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全)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1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识记)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知识点: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要点:社会行为(领会)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其意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知识点:社会心理

3.宏观的社会层面学的研究范围

1.微观的个体层面

2.中观的群体层面情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知识点: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即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及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知识点:哲学思辨阶段

知识点:经验描述阶段

知识点:实证分析阶段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4.伦理原则

要点:伦理原则

1.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的措施和步骤;

2.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3.在研究进行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其同意参与;

4.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批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说明,求得理解;

5.被试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6.对被试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其同意。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应用)

2.调查法(应用)

3.档案研究法

4.实验法

要点:观察法(领会)

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要点:调查法(应用)

1.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

(1)特点

(2)分类

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前者是标准化访谈,即按统一要求,依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正式访谈;后者的访谈提纲是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者可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与调整。结构访谈的优点是结果易于统计分析但灵活性较差。

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直接访谈不仅能获得言语信息而且还能得到非言语信息,因而有助于对结果的解释与分析,但这种访谈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花钱较多;间接访谈的优点是,搜集资料用时相对较少,花费较小。

(3)访谈过程与技巧

准备工作

接近被访谈者

应对拒绝的技巧

谈话和提问的技巧

追问技巧

2.问卷法

(1)特点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原则进行从而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及盲目性;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2)类型

(3)问卷的结构

(4)问卷设计的原则

要点:问卷设计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明确并紧密围绕研究目的。

全面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全面考虑问卷内容的构成,在提问语句及答案设计中要尽量穷尽相关内容。

非歧义性原则设计问卷要使被调查者能正确理解,避免出现歧义。

非暗示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调查者力求避免对被调查者的暗示与诱导。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社会学习论

2.社会交换论

3.符号互动论

4.社会认知论及场论

5.精神分析论

要点:社会学习论

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1.简史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2.学习的机制

3.观察学习

要点:社会交换论

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符号互动论

主张从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研究人类群体生活德,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社会认知论及场论

强调个体认知过程在其行为中的重要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社会认知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是,个体并不是被动面对客观世界的各类事物,而是把自己的知觉、思维和信念组织成简明的有意义的形式。无论情境怎样复杂,人们都能把某种意义赋予它。这种组织、认知和解释,对个体在社会情境的行为影响很大。

精神分析论

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及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后来发展为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亦称深层心理学。

要点:紧张与冲突

心理生活空间中,一个区域处于与周围区域相对平衡的状态称作紧张;冲突是“近乎相等的强场力的对立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使某一区域平衡状态被打破,个体为恢复平衡,在心理生活空间寻求满足需要的目标,释放能量,驱动行为达到目标。如目标能满足需要是正诱发力,使个体趋向目标;反之则为负诱发力,使个体回避目标。冲突有三种类型即双趋冲突,双避冲突与趋一避冲突。

人格结构

三个层次: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

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在正常情况下,三者相对平衡,个体能得以适应环境和现实。

第2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知识点:社会化概念(识记)

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它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再社会化(识记)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知识点:社会化的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

知识点:社会化的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2.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知识点: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

2.学校

3.大众传播媒介

4.参照群体

知识点:政治社会化

知识点:道德社会化

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有三个方面:

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

形象的体验亦可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是指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

3.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知识点:性别角色社会化

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的机制实现的。

知识点: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语言是人们相互理解的手段,个体掌握一种语言后,才能接受社会习俗和态度,并以此塑造自己的人格。语言是个体联系他人与社会的纽带;同时,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因为语言中蕴含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社会化在个体社会化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知识点:社会角色的概念(识记)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个体都在此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演戏和表现自己,把握自我形象,达到一定目的。

知识点:社会角色的分类

知识点:角色扮演过程

1.角色期待

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

2.角色领悟

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按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来进行的。3.角色实践

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实际表现的角色。

知识点:角色失调(领会)

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和自尊

知识点:自我

1.自我的概念;

2.自我的结构;

3.自我概念的功能;

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5.自我概念的测量;

要点:自我的概念(识记)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镜我(领会)

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自我概念是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我的。

要点:自我的结构(识记)

1.物质自我

物质自我是其它自我的载体。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2.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3.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又被其意识到)的层面;

4.理想自我

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原因。

5.反思自我

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自我概念的功能

1 2 3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三个阶段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知识点:身份

1.身份的定义

2.身份的特点

要点:身份的特点

1.客观性

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种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因而是客观的;

2.主观性

身份以自我概念为表现形式,因为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身份的意识;

3.多重性

个体在社会中往往具有许多身份,因为每一个体都有一个以上的社会地位;至于个体的处境的多重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4.稳定性

某些身份如出身、民族、性别等是终生不变的;有些社会身份在一定时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身份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与行为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个体的社会地位往往有较大改变,个体可能失去自我。如失去时间较长,程度较重,对其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5.契约性

现代社会,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身份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个体应予履行。

知识点:自尊)

1.自尊的概念;

2.影响自尊的因素;

3.自尊的测量;

要点:自尊的概念(识记)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要点:影响自尊的因素(识记)

1.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以下亲子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卷入;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

2.行动表现的反馈

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自尊水平。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能使个体获得的行动表现是正反馈,有益于增加尊。

4.根据相似性原理

正确进行社会比较在社会比较中如何选择坐标系是极重要的。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尊。

第 3 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知识点: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

知识点:社会知觉的原因

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2.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4.对行为原因的知觉

知识点: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3.认知者的情绪

要点:图式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图式的作用:

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个体知觉他人,所看见的是其想看见的东西,即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

2.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中。对注意对象的选择,认知者未必能意识到。

3.影响记忆

个体知觉他人能记住的,是其以前知道的东西。

4.影响自我知觉

认知者如果建立了自我图式,就会据此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认知。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整饰

知识点: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知识点:印象形成的效应

要点: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识记)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

要点:光环效应(识记)

在第一印象形成中,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维度。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作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与否。个体对他人所作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他的其它品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

要点:刻版印象与定型(识记)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版印象。这是社会知觉中表示凝固性与偏向性的概念。如果刻板印象是针对某一群体成员则称定型。对某一群体成员特征的认知,带有价值倾向的概括化印象即是定型。刻板印象与定型的积极作用是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其消极作用是容易形成偏见。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定型往往具有负面性质,会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知识点: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加法模式

2.平均模式

3.加权平均模式

知识点:印象整饰(领会)

1.印象整饰的概念

2.印象整饰的作用

3.印象整饰的策略

要点:印象整饰(领会)

印象整饰,亦称印象管理。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

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待。印象整饰与印象形成的区别是,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整饰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印象形成施加影响。

第三单元归因

知识点:归因(领会)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知识点:行为原因的分类

1.内因与外因

个体实际归因时,首先注意的是内因与外因。前者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如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行为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如果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可称之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之发生并非由内因和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2.稳定性与易变性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和易变性因素。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点、能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在外部条件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像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3.可控性

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动因。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结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可作出不同预测。如果行为动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那么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其对未来行为的预测相对准确。

知识点: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他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发展与结果的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人之内部,称为内控者。另一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状况,而个人努力是无济于事。这类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控制点在个人之外部,称为外控者。

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而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是赌博式的碰运气。他们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显然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

知识点:归因原则

1.不变性原则

2.折扣原则

3.协变原则

要点:不变性原则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就是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许多条件下总是与某种结果相联,如果特定原因不存在,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这就可把特定结果归结于那个特定原因。不变性原则的思想方法是科学的,用这种方法可找到某种行为或其结果的关键

原因。

要点:折扣原则

这个原则是归因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者凯利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也存在其它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在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当一种结果是由一种以上原因引起的,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时显然需要谨慎行事。

要点:协变原则

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所有信息中去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是否由于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而产生的。凯利指出,一种效应会被归因于效应发生时发生,而效应不发生时也不出现的条件。我们可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归因:刺激客体维度、行为主体维度以及背景维度。因此凯利的归因理论也称作三维理论。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三种信息:

1.特异性信息

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2.共同性信息

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3.一致性信息

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个体从以上三方面信息的协变得出结论。

知识点: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的影响

2.自我价值保护

第 4 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概述

知识点: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动机过程(识记)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知识点: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功能

知识点:动机的分类

1.按性质可分为自然动机与社会动机。

2.按作用可分为优势动机和非优势动机。

3.按个体是否意识到可分为清晰动机,自觉程度较高;模糊动机是无意识的。

知识点: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识记)

倒U型曲线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但其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均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第二单元社会动机与社会行为()

知识点:亲合动机(领会)

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

1.亲合起源于依恋

2.亲合的作用

1 2 3 4

3.影响亲合的因素

要点:亲合起源于依恋

人是一种群居的社会动物。合群在个体的早期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即婴儿对双亲的出现有积极的反应,愿意和父母在一起。惊慌不安时寻找父母,双亲在场便减少这种不安状态。

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例如婴儿的哭和笑都是不经学习就会的先天行为。哭和笑有助于依恋的形成。另一方面,双亲的出现使婴儿微笑,停止哭泣,这本身是一种强化。没有这种强化,双亲也难于有对婴儿强烈的亲子依恋。因此,可以说某些先天行为模式是依恋的基础,通过亲子间的相互强化,这些模式得以发挥作用。

要点: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

对社会隔离(剥夺)者(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的研究表明,他们由于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

2.情绪因素

从亲合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

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

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这是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还可能增加。

3.出生顺序

它是影响亲合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

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其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的缘故。

知识点:成就动机(领会)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广泛背景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

1.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2.抱负水平

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要点:抱负水平(领会)

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与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对自我能力的估计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知识点: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成就动机是习得的社会动机,在培养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合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使儿童的成就动机发展较好,儿童对成功的追求热情较高;而过度管束和限制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往往成人后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因为他们缺乏成就需要;因此,从小就应培养儿童的成就感,这是自我实现者高峰体验的基础;

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内容所表现的成就动机,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

知识点:侵犯

1.侵犯的构成

2.侵犯的原因

要点:侵犯的构成(领会)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社会性质;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侵犯是亲社会性质的;此外,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侵犯,即被认可的侵犯。广义的侵犯包括以上三种情况,而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

知识点: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2.挫折——侵犯学说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要点:挫折——侵犯学说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挫折——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这种学说有三个主要观点: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后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修正。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知识点:利他

1.利他的性质

2.利他产生的条件

3.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要点:利他(领会)

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1 社交焦虑概念

2嫉妒嫉妒情绪的特点

3 羞耻与内疚

第 5 节:态度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知识点: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

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

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随便改变。

1.态度的成分

2.态度与价值

要点: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

2.情感成分

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

3.行为倾向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

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成分说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一般地,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往

往决定行为倾向。

知识点:态度的功能

1.工具性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知功能

知识点:态度的维度

1.方向

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中大多涉及这个维度。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

2.强度

即态度方向的程度。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

3.深度

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

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

个体在某一态度上的外显度是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

知识点:态度的形成

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一)服从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二)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虽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脱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在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三)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其中情感成分是中介因素,认同基于情感上的喜欢。而内化过程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个体态度的形成,从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成为稳定性的心理倾向,不易改变。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知识点: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

(一)传递者

1.信息的传递者

其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2.说服的意图

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改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自

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态度。

3.说服者的吸引力

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服;

(二)沟通信息

1.信息差异

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较高,这种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如传递者威信低,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

2.畏惧

它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却只能是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倾向性

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三)接受者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

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四)情境

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以下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

1.预先警告

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例如,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有关时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2.分心

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知识点: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二)认知失调论

(三)社会交换论

要点:社会交换论

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

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但是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个体对这种精确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到。

第三单元态度测量

第 6 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1 沟通的概念

2 沟通的结构

3沟通的功能

第二单元体语沟通

1目光与面部表情

2身体运动与触摸

3姿势与装饰

4人际距离

第三单元人际关系()

知识点:人际关系的概念(识记,领会)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人际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其特点是:

(一)个体性

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二)直接性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三)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二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

知识点: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定向、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

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2.情感探索阶段

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随着双方共同的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3.情感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彼此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

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

2.交换性原则

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人际交往是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投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此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知识点: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其要点是:

1.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2.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它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

3.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二者互补。

4.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5.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要点: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识记,领会)

1.包容需要

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参加群体活动等;如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则会形成高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群居或独

处都会有满足感,并能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较好;

2.支配需要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则易于形成专制式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独行;或者形成拒绝式行为方式,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儿童焦虑过重,防御行为明显。

3.感情需要

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切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关系中,长大后会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对待自己。

舒茨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的过程是按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

第二单元人际吸引

知识点: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知识点:影响喜欢的因素

第三单元人际互动

知点识人际互动的概念

知识点:人际互动的形式:合作与竞争

1.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2.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3.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要点:合作及其基本条件(领会)

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其基本条件是:

1.目标的一致;

2.共识与规范——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在合作过程中遵守双方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

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以上基本条件只有在合作者双方人际互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要点:竞争及其基本条件(领会)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其基本条件是:

1.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目标是较为稀有或者难得;

3.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

4.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要点: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社会心理学者多伊奇提出一种解释产生竞争与合作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与手段间如存在相关依赖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存在消极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第7节: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从众

知识点:从众的概念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

知识点:从众的功能

知识点:从众行为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它原因(如情况不熟悉等)必须从其它途径获得对自己行为的引导。按照费斯廷格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它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2.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任何群体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和执行机制。对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接纳、喜欢和优待;而对偏离者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在社会生活中,多数人实际上已有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个体从众性愈强,其偏离群体时产生的焦虑亦愈大,也就愈不容易偏离。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也较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

它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认同感较强,与群体成员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作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要求。

由群体参照性引发的从众是真从众;由于恐惧偏离而引发的从众是权宜性从众;而由群体的高凝聚力,个体期待与群体规范一致等引起的从众行为则是层次上更高的从众行为。

知识点: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2.个体人格因素

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知识点:社会促进的概念

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隐含在场、想象在场。

社会促进有二种效应:

1.结伴效应

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2.观众效应

个体从事的活动,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

知识点:社会惰化的概念

与社会促进相反,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也称社会抑制。即由于他人在场而使绩效降低。

知识点:社会惰化的原因

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知识点:模仿

1.模仿的概念

2.模仿的意义

3.模仿的发展

4.塔尔德的《模仿律》

要点:模仿的概念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

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个体感知到他人行为时,会有重复这一行为的愿望,模仿便随之而来。其特点是:

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

2.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

知识点:暗示

1.暗示的概念

2.暗示的分类

3.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要点:暗示的概念

暗示是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较间接的形式进行。

暗示有三个环节,即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节概述 社会心理学的诞生——1908年罗斯《社会心理学》,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侧重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侧重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艾尔乌德 二、行为——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勒温——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B=f(P,E)行为=f(个体,个体所处的情境)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 霍兰德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分为:启蒙期、形成期、确立期 一、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主要是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康德和卢梭:人性本善;马基雅维里、霍布斯:人性本恶 二、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拉扎鲁斯、谢夫勒、冯特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塔尔德、迪尔凯姆、列朋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和、控制、服从、创造、建设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三、实证分析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特利普力特、莫德、F.H.奥尔波特、墨菲 特点:描述阶段——实证阶段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纯理论研究——应用研究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客观描述资料和分析结果,无论是否与社会他人等的价值观冲突。(二)系统性原则:把研究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并用系统方法研究。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全)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1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识记)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知识点: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要点:社会行为(领会)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其意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知识点:社会心理 3.宏观的社会层面学的研究范围 1.微观的个体层面 2.中观的群体层面情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知识点: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即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及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知识点:哲学思辨阶段 知识点:经验描述阶段 知识点:实证分析阶段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讲体验社会心理学 1、无名效应 2、皮革马里翁效应 3、如何识别部属的谎话(言语表情动作)(眼睛)(细节与情节梗概) 4、如何识别部属的性格(坐车奇遇) 5、如何识别部属的气质(看电影受挫后的不同反应) 第二讲导论心理学面面观 一、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 psychology )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心理的实质—-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心理的结构 1、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 过程。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2)情绪过程(emotional process)是个体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A、愤怒:包含生气、微愠、愤恨、暴怒、敌意.。等. B、悲伤:包含忧伤、抑郁、寂寞、沮丧、绝望.。等。 C、恐惧:包含焦虑、惊恐、恐慌、紧张、忧心…等。 D、快乐:包含高兴、喜悦、满足、幸福、兴奋、狂喜…等。 E、厌恶:包含轻视、轻蔑、讥讽、不屑、排拒…等。 F、惊讶:包含震惊、讶异惊喜、叹为观止…等。 G、羞愧:包含愧疚、尴尬、懊悔、耻辱…等。 (3)意志过程(will process)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心理倾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3)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三个方面的差异特征. A、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B、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灵 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C、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mental state)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如思维活动的灵感状态或刻板状态;情绪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心境或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作者: ————————————————————————————————日期: ?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除心理学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乃至哲学等都与社会心理学有密切关系 社会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 F.H.奥尔波特(哥哥)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弟弟)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他人的影响包括: 1) 现实的影响; 2) 想像的影响; 3) 隐含的存在的影响(不包括“虚拟”影响、“宏观”的影响)。 社会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 1) 个体的习得行为; 2) 亲社会行为; 3) 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 E)。 其中, B——行为 P——个体 E——个体所处的情境。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英国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麦独孤。 奖赏是给予喜欢的刺激,属于正强化;取消惩罚,以引发所希望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1. 家庭; 2. 学校; 3. 大众传播媒体; 4. 参照群体。 社会化的分类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背诵版

社会心理学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注意理论流派 1、勒温社会行为的公式 2、社会心理学发展三阶段中个别知识点 3、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社会学习论、精神分析论)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历史学乃至哲学都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1908年两本书的先后出版: —罗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英国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关注个体) F.H.奥尔波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试图揭示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主张实验研究。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关注群体和社会) 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所处情景的状况。 勒温(K.Lewin,1936)公式:B=f(P,E) B:behaver——行为 P:pesernnal——个体 E:environment——个体所处的情境 F:fax——函数关系 勒温(1890—1947),德国心理学家,场理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社会心理学之父”,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社会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霍兰德(E.P.Hollander,1976)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三个阶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下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依据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1. 1908年,美国社会学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4. 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5. 本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6.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

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7. 勒温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B=f,其中B是行为,P 是个体,E是个体所处的情景,f是函数关系。也就是说个体行为是个体于其所处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景必须被看成时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8.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是社会层面。 ①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②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 ③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④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除心理学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乃至哲学等都与社会心理学有密切关系 社会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 F.H.奥尔波特(哥哥)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弟弟)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他人的影响包括: 1)现实的影响; 2)想像的影响; 3)隐含的存在的影响(不包括“虚拟”影响、“宏观”的影响)。 社会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 1)个体的习得行为; 2)亲社会行为; 3)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 E)。 其中, B——行为

E——个体所处的情境。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英国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麦独孤。 奖赏是给予喜欢的刺激,属于正强化;取消惩罚,以引发所希望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一、概述 二、社会化与自我 三、社会知觉与归因 四、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 五、态度 六、沟通与人际关系 七、社会影响 八、爱情、婚姻与家庭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Myers, 2002)主要研究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的或想象的人、群体或社会的影响的一门科学。 (G. W. Allport, 1954) 个人他人社会群体 第一节概述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发展简史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理论流派 本节共计9个问题(重点7个):1.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起源于两个母体的不同视角:心理学和社会学。 3.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4.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B=f(P, E)(勒温)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 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 体层面和社会层面。 6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可分为 哲学思辨(古希腊-19世纪上半 叶)、经验描述(19世纪中叶- 20世纪初)与实证分析(20世 纪20年代至今)三个阶段,即 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和 确立期。 7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 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 则和伦理原则。 8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自然观察、参 与观察)、调查法(访谈、问卷 法)和档案法(调查报告、个案 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 版物及历史文献等)。 9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 括: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论、 符号互动论和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 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个人(individual)心理学(阿德 勒)、 分析心理学(荣格)、 “文化因素论”(霍妮等)、 自我(ego)心理学(埃里克森)、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hip)学 派(沙利文)、 自体(self)心理学(Kohut,1972)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一、社会化 二、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三、自我、身份与自尊 本节共计19个问题(重点15 个): 1.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 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再社会化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 定人生理想; 培养社会角色。 3.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人类有 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的遗传素 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亚里士多德:人在本质上是社会 性的动物 荀子:人能群也 马克思:在一定意义上,人是一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新结婚时代:你嫁给(娶了)一 个人,就嫁给(娶了)他(她) 的所有社会关系 4.个体社会化的载体:家庭、 学校、大众传媒和参照群体。 5.社会化的分类:语言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 政治社会化。 口吃认同与中性化刑与 德慎独大人格 6.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 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 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 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 得以形成的基础。 7.角色理论按照人们所处的社 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 的行为及其规律。 8.社会角色分类:先赋角色和 成就角色;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 角色;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 色;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9.角色扮演含有角色期待、角 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要素。 10.角色失调的四种形式:角色 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 色失败。 11.自我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始 于19世纪末美国学者詹姆斯。 12.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 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 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 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 认知。 主我与客我镜我 13.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 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 反思自我。 14.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内 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 待。 15.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生理 自我(8个月到3岁)、社会自我 (3到13、14岁)和心理自我(青 春期到成年)。 16.身份: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 境决定的自我认同。与角色的关 系: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在地 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 的行为期待。 17.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主观 性、多重性、稳定性和契约性。 18.自尊: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 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19.自尊的影响因素:亲子关系; 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 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 行社会比较。 内在自尊与外在自尊认 知失调与自我设障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一、社会知觉 二、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三、归因本节共计13个问题(重 点9个): 1.社会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 所形成的知觉是社会知觉。包括 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 知觉。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和 行为原因知觉三个方面。社会认 知 2.影响因素:认知者的经验、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认知者的 情绪。 3.图式,亦称范型,是人脑中 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主要作 用:影响注意选择、记忆、自我 知觉和人际知觉。 4.印象与印象形成:印象是个 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 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 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 1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举例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的力量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的。更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David G。Myers,2005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它所关心的“是人类群体行为的心理学解释"。-—(Ellwood,CA。The 我们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互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包括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变化、发展的一门学科 二、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的分歧 心理学家注重个体,欲图通过个体的人格特征(得自本能或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行为;而社会学家则注重群体(早期为大群体后期为小群体),欲图通过人们在群体中的互动来解释人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1。个体心理学 2.群体心理学3。大众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一般方法论或广义方法论,即哲学世界观层次的方法论1。实证主义方法论2.人文主义(反实证主义)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专门方法论(方法原则)1.客观原则2。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原则3.交往原则4。伦理原则 具体方法1.实验室实验2、现场实验3.系统观察法4.调查法 四、实验室实验的优缺点 优点(1)研究人员能够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2)能够在各种场合随机地分配被试(3)操作检验虽然实验者能够控制自变量,但是确信被试是否察觉了实验者打算进行的操作是很重要的 缺点:(1)实验室环境的无关可能性.即指实验室条件的人为性,以及实验室环境与人周围的显示环境相距甚远这一事实。(2)实验者的期望(3)被试在实验室环境的反应。这些反应主要是需求特征和评价恐惧 五、现场实验的优缺点 优点(1)有较好的外部效度(2)有较高的反应真实性(3)仍保留了对自变量的控制和随机原则,能够说明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1)变量不易控制(2)容易引发道德问题(3)较低的精确性和复杂性 六、问卷和访谈法优缺点 优点:首先,它可使研究人员在长时间跨度和广泛的社会领域中检验假设。而其它方法只能在当前的时间和地点中,根据有限的一小群人的情况检验假设.因此,这种方法能使研究人员更了解假设的普遍有效性。其次,因为资料最初是为其它目的而留下的,故无反应倾向性。缺点:常找不到检验假设所需要的数据。 第二章 1875年德国的谢夫勒(A·Schaffla)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Ross)同时出版了专著:《社会心理学引论》和《社会心理学》 有记载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美国的特里普利特(N·Triplett,1897)做的 奥尔波特(F·Allport于1924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一书)被人们公认是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一、社会心理学三大来源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思辨期---积累思想(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二)经验描绘期——-成型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五大思潮的促进:(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产生标志:1908年,两本书的出版:麦独孤《社会心理学绪论》罗斯《社会心理学》 (三)实验期-—-独立阶段(20世纪20年代) 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运动的早起成员,倡导群体动力学,桃李满天下等,现代实验心理学之父 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1 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2提出了社会促进31924年出版《社会心理学》,标志着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四、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麦独孤弗劳仑兹生物因素本能印刻遗传差异XYY (二)学习理论 机制:1.联结S——--R 2强化、模仿 特点:1.行为由过去经验得出。 2倾向解释-当时环境,忽视人的主观感受. 倾向解释外在行为,忽视人的心理状态。 (四)认知理论:行为取决于对社会情境的知觉或加工过程. 1分类 2聚焦 五、概念解释 现实真实性:实验与现实生活情景相似程度。 心理真实性:一项实验所引发的心理过程与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心理过程的相似程度. 六、社会心理学者的基本困境: 1〉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在自然环境中而非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 〉理想与现实 最理想研究:一是对情境有足够的控制,以确保没有额外变量影响结果和将人们随机分配到情境中去(内部效度);二是确保结果能够外推到日常生活中去(外部效度)。 研究现实:要在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之间取舍 2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之间取舍 实验室试验-—确保内部效度现场实验—-提高外部效度重复性实验——综合运用 第三章社会认知 一、自动化思维的形式之一图式 图式: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事件等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 图示作用:1提取信息:组织并理解世界,将就经验与新情景衔接起来.2加快信息加工速度3填补信息 二、自动化思维的形式之二社会认知的心理策略与捷径(认知启发线索) 1代表性法则(表征性启发):对当前事件或信息与典型的事件相似程度来判断.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考点整理

第一章

一、研究方法概念 (1)观察法:是指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研究者直接地、系统地观察研究对象在日常环境下发生 的自然行为,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和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了解他们心理活动的方法。 (2)相关研究法:基于描述的科学方法,它能够描述事物之间共同变化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层次) (3)实验法: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变量,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 的科学方法。(—一探寻因果关系) 因变量量程受限出现了天花板或地板效应会导致零结果错误,从而导致实验不符合假设。即使在因变量恒定的条件下,如果因变量的测量范围受到限制,使测量结果只能“停留”量表的最顶端或最底端,则零结果也会发生。我们分别称之为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零结果:指自变量的操作没有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因而因变量的变动为零。) (4)调查法:根据被调查对象对事先拟定问题的回答来收集和整理资料,通过统计和分析来了解人们 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特征。 a.不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随机取样中造成偏差的潜在因素: b.问题的顺序 c.答案的选项 d.问题的措辞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问题 (1)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 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 要求特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 待实验的,因而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被试对实验的态度。那么很有可 能,被试会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 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例如: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 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霍桑效应: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讲体验社会心理学 1、 无名效应 2、 皮革马里翁效应 3、 如何识别部属的谎话(言语表情动作)(眼睛)(细节与情节梗概) 4、 如何识别部属的性格(坐车奇遇) 5、 如何识别部属的气质(看电影受挫后的不同反应) 第二讲导论心理学面面观 一. 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psychology )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心理的实质一一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 心理的结构 K 心理过程一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 过程。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 想象、思维、言语等。 (2)情绪过程(emotional process )是个体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 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A 、 愤怒:包含生气、微愠、愤恨、 B 、 悲伤:包含忧伤、抑郁.寂寞、 C 、 恐惧:包含焦虑、惊恐、恐慌、 D 、 快乐:包含髙兴、喜悦、满足. E 、 厌恶:包含轻视.轻蔑.讥讽、 F 、 惊讶:包含震惊、讶异惊喜、叹为观止…等。 G 、 羞愧:包含愧疚、尴尬、懊悔.耻辱…等。 (3)意志过程(will process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 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1) 个性心理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 个性心理特征。 (2) 个性心理倾向性一一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 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 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需 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髙层次。它制约和调 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3)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和。它集中反映 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三 个方面的差异特征。 A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灵 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C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 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mental state )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岀现的相对稳定的持 续状态。暴怒、敌意••等。 沮丧、绝望…等。 紧、忧心…等。 幸福.兴奋、狂喜…等。 不屑、排拒…等。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 F.H.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 学。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社会行为公式:B=f (P,E)其中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 f ——函数关系 (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此内容不作为重点考察)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 E.P.Hollander ,1976)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麦独孤是英国本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 和臆测。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 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二)系统性原则 (三)伦理原则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不作为考试重点,了解即可)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概述 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三)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四)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一)家庭:最重要 (二)学校:不可或缺 (三)大众传播媒介 (四)参照群体。 五、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一)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二)性别社会化: a)性;(生物学概念) b)性别;(心理学概念) c)性别角色。(社会学概念) (三)家庭对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四)道德社会化 (五)政治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总结

注:标红字体为需要重点识记的内容;标蓝字体为历年真题;题后附答案。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908年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以两本著作为标志:美国社会学家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1.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著名的公式: 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公式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真题:勒温关于行为的公式是:B=f(P,E).其中,E的含义是( ) (A)行为 (B) 个体 (C)函数关系 (D)个体所处的情境 ◎真题:“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这是()的观点。 (A)F•奥尔波特(是实验社会心理学奠基人)(B)海德 (C)G•奥尔波特(D)勒温 答案:D;D 2.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微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宏观):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真题: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社会心理学重点

精品文档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 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 (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式一一非正式、稳定一一不稳定、亲密一一疏远、积极一一消极;杨中芳老师的人际关系类型:血缘、姻缘、地缘、业缘。P271 14.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喜欢。P243 15.(社会测量法:是由莫雷诺(J. C. Moreno)首创的、用于定量地提示整个团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团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步骤:明确测量目的、确定测量变量、设计、选择方法、编制测量问卷、测量的实施、结果处理。原理: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着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近;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远。) 16.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分享、合作、谦让等。P299 17.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P299 18.利他主义:无个人动机,不期望回报的助人行为。P299 19.责任分散假设:拉特纳和达利假设,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有很多旁观者在场,那么任何一个旁观者出面帮忙的可能性都不大。这里可能的原因是:可能助人者人数的增加导致了单个人责任感的降低;也许每个人都对想,其他人会帮忙,甚至他们已经这样做了。每个人都会把其他人假象成乐于助人、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而实际上,可能没有一个人采取实质的行动,大家依旧保持着旁观者的身份。P302 20.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金盛华: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该定义包括三个要素:伤害意图、社会评价、伤害行为(与敌意的关系)。P322 21.社会影响:个人行为与态度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而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P10 22.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多数人相一致方向变化的现象。P351 精品文档 23.遵从(服从):指人在权威或强制性的命令下放弃自己的观念或行为而接受他人的观念或行为。(金盛华:指个体或群众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为的现象。)P352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思维 1.自我 (1)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与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2)自我的构造: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资的一致性:解释经历;决定期待。 (4)自我的形成与开展: 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模仿(玩耍)、游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与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自我关联效应;巴纳姆效应;自我增强(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拟,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承受反响,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 2.归因 (1)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展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归因的原那么:共变原那么;排除原那么;折扣原那么;协变原那么(凯利认为,协变原那么最全面)。 (3)归因的理论: ①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那么和排除原那么。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进展对应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展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的三维理论: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在具体归因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4)归因偏差:根本归因错误;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效劳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解释;自我贬损;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今天这两局部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局部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容易记忆得多。 (二)社会思维 1.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 (1)社会知觉的含义:个体对他人、群体、自己以及对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 (2)印象形成: ①印象形成的含义。 ②印象形成中的效应: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慈悲效应,又称正性偏差;刻板印象。 ③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阿希,通过印象实验)。 (3)社会知觉的图示:图示又称基模,是组织信息的方式,帮助人们认知世界和解释世界。泰勒和克劳克区分了四种图示,即人的图示、自我图示、角色图示和社会事件图示。 (4)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因素: ①认知启发:代表性启发;可得性启发(易得性启发);调整性(锚定性)启发。 ②投射作用。 ③情感卷入。 ④隐人格理论(门外汉理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开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即一套关乎人格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这种理论之所以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达出来,甚至个人意识不到。伯曼等人又把这种理论称作相关偏见。 ⑤情绪的泛化。

社会心理学要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1,社会心理学定义:关于人们如何思考他人,影响他人及以与他人关联的科学研究。社会心理学经常强调即时社会情境对行为的影响作用。 2,社会心理学作用: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帮忙我们理解许多重要的问题,包括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办法,媒体对公众态度的影响,以及关于犯罪的目击者证词等 3,社会心理学途径 社会心理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研究途径。 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科学家使用社会水平的分析。 临床和人格学家通常使用个人水平的分析。 社会心理学家采用的是另一种分析水平:人际水平。社会心理学家通常关注个人当前的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包括环境中的其他人,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他们与个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力量的强调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人们是随环境而改变的,变通的,以及有适应能力的。 4,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根源 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对人类丰富的心理生活抱有极大的兴趣。弗洛伊德提出,行为由强大的内部驱力和冲动驱力,例如性和攻击。他还相信,成人行为是由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所塑造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寻求理解驱动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内部力量,包括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 行为主义:由巴甫洛夫、斯金纳等学者发展的行为主义,关注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可观察的行为。行为主义者研究环境如何塑造动作的行为,并指出当前行为是过去学习的结果。 格尔塔心理学:由科勒、考夫卡、勒温及其他一些在20世纪30年代从欧洲移到到美国的心理学家发展。他们重点是个体知觉和理解客体、事件和人的方式。这种强调将环境作为整体来知觉,而不是各部分总和的观点,被称为“格尔塔心理学”。 5,社会心理学理论 动机理论:关注个体自身需要或动机的研究途径。社会心理学研究都提供了许多例子来说明我们的需要如何影响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关注点:人类各种各样的需要和愿望。强调:特定情境和社会关系产生和唤起需要和动机的方式。 学习理论:中心观点是个体当前的行为由过去的经验所决定。在任何特定情境下,个体将习得某些行为,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行为可能会成为习惯。学习发生的三种普遍机制:A:联结或经典条件作用;B:强化;C:观察学习。学习途径强调在个体过去的学习经历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认知理论:个体行为依赖于他或她知觉社会情境的方式。勒温将格式塔原理应用于社会心理学,强调个体所知觉到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在勒温的观点中,行为既受到个体的个人特征的影响,又受到他所知觉到的环境的影响。核心观点一:人们倾向于自发地将事件分组或分类。核心观点二:人们容易将某些事物知觉为突出醒目的(“图形”),而将另一些事物仅仅当作处于背景中。认知途径与学习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不同:A:认知途径关注个体当前的知觉而不是过去的学习。B:他们强调个体对情境的知觉或解释的重要性,而不是一个中立的观察者眼中的客观“事实”。 社会文化理论:关注不同的社会背景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文化:特定群体共有的信念、价值观、传统和行为模式。社会规范:关于群体成员应该如何行为的规则和期望,是文化的基本成分。社会角色:适用于特定地位人们的一套规范。社会文化观点还强调不同文化或社会群体之间的比较。 进化社会心理学:一个新兴领域,它将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原理应用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生活。文化途径强调全球人类行为的多样化,而进行途径则强调共同的人类本性。核心观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