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后答案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

【篇一:生物化学课本课后练习题】

一般催化剂的共性以及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共同点:只能催化热力学所允许的的化学反应,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而不改变平衡点:反应前后酶本身没有质和量的改变:很少量就能发挥较大的催化作用:其作用机理都在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1.极高的催化率; 2. 高度专一性; 3.酶活的可调节性;酶的不稳定性。

2. 简述酶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 简述米氏方程的概念机意义

4. 举例说明抑制反应动力学的特点及实际意义

5. 酶失活的因素和机理。

酶失活的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

1 热失活:热失活是由于热伸展作用使酶的反应基团和疏水区域暴露,促使蛋白质聚合。

2 冷冻和脱水:很多变构酶在温度降低是会产生构象变化。在冷冻过程中,溶质(酶和盐)随着水分子的结晶而被浓缩,引起酶微环境中的ph 和离子强度的剧烈改变,很容易引起蛋白质的酸变性。3. 辐射作用: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都会导致多肽链的断裂和酶活性丧失。

4. 机械力作用:

化学因素

1. 极端ph :极端ph 远离蛋白质的等电点,酶蛋白相同电荷间的静电斥力会导致蛋白肽链伸展,埋藏在酶蛋白内部非电离残基发生电离,启动改变。交联或破坏氨基酸的化学反应,结果引起不可逆失活。极端ph 也容易导致蛋白质水解。

2. 氧化作用:酶分子中所含的带芳香族侧链的氨基酸以及met, cys 等,与活性氧有极高的反应性,极易受到氧化攻击。

3. 聚合作用:加热或高浓度电介质课破坏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促使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分子间聚合并沉淀。

4. 表面活性剂和变性剂:表面活性剂主要改变酶分子正常的折叠,暴露酶分子疏水内核的疏水基团,使之变性;变性剂与酶分子结合,改变其稳定性,使之发生变性。生物因素微生物或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使酶分子被水解。

6. 简述酶活力测定方法的原理直接测定法:有些酶促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酶底物或产物的变量可直接检测。间接测定法:有些酶促反应的底物或产物不易直接检测,一次必须与特定的化学试剂

反应,形成稳定的可检测物。酶偶联测定法:与间接测定法相类似,只是使用一指示酶,使第一酶的产物在指示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可测定的新产物。

第二章

1. 在酶制剂工业生产中为什么以微生物发酵生产为主?应用微生物来开发酶有下列优点: 1. 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生活周期短。

2.微生物种类繁

多。 3.当基因工程介入时,动植物细胞中存在的酶,几乎都能够利用微生物细胞获得。

2. 影响酶制剂发酵的因子有哪些?培养基的成分,发酵条件,发酵方法。

3 ,酶制剂发酵生产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势?固体培养法:(转桶法,厚层通气法)。优点: 1. 单位体积培养设备中的产酶量高;2

节省动力; 3 由污染引起的问题少,易于管理; 4.酶抽提液的浓度可任意调节; 5.后处理设备小。

液体深层培养法。优点:设备占地面积小、生产可以机械化,自动化。

4. 如何提高酶的产量?

1. 添加产酶促进剂;

2. 菌种诱变;(生产组成型酶突变株的筛选,抗分解代谢阻遏突变

株的选育,抗反馈阻抑突变株的筛选)。

第三章

1 与微生物相比,动植物细胞有什么特点?动植物细胞比微生物大;植物细胞的生长速率和代谢速率比微生物低,生长倍增时间,

生长周期较微生物长;大多数植物细胞需要光照;各种细胞用于生产的主要目的产物各不同。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适应环境能力差;大部分动物细胞在机体内相互粘连以集群

形式存在,在细胞培养中大部分细胞具有群体效应、锚地依赖性、接触抑制性以及功能全能性。

2 从植物细胞培养产酶的特点分析,为什么与植物体产酶比植物细胞产酶更有优势?

1. 次生物质的生产是在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和筛选

细胞系来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率

2. 培养细胞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可以排除病菌和虫害的影响,以及环境中

的有害物质污染,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3. 植物细胞的倍增时间一般为12~60h ,发酵周期为10~30d ,与植物生长周期相比,

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4. 可以进行特定的生化转化反应和探索新的合成路线,以获得新的

有用物质。

3 用于产酶的植物细胞的来源有哪些?

1 直接从外植体中分离得到;2通过诱导愈伤组织而获得;3分离原生质体后再经过细

胞壁再生而获取所需的植物细胞。

4 动物细胞培养前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 基质的准备

2 培养环境的准备【营养物质,细胞的生产环境(温度,气相,ph ,渗透压)】

3 细胞的准备(原代细胞培养,传代细胞培养)

5 根据细胞在培养基中的位置不同,动物细胞的培养方式有哪些?

1 贴壁培养,

2 悬浮培养,

3 微载体培养系统,

4 包埋培养,

5 微囊第四章现代分子技术产酶

1 什么是克隆酶?试述克隆酶生产的基本过程。克隆酶:利用dna 重组技术而大量生产的酶,称克隆酶

克隆酶生产的基本过程: 1 目的基因的获得; 2 载体的选择; 3 目的基因与载体分子的连接(黏性末端,平末端的连接); 4 重组dna 的转化; 5 克隆酶基因的表达(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表达系统)

2 什么是基因的定点诱变技术?目前已建立的定点诱变方法主要有哪些?定点诱变技术:通过取代、插入或缺失克隆基因或dna 序列中的任何一个特定的碱基,

从而实现心中体外特异性改变某个基因,这种技术称为定点突变技术。

已建立的定点诱变方法主要有盒式诱变、寡核苷酸引物诱变、pcr 诱变

3 什么是抗体酶?抗体酶的制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抗体酶:抗体酶是一类免疫系统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拷贝法;引入法;诱导法;抗体库法。

4 简述进化酶、核酸酶、杂合酶、超自然的酶—新酶,人工合成全酶、人工半合成酶以及印迹酶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进化酶:在体外模拟自然进化过程(随机突变、基因重组、定向选择或筛选),使基因

发生多种变异,最后定向选择或筛选出所需性质或功能的酶,该策略称为酶分子的非合理设计。把通过此方法得到的酶称为进化酶。研究进展:

核酸酶: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核酸分子(rna,dna )。研究进展;

杂合酶:把来自不同酶分子中的结构单元或是整个酶分子进行组合或交换,可以

产生具有所需性质的优化酶杂合体。把通过这种途径产生的酶称为杂合

酶。研究进展:新酶:至用蛋白质工程技术设计新的酶的结构基因,进而生产自然界从未有过的

性能稳定、活性高的酶。研究进展:人工全合成酶:这类人工酶不是蛋白质,而是有机化合物,通过并入酶的催化基团来控

制空间的构象,像自然酶那样能选择性地催化化学反应。研究进展:人工半合成酶:以天然蛋白质或酶为母体,用化学或生物方法引进适当的活性部位或催化基团,或改变其结构,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人工酶。

研究进展:印迹酶:指通过分子印迹技术产生类似于酶的活性中心的空腔,对底物产生有效

的结合与催化作用的人工模拟酶。

研究进展:

第五章酶的分离纯化

1 简述酶分离纯化方法及工艺程序的选择策略。

(1)先选用非特异的、低分辨的技术,去除主要的杂质并使酶溶液浓缩;如沉

淀、超滤和吸附等。

(2)随后采用高效分离的手段;如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

(3)将最昂贵、最费时的分离单元放在最后阶段。如凝胶过滤层析。

2 如何对酶分离纯化方法及工艺程序的优劣进行评价?一个完整的酶制备方案包括酶测定方法的建立、材料的选择、预处理对酶性质的初步探索、制定酶的纯化程序、酶成品的保存。评价分离纯化方法及工艺程序优劣的指标:1 总活力的回收率

2 纯化倍数:比活力提高的倍数因此在酶的分离纯化过程中必需测定每一步的酶液体积(ml )、蛋白含量

(mg/ml )、酶活(u/ml).

3 破碎细胞有哪些方法?试述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对象。

(一)机械破碎: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的剪切力,使组织、细胞破碎。

1. 捣碎法利用捣碎机高速旋转叶片所产生的剪切力将组织破碎。适用于动物内脏、植物叶芽等比较脆嫩的组织及微生物,特别是细菌的破碎。在实验室和规模生产均可采用。

2. 研磨法利用研磨产生的剪切力将细胞破碎。此法适用于微生物和植物组织细胞的破碎。

研钵、细菌磨用于实验室使用,石磨、球磨用于工业化生产。研磨法设备简单,但效率较低

3. 匀浆法利用匀浆器、高压匀浆机产生的剪切力将组织破碎。通常用来破碎那些易于分散、比较柔软、颗粒细小的组织细胞。非常适合细菌、真菌的破碎。

适用于实验室,但难于在工业生产上应用。此法破碎程度高,对酶的破坏较少。

(二)温度差破碎法通过温度的突然变化使细胞破碎。

该方法对那些较为脆弱、易于破碎的细胞有较好的破碎效果。

此法适用于实验室,但难于工业化生产。不能在过高温度下操作,以免引起酶的变性失活。该法简单易行,但效率不高,常需反复几次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三)压力差破碎法:通过压力的突然变化使细胞破碎。

1. 高压冲击法在容器中再装入细胞和冰晶、石英砂,用活塞或冲击锤施以高压冲击,从而使细胞破碎。

2. 突然降压法将细胞悬浮液装进高压容器中,加压至30mpa 以上,打开出口阀门,使细胞悬浮液经阀门迅速流出。从而使细胞迅速膨胀而破碎。也可采用n2 或co2 加压到5~50mpa ,然后突然排除气体,压力骤减,使细胞破碎。

3. 渗透压差法利用渗透压的变化使细胞破碎。不适用于具有坚韧的多糖细胞壁的细胞。

(四)超声波破碎法在高于20khz 的超声波的作用下,使细胞膜产生空穴作用而使细胞破碎。该法适用

于微生物细胞的破碎。该法适用于实验室使用,具有简便、快捷、效果好等优点。此方法的主要问题是会引起局部过热而使酶活性丧失。所以处理时间应尽量短,或

在容器周围加冰浴处理。

(五)化学破碎法应用各种化学试剂与细胞膜作用,使细胞膜结构改变而使细胞破碎。常用的化学实际有:甲苯、丙酮、丁醇、氯仿等有机溶剂;还有非离子型的triton 、吐温等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处理适用于膜蛋白的提取。

六)酶促破碎法通过外加酶或细胞本身存在酶的催化作用,使细胞破碎。

应根据细胞外层的特点,选用适当的酶。

革兰氏阳性细菌:溶菌酶;革兰氏阴性细菌:溶菌酶+edta 霉菌:几丁质酶;植物细胞: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由于上述酶价格较高,所以不适于规模化的工业生产。所以可将细胞在一定的ph 和温度下保温,通过细胞本身的酶系将细胞破坏,使胞内物质释放,此方法称为自溶法。

4 简述影响酶提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

(1)抽提溶质的性质(酸性酶宜用碱性溶剂抽提,碱性酶宜用酸性溶液抽提,极性

大的酶宜用极性溶剂抽提,含有较多非极性基团的酶宜用有机溶剂抽提。)。

(2)抽提溶剂的用量(增加用量可以提高酶的提取率。但是过量的抽提溶剂,会使

酶的浓度降低,对酶的进一步分离纯化不利。用量一般为原料体积的3~5 倍,最好分次抽提)

(3)温度(提取时温度对酶的提前效果有明显影响。一般来说,适当提高温度,可

以提高酶的溶解度,增大酶分子的扩散速度。但温度过高易引起酶变性失活,

【篇二: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集-化工出版社工科类第

二版】

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1)所有单糖都具有旋光性。答:错。二羟酮糖没有手性中心。

(2)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而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答: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错。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在溶液中发生了改变。大多数的具有旋光性的物质的溶液不会发生变旋现象。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对。(3)所有的单糖和寡糖都是还原糖。答:错。有些寡糖的两个半缩醛羟基同时脱水缩合成苷。如:果糖。(4)自然界中存在的单糖主要为d- 型。

答:对。

(5)如果用化学法测出某种来源的支链淀粉有57 个非还原端,则这种分子有56 个分支。

答:对。hhh cc ohohoh hohoho choc hhh hohh c hohoh hhoho ccohhh

ch2ohd- 核糖ch2ohl- 核糖ch2ohd- 阿拉伯糖ch2ohl- 阿拉伯糖chohhoh cc ohhoh hohho cc hohh hohoh choc hhoh

hhho cc ohohh ch2ohd- 木糖 ch2ohl- 木糖 ch2ohd- 来苏糖 ch2ohl- 来苏糖 2oh

设 d-葡萄糖的含量为 X,则 52.5x+14.5(1-x)= 30.2 x=41.3% 平衡混合物中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比率:41.3/58.7=0.70

9、 请用两种方法分别区分一下各组糖类物质: (1) 葡萄糖和半乳糖: 测旋光,乙酰化后 gc

(2) 蔗糖和乳糖: fehling 反应,盐酸水解后加间苯三酚 (3) 淀粉和 糖原:碘液,溶解性 (4) 淀粉和纤维素:碘液,溶解性

(5) 香菇多糖和阿拉伯聚糖:盐酸水解后加间苯三酚,甲基间苯二酚

1 0 、某种糖类物质可溶于水,但加入乙醇后又发生沉淀,菲林反应 呈阴性。当加入浓盐酸加热后,加碱可使 cu2+ 还原为 cu+ 。加酸、 加入间苯二酚无颜色变化,但加入间苯三酚却有黄色物质生成。试 判断这是哪类糖类物质,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糖原。

(1) : 可溶于水,但加入乙醇后又发生沉淀 (3):加浓盐酸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可发生 cu2+ 还原为 cu+ )。 (4):加酸、加入间苯

二酚无颜色变化:为醛糖。

(5): 加入间苯三酚却有黄色物质生成 : 为己糖。 第三章 脂类

1、 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

( 1 )混合甘油酯是指分子中除含有脂肪酸和甘油外,还含有其他成 分的脂质。

答:错。分子中除含有脂肪酸和甘油外,还含有其他成分的脂质称 为复脂。混合甘油酯是指分子中与甘油成脂的脂肪酸的烃基有 2 个 或者 3 个不同者。

(2) 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它的两个脂肪酸基是处于膜的内部。 答:错。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但是它的两个脂肪酸基是处于 膜的外部。

(3)7-脱氢胆固醇是维生素 d3 原,而麦角固醇是维生 素 d2 原。 答:对。

(4) 生物膜的内外两侧其膜脂质和膜蛋白分布都是不对称的。 答: 对。

(5)膜脂的流动性并不影响膜蛋白的运动。 答:错。因为整个生物膜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膜脂的流动 性,脂蛋白也不例外。 2、三酰甘油有没有构型?什么情况下有构型? 什么情况下没有构型? 答:甘油本身并无不对称碳原子,但是它的三个羟基可被不同的脂 肪酸酰化,则当甘油分子两头的碳原子的羟基被相同脂肪酸酰化时, 则三酰甘油没有构型,当甘油分子两头的碳原子上的羟基被不同脂 肪酸酰化时,则有构型。 3 、 计算一软脂酰二硬脂酰甘油酯的皂化 值。 m=862

(2): 还原性末端 1 个

fehling 反应(加碱可使

o

ch2ooo

ch2o c c17h35 ch2o c15h31c17h35 ch2ocho oooc17h35 c17h35c15h31

5 、生物膜表面亲水、内部疏水的特性是由膜蛋白决定的还是由膜脂决定的?如何形成这种特性?答:由膜脂决定的。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具有 1 个极性的头部(膜表面)和 2 个非极性的尾部(膜内部),水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使生物膜表面亲水,内部疏水。

第四章蛋白质化学

1 、用对或者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1)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都是l- 氨基酸,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都有旋光性。

答:错。除了甘氨酸外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旋光性,但是这与氨基酸都是l- 氨基酸没有关系。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概念。

(2)只有在很低或者很高的ph 值时,氨基酸的非电离形式才占优势。答:错。在等电点时氨基酸的非电离形式才占优势。

答:(3)当ph大于可电离基团的pka '时,该基团半数以上解离。对。(4)一条肽链在回折转弯时,转弯处的氨基酸常常是脯氨酸或甘氨

酸。答:对。

(5)如果一个肽用末端检测方法测定不出它的末端,这个肽只能是个环肽。答:错。若这个肽的n- 末端封闭的话,比如:n- 末端是pro ,用末端检测方法也测定不出它的末端。

(6)如果用sephadex-g-100 来分离细胞色素 c 、血红蛋白、谷氨酸和谷胱甘肽,则洗脱顺序为谷氨酸f谷胱甘肽f 细胞色素C f血红

蛋白。

答:错。脯氨酸所含亚氨基参与肽键的形成,再无氢原子用来形成

氢键。 (8 )蛋白质的等电点是可以改变的,但等离子点不能改变。答:对。

2 、向1mol/l 的处于等电点的甘氨酸溶液中加入0.3mol hCl ,问所得溶液的ph 值是多少?如果加入0.3mol naoh 代替hCl 时,ph 值又是多少?解:ph 低=pka1+lg(n(aa)-n(h+))/ n(h+)= 2.34+lg(1 -0.3)/0.3=2.71

ph 高= pka2+lgn(oh-)/(n(aa)-n oh))= 9.60+lg0.3/(1-0.3) =9.23

10.4= 9.7+lg0.01/( n(aa)- 0.01) n(aa) =0.012

m=1.068/0.012=89mol/g 可能的分子式:C3h7o2n, 为丙氨酸。

5 、有一个肽段,经酸水解测定有4 个氨基酸组成。用胰蛋白酶水解成为两个片段;其中一个片段在280nm 有强的光吸收,并且pauly 反应,坂口反应都是阳性;另一个片段用Cnbr 处理后释放出一个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试写出这个氨基酸排列顺序及其化学结构式。

答:用胰蛋白酶水解成为两个片段:碱性氨基酸羧基端肽键;

280nm 有强的光吸收:tyr; pauly 反应阳性: tyr; 坂口反应阳性:arg ;用Cnbr 处理:met 羧基端肽键;茚三酮反应呈黄色:pro 。氨基酸排列顺序:( n )-tyr- arg-met- pro (C) 化学结构:

nh2

oh

22

Ch2

nh2Co

hCh2h

Co

hnh

Ch32Ch2h

Coh2h2

2h

cooh

h

%0.1 280

%0.1

e= e 280/10=1.5/10=0.15

释该浓溶液后a280 为0.375 。计算该蛋白质的最小相对分子质量 (mo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 )

以leu 残基%计算的蛋白质最低分子量=(131-18)/5.01%= 2255 以

trp 残基%计算的蛋白质最低分子量=(204-18)/3.30%= 5636 5636 :

2255=5:2

y=625

第五章核酸化学

1、用对或者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1 )腺嘌

呤和鸟嘌呤都含有嘧啶环,并都含有氨基。答:对。

(2) rna用碱水解可得到2'-核苷酸,而dna用碱水解却不能得到2'-脱氧核苷酸。答:对。

( 3)在碱基配对中,次黄嘌呤可以代替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答:错。次黄嘌呤不能与胸腺嘧啶配对。

( 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 都与组蛋白结合成核蛋白。答:错。真核细胞的dna 与组蛋白结合成核蛋白。原核细胞不含有组蛋白。 ( 5) trna 是rna 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但所含稀有成分却是最多的。答:对。

2、比较dna 、rna 在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特点。答:

3、dna 双螺旋结构的基本要点是什么?dna 双螺旋结构有何重要生物学意义?答:dna 双螺旋结构的基本要点:

( 1)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以右手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螺旋表面具大沟和小沟。

( 3)螺旋横截面的直径约为 2 nm ,每条链相邻两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 nm ,每10 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其螺矩(即螺旋旋转一圈)高度为 3.4 nm 。

( 4)双螺旋内部的碱基按规则配对,碱基的相互结合具有严格的配对规律,即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结合,鸟嘌呤(g)与胞嘧啶(c)结合,这种配对关系,称为碱基互补。a和t之间形成两个

氢键,g 与 c 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双

【篇三: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见书)

第二部分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一级结构

1 、氨基酸的侧链对多肽或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非常重要。用三字母和单字母缩写形式列出其侧链为如下要求的氨基酸:

(a )含有一个羟基。

( b )含有一个氨基。

( c )含有一个具有芳香族性质的基团。

( d )含有分支的脂肪族烃链。

(e )含有硫。

( f )含有一个在ph 7 -10 范围内可作为亲核体的基团或原子,指出该亲核基团或原子。

答:(a) ser (s) , thr (t) ,tyr (y)

(b) asn(n), gln (q),arg(r),lys(k)

( c) phe ( f), trp ( w ), tyr ( y) ,

( d ) ile ( i ) , leu ( l) , val ( v )

( e ) cys ( c ) , met ( m )

(f)可以作为亲核试剂的侧链基团或原子有位于ser (s) ,thr (t) 和tyr ( y )中的-oh ;位于cys ( c )和met ( m )中的硫原子,位于asp (d )和glu (e)中的-coo-;以及位于his (h )和lys (k) 中的氮原子。

2、一种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可以带电或中性状态存在,这取决于它

的pk 值和溶液的ph 。

(a)组氨酸有3种可解离基团,写出相应于每个pk值的3种解离状态的平衡方程式。每种解离状态下的组氨酸分子的净电荷是多少?

(b)在phi、

4、8和12时,组氨酸的净电荷分别是多少?将每一ph 下的组氨酸置于电场中,它们将向阴极还是阳极迁移?

答: ( a)、( b ) 见图

答:ph=6.0 比ph=2.0 或ph=13.0 时电泳能提供更好的分辨率。因为在ph = 6.0的条件下每种肽都带有不同的净电荷(+1 , -1,和0), 而在ph = 2.0的条件下净电荷分别为+2 , +1和+2,在ph = 13.0的条件下净电荷分别为-2,-2 和-2。

4 、利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下列每一对氨基酸,哪一种氨基酸首先被ph7 缓冲液从离子交换柱上洗脱出来。( a)asp 和lys ( b)arg

禾口met (c) glu 禾口val (d) gly 禾口leu (e) ser 禾口ala 答:( a)asp ( b)met ( c )glu ( d )gly ( e)ser

5、氨基酸的定量分析表明牛血清白蛋白含有0.58 %的色氨酸(色氨酸的分子量为204 )。 ( a )试计算牛血清白蛋白的最小分子量

(假设每个蛋白分子只含有一个色氨酸残基)。( b )凝胶过滤测得

的牛血清白蛋白的分子量为70,000 ,试问血清白蛋白分子含有几

个色氨酸残基?

答:( a)32,100g/mol ( b)2

6、胃液(ph = 1.5)的胃蛋白酶的等电点约为1,远比其它蛋白质低。试问等电点如此低的胃蛋白酶必须存在有大量的什么样的官能团?什么样的氨基酸才能提供这样的基团?

答:-coo -; asp, glu

7、已知某蛋白是由一定数量的链内二硫键连接的两个多肽链组成的。

1.00g该蛋白样品可以与25.0mg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 mw = 307 ) 反应。

(a )该蛋白的最小分子量是多少?

(b)如果该蛋白的真实分子量为98240,那么每分子中含有几个二硫键?

(c)多少mg的巯基乙醇(mw = 78.0 )可以与起始的1.00g该蛋

白完全反应?答:(a) mw = 24560 ; ( b) 4个二硫键;(c)

6.35mg

8、一个含有13 个氨基酸残基的十三肽的氨基酸组成为:ala, arg,2 asp, 2glu, 3gly, leu, 3val 。部分酸水解后得到以下肽段,其序列由edman 降解确定,试推断原始寡肽的序列。

( a) asp - glu - val - gly - gly - glu - ala

( b) val - asp - val - asp - glu

( c ) val - asp - val

( d ) glu - ala -leu - gly -arg

( e) val - gly - gly - glu - ala - leu

(f) leu - gly -arg 答:该肽链的序列可以通过将肽片段的相同序列重叠排列起来获得整个序列。见图

9 、下列试剂和酶常用于蛋白质化学的研究中:

(a)测定小肽的氨基酸序列。

( b )鉴定肽的氨基末端残基。

(c)不含二硫键的蛋白质的可逆变性。若有二硫键存在时还需加什么试剂?( d )在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羧基侧水解肽键。

(e)在蛋氨酸残基羧基侧水解肽键。

( f )在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侧水解肽键。

10 、由下列信息求八肽的序列。

(a)酸水解得ala,arg,leu,met,phe,thr,2val

(b)sanger 试剂处理得dnp-ala 。

(c )胰蛋白酶处理得ala,arg,thr 和leu,met,phe,2val。当以sanger 试剂处理时分别得到dnp-ala 和dnp-val 。

(d)溴化氰处理得ala,arg,高丝氨酸内酯,thr,2val,和leu,

phe ,当用sanger 试剂处理时,分别得dnp-ala 和dnp-leu 。

答:ala-thr-arg-val-val-met-leu-phe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功能

1、在结晶肽的x-射线研究中,linus pauling 和robert corey 发现肽链中的肽键(c-n)长度(1.32a)介于典型的c-n单键(1.49a)和c=n 双键( 1.27a )之间。他们也发现肽键呈平面状(与肽键相连接的 4 个原子位于同一个平面)以及两个碳原子彼此呈反式(位于肽键的两侧)与肽键连接。

(a)肽键的长度与它的键的强度和键级(是单键、双键或三键)有什么关系?

(b )从pauling等人的观察,就肽键旋转能得出什么看法?

答:(a)键越短其强度越高,而且其键级越高(在单键以上)。肽键的强度比单键强,键的特性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b )在生理温

度下,肽键旋转比较困难,因为它有部分双键特性。

2、羊毛衫等羊毛制品在热水中洗后在电干燥器内干燥,则收缩。但丝制品进行同样处理,却不收缩。如何解释这两种现象?

( a )试解释该现象。

答:该片段中含有50 圈螺旋,其轴长为27nm 。

6、如何用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来解释bohr 效应?

(a )写出由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碳酸氢根的方程式,并解释h +和

co2 在血红蛋白氧合中的作用。

(b )解释向休克病人静脉注射碳酸氢根的生理学依据。

答: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说明了为什么当co2 的浓度增加时,同时会引起ph 值下降,迅速进行新陈代谢的组织所产生的co2/sub 与水反应生成了碳

酸根离子和h +。

(a) 该反应生成的h +降低了血液的ph 值,从而稳定了血红蛋白的脱氧形式(t 构象),净结果是p50 的增加,即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降低,于是更多的氧气被释放到组织中。co2 也可以通过与四条链的n 端形成氨甲酸加合物降低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该加合物使脱氧构象(t) 保持稳定,因而进一步增加了p50 ,并且促进了氧气向组织中的释放。

(b) 休克病人组织中严重缺乏氧气供应,碳酸盐静脉给药为组织提供了一种co2 的来源,通过降低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co2 促使氧合血红蛋白向组织中释放氧气

8 、对怀孕的哺乳动物中氧的转运研究显示在同样条件下测量婴儿和母亲的血液氧饱和曲线明显不同。这是因为婴儿的红细胞中含有结构不同的血红蛋白f( a2g2 ),而母亲的红细胞含有一般的血红蛋白a( a2g2 )。

(a)在生理状况下,哪一种血红蛋白对氧有更高的亲和性。请解释。

(b)不同的氧亲和性有何生理意义?)当所有的2,3-二磷酸甘油酸( bpg )从血红蛋白 a 和 f 中移去后,测得的氧饱和曲线往左移。不过此时的血红蛋白 a 比血红蛋白 f 对氧有更高的亲和性。当加回bpg 时,氧饱和曲线又恢愎正常情形。bpg 对血红蛋白的氧亲和性有何影响?用以上资料解释婴儿和母亲的血红蛋白的不同氧亲和性?答:(a)当氧分压为4kpa 时,hba只有33 %的氧饱和度,而hbf 为58%,表明hbf 比hba 对氧的亲和性更高。

( b) hbf 对氧的高亲和性可确保氧可以由母体血液流向胎盘中的胎儿血液。

(c)当结合bpg时,与hbf相比,hba氧饱和曲线发生了更大的漂移,表明hba 结合bpg 比hbf 结合bpg 更紧密,而结合bpg 就减少了对氧亲和性。

9、下列变化对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氧亲和性有什么影响?

(a)血液中的ph由7.4下降到7.2。

(b)肺部co2分压由6kpa (屏息)减少到2kpa (正常)。

( c) bpg 水平由5mm (平原)增加到8mm (高原)。答:对肌红蛋白氧亲和性的影响:

(a )没有影响

(b )没有影响

( c )没有影响

对血红蛋白氧亲和性的影响:(a)降低(b)增加(c)降低

10、蛋白质a对配体x结合的解离常数为kd = 10 - 6m ,而蛋白质

b对x结合的kd = 10 - 9m。哪个蛋白对x有更高的亲和性?

答:蛋白质b对x有更高的亲和性。蛋白质b对ex的半饱和浓度比蛋白质a的低得多。

2、从肝细胞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的粗提液300ml 含有150mg

蛋白质,总活力为360 单位。经过一系列纯化步骤以后得到的4ml 酶制品(含有0.08mg 蛋白),总活力为288 单位。整个纯化过程的收率是多少?纯化了多少倍?

答: 80%;1500 倍。。

答:ala-gly 是最适底物;ki 值最小的那个是最强的抑制剂。

5、根据米式方程求( a) kcat 为30s-1 ,km 为0.005m 的酶,在底

物浓度为多少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为1/4 vmax ? ( b)底物浓度为

1/2km ,2 km 和10 km 时,酶促反应的速率分别相当于多少vmax ?

6、延胡索酸酶催化延胡索酸水化生成l- 苹果酸:见图

见图

2+2++8 、许多酶会受到重金属离子,如hg、cu 、ag 等的不可逆抑制。这类重金属与酶中的

+++活性巯基作用而使酶失活。e-sh + ag fe -s-ag + h + ag

+与巯基的亲和性如此之大,以至于ag 可以用于-sh 的定量滴定。

欲使含有 1.0mg/ml 纯

酶的10ml 酶液完全失活,需加入0.342mmol 的agno3 。计算此酶的最小分子量。为什么能用此法计算酶的最小分子量?答:29,000; 需要假定每一个酶分子只含有一个可滴定的巯基。

9、酶溶液加热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酶的催化活性逐渐丧失。这是

由于加热导致天然酶的构象去折叠。己糖激酶溶液维持在45 C 12分

钟后,活性丧失百分之五十。但是若己糖激酶与大量的底物葡萄糖

共同维持在45 C 12分钟,则活性丧失仅为3%。请解释,为什么在有底物存在下,己糖激酶的热变性会受到抑制?

答:酶-底物复合物比单独的酶更稳定。

10、新掰下的玉米的甜味是由于玉米粒中的糖浓度高。可是掰下的玉米贮存几天后就不那么甜了,因为50%糖已经转化为淀粉了。如果将新鲜玉米去掉外皮后浸入沸水几分钟,然后于冷水中冷却,储存在冰箱中可保持其甜味。这是什么道理?

答:采下的玉米在沸水中浸泡数分钟,可以使其中将糖转化成淀粉的酶基

本失活,而后将玉米存放在冰箱中,可以使残存的酶处于一种低活性状态,从而保持了玉米的甜度。

辅酶

1 、确定下列各种辅酶,并指出它们是由哪种维生素衍生来的。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及答案

1 绪论 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 (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 (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 蛋白质化学 1.用于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端、C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 解答:(1)N-末端测定法:常采用2,4―二硝基氟苯法、Edman降解法、丹磺酰氯法。 (2)C―末端测定法:常采用肼解法、还原法、羧肽酶法。 3.指出下面pH条件下,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哪个方向移动,即正极,负极,还是保持原点? (1)胃蛋白酶(pI 1.0),在pH 5.0; (2)血清清蛋白(pI 4.9),在pH 6.0; (3)α-脂蛋白(pI 5.8),在pH 5.0和pH 9.0; 解答:(1)胃蛋白酶pI 1.0<环境pH 5.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2)血清清蛋白pI 4.9<环境pH 6.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3)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5.0,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9.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4.何谓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解答: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天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后,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并伴随着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变性的本质:分子中各种次级键断裂,使其空间构象从紧密有序的状态变成松散无序的状态,一级结构不破坏。 蛋白质变性后的表现:① 生物学活性消失;② 理化性质改变:溶解度

下降,黏度增加,紫外吸收增加,侧链反应增强,对酶的作用敏感,易被水解。 蛋白质由于带有电荷和水膜,因此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胶体。如果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当的试剂,破坏了蛋白质的水膜或中和了蛋白质的电荷,则蛋白质胶体溶液就不稳定而出现沉淀现象。沉淀机理: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中和表面的净电荷。 蛋白质的沉淀可以分为两类: (1)可逆的沉淀:蛋白质的结构未发生显著的变化,除去引起沉淀的因素,蛋白质仍能溶于原来的溶剂中,并保持天然性质。如盐析或低温下的乙醇(或丙酮)短时间作用蛋白质。 (2)不可逆沉淀: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蛋白质变性而沉淀,不再能溶于原溶剂。如加热引起蛋白质沉淀,与重金属或某些酸类的反应都属于此类。 蛋白质变性后,有时由于维持溶液稳定的条件仍然存在,并不析出。因此变性蛋白质并不一定都表现为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也未必都已经变性。 5.下列试剂和酶常用于蛋白质化学的研究中:CNBr,异硫氰酸苯酯,丹磺酰氯,脲,6mol/L HCl β-巯基乙醇,水合茚三酮,过甲酸,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其中哪一个最适合完成以下各项任务? (1)测定小肽的氨基酸序列。 (2)鉴定肽的氨基末端残基。 (3)不含二硫键的蛋白质的可逆变性。若有二硫键存在时还需加什么试剂? (4)在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羧基侧水解肽键。 (5)在甲硫氨酸残基羧基侧水解肽键。 (6)在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侧水解肽键。 解答:(1)异硫氰酸苯酯;(2)丹黄酰氯;(3)脲; -巯基乙醇还原二硫键;(4)胰凝乳蛋白酶;(5)CNBr;(6)胰蛋白酶。 9.概述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本步骤。 解答:(1)测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 (2)蛋白质的N端和C端的测定。 (3)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水解方法将所要测定的蛋白质肽链断裂,各自得到一系列大小不同的肽段。 (4)分离提纯所产生的肽,并测定出它们的序列。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糖类 1、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 (1)所有单糖都具有旋光性。 答:错。二羟酮糖没有手性中心。 (2)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而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 答: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错。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在溶液中发生了 改变。大多数的具有旋光性的物质的溶液不会发生变旋现象。 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对。 (3)所有的单糖和寡糖都是还原糖。 答:错。有些寡糖的两个半缩醛羟基同时脱水缩合成苷。如:果糖。 (4)自然界中存在的单糖主要为D-型。 答:对。 (5)如果用化学法测出某种来源的支链淀粉有57 个非还原端,则这种分子有56 个分支。 答:对。 2、戊醛糖和戊酮糖各有多少个旋光异构体(包括α-异构体、β-异构体)?请写出戊醛糖的开链结构式(注明构型和名称)。 答:戊醛糖:有3 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3 =8 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如果包括α-异构体、 β-异构体,则又要乘以2=16 种。 戊酮糖:有2 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2 =4 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没有环状所以没有α-异 构体、β-异构体。 3、乳糖是葡萄糖苷还是半乳糖苷,是α-苷还是β-苷?蔗糖是什么糖苷,是α-苷还是β

-苷?两分子的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多少种不同的二糖? 答:乳糖的结构是4-O-(β-D-吡喃半乳糖基)D-吡喃葡萄糖[β-1,4]或者半乳糖β(1→4) 葡萄糖苷,为β-D-吡喃半乳糖基的半缩醛羟基形成的苷因此是β-苷。 蔗糖的结构是葡萄糖α(1→2)果糖苷或者果糖β(2→1)葡萄糖,是α-D-葡萄糖的半缩 醛的羟基和β- D -果糖的半缩醛的羟基缩合形成的苷,因此既是α苷又是β苷。两分子的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19 种不同的二糖。4 种连接方式α→α,α→β,β→α, β→β,每个5 种,共20 种-1 种(α→β,β→α的1 位相连)=19。 4、某种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平衡混合物的[α]25 D 为+ 14.5°,求该平衡混合物中α-D- 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纯α-D-甘露糖的[α]25 D 为+ 29.3°,纯β-D-甘露糖的[α]25 D 为- 16.3°); 解:设α-D-甘露糖的含量为x,则 29.3x- 16.3(1-x)= 14.5 X=67.5% 该平衡混合物中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67.5/32.5=2.08 5、请写出龙胆三糖[β-D-吡喃葡萄糖(1→6)α-D-吡喃葡萄糖(1→2)β-D-呋喃果糖] 的 结构式。. 6、水解仅含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一种多糖30g,将水解液稀释至平衡100mL。此水解液 在10cm 旋光管中测得的旋光度α为+ 9.07°,试计算该多糖中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物质的 量的比值(α/β-葡萄糖和α/β-甘露糖的[α]25 D 分别为+ 52.5°和+ 14.5°)。 解:[α]25 D= α25 D /cL×100= 9.07/( 30×1)×100= 30.2 设D-葡萄糖的含量为x,则 52.5x+14.5(1-x)= 30.2 X=41.3% 平衡混合物中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比率:41.3/58.7=0.70 7、若某种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6,分支点残基占全部葡萄糖残基数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生物化学王境岩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环状己醛糖有多少个可能的旋光异构体,为什么?[25=32] 2.含d-吡喃半乳糖和d-吡喃葡萄糖的双糖可能有多少个异构体(不包括异头物)?含同样残基的糖蛋白上的二糖链将有多少个异构 体?[20;32] 8.竹子系热带禾本科植物,在最适条件下竹子生长的速度达0.3 m/d高,假定竹茎几乎完全由纤维素纤维组成,纤维沿生长方向定位。计算每秒钟酶促加入生长着的纤维素链的单糖残基数目。纤维 素分子中每一葡萄糖单位约长0.45 nm。[7800残基/s] 9.经还原可生成山梨醇(d-葡萄醇)的单糖有哪些?[l-山梨糖;d-葡萄糖;l-古洛糖;d-果糖] 11.纤维素和糖原虽然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两种多糖都是1-4连接的d-葡萄糖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当,是什么结 构特点造成它们在物理性质上的如此差别?解释它们各自性质的生物学优点。 答:糖原是人和动物餐间以及肌肉剧烈运动时最易动用的葡萄糖贮库。纤维素是植物的结构多糖,是他们的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12.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在化学组成上有什么异同?肽聚糖中的糖肽键和糖蛋白中的糖肽键是否有区别? 13.假设一个细胞表面糖蛋白的一个三糖单位在介导细胞与细胞粘着中起关键作用。试设计一个简单试验以检验这一假设。[如果糖蛋 白的这个三糖单位在细胞相互作用中是关键的,则此三糖本身应是 细胞粘着的竞争性抑制剂] 14.糖蛋白中n-连接的聚糖链有哪些类型?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 同点和不同点? (3)杂合型(hybrid type )此型糖链具有复杂型和高甘露糖型这两类糖链的结构元件。 15.举出两个例子说明糖蛋白寡糖链的生物学作用。 答:(1)糖链在糖蛋白新生肽链折叠和缔合中的作用; (2)糖链影响糖蛋白的分泌和稳定性。(例见教材p60~p61) 16.写出人abh血型抗原决定簇的前体结构,指出a抗原、b抗原和o抗原(h物质)之间的结构关系,[答案见表1-9]

(完整版)生物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核酸中一般不含有的元素是(D) A、碳 B、氢 C、氧 D、硫 2.通常既不见于DNA又不见于RNA的碱基是(B) A、腺嘌呤 B、黄嘌呤 C、鸟嘌呤 D、胸腺嘧啶 3.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mRNA而不存在于DNA中(B) A、腺嘌呤 B、尿嘧啶 C、鸟嘌呤 D、胞嘧啶 4.DNA与RNA完全水解后,其产物的特点是(A) A、戊糖不同、碱基部分不同 B、戊糖不同、碱基完全相同 C、戊糖相同、碱基完全相同 D、戊糖相同、碱基部分不同 5.在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C) A、3′,3′—磷酸二酯键 B、糖苷键 C、3′,5′-磷酸二酯键 D、肽键 6.核酸的紫外吸收是由哪一结构产生的(D) A、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氢键 B、碱基和戊糖之间的糖苷键 C、戊糖和磷酸之间的酯键 D、嘌呤和嘧啶环上的共轭双键波段:240 到 290 最大吸收值 260 蛋白质的最大光吸收一般为280nm 7.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C) A、mRNA B、DNA C、tRNA D、rRNA 又名修饰碱基是化学修饰的产物,如甲基化氢化硫 化 8.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D) A、核苷 B、戊糖 C、磷酸 D、碱基序列 9.按照结构特征划分,下列不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的是(A) A、胃蛋白酶 B、胰蛋白酶 C、胰凝乳蛋白酶 D、弹性蛋白酶 10.关于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催化氧化脱氨基作用的酶有脱氢酶和氧化酶两类 B、转氨酶的辅助因子是维生素B2 C、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最主要的脱氨基作用 D、氨基酸氧化酶在脱氨基作用中不起主要作用 11.鸟类为了飞行的需要,通过下列哪种排泄物释放体内多余的氨(C) A、尿素 B、尿囊素 C、尿酸 D、尿囊酸 12.胸腺嘧啶除了在DNA出现,还经常在下列哪种RNA中出现(B) A、mRNA B、tRNA C、5S rRNA D、18S rRNA 13.下列哪一个代谢途径是细菌和人共有的(A) A、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B、氮的固定 C、乙醇发酵 D、细胞壁粘肽的合成 14.DNA分子中碱基配对主要依赖于(B) A、二硫键 B、氢键 C、共价键 D、盐键 15.人细胞DNA含2。9 × 109个碱基对,其双螺旋的总长度约为(A) A、990 mm B、580 mm C、290 mm D、9900 mm 16.核酸从头合成中,嘌呤环的第1位氮来自(A) A、天冬氨酸 B、氨甲酰磷酸 C、甘氨酸 D、谷氨酰胺 17.m2G是(B) A、含有2个甲基的鸟嘌呤碱基 B、杂环的2位上带甲基的鸟苷 m 表示甲基化修饰集团,修饰基团 在碱基上的位置写在碱基符号左上方修饰基团在核糖上的位置写在碱基符号的右方。修饰基团的个数写在起右下角,修饰位置写在又上角 C、核糖2位上带甲基的鸟苷酸 D、鸟嘌呤核苷磷酸二甲酯 18.核苷酸从头合成中,嘧啶环的1位氮原子来自(A)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课后 习题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绪论 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 (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 (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侓。 解答: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有相似的规侓性。碳、氢、氧、氮、磷、硫等6种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成元素。碳原子具有特殊的成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氮、氧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碳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特殊的成键性质适应了 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氮、氧、硫、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NH2)、羟基(—OH)、羰基(C O )、羧基 (—COOH)、巯基(—SH)、磷酸基(—PO4 )等功能基团。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 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键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构成蛋白质的构件是20种基本氨基酸。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肽链具有方向性(N 端→C端),蛋白质主链骨架呈“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核酸链也具有方向性(5′、→3′ ),核酸的主链骨架呈“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重复;构成脂质的构件是甘油、脂肪酸和胆碱,其非极性烃长链也是一种重复结构;构成多糖的构件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维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葡萄糖基的重复。 2 蛋白质化学 1.用于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端、C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 解答:(1) N-末端测定法:常采用2,4 ―二硝基氟苯法、Edman降解法、丹磺酰氯法。 ①2,4 ―二硝基氟苯(DNFB或FDNB)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 2,4 ―二硝基氟苯( 2,4 ―DNFB)反应(Sanger反 应),生成DNP―多肽或DNP―蛋白质。由于DNFB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P―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末端氨基酸为黄色DNP―氨基酸衍生物,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②丹磺酰氯(DNS)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与丹磺酰氯(DNS―Cl)反应生成DNS―多肽或DNS―蛋白质。由于DNS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S―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末端氨基酸为强烈的荧光物质DNS―氨基酸,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③苯异硫氰酸脂(PITC或Edman降解)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反应(Edman反应),生成苯氨基硫甲酰多肽或蛋白质。在酸性有机溶剂中加热时,N―末端的PTC―氨基酸发生环化,生成苯乙内酰硫脲的衍生物并从肽链上掉下来,除去N―末端氨基酸后剩下的肽链仍然是完整的。 ④氨肽酶法:氨肽酶是一类肽链外切酶或叫外肽酶,能从多肽链的N端逐个地向里切。根据不同的反应时间测出酶水解释放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按反应时间和残基释放量作动力学曲线,就能知道该蛋白质的N端残基序列。 (2)C―末端测定法:常采用肼解法、还原法、羧肽酶法。 肼解法:蛋白质或多肽与无水肼加热发生肼解,反应中除C端氨基酸以游离形式存 在外,其他氨基酸都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酰肼化物。 ②还原法:肽链C端氨基酸可用硼氢化锂还原成相应的α―氨基醇。肽链完全水解后,代表原来C―末端氨基酸的α―氨基醇,可用层析法加以鉴别。 ③羧肽酶法:是一类肽链外切酶,专一的从肽链的C―末端开始逐个降解,释放出游离的氨基酸。被释放的氨基酸数目与种类随反应时间的而变化。根据释放的氨基酸量(摩尔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便可以知道该肽链的C―末端氨基酸序列。 2.测得一种血红蛋白含铁%,计算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一种纯酶按质量计算含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问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解答: (1)血红蛋白: (2)酶: 因为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所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残基数之比为:%:%=2:3,因此,该酶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亮氨酸,3个异亮氨酸。 3.指出下面pH条件下,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哪个方向移动,即正极,负极,还是保持原点? (1)胃蛋白酶(pI ),在pH ; (2)血清清蛋白(pI ),在pH ; (3)α-脂蛋白(pI ),在pH 和pH ; 解答:(1)胃蛋白酶pI <环境pH ,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2)血清清蛋白pI <环境pH ,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3)α-脂蛋白pI >环境pH ,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α-脂蛋白pI <环境pH ,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4.何谓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解答: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天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后,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并伴随着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变性的本质:分子中各种次级键断裂,使其空间构象从紧密有序的状态变成松散无序的状态,一级结构不破坏。 蛋白质变性后的表现:①生物学活性消失;②理化性质改变:溶解度下降,黏度增加,紫外吸收增加,侧链反应增强,对酶的作用敏感,易被水解。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生物化学(华南农业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生物化学是介于化学和生物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 A. 错 B. 对 2 【判断题】(10分) 遗传是生物体自我复制的具体过程。 A. 错 B. 对 3 【判断题】(10分) 水是动物体液的主要成分。 A. 对 B. 错

4 【判断题】(10分) 细胞内的反应几乎都在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A. 错 B. 对 5 【判断题】(15分) 非生物体和生物体不能互相转变的。 A. 错 B. 对 6 【判断题】(15分)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的科学。 A. 错 B.

对 7 【判断题】(15分) 生物分子内部存在的非共价键有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力。 A. 对 B. 错 8 【判断题】(15分) 在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中,水分子含量的最多,然后是蛋白质含量。 A. 对 B. 错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ATP分子中各组分的连接方式是()。

A. P-A-R-P-P B. A-R-P-P-P C. R-A-P-P-P D. P-R-A-P-P 2 【单选题】(10分) hnRNA是下列()RNA的前体? A. tRNA B. SnRNA C. mRNA D. rRNA 3 【单选题】(10分) 构成多核苷酸链骨架的关键是()。 A.

2′4′-磷酸二酯键 B. 3′5′-磷酸二酯键 C. 2′3′-磷酸二酯键 D. 3′4′-磷酸二酯键 E. 2′5′-磷酸二酯键 4 【单选题】(10分) 片段TAGAp互补的片段为()。 A. TCTAp B. UAUAp C. AGATp D. ATCTp 5 【单选题】(10分) DNA变性后理化性质有下述改变()。

生物化学习题(附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在生理pH条件下,下列哪个氨基酸带正电荷? A.丙氨酸 B.酪氨酸 C.色氨酸 D.赖氨酸 E.异亮氨酸 (2)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是非必需氨基酸? A.亮氨酸 B.酪氨酸 C.赖氨酸 D.蛋氨酸 E.苏氨酸 (3)下列关于蛋白质α螺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分子内氢键使它稳定 B.减少R团基间的相互作用可使它稳定 C.疏水键使它稳定 D.脯氨酸残基的存在可中断α螺旋 E.它是一些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4)蛋白质含氮量平均约为 A.20% B.5% C.8% D.16% E.23% (5)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酸酸中除哪一种外,其α碳原子均为不对称碳原子? A.丙氨酸 B.异亮氨酸 C.脯氨酸 D.甘氨酸 E.组氨酸 (6)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A.盐键 B.疏水键 C.氢键 D.二硫键 E.肽键 (7)维系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化学键是 A.肽键 B.离子键 C.二硫键 D.氢键 E.疏水键 (8)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键或作用力是 A.二硫键 B.盐键 C.氢键 D.范德瓦力 E.疏水键 (9)含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A.色氨酸 B.酪氨酸 C.谷氨酸 D.赖氨酸 E.苏氨酸 (10)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 B.蛋白质亚基的解聚 C.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D.辅基的脱落 E.蛋白质水解 (11)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是 A.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 B.粘度下降 C.溶解度增加 D.颜色反应减弱 E.丧失原有的生物活性(12)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 A.分子表面净电荷为零 B.分子最不稳定,易变性 C.分子不易沉淀 D.易聚合成多聚体 E.易被蛋白酶水解 (13)有一血清蛋白(pI=4.9)和血红蛋白(pI=6.8)的混合物,在哪种pH条件下电泳,分离效果 最好? A.pH8.6 B.pH6.5 C.pH5.9 D.pH4.9 E.pH3.5 (14)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的pI分别为4.6,5.0,5.3,6.7,7.3,电泳时欲使 其中四种泳向正极,缓冲液的pH应是多少? A.4.0 B.5.0 C.6.0 D.7.0 E.8.0 (15)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 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 E.在水溶液中 (16)血清白蛋白(pI为4.7)在下列哪种pH值溶液中带正电荷? A.pH4.0 B.pH5.0 C.pH6.0 D.pH7.0 E.pH8.0 (17)蛋白质变性不包括: A.氢键断裂 B.肽键断裂 C.疏水键断裂 D.盐键断裂 E.二硫键断裂 (18)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 A.半胱氨酸 B.蛋氨酸 C.胱氨酸 D.丝氨酸 E.瓜氨酸 2.多项选择题 (1)关于蛋白质肽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 B.肽键较一般C-N单键短 C.与肽键相连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呈反式结构 D.肽键可自由旋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张丽萍

9 糖代谢 1.假设细胞匀浆中存在代谢所需要的酶和辅酶等必需条件,若葡萄糖的C-1处用14C 标记,那么在下列代谢产物中能否找到14C标记。 (1)CO2;(2)乳酸;(3)丙氨酸。 解答: (1)能找到14C标记的CO2 葡萄糖→→丙酮酸(*C1) →氧化脱羧生成标记的CO2。 (2)能找到14C标记的乳酸丙酮酸(*C1)加NADH+H+还原成乳酸。 (3)能找到14C标记的丙氨酸丙酮酸(*C1) 加谷氨酸在谷丙转氨酶作用下生成14C 标记的丙氨酸。 2.某糖原分子生成n 个葡糖-1-磷酸,该糖原可能有多少个分支及多少个α-(1—6)糖苷键(*设:糖原与磷酸化酶一次性作用生成)?如果从糖原开始计算,lmol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将净生成多少mol ATP? 解答:经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非还原末端产生n个葡萄糖-1-磷酸, 则该糖原可能有n+1个分支及n+1个α-(1—6)糖苷键。如果从糖原开始计算,lmol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 将净生成33molATP。 3.试说明葡萄糖至丙酮酸的代谢途径,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有何主要区别? 解答:(1) 葡萄糖至丙酮酸阶段,只有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NADH+H+ 。NADH+H+代谢去路不同, 在无氧条件下去还原丙酮酸; 在有氧条件下,进入呼吸链。 (2) 生成ATP的数量不同,净生成2mol ATP; 有氧条件下净生成7mol ATP。 葡萄糖至丙酮酸阶段,在无氧条件下,经底物磷酸化可生成4mol ATP(甘油酸-1,3-二磷酸生成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经烯醇丙酮酸磷酸生成丙酮酸),葡萄糖至葡 --二磷酸分别消耗了1mol ATP, 在无氧条件下净生糖-6-磷酸,果糖-6-磷酸至果糖1,6 成2mol ATP。在有氧条件下,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NADH+H+进入呼吸链将生成2×2.5mol ATP,所以净生成7mol ATP。 4.O2没有直接参与三羧酸循环,但没有O2的存在,三羧酸循环就不能进行,为什么?丙二酸对三羧酸循环有何作用? 解答:三羧酸循环所产生的3个NADH+H+和1个FADH2需进入呼吸链,将H+和电子传递给O2生成H2O。没有O2将造成NADH+H+和FADH2的积累,而影响三羧酸循环的进行。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竟争性抑制剂,加入丙二酸会使三羧酸循环受阻。 5.患脚气病病人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含量比正常人高(尤其是吃富含葡萄糖的食物后),请说明其理由。 解答:因为催化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的酶系需要TPP作酶的辅因子, TPP 是VB1的衍生物,患脚气病病人缺VB1,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氧化受阻,因而含量比正常人高。 6.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脂肪减少糖増加,利用生化机制解释该现象,写出所经历的主要生化反应历程。 解答:油料作物种子萠发时,脂肪减少,糖増加,表明脂肪转化成了糖。转化途径是:脂肪酸氧化分解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经乙醛酸循环中的异柠檬酸裂解酶与苹果酸合成酶催化, 生成草酰乙酸,再经糖异生转化为糖。 7.激烈运动后人们会感到肌肉酸痛,几天后酸痛感会消失.利用生化机制解释该现象。 解答:激烈运动时, 肌肉组织中氧气供应不足, 酵解作用加强, 生成大量的乳酸, 会感到肌肉酸痛,经过代谢, 乳酸可转变成葡萄糖等其他物质,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 因乳酸含量减少酸痛感会消失。 8.写出UDPG的结构式。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糖原时,每增加一个糖残基将消耗多少ATP? 解答: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糖原时, 每增加一个糖残基将消耗3molATP。过程如下:葡萄糖 ATP G6P ADP +--+ (激酶催化),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 【篇一:生物化学课本课后练习题】 一般催化剂的共性以及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共同点:只能催化热力学所允许的的化学反应,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而不改变平衡点:反应前后酶本身没有质和量的改变:很少量就能发挥较大的催化作用:其作用机理都在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1.极高的催化率; 2. 高度专一性; 3.酶活的可调节性;酶的不稳定性。 2. 简述酶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 简述米氏方程的概念机意义 4. 举例说明抑制反应动力学的特点及实际意义 5. 酶失活的因素和机理。 酶失活的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 1 热失活:热失活是由于热伸展作用使酶的反应基团和疏水区域暴露,促使蛋白质聚合。 2 冷冻和脱水:很多变构酶在温度降低是会产生构象变化。在冷冻过程中,溶质(酶和盐)随着水分子的结晶而被浓缩,引起酶微环境中的ph 和离子强度的剧烈改变,很容易引起蛋白质的酸变性。3. 辐射作用: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都会导致多肽链的断裂和酶活性丧失。 4. 机械力作用: 化学因素 1. 极端ph :极端ph 远离蛋白质的等电点,酶蛋白相同电荷间的静电斥力会导致蛋白肽链伸展,埋藏在酶蛋白内部非电离残基发生电离,启动改变。交联或破坏氨基酸的化学反应,结果引起不可逆失活。极端ph 也容易导致蛋白质水解。 2. 氧化作用:酶分子中所含的带芳香族侧链的氨基酸以及met, cys 等,与活性氧有极高的反应性,极易受到氧化攻击。 3. 聚合作用:加热或高浓度电介质课破坏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促使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分子间聚合并沉淀。

生物化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东北农业大学

生物化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第一章测试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已经发现了多少种?() A:300 B:22 C:30 D:20 答案:22 2.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是非必需氨基酸?() A:酪氨酸 B:蛋氨酸 C:亮氨酸 D:赖氨酸 答案:酪氨酸 3.下列氨基酸中,在波长280 nm处紫外吸收值最高的氨基酸是() A:Thr B:Lys C:Cys D:Trp 答案:Lys 4.在生理pH 条件下,下列哪种氨基酸带正电荷?() A:蛋氨酸 B:酪氨酸 C:丙氨酸 D:赖氨酸 答案:赖氨酸 5.Sanger测定一级结构的第一个蛋白质分子是() A:免疫球蛋白 B: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 D:血浆白蛋白 答案:胰岛素

6.下列哪些因素妨碍蛋白质形成α-螺旋结构?() A:脯氨酸的存在 B:酸性或碱性氨基酸的相邻存在 C:氨基酸残基的大的支链 D:其他各项都是 答案:其他各项都是 7.在下列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中,哪一种取决于完整的肽链?() A:紫外吸收法 B:凯氏定氮法 C:双缩脲反应 D:茚三酮法 答案:双缩脲反应 8.下列哪个性质是氨基酸和蛋白质所共有的?() A:沉淀反应 B:变性性质 C:胶体性质 D:两性性质 答案:两性性质 9.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变性后的性质的是() A:生物活性丧失 B:水溶性增加 C:粘度增加 D:更容易被水解 答案:水溶性增加 10.血红蛋白氧合曲线为() A:一条直线 B:S型曲线 C:U型曲线 D:双曲线 答案:S型曲线

第二章测试 1.对 RNA 进行放射性标记时,用氚标记下列哪组分最方便() A:脱氧核糖 B:尿嘧啶 C:腺嘌呤 D:胸腺嘧啶 答案:尿嘧啶 2.DNA 结构的 Watson-Crick 模型说明() A:DNA 为双螺旋结构 B:DNA 两条链的走向相同 C:碱基之间形成共价键 D:磷酸骨架位于螺旋的内部 答案:DNA 为双螺旋结构 3.DNA 携带有生物遗传信息这一事实说明() A:不同种属的 DNA 其碱基组成相同 B:DNA 碱基组成随生物体的年龄或营养状况而变化 C: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 DNA 通常由相同的碱基组成 D:DNA 是一种小的环状结构 答案: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 DNA 通常由相同的碱基组成 4.热变性的 DNA 有什么特征?() A:在波长 260nm 处的光吸收增加 B:出现减色效应 C:形成三股螺旋 D:碱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发生断裂 答案:在波长 260nm 处的光吸收增加 5.DNA 变性后理化性质有下述改变() A:对 260nm 紫外吸收减少 B:核苷酸断裂 C:溶液粘度下降 D:磷酸二酯键断裂答案:溶液粘度下降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 第三章氨基酸 提要 α-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件分子,当用酸、碱或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时可获得它们。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但碱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是D型和L型的消旋混合物。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基本氨基酸只有20种。此外还有若干种氨基酸在某些蛋白质中存在,但它们都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后由相应是基本氨基酸(残基)经化学修饰而成。除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外,还有很多种其他氨基酸存在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有的是β-、γ-或δ-氨基酸,有些是D型氨基酸。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当pH接近1时,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全部质子化,当pH在13左右时,则全部去质子化。在这中间的某一pH(因不同氨基酸而异),氨基酸以等电的兼性离子(H3N+CHRCOO-)状态存在。某一氨基酸处于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时的介质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 表示。 所有的α-氨基酸都能与茚三酮发生颜色反应。α-NH2与2,4-二硝基氟苯(DNFB)作用产生相应的DNP-氨基酸(Sanger反应);α-NH2与苯乙硫氰酸酯(PITC)作用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苯胺基硫甲酰衍生物( Edman反应)。胱氨酸中的二硫键可用氧化剂(如过甲酸)或还原剂(如巯基乙醇)断裂。半胱氨酸的SH基在空气中氧化则成二硫键。这几个反应在氨基酸荷蛋白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甘氨酸外α-氨基酸的α-碳是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α-氨基酸具有光学活性。比旋是α-氨基酸的物理常数之一,它是鉴别各种氨基酸的一种根据。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光吸收,这是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的依据。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表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氨基酸分析分离方法主要是基于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极性大小。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等。 习题 1.写出下列氨基酸的单字母和三字母的缩写符号: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氨、谷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见表3-1] 表3-1 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大学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 1、氨基酸(de)等电点:当调节氨基酸溶液(de)pH值,使氨基酸分子上(de)-NH 3 基和-COO-基(de)解离度完全相等时,即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 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溶液(de)pH值称为该氨基酸(de)等电点 2、蛋白质(de)二级结构:蛋白质(de)二级结构主要是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de) 折叠和盘绕方式.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自由回转等结构. 3、蛋白质(de)变性作用: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de)或化学(de)因素影响,其分子 内部原有(de)高度规律性结构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de)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 都有所改变,但并不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de)破坏,这种现象称变性作用 4、蛋白质(de)别构作用:蛋白质分子在实现其功能(de)过程中,其构象发生改 变,并引起性质和功能(de)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de)别构现象. 5、盐析:加入大量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de)现象,称盐析. 6、核酸(de)变性:核酸变性指双螺旋区氢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形成单链无规 线团状态(de)过程.变性只涉及次级键(de)变化. 7、增色效应:核酸变性后,260nm处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de)现象,称增色效 应. 8、减色效应:核酸复性后,260nm处紫外吸收值明显减少(de)现象,称减色效 应. 9、解链温度: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de)增加量达最大增量一半时(de)温度值 称熔解温度(Tm). 10、分子杂交:在退火条件下,不同来源(de)DNA互补区形成双链,或DNA单 链和RNA链(de)互补区形成DNA-RNA杂合双链(de)过程称分子杂交. 11、酶(de)活性部位:活性部位(或称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 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有关(de)部位. 12、寡聚酶: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de)酶称为寡聚酶. 13、酶(de)最适pH:酶表现最大活力时(de)pH称为酶(de)最适pH. 14、同工酶:具有不同分子形式但却催化相同(de)化学反应(de)一组酶称为同 工酶. 15、必需基团:酶分子有些基团若经化学修饰(如氧化、还原,酶化、烷化等) 使其改变,则酶(de)活性丧失,这些基团即称为必需基团.

生物化学(专升本)习题与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核酸经核酸酶水解生成的产物是 A、戊糖、含氮碱和磷酸 B、核苷酸 C、核苷 D、戊糖磷酸 E、戊糖和含氮碱 正确答案:B 2、血浆脂蛋白中主要负责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是 A、IDL B、CM C、VLDL D、LDL E、HDL 正确答案:C 3、核蛋白体在蛋白激酶的作用下,经磷酸化后可以发挥以下什么作用: A、抑制氨基酰-tRNA的合成 B、加速翻译过程 C、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D、促进蛋白质分解 E、加速转录过程 正确答案:B 4、合成脂肪酸时其原料乙酰CoA是由 A、胞液直接提供 B、线粒体合成并以乙酰CoA的形式转运到胞液 C、线粒体合成并转化为柠檬酸而转运到胞液 D、胞液的乙酰肉碱提供 E、线粒体合成后肉碱携带转运到胞液 正确答案:C 5、研究DNA-蛋白质的相互结合是因为 A、这是解决基因转录调控的可行途径 B、DNA的拓扑学问题 C、细胞膜受体的作用模式

D、DNA如何形成染色体 E、要解决原核生物的表达调控 正确答案:A 6、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单核苷酸 B、戊糖和脱氧戊糖 C、磷酸和戊糖 D、含氨碱基 E、多聚核苷酸 正确答案:A 7、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5'-磷酸二酯键 B、3',5'磷酸二酯键 C、糖苷键 D、氢键 E、2',3'磷酸二酯键 正确答案:B 8、氨在肝细胞主要合成的物质是 A、谷氨酰氨 B、氨基酸 C、嘌呤碱 D、嘧啶碱 E、尿素 正确答案:E 9、下列中,初级胆汁酸是 A、牛磺鹅脱氧胆酸 B、牛磺石胆酸 C、牛磺脱氧胆酸 D、脱氧胆酸 E、甘氨脱氧胆酸 正确答案:A 10、不参与尿素合成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天冬氨酸

生物化学课后重点答案

1944年,等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 细菌学家们曾研究过在实验室中生长的两种不同的肺炎球菌菌株,一种有平滑的外膜(S),一种没有外膜,外表粗糙(R),显然R菌株缺少某种构成这种碳水化物被膜的酶。同时发现,如果将S菌株的浸出物与R活菌株相混合,注射于小鼠,小鼠的组织中就会含有S活菌株。S浸出物(完全是非活性的)显然含有一种因子,能够供给R菌株以所需要的酶,并将之转变成S菌株。大家都认为这种因子本质上是蛋白质。然而在1944年艾弗里及共同事研究了S菌株浸出物,证实这种因子是纯粹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并不存在蛋白质。 核酸分为哪些种类?它们的分布和功能是什么? 分类: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分布: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有少量DNA(原核生物的DNA主要位于拟核);RNA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功能:DNA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即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转运RNA,简称tRNA,起着携带和转移活化氨基酸的作用;信使RNA,简称mRNA,是合成(翻译)蛋白质的模板;核糖体RNA,简称rRNA,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说明Watson-Crick建立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答:(1)DNA分子有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围绕同一个“中心轴”形成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 (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形成的亲水骨架在双螺旋的外侧,而疏水的碱基对则在双螺旋的内部,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螺旋旋转一周约为10个碱基对(bp),螺距为,这样相邻碱基平面间隔为,并有一个36º的夹角,糖环平面则于中心轴平行。 (3)两条DNA链借助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而结合在一起。根据碱基结构的特征,只能形成嘌呤与嘧啶配对。既A与T配对,G与C配对,A-T间有2个氢键,G-C间有3个氢键。 (4)在DNA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配对偏向一侧,形成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这两条沟特别是大沟对蛋白质识别DNA双螺旋结构上的特定信息非常重要,只有沟内蛋白质才能识别到不同碱基顺序。 蛋白质有哪些主要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物理性质:常温下液体,白色化学性质:遇到浓无机盐溶解度减小,加热凝固变性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区分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1、一级结构:即蛋白质的共价结构或平面结构,核心内容就是aa的排列顺序,它的改变涉及到蛋白质共价键的破坏和重建。 一级结构的全部内容包括:肽链的个数、aa的顺序、二硫键的位置、非aa成分。 2、二级结构的定义:肽链主干在空间的走向。主干指的是肽平面与α-C构成的链子, 二级结构的内容:空间走向以及维持这种走向的力量:氢键和R基团的影响(离子键、疏水键、空间障碍等) 二级结构的描述:ф角:肽平面绕N-Cα单键旋转的角度 ψ角:肽平面绕Cα-C羧基单键旋转的角度,至于+-方向的规定,0度角的规定太复杂,不作要求。 这样,一个肽平面的空间位置可以被2个二面角来确定,如果每个肽链的两个二面角(ф,ψ)都相同,则构成了规则的空间走向,所以可以用(ф,ψ)来描述肽链的二级结构。 3、超二级结构:空间相邻的几个2级结构形成的更复杂的结构,其类型有: 1、左手超螺旋:3根α-右手螺旋拧到一起形成一个左手超螺旋,如头发中的角蛋白, 2、右手超螺旋:3根左手螺旋拧到一起形成一个右手超螺旋,如胶原蛋白, 3、αα:相邻的2根α-右手螺旋拧到一起形成一个左手超螺旋, 4、β×β:一个连接链连着2个β折叠,平行式,这个连接链可以很长。 5、βαβ:3段β折叠和2段α螺旋相间形成, 6、βββ:以2段U-型回折连接着的3段β折叠,反平行式。 4.、结构域:长肽链(多于150个aa),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多次折叠,在空间上形成一些半独立的球状结构,叫结构域,它是三级结构的一部分,结构域之间靠无规卷曲连接。也就是说将三级结构拆开后首先看到的结构。 . 5、三级结构:即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构象,指其中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是结构域再经过卷曲和折叠后形成的。如果蛋白质是单条肽链,则三级结构就是它的最高级结构,三级结构由二硫键和次级键(氢键、疏水键、离子键、范德华力)维持。P99是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 6、四级结构:多条肽链通过非共价键(氢键、疏水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形成的聚合体的结构就是四级结构,注意,由二硫键连接的几条肽链不具有四级结构。每条肽链都有自己的三级结构,称为亚基或亚单位,一般情况下,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含有的肽链不会太多,故称这类蛋白质为寡聚蛋白,如寡聚酶等。 蛋白质变性和沉淀有什么区别? 沉淀可以是由蛋白质变性从而产生沉淀,也可以是由于盐析。 蛋白质变性是指光照,热,有机溶济以及一些变性剂(如重金属盐)的作用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使得蛋白质丧失活性,该过程不可逆。 盐析是指向蛋白质的溶液中加入轻金属盐,使得蛋白质沉淀析出,这是由于加入盐降低了蛋白质得溶解度而析出,该过程可逆,加水蛋白质又会溶解。 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核酸 ?(一)名词解释 1.单核苷酸:核苷与磷酸缩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单核苷酸。 2.磷酸二酯键:单核苷酸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3.不对称比率:不同生物的碱基组成由很大的差异,这可用不对称比率(A+T)/(G+C)表示。 4.碱基互补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或C…G)和A…T(或T…A)之间进行,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 5.反密码子:在tRNA链上有三个特定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由这些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方向相反。 6.顺反子:基因功能的单位;一段染色体,它是一种多肽链的密码;一种结构基因。7.核酸的变性与复性: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这个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 8.退火:当将双股链呈分散状态的DNA溶液缓慢冷却时,它们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新结合而形成双链螺旋结构,这现象称为“退火”。 9.增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 10.减色效应:DNA在260nm处的光密度比在DNA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40%), 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11.噬菌体:一种病毒,它可破坏细菌,并在其中繁殖。也叫细菌的病毒。 12.发夹结构:RNA是单链线形分子,只有局部区域为双链结构。这些结构是由于RNA单链分子通过自身回折使得互补的碱基对相遇,形成氢键结合而成的,称为发夹结构。 13.DNA的熔解温度:引起DNA发生“熔解”的温度变化范围只不过几度,这个温度变化范围的中点称为熔解温度(T m)。 14.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15.环化核苷酸:单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3’-OH及5,磷酸-OH环化形成酯键,这种磷酸内酯的结构称为环化核苷酸。 (二)填空题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_ Watson-Crick ___于__1953__年提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