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练习:第十一单元 第31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历史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人教版)练习第十一单元第3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一轮(人教版)练习第十一单元第3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1.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题干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着重描摹人们的心灵世界。

浪漫主义出现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强调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答案:C2.18—19世纪,欧洲、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

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

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当时人们( )A.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B.对科技发展的期盼C.对自然王国的理性描绘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8—19世纪”“自然发怒”“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可以看出,这些作品表达了人们对工业文明的担忧,故选D项。

答案:D3.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中写道:“他们并不相信18世纪自负的机械唯物主义(以牛顿以及布莱克和歌德这两个吓唬人的家伙为代表),……因而,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合情合理的批判。

”文中“他们”为代表的作品( )A.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创作手法怪诞C.真实地描写了社会现实风貌D.集中表现自我解析:根据材料中“18世纪”“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合情合理的批判”可以判断发生在启蒙运动后,对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故A项正确。

答案:A4.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

这两部名著都( ) A.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B.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C.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D.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解析:《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都真实地揭露和反映了社会现实,并未迎合当时政治发展趋势,故A项错误;《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非“理想社会”的不满,故B项错误;《儒林外史》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及乡绅的生活和心理,《人间喜剧》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故C项正确;《儒林外史》是封建农耕文明下的产物,并未反映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故D项错误。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教版:模块三 第十一单元 第30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教版:模块三 第十一单元 第30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返回
派别 时间 背景
特点
现实 主义
19世 纪中 期
19世纪中期,
欧美资本主 义国家社会 矛盾日趋尖
注重表现_社__会___ _现__实___

前期:追求光和 19世 青年画家以 色的研究,表现 纪后 “不关心主 微妙的色彩变化
返回
2.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反映社会现实,揭露和批判社会 的罪恶;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
(3)成就:
国别 文学家
巴尔扎克 法国
罗曼·罗兰
英国
俄国 丹麦 挪威
_狄__更__斯__
萧伯纳 _普__希__金_ 列夫·托尔
返回
2.西方某著名话剧在布景和道具的选择上,做了这样一种令人感
到衰败而没有生气的设计:荒郊外一棵仅有几个叶片的树、衣
衫褴褛的流浪汉,绳索和沉重的背囊无不透出压抑的沉重和挣
扎的无奈。据此判断,该剧为
()
A.雨果《巴黎圣母院》
B.易卜生《玩偶之家》
C.贝克特《等待戈多》
D.萧伯纳《苹果车》
解析:根据“令人感到衰败而没有生气的设计”可知该话剧反映
人们对资产阶 注重表现人的 级启蒙思想家 感情,不拘泥 所推崇的“_理__ 于局部和细节 _性__王__国__”感到 的过分描绘和 失望,并寻求 刻画,强调色 新的精神寄托 彩的作用
法国大卫的 《马拉之死》 和《拿破仑加 冕》;安格尔 的《_泉__》
法国德拉克洛 瓦的《_自__由__引_ _导_人__民___》
斯泰 安__徒__生__ 易卜生
美国 马__克__·__吐__温_
代表作 《人间喜剧》 《约翰·克里斯朵夫》 《大卫·科波菲尔》 《__苹__果__车__》 《叶甫盖尼·奥涅金》 《安娜·卡列尼娜》 《卖火柴的小女孩》 《玩偶之家》 《百万英镑》

2020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020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020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亳州质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下列属于这一风格的文学作品是( )A.《百年孤独》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巴黎圣母院》D2.它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

对该艺术思潮判断准确的是( )A.主要源于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作品成功与否取决于与对象的酷似程度C.荷兰的凡高是该思潮的著名代表之一D.它的主要特征是源于传统而又反对传统B3.(2018·黔东南州一模)《秃头歌女》于1950 年在巴黎首演时,引起人们的争论。

此剧描写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之间的无聊的对话。

但它隐晦地表述了严肃的苦恼。

该剧( ) A.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风貌B.注重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C.展现了现代主义的文艺风格D.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文艺特点C4.(2019·江淮十校联考)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

这反映出( )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推陈出新C.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A5.(2019·无锡调研)近代某画家在日记中写道:“绘画艺术越是有形越能感人肺腑,因为绘画像大自然,多么微小多么宏大的事物都能在绘画中表现。

物体能够触动感官,而事物的深处能够震撼心灵。

”据此判断,下列与该画家风格最接近的作品是( )A B C DA6.米勒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乡村风俗画家,他主张“面对自然,对景写生”,其代表作有《拾穗者》。

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练习: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附答案)

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练习: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附答案)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

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

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

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③联合国成立④不结盟运动兴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他开始写作不是按照艺术家的方式,而是按照科学家的方式。

”这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丹纳对一位法国作家的评价。

下列属于“他”的作品是()3、“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下列属于这一思潮的文学作品是()A.《百年孤独》 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 D.《自由引导人民》4、(美)社会学家贝尔这样表述:“19 世纪的中心意识是把社会看成一面大网(文学里的生动幻象是一张蜘蛛网)用较抽象的哲学术语表达,如黑格尔所述,每一种文化,每一历史‘时期’,以及与它们相应的那个社会, 都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由某种内部原则束扎成型。

这种内部原则,对黑格尔来说是内在精神(Geist),对马克思来说是决定所有社会关系的生产方式。

”这一表述揭示了()A.不满现实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出现B.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产生的根本原因C.科学发展促进文艺产生新的创作流派D.精神危机成为文学创作的表现主题5、图5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6、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与创作风格相同的是()A.《巴黎圣母院》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人间喜剧》 D.《百年孤独》7、英国画家兼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年)曾写道:“不要杀死飞蛾或蝴蝶,因为最后的审判即将来临。

高三历史一轮 第31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高三历史一轮 第31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第31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文学以英法两国成就最高的原因是( ) A.英法资本主义发达,资产阶级革命较早B.人们对现实的失望与不满反映到文学领域C.拜伦、雪莱为欧洲文坛树立了一面旗帜D.英法两国文学人才济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的理解。

资本主义经济伴随着工业革命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欧洲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而英国和法国又走在了前列。

【答案】 A2.“自由和理想是人们的一种向往。

”在19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就有一位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写了一篇鼓励人们去为这种追求而抗争的文学著作,它是( ) 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B.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C.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D.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辨析能力。

运用排除法,A、C属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B项的内容体现爱国主义情感,只有D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D3.(2009年泰市安统考)在19~20世纪的欧洲文坛上①古典主义注重抒发个人思想情绪②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③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主观理想和个人感情④现实主义文学着力批判社会黑暗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19~20世纪欧洲文坛各种文学流派的特点,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范性,并不注重抒发个人思想情绪,并且不是19~20世纪的欧洲文坛上的文学流派,浪漫主义的作品偏重于表现主观思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对资产阶级上层社会作了深刻揭露,据以上分析,除①外,②③④是对的。

【答案】 D4.二战后,亚、非、拉美文学的主流是( ) A.批判殖民主义罪恶B.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D.反映了各国渴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愿望【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 精校解析Word版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 精校解析Word版

1.(2014年浙江卷,节选)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

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材料二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材料三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

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

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

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

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2)雨果。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司汤达。

《红与黑》。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者。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等)。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

现实主义作家,“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2.(2017-2018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综合练习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盛行主要反映了()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C.对社会制度的不满D.对社会生活的不满2.脍炙人口的预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出自A.《西风颂》B.《人间喜剧》C.《共产党宣言》D.《唐璜》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主要是因为A.它从不同角度展现了19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全貌B.这时一部历史小说C.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D.真实地记录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的情况4.“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听过”,这是恩格斯对《命运交响曲》的评价,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的作者是A.德彪西B.莫扎特C.李斯特D.贝多芬5.荒诞派戏剧的开山之作是A.《人间喜剧》B.《西风颂》C.《等待戈多》D.《唐璜》6.《日出·印象》属于哪一派别的代表作A.印象派B.新印象派C.后印象派D.现代派7.《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其主要依据是A.作品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B.属于小说C.展示了十九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的社会生活D.反映人们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危机8.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各种文学艺术流派深刻反应社会历史现实,主要流派出现的顺序是A.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C.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9.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于A.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努力C.不同的阶级利益D.不同的地域特点10.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的是A.卓别林B.格利菲斯C.贝尔德D.卢米埃尔兄弟11.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表现手法最为著名的现代派画家是A.塞尚B.高更C.凡高D.毕加索12.在电影艺术节成就最为辉煌的是A.美国的好莱坞B.法国的巴黎C.意大利的罗马D.英国的伦敦13.电影的诞生和电视机的发明,主要归功于A.卢米埃尔兄弟、贝尔德B.爱迪生、贝尔德C.格里菲斯、贝尔威尔D.卓别林、贝尔德14.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亿万观众。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基础练习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基础练习一、课标要求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目标引导目标一:复习“文学的繁荣”,掌握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及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认识世界文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目标二:复习“美术的辉煌”,掌握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把握各派在绘画技巧和思想内涵方面的特点,认识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生命力。

目标三:复习“音乐的发展与变化”,掌握19世纪音乐的总体特点、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掌握20世纪流行音乐发展的过程和音乐发展的大众化趋势及影响,认识到音乐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

目标四:复习“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掌握影视艺术声生和发展的条件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影视的产生与发展使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各种新气息。

四、同步练习单项选择题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形成了许多流派。

据此回答1~6 题。

1.下列有关浪漫主义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出现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B。

是知识分子对启蒙运动所宣扬的理性王国的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c.雨果是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 D.侧重于对现实的批判和揭露2.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作者是A.雨果 B.拜伦c.雪莱 D.大仲马3.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的是 A.大仲马 B.雪莱 c.拜伦D.雨果4.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包罗万象的社会史。

”这位作家是A.列夫·托尔斯泰 B.司汤达 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 ( 三十二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时间: 40 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12 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 ( 2019·亳州质检 ) 重申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感情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重申完好的精准,而是位于二者的中间点,跟着感觉而走”。

以下属于这一风格的文学作品是()A.《百年孤单》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巴黎圣母院》D [ 《百年孤单》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故 A 项错误;《人间喜剧》是批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故 B 项错误;《老人与海》属于“迷茫的一代”的代表作,表达了徘徊和绝望的情绪,故 C 项错误;《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重申文学创作跟着感觉走,故 D 项正确。

]2.它最先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拟”的朴实的观点。

对该艺术思潮判断正确的是()A.主要源于人们对“理性王国”的绝望B.作品成功与否取决于与对象的酷似程度C.荷兰的凡高是该思潮的有名代表之一D.它的主要特点是源于传统而又反对传统B[ 由资料信息可知,该艺术思潮最真切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这是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典型再现社会现实,故 B 项正确。

]3.( 2018·黔东南州一模 ) 《秃顶歌女》于1950 年在巴黎首演时,惹起人们的争辩。

此剧描绘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之间的无聊的对话。

但它隐晦地表述了严肃的烦恼。

该剧()A.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风采B.着重表现了作者的心里世界C.显现了现代主义的文艺风格D.表现了现实主义的文艺特点C[ 现代主义文艺属于 20 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类文艺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倡导从人的心理感觉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迫和歪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常常是变形的,故事常常是荒谬的,主题常常是无望的,《秃顶歌女》切合上述特点,故C 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习题精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

这反映出当时( )A、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尚不成熟B、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C、浪漫主义者过分的强调理性D、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

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

这说明电影艺术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C、是纯粹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自由和理想是人们的一种向往”。

在19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就有一位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写了一篇鼓励人们去为这种追求而斗争的文学著作。

该作品为( )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B、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C、海明威的《老人与海》D、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题干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着重描摹人们的心灵世界。

浪漫主义出现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强调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答案:C2.18—19世纪,欧洲、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

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

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当时人们() A.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B.对科技发展的期盼C.对自然王国的理性描绘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8—19世纪”“自然发怒”“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可以看出,这些作品表达了人们对工业文明的担忧,故选D项。

答案:D3.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中写道:“他们并不相信18世纪自负的机械唯物主义(以牛顿以及布莱克和歌德这两个吓唬人的家伙为代表),……因而,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合情合理的批判。

”文中“他们”为代表的作品()A.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创作手法怪诞C.真实地描写了社会现实风貌D.集中表现自我解析:根据材料中“18世纪”“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合情合理的批判”可以判断发生在启蒙运动后,对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故A 项正确。

答案:A4.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

这两部名著都()A.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B.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C.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D.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解析:《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都真实地揭露和反映了社会现实,并未迎合当时政治发展趋势,故A项错误;《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非“理想社会”的不满,故B项错误;《儒林外史》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及乡绅的生活和心理,《人间喜剧》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故C项正确;《儒林外史》是封建农耕文明下的产物,并未反映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故D项错误。

答案:C5.《剑桥艺术史》中提及某一画家的作品时说:“(他的画)却表明:在某种意义上,经验超越现状,引向追忆,哪怕仅此而已也罢。

尽管他指望观众还能看出更深层的含义。

……(正如画家所述)‘那从水闸流出的潺潺水声、柳树、纤细的栏杆,还有砖砌的建筑物,我爱这样的事物……只要我能作画,我就会不停地描绘这样的地方。

绘画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语言’。

”据此判断该画家作品的风格是()A.现实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C.印象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解析:浪漫主义画派以肯定、颂扬人的精神价值,争取个性解放和人权为思想原则;在绘画上主张有个性、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构图变化丰富,色彩对比强烈,笔触奔放流畅,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这与材料描述基本一致,故B项正确。

答案:B6.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提出: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来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或决断。

这反映了该画家主张()A.以写实手法来塑造形象B.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C.按规定的绘画原则创作D.突破陈规充分表现自我解析:“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说明该画家不主张写实,也不按规定的绘画原则创作,故A、C两项错误;该画家强调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说明其创作题材不取自现实生活,故B项错误;该画家强调“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这体现了其突破陈规充分表现自我的创作主张,故D项正确。

答案:D7.这种艺术风格既不是粗糙,也不是前卫,更不是抽象,它是将科学的色彩学理论运用于绘画,中国高考艺术专业的色彩考试,也是以这种色彩规律作为标准。

这种艺术风格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色彩”进行判断。

古典主义是强调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推崇,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是兴起于19世纪初“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注重个人感情、感觉,故B项错误;印象主义是19世纪6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注重“光”“色彩”的流派,故C项正确;现代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以来的作品,其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反理性,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手法,故D项错误。

答案:C8.有学者在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

”下列选项属于这一文学艺术流派的是()A.《蓝色多瑙河》B.《拾穗者》C.《向日葵》D.《等待戈多》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可判断这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蓝色多瑙河》是约翰·施特劳斯最为著名的音乐作品,属于浪漫主义音乐,故A项正确;《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的现实主义作品,故B项错误;《向日葵》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故C项错误;《等待戈多》是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作品,反映的是现代人的彷徨与迷茫,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故D项错误。

答案:A9.湖畔派是18—19世纪英国的一种诗歌流派。

该流派在诗歌题材上,主张写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强调诗人的内心探索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在诗体方面,主张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采用民间口语,发挥诗人的想象力。

下列同湖畔派创作风格相似的是()A.《百年孤独》B.摇滚乐、爵士乐C.《等待戈多》D.《自由引导人民》解析:“诗人的内心探索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发挥诗人的想象力”说明是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故A项错误;摇滚乐、爵士乐属于现代主义音乐,故B项错误;《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故C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绘画,故D项正确。

答案:D10.伴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20世纪以来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列有关人们这一时期精神生活场景的描述,不可能出现的是()A.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青少年通过网络观看西方国家的影视剧B.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米老鼠系列卡通电影将沮丧的人们聚拢到了电影院C.出生于1953年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是英国披头士乐队的忠实粉丝D.中国改革开放后,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间风靡一时解析:网络的普及发生在21世纪初,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米老鼠系列卡通电影将沮丧的人们聚拢到了电影院,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披头士乐队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现代主义在我国国内出现于改革开放以后,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A11.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是禁止吃爆米花的,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

这种改变最能说明()A.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B.电影艺术呈现出了大众化、商业化趋势C.大萧条给影院经营造成了巨大经济困难D.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解析:20世纪20年代电影已经发展到“有声电影”时代,到30年代,电影技术并无明显进步,故A项错误;由禁止吃爆米花到吃爆米花风靡全球,说明电影艺术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体现出大众化、商业化的趋势,故B项正确;材料中仅仅说明20世纪30年代看电影的情景,并未涉及大萧条对电影业的影响,故C项错误;电影从业人员的境况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B12.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一经出现即风靡全球。

这类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与爱情,主张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A.对时代的困惑和迷茫B.对社会问题的典型再现与剖析C.对“理性王国”的失望D.对工业化带来的精神满足解析:从“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知体现的是现代主义风格。

A项与现代主义流派出现的背景即在工业文明中出现的精神危机相符,故A项正确;B项是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故错误;C项是浪漫主义风格的背景,故错误;工业化带来的精神满足是在19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和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霍布斯鲍姆在其《革命的年代》一书中着重表现了19世纪的历史。

他认为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

——摘编自《英国工业革命的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有益启迪》材料二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研究英国的工业文明,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

研究狄更斯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现代化的经验与感受,可以深化我们对我国现代化的认识和思考。

——摘编自《狄更斯小说中的工业文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这一时期科学理论和技术进步的代表性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借助狄更斯小说作品用以研究英国工业文明的合理性。

综合材料一、二,谈谈英国工业化给我们的认识与思考。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联系所学,理论上,1859年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或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电磁学的重大突破;技术上,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发明出现并开始进入生活。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可知,狄更斯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借助其作品,对侧面研究英国工业革命文明是有其合理性的。

联系所学,狄更斯作为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通过对下层生活的描述,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第二小问,从科技是生产力、协调好工业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等角度回答。

答案:(1)成果:理论上,1859年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或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电磁学的重大突破;技术上,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发明出现并开始进入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