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人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
到15世纪末期,人类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大河流域(适合农耕):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
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1.建、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
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
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经历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3.强盛期: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最强大帝国。
4.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历史地位),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金字塔作用: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2)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尊严与权力。
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统治者。
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古巴比伦王国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1)地理位置:“两河”指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有“新月沃地”之称,今伊拉克一带。
2)建国: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小国。
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
民族:苏美尔人。
3)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汉谟拉比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1)建立:公元前18世纪,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他自称“众神之王”,加强中央集权。
2)强盛期:汉谟拉比在位时。
3)灭亡:公元前1595年,王国被外族灭亡,后经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
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1)历史地位及影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填空版)

初三(上)世界历史填空第1课人类的形成1.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_______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它属于“__-______的人”。
2.南方古猿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____,人类在距今____万年前形成。
3. 根据人的________,世界上的人类分____大主要人种。
4. 人类最初经历的是_____社会,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____系氏族社会。
5.母系氏族时财产_____,生产和分配都以______为基础。
6.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________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________。
7.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_____的进步,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_____。
8.男子主要从事________和________,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
9. 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男性,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10.在母系氏族社会,由于______的缘故,人们“_______,______”11.早期猿人的代表有________奥都威峡谷________。
12.晚期猿人的代表有印尼爪哇人、中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
13. ________的代表有德国尼安德特人和中国________。
14.晚期智人的代表有法国________和中国________。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古希腊历史学家________说:埃及是“________的馈赠”。
2.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________地区的________。
3. ________像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________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4.大河文明主要有古代埃及文明、________、________和古代中国文明。
5.新月沃地东部,________和________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6.公元前3500年后,___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___统一了两河流域。
九年级上册【初三】历史人教版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1、时间:三四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人类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
2、四个社会:A、原始社会:特点是时间漫长,社会发展缓慢,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极低。
人类社会的平等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基础上的。
B、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了,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引起人类社会关系的变化,氏族瓦解,阶级产生,国家出现,人类步入奴隶社会。
奴隶主和奴隶是社会的主要阶级,奴隶承担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劳动,而奴隶主占有全部的劳动成果。
世界东西方国家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封建社会:欧洲封建社会的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它确定了政治上欧洲封建国家的长期的分裂性和不统一性的特点;基督教会在思想上控制着整个欧洲。
D、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生产资料高度集中,资产阶级无偿榨取工人的劳动果实,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出现大批垄断集团,他们不但控制了国家主要的经济领域,也把触角伸向国家政治生活,要求瓜分世界。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内容标准】史前文明:(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知识框架】第1课:人类的形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内容标准】上古人类文明:(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2)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内容标准】(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2)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中考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二、三单元是世界历史古代史的内容,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习了人类的形成、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希腊罗马的文明,他们文明的产生,文明象征)、亚洲欧洲典型的封建国家、古代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与古代的科技文化。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1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的出现: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形成标志:制造工具。
2、三大人种的形成:⑴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⑵三大人种形成时间: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
⑶人种差异形成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结果。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四大文明古国: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文明的摇篮,这些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2.古埃及: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奴隶制小国,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
3.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西亚的两河流域(新月沃地,今伊拉克一带),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2.雅典: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有权参政)。
3.罗马帝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大化改新: 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和交往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1.曾经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等等2.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马拉松运动起源于希波战争),希腊取得胜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1人的根源是:南方古猿2人类诞生的时间是三四百万年前,地点是非洲3世界上的三大人种是:黄种,白种,黑种,造成人种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4人类先经历母系氏族后经历父系氏族,母系氏族的特点是:①只知其母,不知其父②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③财产公有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大河流域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2埃及文明的代表:金字塔(国王的陵墓,权力的象征)3古巴比伦①建立者:苏美尔人②文明的代表:《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价值)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印度种姓制度①建立者:雅利安人②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1雅典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繁盛的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最高峰2雅典繁盛的原因(伯利克里采取的措施) ①伯利克里扩大公民权,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②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3罗马共和国时期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主地位发生了三次战争,称为布匿战争4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建立时间:公元前27年第四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日本大化改新①时间7世纪中期②人物孝德天皇中臣镰足③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④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2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3伊斯兰教①创始时间(教历元年)622年②创始地点(圣地)麦加③创始人:穆罕默德④经典:《古兰经》4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统一所起的作用:阿拉伯半岛是在伊斯兰教的创立及传播过程中逐渐统一的.第五课中古欧洲社会1日尔曼人在西罗马的基础上建立了法兰克王国2 查理马特改革的①内容: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②影响: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里严格的等级制度4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内容: ①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②四个等级依次是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特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5基督教对西欧社会的影响(罗马教廷在西欧社会的地位和影响)①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②政治上: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③文化上: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6西欧城市的兴起①时间:10世纪②代表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和曼彻斯特③特点: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④西欧城市取得自治权的方式:金钱赎买或武力(法国琅城市民运动)⑤影响:市民阶级形成→市民分化成银行家和商人→银行家和商人发展成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7拜占庭帝国的灭亡①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都城是君士坦丁堡②灭亡原因: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③灭亡时间:15世纪中期④灭亡它的国家是:奥斯曼土耳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三、四百万年前)1.“形成中的人”──从猿到人的过渡、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1)典型代表:非洲南方古猿。
(2)特点: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
2.“完全形成的人”──能够制造工具、进行真正劳动的人(1)诞生:约三四百万年前。
(2)四个阶段: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3)世界人种分化①时间:出现于晚期智人阶段。
②依据:人的体貌特征。
③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
④三大主要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二、氏族社会──原始社会(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的发展阶段1.出现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两个阶段(1)母系氏族公社(特点)①地位:女子占主导地位。
②婚姻:群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③分配: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
(2)父系氏族公社①原因: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品交换出现。
②地位:男子占主导地位。
③婚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3.后期:出现剩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产生,国家出现。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埃及1.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
2.发源地:尼罗河流域。
3.建立国家:约前3500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前3000年初步建立统一的古埃及。
4.文明成就:金字塔──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王国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
2.发源地: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3.建立国家: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建立奴隶制小国。
4.实现统一:(1)时间:前18世纪。
(2)人物: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3)国家性质: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5.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1)目的(性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制定者:汉谟拉比。
(3)地位: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上复习考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1、《人类的形成》人类的出现:现代人类可能由非洲南方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直立的姿势在进化过程有决定意义。
“完全形成的人”分早期猿人(“能人”)、晚期猿人(爪哇人、北京人、元谋人)、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丁村人)、晚期智人(农人、山顶洞人)。
根据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氏族社会: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和父系氏族社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在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制→奴隶制→统治阶级→国家。
2、《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金字塔的国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国王的陵墓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最大)是权利的象征,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狮身人面像)。
新月沃土孕育的古国:亚洲西部“新月沃地”,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
内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1、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
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
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3、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
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
的城邦之一。
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
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
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
耕种,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3、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