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随访登记制度

肿瘤随访登记制度

一、肿瘤报告种类包括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 )规定的全部恶性肿瘤(ICD-10:C00 —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

二、凡山东省户籍、并经诊治属于第一条所列的肿瘤病例均为随访登记对象:

㈠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手术及其他专门检查(CT/MRI、B超/彩超、内窥镜)诊断,或临床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确诊的肿瘤病例;

㈡原发肿瘤漏报的复发、转移病例;

㈢因肿瘤死亡的病例.

登记报告时,复发和转移病例应注明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对同一患者先后出现的原发肿瘤,应分别填报。

三、门诊或住院医生为肿瘤登记报告的责任报告人。对在我院首次确诊的肿瘤病例,由门诊或住院医生填写《报告卡》和《登记册》;并在其门诊或住院病历首页加盖“新病例已报域“更正诊断已报”印章。

四、医技科室(包括病理、CT/MRI、放射、B超/彩超、内窥镜、血检中心)和病案室等部门设立《登记册》,及时记录所在部门恶性肿瘤病例的诊疗相关信息。

五、门诊或住院医生填写的《报告卡》,应与填写后48小时内报防疫站,防疫站负责同志对本院上报的肿瘤卡进行补充、完善、整理和剔重,并按照规定通过山东省慢性病信息监测网络版系统上报.在每月10日前国家法定假日顺延)将上月纸质《报告卡》送交当地肿瘤登记处。

六、各科室的《报告卡》、《登记册》要有专人保管,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未经允许不得对外泄露。

七、社区服务中心、要对辖区内发现的肿瘤病人进行建档、随访和管理,并将随访结果录入系统。

二O 一二年七月二十三日

肿瘤登记制度

肿瘤登记制度 肿瘤登记制度 1、肿瘤科、内科、住院部要建立肿瘤新发、死亡病例登记薄。 2、肿瘤病例登记薄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报告日期、肿瘤部位、诊断依据、病例状况(好转、痊愈、死亡等)报告医师等内容。 3、相关科室要有指定人员负责肿瘤病例的登记、管理和资料保管。 4、负责肿瘤病例登记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填写肿瘤病例登记簿、肿瘤病例新发、死亡报告卡,做到填写完整、准确、及时,登记、报告卡数据一致。 5、每月工作人员要将上报肿瘤数据认真核对,剔除重卡。 6、肿瘤新发、死亡病例要及时上报医院预防保健科进行网 络直报。 7、登记报告责任人要高度负责,对登记报告中出现迟报、误报现象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8、登记报告责任人要定期到急诊、住院等相关科室搜索肿瘤新发、死亡病例,防止遗漏。 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1、在医疗过程中发现肿瘤新发、死亡病例后,须填报《肿瘤新发或死亡病例报告卡》,对并将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每月5日前各医院预防保健科将上月发现的肿瘤新发、死亡病例上报辖区内疾控中心,并将当月统计报表盖章后上报疾控中心。 3、各医疗单位填写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时,要详细填写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居住地址、肿瘤名称、肿瘤部位(亚部位)、诊断日期、诊断单位、诊断依据、死亡日期;如有条件时还要求填报组织(细胞)学类型、诊断时分期等项目。死亡病例在填写肿瘤死亡病例报告卡时,要同时填写新发病例报告卡。 4、预防保健科做好肿瘤新发、死亡病例资料的保存与管理,协助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5、预防保健科要定期检查各科室肿瘤病例报告情况,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漏报。 6、从事肿瘤登记工作的相关人员要遵从医学资料保密性原则,只将相关资料上报疾控中心,不得将内容外泄。 肿瘤报告卡审核、查重、保存制度 1、各医院肿瘤登记专职人员要每月及时、完整、准确报告 肿瘤病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上报的肿瘤病例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卡片及时反回重报,核实无误的报告卡及时输入网络。 2、县疾控中心每月对辖区内上报的肿瘤新发、死亡病例卡片及时查重,发现出生日期、性别、地址和诊断相同,姓名音同字不同,或姓名不同的病例,应予以核实,发现重卡,及时剔除。 3、报告卡经编码、剔重并完成年度统计后,应按照一定的规则存放,以备核查。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原始报告卡存放规则(包括存放顺序,存放期限等)。报告卡长期保存。 肿瘤数据库信息上报制度 1、从事肿瘤数据录入的工作人员应长期固定,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技能。 2、每月县疾控中心定期将各辖区内监测医院搜索的肿瘤新发、死亡病例及时录入系统,每月5日前将上月数据库上报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每季度10日前将上季度全市数据库上传自治区肿瘤登记处。 3、各县疾控中心录入相关数据时,要认真审核,严格按照规范填写,如诊断不明确的,应详细询问报告单位该病例具体情况,核实后填报。 4、各县疾控中心应对上报数据库数据及时备份,长期保存。 肿瘤病例报告与管理工作督导制度 1、建立定期督导工作制度。 2、督导内容:肿瘤登记情况、制度建立、肿瘤登记报告质量、制度落实及资料整理情况。

肿瘤随访管理制度

肿瘤随访管理制度 一、引言 肿瘤随访管理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规范肿瘤随访管理,提高随访效率和质量,本文档制定了肿瘤随访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明确随访目标、规范随访流程、强化随访人员培训,以确保肿瘤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得到科学、有效的医学指导和关怀。 二、目标和适用范围 本肿瘤随访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肿瘤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能够得到系统、全面的随访管理,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提高生存率。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肿瘤随访工作的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合作伙伴。 三、随访原则 1.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治疗方案等 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 2.全面性原则:随访内容应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生活 质量、心理状况等方面。 3.及时性原则:按照随访计划,及时进行随访,确保患者 得到及时的医学指导和关怀。

4.连续性原则:确保患者在整个随访过程中,得到持续、 连贯的医疗服务。 四、随访流程 1.制定随访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随 访计划,明确随访时间、内容、方式等。 2.随访实施:按照随访计划,通过电话、短信、邮件、面 谈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 3.随访记录:详细记录每次随访的内容,为患者提供全面 的医疗档案。 4.问题处理: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如调 整治疗方案、提供心理支持等。 5.随访评估:定期对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评估,分析随访 效果,为今后的随访工作提供参考。 五、随访人员培训和素质要求 1.专业知识培训:随访人员应具备丰富的肿瘤学知识,了 解各类肿瘤的治疗方法、预后等因素。应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确保随访人员掌握最新的医学进展和理念。 2.沟通技巧培训:随访过程中,随访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 良好的沟通。因此,应定期进行沟通技巧培训,提高随访人员的沟通能力,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并遵循医嘱。

肿瘤随访登记技术方案

肿瘤随访登记技术方案 肿瘤登记报告是一项按一定的组织系统经常性的搜集、储存、整理、统计分析和评价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资料的统计制度。肿瘤登记是国际公认的有关肿瘤信息的收集方法。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只有恶性肿瘤采用登记方法。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癌症的发病及死亡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对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健康,卫生服务与经济负担造成极大影响。癌症控制已成为全球卫生战略的重点。掌握癌情信息是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肿瘤防治策略与对策,制定科研方向及评价防治效果的科学依据。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肿瘤登记制度,从而给以上工作带来极大困难。2003年,卫生部下发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卫疾控发[2003]352号),为在全国开展肿瘤登记提供了政策依据。 为加强肿瘤发病死亡登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登记质量,为癌症监测、预警提供基础数据,为制定癌症防治策略提

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参考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对肿瘤登记资料的相关要求,结合中国各地区的卫生资源现状、工作条件,特制定肿瘤随访登记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承担中央转移支付地方肿瘤随访登记项目的地区及各级肿瘤登记机构开展工作,更详细的内容可参照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编写的《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 一、开展肿瘤随访登记报告的基本条件 (一)建立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制定和颁布相应法规或政策,成立肿瘤登记处 在新开展恶性肿瘤新病例登记报告的地区,首先要由当地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布实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建立肿瘤登记处,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设备及经费。 (二)制定肿瘤登记报告实施细则 新建立的肿瘤登记处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统一要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肿瘤新病例登记报告实施细则等规定(包

医院肿瘤随访登记工作流程

医院肿瘤随访登记工作流程细则 为进一步落实我院《肿瘤随访登记报告管理制度》,结合《市肿瘤随访登记工作规范(试行)》(2012.08.20),对我院肿瘤随访登记报告工作流程加以规范,具体内容如下: 一、凡具有本市户籍,在我院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手术及其他专门检查(CT/MRI、B 超/彩超、内窥镜等)诊断,或临床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确诊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二、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必须予以补报,补报时必须对原发部位、首次诊断日期、诊断依据予以报告; 三、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须分别进行填报; 四、每个肿瘤病例来本单位就诊时,不论已由外单位确诊或在诊治期间由本单位作出确诊,均需填报; 五、因肿瘤死亡病例的报告要求。对肿瘤死亡病例的报告(包含补报)必须核实原发部位、首次诊断日期诊断依据及死亡原因。 六、报告卡的填写字迹要清楚,内容填写要完整,不得缺项,漏项。 七、肿瘤随访登记报告工作实行“一卡一册”制度,即《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和《省肿瘤发病登记册》) 八、肿瘤病例应按以下要求进行病例登记报告:

㈠门诊或住院医生为肿瘤随访登记报告的责任报告人。对在我院首次确诊的肿瘤病例,由门诊或住院医生填写《报告卡》和《登记册》;并在其门诊或住院病历首页加盖“新病例已报”或“更正诊断已报”印章。 ㈡医技科室(包括病理、CT/MRI、放射、B超/彩超、内窥镜、血检中心)和病案室等部门设立《登记册》,及时记录所在部门恶性肿瘤病例的诊疗相关信息。 ㈢医院预防保健科设专人负责及时收集我院门诊和住院医生填报的《报告卡》以及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病案室填报的《登记册》,对本院上报的肿瘤卡进行核实、补充、完善、整理和剔重,并在收到卡片7 日内通过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肿瘤登记卡右上角的卡片编号由网络版系统自动生成后抄写在卡片右上角编号位置。在每月10日前(国家法定假日顺延)将上月纸质《报告卡》送交区肿瘤随访登记处。 九、对《市肿瘤随访登记工作规范(试行)》实施前肿瘤病例的报告要求: ㈠我市2012年1月1日后新发肿瘤病例必须予以补报。 ㈡2012年1月1日前确诊的肿瘤病例,1月1日后仍然存活者必须进行补报,并须核实其原发部位、首诊日期、病理诊断类型。 ㈢2012年1月1日后因肿瘤死亡的病例,而未上报肿瘤报告卡,均必须予以补报,补报时须核实其肿瘤部位、首诊日期、

肿瘤工作管理制度

肿瘤工作管理制度 肿瘤病例登记制度 1、门诊、住院部要建立肿瘤新发、死亡病例登记薄。 2、肿瘤病例登记薄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报告日期、肿瘤部位、诊断依据、病例状况(好转、痊愈、死亡等)报告医师等内容。 3、相关科室要有指定人员负责肿瘤病例的登记、管理和资料保管。 4、负责肿瘤病例登记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填写肿瘤病例登记簿、肿瘤病例新发、死亡报告卡,做到填写完整、准确、及时,登记、报告卡数据一致。 5、每月工作人员要将上报肿瘤数据认真核对,剔除重卡。 6、肿瘤新发、死亡病例要及时上报医院预防保健科。 7、登记报告责任人要高度负责,对登记报告中出现迟报、误报现象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奖惩。 8、登记报告责任人要定期到门诊、住院等相关科室搜索肿瘤新发、死亡病例,防止遗漏。 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1、在医疗过程中发现肿瘤新发、死亡病例后,须填报《肿瘤新发或死亡病例报告卡》,对并将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每月5日前预防保健科将上月发现的肿瘤新发、死亡病例上报辖区内疾控中心。 3、填写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时,要详细填写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居住地址、肿瘤名称、肿瘤部位(亚部位)、诊断日期、诊断单位、诊断依据、死亡日期;如有条件时还要求填报组织(细胞)学类型、诊断时分期等项目。死亡病例在填写肿瘤死亡病例报告卡时,要同时填写新发病例报告卡。 4、预防保健科做好肿瘤新发、死亡病例资料的保存与管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展开相关调查事情。 5、预防保健科要定期搜检各科室肿瘤病例报告情况,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实时解决,防止漏报。 6、从事肿瘤登记工作的相关人员要遵从医学资料保密性原则,只将相关资料上报疾控中心,不得将内容外泄。 肿瘤病例报告与管理工作督导制度 1、建立定期督导工作制度。 2、督导内容:肿瘤登记情况、制度建立、肿瘤登记报告质量、制度落实及资料整理情况。

医疗机构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制度XXX 肿瘤登记工作制度 肿瘤是严重威胁我市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做好肿瘤登记随访工作对了解我市肿瘤发病特点,指导全市肿瘤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我院肿瘤登记工作,提高报告质量,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成立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 组长:XXX院长兼党总支书记 副组长:XXX副院长 XXX副院长 成员:XXX院长助理兼医教科主任 XXX疫情室兼防保科慢性病管理专职人员 XXX门诊部主任XXX周内一科主任 XXX感染科主任XXX急诊科主任 XXX中医科主任XXX军内二科主任 XXX海外三科主任XXX权外二科主任 XXX外一科主任XXX官科主任 XXX妇科主任XXX产科主任

XXX放射科主任XXX药械科主任 XXX功能科主任XXX检验科主任 XXX手术室主任 二、登记报告范围 肿瘤登记病例的报告范围是全部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所有发病和死亡个案均为登记报告对象。 三、责任报告科室及报告人 临床科室(包括门、急诊及住院部)、医技科室(包括病理、CT/MRI、放射、B超/彩超、内窥镜、血检中心)、药房和病案室为责任报告科室,责任科室所有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四、注销报告内容和工作流程 1.门、急诊或住院首诊医生对首次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医技科室医生对检查的肿瘤病例,及时填写《肿瘤病例注销册》。 2.院内分管报病的科室设专人负责《肿瘤病例报告卡》和《肿瘤病例注销册》的收集和质量审核,发觉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及时告诉义务报告人核对和修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举行院内剔除,并每月(几号)按时上报至报告单元所在肿瘤注销处。

肿瘤随访内容及要求

一、随访意义 肿瘤登记汇报是一项按一定旳组织系统常常性地搜集、储存、整顿、记录分析和评价肿瘤发病、死亡及生存资料旳记录机制。肿瘤随访是肿瘤登记工作中旳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随访,可以理解肿瘤患者旳愈后、转移状况、远期疗效追踪、生存状况、死亡状态。目前我国已经广泛开展了以人群为基础旳肿瘤登记制度,但尚缺乏全国范围内人群为基础旳肿瘤生存数据信息。 同一类肿瘤旳不一样临床分期、治疗措施,其疗效也不尽相似,有旳甚至有很大旳差异。病人预后旳信息是医疗、科研最为需要且不可或缺旳部分。对肿瘤患者开展定期随访,理解诊断后旳生存状态,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康复指导、疼痛管理、合理用药,以及为理解人群癌症承担状况,评价医疗效果,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供真实可靠旳基础信息。 二、随访概念 广义而言,随访是医疗卫生机构为了某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或措施来获取诊断活动结束之后旳有关资料旳一种措施和过程。狭义上随访是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旳需要,采用多种方式与结束门诊或住院诊断后离开医疗机构旳病人保持联络,对病人旳

病情演变过程进行追踪查访,以理解疾病发病、一般信息及生存或死亡结局。 三、随访目旳 人群肿瘤随访旳目旳在于掌握肿瘤患者旳生存状况,评价肿瘤防治旳总体水平、医疗资源设置、医疗服务水平、癌症治疗效果以及比较不一样治疗措施对生存旳影响。增进医疗机构规范化治疗,评估人群肿瘤防治措施旳实行效果。 四、随访内容 肿瘤登记人群随访旳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和成果信息:1.基本信息旳查对: (1)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家庭(单位)住址、配偶(联络人)或监护人信息、联络号码等信息。 (2)肿瘤信息:出院诊断、发病日期、解剖学部位、病理学类型、诊断根据、临床TNM分期、治疗措施(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

医院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实施方案

ⅩⅩ县总医院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 恶性肿瘤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有100多种肿瘤组成。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情况在世界各国呈上升趋势。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占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农村居民死亡的第二位。我省恶性肿瘤成为仅次于循环系统疾病的居民第二大死因。肿瘤不仅严重影响劳动力人口健康,而且也成为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因病致贫和返贫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新发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的监测工作,对于掌握我县肿瘤发病的动态趋势,为政府制定肿瘤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的 (一)建立来本院就诊患者恶性肿瘤病例监测系统; (二)了解肿瘤新发病例的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 (三)评价和考核肿瘤防治效果; (四)为肿瘤病因和防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线索。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一)、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所有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二)登记报告病种 ⅩⅩ县户籍人口中发生的全部恶性肿瘤、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三)登记报告内容 1、新发病例资料 登记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常住地址、户籍地址、联系电话、肿瘤部位(亚部位)、诊断日期、诊断单位、诊断依据、组织(细胞)学类型、诊断时分期等,具体参见《ⅩⅩ县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 2、死亡病例资料 登记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常住地址、户籍地址、联系电话、肿瘤名称、诊断日期、诊断单位、诊断依据、死亡日期、死亡原因、其他死亡原因、死亡地点等,具体参见《ⅩⅩ县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 (四)填报要求 1、凡具有本县户籍,在我院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经临床或病理、CT/MRI、B 超/彩超等检查确诊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2、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应予以补报,并需注明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 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须分别进行填报 4、因肿瘤死亡的病例。 5、每个肿瘤病例来我院就诊时,不论已由外单位确诊或在诊治期间由本单位作出确诊,均需填报。 6、对在我院首次确诊的肿瘤病例,有门诊或住院医生填写报告

医院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实施方案

双堡卫生院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 恶性肿瘤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有100多种肿瘤组成。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情况在世界各国呈上升趋势。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占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农村居民死亡的第二位。我省恶性肿瘤成为仅次于循环系统疾病的居民第二大死因。肿瘤不仅严重影响劳动力人口健康,而且也成为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因病致贫和返贫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新发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的监测工作,对于掌握我县肿瘤发病的动态趋势,为政府制定肿瘤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的 (一)建立来本院就诊患者恶性肿瘤病例监测系统; (二)了解肿瘤新发病例的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 (三)评价和考核肿瘤防治效果; (四)为肿瘤病因和防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线索。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一)、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所有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二)登记报告病种 西秀区户籍人口中发生的全部恶性肿瘤、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三)登记报告内容 1、新发病例资料 登记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常住地址、户籍地址、联系电话、肿瘤部位(亚部位)、诊断日期、诊断单位、诊断依据、组织(细胞)学类型、诊断时分期等,具体参见《定远县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 2、死亡病例资料 登记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常住地址、户籍地址、联系电话、肿瘤名称、诊断日期、诊断单位、诊断依据、死亡日期、死亡原因、其他死亡原因、死亡地点等,具体参见《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 (四)填报要求 1、凡具有本县户籍,在我院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经临床或病理、CT/MRI、B 超/彩超等检查确诊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2、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应予以补报,并需注明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 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须分别进行填报 4、因肿瘤死亡的病例。 5、每个肿瘤病例来我院就诊时,不论已由外单位确诊或在诊治期间由本单位作出确诊,均需填报。 6、对在我院首次确诊的肿瘤病例,有门诊或住院医生填写报告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共五则范文)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共五则范文) 第一篇: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1、门诊各科室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负责诊治的医师应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2、住院科室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对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填写报告卡。 3、若发现过去报告有误,需要更正时,应按新的诊断另行报告。 4、公共卫生科专职人员通过定期查阅医院病历系统以发现漏报的病例,及时督促补报。 5、公共卫生科要与院内的病理、检验、B超、放射等诊断部门定期联系,核对记录,防止肿瘤病例特别是门诊病例的漏报。 6、公共卫生科设专人负责每日报卡的收集、整理和核查,进行编号、审核,每月5日前将上月报告卡交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二篇: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人民医院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一、医务科设专人负责全院报告卡的收集、登记、上报、质量控制等工作。并负责查重、完善上报信息。对更正报告,应立即在原报告卡上做相应信息的更新或补充,在“全院肿瘤登记册”上进行登记,已死亡的病例应填入死亡日期并抽出另行存放。 二、肿瘤报告执行首诊负责制,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首诊医师应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上报。 三、住院医师如发现门诊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对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填写报告卡上报。 四、若发现报告有误,需要更正时,应按新的诊断另行填写更正报告。 五、医务科负责肿瘤报告人员应定期查阅归档病历,以发现在住

院部漏报的病例,并及时督促补报。 六、医务科负责定期对病理、检验、放射、超声波、等诊断部门的诊疗信息进行核查,防止门诊病例漏报。 七、科室施行科主任负责制,责任到人,每月在科主任例会上通报漏报病例的科室,并对责任科室主任及主管医医师进行诫勉谈话,如同一医师出现第二次漏报,经查实后,给予科室每例30元经济处罚。 八、肿瘤报告工作人员,负责每季度将肿瘤患者信息上报至县疾控部门。 医务科 2014年5月10日 第三篇:肿瘤登记自查自纠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奖惩制度 1、肿瘤登记报告奖惩按行政、科室、个人三级责任划分进行落实。 2、全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先进,主管领导奖励200元,科室奖励500元,科主任、肿瘤登记报告人员各奖励100元。 3、根据年终检查情况,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者奖励200元。 4、全年未参加本院及上级有关培训的,处罚200元。 5、凡漏报、迟报肿瘤病例,根据自查自纠结果,每一例责任人处罚50元,主管领导、防保科主任负连带责任各处罚30元 6、漏报、迟报累计超过3例,扣除责任人1月工资、奖金,通报全院;主管领导、防保科主任负连带责任,扣除1月工资、奖金一半。 7、肿瘤登记报告人员未及时向县慢病科报告肿瘤病例,每一例处罚50元每月上报肿瘤月报表,未按时报告,扣除1个月工资、奖金,并通报全院。 钱山卫生院 第四篇:2014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计划 2014年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计划 肿瘤登记报告是了解人群肿瘤发病、患病、诊断、生存与死亡,分析人群肿瘤地域及时间分布,为肿瘤防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的常规性监测工作。为更好的做好我镇肿瘤报告工作,特制订工作计划。

肿瘤病例登记报告制度

肿瘤病例登记报告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是一项按一定的组织系统,经常性地搜集、贮存、整理、统计分析,并评价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资料的统计制度。肿瘤登记报告作为肿瘤防治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探索肿瘤病因及其流行规律,制定和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根据《肿瘤登记随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制度。 科室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死亡病例、首诊医生填写《死亡病例报告卡》,首诊医生填写《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报告卡》,同时在《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登记册》进行登记、首诊医生填写《河南省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报告卡》,同时在《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登记册》进行登记、首诊医生48小时内将《死亡病例报告卡》上报至疾病预防控制科。首诊医生于明确诊断48 小时内将《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报告卡》上报至疾控预防控制科。 首诊医生于明确诊断48小时内将《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报告卡》上报至疾控预防控制科、网络直报人员对卡片进行审核、编码、登记,并于患者出院后一周内完成网络直报;同时将信息维护至数据库、网络直报人员对卡片进行审核(在数据库比对)、查重、编码、登记,并于患者出院后一周内完成网络直报;同时将信息维护至数据库、网络直报人员对卡片进行审核(在数据库比对)、查重、编码、登记,并于患者出院后一周内完成网络直报;同时将信息维护至数据库、网络直报人员开展每月一次的自查工作,发现漏报督促责任人进行补报。 一、登记报告

(一)报告人:首诊医师为责任报告人; (二)报告范围:省内户籍居民(省外户籍系统无法完成上报)符合下述条件的,均需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1、患者在门急诊、住院诊治时,经本院临床诊断及通过生化、病理、CT/MRI、B超、内窥镜、手术等检查手段确诊的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和动态未定肿瘤患者; 2、患者既往已确诊或在外地诊断后首次来本医疗机构复诊和治疗的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和动态未定肿瘤(行为不定或交界恶性)通过病理组织学的检查,肿瘤处于良恶性之间,即瘤细胞的良性或恶性转化方向不明确患者病例。 (三)报告内容 按照《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填报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肿瘤诊治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 1、肿瘤患者一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电话、身份证号等; 2、肿瘤患者疾病信息:如诊断、病理类型、诊断依据等; 3、填报人员信息。 肿瘤分类编码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第十次修订本),并同时使用ICD-1O进行编码。 (四)报告流程: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首诊医师责任制。 1、医院门诊部、住院部的医生对当日发现的肿瘤病例(在报告范围内的),及时填写肿瘤报告卡,并于48h内通上报至疾病预防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