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学大纲: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1.5学时,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概述(10min)

一.概念:复习突触的结构,画图。

二.复习神经—肌肉兴奋传递过程:每个环节的代表疾病。

肉毒杆菌中毒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

↓↓↓

神经冲动→突触前膜→钙离子内流→Ach释放→Ach-R→后膜去极化→终板电位→肌肉收缩

↑↘

Lambert-Eaton 胆碱酯酶水解→后膜复极化→肌肉舒张

有机磷中毒

第二节重症肌无力

一.概念:重点讲解该病的特征。何谓骨骼肌的病态疲劳。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简单介绍。但免疫方面的证据,尤其与胸腺异常有关要加以详细讲解。

三.表现:重点,突出特点,危象要重点讲。

四.诊断:重点,要求掌握。辅助检查、各种试验要掌握。

五.鉴别诊断:列表讲解与Lambert-Eaton综合征的鉴别

六.治疗:掌握原则。重点讲危象的鉴别和治疗

低钾型周期型麻痹(0.5学时)

一.简单介绍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重点掌握特点,有发作性。软瘫。

三.诊断:掌握发作性软瘫,发作时血清钾低。

四.治疗:主要掌握口服补钾。并避免诱因。

运动神经元病(0.5学时多媒体教学)

一.概念:重点讲解该组疾病主要侵害运动系统,感觉系统正常

二.临床表现:四种病比较着讲,突出每种病的特点。

三.诊断:简单讲解,主要是运动系统的病变。

四.治疗:无特效治疗方法。

1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0040 课程名称:神经病学(Neurology) 学分:2.5学分 总学时数:45学时 理论课:30学时 见习课:15学时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等。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教材: 1.主编:贾建平,《神经病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3。 参考教材: 1.主编:贾建平,《神经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6。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而《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通过神经病学教学和临床见习及实习,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中突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思维;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各种检查的方法和意义。同时,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CBL教学,并引导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较扎实地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让学生最终能独立防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促进相关临床学科的学习。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掌握《神经病学》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2)熟悉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 (3)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 2.基本技能 (1)熟悉十二对颅神经的检查方法。 (2)熟悉各种反射:包括浅、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等的检查方法。 (3)熟悉肌力、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三、课时安排总学时45节(30/15),理论与实践比例为 1:0.5 (临床技能学包括神经病学的实验操作) 授课内容理论课时见习课时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用) 教学进度与时间分配 神经精神病学课程教学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神 神经病学是从内科学中派生的学科,是研究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该学科与神经解剖、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和神经药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20世纪末生命科学的进展引人注目,神经科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神经病学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许多分支学科,因此神经病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发展前途一片光明。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临床分析诊断的依据,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先进的诊断技术仪器为神经系统疾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CT、MRI、DSA、SPECT、PET、rCBF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神经介入放射治疗、r-刀技术为神经疾病的治疗增添了新手段,这些内容需要让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肿瘤、外伤、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疾病等,但重点内容我们在每一章,每一节课上都会强调。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分别列出重点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部分。本课

程的教学安排由教研室集体研究决定,临床医学专业理论课30学时。教材为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版)。本课程为必修课,考试形式为笔试。 二、神经病学课程基本要求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及它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熟悉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脑的血液循环。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掌握下列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病毒性脑炎(急性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癫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瘫痪。熟悉下列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Alzheimer病、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肝豆状核变性、脊髓压迫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2、基本技能:(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2)熟悉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和腰椎穿刺的操作方法。(3)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CT、MRI 、DSA、EEG、EMG等。 总论部分(6学时) 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这部分内容分为两部分:大课讲授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第五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第三章神经病学的临床方法、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为课间实习内容。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学应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等进行讲授。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使学生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以及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 (二)神经系统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1.掌握内容 (1)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嗜睡、昏睡状态、昏迷)及临床表现。 (2)昏迷程度(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的鉴别。 (3)Broca 失语、Wernicke 失语、命名性失语的临床特点及病变定位 (4)单眼和双眼视力障碍的常见原因。 (5)视乳头水肿的常见病因。 (6)视野缺损分类(双颞侧视野偏盲、同向性偏盲、同向性象限盲)及常见病因。 (7)眼外肌(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下斜肌、上斜肌)和眼内肌(瞳孔括约肌、睫状肌)的神经支配及功能。 (8)眼肌麻痹的分类。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反射的径路(9)Horner征的临床表现和病损部位。 (10)眩晕的概念、临床分类。 (11)感觉的分类;如何根据感觉障碍平面确定脊髓损伤上界。三叉神经的周围性及核性支配的特点。 (12)末梢型、周围神经型、传导束型、交叉型、偏身型、单肢型感觉障碍的表现。 (13)痉挛性瘫痪与弛缓性瘫痪的鉴别。 (14)下运动神经元性及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定位诊断。 (15)脑干病变的临床特征(交叉性瘫痪)。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 (16)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特点。 (17)锥体外系肌强直的特点,与锥体系肌强直的区别。 (18)共济失调的概念,分类(小脑性、大脑性、感觉性及前庭小脑性共济失调)。 2.熟悉内容 (1) 意识的概念;觉醒、意识的内容及意识障碍的解剖学基础。 (2) 意识模糊、谵妄状态的临床表现。 (3) 失语症的概念、失语症与构音障碍的区别。 (4)失用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变部位。

山东一医大神经病学应试指导19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第十九章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教材精要】 一、概述 (一)概念 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junction,NMJ )疾病是一组NMJ 处传递功能障碍疾病。改组疾病的特征表现是波动性和肌肉易疲劳性。 (二)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发病机制 重症肌无力因体内产生AChR 自身抗体,使AChR 受损或减少;有机磷中毒使胆碱酯酶活力受到强力抑制,导致ACh 作用过度延长,产生去极化传递障碍;Lambert —Eaton 综合征和氨基忒类药物使ACh 合成和释放减少。 二、重症肌无力 (一)概念 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 )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为自身免疫反应,体内产生的AChR-Ab,在补体参与下与AChR 发生应答,使AChR 大量破坏,导致突触后膜传递障碍产生肌无力。 (H )临床表现 1 .发病年龄常见于20~40岁,40岁前女性患病率为男性的2~3倍;中年以上发病者以男性居多,胸腺瘤多见于50~60岁中老年患者。 2 .首发症状眼外肌麻痹常为首发症状,出现非对称性眼肌麻痹和上睑下垂,斜视和复视,瞳孔光反射不受影响。 3、临床特征受累肌肉呈病态疲劳,连续活动后无力加重,休息后好转。症状多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 4、临床检查:肌无力不符合任何单一神经、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分布。 受累肌肉:眼外肌麻痹多见;面肌也可受累;咀嚼肌受累使连续咀嚼困难;延髓肌受累导致饮水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讲话鼻音;颈肌受损时抬头困难。肢体无力,近端重于远端。呼吸肌、膈肌受累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重症可因呼吸肌麻痹或继发吸人性肺炎导致死亡。偶有心肌受累引起突然死亡。 5、肌无力危象:如急骤发生延髓肌和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为危象。 (四)临床分型:OSSerman 分型目前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I 型(眼肌型)仅眼肌受累。 四肢肌受累,可合并眼肌受累,对药物敏感。 骨骼肌和延髓肌严重受累,药物敏感性欠佳。 症状危重,进展迅速,数周至数月内达到高峰。可发生危象,药症状 同In 型,从I 类发展为IIA 、∏B 型,经2年以上的进展期 (五)辅助检查 1 .胸部X 线和CT 平扫可发现胸腺瘤。 2 .电生理检查可发现神经肌肉传递障碍。 3 .AChR-Ab 滴度增高。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1 .诊断:可疑病例可通过下述检查确诊:(1)疲劳试验(Jolly 试验)。 2 2)AChR-Ab 滴度。 (3)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 IIA 型(轻度全身型)IIB 型(中度全身型) In 型(重症急进型) 效差。 IV 型(迟发重症型) 逐渐发展而来。

(完整版)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前言 本大纲仅供临床医学 5 年制大学生教学用。神经病学教学必须应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有系统地阐述本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神经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教学时应尽量结合我国资料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以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 1 门分支学科,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其他各学科关系极为密切,并且具有极高的理论性。神经病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防治原则。神经病学作为目前医学领域中发展最迅速而活跃的学科,不单有本学科自已的体系,而且与很多其他有关学科相互渗透,如神经生物学、神经化学、神经遗传学、神经病理学、神经药理学、神经免疫学、神经外科学、神经影像学、神经眼科学、神经耳科学、神经流行病学、老年神经病学和儿童神经病学等。而基因检查手段、急诊医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对神经内科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神经病学作为 1 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工作领域广阔,是临床医学 5 年制硕士生必须掌握的 1 门学科。 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理论讲授及临床实习,使学生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法。对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方法能初步掌握,为医科学生今后在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中具备全面知识打好基础。 总学时数为 58 学时,其中讲课 30 学时,实习 28 学时。 第一章绪论 一、要求 使学生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它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 二、主要内容 1.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和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三、教学方法:自学。 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 一、要求 掌握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常规检查方法,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 熟悉 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了解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 二、主要内容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第八版)2015.01.20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教研室:神经病学教研室开课院(系、部):临床学院 课程中文名称:神经病学课程英文名称:Neurology 课程编码: 0210102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 开课对象: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学分: 2.0 ;总学时: 30 ;理论课学时: 26 ;实验学时: 4 先修课程:基础医学 教材:书名:《神经病学》,编者:贾建平、陈生弟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2013.03,版次:第7版 参考资料:【1】书名:《神经病学》,编者:吴江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2005.08,版次:第2版 【2】书名,《临床神经病学定位(第5版)(神经科医生案头书系列)》,作者:(美国)Paul W.Brazis ,译者:王维冶王化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2009.01,版次:第1版【3】https://www.360docs.net/doc/ce19074686.html,/professionals/index.cfm 【4】https://www.360docs.net/doc/ce19074686.html,/AANLIB/home.html 一、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 神经病学是内科学的派生学科,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临床学科。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和骨骼肌由于感染、血管病变、外伤、肿瘤、中毒、变态反应、变性、遗传、代谢障碍和先天性异常等原因引起的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机能障碍,原因包括感染、中毒、外伤、肿瘤、变性、遗传因素、血管改变、代谢障碍、免疫异常、先天畸形等。神经病学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是掌握采集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法;学习神经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掌握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急重病的防治原则和措施。学习方法应重点复习神经解剖、生理、病理等有关基础知识,并联系临床实际,以达到融会贯通。

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6年修订)(宋体四号)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神经病学作为从科学中派生的学科,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神经病学与诸多基础学科息息相关。这些基础学科包括神经解剖学、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等,神经病学与这些学科互相渗透,互为推动。本教纲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总学时数36学时。 三、教学目标与容 (一)教学目标 神经病学的教学目标是应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疾病的临床特点,接诊及处理的临床程序,运用定位诊断的思维方法,综合分析确定疾病的性质,并进行正确的治疗。 (二)教学容 教学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临床检查方法、辅助检查、诊断原则等,各论包括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 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

第一章至第五章总论 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和围,以及它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原则和诊断顺序。 2. 学时分配: 6学时 3. 教学重点: (1)掌握感觉神经传导径路,熟悉各种感觉障碍的分型及临床特点。 (2)掌握运动神经传导径路,重点讲解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临床表现,以及上、下运动神经元传导径路损害的定位诊断。 (3)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原则。 4. 教学难点: (1)掌握感觉神经传导径路,熟悉各种感觉障碍的分型及临床特点。 (2)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原则。 5. 理论教学容: (1)意识障碍的分级及鉴别诊断,了解特殊型的意识障碍:去皮层综合征,无动缄默症的临床特点。 (2)掌握常见的失语症:Broca 失语,Werniche 失语,完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的主要临床特点和病损部位。 (3)掌握视觉传导径路及不同部位病变所致的视野缺损,了解视觉系统的血供 (4)掌握周围性眼肌麻痹、中枢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及病变部位。 (5)掌握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的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6)掌握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要点。 (7)掌握感觉神经传导径路,熟悉各种感觉障碍的分型及临床特点。 8)掌握运动神经传导径路,重点讲解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临床表现,以及上、下运动神经元传导径路损害的定位诊断。 (9)熟悉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临床表现,了解它们的解剖定位(10)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原则。 6. 实验(见习、讨论、课程实习等)容: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选修课 学时/学分:64/4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选修课 2.课程说明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方面。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可培养学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知识的全面了解和基本规律的系统认识,并获得必要的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素质和能力。本课程在于明确阐述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理过程、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调节机制,适当联系青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一般生长发育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人体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形态和位置;机体各系统、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术语。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该学科的前沿研究发展很快,为了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与其他课程的重复,进行了创建跨学科、多层次生理解剖学科教学和实验课的研究与实践的教学改革,以调整课程结构布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构筑人才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 1.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2.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以及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过程 和机制。 3.掌握解剖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习使用解剖生理学实验仪器,培养 手术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优良的中学生物教学能力和从师素质。培养学生从事科学 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5.了解一些必要的生活、卫生常识,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 三、学时分配表 章序章题理论学时小计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2 人体的基本结构63 运动系统24 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65 神经系统166 感觉器官47 血液38 循环系统109 呼吸系统310 消化系统211 营养、代谢和体温调节212 泌尿系统513 生殖系统214 内分泌系统2合计64 四、教学教法建议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开拓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在内容的讲授上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就课程的各部分内容,分别采用细讲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功;采用精讲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采用引导启发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根据适当的内容采取课堂讨论式以及自学提问式,培养学生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共5篇)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共5篇) 第一篇: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2.熟悉如何学好神经病学。讲授内容 1.一般介绍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一般介绍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和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重点讲解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囊、脊髓、大脑半球、视神经的解剖特点。 2.熟悉运动系统、感觉系统传导通路。 3.了解神经、肌肉的解剖、生理特点。讲授内容 1.重点讲授内囊、脊髓、大脑半球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 2.详细讲解运动、感觉、视觉传导通路。 3.一般介绍脑与脊髓的血管、脑神经、周围神经和肌肉的解剖及生理特点。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类型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2.掌握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3.掌握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特征及病变部位。 4.掌握感觉障碍、瘫痪的各种类型临床表现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诊断。

5.掌握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特点。 6.熟悉失用症和失语症的临床表现。 7.了解常见步态异常的分类和表现。讲授内容 1.详细讲解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2.重点讲解失语、失用、失认症的临床表现。 3.重点讲解脑死亡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4.重点讲解不自主运动的临床表现、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 5.详细讲解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类型的诊断原则。 6.详细讲解瘫痪的临床表现,定位诊断,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 7.一般介绍常见步态异常的分类和表现。 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常规体检方法。 2.重点掌握肌力检查及六级记录法。 3.熟悉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现病史应询问的主要症状。 4.了解昏迷病人、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的体检法。讲授内容 1.详细讲授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方法。 2.一般介绍现病史的采集。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目的要求 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讲授内容 重点讲解常见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CSF、DSA、CT(CTA)、MRI(MRA)、EEG(AEEG、VEEG)、EP、EMG、TCD、肌肉和神经组织活检。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目的要求 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讲授内容 重点讲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 第七章 头痛

神经病学(神经内科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0416 课程名称:神经病学(Neurology)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36学时;理论课30学时;实(见)习6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 选用教材:神经病学(案例版)朱榆红赵斌主编科学出版社 课程简介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与众多的其他临床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神经病学是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由于学科发展,专业学科的形成,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已由内科分出成为独立学科,目前神经病学重点讲述神经系统常见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此外,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免疫学等方面内容也与神经病学课程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但神经病学教材中仅简要加以叙述,更详细的知识由专业教材加以阐述。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神经病学教学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阐述

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资料,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以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同时还要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应用临床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性,通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以达到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剖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它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 0.5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 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二) 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及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三)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Human and Animal Physiology 一、概述 1、课程定位与性质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及高等动物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原理、机制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以生物机体的活动为对象,主要研究整个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即器官、组织和细胞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活动规律、产生机制、调节方式及其过程,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生命活动的影响。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阐述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有机体的主要生理过程与机制、活动规律与调节,从机能方面认识人和动物机体。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设计能力。生理学教学应以学生主体,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课程适用专业、年级、开课时间 本课程适用于生物科学专业第六学期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2、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节生理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教学要求: 了解人体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水平。掌握机体的内环境、生理功能调节方式以及体内的控制系统,特别是内环境的稳态、反馈、正负反馈、前馈等基本概念。掌握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的原理、方式、特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稳态、内环境、反馈的概念,生理机能调节的主要方式,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及特点。 教学难点:机体机能的调节方式。 3、第二章细胞生物电1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静息电位 第二节动作电位 第三节神经冲动的传导 教学要求: 生物电产生的原理,兴奋、兴奋性、抑制、刺激、阈值、阈电位等基本概念以及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及传导的离子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静息电位概念及产生机制,K+平衡电位,动作电位概念及产生机制,Na+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的引起及曲线构成、特点,神经冲动传导的机制、方式、特点。 教学难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原理;局部电流学说。 4、第三章突触传递2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神经肌肉接头 第二节神经突触传递

《神经病学》(第5版)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通过教学,学生应具备应用神经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临床资料的能力,掌握应用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去推测病变部位,并能借助检查资料获得完全诊断,依据诊断进行合理治疗。 二、课程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神经病学的病史采集和临床诊断思路,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 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 2.掌握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掌握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掌握急性脊髓炎的 临床表现,掌握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 3.掌握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4.熟悉偏头痛及紧张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熟悉Alzheimer病、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熟悉常见病毒性脑炎(单疱病毒)及脑膜 炎的临床表现,并掌握其处理原则。 5.掌握癫痫的防治要点与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熟悉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了解病因、分类与发作原因。 6.掌握震颤麻痹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抗震颤麻痹药物的应用,掌握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掌握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瘫痪的临 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熟悉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一)、绪论(0.5学时) 1.了解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熟悉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和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掌握学习神经病学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 (二)、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4学时) 1.掌握各种意识障碍的概念,熟悉昏迷的鉴别诊断。 2.掌握失语症的概念、分类、临床特点与对应的病灶部位,了解失用症及失认症的概念、临床类型及表现、对应的病灶部位。 3.*智能障碍和遗忘综合征 4.了解视力障碍的病因,掌握视野缺损的概念及对应的病变部位。 5.掌握复视、核性眼肌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反射和霍纳征的概念,熟悉不同类型眼肌麻痹的鉴别诊断、相应的病变部位,了解一个半综合征的概念。 6.掌握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7.熟悉耳聋的临床类型与鉴别诊断,熟悉眩晕的临床类型与鉴别诊断。 8.掌握延髓麻痹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9.掌握晕厥与痫性发作的概念,熟悉晕厥的分类及临床特点,熟悉晕厥与痫性发作的鉴别诊断。

神经-肌接头与肌肉疾病试题

神经-肌接头与肌肉疾病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不是重症肌无力的特点() A.起病隐袭,眼外肌常常首先受累 B.10岁以下儿童眼外肌受累首发者更加常见 C.受累肌肉呈病态疲劳性,晨轻暮重 D.肌无力分布符合单一神经或神经根受累模式 E.平滑肌和括约肌通常不受累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2、关于周期性瘫痪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我国少见 B.男性多见 C.本病发作与甲亢的严重程度无关 D.发作多在早晨醒来、运动或饱餐后 E.心电图异常多见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3、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发病相关的蛋白是() A.抗肌萎缩蛋白 B.肌球蛋白 C.肌动蛋白 D.肌钙蛋白 E.原肌球蛋白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4、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中那种的病情最严重() A.先天型 B.Duchenne型 C.Becker型 D.肢带型 E.面肩肱型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5、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不包括下列哪些临床表现() A.男性,12岁以后发病 B.鸭步 C.Gower征 D.腓肠肌假肥大 E.翼状肩胛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6、重症肌无力因肺部感染给予相应治疗,3天后发生危象,这时首先应() A.鉴别危象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 B.停用导致病情加重的药物 C.保证呼吸道通畅和正常换气 D.积极治疗肺部感染 E.肌内注射阿托品1mg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不管何种类型的重症肌无力危象,均应首先保证呼吸道通畅和正常换气,以维持患者的生命。 [单项选择题] 7、重症肌无力患者一般不应使用哪种抗生素治疗感染() A.青霉素 B.红霉素 C.喹诺酮类 D.氨基糖苷类 E.克林霉素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8、下面哪一项不是重症肌无力的特征() A.精神创伤、过度疲劳可为诱因 B.感染、妊娠和月经前常导致病情恶化 C.眼外肌不受累,咽喉肌较少受累 D.受累肌肉呈病态疲劳 E.受累肌肉明显地局限于某一组 参考答案:C

(完整版)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前言 神经病学作为从内科学中派生的学科,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系统地阐述神经病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适当介绍神经病学新进展,使学生对神经病学的进展有所了解。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理论联系实践多种教学形式,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难点讲透。应区分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应多提供病种供学生见习,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尽可能地横向比较和鉴别诊断,使同学掌握神经病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教学大纲所列课程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并不是都在课堂内讲授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教给学生,也可由学生自学。总课时29 学时, 理论课21 学时,见习8 学时。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

见习安排 第一章绪论 [预习内容] 1. 神经病学概述 2. 神经病学研究的内容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目的要求] 1. 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 熟悉临床神经病学的基础,临床特点及在各学科中的地位。 3. 掌握神经病学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1. 介绍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神经病学的发展及现状。 2. 重点说解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临床特征与诊断特点。

3. 介绍临床神经病学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状 [ 预习内容] 1.神经系统解剖 [目的要求] 1.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的原则。 2. 熟悉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3. 了解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教学内容] 一、讲授内容 1.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鉴别诊断、脑死亡的概念。智能障碍和遗忘综合症 2. 失语: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的临床类型及表现。 3. 重点讲授视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面肌瘫痪、听觉障碍和眩晕、延髓麻痹等临床表现。 4. 重点讲授躯体感觉障碍 (1) 感觉的分类:一般感觉、特殊感觉。 (2) 浅、深感觉及复合感觉的传导通路,节段性支配及周围性支配。 (3) 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末梢型、根型、传导束型、丘脑型、内囊型、皮质型等。 感觉障碍的性质:感觉过敏、疼痛、感觉缺失与减退等。 感觉障碍的分类:刺激性症状、抑制性症状 5. 瘫痪 (1) 弛缓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2) 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瘫痪的定位诊断:中枢性:皮质型、内囊型、脑干型、脊髓型。 周围性:前角型、前根型、末梢型。 (3)重点讲授弛缓性瘫痪与痉挛性瘫痪鉴别诊断;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 6. 不自主运动:有关解剖生理,临床症状(静止性震颤、舞蹈症,手足徐动症、偏身投掷运动、肌张力障碍、抽动秽语综合症。) 7. 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感觉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临床表现及特征。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本科)

神经病学 一、课程简介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以及预后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神经病学作为神经科学的一部分,与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机能、病因和病理的诸多神经科学基础学科息息相关。这些基础学科包括神经解剖学、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免疫学和神经药理学等,神经病学与这些学科互相渗透,互为推动。 神经病学的教学任务是充分利用教材、图表、模型、标本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和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接诊及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程序、临床资料收集、神经系统检查法、必要的辅助检查等,运用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及病理知识,结合临床实际,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诊治神经疾病的临床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二、理论教学内容 1.绪论 了解内容:神经病学的特性;神经病学的发展,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三阶段)。 2.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掌握内容:大脑半球各叶(额、颞、顶、枕叶)损害的临床表现,内囊的解剖及损害的表现,脑干重要综合征的表现,小脑损害的表现,脊髓解剖生理及损害的临床表现,脑神经损害的表现。运动感觉系统解剖及损害表现。 了解内容:脑和脊髓的血管供应,脑神经的解剖,周围神经解剖及损害的表现。 3.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本部分神经解剖学内容已在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中涉及并需掌握,需要学生课前复习解剖学相关内容。 (1)意识障碍 掌握内容:意识的概念;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嗜睡、昏睡状态、昏迷)的临床表现,意识维持的解剖学基础;昏迷与闭锁综合征的鉴别。 了解内容:意识模糊、谵妄状态的临床表现。特殊类型意识障碍(去皮层综合征、无动性缄默症、植物状态)的临床表现;意志缺乏症、木僵的概念,伴发不同症状和体征的意识障碍的病因诊断。 (2)认知障碍 掌握内容:失语的临床分类、临床特点和解剖基础;失语与构音障碍的区别;失用症和失认症的概念,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的概念。 了解内容:记忆障碍分类;视空间障碍、执行功能障碍、计算力障碍的临床表现。失用症和失认症的解剖基础及常见类型;观念运动性失用症的常见临床特点及其病变部位。 (3)头痛(自学) 掌握内容:头痛的病因,临床表现。 (4)痫性发作和晕厥 掌握内容:痫性发作和晕厥的概念及常见病因;晕厥的临床表现;痫性发作与晕厥的鉴别。 了解内容:痫性发作的临床表现。 (5)眩晕 掌握内容:眩晕的概念、临床分类、临床表现。 了解内容:眩晕的解剖学基础。 191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Neurology) 一、课程说明 (理论总学时20/实践总学时12)课程编码 17110101 课程总学时32: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1.5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影像等专业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神经病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治疗及预防原则,熟悉各种先进的检查方法,建立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思维,为今后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因神经系统对全 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具有调节作用,而其他系统和器官病变也可产生神经系统功能

和器质性的改变。所以该学科与神经解剖、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影像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和神经药理学等学科联系紧密,互相渗透。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选用教材 《神经病学》,第7版,贾建平陈生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参考教材 ①吕传真主编《神经病学(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 ②《实用神经病学》,第三版,史玉泉,周孝达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③《MERRITT神经病学》,第十版[译],郭玉璞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理论考核(笔试)和技能考核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次:神经系统病史采集和神经系统检查 3学时 第二次:脑血管疾病 3学时 第三次:脊髓疾病 3学时 第四次:周围神经病或其他疾病 3学时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 神经病学的概念:神经病学为二级学科,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神经病学的总体目标:发展神经科学;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对疾病的合理诊断;对疾病的恰当治疗;神经病学的定位诊断、定性诊断的意义。 神经病学的实践: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三个阶段:病史及体格检查获取详尽的临床资料;结合多项辅助检查,综合分析起病情况,发生发展;综合分析,达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71150 课程名称:神经病学/ neurology 学时:28学时(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4学时)学分:1.5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开课学期:第7学期 开课部门:医学院 先修课程:基础医学课程、诊断学 考核要求:平时综合表现(15%)+ 见习报告考核成绩(15%)+ 理论考核成绩(7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贾建平陈生弟主编,《神经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贾建平主编,《神经病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LEWIS P. ROWLAND 著,高旭光主译,《MERRITT'S 神经病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神经病学是从内科中派生的学科,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神经病学》的教学采用理论与见习相结合的方式,总学时为28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4学时;配以电化教学,特别是对一些少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在神经病学整个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应努力提高医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高尚的医德,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毕业时能独立地防治常见病。在毕业后通过临床实践,能进行自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等,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防治疾病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神经病学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为日后学习其它临床学科和从事临床医学实践或基础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1.理论讲授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视频资料、结合临床加深对疾病的理解。 2.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临床思维方法,培养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的本领,提高独立作出防治方案的能力。 3.见习示教时,结合见习病例具体情况带领学生进行临床讨论如问诊要点、体查要点、诊断与治疗要点等。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 基本内容: ⑴神经病学的定义⑵神经病学的目标⑶神经病学的实践⑷神经病学的发展

《神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课程代码:(26410088) 学分:4 学时:64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6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 0 )先修课程:人体结构学A、人体机能学A、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教材:《人体解剖学》,顾晓松,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四版; 《生理学》,朱大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八版; 《药理学》,杨宝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4月第8版;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神经系统是整合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神经病学基础上的一门课程。但它绝非这些学科的简单拼凑,而是将有关神经科学的知识,从形态学到生理功能和药物治疗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系统地学习,为临床有关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了解神经系统工作的原理及其对行为的调控方式,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增进人类健康水平、提高各种精神与行为活动的效率并为神经系统疾患的诊治提供一般性策略原则。本课程为本专业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医学实践、人际交流和临床沟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能从事临床医疗、预防、健康促进、康复和医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专业人才。 神经系统的知识对本专业学生在神经系统基础知识和相关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及神经系统药理知识。 课程目标2:掌握神经系统主要疾病的知识。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填写)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疾病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治疗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临床疾病概论是一门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它涵盖内、外、妇、儿科等各个临床 学科,以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为主要的教学对象,它通过简明扼要介绍临床各学科的 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 用,并适当介绍临床新进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今后的 康复治疗专业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倡导启发式教学、案例讨论分析教学方法,由浅入深, 重点突出,力求理论结合临床实际;提倡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临床疾病概论课程大纲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 求理解透彻,融会贯通;“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或概念;“了解”的内 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 特别是药物治疗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掌握熟悉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 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3.对于康复常见的内、外科疾病如糖尿病、慢阻肺、心脏病等,熟练掌握,为以后的专 病康复奠定基础。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临床疾病概论》第二版(陈志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临床疾病概论课程教学总时数为96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72 学时,实验学时以见习为主为 24 学时),根据康复治疗专业特点,具体学习内容包括第二篇内科学、第三篇 神经病学、第六篇外科学、第七篇妇产科学、第八篇儿科学、第十篇耳鼻咽喉科学与口 腔科学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