希菌R R R? 蜂房哈夫尼亚菌R R R R R 克雷伯菌属R R 摩根菌属R R R R R R R 奇异变形杆菌R R R 普通变形杆菌/潘氏变形杆菌R R R R R1 R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 罗威登斯菌 R R R R2R2 R R 粘质沙雷菌R R R R R R R R3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R R R R? R R 假结核耶尔森菌R 所有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天然耐药同肠杆菌科细菌,还对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天然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4 R R4 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R R R R R R R 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人苍白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1变形杆菌属对多粘菌素B/粘菌素耐药。2 普罗威登斯菌属对除了阿米卡星和链霉素外的所有氨基糖苷类耐药,对四环素耐药。 3 沙雷菌属对呋喃妥因耐药。 4 铜绿假单胞菌还对卡那霉素、新霉素、复方新诺明天然耐药。

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耐药监测重要性及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 魏莲花根据资料编辑整理 20世纪后期。抗菌药物的发现和应用控制了大多数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明显降低了与感染相关的死亡率。但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使得某些抗菌药物逐渐失去其抗菌活性。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全球化,耐药菌株的传播,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全球范围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和研究工作。 一、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一)国内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国内大型监测系统包括经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菌药物研 究所汪复教授为代表,有 14家医院参加的CHINET监测网;以北京大学临床药理李家泰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民钧教 授分别代表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和医院内病原菌耐药性监测网,是国内跨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网络,分别涵盖全国9个城市13家大型医院和10个城市32家医院;卫生部于2006年组织建立了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参加单位已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我省于2009年成立了甘肃省细菌耐药监测网,目前有40家医院参加。以上监测网目的就是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收集和分析,阐明我国不同层次医院临床细菌分离株耐药性差异。 (二)国际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1994卫生组织总部传染疾病监测控制处理负责指导、协调各国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合作中心主任Thomas O′Brien教授启动了旨在收集全球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的WHONET系统。现国内、外多数监测网使用的分析软件属该系统。此外,约有315个医院和400多个实验室分别参加了美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NIS)和欧洲耐药性监测网(EARSS)。 二、常见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日趋增多。当前,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检测重点包括:(1)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2)耐万古霉素的多重耐药的肠球菌(VRE);(3)耐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的多重耐药和肺炎链球菌(PRSP);(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S)及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5)非发酵糖菌群的

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 1 前言 细菌作为一种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远远早于人类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有机体。人类感染部分细菌会导致人体出现炎症,临床主要采用抗生素作为抗菌药物。 近年来因为滥用抗生素和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进化产生了耐药性,一些细菌还产生了更高的毒性,细菌的耐药性近年来成为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且耐药超级细菌已常见于新闻媒体的报道,例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于2011年5月6日便有题为“抗生素滥用当止”的健康关注报道。 下面对细菌耐药机制进行分析介绍,并讲述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2 细菌的耐药机制 2.1 细菌耐药的分类 细菌耐药有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两种。 1.天然耐药性,又称固有耐药性,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可以代代相传,是不会改变的,具有遗传性,如肠道G-杆菌对青霉素天然耐药。 2. 获得性耐药,是在细菌与抗生素长期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可通过不再接触抗生素而消失,但若耐药基因转移到染色体上后,就会转变为天然耐药,具有遗传性。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 细菌常从其他细菌细胞摄取耐药基因,转变为耐药菌,通过改变自身代谢途径,来防御抗生素的破坏。耐药菌又可通过质粒和转座子的介导,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菌株。多药耐药的产生就是因为转座子的传递方式可以在不同种属间的细菌间进行,扩大耐药性传播的宿主范围而导致的。 2.2 细菌耐药的机理 2.2.1 细菌耐药的遗传学机制 2.2.1.1 染色体介导的耐药 指细菌本身所固有的耐药性或通过染色体突变产生的耐药性。细菌细胞在

分裂过程中,其染色体基因可能会发生自发突变,这些突变常常涉及作用靶位的基因,使靶位蛋白的空间构象改变,理化性质也随之改变,降低药物和靶位间的结合力,从而产生耐药性。 当然,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涉及到基因的突变,自然界发生的较少。 2.2.1.2 质粒介导的耐药 为获得性耐药。质粒( plasmid) 指存在于某些细菌细胞质中的双股环状DNA分子,具有自主复制能力,可通过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中,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质粒上所带的耐药基因可通过接合或转导作用在不同的菌株、菌种、菌属间转移扩散,在临床上占有重要位置。 2.2.1.3 转座子介导的耐药 转座子( Transposon)又名跳跃基因,是一种比质粒更小的DNA片段,能够在基因组中通过转录和逆转录,或在内切酶的作用下,在其他基因座上出现,使结构基因的产物大量增加,从而使宿主细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大大降低,产生耐药性。 2.2.1.4 细菌整合子系统 整合子( integron)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运动性DNA分子,可捕获和整合外源性基因,并使之转变为功能性基因的表达单位,(即一个含有位点特异重组系统和基因盒的天然克隆和表达系统),以增强细菌生存的适应性。整合子在许多细菌中均存在,可通过转座子或接合性质粒,使多重耐药基因在细菌中进行水平传播。整合子在介导和传播细菌耐药性以及细菌基因组进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临床细菌耐药性密切相关的整合子主要为I 类II 类和III 类。I 类整合子在转座子( 如Tn21) 质粒以及细菌染色体上均有被发现,其结构类似于缺陷型转座子或转座子的残基,I类整合子在临床革兰阴性菌株中的流行最为广泛。II 类整合子位于转座子Tn7 及其衍生物上,其整合酶基因intI2 是缺陷型的intI1 ;II 类整合子3'保守区含有5 个tns 基因可协助转座子的移动,目前仅发现很少的几种基因盒存在于该类整合子上;III 类整合子可能是转座子的一部分,与转座子Tn402 密切相关,其整合酶基因intI3 与intI1 有59%的同源性。III 类整合子的特征是其两侧为一对反向重复序列;IV 类整合子又被称为超整合子,

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和控制修订稿

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和 控制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和控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宁永忠 细菌的耐药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相关的基本知识;第二个是国内常见细菌耐药的现状和趋势;第三是耐药的控制。 一、相关的基本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基本的知识。第一我们来看一下微生物,微生物它就是肉眼看不见的一些微小的生物,它在微观的世界里有一个真实的存在。它会导致人类的感染,所以我们会称之为病原。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四类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这四大类微生物都出现了我们今天的主题--耐药,只不过它们的严重程度不一致而已。下面一个概念我们来看一下感染性疾病,它指的是微生物导致的有临床证据的这样一个疾病,这个临床证据包括症状、体征、免疫学反应和微生物学证据。在临床医学领域各个病种当中,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应该说我们所有的人都得过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很多时候还会表现为中、重度一个临床表现。这个时候是必须治疗的,因为不治疗预后不良,甚至会出现死亡。感染性疾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传播性,病原可以传播,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性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历史进程、影响到人类的行为和心理。这个是感染性疾病不同于其他临床医学病种的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刚才提到感染性疾病需要治疗,我们治疗用的特异性的药物就是抗微生物药物,它指的就是特异性的抑制、杀灭微生物的这样一些药物,在细菌领域里主要就是抗生素。目前抗微生物药物效力下降的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耐药,有些时候这个效力会完全消失。因此临床上治疗无效的时候,耐药是很主要的一个原因。 另外耐药涉及到的概念也比较多,比如说生物学耐药和临床耐药,环境介导的耐药和微生物介导的耐药,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这里面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这一对概念比较重要,给大家展开说一下。天然耐药指的是这个菌种在鉴定到种的时候就可以明确的耐药,也就是说一个菌种内所有的菌株都具有的耐药的特点。这一类耐药特点,一般是人类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是纯自然的情况下形成的一个耐药的特点。而获得性耐药,指的是这个基因在菌种的层面是不能够确定是否存在的,只有到具体的菌株的层面,同一个菌种内不同的菌株它的耐药性可能不同,有的菌株有这个耐药性,有的菌株没有这个耐药性。这一类耐药性基本上都是人类应用抗生素之后,在人类的抗生素使用的选择压力下产生的耐药。此外还有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表型耐药和基因型耐药,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低水平耐药和高水平耐药,异质耐药性等等这些概念。

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天然耐药

CLSI 2013 附录B.天然耐药 注1:三代头孢,头孢吡肟,氨曲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没有列出,因为肠杆菌科细菌没有对其天然耐药。 注2:肠杆菌科也对对克林霉素、达托霉素、夫西地酸、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利福平天然耐药。

CLSI 2013 附录B (续)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四环素天然耐药,而对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不是天然耐药。 注:非发酵革兰阴性菌也对一代头孢(头孢噻吩、头孢唑林),二代头孢(头孢呋辛),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克林霉素,达托霉素,夫西地酸,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青霉素,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利福平天然耐药。

CLSI 2013 附录B (续) B.3 葡萄球菌 注1:革兰阳性菌也对氨曲南、多粘菌素B/粘菌素和萘啶酸天然耐药。 注2: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被认为对其他β-内酰胺类耐药,如,青霉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类(除外具有抗MRSA活性的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因为大多数病例证明MRS感染对β-内酰胺类治疗反应差,或因为证明这些药物临床有效性的令人信服的临床资料还没有出现。 CLSI 2013 附录B (续) 警告:对于肠球菌属,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除外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检测),克林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可能体外显示活性,但临床无效,不应报告敏感。 注:革兰阳性菌也对氨曲南、多粘菌素B/粘菌素和萘啶酸天然耐药。

细菌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

天然耐药细菌总结 天然耐药:大肠埃希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 获得性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对β-内酰胺类 葡萄球菌: 天然耐药:氨曲南、替莫西林、多粘菌素、头孢他啶 获得性耐药:β-内酰胺类 敏感: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奎奴/达福普丁、替加环素 肠球菌: 天然耐药:夫西地酸、头孢菌素、低水平氨基糖苷类、复方磺胺 粪肠球菌:林可酰胺类、链阳霉素 鹑鸡/铅黄菌: 天然耐药:林可霉素类、链阳霉素、万古霉素 天然敏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替卡西林、替加环素 链球菌: 天然耐药:氨曲南、萘啶类、替莫西林、多粘菌素、夫西地酸、低分子氨基糖苷类 天然敏感:PG、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 肺炎链球菌: 天然耐药:氨曲南、萘啶类、替莫西林、多粘菌素、夫西地酸、低分子氨基糖苷类 获得性耐药:红霉素、克林霉素(95%);PG 口服41.2%,中介37% 静脉给药0 ,中介6% 天然敏感:氟喹诺酮类、利福平、氯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厄他培南、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肠杆菌: 天然耐药:PG、糖肽类、夫西地酸、大环内脂类、林克霉素、链阳霉素、利福平、达普霉素、利奈唑胺 获得性耐药:β-内酰胺类(ESBL) 天然敏感:β-内酰胺类 阴沟杆菌:(粘质沙雷氏菌、柠檬酸杆菌)天然耐药:PG、一、二代头孢菌素类 非发酵菌:天然耐药 PG、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孟多、头孢呋辛、糖肽类、夫西地酸、大环内脂、林可霉素、链阳霉素、力拓霉素、达托霉素、利奈唑胺 鲍曼不动:天然耐药 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磷霉素、四环素、替加环素 铜绿假单胞菌菌:四环素及替加环素

嗜麦芽假单孢:亚胺培南

2.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和控制

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和控制 细菌的耐药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相关的基本知识;第二个是国内常见细菌耐药的现状和趋势;第三是耐药的控制。 一、相关的基本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基本的知识。第一我们来看一下微生物,微生物它就是肉眼看不见的一些微小的生物,它在微观的世界里有一个真实的存在。它会导致人类的感染,所以我们会称之为病原。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四类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这四大类微生物都出现了我们今天的主题--耐药,只不过它们的严重程度不一致而已。下面一个概念我们来看一下感染性疾病,它指的是微生物导致的有临床证据的这样一个疾病,这个临床证据包括症状、体征、免疫学反应和微生物学证据。在临床医学领域各个病种当中,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应该说我们所有的人都得过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很多时候还会表现为中、重度一个临床表现。这个时候是必须治疗的,因为不治疗预后不良,甚至会出现死亡。感染性疾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传播性,病原可以传播,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性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历史进程、影响到人类的行为和心理。这个是感染性疾病不同于其他临床医学病种的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刚才提到感染性疾病需要治疗,我们治疗用的特异性的药物就是抗微生物药物,它指的就是特异性的抑制、杀灭微生物的这样一些药物,在细菌领域里主要就是抗生素。目前抗微生物药物效力下降的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耐药,有些时候这个效力会完全消失。因此临床上治疗无效的时候,耐药是很主要的一个原因。 另外耐药涉及到的概念也比较多,比如说生物学耐药和临床耐药,环境介导的耐药和微生物介导的耐药,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这里面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这一对概念比较重要,给大家展开说一下。天然耐药指的是这个菌种在鉴定到种的时候就可以明确的耐药,也就是说一个菌种内所有的菌株都具有的耐药的特点。这一类耐药特点,一般是人类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是纯自然的情况下形成的一个耐药的特点。而获得性耐药,指的是

常见细菌和真菌的天然耐药性知识分享

常见细菌和真菌的天 然耐药性

常见细菌和真菌的天然耐药性 (一)肠杆菌科天然耐药表 1、弗氏柠檬酸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头孢菌素II代(头孢呋辛)天然耐药。 2、克氏柠檬酸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天然耐药。 3、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头孢菌素II代(头孢呋辛)。 4、大肠埃希菌:此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无天然耐药。 5、肺炎克雷伯菌和赫氏埃希菌:氨苄西林、替卡西林。 6、蜂房哈夫尼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 7、摩根摩根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菌素II代(头孢呋辛)、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多粘菌素B、黏菌素。 8、普通变形杆菌和彭氏变形杆菌:氨苄西林、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菌素 II代(头孢呋辛)、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多粘菌素B、黏菌素。 9、奇异变形杆菌: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多粘菌素B、黏菌素。此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没有天然耐药性。 10、粘质沙雷氏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头孢菌素II代(头孢呋辛)、呋喃妥因、多粘菌素B、黏菌素。 1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 12、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此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无天然耐药,一代、二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在体外可显示活性,但临床无效,不能报告为敏感。 13、雷氏普罗维登斯菌和斯图普罗威登斯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多粘菌素B、黏菌素。 (二)非发酵菌天然耐药表 1、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群: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厄他培南、甲氧苄氨嘧啶、氯霉素、磷霉素、一代二代头孢。由于舒巴坦对其有活性,可能会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 2、铜绿假单胞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厄他培南、四环素类/替加环素、甲氧苄氨嘧啶、复方新诺明、氯霉素、一代二代头孢。 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甲氧苄氨嘧啶、磷霉素。对四环素天然耐药,但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却无天然耐药。 4、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多粘菌素B、氨基糖苷类、甲氧苄氨嘧啶、磷霉素天然耐药。 5 注意: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同样对青霉素(苄青霉素),一代头孢(头孢噻吩,头孢唑啉),二代头孢(头孢呋辛),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克林霉素,达托霉素,夫地西酸,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达福普丁和利福平天然耐药。

常见致病菌的天然耐药

常见致病菌的天然耐药 所有肠杆菌科:青霉素G,糖肽类,夫西地酸,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利奈唑胺; 鲍曼不动杆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 铜绿假单胞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萘啶酸, 甲氧苄啶; 洋葱伯克霍德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多粘菌素, 氨基糖甙类;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除外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所有β-内酰胺类, 氨基糖甙类; 黄杆菌属(金黄杆菌属/芳香黄杆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 沙门菌属: 头孢呋新(在体外试验可能显示活性,但体内没有活性); 克雷伯菌属,异型枸橼酸杆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羧苄西林,替卡西林; 肠杆菌属,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西丁; 摩根摩根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新,多粘菌素E,呋喃妥因: 普罗威登菌属: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新,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多粘菌素E; 奇异变形杆菌(奇异杆菌): 多粘菌素E,呋喃妥因; 普通变形杆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呋新,多粘菌素E,呋喃妥因; 沙雷菌属: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新,多粘菌素E;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 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 甲氧苄啶;

流感嗜血杆菌: 青霉素G,红霉素,克林霉素; 卡他莫拉菌:甲氧苄啶; 所有的革兰阳性菌: 氨曲南, 替莫西林,多粘菌素E, 萘啶酸; 链球菌: 夫西地酸, 氨基糖甙类(除做协同外); 肺炎链球菌: 甲氧苄啶,氨基糖苷类; MRSA: 所有的β-内酰胺类; 肠球菌: 青霉素G, 羧苄西林,替卡西林,所有的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 莫匹罗星; 李斯特菌: 第三代头孢菌素, 氟喹诺酮类. CLSI(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警告1:对于CSF中的细菌,下列抗菌药物不应作为选择药物,因为用这些药物治疗某些细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氏菌、肺炎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等)引起的感染可能是无效的:仅通过口服途径给药的药物第一和第二代头孢菌素(除外头孢呋辛注射剂)和头霉素、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CLSI(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警告2:下列抗菌药物/微生物组合在体外可出现活性,但在临床治疗上无效。

天然耐药细菌

细菌天然耐药 一、革兰氏阳性菌

*警告:对于肠球菌,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除了高水平耐药筛选外)、克林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在体外有活性,但在临床上无效,因此,不应该报告敏感。 注:革兰氏阳性细菌对氨曲南、多粘菌素B/黏菌素和萘啶酸也存在天然耐药。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被认为对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即青霉素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烯类(除具有抗MRSA活性的头孢菌素,如头孢噻吩、头孢氨苄、 头孢羟氨苄等)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这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对MRS

引起的感染用 -内酰胺类治疗疗效不佳,或因为没有令人信服的临床数据证明这些药物的临床疗效。 二、革兰氏阴性菌 *由于舒巴坦对不动杆菌具有抗菌活性,因此,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可出现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四环素存在天然耐药,但对对喜欢苏和米诺环素不存在

注: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1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吩、头孢唑林)、2代头孢菌素(头孢呋喃)、头孢菌素(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克林霉素、达托霉素、夫西地酸、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和利福平存在天然耐药。

*变形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摩根菌属有可能由于非碳青霉烯酶导致的亚胺培南MIC升高的情况,报告检测出敏感的结果。+斯氏普罗威登斯菌应该对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和妥布霉素天然耐药,但对阿米卡星没有天然耐药。注:3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氨曲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没有天然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同样对克林霉素、达托霉素、夫西地酸、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利福平和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天然耐药,然而,大环内酯类也有例外(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对阿奇霉素没有天然耐药)。

常见细菌和真菌的天然耐药性

常见细菌和真菌的天然耐药性 (一)肠杆菌科天然耐药表 1、弗氏柠檬酸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头孢菌素II代(头孢呋辛)天然耐药。 2、克氏柠檬酸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天然耐药。 3、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头孢菌素II代(头孢呋辛)。 4、大肠埃希菌:此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无天然耐药。 5、肺炎克雷伯菌和赫氏埃希菌:氨苄西林、替卡西林。 6、蜂房哈夫尼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 7、摩根摩根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菌素II代(头孢呋辛)、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多粘菌素B、黏菌素。 8、普通变形杆菌和彭氏变形杆菌:氨苄西林、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菌素II 代(头孢呋辛)、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多粘菌素B、黏菌素。 9、奇异变形杆菌: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多粘菌素B、黏菌素。此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没有天然耐药性。 10、粘质沙雷氏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头孢菌素II代(头孢呋辛)、呋喃妥因、多粘菌素B、黏菌素。 1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 12、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此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无天然耐药,一代、二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在体外可显示活性,但临床无效,不能报告为敏感。 13、雷氏普罗维登斯菌和斯图普罗威登斯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I代(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多粘菌素B、黏菌素。 (二)非发酵菌天然耐药表 1、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群: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厄他培南、甲氧苄氨嘧啶、氯霉素、磷霉素、一代二代头孢。由于舒巴坦对其有活性,可能会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 2、铜绿假单胞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厄他培南、四环素类/替加环素、甲氧苄氨嘧啶、复方新诺明、氯霉素、一代二代头孢。 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甲氧苄氨嘧啶、磷霉素。对四环素天然耐药,但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却无天然耐药。 4、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多粘菌素B、氨基糖苷类、甲氧苄氨嘧啶、磷霉素天然耐药。 5 注意: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同样对青霉素(苄青霉素),一代头孢(头孢噻吩,头孢唑啉),二代头孢(头孢呋辛),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克林霉素,达托霉素,夫地西酸,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达福普丁和利福平天然耐药。

常见细菌的天然耐药情况自20世纪2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抗生素在

常见细菌的天然耐药情况 自20 世纪20 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 抗生素在保障人类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 尽管抗生素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和患者的病死率, 但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使得人类在抗感染治疗方面又面临诸多新困难。因此, 了解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发展, 避免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帮助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开展细菌耐药性调查与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迄今为止, 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学工作者、临床医师及医院药学工作者等相关人员, 就抗生素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医院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及感染控制等问题, 开展了多方位的调查与研究。但因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难免存在某些问题与不足,特别是药学部(科) 或药学工作者在探讨细菌学时更是如此。因此,搞好细菌耐药性监测,除根据规定的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指南(NCCL S) 所制订并推荐的判定标准执行外, 还应了解细菌本身固有的特征及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此, 本文简要介绍了耐药性监测的相关问题, 旨在引起从事该项调查与研究的工作人员的重视。 1 天然或固有耐药的菌属或菌种 有些菌属和菌种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耐药或固有耐药, 该耐药特性具有种属特异性。因此,若药敏试验的结果为“敏感”,即应予以怀疑, 有必要重复药敏试验和重新鉴定菌种。临床常见细菌的主要天然耐药或固有耐药情况详见下表。 常见细菌的天然耐药情况

2 罕见耐药谱型 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最重要的是如何对耐药谱型进行判读和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的抗感染治疗建议。因此,了解国际上未曾报道或极为罕见的耐药谱型具有重要意义, 现简要归纳如下: (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糖肽类抗生素的耐药株,迄今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株仅在美国有3 株报道,其余均为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此外, 若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萘唑胺和奎奴普丁的耐药株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或对利萘唑胺耐药, 均应予以高度注意。(2) 肺炎链球菌对美洛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萘唑胺任一药物均可产生耐药。(3) A 、B 、C、Gβ- 溶血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萘唑胺任一药物均可产生耐药。(4) 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E 耐药。(5) 萘瑟淋球菌对第3 代头孢菌素耐药。(6) 肠杆菌科细菌对美洛培南耐药。如在常规药敏试验中发现上述耐药谱型, 应对分离菌种行进一步鉴定并重复药敏试验, 如得出的结果仍相同, 应将菌株送到参考实验室进行确证。 3 代表性抗生素在耐药性监测中的作用 葡萄球菌用头孢西丁鉴定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MRS) , 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优于苯唑西林, 尤其对诱导型的MRS 作用更明显。凡鉴定为MRS ,应报告所有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此外, 用红霉素确定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双纸片法“D 试验”,均为2004 年NCCL S 修订的内容之一[6 ]。2005 年的CL SI/ NCCL S 标准,又将该试验扩大对到A 、B 、C、G β- 溶血链球菌的研究。众所周知, 纸片扩散法无法鉴定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 而是采用苯唑西林来筛选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株。值得注意的是, 用苯唑西林纸片法筛选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是NCCL S 标准所推荐的方法。该法敏感性虽好, 但其特异性尚存在一定问题[7 ] , 即苯唑西林的抑菌圈直径≤19 mm 的某些肺炎链球菌株, 须进一步测定青霉素的MIC 值, 以确定菌株对青霉素的敏感性, 而不能简单地直接报告结果。此外,需说明的是,虽然纸片法肺炎链球菌苯唑西林耐药,并不能表明其对青霉素耐药,但可表明其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美洛培南的敏感性降低。当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克罗耐药时, 表明其耐药可能为非β- 内酰胺酶型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和淋球菌对萘啶酸耐药,表明其对氟喹诺酮类敏感性降低或耐药。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尤其是肠道外沙门菌感染分离的菌株。此外,肠杆菌科细菌对任何一种第2 代或第3 代头孢菌素的耐药, 均可能表明产生β- 内酰胺酶,因此,在使用时要相应避免使用任何第2代或第3 代头孢菌素。综上所述, 代表性药物不仅可帮助了解细菌可能存在的耐药机理,而且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

超全的细菌药敏总结

超全的细菌药敏总结 一、什么情况下做药敏试验 做药敏试验的原则是只对与感染相关致病菌或可能致病菌做药敏试验,否则将导致不必要的治疗。做药敏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标本来源 (1)无菌部位标本分离的细菌最具临床意义 如脑脊液、血液、体液和骨髓等。血、无菌体液标本中分离的任何细菌均需做药敏试验,除外血培养单次分离的芽孢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包括路登葡萄球菌);除外无菌体液中分离的芽孢杆菌属。如果多次培养分离出以上所示同一种细菌,仍需做药敏试验)。 (2)来自正常菌群或污染部位的标本 需做药敏试验的情况如伤口、脓肿和来自其他污染部位标本,培养生长1或2种中量或大量可能病原菌;质量合格痰标本培养生长1或2种中量或大量可能病原菌。对正常菌群或污染菌不做药敏试验。 2、不能预测治疗用药的敏感性 如伤口分离的化脓链球,因通常对青霉素敏感,不用做药敏试验;如伤口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敏感性不可预测,需做药敏试验。

3、定量培养 以下情况需做药敏试验: (1)中段尿标本菌落计数>10^5CFU/ml,且分离到1种或2种可能致病菌;女性有临床症状患者分离到1种致病菌,菌落计数≥10,000CFU/ml;从65岁以上患者留置导尿管取尿标本,菌落计数>10,000CFU/ml纯培养;直接导尿或膀胱镜等采集尿标本,纯培养或分离到2种致病菌,每种菌的菌落计数均>1000CFU/ml。 (2)静脉插管尖端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个菌落。 4、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和定量 正常菌群的存在和定量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通常对纯培养细菌做药敏试验,混合细菌生长是否做药敏试验不确定。需做药敏试验的定量培养支气管镜采集标本: 保护毛刷标本生长≥10^3CFU/mL、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生长≥10^4CFU/mL(或半定量为中量/大量并多于正常菌群)分离培养出的下呼吸道致病菌、厌氧菌(只限保护毛刷标本)、定量计数≥10^3~10^4CFU/mL纯培养物、任何数量的铜绿假单胞菌等。 5、患者年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