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化学教学

合集下载

浅谈化学与电脑编程的关系

浅谈化学与电脑编程的关系

浅谈化学与‎电脑编程的‎关系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范围及深度‎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入。

从专业文献‎的撰写、实验数据及‎图形的处理‎、工程问题的‎编程求解,到化学过程‎流程的计算‎与模拟,都需要借助‎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来‎完成。

因此,学习和掌握‎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化学‎化工行业中‎的各种问题‎,已是化学类‎专业的本科‎生的基本要‎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在这个平台‎上,计算机已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类‎沟通新方式‎。

面对强大的‎计算机功能‎,它也已经开‎始在化学这‎个领域逐渐‎完善成为一‎个健全的系‎统使得化学‎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是一‎种多功能的‎设备,可用于计算‎、拟合模拟、制表、绘图、选择、判别、存贮、检索、统计、管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方面计算机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简称计算分‎析,其内容有:数据处理利用一元统‎计,可对同一项‎目的若干次‎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算置信区‎间、标准误差、变动系数等‎。

利用二元统‎计,可以计算含‎量与滴定体‎积或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直线方程‎(线性回归法‎)。

用程序型计‎算器也能迅‎速完成这些‎计算。

二、用Flas‎h开发有机‎化学实验C‎A I课件想象一下,未来的计算‎机会成为什‎么样子?假如有人说‎,让像果冻一‎样的物质去‎思考,去表达同情‎心,你觉得可能‎吗?对于早已习‎惯和熟悉了‎棱角分明的‎显示屏、主机和鼠标‎的现代族而‎言,把计算机想‎象成为一团‎软软的、滑滑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果冻,确实有点异‎想天开。

然而,英国布里斯‎多大学计算‎机专家安德‎鲁正在做着‎这样的梦,他的梦想是‎,用离子替代‎电子,用果冻一样‎的物质替代‎硅芯片和电‎路板。

大多数人累‎了的时候,一般是喝杯‎咖啡,或者是到户‎外去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1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初探1.1信息技术在我国教学中的发展过程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1978年,上海的小学作为校外活动启动了计算机教育。

1982年9月,国家教育部决定,在北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师大附中、复旦附中、华东师大附中进行计算机选修课教学试点,开创了校内计算机教育的历史,这年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起点。

1986年,在福建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我国中学计发展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方针,通过了《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行)》,据此,还编写出版了全国通用教材。

1991年10月,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94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领导,由何克抗、李克东教授带头,组织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试验课题。

1997年,何克抗教授发表的《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建构主义的由来和发展,从此奠定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新的发展方向的理论基础。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

1999年1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数十所学校参加的“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开题会,“课程整合”项开始走向有组织的研究阶段。

此后,我国计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真正走向了繁荣发展的阶段。

其意义,不仅是名词的变化,而且是信息技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它标志着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方向。

1.2信息技术在教学运用中的发展现状1.2.1国外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国外提出信息技术辅助课程教学较早的是美国。

美国著名的“2061计划”则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结合的思想。

但是1997年4月才开始提供第一批教材和资源。

加拿大在这一领域也不甘落后,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实验不断增加,并取得良好效果。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时代,造就一批创新人才是时代的需求,要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才能造就创新人才。

而化学教学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科之一。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

有利于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下面我主要谈一谈我在教学中常用用的网络和多媒体教学。

一、中学化学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指导。

化学课程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每一名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根据了解国义务教育工作者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制订的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它从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出发,吸确了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从化学学科知识与技能、科学过程与方法、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全面发展。

使学生从科学探究中树立科学态度、掌握一般过程和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有具体的要求。

它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具有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因此我们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满堂灌的倾向,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

我们教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从中获取新知识、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懂得如何协调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

二、网络、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优越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的收发过程。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增加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习的渠道,让老师节省翻阅书籍的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参与思维的源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追求探索知识的迫切需要,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的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压力,是一种负担,他们会主动出击,积极去求知,这样的学习既在进步又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高中化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高中化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高中化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高中化学与信息技术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信息技术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和工具,使得化学教学更加高效、生动和有趣。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为化学教学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实验过程以图像、动画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展示原子核和电子的运动轨迹和相互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对原子结构的深刻理解。

其次,信息技术还可以促进化学实验的教学。

通过使用虚拟实验室等工具,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从而避免了-些危险或高成本的实验。

虚拟实验室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通过模拟实验的结果来验证实验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促进化学教学的互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讨论化学问题,并分享相关的学习资料。

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如化学实验视频、知识.点讲解等,从而拓宽自己的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信息技术还可以促进化学教学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对学生的跟踪和评估。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方式。

总之,信息技术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和工具,使得化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高效和个性化。

通过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使用论文

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使用论文

探索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的使用【摘要】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学新的呈现方式,更有利于信息的输入。

信息技术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自主的学习,更能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计算机在网上查阅资料有极强的优势,教师可用更丰富的资料进行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激发学生直观地演示课堂教学教学的传统媒体是以黑板、粉笔、课本等作为教学的呈现方式,对感官的刺激比较少。

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学新的呈现方式,对感官的刺激的角度是多方位的,更有利于信息的输入。

信息技术应该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自主的学习,更能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化学教材中有的研究性课题,教材对这类的内容留有较大的探究空间,教师可用更丰富的资料进行教学,而计算机在网上查阅资料有极强的优势,教师先布置作业,学生可以通过个人或小组进行上网查阅资料、研究讨论、得出结论,全班总结交流。

当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同一模式。

一、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特征,选择适合的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现在教师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备学生,还应该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课件。

好的课件能够给学习者带来极大的享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化学教师,对计算机的使用优势应当心中有数,对动态模拟,缩放展示要加以充分利用。

例如:在讲《元素周期表》时,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关于元素周期表被人类发现的故事,然后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将搜索到的故事进行交流,并且互相补充,这样同学们不知不觉的就已经学习了元素同期表的一些规律,因为故事中会提及门捷列夫是根据何种规律发现并组织成元素周期表的,还会提及到其他科学家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一些规律的补充。

这样,既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主体性课堂氛围与开端,又让学生尝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因为书中所讲的一些规律已经被他们在搜索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能给他们一种收获感。

学生积极的情感是一节好的主体性课堂的开始。

二、师生之间的关系也由过去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协作者,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伙伴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是现代教学理论倡导的,教学中师生互动不仅仅是思维中的互动,还有学习方式的互动。

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 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 , 并应据此 进行教学 。”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 由于“ 学生 已经知道” 的知
能适应 现代 教育 的要 求和发展 。为 了促进信 息技 术与学科
课 程的整合 , 逐步实现教学 内容 的呈 现方式 、 教师的教学方
识 和技 能欠缺 , 在接受新的知识之前 , 必须借助更加 直观明
的微观世 界 , 用传统 的教学手法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 。像烷
C h e mi s t r y T e a c h i n g / / Q i n H u  ̄ u a n
Ab s t r a c t C o mp u t e r ~ a s s i s t e d t e a c h i n g i s t h e p r i ma r y t o o l o f h i g h s c h o o l mu l t i - me d i a t e a c h i n g s . Mu l t i - me d i a a n i ma t i o n c a n s t i m—
基础 教 育
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秦慧娟
( 阜 阳一 中 安 徽 ・ 阜阳 2 3 6 0 0 0 )
中图分类号 : G 6 3 3 . 8 摘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3) 0 3 — 0 1 7 2 - 0 2
白的表达方式才可以加深理解和吸收。比如 , 有些化学反应
页上写道 : “ 假如让我把全部 的教育 心理 学仅仅归纳为一条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 国培养合格 人才 的需要 ,素质教育 大力呼 唤中学化学课 堂教 学改 革。传统 的化学实验演 示的 教 学方法 , 存在着 教法陈 旧、 教学 手段 落后 等不足 , 远 远不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案例分析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我们的化学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掀起了一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革命。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多媒体与化学教学过程的融合以及多媒体对化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融合:(一)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好处之一在于辅助于模拟试验,使之生动形象,化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物质或反应,比如各种分子模型以及各种化学反应,老师们在讲分子结构的时候可以将模型在电脑上模拟演示,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的定义或结构相结合,增强学生记忆。

再比如在讲,我们可以用flash 这一软件做出2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分解成原子然后再组合形成水的过程,这样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加深印象,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计算机除了在教学中辅助于模拟试验外还可以对复杂的或随机变化的信息进行实时处理。

如: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硫酸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每滴0.2毫升计算)0.2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

学生在掌握基本反应原理的基础上,输入所加的氢氧化钠的体积数值,计算机进行处理,绘制出氢氧化钠体积为横坐标,生成沉淀的质量为纵坐标的实时图象。

这样大量的数据处理,是常规教学无法做到的,但对于计算机来说却轻而易举。

复习课往往是老师最为头疼的课,在短短的45分钟内要让学生能够练习更多的题目,从而扎实得掌握知识点,这个时候总是恨课堂时间短。

其实比较一下用多媒体上复习课,和单用黑板上复习课,就不难看出,同样一节课,使用了多媒体则学生不但能掌握更多的题目,而且能够掌握的更为扎实。

求其原因,多是因为多媒体(计算机)省去了老师抄题,读题;学生抄题的过程,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时间多了,补充的内容就多了,学生得到练习的题目也就多了,自然掌握的就扎实。

因此多媒体往往是教师复习课的重要武器。

现在学校平均一个班50人左右,很大一个教室,老师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坐在后排的学生是很难看清实验现象的,只能听前排同学描述,此时何提前将该实验录制好,上课的时候变做边放录像,这样做到后排的学生既使看不清老师做的课堂实验现象,也能通过录像看个明白。

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妙趣 横生 。 例如 : 可 以应 用f l a s h 动 画软件模 拟 演 示原 子结 构知识 、电子 云 的运动及 核外 电子 的排 布 与物
质的微观结构等 , 配合声光效果 , 把只能靠死记硬背 的 内容用 动画 形象地 展 现 出来 ,让 实验 变得 趣 味盎
然, 充 分调 动 了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激 发 了学生 学 习 的 积极性 和 主动性 。在 这一 过程 中 ,不 但 可 以帮 助学 生 理 解复 杂 的化 学微 观概 念,而且可 帮 助学 生 解 决
钉生 锈 的 比较 实验 , 实验 中第 一 支试管 , 水 面附近 的 铁钉 在 几小 时 后才 开 始 慢 慢地 失 去 光 泽 , 2 4 小 时 后
长, 不可能在4 5 分钟 内完成 。这使得实验条件不好 的学 校 , 实验 课无 法正 常 开设 , 给学 生对知 识 的系统
掌 握 造成 困难 , 因 而效 果不 太 理 想 。而 计 算 机技 术 及计 算 机软件 的应 用 , 能最 大程 度上 弥补 这些 不足 ,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能最大限 度 生 动形 象 地 以声 、 形、 视 听 等手 段 , 形 象 逼 真地 进
行模 拟 , 多方 位刺 激学 生 的感官 , 非 常有利 于 知识 的 获取 和保持 , 激发 了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 增大 了课 堂容 量, 优化 了教 学过 程 , 提 高 了教学 质量 。以下是 我在
座位 的限制 , 导致 一部 分学 生无 法看 清楚 实验 过程 、
实验结果 , 降低 了演示 实验 的可信度 , 影 响教学效 果, 而幻灯片和投影仪可以把实验现象放大 , 让所有
学生 都能 清楚 地观 察到 实验 现象 ② 。 例 如在观 察F e S O 溶液 中 ,逐 滴滴 入 N a O H 溶 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与化学教学
摘要: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应用,包括互联网上可用的化学资源,教学中的常用软件,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对化学教师和化学专业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化学教学计算机软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在化学学科中的不断渗透、不断融合,计算机在现代化学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给化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 internet上的化学资源
互联网上常见的化学资源类型有:化学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化学教学优秀教案,化学教学参考资料,网络电子图书、电子杂志和期刊,网络教程等。

以前的文献[1-3]对此有较详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2.化学教学中的常用软件
计算机软件可以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研究中协助我们更快、更好、更方便地工作,化学工作者经常用到的软件通常可分为一般软件和化学专业软件。

2.1一般软件
2.1.1 powerpoint[4]
powerpoint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用于制作和演示幻灯片的软件,能够制作出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剪辑等
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演示文稿,以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你要表达的内容在计算机或大屏幕上动态地表现出来。

2.1.2 authorware[4]
authorware是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一种多媒体软件制作工具。

它与传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不同,只要通过对图标的调用来编辑一些控制程序走向的流程图,将文字、图像、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各种多媒体项目数据汇集在一起,赋予其人机交互功能,从而达到多媒体软件制作的目的。

2.1.2 excel[5]
microsoft excel软件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管理软件,由于其丰富的库函数和强大的逻辑判断、计算功能,使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度高等优点。

我们运用这个软件解决化学理论教学中的曲线绘制、数据处理、实验标准曲线制作等问题。

2.1.3 origin[6,7]
origin软件是由microcal software公司研发的对科学数据进行处理和绘图的软件,主要功能有:对数据进行常规处理和一般的统计分析,如记数、排序、求平均值和标准偏差、t检验、快速傅里叶变换、比较两列均值的差异、回归分析,用数据作图,用自带函数及自定义函数拟合曲线等。

2.1.4 mathtype
mathtype是design science公司开发的一个用来建立包含数学公式的文档和网页的交互式工具,它可以与任何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档软件、页面排版软件、网页制作软件良好兼容,在其中加入各种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符号。

2.2化学专业软件
2.2.1 chemoffice[8]
chemoffice是美国cambridgesoft公司的重要产品之一,是目前化学工作者桌面应用的最重要和最权威的软件包之一,主要由chemdraw、chem3d、chemfinder等几部分组成。

chemdraw(图1)是一个化学结构绘图软件,主要功能就是绘制各种形状的化学分子结构及化学图形,具有一般其他绘图软件所不具备的化学分子图形编辑功能。

软件本身更是附带了模板,如各种类型的糖、氨基酸等在模板窗口中,每个模板以独立的文件进行保存与管理,使用时打开模板窗口选中即可,通过模板的操作,画图就如同搭积木一样简单。

chem3d是一个用于设计化学模型的应用软件,将构建、分析、计算工具融于一体。

将二维平面的有机分子结构图形(chemdraw)转化成三维的空间结构,并能给出键长、键角等化合物的基本信息,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模拟和分子的立体构象,显示分子三维结构的球体图、球棍图、带状图,线状图。

chemfinder是一个化学信息管理和数据库查询系统,可以建立
化学数据库、储存及搜索,或搭配chemdraw、chem3d使用,也可以使用现成的化学数据库。

chemfinder是一个智能型的快速化学搜寻引擎,所提供的cheminfo是目前世界上最丰富的数据库之一,包含chemacx、chemindex、chemrxn、chemmsdx,并不断有新的数据库加入。

chemfinder可以从本机或网上搜寻word,excel,powerpoint,chemdraw,isis格式的分子结构文件。

还可以与微软的excel结合,可联结的关联式数据库包括oracle及access,输入的格式包括chemdraw、mdl isis sd及rd文件。

2.2.2 hyperchem[9]
hyperchem软件包是hypercube公司开发的32位windows界面程序,是常用的分子设计和模拟软件,可进行量子力学、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计算。

hyperchem软件包功能非常强大,主要由这样几个模块组成:构造分子;优化分子结构;研究分子反应;观察轨道和电子图谱;评估化学反应路径和化工机械装置;研究分子动力学。

用hyperchem(图3)构建分子只需从元素周期表选择元素,点击和拖动鼠标画出分子的骨架结构。

可以给出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团簇的稳定性;生成热;电离势;电子亲和能;原子电荷;偶极矩;极化率张量;过渡态结构和性质;红外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振动的同位素效应;电子自旋磁共振谱(esr spectra):对开壳层体系的超精细偶合常数计算,表征esr谱;结构—活性关系分析。

2.2.3 gaussian[10-13]
gaussian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量子化学综合软件包,界面友好,便于操作,已被广泛应用。

可用来预测气相和液相条件下,分子和化学反应的许多性质,可以完成如下几个方面的计算研究工作:分子的能量和结构;过渡态的能量和结构;振动频率;红外和拉曼光谱(包括预共振拉曼);热化学性质;成键和化学反应能量;化学反应路径机理;分子轨道;原子电荷;电多极矩;nmr屏蔽和磁化系数;自旋—自旋耦合常数;振动圆二色性强度;电子圆二色性强度;g张量和超精细光谱的其他张量;旋光性;振动—转动耦合;非谐性的振动分析和振动—转动耦合;电子亲和能和电离势;极化和超极化率;各向异性超精细耦合常数;静电势和电子密度;垂直激发能。

2.2.4 gaussview
gaussview(图4)是一个专门设计与gaussian配套使用的可视化软件,可以构建三维分子模型,构建gaussian的输入文件,也可以以图形及动画的形式显示gaussian计算的结果,如几何结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电子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振动模式分析,分子轨道,电荷分布,偶极矩,反应路径等。

3.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14]
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
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

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和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

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4.结语
总之,随着电子技术的普及和迅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对其综合和合理运用,必将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和乐趣。

参考文献:
[1]张卫.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涛涛,柯俊.利用搜索引擎搜集化学教学资源[j].信息技术教育,2004(5):82.
[3]王涛涛.利用搜索引擎高效获取化学教学资源的方法[j].化学教育,2004(12):42.
[4]方奕文.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陶涛,徐兰琴.microsoft excel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09(1):27.
[6]缪强.化学信息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龚林波,王聪玲,谢音,吴卫兵.origin软件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08,23(3):36.
[8]李梦龙,王智猛,姜林,刘丽霞.化学软件及其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9]李云.分子模拟软件hyperchem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10):139.
[10]李延伟,姚金环,杨建文,申玉芳,邹正光.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在物质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5):8.
[11]闫秀芬,林生岭.量子化学软件在结构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1(70):203.
[12]程学礼,赵燕云.gaussian03程序结构优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泰山学院学报,2010,32(6):104.
[13]叶国东.量子化学软件gaussian应用于无机化学教学[j].广东化工,2010,37(4):220.
[14]http:///view/8067.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