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汇空缺的认知理据研究

英汉词汇空缺的认知理据研究

因为人们认知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词汇空缺。本文将词汇空缺分为形态空缺和语义空缺两种,进而从认知角度探讨词汇空缺产生的理据:不同的心理突显,不同的感知突显,不同的认知原型,并用英汉之间的词汇空缺进行一一阐述。

标签:英汉词汇空缺认知分类理据对等词

一、引言

所谓词汇空缺,是指一种语言用来描写某一事物、表达某一特定概念的词,在另一语言中没有相应的对等词(David Crystal,1995)。因此,词汇空缺也称作概念空缺。一般说来,词汇空缺是语言之间的普遍现象。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研究和解决词汇空缺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学者和语言工作者都对词汇空缺进行了研究,如郭爱先(1998)、刘辉修(2003)等。本文将首先探讨英汉词汇空缺的分类,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基于Cruse(1985)的语内词汇空缺的产生原因,探讨造成语际词汇空缺的原因:不同的心理突显,不同的感知突显,不同的认知原型,并用英汉之间的词汇空缺进行一一阐述。

二、词汇空缺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词汇空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郭爱先(1998)将词汇空缺分为物质生活方面的词汇空缺和文化方面的词汇空缺。前者指表示一个民族物质生活中特有或最初特有事物的词语在异族语言中没有与其概念相同的对应语;后者指具有民族文化意蕴的词语或语义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没有对应成分。这种分类从语言符号与其所指出发。笔者从语言符号自身的角度,将英汉词汇空缺分为概念形态空缺和语义空缺。

(一)概念形态空缺

这里的概念空缺是指一种文化的概念在另一文化中完全缺失,所以其形态也不存在。通常都认为,词是写作和说话的最小语言单位,虽然英语中有5万个日常用词,汉语中有1万个日常用词,但是我们并不能就说任何一个英语词都能找到对应的汉语词,反之亦然。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着特有的一些概念及词汇,比如,汉语中的“阴”“阳”“气”“礼”“义”“仁”“天”“中庸”以及英语中的“god”“PK”“dink”“hippie”“gentleman”“cowboy”。

(二)语义空缺

英汉语义空缺是说虽然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对等词指称客观世界的某一事物,但英语和汉语赋予该事物的内涵意义是不一样的。语言之间带有浓重民族特征的方面都存在着语义空缺。比如,价值观和观念方面,英语里的

从文化缺失角度来研究汉英翻译中的语义缺失

从文化缺失角度来研究汉英翻译中的语义缺失 摘要:语言是一种思维的表现方式,思维异同的直接反映是语言的异同。在汉英翻译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语言错误,主要是因为译者习惯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译成英语的文本,没办法在翻译的时候转换思维方式。这种翻译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文化缺失,从而导致翻译时的语义的缺失。在此通过一些实例,来使读者进一步的了解汉译英中的语义缺失。 关键词:文化缺失;汉英翻译;语义缺失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化、翻译这三者之间是一种动态交互的依存关系。发展文化能有效促进语言的发展,文化也需要语言来传播和继承。语言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工具,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内涵,这就使得翻译成为了语言和文化中进行转换、促进交流的重要手段。刘宓庆曾说过,“语言中几乎处处有所谓的‘文化符号’,留待译者‘解码’。”所以在汉英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做的事对中文文献中的文化符号解码。这些文化符号都是我们所在的社会环境的反映,需要悉心分析、敏锐观察才不会出现错漏。通过仔细地解码之后,译者还需要用英文将文献中的文化信息进行重新编码。

而词的概念意义其实是这个词的认知意义或者是指称 意义,当然也是词语最基本的意义,是对事物的反映和概括。在形容客观的事物时,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自身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导致一些词语在中文的文化里有,但是在英语文化当中却没有。比如在中文里会出现一些反映了汉语言的风俗文化的词语,在英都是文化概念的空缺,也就是文化缺失。 一、文化差异 文化对于语言的生成和发展的影响体现在语法特征上。 由于我们的祖先居住在亚州东部北温带,这里气候比较温和,很少出现非常恶劣的气候,然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他们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汉语语法中,这样的思想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以意统形,强调意义的连贯,但却不在意形式标记,这样的句法特征为意合,语法特征为隐形,词语的意义需要在句子或者是一定的语境中才能体会。汉语的词汇,主要是由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组成,但是词的组合是比较方便的,只要是合乎事理,表意明确就可以组合在一起了,造句也比较简单,不需要去考虑形式是否一致。 但是英国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祖先居住在干燥的平原和海岸边,常常受到暴雨风霜的袭击,在那个不发达的时代,对于自然的袭击只能冷静面对,与自然争夺生存的希望。久

从翻译角度看英汉语义空缺

从翻译角度看英汉语义空缺 科技信息人文社科 从翻译角度看英}2iE义空缺 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外国语学院唐芳洲 [摘要]语义空缺现象就是指由于民族的认知,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一种语言中的一个词在另一种语 言中没有完全对应或契合的词.语义空缺现象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普遍存在,它给语言的理解与翻译增加了难度,造成了障碍.本文 从语义空缺的根源和翻译方法的角度来对语义空缺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义空缺语义空缺根源翻译方法 语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由于各国的历 史,经济,文化,风俗等情况各不相同,每个民族都有一些特有的事物, 而在语言中反映这些事物的词可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语 义空缺现象就是指由于民族的认知,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 宗教信仰的不同,一种语言中的一个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完全对应 或契合的词.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语义差别较大,语义空缺现象在跨文 化交际翻译中普遍存在,它给语言的理解与翻译增加了难度,造成了障 碍.因此,对英汉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翻译策略的研究是必要 的. 一 ,语义空缺现象的根源 语言文化差异是引起语义空缺的根源,具体的说,引起语义空缺现 象的根源有以下几点: 1.自然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 现象.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 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就可能出现空缺. 例如,"泰山JL--'t-","付诸东流","暗渡陈仓"等带有强烈的中华民

族地域色彩的成语是无法在英语中找到相对应词汇的.同样英语中的"WhenDoverandCalaismeets"(比喻绝不可能的事),"DOVer"(多佛,英国港口),"Calais"(加来堪国港口),"Indiansummer"(美国某些地区严冬来 临之前的一段很暖和的天气),汉语中的"四合院","八仙桌","轱辘", "碾子","绣球","二胡","旗袍"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在英美国家是没有的,因此,在这些方面的词汇就存在空缺.而英语中的"chocolate", "hamburger","pudding","jacket","nicotine","jeep"等在汉语中至今没有地道的对应词,只好按读音将其分别译为"巧克力","汉堡包","布丁", "茄克衫","尼古丁","吉普车"等. 2.传统价值观念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在传统观念上的差异形成 对同一事物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因此词义联想和意象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中国人把娶媳妇,贺生日(寿)称为"红喜",把老人逝世称为 "白喜".对于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的英美人来说,把娶媳妇说成"红喜" 并不费解,英语就把喜庆日称为"red—letterday".但要把上年纪人的逝世也当成一大"喜事",这就令他们感到奇怪了.因此,与英美文化相比,把死人称作"白喜"是中国文化的个性,在英美文化中是存在空缺的.而在英美国家的婚礼中,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象征着新郎新娘的爱情"纯洁无暇"以及新娘对新郎"忠贞不渝",这是英语中对白色所赋予的蕴意. 因而就有了"whiteday"f吉日),"daysmarkedwithawhitestone"f幸福的日子)的说法,这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为白色在中国多与丧事有关. 3.传统信仰不同宗教文化,可以说是对人类和社会影响最深最广的 一 种文化形态.不同的宗教有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 特色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道教以及中国化了的佛教思想为基础的,西方文化则是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合流,两种不同的宗教文化便产生了空缺. 例如:在西方"crownofthorns"(荆棘冠)象征谦卑克己;"Cain"隐), 《圣经》中的人物,引申为"骨肉相残";"Job'scomforter"(约伯的安慰者)

英汉翻译中的词语空缺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英汉翻译中的词语空缺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摘要】词汇空缺是翻译过程中最棘手的一种文化障碍。不同文化之间差异与共性并存,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多为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真空所在。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了产生词汇空缺的各种原因,力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处理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词语空缺;翻译;形成原因 1英汉翻译中的词语空缺现象 英汉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就存在着差异。词汇承载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的积淀,在成功的交际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汉语言都有各自的一些特有文化现象专用名词,这些特有文化现象专用名词在其他语言里很难找到相应的对等词或契合词,这种现象往往被称之为“词汇空缺”。语言之间这种词汇空缺是一种自然现象,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空缺。词汇空缺可以分布在词汇的各个方面上。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干地支、阴阳八卦、农历节气、中医术语等在译成英语时,由于西方文化中也没有对应或对等的词语,在多数情况下也只能采用音译或释义的方法进行翻译,如将“阴”“阳”分别译为yin, yang等等。这类词语的英译难度很大,因为在英语中无法找到相应的对等词。 同样,产生于美国60年代的hippie,由于它是美国文化的独特产物,在汉语中也无与之对等的词语,只能将其音译为“嬉皮士”。再如,karaoke,在中国传统词汇中无与之对等的词汇,因而无法用准确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只能采用音译的办法,同时借用英文字母译为“卡拉ok”。而这两种说法却为英语所特有,在汉语中则存在着空缺。译者的工作完全是全新的和创造性的。因此,在汉英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时,译者必须设法处理这种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词汇空缺问题,才能达到语言转换及文化交流的目的。 2造成词语空缺的原因 2.1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的差异引起了词汇空缺 语言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等社会实践中的产物,特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生产方式决定了某一民族语言的独特性。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就可能出现空缺。比如在英国,竹子不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植物,因此,在语言中就缺乏这方面的原始词汇。汉语中的“笋”子只能翻译成“bamboo-shoot”。又比如“salad”这种凉拌蔬菜来自法国,英国人最先没这道菜,言语中也不存在这个词,因此,只好从法语中原封不动的移植过来。中国自古是个内陆农业国家,以牛耕为主。汉文化中对“牛”似乎多有偏爱。与牛有关的词语很多。如牛劲、牛脾气、牛角、牛皮、孺子牛、牛刀小试、牛衣对泣等。它们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喻体。英国是个山小地狭的岛国。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在英国主要用来产奶,由于马在农耕中的重要作用,与马有关的俗语也不少,如:horse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因此,研究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文化语义对比对于理解中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文化语义定义、研究现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文化语义是指词语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和内涵,这种含义往往与字面意义不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语义具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受到历史、地域、宗教、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和文化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语义差异的成因、表现形式及翻译策略等方面。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差异的产生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历史背景:英汉两种语言的历史背景截然不同,这种历史沉淀导致了许多词汇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传统差异巨大,这种传统影响了人们对于某些词汇的理解和认知。

宗教信仰:不同的宗教信仰对词汇的文化语义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英语中的“God”和汉语中的“佛”、“道”等。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差异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下是几种主要形式:形象意义不同:某些词汇在两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存在明显差异,例如“龙”在英语中往往被翻译成“dragon”,而在汉语中则是吉祥、高贵的象征。 情感色彩不同:在两种语言中,某些词汇的情感色彩可能存在差异,例如“dog”在英语中往往被视为忠诚和勇敢的象征,而在汉语中则往往带有贬义。 比喻意义不同:在两种语言中,某些词汇的比喻意义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风”在英语中往往被用来比喻爱情和自由,而在汉语中则更多地被用来比喻灾难和困境。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系统性研究:系统地梳理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语义差异,从历史、文化、宗教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

英汉语言差异比较研究

英汉语言差异比较研究 廖国强夏宏钟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6430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就两种语言中常见的差异点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关键词:英语汉语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文化氛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认为,“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和研究,我们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认识不同语言的各个层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且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中防止语言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1. 谱系的差异 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是一种拼音(alphabetic)文字,单词有重音、次重音等,没有四种声调(tone),但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语调(intonation);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language family),是一种表意(ideographic)文字,音节有四种声调变化,语调也很丰富。 2. 语言类型的差异 英汉语言从形态学分类来看,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synthetic-analytic language),是从综合型向分析型语言发展的语言,即主要通过词本身形态变化(inflected forms)来表达语法意义;汉语是以分析型为主的语言(analytic language),即语法关系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和词序(word order)等手段来表示。 3.词汇的差异 1)功能上的差异 英语的冠词和汉语的量词、助词为各自语言所独有,通常无直接对应。英语中无汉语中的助词,但可通过动词的时态和体式、句式陈述与疑问等与汉语的助词功能相对应;汉语中也没有英语中的关系词和反身代词,但可通过词组、短句和相应的词汇运用来替代;英语中谓语动词的使用要受一定限制,汉语中动词的使用灵活,受限小,因而导致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多用名词的现象;英语中的连词和介词的使用频率比汉语中更高;英汉语言都有许多相同的构词手段,但重叠法汉语常用,如千千万万、家家户户、干干净净等,英语罕用;英语的典型特征是词缀丰富,汉语的典型特征是形态变化少;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实称;英语多变化,力戒重复,常常用替代、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法避免重复。汉语用词不怕重复,常常运用实称、还原、复说的表达方法。如:He hated failure,he had conquered it all his life,risen above it, despised it in others. 他讨厌失败,他一生曾战胜失败,超越失败,并且藐视别人的失败。 2)词序上的差异 英语句中单词修饰语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短语和从句一般放在中心词后面,汉语定语无论单词还是词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英语的谓词状语一般可出现在动词前后,汉语的谓词状语常在动词之前;英语中叙述和说明事物时,习惯于从小到大,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从近到远。汉语的顺序一般则是从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个体,从远到近,两者顺序完全相反。 3)词义上的差异

词汇空缺现象的认知和历时解释

摘要:根据D.A.Cruse提出的三种词汇语义结构关系分析了英汉语中的某些词汇空缺现象,并从认知的心理突显、感知突显和原型特征以及语言的历时性来解释这些词汇空缺现象。 关键词:词汇空缺;认知;历时性 长期以来,由于受美国语言结构主义的影响,各语言学家注重对音系和句法的研究,而词汇研究则是被忽视、遭冷眼、甚至是受歧视的。这种情况不仅仅体现于普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而且也体现于二语习得研究领域(Carter& Mc Carthy 1988)。然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词汇是语言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语言生成和产出的驱动力。自从认知科学在上个世纪末问世以来,人们对众多的语言现象,包括一些传统的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再认识,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如心理词库、概念结构、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征、语言构造的功能原则以及句法和语义的认知特征等等。本文试从人类认知和语言的历时性来解释英汉语言中的一些词汇空缺现象。 一、词汇空缺类型 所谓词汇空缺,指根据某一语言假设的词汇结构规律应该存在,但实际上又不存在的一种词汇化的概念。为了确定这些词汇空缺,往往需要根据一定的词汇结构理论或方法。D.A.Cruse(1986) 曾将各种词汇集合的语义关系区分为上下义、同义、反义等词汇结构关系。事实上,这些语义关系并不仅仅是语言学家的理论归并结果。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这些语义结构关系的建立是以本族语说话者对工具语言的理解为基础的(Aitchson 1994)。在区分和揭示词汇语义网络结构和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并确定各语言中所存在的某些词汇空缺现象。 l_比例结构关系 根据D.A.Cruse的定义,比例结构包含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由类推而构成相关的词位。最简单的比例结构关系由四个成员组成: A —— B 1 I C — D 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从其中任何三个可以推断出其中的第四个,从而构成以下的一种比例结构关系: A is t0 B as C is to D B is t0 A as D is to C A is t0 C as B is to D C is t0 A as D is to B 当这种比例结构关系中的某个成分缺少时,便构成一种词汇空缺。例如: (1)animal corpse plant ? (2) generic(sg.) horse sheep pig chicken goose dog bear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 本文对我国百余年来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进行了概述。阐述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性质和范围,回顾了我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讨论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宗旨和目的,论述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标签: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性质范围宗旨目标理论方法 一、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性质和范围 语言的对比研究又称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或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1](P4)对比分析不同于比较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是历时性研究,它要追溯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对比分析是共时性研究,它要揭示语言之间的一致性和分歧性——尤其是分歧性。但是为了说明问题,对比分析有时也不能不谈词源和语言的某些历史演变”[2]。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作为对比语言学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的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将其研究结果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在揭示其异同及其产生原因时,也会涉及到两种语言的历史演变。 根据索绪尔对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的区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也可分为两大类:微观的研究和宏观的研究。微观的研究包括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内部因素,如语音、词汇、句子、段落、语篇和语法等的对比研究;宏观的研究是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外部因素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的对比研究。 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国内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可追溯到1898年出版的《马氏文通》。该著作虽然被后来的许多学者贬斥为“模仿”之作,但作为第一部在对英汉语言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写成的中国语法著作,拉开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序幕。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刘重德把中国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分为三个时期。[3]第一时期从1898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马建忠、黎锦熙、吕叔湘、王力、高名凯等语言学家都曾对英汉语言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汉语有别于英语的特点。“他们的对比研究虽有移植的成分,但其中包含着认真的鉴别和自已的独特创造,对汉语语言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创了择善化用的传统。”[4]第二时期从1949年到1976年。由于当时国内外政治和学术环境的影响,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一度陷于停滞状态。第三时期从1977年至今,以吕叔湘的《通过对比研究语法》为标志,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得以复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势头。据王菊泉、郑立信的统计,仅“1995年到2003年国内这方面的论文就已超过2100篇,

谈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谈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谈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一、什么是词汇空缺现象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圈子才能表达。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不知道七十年代初美国总统Nixon 制造的”水门事件”的史实,我们便无从了解Watergate, 现用来泛指类似”水门事件”的丑闻。看来,Watergate 由特指“水门事件”到泛指丑闻这一现象为英语所特有,在汉语中则存在着空缺。如果译者不了解词汇空缺现象,势必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回难,给回译造成障碍。为此,研究有关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很必要的。 二、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1.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引起了词汇空缺我们知道,语言常常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就可能出现空峡。比如:Salad这种凉拌菜源于法国,英国人最先没有这道菜,语言中也不存在这个同,因此只好从法语中原封不动地“移植” 过来,汉语也是如此。在我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见面时总爱说:“吃过了吗?”在一般情况下,说话人并不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只是打个招呼罢了。但如果向英国人问起“吃过了吗?”他首先的反应是“怎么,没吃过你会请我吃?”有时还可能对问话人产生反感,“怎么搞的,一见面就问我吃没吃,设吃又关你什么事?”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汉语中出现了许多围绕”吃饭”问题所建立的词语和表达法,但

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法,比如我们说“吃闲饭” (lead an idle lefe ), “吃香” b(e very popular ), “吃不消” ( more than one can stand, too much )等等,译成英语就无法字字对应了。 所谓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问题,还涉及到特定语言文化中的人或物。每一种语言中,都有不少只同使用该语言的人物密切相关的表达法。比如,汉语中有“盘古开天地”之说,其中“盘古”为中国传说中人物,该名字所具有的含义是一种独一元二的幻象。只存在于中国的语言文化中。同样,作为西方文化源泉的《圣经》也为西方所独有,而且《圣经》中的人物Cain( 该隐)现已引申为“骨肉相残”,为世人所接受,所有这些都已成为欧美人的文化邀产。对中国人来说,这些都是欧美文化的个性,与中国文化互不相融。在翻译此类作品时,译者往往要借助文中补充说明或加注解的方法,才能把原意解释清楚。比如,如果把“东施效颦”简单地译成"Dongshi imitates Xishi," 原文的含义就没译出来。东施是谁,西施又是什么样子,只有中国读者理解。如果译文读者也明白“东施效国”指的是“ The ugly imitates the beautiful in such a distorted way that the ugliness of the ugly becomes worse ”,那么就得对译文进行解释性加工。 2.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各语言之间常出现相对的词汇空缺现象中国人把娶媳妇、贺生日称为“红喜”,把老人过世称为“白喜”。对于没有接触过我国文化的欧美人来说,把要熄妇说成”红喜”并不费解,英语就把喜庆问称为“ -letterer d day ”。但把上年纪人的去世也当成一大“喜

文化空缺理论视野中的双语文化教学

文化空缺理论视野中的双语文化教学 作者:周天雄 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13期 摘要:汉语和英语语言本身存在较大差异,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也各自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在双语转换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文化空缺现象。梅花在汉语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诗词歌赋中都有记载。由于梅花植根于中国并没有流传到国外,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对其翻译,因此梅花本身所表现出文化内涵,西方人更是无从知晓。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本文从文化空缺理论视角出发,对梅花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象征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对“梅花”类似文化空缺词语采用异化法处理,以此填补文化空缺。 关键词:文化空缺理论;梅花;Chinese mei flower;异化翻译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15-01 一、文化空缺理论简介 “偶然”的缺口这一概念,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之后的70年代,“空缺”这一语言学概念延伸到了文化领域,这一概念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尔首次用“空白”来表述这一现象。到了20世纪80年代,俄国学者索罗金等人在论及话语及其民族文化特点时提出了文化空缺理论。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空缺”具体指代某语言单位在一种语言中存在,却在另一种语言中不存在。从文化差异层面来看,空缺表示的是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特征和现象。除了语际间,在一个固定的语言系统内部也存在空缺现象。 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花卉词语的空缺是比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之一。可以这样理解,某种花卉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无法在另一种文化中找到对等事物;另一种则是,在双方文化系统中都存在,然后在其各自系统内部内涵意义则有较大差异,甚至是完全相左。花卉体系文化系统中,较为典型的例子之一便是“梅花”。下文将对梅花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象征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文化翻译策略进行简析。 二、英汉语言中“梅花”的文化象征差异 2.1 汉语文化中的“梅花” 在中国文化中,关于“梅”的早期记录应在《诗经》中有所论及。在之后的文学作品中,以“梅”做主题,相关的文字记录也是越来越多。到了后期,将“梅花”赋予人格化,出现了很多

浅析汉语与英语在翻译中的词汇空缺

浅析汉语与英语在翻译中的词汇空缺 引言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的差异及历史发展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因此,每一种语言都有各自的一些特有文化现象专名词,这些特有文化现象专有名词在其他语言里很难找到相应的对等词或契合词,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词汇空缺”现象。 一、分类 根据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来源与背景,我们可将词语之间的空缺现象概括为以下五大类: (一)由于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客观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接触不同的事物。这样,不同语言中就存在语言上的空缺现象。例如:汉语中的“炕”“旗袍”“中山装”“麻将”“二胡”“锅盔”“辘辘”等在英语中都属词汇空缺。而英语中的“tank”“jacket”“bus”“nicotine”等在汉语中都没有地道的对应词,只好按读音将其分别译为“坦克”、“夹克衫”、“巴土”、“尼古丁”。再有,“Cheesecake(奶酪蛋糕)”,在英语里,指女性健美照或美腿照,“beefcake(牛肉蛋糕)”,指男性健美照。但在汉语里,没有一个恰当的翻译。又如“AmericanDream”实指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人人自由和机会均等”;“Lazy Susan(懒惰的苏珊)”,指一种盛食品的自动转盘,供顾客选用;“Merry widows (快活寡妇)”,指一种女子的紧束身衣。这些词都具有独特的英国文化背景,但在汉语中无法对等地表述。 (二)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饮食、起居等文化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一些节日、庆典等喜庆活动中,如中国的“元宵”“腊八粥”“过年”“爆竹”“压岁钱”“红娘”“月下老”等都代表特殊的中国文化内涵。而英语中的“salad”“coffee”“chocolate”“hamburger”等在汉语中也属空缺。只能取其读音借入。 (三)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东方人大都信仰佛教或其它,而西方人大都信仰基督教,这两种宗教的教义、礼仪等各不相同,也造成了词汇上的空缺现象。如汉语中的“观音”“玉帝”“风水”“土地庙”“玉兔”“青鸟”等均带有浓厚的汉文化宗教色彩,外国人听起来也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英语中的“love”“God”,也并不等于汉语中的“仁”、“上帝”等。 (四)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语言学家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被其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必须知道或相信的任何东西并且按着这些要求去行事。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那种语言所关联的文化。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英语和汉语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独特的文化必然会反映在其词语中,词汇不只仅限于表达表层的所指意义,而是蕴涵着深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 能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学习英语时通过对词汇文化意义的了解学习从而对英美等国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意识等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避免语用失误。 一、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含义 通常英汉词汇意义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称意义,这是词汇的原本含义。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意思是词语的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思,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二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这是词义的隐含意义,这部分能显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 人类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但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历史、政治和经济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许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不同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这就是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文化意义部分相同 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如:英语rose和汉语的“玫瑰”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相同的文化内涵,都象征“爱情”,但在英语成语under the rose中,rose的文化意义却是“秘密”、“沉默”;又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将“猫头鹰”与“倒霉、厄运、不吉利”等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不吉利之鸟,在这点上,英汉两种语言也有相同的文化内涵,但除此,在英语中owl还有“精明”、“神情严肃的人”等文化意义。汉语中“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在英语文化里面,sister, uncle, aunt,brother,grandpa等词所指的关系是一种有某种血源的亲戚关系,可在汉语文化里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可能会用到这些词,如这样的句子:“孩子不哭,警察叔叔给你讲故事。” ,某个英雄牺牲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一路走好,叔叔阿姨来送你。” 在这些句子里的“叔叔” “阿姨”的文化内涵就不能等同于英语的“uncle”, “aunt”。 2.文化意义完全不同 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共同的概念意义,文化意义却完全不同。如英汉词汇里表示颜色的词汇,虽然字面意义相同,然而其联想意义却很不同。如黄色、黑色。在汉文化中,因为黄音同皇,在中国古代黄色被视为尊贵的颜色,“黄榜”(im-perial edict),“黄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对比英汉语词汇相异和词汇空缺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对比英汉语词汇相异和词汇空缺 作者:郭春雨 来源:《新丝路·下旬刊》2015年第12期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其文化背景、文化内涵都各不相同,因此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出现了词义相异和词汇空缺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不免会产生诸多疑惑和不解。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对比英汉语之间的普遍词汇、颜色词、谚语和成语等,分析其词汇相异和词汇空缺现象。 关键词:跨文化;词义;空缺 我们知道,语言扎根于生活文化之中,并反映一个文化生活群体的全部信仰和情感。因此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同时,语言与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语言不能脱离文化,深受文化的影响,反映一个民族、一片区域的文化特征,蕴含着一个民族、一片区域人民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这就使得反映英汉两种民族文化特征的词汇存在词义相异和词汇空缺现象。 一、文化差异下的词汇词义相异 1.普遍词中的词义相异 有的词语在某一种语言中有内涵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里则没有内涵意义;某些词汇某一种语言中所表示的意义或字面意义相同,而其内涵意义或隐含意义却大不相同,甚至相左。 日常生活中,中国人自古都将“梅兰竹菊”誉为花中四君子,分别象征高洁坚强、清淡雅致、高风亮节、不屈不挠,常有许多相关的古诗词来赞美这四种花。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寒花开已尽,独蕊开盈枝”等,但在西方文化中它们只是普通的名词,并无特殊涵义;在我们汉语中的“梨”和“离”字谐音,民间文化中暗含“离别”之意。因此中国人往往认为“分吃梨”,不吉祥,暗指“分离”,。而在英语中“pear”并没有这一层蕴含的联想意义。英国人受文化、地狱、气候的影响,很喜欢“west wind”,但该词翻译成“西风”一词,在我们眼中是贬义的,常用来比喻日趋没落的反派势力和腐朽势力。 “龙”在汉语词汇中是一种神圣的图腾式动物,象征至高无上的帝王,所谓“真龙天子”,无比尊贵,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式象征,我们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也自称“龙的传人“。而西方人往往把"dragon"视为邪恶势力的象征,因此可见,不同文化领域对于同一个词汇的理解和传承不同,甚至相反。

英汉词汇意义的不对称性及其启示

英汉词汇意义的不对称性及其启示 1. 引言 词汇是语言系统的组成实体,是语言的基石。英汉两种语言在 其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融入了两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感悟。不同语言的词不可能都是等 义的,不可能完全相合而且绝对等值(朱纯,1994:221)。少数英汉词汇在概念上可以达到部分或完全的对等或对称性,从而使得交际能 得以实现。然而,严格说来, 汉语和英语通常并不相互偶合。在很多 情况下, 尽管汉英词语之间可以互译,但它们的所指物并不完全相等,因此两种语言系统所表示的概念无法一一对应,其交流是一种“曲折”的对应,从而也造成了跨文化交际、英汉语言的习得以及翻译的困难。近年来对英汉词汇的对比研究不少,但关注英汉词汇的不对称性的还不多,因此本文拟从社会文化根源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对称性进 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对英语词汇教学和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2. 社会发展与词汇的演变 2.1 社会文化与词汇的发展 词义与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概念属于心理范畴,而词义属 于语言范畴。然而词义与概念又有密切的联系,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是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两者相互依存(陆国强,1998:3)。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义的变化不是在封闭

的状态下发出的,而是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的(汪榕培,2000:66)。自从语言产生后,它就成了社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推动社会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语言本身也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不断演变和发展。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法国语言学家梅耶指出,从语言的社会机制来看,可以说语言学就是社会科学,并且唯一可以来解释语言文化的变量就是社会的变化(申小龙,1992:222)。当某一社会现象产生后,作为语言必须有相应的词汇与之对应,英语和汉语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了不断地适应其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地产生新词汇或新词义,从而使得概念能在社会和生活中得到精确地描述。 在语言传承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影响语言的发展这一对辨证关系中,表现最为活跃的总是词汇,语言的发展总是从词汇的变化开始的。正是语言系统的这些演变导致了英汉词汇系统不对称性。比如英语中的习语:“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意味着“非常贫穷”,但由于其文化和社会的不同,以汉语为母语者是难以将其理解为“一贫如洗”的。 汉语中的“先生”最早见于《诗经?大雅?生民》篇:“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里的“先”是首次的意思,“先生”表示先出生的人,《诗经》中指头生之子。然而后来在《论语?为政》中又有:“有酒食,先生撰”,先生在这里也就是指长辈,以后人们多把学者、老师和德高望重的人称为先生,在一段时间专指老师和医生,而现在则常用于男士名前以示尊敬,是用法的泛化,而以前的那些意义也为

文学翻译中显化处理及其认知理据

文学翻译中显化处理及其认知理据 “显化”,即“明晰化”,是将原作的信息在译作中以更为明确的方式表述出来的一种翻译技巧。翻译中显化处理不仅是增加连接词来达到连贯和衔接效果,而且是语义范畴的转化,文化涵义的传达,隐义的明晰化,以及文学意象的转化等。文学作品中显化处理非常常见,具有现实的认知理据,即显化处理是在主题关联下对缺省语义信息的填补;显化对认知框架有触发作用;显化发挥了语义范畴内的引申机制。 标签:文学翻译显化认知理据 一、引言 翻译中的隐化/显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翻译研究者的重视,如贺显斌(2003)和柯飞(2005)等。他们从英汉语言的表达差异、隐化/显化的动机和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对翻译实践有促进和指导意义的建议。这种翻译中隐化/显化处理的研究,为品评译作提供了很好的角度,也为译者提高翻译水平提供了现实理据和动力。 本文拟从翻译中显化的研究综述出发,引用文学翻译的例证分析显化处理的对象和手法,探讨显化翻译的认知理据,从而揭示显化处理对于译文读者认知体验和审美体验的促进作用,并为文学翻译提供可以借鉴的新视角。 二、显化翻译研究综述 贺显斌(2003:63~66)较早介绍了“明晰化”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显化”。他指出,“明晰化(explicitation)”作为一种翻译技巧,将原作的信息在译作中以更为明确的方式表述出来;它与增词法技巧密切相关,但还包括增加额外的解释、直接表达出原作暗含的意思、添加连接词等。经过显化处理的译作由于添加了原作不曾有的冗余信息,因而常常比原作篇幅更长、逻辑关系更清楚、更容易理解。 柯飞(2005:303~307)则在基于语料库对英译汉过程中的显化现象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译成汉语后明晰化程度提高的句子占58%以上。他还列举了一些国内外研究者对翻译过程中“冗长现象”的研究例证,来证明显化现象在翻译中的普遍性。在结论中,他指出了影响翻译中隐和显的因素,即语言因素、译者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文本因素。柯飞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对文学作品翻译显化种类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大多数研究者探讨的是话语层的明晰化问题,即在翻译过程中与衔接和连贯手段的转换相关的明晰化。实际上,由于英语强调“形连”而汉语多用“意连”,从形式上看,英译汉多做隐化处理,而汉译英则使用显化处理。汉语译者如果受原文影响而产生机械性翻译(或称仿译),会使译文语词数量扩增,形式上连贯手

从认知角度浅析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以 红和red 为例

从认知角度浅析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以红和red 为例摘要: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所在。在传统研究中,隐喻被认为是 一种语言修辞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 工具。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始源域到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目标域的系统映射, 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语言和生活中。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隐喻为理论 基础,以“红色”与“red”为例,比较分析“红色”与“red”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关键词:英汉颜色词、隐喻、红、red 1 引言 语言为人类提供了认识和解读世界的应对机制,其中隐喻就是一个强有力的 认知工具。隐喻的核心机制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思维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结 构映射。颜色域也是人类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认知域之一。本文从认知角度,以“红色”和“red”为例,简析“红色”和“red”的语义。 2 颜色词之认知分析 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也是重要的认知模式: 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相互关联,它是客观事物在 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 就颜色词而言,其基本意义是通常是人们对颜色的认知,是原型意义。当我 们用颜色的原型范畴去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域的范畴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颜色词的原型意义在不同语言中大多是相同的,是有共性的。以原型意义为核心,词义经隐喻或转域呈辐射状向外扩展,形成不同的意义。这些扩展出去的词义受 不同语言、文化、历史、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世界观等的影响,促使同一颜色 词在不同语言中展现出差异性。 3 “红色”与“red”的认知语义 3.1 “红色”与“red”的认知语义的共性。 本文从以下二个方面简要讲述“红色”与“red”的共性。 (1)根据我国最早的汉语辞源学词典《说文解字》,红是指“火或血”的颜色 (许 慎 2005:256)。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red”玩儿“the color of fresh blood or a similar color”。因此,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指某种具体物体的颜色,用认知语言学的术语讲,这是“红”与“red”的原型意义,属于颜色域。此时,“红色”与“red”的语义是基本对应的。例如:红十字会译为“Red Cross”。 (2)象征喜庆:“红色”与“red”投射到社会风俗领域,象征喜庆,欢乐的活动。 结婚时,新娘子要穿红衣裙,新郎胸前要戴红花,门上床头要贴“红双喜”。“red”也指喜庆,往往用来表示庆祝活动,如“red-letter day”喜庆日子;而且西方 日历上的圣诞节或其他节日也都是用红色标明的,所以“red”可象征喜庆。 3.2 汉语中“红色”认知语义的个性。 红色是汉族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通常与积极的意义相联系。 (1)象征生命和健康。中国人认为红色是生命之色。一个人的脸色“红”历来被认为是身体健康的表现,“红”投射至身体领域,形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如红光满面。 (2)象征兴旺,发达和成功。与“黑”相反,“红”在汉语中,是有朝气、象征 吉利的颜色,投射至生意、事业领域,可表示事业的兴旺、发达等含义。例如: 生意好称为“生意红火”:分到利润叫“分红”;给人发的奖金叫“红包”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