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

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上进、功底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学校实践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实际教学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半。科研实践及毕业论文为一年半。

三、研究方向

1.教学原理

2.课程原理

3.小学学科教学原理(语文、数学)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实践环节三大部分。应修总学分3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10学分,专业学位位课10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选修课12学分。入学前CET-6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或取得CET-6合格证书的研究生免修英语读写和英语听说课程。

(一)必修课

1.公共学位课(10学分)

(1)自然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二选一) 2.5学分(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5学分(3)英语 6学分

2.专业学位课(10学分)

(1)教育学原理 3学分

(2)学习理论 3学分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 2学分

(二)选修课

1.方向选修课

(1)教学原理方向(10学分)

教学原理 3学分

教学设计与教学技术学 2学分

学科教学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美术、音乐) 3学分

国外教学理论流派 2学分

(2)课程原理方向(7学分)

课程原理 3学分

课程设计与课程评价 2学分

国外课程理论流派 2学分

(3)小学学科教学原理方向(语文)(7学分)

小学语文教学原理 3学分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 2学分

小学语言教材研究 2学分

(4)小学学科教学原理方向(数学)(7学分)

小学数学教育学 3学分

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 2学分

数学教材理论 2学分

(5)任意选修课

教学思想史 2学分

教育心理学问题研究 2学分

教学艺术论 2学分

教学测量与评价 2学分

基础教育改革实验 2学分

中小学课程问题研究 2学分

(三)补修课程

随本科生修读或安排集中授课,并参加考试或考查。补修本科课程成绩必须达到学校本科教学规定的合格要求并记入成绩档案,但不记学分。补修课程为:

1.中国教育史

2.外国教育史

3.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四)实践教学

硕士研究生应参加学术活动、教学实践、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学术活动为必修环节,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1个学术学分,其中,必须在系及以上级别学术会议上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每次0.5学分,参加系及以上级别学术会议,每次0.1学分。另外,还应从其它实践环节中至少选1个实践环节, 考核合格后取得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和实践应向系提交由导师签字认可的书面材料方能取得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为保证研究生论文质量,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在公开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硕士学生独立完成,其主要数据、统计、编程等基本上是硕士生自己采集、编制。采用他人成果需标注,且其数量要严格控制。要培养硕士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硕士生的主观能动性,硕士生在论文开始前要进行文献阅读和综述,进行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硕士生最迟在第三学期末第四学期初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在课题组或教研室)进行报告,广泛听取意见,经指导老师同意和系审定后,制定论文工作计划,开展科学研究。论文的选题必须对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有意义,或在学术上有一定意义或价值。

学位论文必须由两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校外专家或学者;学位论文答辨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一至两名校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课程成绩合格且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六)培养方式

1.硕士生指导采取导师制或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的方式。

2.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材施教,从每个硕士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硕士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订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3.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采用面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4. 课程的考核应灵活多样,以考试和读书报告的形式完成,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判断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5. 加强实践教学,硕士生一入学即联系一中小学作实践、科学研究的基地,着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即可毕业。

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

设置一览表

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在总结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经过科学研究的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体系。教育学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主要研究教育本质、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教育学在中国已经形成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等十个二级学科。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学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省首批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已形成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思想)史、比较高等教育学和学科文化与研究生教育等多个稳定而又富有特色、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基础理论厚实、专门知识系统、研究能力强的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学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中南大学教育学原理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已形成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育思想史、教师教育理论、德育原理和比较教育学等多个稳定而又富有特色、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基础理论厚实、专门知识系统、研究能力强的从事教育研究、教育管理和教育学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中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已经形成课程与教学论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史、各级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各类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专门学科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稳定而又富有特色、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基础理论厚实、专门知识系统、研究能力强的从事教育研究、教育管理和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学位授权点自创建伊始,即注重学术队伍建设,已经基本建成一支与学科建设方向相适应、以博士为主体、结构合理、实力雄厚、专职兼职相结合的中青年学科队伍。 在学术研究、研究生培养、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等多方面,本学位授权点已经形成“七并重” 特色:修业与进德并重,人文与科学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基础与前沿并重、传统与现代并重,中学与西学并重,区域与国际并重。 在多个学科方向初步形成研究特色,如:从哲学立场审察、分析与解释(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从文化理论与经济理论探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运用哲学、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探讨(高等)教育史发展规律;从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构建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理论,再以创新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高等)课程与教学创新理论与实践方案等等。这些研究领域和学科队伍的特色进而影响着研究生培养,三者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历史)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历史)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系统专业理论,具有独立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有团结协作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眼界开阔,能了解该专业方向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动向;思路灵活,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查阅本专业相关的外文书刊、资料,并能用外语撰写论文摘要;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学术交流。 4、具有较高的历史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研究方向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对于没有达到学校培养要求,完不成学业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四年(含休学),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时间为3个学期,具体的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教学计划表。研究生在此期间必须完成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补修课程的学习。 2、研究生修完37学分方完成教学计划,这37学分包括学位课程23学分,非学位课程10学分,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各2学分。如论文答辩前仍未完成规定学分,则不准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3、外国语课共4学分,包括基础英语3学分和专业英语1学分。外语基础较好,符合学校相关规定的研究生,经个人申请,任课教师、导师同意,学院审核,报研究生处批准,可以免修基础英语,但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研究生外语学位课程考试。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3门本专业大学主干课程,并参加相应的考试。以考试及格为准,虽然不计入学分,但未补修或未能通过考试者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管理 1、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程的考核以闭卷考试方式为主,辅以考查方式,闭卷考试分值所占比例不能少于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非学位课程考核采用考试方式或考查方式;学术活动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为依据,导师签字认可后由学科负责人进行成绩评定;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由指导教师和培养单位写出评语,评定成绩。 2、学位基础课、专业课和非学位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的考核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学院来负责具体组织。学位课程考试时间不少于2小时。考试和考查成绩均按百分制评定,学位课程达到70分、非学位课程达到60分方为合格,可以获得学分;教学实习、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环节的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成绩合格即可获得学分。 3、考试不合格的课程应重修,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4、研究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核者,须在考核前提出缓考申请,经任课教师同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学位公共课须经研究生处批准)后,方可缓考。擅自缺考者,该课程成绩记为0,并按学校规定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 5、研究生若违反考试纪律或考试作弊,该课程考核成绩无效,并按学校规定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培养环节 1、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

深圳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人才培养】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经济特区背景,培养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具有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能胜任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及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包括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理论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1.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向,着重研究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与战略、高等教育投资与效益,特别是研究广东省、深圳市及市内高等院校的高教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和比较深港高等教育政策与投资问题,为有关部门的高等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 2.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向,着重研究高等教育基本原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探讨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考察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历史,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若研究生学位课平均成绩达到85分以上、指导教师确认有能力提前完成学位论文,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四、培养方式 本学科实行以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学术资源的开放式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论文工作、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在研究中学习。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以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第二作者,第三及其后作者名次一律不计),或完成相当水平的研究报告、政策咨询报告,或取得相当水平的科研成果。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过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 教育学040100) 适用专业:0401011教育学原理、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40103教育史、040104比较教育学 040105学前教育学、 040106高等教育学、 047003教育经济与管理 一、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较高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教学、研究、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教学、科研或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研究方向 (一)教育学原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 2.德育理论与实践

3.教育基本理论 (二)课程与教学论 1.课程论 2.教学论 3.教学心理学 (三)学前教育学 1.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史 1.中国教育史 2.外国教育史 (五)比较教育学 1.基础教育比较研究 2.教师教育比较研究 (六)高等教育学 1.高等教育管理 2.高校德育 (七)教育经济与管理 1.教育经济学 2.教育管理学 3.教育法律与政策 三、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修业年限为3年。

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其中公共课程(含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8学分;学科基础课程6学分;专业主干课6学分,选修课至少12学分;专业英语课1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 完成规定的总学分、文献阅读、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并考核合格,准予毕业,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1.培养环节 (1)文献阅读。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各方向硕士生都要研读本方向的经典文献,阅读和考核要求是通过通读,能够对教育学发展史、基本理论与理论脉络、学术流派及主要观点有基本了解,并就一些重要内容和学术观点有独立思考。经典文献阅读力求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课内阅读督促课外阅读。 (2)学习与研究计划。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和研究计划,计划制定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3)课程学习。该环节注重硕士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4)论文工作。该环节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制订论文研究计划,尽早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教育学二级学科。主要是运用教育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以及研究教育发展中的管理规律的科学,确保高等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该硕士点设有三个研究方向:高等工程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终身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本学科点已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有1人,其余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 本学科点开设如下专业学位课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统计学等。 本学科点目前承担高等教育研究项目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4项,校级3项,发表相关论文31篇。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和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和健康的体魄、心灵。 2.系统掌握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现代教育与管理手段来解决本专业相关问题。 3.本专业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能力。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机构和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三、研究方向 1.高等工程教育管理 主要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大学生学习与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展积极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的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具体要求如下: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年轻一代;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门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动向,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书刊的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健康的体能。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优秀硕士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正常情况下不能按时毕业者作结业处理;如遇特殊情况,由硕士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院长审核、研究生部批准,可延长学制一年。 三、培养方式 1、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和教研室(研究室(所))集体培养相结合。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硕士生要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尊敬师长,教学相长。 2、对硕士生的培养应贯彻课程和论文并重的原则,硕士生既要学习系统理论,也要进行较深入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3、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的思想教育、名家学者专题讲座相结合,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加强形势、政策、法纪、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4、对硕士生要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包括业务课、综合考试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能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本学科情况介绍-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教育学现为广州大学重点学科、广州市重点扶持学科。1995年获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5个二级学科6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的首席学科带头人为刘晖教授。学科成员4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6人,有博士学位者15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名,广东省思想宣传战线“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2名,广州大学教学名师2名。学科带头人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刘晖教授是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规划与政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其他方向带头人均有全国或省的相关专业委员会兼职。 经过长期累积,本学科形成了依托合作、凸现应用、交叉研究的科研特色,突显了本土化、应用性和综合性。在地方院校发展战略与办学特色、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珠三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广东省学前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课程改革的文化分析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在国内相关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学科成员科研能力较强,团队合作良好。近五年来,公开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权威刊物《教育研究》上5篇,《课程·教材·教法》上4篇);出版各类科研著作20余部。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3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4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9项),纵向经费164.1万元;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5项,经费53万元;国际合作项目2项,经费10.50万元。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其中,国家教育部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品行端正,身心健康;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最新成果,具备独立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成为适应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式-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本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公共学位课、一级学科学位课、二级学科指定选修课和任选课的学习为主,辅以自学和研讨会等学习形式,并适当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和业务实习。在达到一定的学习要求的基础上,需进行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报告的撰写。此外,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公开出版的教育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译)文1篇以上(含1篇)。

(调)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2012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能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系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运用教育科学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教育类外文专业文献;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教育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基本年限为3年。优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一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含休学)。 三、研究方向 1、教育学原理 本方向以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及规律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 (1)教育基本理论 (2)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 (3)德育原理与改革 2、课程与教学论 (1)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 本方向以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所涉及的共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它区别于各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点是,不局限于研究某一学科领域内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而是各个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从总体上探讨课程与教学的一般规律和理论。 (2)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本方向主要包括体育课程与教学论、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书法课程与教学论等方向。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新的思维方式阐述各学科教学的现象及规律,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深入把握各学科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各种关系,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研究问题的能力。

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 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上进、功底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学校实践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实际教学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半。科研实践及毕业论文为一年半。 三、研究方向 1.教学原理 2.课程原理 3.小学学科教学原理(语文、数学)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实践环节三大部分。应修总学分3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10学分,专业学位位课10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选修课12学分。入学前CET-6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或取得CET-6合格证书的研究生免修英语读写和英语听说课程。 (一)必修课 1.公共学位课(10学分) (1)自然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二选一) 2.5学分(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5学分(3)英语 6学分 2.专业学位课(10学分) (1)教育学原理 3学分 (2)学习理论 3学分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 2学分 (二)选修课 1.方向选修课 (1)教学原理方向(10学分) 教学原理 3学分 教学设计与教学技术学 2学分 学科教学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美术、音乐) 3学分 国外教学理论流派 2学分 (2)课程原理方向(7学分) 课程原理 3学分 课程设计与课程评价 2学分 国外课程理论流派 2学分 (3)小学学科教学原理方向(语文)(7学分) 小学语文教学原理 3学分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 2学分 小学语言教材研究 2学分 (4)小学学科教学原理方向(数学)(7学分) 小学数学教育学 3学分 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 2学分 数学教材理论 2学分 (5)任意选修课 教学思想史 2学分 教育心理学问题研究 2学分 教学艺术论 2学分 教学测量与评价 2学分 基础教育改革实验 2学分 中小学课程问题研究 2学分 (三)补修课程 随本科生修读或安排集中授课,并参加考试或考查。补修本科课程成绩必须达到学校本科教学规定的合格要求并记入成绩档案,但不记学分。补修课程为: 1.中国教育史 2.外国教育史 3.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四)实践教学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的、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的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坚持党的根本路线,热爱祖国和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树立严谨治学做事的态度和作风;熟悉本学科国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开展趋势;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从事高等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和高等教育管理能力。 3、具有安康的体魄和心灵。 二、研究方向 1、高等教育与社会开展 2、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 3、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4、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5、国际高等教育比拟研究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总学分为3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程学分为11学分;专业学位课程15学分;限定选修课程2学分;任意选修课程6学分;教学实践与管理实践2学分。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课程 (二)指定选修课程〔根据研究方向设置〕 (三)任意选修课(指定选修课可作为非本研究方向学生任意选修课)

五、教学与管理实践 研究生得参加教学实践或管理实践。参加教学实践者由指导教师安排课程及教学容,时间在第3、4学期,成绩合格者,计算2学分。 参加管理实践者,可安排在本校及本院部门进展实际管理锻炼。时间地点由导师决定。成绩合格者〔由见习单位鉴定〕,计算2学分。 六、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本专业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安排在第4、5学期进展,累计时间为4周。调查研究开场前必须导师指导下拟订方案,完毕时应该撰写调查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 调查研究的形式可以是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参加学术会议等。 七、科学研究与硕士论文 1、本专业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完成6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其中应该 至少有4篇论文在专业公开刊物上发表。 2、本专业研究生至迟应该在第4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 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方案。 3、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①论文选题应该有较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②必须掌握本论文所涉及的问题的国外研究动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 有一定创造性〔有新见解〕。 ③论文构造合理、层次清楚、观点正确、论据充实、逻辑严密、语言精练、 引文规。

高等教育学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在高等教育学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等文化教育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坚持专业方向与学生发展的结合,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自己的成长档案,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坚持“学”与“术”之间的结合,强调掌握本学科的核心知识,强调学习者具备以下核心能力: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反思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判断能力、鉴赏与包容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方向 1、高等教育理论与历史 2、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 3、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 4、课程教学与人的发展. 三、教学计划:公共课程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 1)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第一学期,3学分)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二学期,2学分) 3)第一外国语(第一、二学期,共4学分) 2、全院必修课程:(9学分) 1)教育学导论:理论、制度与历史(第一学期,3学分) 2)教育研究过程与方法(3学分) 3)教育技术学基础(第一学期,2学分) 4)讲座课(1学分) 3、限选和任选课程:(20学分) 专业课程按4个专业方向分为4组: 1)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历史方向 高等教育原理(必修) 教育史类课程(必修一门) 教育哲学类课程(必选二门以上) 教育社会学类课程(必选二门以上) 研究方法类(必选其中一门) 发展与教育心理类(必选其中一门) 2)高等教育的国际与比较方向 高等教育原理(必修) 教育史类课程(必修一门) 国际比较教育类课程(必选二门以上) 教育哲学类(必选一门) 教育社会学类(必选一门)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6年1月修订) 一、专业概况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创建于2003年。本专业遵循高校人才培养规律、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着力塑造服务于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学校和高等院校课程与教学管理、学生事务管理、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评估以及教师发展培训开发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依托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学科群体优势、学术研究氛围,融合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力量,统整式、前瞻式地培养课程与教学研究、评价、管理和服务领域的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教育学硕士。 往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教育科研机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管理部门,大中型国企的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的人才管培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严谨治学态度、良好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需要的课程与教学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1.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诚朴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 2.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外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动向,掌握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 3.具有方法论意识,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研究工作,并具有运用教育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54. 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够在本学科使用外语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 5.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善于进行跨学科合作,能胜任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服务于课程与教学开发、设计与评估实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报告生培养方案

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民经济建立、科学技术开展和社会进步中开展积极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的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具体要求如下: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年轻一代;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护党的根本路线、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立效劳。 2、掌握本门学科的坚实的理论根底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门学科的开展现状和动向,具有实事、谨的科学作风。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展专业书刊的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安康的体能。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优秀硕士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辩论和提前毕业;正常情况下不能按时毕业者作结业处理;如遇特殊情况,由硕士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院长审核、研究生部批准,可延长学制一年。 三、培养式 1、培养式实行导师负责和教研室〔研究室(所)〕集体培养相结合。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开展的道路,硕士生要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尊敬师长,教学相长。 2、对硕士生的培养应贯彻课程和论文并重的原则,硕士生既要学习系统理论,也要进展较深入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3、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的思想教育、名家学者专题讲座相结合,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实际,加强形势、政策、法纪、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4、对硕士生要进展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包括业务课、综合考试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能力、能否进展开题报告等,中期考核作为进入论文阶段的先决条件,选优汰劣。经过中期考试,少数成绩优秀、独立工作能力强,有创新思想的硕士生,可以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者,按方案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习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