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创新作业设计——以秦汉时期单元作业为例

初中历史学科创新作业设计——以秦汉时期单元作业为例

卜树梅

一、作业名称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作业。二、作业对象

七年级学生。

三、设计思路

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课程要求和学习情况,设计菜单式、个性化、大单元、跨学科、长周期的创新作业,实现作业的分层、灵活、个性化设计。引导学生从作业菜单中自主选择作业,并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个人努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校内外实践等方式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通过多种方式的作业评价,给予学生及时、适当、有针对性的鼓励、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作业内容和实施提示

(一)几点说明

1.本作业设计为菜单式,包括“基础性作业”、“合作性作业”、“探究性作业”三类,每类作业都提供了三项菜单供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实际条件,至少选择其中一项完成。学有余力者可选择多项作业进

行探索,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为自己和同学设计有创意的作业。

2.“实施提示”栏为学生完成作业提供参考,也提出了对学生能力和素养考查要求,明确了作业设计意图,方便教师进行评价。

(二)作业内容和实施提示

五、作业评价方案

1.历史老师应该改变所有的作业。

2.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作业评价要使用描述性语言,鼓励学生的长处和优势,并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3.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作业,采取相应的作业评价方法,与学生共同制定系统的评价量表或量表,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再结合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4.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和分享学生的作业成果,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5.建立历史学科作业质量的反馈和改进机制,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点评,对个别问题进行单独讲解,并注意结合作业反馈改进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作业设计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历史上有汉承秦制的说法,汉代从秦代继承下来的官职可能包括() ①丞相②太尉③司隶校尉④县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汉初的统治者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经济 B.巩固统治 C.鼓励生产 D.与民休息 3.《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高祖时期曾经大量减轻民众的田税,汉文帝甚至一度取消了田税。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是( )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重视“以德化民” C.皇帝的励精图治 D.社会上人心思安 4.右图是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 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他在历史上的功绩不包括( ) A.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B.结束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C.统一了全国,建立了西汉 D.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初步改变汉初贫困局面 5.汉初一位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这段话代表了汉初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是() A.重农 B.重商 C.农商并重 D.发展手工业 6.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士兵还乡务农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汉阳陵南侧的明代石碑碑文,称赞汉景帝“克守先业,致治保民”。以下属于汉景帝“致治保民”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派遣王昭君和亲 C.减免田租赋役 D.派官员西行取经 8.西汉初年,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之时又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土地税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还减轻刑罚,

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与要求

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与要求 目标 本次历史作业的设计目标是帮助学生提升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 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要求 1. 题目选择: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历史主题或事件,但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确认。老师将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给 予适当的建议。 2. 资料收集:学生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可以使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但需要注意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撰写报告:学生需要根据所选主题撰写一份关于该历史事件 的报告。报告应包括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内容,并且表达清晰、条理分明。 4. 呈现形式:学生可以选择将报告以书面形式提交,或者通过 口头报告的方式呈现给全班同学。如果选择后者,需要提前与老师 确认并做好准备。 时间安排

本次历史作业将按以下时间安排进行: 1. 题目选择和确认:在课堂上,老师将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主题,并与老师进行确认。 2. 资料收集和准备:学生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收集相关资料,并准备撰写报告所需的材料。 3. 报告撰写: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告的撰写,确保内容准确、完整。 4. 报告呈现:如果学生选择口头报告形式呈现,需要提前与老师进行安排,确保对表达内容的准备充分。 评估标准 本次历史作业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 资料收集:学生能否找到相关的准确资料,并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归纳。 2. 报告内容: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是否准确、全面、有条理。 3. 呈现形式:学生在书面报告或口头报告中的表达是否清晰、流畅,能否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4. 独立思考: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程度。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学科创新作业设计——以秦汉时期单元作业为例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学科创新作业设计——以秦汉时期单元作业为例 一、作业名称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作业。 二、作业对象 七年级学生。 三、设计思路 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课程要求和学情,设计菜单式、个性化、大单元、跨学科、长周期的创新作业,实现作业分层、弹性、个性化设计。引导学生在作业菜单中自主选择作业,并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方法,通过个人努力、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校内外实践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多种方式的作业评价,给予学生及时、适当、有针对性的鼓励、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作业内容和实施提示 (一)几点说明 1.本作业设计为菜单式,包括“基础性作业”、“合作性作业”、“探究性作业”三类,每类作业都提供了三项菜单供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实际条件,至少选择其中一项完成。学有余力者可选择多项作业进行探索,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为自己和同学设计有创意的作业。

2.“实施提示”栏为学生完成作业提供参考,也提出了对学生能力和素养考查要求,明确了作业设计意图,方便教师进行评价。 (二)作业内容和实施提示

五、作业评价方案 1.历史教师要对所布置的作业全批全改。 2.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作业评价要多采用描述性语言,鼓励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并针对性地给出改进建议,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3.对三类不同的作业,采取相对应的作业评价方式,可与学生一起制作系统的评价量表或量规,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再结合教师评价,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 4.对学生的作业成果以多种方式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5.建立历史学科作业完成质量反馈和改进机制,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讲评,对个别问题进行单独讲解,还要注意结合作业反馈的问题改进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进行指导。

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

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作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因此,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 一、历史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历史单元作业设计应体现历史学习的重点。历史教学的重点是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因此,在历史作业设计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把握,注重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 2. 历史单元作业设计应体现历史学习的深度。历史学习的深度,不仅体现在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把握,更体现在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因此,在历史作业设计时,应把握重点,深入挖掘历史问题的本质,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历史单元作业设计应体现历史学习的宽度。历史宽度,不仅体现在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把握,更体现在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因此,在历史作业设计时,应注重突出历史学习的宽度,借助于比较、综合等方法,把握历史发展的全局,深入探索历史规律。 二、历史单元作业设计的种类 1. 对比分析类作业。 这类作业可以让学生快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探索历史规律,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思维的框架。比如,可以给学生比较相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历史发展的特点,深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 2. 时空关联类作业。 这类作业可以让学生快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探索历史规律,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思维的框架。比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历史时期,让学生查找与之相关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让学生在时空上分析历史发展的特点,深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 3. 启发式思考类作业。 这类作业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脉络,从微观上深入探索历史规律,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思维的框架。比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历史发展脉络,探索其背后的历史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历史单元作业设计的实施 1. 作业设计应注重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学习水平,给予适当的作业安排,以保证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作业。 2. 作业设计应注重教学过程的统筹安排,在教学中应有的指导、布置和检查等,都应统筹安排,以保证每一项作业都能够有效地完成。 3. 作业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反馈,让学生对自己的历史学习有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总之,以上是历史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但不论是原则还是实施方法,最终都要以实现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为目标,不断探索、完善,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认知能力。

初中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设计

初中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设计作业目标 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巩固已有知识,通过纪录片的赏析记录,预习新知。通过制作历史人物和历史文物卡片,切实体验、感受具象的历史,体现历史学科人文特点和历史趣味性。 必选作业 1.制作3个专题(单元)思维导图(12月25日到1月3日) 知识关联 在七年级上册的历史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中华大地人类的起源,早期国家的诞生,大一统的秦汉,以及政权更迭中蕴涵民族交融与统一的三国两晋南北朝。请大家根据所学的上述历史阶段,分专题或单元制作思维导图。 实施提示 A4手抄报,史实准确精炼,图文并茂,有创意。在朝代更替、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民族交融、中外交往、思想文化等内容中选择三项,制作三张手抄报。 评价 (1)完成一项得10分 (2)内容准确、作业设计有创意得15分 设计意图 本项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中国古代历史的理解,通过梳理历史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提高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唯物史观。 2.制作3张历史人物名片(1月3日到1月10日) 知识关联 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人文初祖炎黄,为民治水的大禹,讨伐暴纣的周武,尊王攘夷的齐桓,变法强秦的商鞅,万世师表孔子,一统天下的嬴政,大一统的汉武,中兴大汉的刘秀,壮心不已的曹操,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击楫中流的祖逖,风声鹤唳的苻坚,汉化改革的孝文帝……还知道了泽被后世的李冰,秉笔记史的司马迁,凿空丝绸之路的张骞,悬壶救民的张仲景和华佗,科学家祖冲之、书圣王羲之……他们如一颗颗明星,或闪耀、或黯然...... 实施提示 (1)任选你欣赏或印象深刻的3位历史人物,为他们制作一张历史人物名片。名片包含:人物名称、画像、生活时代、生平简介、名言、与其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贡献、有趣的历史故事、历史地位、你对他的评价或看法等等。 (2)一张A4制作一个历史人物名片。 评价 (1)完成一项得10分。 (2)史实准确,语言精炼,形式格式不限,图文并茂有创意得15分。 设计意图

八年级历史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单元作业设计(4篇)

八年级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八年 级历史单元作业设计(4篇) 八年级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单元作业设计篇一 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发展。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漳河镇平均水平。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 这学期教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史。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个单元是一个学习主题,每个学习主题又分为几节课。这本书由七个单元和21课组成。它包括两个班级:文化班和活动班,班级为

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1.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训练。 2.教学中应广泛使用多媒体资源,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注重教学技巧和艺术,加强课堂教学设计,增强趣味性和幽默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片图表,积极创造条件,用直观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种,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二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二分钟分成三份:前五到八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积极参加教研室历史组、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6.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秦统一中国作业设计

《秦统一中国》作业设计 一般信息: 教材来源:普通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 内容来源:必修1第三单元【七年级上册】 主题:【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适合对象:七年级 作业性质:课后作业 主题内容: 一、作业目标 1.通过从宏观角度整体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和知识梳理能力,并强化对本课知识内容的记忆。 2.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分工合作。 二、作业设计 小明想了解秦朝的建立、政治制度、疆域范围等内容,但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查阅资料,请你以第9课《秦统一中国》为内容,与小组成员共同合作,为本课制作一幅整洁漂亮的思维导图,帮助他快速了解秦朝。 三、评价标准 1.字体工整,线条流畅,图文设计合理,版面整洁美观。 2.主题明确,关键词突出,层次分明,内容完整。 3.知识结构条理清晰,分支明确、合理。 四、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其合理性分析 1.评价、反馈的形式: 对学生的作业采用多主体、多载体、多维度、多层次的多元化、多样性评价。 (1)多主体评价: ①小组内自评:本小组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总结出作业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改进。 ②小组间互评:两个小组之间互相交换作业成果,互相评价,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③教师点评:教师对各小组的作业成果做出书面评价及口头评价,总结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根据学生情况和作业情况标明等级,展示优秀作品,以供其他学生学习参考。 (2)多载体评价:通过口头语言、书面评语和图形符号等载体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让学生在作业中感受快乐,感受教师的关注,感受同伴的羡慕,感受家长的赞许。 (3)多维度评价: 在评价学生作业时,要做到以下关注: ①关注学生作业的正确率。 ②关注学生们的实际水平。 ③关注学生做作业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④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实施策略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实 施策略 摘要:在培养初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历史作业的巩固作用不容忽视。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检验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学生已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为优化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充分发挥作业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促进作用,作业布置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实和延伸,除了要发挥巩固知识的作用外,更要考虑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活动,它不仅要达到积累知识的作用,而且要注意在完成作业时,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素养的培养。根据新时代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指导的新特点,所有历史课程环节的教学设计都需要更加切合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良的历史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历史文化核心素养发展,而作业设计也是历史课程教育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初中历史教师,能够关注作业设计环节,以彰显社会历史文化核心素养导向。 一、关注唯物史观,安排基础作业 唯物史观是客观基础、历史观和方法论,主要用于揭示人类社会历史,是历史学习中的核心理论。作业设计中,为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升学生唯物史观核心素养,要重视安排一些基础性作业,以达到作业设计目的。对作业进行设计时,要深度解读反映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客观存在的唯物史观,再将其融入到作业题目中,以增进学生对历史观和方法论的认识。例如,在《戊戌变法》一课教学时,为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唯物史观学科素养发展,可精心安排一些基础性作业,于作业中设计一些能揭示19世纪末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与发展历史的选择题。如百日维新的内容不包括(),给出A、创办京师大学堂;B、废除科举制度;C、发展资本主义工

《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研究报告

《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课题的界定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于基础教育各个学科来说,历史作业和其它作业一样,都是考查巩固学生学习效果与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通过作业的布置,能够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认知水平及操作运用情况,使得教师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 然而,近些年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国外的历史教师不仅注意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同时也很注重布置各式各样让学生喜欢并感兴趣的作业;可国内的历史同行们在新课改实施数年之后,仍然大多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对于学生的作业布置相对研究较少,导致中学历史教师长期使用传统作业模式。比如“课后请同学们把XX页的XX题做好交上来”这种简单粗放的作业布置,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限,而且逐渐成为制约历史教学发展的瓶颈。 那么,传统历史作业模式的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由于传统历史作业模式方法单一,缺乏新意,一方面很难调动学生自觉学习和做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的答题方式和思维方式容易走向僵化或程式化,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体现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二、传统历史作业模式使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地位,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培养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由于传统的作业模式忽视了学情差异,常常使优秀生与学困生“一勺烩”,从而造成优秀生难以拔高,学困生无法适应的状况。 上述现象,都是与新课改的理念相违背的。因此,我们的小课题《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 所谓《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学生。这一小课题名称的含义主要是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如何打破传统落后的历史作业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方式进行新理念、新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实践依据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历史人文素养、健全人格、个性健康以及全面发展的因素中,历史作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课题组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区高中历史教师的作业布置依然是“跟着高考走”,也就是说,平时的作业以单选题和材料题为主,忽视了对历史作业的创新设计,学生长期在这种千篇一律的作业形式束缚下,无论是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都将逐渐走向闭塞和僵化。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历史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这就迫使我们必

浅议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创新

浅议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创新 初中历史钟慧 二期课改以来,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包括与其配套的作业——历史练习册。历史作业在创新上要注意的问题:习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习题的编制要注意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习题的形式要丰富多样,要形成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思考题和活动题在内的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体系。从心理学角度看,科学而有效的作业的主要功能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而健康的情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历史作业正向着多样化和生活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从呈现方式来说,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越来越多的老师正探索将学生的书面作业与课堂活动相结合。老照片、历史剪报、历史小制作、历史剧、历史调查报告等许多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形式正在被运用。例如,进行课堂历史剧扮演活动,学生先要分组搜集资料,写出剧本,然后排练、表演。从分组活动直至课堂表演,整个过程都可视为学生在做作业。对这类作业的评价,可以从搜集资料的情况、剧本的内容、各组的协调性、扮演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 其次,从作业内容来看,加强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作业回归生活世界。例如,“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的变化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 归纳起来说,新课改下的历史作业应重视认知性或开放性习题作业的设计。要采用多种作业形式,有口头的、书面的,还有活动的,以口头作业和活动作业为主,书面作业为辅。要使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严肃的历史科学与高雅的趣味活动相结合;使历史学习与社会实践、书本知识与应用能力有机地糅合在一起。 二、历史作业创新设计的意义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无论教材的课文编写如何科学,也无论对课堂教学方法怎样优化,要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离不开精心编制的作业的。科学而有效的作业,特别是认知性习题或开放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媒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它主要具有如下功能。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历史科学记述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程,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习史明智”,学习历史可以增进学生的历史智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目前学生对历史课普遍缺乏兴趣却是不容置疑的现实。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我认为,就历史教材而言,除了在选材、表述方法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改革外,还需要通过作业的创新,利用开放题的教学功能,使学生的学史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开放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难度。答案常常不确定。这样,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就制造了一种“不协调”,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教师可以利用“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模式,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也就是说,通过设计新颖而思考性强的习题,给学生的学习心理上造成“不协调”,然后鼓励学生去探究,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最后实现问题的解决。在这里,学习心理上的“不协调”是激发学生学史兴趣的诱因,促使他们参与历史学习的过程;而问题的解决,又反过来增强学史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例如,在讲述汉武帝这一课时,设计了一道关于汉武帝与匈奴战争的题目。要求学生每人写一封“寄自疆场的家书”。提供的背景材料是,“假设汉武帝时代有一位中级军官,参加征伐匈奴的重大战役,在战事告一段落后,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家人。他在信中述说所见到

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初中历史单元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 师须提升对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的重视度,在布置单元作业时做到减量增效。针 对历史单元作业设计中存在的缺乏层次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问题,教师要积极 整合课时作业内容,创新单元作业形式,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作业,以增强学 生的思考、创新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 完成作业是历史学科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好的作业能够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进步。但如果作业设计不合理,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形成,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了响应“双减”政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初中历史教师要严格审视当前单元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寻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充分发挥单元作业在 推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 习历史知识。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使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朝全面化、多 层次、减负提质的方向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从单元作业设计的维度上看缺乏系统性 历史单元作业是指以历史教育模块为单位,突破课程内涵和课与课间的障碍,并根据历史教材单元内容编写特征所设置的一种具有综合特点的作业形式。从目 的性上来说,历史单元作业设计是总体的学习过程,将认知、技能、心态、情感 等多方面目标糅合在一块,所以应注重从总体上去设置,突出过程与内容之间的 完整性、联系性等。从方式上来说,历史单元作业是指根据特定单元内容及学生 知识特征所设置的具有系统性的作业形式,但并非一课一课时内容的叠加,而是 一个单元的课与课间内容应该彼此融入和渗透。但是,就当前的初中历史单元作 业教学设计状况而言,在层次上并没有完全系统化,许多教师都是总结一个课时

专题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学历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学历案+教学设计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学习主题】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初三复习的重点内容。 【设计者】 郭利丹 【课标要求】 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3、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4、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5、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6、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造成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填写课前背诵清单的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2.通过组内合作,小组竞赛展示合作成果的形式,史论结合解释思维导图,达到整体把握本单元的知识脉络的目的。 3.通过精选习题的训练,落实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 4.通过收集中医在新型肺炎治疗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医学的重视,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评价任务】 1.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前知识清单的填写。(检测目标1) 2.学生进行组内合作,小组竞赛展示合作成果,完成思维导图的历史解释,既能检测课前作业完成情况,又能梳理本单元知识脉络。(目标检测2) 3.通过观看PPT中《秦汉时期中外时间轴》落实核心素养一:时空观念的任务,让学生明白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树立全球史观。(目标检测3)

4. 通过完成PPT中《核心素养一:时空观念》其他三个精选的题目,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纪年法,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目标检测4) 5. 通过完成PPT中《核心素养二:史料实证》中试题1,让学生明白历史图片是我们初中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项史料。通过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提升学生的阅读史料之一:图片的能力。(目标检测5) 6. 通过完成PPT中《核心素养二:史料实证》中试题2和试题3,让学生明白文献资料是我们初中历史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项史料。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从文献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提升学生的阅读史料之二:文献资料的能力。(目标检测6) 7. 通过完成PPT中《核心素养三:家国情怀》中试题1和试题2,让学生关注时政热点,通过题目1,让学生明白“一带一路”的建设,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古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又树立了中国大国高度的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形象。通过题目2,联系当前疫情,结合热点和百姓关注的重点,思考我国传统中医的发展方向,树立当代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目标检测7) 【学法建议】 1.本单元为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因为是初三复习,所以更重视知识的梳理和进一步的整合,重视学生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敏感和掌握。在这一学情分析下,这一课的学习将重点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解题能力的提高,重视答题技巧的掌握。 2. 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竞赛,提升合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通过精选试题的训练,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论从史出的能力,以及解题答题能力。 3.学历案中,A组学习内容为合格要求,B组为较高要求,可根据需要选择完成。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一、自主学习,填写背诵清单(检测目标1) (一)背诵知识清单的内容并填写复习提纲核心知识,夯实基础。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阶段特征—————— 一、秦汉时期朝代更迭: 1.公元前——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制国家,而后秦朝的疆域四至:——————————————。但由于——————,致使秦朝灭亡。 2.由于秦朝的暴政,公元前209年,——————揭竿而起发动————-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但结果失败。而后项羽刘邦继续抗秦,其中项羽被围困在巨鹿,其破釜沉舟,与秦军进行了以少胜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分析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 略分析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优化作业设计是减负增效、提升学科核心 素养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中存在教师对作业设计不够重视、作 业设计缺乏层次性、作业评价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优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构建高质量的历史作业体系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明确提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的关键是全面压减 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加强作业指导反馈, 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历史 作业的精准设计指明了方向。如何实现历史作业的减负增效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无疑是十分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现状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很长一段 时间,部分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到作业的价值与功能,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存在目 标模糊、内容繁杂、评价单一等问题,不仅没有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助力,反而成 为了负担。通过对当前历史教学工作进行调查总结,以下是目前初中历史作业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作业设计不够重视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平时很少布置历史作业,部分会在重要的 阶段才会布置作业,这就意味着初中历史作业处于缺位的状态,部分初中历史教 师很少在此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初中历史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可能是练习册, 可能是复习提纲,也可能是机械性地记忆历史知识,这样的作业往往难以巩固历

史知识,知识检测效能也难以发挥出来,多数处于机械性的状态,往往起不到减 负提质的效果,还可能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 (二)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 初中历史作业内容不仅需要包含教材知识点,也需要涵盖历史核心素养,培 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但现阶段,教师在作业内容设计上,过度围绕考试内容,作业以选择题、材料题为主,具有数量多、重复性高的特点;教学设计理念上,侧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内容,提升文化成绩,而不是引导学生拓宽历史视野,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培养,虽然围绕考试内容所设计的历史作业,能 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记忆能力和解题能力,但题海战术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身 心俱疲,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发展空间。同时,“无差异、无选择”的统一的作业 内容也使得历史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不能针对学生的学业需求和历史学科发展 需求建立层次化的作业体系,既不符合“双减”政策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作业评价单一 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作业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历史作业是由选择题,简单题,材料题构成,且具有标准答案,教师在作业评价中依据标准答案对学生 的作业进行评价,这样只能单一的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历史学 习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等都起不到有效的评价作用,严重影 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在作业评价中,基本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这样就忽 视了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功能和作业,因此,就使得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二、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策略 “双减”政策的颁布,为广大教师敲响了警钟,这就要求初中历史作业应改 变以往的题海战术,要从设计的角度入手,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合理进行作业的 优化设计,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量性

初中历史_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掌握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认识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汉武帝。 3、掌握秦汉时期我国的主要科技成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使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大一统措施。 2、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多途径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以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通过对秦汉时期科学技术成果的学习,认识到秦汉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感受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优良品德,激发民族自豪感。 3、通过练习,复习与备考增强学生考试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始皇、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难点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认识秦始皇、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教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片段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惊叹---秦皇汉武成一统 惊险---历尽磨难通西域 惊艳---科技文化铸辉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首先播放秦的统一相关视频,提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了六国,我国历史由此进入了秦汉时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预习检查 学生完成说明与指导知识梳理部分,交流核对答案。 一、惊叹---秦皇汉武成一统 通过李白的诗,认识秦统一的历史意义,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展示《战国七雄图》和《秦朝疆域图》,探究疆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教师最后总结。秦始皇实现了统一,那么和平真的到来了吗?为加强中央集权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阅读提纲,教师强调“篆、太尉、丞相”等易错字。 展示材料,学生阅读,回顾秦长城的修筑,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认识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秦亡汉兴,汉武帝又是怎样推进大一统格局的呢? 学生到黑板上完成填空题,回顾汉武帝的主要措施。 展示课件,比较西汉疆域和秦朝相比的变化,得出结论:西汉疆域更加辽阔,扩展到今新疆地区,主要是由于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展示课件,结合视频评价美国的国际警察形象。 简介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政策。 二、惊险—历尽磨难通西域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以及汉朝西域都护的设置。 根据地图让学生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拓展思维:有人说: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史不能不研究秦始皇;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你能用了解的史实来说明这一观点吗?学生根据孔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主要贡献回答。 除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也很发达。 三、惊艳--科技文化铸辉煌 学生完成表格,合作交流,说出答案。 总结秦汉时期造纸术、医学、数学、史学等方面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反过来,先进的科技文化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课堂小结

新教材初中历史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主题:大一统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大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确定1.知道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史实。 2.知道“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含义和作用。 3.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 重点:推恩令的实施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难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学习评价设计1.通过课堂的问题回答和学生活动展示,进一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的练习检测,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课后作业能够提出自己的思考。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从课题导入,引出大一统的概念。引 导学生回顾秦朝大一统的措施,可由于秦 朝短暂而亡,大一统局面受到冲击,经过 西汉初年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西汉吸取 秦速亡的教训,出现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 治世“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 巩固奠定了重要基础。 回顾秦朝大 一统措施和 西汉之初的 “文景之 治”。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明确历史概 念,落实学生历 史解释的核心素 养,通过回顾知 识,形成联系性 的知识脉络。 一、大一统之由(背景) 可汉武帝为何要巩固大一统呢?当时 的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案上的材料,指出 汉武帝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方 面出现的问题。 出示材料:(附学案) 材料一:《西汉前期形势图》 材料 二: 小组合作,总 结概括汉武 帝时期所面 临的的危机。 (一)政治: 诸侯势力过 大豪强地主 骄横 (二)经济: 地方豪强财 力雄厚国库 空虚 (三)思想: 社会思想混 杂动摇社会 安定 (四)军事: 匈奴不断袭 扰侵犯西汉 通过对汉武帝时 期社会背景的探 究,让学生能身 处历史环境中考 虑社会问题,进 一步培养学生的 唯物史观。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教学设计 岳麓版

第 19 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知识与能力: 佛教传入的时间,道教兴起的时间;《史记》的作者与体例;秦汉时期雕塑与绘画的突出代表——秦兵马俑、汉马王堆帛画 教学重点: 司马迁与《史记》 教学难点: 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授课过程 (播放“丝绸之路”的影音材料,时间大约2分钟。画面向学生展示丝绸之路上的沙漠、驼队、商旅等等场景。)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你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这条路上往来不息的驼队、纷繁忙碌的商旅,这象征着汉王朝政治经济和对外交往的繁荣。这是因为,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和初步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政治经济在发展,文化也随之

进步。我们在第18课已经深深地被秦汉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所折服,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此时的人文科学成就吧。” (展示课件封面:中国历史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课件:秦汉时期的文化人文科学→宗教) 【第一目: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动手”作了预习工作——“我们的附近有哪些佛教寺庙和道教胜地?”有哪位同学做了调查和了解的,请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介绍。 生:长沙有著名的开福寺,还有岳麓山上的云麓宫。 生:我去过南岳衡山,衡山的寺庙香火很盛。 【学生活动。介绍了解的知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不要出现只谈佛教寺庙或者只谈道教胜地的情况,尽量让学生两方面都能谈到。】 师: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是在西汉末年由中亚地区传入中原的,所以,它属于外来宗教。 (课件:示意图《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动态演示佛教由中亚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路线,以及早期道教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