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很详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很详细!

来源:先大基层全科医师大课堂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或血管等组织而出现一系列腰痛并常伴坐骨神经痛等临床症状的一种病变。

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农村基层地区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约6~8:1。在我国腰腿痛门诊中大约10%-15%的患者被诊断为腰突症,因腰腿痛收治住院患者中诊断该病的病例大约占25%-40%,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腰突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

解剖结构

1、腰椎的结构

(1)椎体肥厚;棘突呈方板状,水平向后伸。

(2)腰段椎管的形状

从上而下为卵圆形----三角形---三叶形

(3)腰椎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呈矢状位(内、外关系)。

2、腰椎间盘的结构

3、韧带

a.前纵韧带:限制脊柱过伸

b.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屈

c.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限过屈

d.棘间韧带

e.棘上韧带

f.横突间韧带

4、腰部肌肉

5、椎间盘与神经根

病因病机

1、病因

(1)内因:椎间盘本身退变(髓核脱水、韧带松弛)

(2)外因:损伤(急性损伤、劳损、腰骶部持续震动),风寒侵袭。

(3)其他因素:遗传因素,吸烟、饮酒、妊娠等。

2、病机

机械性刺激化学性无菌性炎症

(压迫、牵张)自家免疫反应

\/ ( 髓核突出)

神经根内损伤

(缺血、水肿、纤维化及脱髓鞘)

神经功能改变

/\

神经功能减低神经根痛敏-疼痛

(肌肉无力、感觉障碍)(异位冲动)

急性损伤:

慢性劳损:

临床分型

一、根据髓核突出方向分型

1、向椎体内突出;多发于青年期。

2、向前突出;不引起症状

3、向前下方突出

4、向后方突出;多见

5、向后侧方突出;与神经根关系密切,可引起放射痛。

二、根据向后突出的部位不同分型

1、单侧型

2、双侧型

3、中央型

三、根据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分型

1、肩上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外上方。

2、腋下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内下方。

3、肩前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正前方。

4、椎间盘破裂病理分型:

•膨出型——纤维环未破裂,膨出为生理退变,纤维环松弛但完整,髓核皱缩,表现为纤维环均匀超出椎体终板边缘。

•突出型——纤维环破裂,后纵韧带完整。髓核经纤维环裂隙向椎管内突出,后纵韧带未破裂,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向椎管内突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神经根性症状、体征。此型通过牵引、卧床等保守方法可缓解,但由于纤维环裂隙愈合能力较差,复发率较高。

•脱出型——纤维环、后纵韧带均破裂;纤维环、后纵韧带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内多有明显症状体征,脱出多难自愈,保守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大多需要微创介入或手术治疗。

•游离型——脱出的髓核在椎管内游走。脱出髓核与相应椎间盘不连接,可游离到椎管内病变的上或下节段、椎间孔等,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神经根症状或椎管狭窄症状,少数可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此型常需手术治疗。

5、根据突出间隙的多少分型

•1单发型仅1个腰椎间盘突出者占85%,仅压迫相应的一个神经根。

•多发型 2个或2个以上腰椎间盘突出者占15%,可压迫多个神经根。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腰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症状,也是早期症状,以持续性钝痛为多见,也有腰痛急性发作,呈痉挛性剧痛,难以活动,各种活动均受影响。

2、坐骨神经痛由于5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L5及L5/S1椎间隙,故多有坐骨神经痛。疼痛多为钝痛,并逐渐加重,呈发射痛。

3、腹股沟及大腿前内侧痛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时,突出的腰椎间盘可压迫2、3、4神经根,导致支配区域疼痛。

4、间歇性跛行由于腰及下肢的疼痛及麻木突然加重所致。多出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腰椎管狭窄,或原发性腰椎管狭窄的表现。行走时腰椎管内受阻的丛静脉逐渐扩张,加重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引起缺氧。

5、马尾综合征主要表现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巨大突出时,可压迫附近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出现严重的双侧或左右交替的坐骨神经痛、会阴区麻木、排尿排便不利、双下肢的不全瘫痪等。

6、其他有的患者的患肢可出现发凉、尾骨痛、小腿水肿等。

二、体征

1、腰部畸形

由于髓核向后突出,腰部被动前屈可缓解神经根所受的压迫,腰椎侧屈发生较晚。

2、活动受限急性期因保护性腰肌紧张,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慢性期主要以腰部前屈和向患侧侧屈受限明显,强制弯曲时加重放射痛。

3、椎旁压叩痛并向同侧下肢放射痛腰椎间隙棘突旁有深压痛,压痛点对诊断定位有重要意义。

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直腿抬高30度以下为强阳性,40~50度为中等阳性,60度以上为弱阳性。

5、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若健侧直腿抬高活动诱发患侧坐骨神经痛,表明有椎间盘较大的中央型突出或为腋下型突出,肩上型突出常呈阳性。

6、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为上腰部椎间盘突出症的阳性体征。患者俯卧,膝关节完全屈曲,足跟触及臀部,后伸髋关节,则L2-L4神经根张力增加,股神经受牵拉,患者感觉到腹股沟及大腿前方疼痛者为阳性。

7、屈颈试验阳性

头颈部被动前屈,使硬膜囊向头侧移动,牵张作用使神经根受压加剧,而引起受累的神经痛者为阳性。

8、腱反射异常腱反射减弱说明L5、S1神经根受压。

9、皮肤感觉异常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神经根会出现相应的神经所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或麻木。

10、肌力减弱 L3/L4椎间盘突出,股神经受累时,股四头肌肌力减弱,肌肉萎缩;L4/L5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受累时,腓肠肌肌力减弱,趾伸肌肌力减弱;L5/S1椎间盘突出,骶神经受累时,足跖屈力减弱,病程久者常有足背

伸肌群萎缩。

根据体征推算椎间盘突出的部位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辅助检查

1、X线片表现:正位片可显示腰椎侧弯;椎间隙变窄或左右不等,患侧间隙较宽。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前屈减少或消失,发生椎间盘突出的椎间隙后方宽于前方;后期椎体边缘有骨赘形成,关节突关节退变,上、下关节突交错,下关节突变尖插入椎间孔,使椎间孔变小。

2、CT、MRI检查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的影响。

CT示突出的椎间盘高于硬膜囊密度,正中稍偏左,压迫硬膜囊椎间盘突出(中央型)

椎间盘膨出(较严重,向后有突出)

椎间盘突出症在MRI上的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诊疗方案(2012年) 一、病名 中医病名:腰痛病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属中医“腰痛”范畴,是指腰椎退变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移位,突出物压迫腰脊神经,以腰腿疼痛及下肢麻木、无力、感觉减退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群。 (一)疾病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功能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踇指背伸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疼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 (三)证侯诊断

1、主要症状 (1)血瘀证:腰腿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身体困重,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隔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证: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养血荣筋 方剂:身痛逐瘀汤加减: 桃仁、红花、香附、地龙、牛膝、没药、川芎、当归、五灵脂、秦艽、羌活、甘草等。 中成药:活血止痛胶囊。 2、寒湿证: 治法: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方剂:甘姜苓术汤加减:牛膝、干姜、桂枝、茯苓、白术、杜仲、寄生、续断、甘草等。 中成药:大活络胶囊。 3、湿热证: 治法:解热除湿、舒筋通络 方剂:四妙丸加减: 苍术、黄柏、薏苡仁、木瓜、川牛膝等。 中成药:三妙丸。 4、肝肾亏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舒筋通络 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等。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一、概念 早在1764年Contugno曾描述过腰椎间盘脱出症的综合征状。1857年Virchow报告一例,1896年Kocher发现因外伤所致的一例腰椎间盘脱出症。1911年Middleton和Teacher报告了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而致死的一例。同年Good- Thwait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坐骨神经痛的关系。1928~1929年Schmorl等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腰椎间盘突出有关。1934年Mixter及Barr报告于手术切除脱出的腰椎间盘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后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了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本症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并认为本症与95%的坐骨神经痛和50%的腰腿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可引起继发性腰椎管狭窄。 二、诊断 临床表现: 1.疼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2.脊柱侧凸畸形主要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3.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4.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6.神经系统检查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2013年,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NASS)制订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根病诊疗指南》,提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压迫的诊疗流程和方法。同年,我国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制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专家共识及临床路径》又对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进行了一系列总结和概括。为了进一步规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技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本课题组在借鉴已有指南和共识的基础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相关的中英文文献进行系统回顾,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从而制订《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供临床医生参考。 参照2013年NASS指南的文献检索原则,于中国知网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PubMed数据库中对中英文文献进行检索。以“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 and “定义(definition)”,“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and “自然病程(natural history)[重吸收(resorption) or 预后(prognosis)]”,“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and “诊断(diagnosis)[症状(symptom) or 体征(sign) or 影像学(imaging) or X线 (Xray) or CT(Computer Tomography) or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r 脊 髓造影(myelography) or 椎间盘造影(discography) or 神经根造影(radiculography) or 神经电生理检查(electrodiagnostic testing)]”,“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and “保守治疗(conservative therapy)[卧床(bed rest) or 药物治疗 (drug/medical therapy) or 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 or 硬膜外注射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or 牵引(traction) or 手法治疗(manipulation)]”,“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and “手术治疗(surgical treatment)[开放手术(open surgery) or 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r 融合手术(fusion) or 人工椎间盘置换 (total disc replacement)]”为检索式,检索2019年9月以前的文献。 共检索到英文文献13339篇、中文文献17592篇。文献排除标准为动物研究、会议摘要、社评、信件、会议论文及学位论文。文献纳入顺序优先选择系统性综述、荟萃分析、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其次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最后为系列病例报告、临床经验、专家委员会意见等。专家组通过阅读文献标题、摘要和原文的方式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文献119篇,其中中文文献10篇、英文文献109篇。 文献的等级评定采用改良北美脊柱外科学会2013年指南的标准,参照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全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全文) 定义及自然病史 问题1: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最准确的定义是什么? 椎间盘的物质错位超过正常椎间盘边界范围,压迫神经,导致疼痛,无力,肌节麻痹或皮节感觉分布异常的一种疾病。 工作组专家共识 问题2: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自然病程如何? 因目前并没有对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自然病程的相关研究,工作组一致同意,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无论治疗与否,均能得到改善。突出的椎间盘组织随着时间推移通常会出现萎缩/ 退变。很多研究(但并非所有)显示随着突出椎间盘减小,临床功能逐渐改善 工作组专家共识 诊断及影像学 问题3:何种病史和体检结果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 肌力,感觉,仰卧位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征,对侧Lasegue 征等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诊断。 推荐等级:A 仰卧位直腿抬高试验,并和坐位直腿抬高试验进行比较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有所帮助。 推荐等级:B

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咳嗽冲击试验,Bell 试验,过牵张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弓形试验(slump test,注1),腰椎运动度,反射消失等检查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方面的作用。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 问题4: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最为合适的方法是什么?何时需要应用上述方法? 目前并没有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明影像学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 病的优势。工作组专家推荐有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病史和体检阳性结果的患者,MRI 检查是最为合适的无创影像学检测手段。若患者行MRI 检查存在禁忌,或者检测后无法判断结果,则推荐CT 作为次选手段。 工作组专家共识 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并存在相对应病史和体检阳性结果的患者,推荐无创的MRI 作为影像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推荐等级:A 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并存在相对应病史和体检阳性结果的患者,推荐CT,脊髓造影,或CT 脊髓造影作为影像学检测的备选方案。 推荐等级:A 目前电神经检查(electrodiagnostic study)用于诊断神经根压迫在临床中使用已经较为广泛,但该检查不能辨别神经压迫的原因。专家组认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首选方案仍应该是对应部位的轴位影像学片,电神经检测只能作为确定其他可能合并症的一个辅助手段。 工作组专家共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何海军 一、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义,是因椎间盘的蜕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以及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疼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它的发病率与各种因素有关,占门诊下腰痛的 10-15% ,占骨科因腰腿痛住院的 25-40% 。男女的发病率相差比较大,一般认为是 7~12 : 1 ,可能与和男性劳动强度大有关系。发病年龄主要见于青壮年,其中 80% 以上分布与 20-40 岁之间。它发病的部位可见于腰椎的各个节段,但以 L 4-5 最为多见,大概占 60% 左右。 L5-S1 占到 30-40% ,其它的分布在 L3-4 或者以上节段,其中同时两节突出者占 5-10% 。 二、历史回顾 有史记载以来,人类就受到腰腿痛的烦扰。在原始文化中将其归罪于魔鬼在作怪。后来古希腊人认识到下腰痛症状系由疾病引起,并以休息和按摩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到公元 15 世纪才明确地描述了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到公元 18 世纪提出这种疼痛是由坐骨神经引起的。 三、解剖概要 椎间盘的构成由上、下软骨板,髓核和纤维环三部分组成。椎间盘占脊柱全长的四分之一,其中腰部最大,颈部次之,胸部最小。 软骨终板上下各一,它的平均厚度大概是 1mm 。作用主要是承受压力、保护椎体。只要软骨终板保持完整,椎体不会因压力而产生吸收的现象,防止髓核突入椎体。 纤维环为纤维软骨组织,防止髓核向周围突出。纤维环可以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由胶原纤维组成,内层由纤维软骨组成。纤维环的前部和两侧部分最厚,几乎等于后侧部分的 2 倍。纤维环比较坚固,它紧密附着于软骨终板上,可以保持脊椎的稳定性。 髓核是脊索残余的组织,黑白色,它的水份含量可以占髓核总量的 75-90% 。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物质逐渐被软骨组织所替代,各种成份组结合使髓核形成立体网状角状结构。髓核具有可塑性,在压力下可以变成扁平。纤维环与软骨板将髓核限制在球形腔内。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很详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很详细! 来源:先大基层全科医师大课堂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或血管等组织而出现一系列腰痛并常伴坐骨神经痛等临床症状的一种病变。 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农村基层地区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约6~8:1。在我国腰腿痛门诊中大约10%-15%的患者被诊断为腰突症,因腰腿痛收治住院患者中诊断该病的病例大约占25%-40%,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腰突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 解剖结构 1、腰椎的结构 (1)椎体肥厚;棘突呈方板状,水平向后伸。 (2)腰段椎管的形状 从上而下为卵圆形----三角形---三叶形 (3)腰椎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呈矢状位(内、外关系)。

2、腰椎间盘的结构

3、韧带 a.前纵韧带:限制脊柱过伸 b.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屈 c.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限过屈 d.棘间韧带 e.棘上韧带 f.横突间韧带 4、腰部肌肉

5、椎间盘与神经根

病因病机 1、病因 (1)内因:椎间盘本身退变(髓核脱水、韧带松弛) (2)外因:损伤(急性损伤、劳损、腰骶部持续震动),风寒侵袭。 (3)其他因素:遗传因素,吸烟、饮酒、妊娠等。 2、病机 机械性刺激化学性无菌性炎症 (压迫、牵张)自家免疫反应 \/ ( 髓核突出) 神经根内损伤 (缺血、水肿、纤维化及脱髓鞘) ↓ 神经功能改变 /\ 神经功能减低神经根痛敏-疼痛 (肌肉无力、感觉障碍)(异位冲动)

急性损伤: 慢性劳损: 临床分型 一、根据髓核突出方向分型 1、向椎体内突出;多发于青年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 主攻病种临床诊疗方案 腰痛病 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目录 一诊断 (1) 二中医治疗方案 (2) 三中医治疗效果 (10) 四中医治疗难点 (13) 五针对难点的中医治疗对应思路 (13)

腰痛病 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腰痛病是在肝肾亏损的基础上,因风寒湿及热邪侵袭、劳损等诱因,引起腰腿经脉痹阻,临床以腰腿窜痛、麻木为主症,具有病程迁延难愈的特点,好发于青壮年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从病理上分为膨出型、突出型和脱出型。临床以或腰痛、或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或跛行、或二便障碍等为主要表现,或兼见一、二,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其次是腰3~4间隙。 一诊断 本病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

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CT及MRI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证候分类 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常规治疗 1. 手法治疗 (1)麻醉下手法治疗 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运用名老中医特色理筋正骨手法,充分解除压迫,松解神经根粘连,恢复腰椎生理曲度,达到舒筋活络、通督止痛的效果。 ①牵引按压法 患者俯卧,助手分别于腋下及足跟作对抗牵引或机械牵引约10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发病时间,是否有外伤史或慢性积累性受伤史。 2.腰腿痛的位置、性质、持续时间、与运动的关系。 3.每次发作的诱因,既往的治疗情况。 4.是否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体格检查】 1.腰椎侧凸。 2.腰部活动受限。 3.压痛及骶棘肌痉挛。 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5.感觉异常:腰5神经根受累者,小腿前外侧和足内侧的痛、触觉减退;骶1神经根受累者,外踝附近及足外侧痛、触觉减退。 6.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者,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者趾及足跖屈力减弱。 7.反射异常:骶1神经根受压,踝反射减弱或消失;马尾神经受压,肛门反射减弱。 【辅助检查】 摄X光片、CT、MRI、X线造影,B型超声,电生理检查等。

【诊断及分型】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综合作出初步诊断。 常见分型:1.膨隆型。2.突出型。3.脱垂游离型。4.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鉴别诊断】 1. 与腰痛为主要表现疾病的鉴别 (1)腰椎结核,腰椎肿瘤,常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利用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 (2)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腰背部肌筋膜炎。 (3)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以第3腰椎横突尖压痛为典型表现,局部封闭效果好。 (4)椎弓根峡部不连。 (5)脊椎滑脱:从X线侧位片上可了解椎体的滑脱情况并据此计算其程度。注意近1/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椎滑脱。 2. 与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疾病的鉴别 (1)神经根及马尾肿瘤,依据影像学予以鉴别。 (2)椎管狭窄症:主要临床特点是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下腰痛、马尾神经或腰神经根受压表现,需仔细研判X线片、造影、CT、MRI、才可作出鉴别。约30~40%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同时合并椎管狭窄症。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2023年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2023 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ZY/T001.1-001.9-94〕。中医病名参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 GB/T15657-1995〕。西医病名 ICD-10 编码为 M51.202。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局部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苦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逝,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消灭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逝,拇趾背伸力减弱。 〔6〕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逝,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特色与优势指南》〔罗云坚、孙塑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1)腿痛重于腰痛,腿痛是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苦痛。 (2)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麻木。 (3)直腿提高较正常削减 50%,兼或有好腿抬高试验阳性,作弓弦试验即腘窝区域指压神经引起的远近两端的放射痛。 (4)消灭四种神经体征中的两种征象〔肌肉萎缩、肌无力,感觉减退和反射减弱〕。 (5)与临床检查全都的影像学检查觉察,包括椎管造影,CT 或MRI.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猛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苦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病症根本消逝,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猛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或沉涩。 2.寒湿痹阻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静卧痛不减,日轻夜重,受寒及阴雨苦痛加重,肢体发凉。舌质胖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弦紧或弦缓。

最新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中医整脊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前言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发布.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提出、起草并归纳。 本《指南》由河南省正骨研究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负责起草,由鲍铁周、宋永伟、李新生、杨耀洲、毛书歌等参加起草.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鲍铁周、宋永伟、李新生、杨耀洲、毛书歌等。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髓核脱出症。由于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骨关节旋转、倾斜、错位,导致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或椎管,刺激到脊神经或脊髓;或因骨关节错位、椎间孔移位,导致神经根位移与椎间盘产生卡压,引起腰椎活动障碍、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传统称“腰腿痛”或“腰骻痛”。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护理。 本《指南》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2要求 2.1 诊断 2.1.1 诊断要点 2.1.1.1 病史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以男性为主,有腰部外伤、积累性损伤或外感风寒湿邪等病史。 2.1.1.2 症状 反复发作的腰腿痛或单纯性腰痛或下肢放射痛。棘间及椎旁有固定压痛点,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因咳嗽、喷嚏或翻身而加重.腰椎出现侧弯、平腰或后凸畸形,腰部活动受限。患肢可出现肌肉萎缩、受累神经根区的感觉减退或迟钝,踝及踇趾背伸力减弱. 2.1.1.3 体征 2.1.1.3.1 脊柱姿势患者常出现脊柱姿势的异常改变,如:腰椎过度前屈、腰椎生理曲度平直或反张、腰椎侧凸。 2.1.1.3.2 脊柱运动受限患者的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运动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尤以后伸疼痛最明显.

2.1.1.3.3 压痛点和放射痛一般在病变棘突间隙及椎旁1~2cm处,有明显压痛点,常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据报道其阳性率可达90%左右。 2.1.1.3.4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该试验阳性多提示腰3、4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但阴性不能排除腰3、4以上的椎间盘突出。 2.1.1.3.5 股神经牵拉试验该试验阳性多提示腰2、3椎间盘突出. 2.1.1.3.6 感觉改变表现为受压神经根所支配得皮肤节段会出现感觉得改变。先为感觉过敏,后为感觉迟钝或消失. 2.1.1.3.7 腱反射改变股神经受压,膝反射减低;骶1神经根受压,跟腱反射减低。2.1.1.3.8 肌萎缩及肌力减退某些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患者常出现患侧股四头肌及小腿肌萎缩。2.1.1.4 影像学检查 2.1.1.4.1 X线检查常规拍摄腰椎正侧位片。正位片椎体有旋转,有时可见脊柱侧凸;侧位片可显示椎间隙变窄,椎曲弓顶距离变小甚至消失,椎曲变直。中老年患者多并有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X线检查还可以除外骨关节的破环、转移癌、骨结核、肿瘤、脊柱的先天畸形等。 2.1.1.4.2 CT检查目前已普遍作为该病的常规检查.CT检查于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观察到突出物的直接影像及与神经根、硬膜囊的相邻关系,并可了解椎管容积、黄韧带、神经根管等情况。同时,还可从横断面图像测量椎管和侧隐窝的容积。 2.1.1.4.3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它能直接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并可判断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和硬膜囊与神经根受压的程度。 2.1.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方法较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常见的分型方法有以下几种: 2.1.1.5.1 整脊学分型法 ――椎间孔型指椎间盘突出于后外侧椎间孔部位,压迫神经根。症见单下肢放射性疼痛、麻痹.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可显示椎间盘突出压迫椎间孔。 ――椎管型指椎间盘突出于后方突入椎管,压迫硬膜囊,马尾神经,也称“中央型”。症见双下肢麻痹疼痛(可有一侧较重),鞍区麻痹,大小便无力或排便困难。部分病人有腹胀,直腿抬高试验多为弱阳性。CT和MRI可显示突出的椎间盘的形态及对硬膜囊的压迫程度。 ――退化刺激型指椎间盘退化,自身的炎症刺激脊神经,引起以腰痛为主,并单下肢放射性麻痹.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弱阳性,此类型往往反复发作。X线片椎曲轻度改变,侧弯不明显;有唇样增生,CT、MRI可显示突出的椎间盘有否破环或囊性气泡。 2.1.1.5.2 依据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分型 ――幼弱型纤维环为不全破裂,其外层尚保持完整,髓核可以还纳,破裂的纤维环可能得以愈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方案 【中医病名】腰痛病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均可使纤维环破裂,导致腰椎间盘旳髓核突出而引起本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中“腰痛”或“腰腿痛”,“痹症”范围。 二、诊断 (一)诊断根据 1、病史:一是外伤,二是劳损,三是肾气局限性,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致使经络困阻发病。 2、症状 (1) 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最先出现旳症状,并且是多见旳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减轻。 (2) 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L5、L5/S1间隙,故轻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3) 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旳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旳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对应旳神经根支配旳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4) 马尾神经综合征:向正后方向突出旳髓核、游离旳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多体现为急性尿潴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5) 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旳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原因是突出旳椎间盘组织移人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6) 肢体麻木感:有旳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体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而引起旳麻木。 3、体征 (1) 腰椎侧凸:它是一种姿势代偿性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 (2) 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旳病人一般有腰部活动受限旳体现。 (3) 腰部压痛及骶棘肌痉挛:约89%腰椎间盘突出旳病人,在病变间隙旳棘突间有压痛。约1/3旳病人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4) 间歇性跛行:当患者走路时,伴随行走距离增长,腰背痛加重,不得不停步。 (5) 神经系统征象:80%病人出现感觉异常,70%病人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主要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外伤或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在临床诊疗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诊断 1、病史采集:询问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等,了解患者的职业、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 2、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脊柱形态和活动度,检查下肢感觉和肌力,判断是否有神经受压的表现。 3、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结构关系。 二、治疗 1、非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牵引、药物治疗等。 2、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较重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风险评估、术前宣教等。在手术后,需要进行细致的术后护理,包括伤口护理、引流护理、疼痛管理、康复训练等。 三、预防 1、加强锻炼: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如游泳、瑜伽等,可以增强腰 椎的稳定性,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2、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坐立或弯腰,定期改变姿势,保持正 确的姿势。睡眠姿势也很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床垫和枕头。 3、定期检查:定期进行体检和脊柱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疗需要遵循规范的流程和指南。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这种常见的脊柱疾病。我们也应该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和社会支持。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研究 第一章:病因与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可引起明显的腰背疼痛、下肢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 盘纤维环损伤,引起髓核突出所引起的。这种病情可能会出现在 任何年龄,特别是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第二章:病症表现与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包括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无力或麻木、行走不稳甚至难以行走等。而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检查 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检查患者的感觉、肌力和环节张力。此外,常识的影像学检查,如X线、核磁共振(MRI)和CT扫描等,也是从医生进行病情诊断和判断最有效的工具。 第三章: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疗法等。在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药物治疗一般是首选,可 选用止疼药、消炎药和肌肉松弛剂等药物。物理治疗包括康复、 针灸、按摩和热疗等,这些都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在病情严重、 药物和物理治疗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手术是必需的。然而,手 术治疗仅适用于严重的病情,因为手术风险较高,术后复原需要 一段时间。

第四章: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包括针灸、拔罐、中药等。其中针灸是中医治疗腰痛的一种传统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穴位,以促进气血流动和改善身体状态。拔罐则是通过吸附皮肤表面来达到活络通经的作用。中药治疗则是采用中药熬制成剂,以消炎、止痛、舒筋活络的作用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 第五章:如何预防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注意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姿势,特别是长期坐着的人需要多运动,间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增强肌肉弹性,可以进行一些运动训练,如瑜伽、普拉提以及游泳等,都可以有效强化脊柱肌肉。定期进行体检和经常进行腰腹部肌肉训练也是有效的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结论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每一种都存在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只有专业医生的指导并搭配日常合理的生活习惯,才能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迎来更好的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 【临床表现】 1.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两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L3、L4间隙突出,因L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

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2.脊柱侧凸畸形主要弯曲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凸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例如,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曲,如向健侧的弯曲则疼痛加剧。 3.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4.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

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6.神经系统检查 L4、L5突出(L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L4、L5突出(L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伸躅及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L5、S1间突出(S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分瘫痪。 【辅助检查】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拍左、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现状与前沿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现状与前沿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由于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以及年龄 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旨在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现状与前沿。 一、病因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使得椎间盘中的软骨组织向外凸出,压迫了椎间盘周围的神经根和脊髓,导致腰痛、下肢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过度和长期的不良姿势,如长时间弯腰、负重等。 2. 骨骼增生等引起的脊柱变形。 3. 腰部受伤或扭曲。 4. 长时间坐姿或站立姿势不变等引起的腰背部肌肉紧张。 二、诊断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1. 症状和体征: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疼痛、下肢疼痛、局部压痛等明显症状,行 走和站立时疼痛加重,休息时疼痛减轻。 2. 影像学检查:采用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和CT扫描等技术检查患者的脊柱 情况,明确椎间盘的突出部位、大小和形态等。 三、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一般适用于患病早期或轻度患者。主要包括止痛、消炎、物理治疗、按摩、针灸、理疗等措施。 物理治疗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包括热敷、冷敷、牵引等。热敷可以改 善血液循环,促进患处代谢;冷敷可以减轻疼痛,消除炎症;而牵引可以直接作用于椎间盘,缓解神经根的压迫。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的患者。手术方式主要包括椎板切除术、椎间盘摘除术和椎间融合术等。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逐渐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 要方式。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恢复快,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沿技术。 四、中国的前沿技术 我国的医学界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也不断进行着前沿研究和探索。 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开始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如针刺、推拿、保健养生等。这些方法既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又可以促进身体健康,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同时,我国的微创手术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已经开始出现了能够实现精细操作 的手术机器人和数字化手术室等前沿技术。这些技术在保证手术精准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五、总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 和处理。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沿,在治疗上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我们相信,在医学技术的支持下,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会取得更令人瞩目的成果。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针灸科诊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2018年度中医诊疗方案 —、诊断 (—)疾病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 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 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籬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 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细而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辰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二、治疗方案 (—)手法治疗 1•松解手法,包括点法、压法、摇法、监法、推法、掌揉法、拍法、弹拨法等放 松肌肉类手法,适用于急性期或者整复手法之前的准备手法。松解类手法要求:均匀、 持久、有力、柔和、深透,要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2•整复类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斜扳腰椎法、牵引按压法、腰椎旋扳法等适

2020中国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2020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一、背景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 放射痛和感觉异常。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生活习 惯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 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制定科学规范的诊疗指南对于指导临床实践、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病患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概述 2020年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的制定是在广泛征求国内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 者提供权威、科学的诊疗方案。指南内容全面、系统,明确了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与康复策略,有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 断和治疗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对于规范诊疗行为,改 善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诊断 1. 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和感觉异常,患者常伴有腰部活动受限,甚至出现下肢乏力或无力。患者还可能出 现神经系统体征和自发痛。在临床诊断中,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 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辅助检查包括X线片、CT、

MRI等。 2. 诊断标准 根据《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指南》的相关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有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所见;(2)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 (3)症状可患者经过去除或者缓解了。 四、治疗 1. 药物治疗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首先应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休息、药物 治疗、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疼痛和炎症,可选用镇痛药、 抗炎药、肌松药等。但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避免长期大量使用,严格遵医嘱使用。 2.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治疗手段,包括理疗、康复训练、 针灸等。适当的物理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腰 部功能。 3. 外科手术 对于部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诊疗方案

痹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诊断方案 【定】 因腰椎性、破碎、髓核突出迫或刺激神根、 尾神,而惹起以腰腿痛主要表的疾病,中医称偏痹。 常于 L4—5 及 L5—S1 隙。 【病因】 1、医学: 中医学:气血、与腑功能的失和腰痛的生有亲密的关系,引本病的原由, l 是外; 2 是; 3 是气不足、精气衰微、筋脉失养; 4 、寒、湿、之邪流注,使困阻,气滞血瘀,不通痛。 《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舍于,在之,六不通,四肢肢痛腰脊乃。”《病源候·腰脚痛苦候》:“ 气不足,受 邪之所也,虚,虚受于冷,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 2、代医学: 内因:①、天生育异样。②、退髓核含水量减少,性和抗 荷能力减退。 外因:①、一次重的外。②、频频多次度外,累 性。③、严寒刺激。 【病理化】

l、突出先期 髓核瘢痕样结缔组织,变性纤维环频频伤害、变薄、产生裂隙,病人可有腰部不适或痛苦,无放射性下肢痛。 2、突出期 神经根发生急性创伤性炎症反响,充血、水肿、变粗和极度敏感。 3、突出后期 ①、突出物纤维化、钙化。 ②、椎间盘整个变性,纤维环皱缩,椎体上下边骨质硬化,边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 ③、神经根发生粘连、变性、萎缩,其支配区运动、感觉丧失。 ④、黄韧带肥厚为继发病变。 ⑤、椎间关节退变与增生,因间盘突出后,椎空隙变窄,椎间关节代偿性负荷增添。 ⑥、继发性椎管狭小。 【分类】 依据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类: 1、旁侧型突出:突出物位于间盘的后外侧,压迫神经根,惹起放射性腿痛。 ①、根肩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外前面(肩部),将神经根向后内侧挤压,脊柱多向健侧弯,向患侧突。 ②、根腋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内前面(腋部),将神经根向后外侧挤压脊柱多向患侧弯,向健侧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