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全部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全部思考题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如何?包括

哪些研究内容?

答:口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

义关于口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

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总结。

学科性质:向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

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研究对象:作为客体的白然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作

为这一关系的中介的科学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观。

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答:自然辩证法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不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

改变自己的形式,而H-能够不断的汲取相关学科领域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

4什么是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何?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

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

史必然性?

答:口然观是关于口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

改造自然的本休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致,并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在其发展的历程屮,始终存在着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人类自然观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

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不同的形态,古代自然观带有浓厚的直观、思辨和猜

测的性质。5-15IU: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和为宗教神学服务的经院哲学在

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占了统治地位,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在经济和生产

推动下兴起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W了宗教神学的

枷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解放。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标志着

口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來,走上了独立的发展Z路。19世纪,康

徳■拉普拉斯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和三大发现:即能量守恒与

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为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奠定了坚实而深

刻的基础。为了适应白然科学和哲学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

口然辩证法。

5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自然科学基础如何?

答:机械唯物主义口然观是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口然现彖的

观点,它把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归结为力学的性质,把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系统和运动形式都归结于力学的系统和运动形式,认

为自然界屮的一切爭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因果律。其口然科学基础是以牛

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

6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及基本思想和特征。

答: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

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

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7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确立的意义如何?

答:系统自然观的皐木思想:自然界是简单性和复朵性、构成性和生

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它以述化

和退化交替的形式演化着。

确立意义: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口然观,并成为辩证唯物主

义口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8什么是系统,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9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是什么,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

制如何?

答:基木方式:1分叉2.突现。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是通过一种自组织的机制来实现的。自组织是

与组织相对而言的。自组织:系统要索按照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

锲而形成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系统自纽织的条件:1.开放系统(前提)2、远离平衡态3.非线性相互作用(内在依据)4.涨落。以系统与环境的

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为标准,以系统所处的状态为标准,以系统相互作川特点的不同为标准。

10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

展的根基?

答:基本思想:牛态系统是牛命系统;牛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牛态系统是口组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是稳

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由于人与自然界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关系,白然界对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人与口然的关系就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1人是口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2.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Z中3.人类的牛存和发展依赖于口然界。

1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公平原则:代内公平,代际公平,

持续性原则:干预控制在口然牛-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

共同性原则: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

12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与形成标志是什么?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依据19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白然观的核心。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和形成的重要标志。

系统然观-人工fi然观-生态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向然观在具体领域上发生的变革。

是以现代口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口然观在当代的发展。

关系:第一,共同点:它们都围绕人与口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观、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为实现口J

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不同点:研究人与自然

界的关系方面各令侧重,系统自然观是改变了人们看待自然界的存在和发

展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思维方式,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

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即在思维方式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促使人们从原来的注重天

然自然界转变到既注重天然自然界,更注重人工自然界,注重人类在与自

然界关系中的能动性。生态自然观是在现代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促使人类

重新反思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依靠生态科学的理论,探索从以往人类

与口然界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转变到人类与口然界的和谐关系,强调人

与口然界的协调发展。第三,关联点:在研究人与口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

关联:系统白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白然观和生态白然观提供方

法论某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向然观和生

态白然观提供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白然界的统--性、协

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总Z,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口然观的形成,或是发展,依据的都是口然科学和技术

的发展成果,不同的是,形成的是总体形态的自然观,发展的是具体形态

的口然观。系统口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口然观是在继承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

1什么是科学方法论?科学认识的特点及科学认识系统的构成要素有

哪些,如何理解科学认识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答:①科学方法论主要探讨科学认识过程中关于如何发现和提出科学

问题、确定科研选题,获取有关科学事实,建立和检验科学假说,以及形

成科学理论的方法的学问,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科学

研究中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②科学认识具有实证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的特点。③科学认识系统是进行科学知识这种精神产品牛产的各种耍素的

总和。包括三个部分:科学认识的主体:与一定认识对象构成认识关系或实践关系的科学家个人或科学家群体。科学认识的客体:已进入科学认识主体的特定认识领域的那部分科学对象。科学认识的中介:连接科学认识主体和客体的中间环节,包括: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科学研究所依据的相关理论知识,概念,操作程序等思维工具。④科学认识是指认识主体在科学实践皋础上对自然客体的能动反映,包括认识主休、认识客体、认识中介。科学方法是认识主体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为了探索耒知事物的属性和规律,为了有所发现和知识创造而采取的实践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为了解决科学问题而采取的途径、程序和手段的总和。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方法促进科学认识的进步,科学理论的发展;科学认识促进科学方法的发展和完善。

2如何进行科研选题?科研选题的原则和意义如何?

答:科研选题的程序:(一)调研、分析、发现问题: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以及学科发展的情况,确定研究方向或大概的研究范围。②进行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③发现和提出问题。(二)选择、形成和确定研究课题——科研选题:在众多的科学问题中初步筛选出-个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通常所说的“研究课题”就是科研选题的结果。科研选题的原则:

需要性原则一社会及科学发展的需要

科学性原则一科学问题及科学上的可行性

创造性原则一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等

可行性原则一主、客观条件的可行性

效益性原则一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科研选题的意义:

通过选题使我们从众多的问题当中确定哪一个或一组问题将成为我们

科学研究的具对象和目标,

关系到科研的方向、目标和内容,

直接影响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

展前途,

选题具有战略性意义。

3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的区别是什么?如何理解“眼见不一定为实”?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的区别:研究对象的状态不同。观察方法的研究

对象是白然状态,实验方法是人为的T预、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能获取

在白然状态下不可能得到的材料,更加深入揭示的本质。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的局限性:市于感觉器官的牛理局限性;由于感

知过程的错觉;rh于人们认识中存在的谬误;rh于观察仪器本身的局限性。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实际上是地球口转的结果,H落实际上是对于地球转

动这一外部事件的知觉重组。知觉本身包含着感知者的需要,期與,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等主观成分。你知觉到的不是爭实,而是重组后的事实。

4什么是机遇,捕捉机遇应具备哪些条件?

机遇是指人们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实践中,因为某些意想不到的现

象的出现,山此深入研究,从而导致科学史上重人发现和发明的现象。

渊聘的理论知识。重视意外事件,不可随意放过,要有好奇心。独立

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富要开拓创新的精神。

5什么是分析与综合?如何正确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分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深入对

彖内部进行认识和实践,而H-也是为了在思维中综合认识对象,为在实

践中变革对象打下基础。进行分析时应有综合的观点。如果单独使川分析,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

(近代科学分析还原方法)。综合也需要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分析的

综合不是深刻的综合,不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清晰的认识,也就无法真正认

识整体,是关于事物的笼统的表象,对事物内部及各个部分的关系不清楚,(古代整体论方法)-粗略的轮廓,模糊的关系、细节的空白。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必须把握好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阶段均要运用分析与综合。

6什么是归纳与演绎?如何理解归纳与演绎各自的局限性?

归纳与演绎是人们思维过程的基木的推理形式,是人们思维活动的普

遍的方法。归纳:是从个别到--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归纳

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的每一个对

象或每一个子类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一般结论的归纳

方法。也称为完全归纳推理,局限性:某类事物有一定的数量,且数量不

多的情况卜-才适合运用,当一类事物的分子很多,或不计其数的情况下

就无法运用,因此,人们常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來弥补。不完全归纳是根

据対某类事物部分对象的考察做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式。只考察了部分

对象做出的结论,因此结论具有一定的或然性。

前提真,结论真,结论假,前提假。公理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演绎方法。它从一些不加证明的公理出发,根据演绎规则,推导出一系列定理,构成

一个演绎体系,这个体系称为公理系统,欧几里得几何就是几何学中的一

个公理系统。公理化方法可以用來整理已知的科学知识,是建构理论体系

的一种方法。从真实的前捉出发,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必然得出真实的

结论。

7创新性思维方法的特征是什么?什么是思维的收敛与发散?科学研

究中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①创新思维休现为收敛性与发散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抽彖性与形

彖性的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特征。②收敛思维特性:往往以问题为中心,

围绕中心组织信息,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

逻辑化、规律化,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发散思维特性: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

多种答案的思维特性,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特点之一。③只发散不收敛,劳而无功;只收敛不发散,没有创造。两者互补,不可偏废。关键是在两

者之间保持思维的张力,在收敛中注意发散,在发散中注意收敛。在具体

科学研究中,可以通过团队合作來实现。

8如何理解创新性思维体现为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

1.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等形式。类比推理

是根据两类对象Z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推断它们的其他方面也可

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2.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性主要有联想、想彖、灵感、直觉、顿悟等形式。想象对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作用很大,直觉和顿悟在创造成果突现方而尤其突出。非逻辑思维往往具有开拓思路

的作用,逻辑思维长于整理思路,完成对创新的理性建构;非逻辑思维Z

前也需要逻辑思、维(比较、分类、归纳等)进行铺垫和准备。逻辑思维

与非逻辑思维应该有机的结合起来。

区别:古代一缺乏对事物的深入解剖分析,不能揭示事物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凶而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是粗略的、模糊的、笼统的、

甚至带有猜测性的;

区别:近代一只重视部分对整体向上的决定作用,忽略了整体对部分

的向下的支配和控制作用,往往得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结论,因此,分

析还原方法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全而的。

系统一不仅重视部分对整体的向上的决定作用,还从整体出发,了解

系统整体对部分的向下的支配和控制作用,从双向关系中來认识事物,因此,对事物的认识较全而。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

答:“资木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牛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技术-劳动工具

的改进),还以知识形态存在(口然科学理论)。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口然、支配口然、改造口然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口然界的理论关系”,是一般社会主产力。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

“人对口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自然科学理论物化,

进入主产过程后渗透到牛产力的各个要索中,就转化为技术,属于直接生

产力。

2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

的力量”?

答:恩格斯通过对欧洲历史的考察,指出: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

是唯物主义…启蒙时代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科学和实践结合的结果就是英

国的社会革命。’‘马克思指出:“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

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皋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的发展促进了牛产力的发展,进而引起牛产关系的变革。因此,“随着新牛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口己的牛产方式,随着牛产方式即谋牛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口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牛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气磨产牛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而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4如何理解

4如何理解“科学家有国

,科学无国界”

答:科学家是指一些在试验中探索口然秘密、增进人类口然知识的人们。科学共同体是指由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的目标,就是培根所倡导的,以增进知识为己任,造福于人类。科学真理具有普遍性,科学的大门向所有人开放。无论种族、信仰、阶级、年龄如何,只要对科学理论体系做出贡献的人都成为“科学共同体”中的一员,因此科学是无国界的。

5何谓“科学划界”?划界论和反划界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划界问题也称科学划界或科学分界,是科学粋学的首耍问题、基本问题。是指在科学与其他知识体系、社会活动和婕制之间的划界,特别是与非科学和伪科学的划界。包抓科学与它者之间是否可以划界?如何划界?划界的标准和意义何在?

反划界论者认为:在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之间根本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因此无法亦科学与它们之间划界。如费耶阿本徳,劳丹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

划界论者认为,在科学与伪科学之间做出区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如波普尔和拉卡托斯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两位。

6为什么说逻辑经验主义的“可证实性”无法有效地解决划界问题?

答:科学是通过归纳推理从经验事实推导出來的知识,建立在我们能听、触摸到的东西Z上,它不是个人意见或思辨想像,具有可证实性。但是,许多科学陈述不能被完全证实,大量非科学和伪科学的信仰系统也具

有可证实的成分。根据科学证实原则,建立了科学发展的线性积累模式。

认为:科学知识来自人们对经验事实的归纳,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是通过归

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科学发展是一个渐进积累、连续而没有中

断的过程。反映了科学不断进步的总趋势,否认科学发展中的质变。但是,科学并不完金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有突变,革命的过程,不符合科学发

展的实际情况。

7批判理性主义的“可证伪性”标准是何涵义?可证伪性分界标准的

提出有何意义?有何不足?

答: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不在于它们是否可证实,而在于它们是否可

证伪,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指逻辑上的可证伪,即逻辑上可以被

经验证伪的命题和理论都是科学的,逻辑上不可被经验证伪的理论或命题

都是非科学的。

可证伪性分界标准■■提出了科学有误,科学需要自身批判的问题,

不能把现有的理论当作终极真理來顶礼膜拜,起到了振聋发H贵的作用。

波普尔把分界只看作-种协定,不仅划在科学一边的理论是有意义的,而

且即使被划在非科学一边的学说也是有意义的。

由于理论的复杂性,证伪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观察陈述与理论发牛冲突,错误的并不一定是科学理论,科学史上很多的科学理论,其萌芽或发冇阶段都可能受到多次的证伪,如果仅仅一次被证伪就抛奔理论,很多理论都不可能存在。可证伪性的标准太容易满足了。归于非科学的、甚至伪科学的许多知识断言也能满足这个标准。

&什么是“范式”?为什么说“范式论”使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变得模糊?

答:所谓“范式”是指特定时期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休所具有的共同信念、共同传统、共同理论框架以及基本方法等。不同的科学右不同的范式,同一学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具有不同的范式。

范式论的分界思想:一个学科只有具有共同的范式,才配称科学,否则就不是科学。范式的基本含义是:在心理上,它表现为科学团体的共同信念;在理论和方法上,它是科学团体共有的模式和框架。这个范式标准包含了信念、价值等形而上学的非理性因素,所以,范式论使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开始变得模糊。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第1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如何理解和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三者之间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试述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发展模式及动力。学习和把握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发 展模式及动力有何现实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有哪些?掌握辩证思维方法有何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有哪些?掌握创新思维方法有何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包括哪些内容?科学家与工程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伦理责任? 探究科技应用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有何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主要特征有哪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什么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有何意义?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是什么?........................................................................... 错误!未定义书签。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 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方法论,也是自然辩证法概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 形成过程都是和当时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相关联的,自然观的形成过程在历 史上主要体现在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17—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 观和19世纪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首先,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当地球上首次出现人类时,人与 其他动物分化出来的标志是工具的制造,人类在制造工具进行生产劳动的过程 中,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创新,掌握了改造自然的技能,同时也获 得一些经验知识,逐渐形成了一些原始的科学技术,与古代的这种科学技术水平 相适应,于是就形成了最初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朴素自然观具有整体 直观性、简单性、猜测性、思辨性和辩证性等特点;在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 朴素自然观这一阶段必须经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 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的思维去探索自然地本质和规 律。这是人类在认识自然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人类对于自然地认识以自然哲 学的形式出现,意味着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哲学要以 对自然界的认识作为自己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 不可能回避对自然界的总观点。 其次,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一)1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主要内容和它们各自的积极意义。 答: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重要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或是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由于当时人们的经验知识较少,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意义: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一方面使它成为马恩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

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并在近代发展为一系列科学理论。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这种自然观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 意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它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局限性。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文艺复兴运动营造了氛围和使得人们开始重视实验。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 基本思想: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物质的运动是不灭的;③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④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⑤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⑥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⑦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⑦现实的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 基本特征: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②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③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④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意义:①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②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目录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 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2) 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4) 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4) 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 然的关系? (5) 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5) 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 意义? (6) 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7) 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8) 10、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11) 11、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2) 12、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13) 13、如何坚持自主创新? (14) 1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工作 (15) 15、企业能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15)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

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辩证法就是哲学在生活中最生动、最突出的体现,展示了辩证法无坚不摧的强大威力。有许多将辩证法运用得活灵活现的经典例子。例如:“夏天有苍蝇、蚊子,但夏天能长出我们所必需的粮食和各种作物;冬天虽然少一些害虫,但冬天也不长庄稼,因此,谁也不会希望总是过冬天。”道出了评价改革开放要看主流的道理。又如:“按锁配钥匙,锈锁先膏油。把思想问题比做锁,是先有锁,钥匙后配。对很落后、难办的人,转化得有个过程,得先点一点儿油,慢慢再捅,不然不是把锁捅坏了,就是把钥匙弄断了。”告诫人们做思想工作要尊重规律,要讲究循序渐进。 我们如果把唯物辩证法、群众的智慧和通俗生动的语言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使他的思想和观点呈现出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道出了许多深刻的辩证法道理,给人印象深刻。比如:“下了高棋得意,下了臭棋生气,下了废棋不在意,其实废棋有时比臭棋损失还大,它耽误了许多时间和机遇。回想一下,建国以来我们下了多少废棋!”又如:“自吹不好。越吹越灰,越吹越飞。八分成绩吹成十分,人们最多给你打六分;八分成绩只说六分,人们反而给你打八分乃至十分。如果你不服,继续加大吹的力度,那么群众会只看你的缺点问题。” 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以中国化的语言讲马克思主义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2013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每一题300 字—500字)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2、为什么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3、多学科的交叉和融贯的方法论意义? 4、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异化和对自然异化? 5、如何保证科技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 6、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7、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它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8、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意义? 9、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 10、全球化形式下的中国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11、从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说明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 12、观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并述一、两位杰出科学家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13、试述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14、论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的重要性。 15、试论人类解决"全球问题" 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对生态自然观的实践。 生态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依据和思想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总要求。它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看成是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充分肯定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倡导人类不仅要了解“自我” ,更要了解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与繁荣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为自然界建立一种有益于人类的新平衡。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践生态自然观的深化与完善。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十八大报告将生态自然观与我国环境现状相结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基于生态自然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自然,才能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为什么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多学科的交叉和融贯的方法论意义? 所谓多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多学科融贯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 移植和学科交叉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当代科学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1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简述其主要思想。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主要思想:这一自然观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物质性的元素,并且是具体的物质,比如水、火、气、种子等。整个物质世界(宇宙)是从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无限”中产生的,又复归于它,连续地产生于本源,又复归于本源;或者几种物质性的元素通过“爱”和“恨”的相互作用而分离和结合;“自然”就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地生长发育着的有机体。 (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它正确地把握了自然界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能具体说明自然界的联系;这种自然观想从自然界本身寻求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但缺乏足够的经验知识,对部分和细节不清楚,对于这些不清楚就用哲学来进行思辩和猜测,用猜测来填补知识的空白,用思辩来编制自洽的理论,因而古代人的自然观是笼统的。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基本思想:1)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2)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4)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6)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出现了“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基本特征: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②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③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④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要思想: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它把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归结为力学的性质,把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系统和运动形式都归结为力学的系统和运动形式,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因果律。 (特点: 1、恢复和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自然事物,承认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是客观的,不是上帝干预的,天上地下有着统一的客观运动规律 2、具有机械性的缺陷,用力学的知识和规律去解释和说明其他一切自然现象,设置认为运动时机器,人是机器 3、具有形而上学的缺陷。 中国的形而上学太少,而西方的形而上学太多。没有哪种方法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只能说看缺少哪种方法,所以要去学习哪种方法。 4、认为自然界的变化不来自于内部,而是外力所致。) 2. 结合所学专业,分析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目录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 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2) 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4) 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4) 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 然的关系? (5) 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5) 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 意义? (6) 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7) 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8) 10、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11) 11、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2) 12、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13) 13、如何坚持自主创新? (14) 1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工作 (15) 15、企业能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15)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辩证法就是哲学在生活中最生动、最突出的体现,展示了辩证法无坚不摧的强大威力。有许多将辩证法运用得活灵活现的经典例子。例如:“夏天有苍蝇、蚊子,但夏天能长出我们所必需的粮食和各种作物;冬天虽然少一些害虫,但冬天也不长庄稼,因此,谁也不会希望总是过冬天。”道出了评价改革开放要看主流的道理。又如:“按锁配钥匙,锈锁先膏油。把思想问题比做锁,是先有锁,钥匙后配。对很落后、难办的人,转化得有个过程,得先点一点儿油,慢慢再捅,不然不是把锁捅坏了,就是把钥匙弄断了。”告诫人们做思想工作要尊重规律,要讲究循序渐进。 我们如果把唯物辩证法、群众的智慧和通俗生动的语言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使他的思想和观点呈现出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道出了许多深刻的辩证法道理,给人印象深刻。比如:“下了高棋得意,下了臭棋生气,下了废棋不在意,其实废棋有时比臭棋损失还大,它耽误了许多时间和机遇。回想一下,建国以来我们下了多少废棋!”又如:“自吹不好。越吹越灰,越吹越飞。八分成绩吹成十分,人们最多给你打六分;八分成绩只说六分,人们反而给你打八分乃至十分。如果你不服,继续加大吹的力度,那么群众会只看你的缺点问题。” 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以中国化的语言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使哲学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的生活之中。这些经典著作影响了中国几代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瑞环同志的《辩证法随谈》在把哲学通俗化、生活化、群众化上与以上著作是一脉相承的,读后令人耳目一新,深受感动。 人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积累的大量的工作经验和思想方法,对我们做好工作、加强修养、为人处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比如:“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又如:“看人必须抓住主要方面,看主要方面是缺点还是优点,既要看缺点对工作有多大害处,更要看优点对事业有多大用处。就一般讲,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终结版

自然辩证法 绪论 (1)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始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心线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客体、主体和中介三个方面。客体是自然,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主体是人,人是积极地变革这一关系的主动方面,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动的实践者。中介是科学技术,主体(人)要认识和改造客体(自然),必须借助中介(科学技术),只有借助这一中介,人才能成为高于动物的主体。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来考察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三个方面,便构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3)自然辩证法所要研究的就是1、(客体)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2、(主体)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3、(中介)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辩证法。 20世纪中叶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历史推向一个新的时代,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形势下,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问题、内容与范围有了很大的发展。 (1)在自然观方面,系统科学与系统观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观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它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2)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从实践的观点、经验与理性相结合的方法,沿着科学哲学的规范方向与实证方向,深入地阐明了科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形成、检验与发展等问题。 一是规范认识论方向: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过程是:经验→假说→证实。即归纳主义与证实主义。波普尔从批判理性主义出发,认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过程是:问题→假说→证伪。即演绎主义与证伪主义。库恩从历史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拉卡托斯从科学史研究出发,在吸收了波普尔和库恩模式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二是实证认识论方向:规范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问题,实证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说到底是创造性思维问题,这是规范的科学哲学无法解决的。爱因斯坦、彭加勒、玻尔等著名科学家,都特别研究了科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问题。爱因斯坦明确指出:从经验上升到基本概念、基本假说,没有逻辑通道,必须借助于思维的自由创造,即借助于创造性思维(直觉、想象、灵感、顿悟等。) (3)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 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从实践的观点,从技术与科学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上,深入地阐明了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技术的社会建构,特别是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的问题。 (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阐明科学技术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阐明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社会建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及其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批判地吸收国内外不同学派与此相关的论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因此,必须把科学技术工作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第二,现代科学技术在科学组织、管理和实施方式上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不可逆转的、遍及世界的变革,这就是出现了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的新模式: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市场营销 第三,科学技术业已成为国家与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其特点是:(1)以研究与发展为基本过程,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绪论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答:研究对象:①自然界的辩证法;②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 基本内容: ①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定义: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④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学科性质: ①哲学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 ②中间学科层次 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之间的层次关系:哲学自然辩证法各门具体科学技术) ③交叉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④综合性和开放性 2、人类自然观的演变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 答:相互关系:①自然观的产生和一定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人类自然观受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而自然观对科技的发展起着推动或是阻碍的反作用。②每一种自然观都不能摆脱历史的局限性;③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也不断的接受着检验并不断得到发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背景? 答:18世纪中叶以来,西欧工业革命促使整个自然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但冲击了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也使思辨的自然哲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一时期,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①天文学:德国科学家康德、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分别独立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描绘了整个太阳系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历史。②地质学: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在《地质学原理》一书中以丰富的材料论证了地球地层渐变的理论。③生物学: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历程。④化学:1982年韦勒用无机原料人工合成尿素, 1870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⑤生物学: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分别发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消除了动物界同植物界之间的壁垒。⑥物理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表明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和统一;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证明了电、磁、光之间的同一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突出了物理世界的演化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等。 自然科学所提供的这些关于自然界自身联系和发展的事实材料,大体描绘出了一幅整体的联系和发展的自然图象。于是,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整个自然界都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并导致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

自然辩证法全部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全部思考题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如何?包括 哪些研究内容? 答:口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 义关于口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 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总结。 学科性质:向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 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研究对象:作为客体的白然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作 为这一关系的中介的科学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观。 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答:自然辩证法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不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 改变自己的形式,而H-能够不断的汲取相关学科领域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 4什么是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何?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 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 史必然性? 答:口然观是关于口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 改造自然的本休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致,并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在其发展的历程屮,始终存在着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人类自然观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 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不同的形态,古代自然观带有浓厚的直观、思辨和猜 测的性质。5-15IU: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和为宗教神学服务的经院哲学在 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占了统治地位,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在经济和生产 推动下兴起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W了宗教神学的 枷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解放。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标志着 口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來,走上了独立的发展Z路。19世纪,康 徳■拉普拉斯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和三大发现:即能量守恒与 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为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奠定了坚实而深 刻的基础。为了适应白然科学和哲学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 口然辩证法。 5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自然科学基础如何? 答:机械唯物主义口然观是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口然现彖的 观点,它把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归结为力学的性质,把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系统和运动形式都归结于力学的系统和运动形式,认 为自然界屮的一切爭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因果律。其口然科学基础是以牛 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 6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及基本思想和特征。 答: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 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 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完整版)整理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科学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P26-P42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P18 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是观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搭理推荐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技观,也是指导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还包括各门具体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其内容包括:自然观、科技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三个部分,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2、简述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流派及观点。 答:1、逻辑实证(经验):以科学主义为旗帜,以新逻辑为武器,以传统的思辨哲学为匕首,以最终统一科学为目标。口号:拒斥形而上学。代表人物:石里克、卡尔纳普 2、批判理性主义(否证主义、证伪主义):认为理论的真正检验,不在于试图证实它,一个理论的科学性标准在于否认性,一种不能为任何可能的事件所否认的理论是非科学的。代表人物:波普尔。 3、历史主义:是指某以科学家集团围绕某一学科,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共有信念。这种共同的信念规定了他们共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科学传统,规定了共同的发展方向,限制了共同的研究范围,科学研究就是在一定的“范式”的制约之下所从事的解题活动。 3、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体系及主要内容。 答:《自然辩证法》一书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论文、札记划分为6大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一篇论文,若干札记。主要论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取得的重大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并论述了十九世纪以来重大的科学发现,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个缺口,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2篇论文(《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自然科学中的神灵世界》)1篇札记。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掌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在研究过程中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排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干扰,加速研究进程。 第三部分,辩证法,1篇论文《辩证法》1篇札记《辩证法》。论述了辩证法的科促俄体系,强调辩证法的客观性,它是有三大规律,5大范畴组成的。 第四部分,物质运动形式1篇论文《物质的运动形式》,1篇《运动的基本形式科学分类》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同时间、空间中的内在联系,并指出科学分类是以对象运动形式为依据的。 第五部分,各门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4篇论文,5篇札记,重点探讨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第六部分,劳动创造了人。1篇论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4、结合古代自然科学的具体成就论述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答: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以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为本源,解释其他事物的产生与存在,体现了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解释世界时,坚持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例如:中国的八卦、五行学说,分别以8种事物、5种事物为本源,又以阴阳学说、相生相克的理论,解释世界的存在于燕化,万物及现象在本源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导致变化运动和发展。按照世界本来面目来反映,按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影响来认识,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干扰,将世界本质与状况的认识结合起来,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023年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通用5篇)

2023年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通用5篇) 1. 自然辩证法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环境问题? 2. 自然辩证法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如何理解? 3. 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法原理如何应用于生态系统的研究? 4. 自然辩证法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 5.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我们如何更好地认识生命的循环和平衡?1. 自然辩证法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环境问题?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关注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的综合性方法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环境问题。首先,自然辩证法强调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理解。它教导我们要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很多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环境问题的本质,从而寻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次,自然辩证法重视对立统一的观点。它认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对立的矛盾,而这些矛盾通过相互作用和转化,形成了新的发展阶段。在环境问题中,我们常常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找到一种既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又能实现生态平衡的解决方案。 另外,自然辩证法强调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它认为生态系统

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有机的整体。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要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不能仅仅注重个别现象或个体问题的解决。只有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我们才能找到保护环境的最佳途径。 2. 自然辩证法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如何理解?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关于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的综合性方法论,而现代科学是通过严谨的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来揭示自然规律的一种方法。它们两者具有一定的联系和互补。 首先,自然辩证法可以提供一种更广阔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科学所揭示的自然规律。自然辩证法强调了整体性、对立统一以及相互作用的观点,这些理论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诸如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等现代科学研究所涉及的复杂问题。 其次,现代科学的发展也为自然辩证法提供了更多的实证基础。通过现代科学的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和验证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些观点和原理。例如,现代生态学的发展为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系统整体性提供了更多的科学支持,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则为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外,自然辩证法还可以为现代科学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指导。自然辩证法强调了整体性、对立统一和相互作用,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2012《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6.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7.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

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5.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6.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1.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 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 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5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6.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 《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