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2节血液循环第3课时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9章第2节血液循环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1.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心脏疾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血液循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血液循环的作用和心脏的结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血液循环路线、心脏结构功能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因为心脏能够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部位。
5.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区别在于体循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而肺循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血液在肺部和体循环之间的交换,保证了氧气的供应和废物的排出。
6.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左心室:负责将氧合血泵送到全身,是心脏中最大的室。
右心室:负责将缺氧血泵送到肺部,是心脏中最小的室。
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等,负责血液的单向流动。
2.教学难点
(1)血液循环路线的理解:学生对于血液循环的路线和途径的理解较为困难,尤其是对于肺循环和体循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举例:通过图示、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血液循环路线。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血液循环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血液循环》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10
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
←
血流方向:由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11
课堂小结:比一比——血管
血管 名称
功能
分布 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 特点 大小
动脉
运输血液 心脏 全身
大多 厚、 深部 弹性大
较小
静脉 运输血液 深部、 薄、 大 全身 心脏 浅部 弹性小
毛细 物质交换 血管 的场所
最广 最薄
最小
快 慢 最慢
13
4.下列关于毛细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是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B.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数量大,分布广,管内血流速度快。 D.管腔内径只有8-10微米,几乎只能允许 红细胞单行通过
5.下列血管有瓣膜的是 ( D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毛细血管
D.四肢静脉
18
巩固与提高:
1.在病人的上臂部抽血化验或输生理盐水,选用的
血管依次是( B )
A.动脉、静脉 B.静脉、静脉
C.动脉、动脉 D.静脉、动脉
2.血液在哪种血管中流得最慢,这有利于( D )
A.动脉,气体交换
B.静脉,物质交换
C.毛细血管,气体交换
D.毛细血管,物质交换
3.在我们体表皮肤上隆起一条条“青筋”,实际上是(
动脉 血管种类 静脉
毛细血管 5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功能的区别 :
动脉:将血液从 心脏 输送到 身体各部 去的
血管。
分
静脉:将血液从 身体各部 输送到 心脏 去
的血管。
分
毛细血管:连通于 最小的动脉 与 静脉 之间 的血管。能够进行 物质交换 。
6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血液循环》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血液输送到 全身各处
身体较深的 部位
弹性大
管腔较小
进行物质 交换
数量多 分布广
把血液从 全身各处 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 较深,有 的分布较 浅
非常薄
只有一层上 内径十分 细小
皮细胞构成
较薄 弹性小
管腔大
血流 速度
快
最慢 慢
血液:心脏
特点:管壁 流速
全身
厚
, 快。
动脉血管
血液:全身
特点:管壁 流速
心脏
上腔静脉 肺动脉 下腔静脉
心脏的各腔分别 与什么主血动管脉相通?
肺静脉
心脏的四个腔分别连通什么血管?
左心室—、下腔静脉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 殊的结构?
动脉瓣
房室瓣
防止血液倒流。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有什 么作用?
—— 约·诺里斯
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 来全长可达 10万千米 , 足可以绕地球赤道两周半
。
血管
血管可以 分为几类?
血管 种类
功能
分布
管壁 特点
管腔 特点
血流 速度
动脉
毛细 血管
静脉
毛细血管和红细胞
动静脉横切
静脉 动脉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血管 种类
功能
分布
管壁 特点
管腔 特点
动脉
毛细 血管
静脉
把心脏中的 大多分布在 较厚
3. 在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中,有利于物质交
换的是( C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心脏
右心房 右心室
心脏
左心房 左心室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9章 第二节 血液循环教案2 北师大版

《血液循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2、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感悟血液循环过程中蕴藏的生命魅力--生命的高度有序性;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科学观。
教学重难点:(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5)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6)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7)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8)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教学用具:自制图片,视频材料,小黑板。
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法。
2、多媒体演示法。
3、讲解法,图解法。
4、启发,诱导,参与讨论。
学习方法:1、小组合作讨论。
2、猜想,阅读,观察,归纳,练习。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自学学生阅读课本,自学本节内容。
(三)引入下肢的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运送到肺部的途径是怎样的?(四)合作探究一、血液循环概念:教师:讲解:血液在心脏和全身的血管所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内循环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二、区分概念: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
学生:动脉,静脉的概念。
教师:引导讲解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叫动脉血。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叫静脉血。
学生:猜测动脉内流什么血,静脉内流什么血?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1、血液循环包括几个途径?2、每个途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教师:归纳:人的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为了获取氧气,体循环为了输送氧气。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2)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肺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归纳。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9第2节 血液循环》PPT课件 (3)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什么是血液循环呢? 它的动力是什么?
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目的: 说出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器指材导::1活.用的湿小纱鱼布(尾包鳍裹颜小色鱼浅,)只,露显出微尾镜部,培,不养要皿伤,害纱小布鱼等。。
2.把小鱼放在培养皿里,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部。
3.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
他父亲是高血压患者吗?为什么?
收缩压指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指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
收缩压正常值为12~18.7kPa. 舒张压正常值为8~12kPa.
1kPa≈7.5mmHg
缚—放—充—放—听
高血压
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人体的血液循环路线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肺
循 肺部毛
物 质
环 细血管
交 换
肺动脉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体
循物 质
全身毛
交 细血管
环换
主动脉
1.体循环是“左出右回”,肺循环是“右出左回” 2.血液流动方向是“室—动—毛—静—房” 。
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称之为血压。
小明的父亲血压值为21.3/13.3kpa(千帕) 。 这些数值分别代表什么含义?说明了什么?
和/或
≥14.7
高血压
你的亲人中有患高血压的吗?他(她) 有什么感觉?你能不能用所学的预防高血 压的知识指导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改变不 合适预的防生高活血习压惯要? 注意体育锻炼,控制糖 和脂肪的过量摄入,多吃清淡食物,多吃新 鲜的蔬菜和水果,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保 持心情愉快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第4单元 第9章 第2节 血液循环

知识点一: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1 . 血 液 循 环 是 指 __血__液____ 在 __心__脏____ 和 全 身 __血__管______中进行的___循__环__流__动_______。 2.血液能按照一定方向不停地流动,是由血液循 环系统的组成器官——__心__脏____和__血__管____决定的。
A.14.6 kPa 表示收缩压 B.10.3 kPa 也表示收缩压 C.10.3 kPa 表示舒张压 D.此人血压正常 解析:人体血压的表示方法是:收缩压/舒张压,收 缩压的正常的范围是 12~18.7 kPa;舒张压的正常值范 围是 8~12 kPa。此人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都在正常范围 内,因此此人血压正常。
3.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__血__管__壁____ 产 生 的 __侧__压__力____ 叫 做 血 压 , 可 以 利 用 血 压 计 在 ___上__臂__肱__动__脉_____处测量。
4.脉搏:主动脉壁_一__张__一__缩___的搏动,像波浪一 样沿着__动__脉__壁____向__离__心____方向传播,叫做脉搏,正 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__心__率____相同。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血液循环路线。
1.巧记“心脏形态结构”:大小如拳形像桃,上房 下室有四窍。房连静来室连动,左右不通上下通。
2.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无直接关系。动 脉血与静脉血是根据血液中氧气含量多少和颜色来划 分的,动脉和静脉是根据血流方向来划分的。
3.不要误认为动脉血含养料多,静脉血含养料少。 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分,只与血液含氧量多少有关。
知识点二:血管 1 . 动 脉 : 动 脉 是 将 血 液 从 __心__脏____ 输 送 到 __身__体__各__部__分____的 血管。动脉 的管壁 ___厚_____, 弹性 __大____,管内血流的速度___快_____。 2 . 静 脉 : 静 脉 是 将 血 液 从 ___身__体__各__部__分___ 送 回 ___心__脏_____的血管。静脉的管壁__较__薄____,弹性__小____, 管 内 血 流 的 速 度 ____慢________ 。 一 些 静 脉 管 腔 中 有 ___瓣__膜_______,可以_____防__止__血__液__倒__流_______。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第九章教案第2节 血液循环(精品文档)

第2节血液循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4)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
(2)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血液循环和录像动画等,培养相互合作精神和创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1.重点(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难点(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显微镜血管的横切片心脏模型四、教学方法探究试验讨论五、课时安排4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一)复习提问1、常见的血型有几种?2、输血时有什么原则(二)新课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观察步骤:(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
(2)观察毛细管装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的模式图讨论三种血管的特点。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章《9.2.3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章《9.2.3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能循环流动,在于有心脏和血管的结构,这节课内容再次让我明白了,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课堂反馈通过课后练习题1某人感冒,患肺炎,经医生诊断后在他的手背上注射青霉素。
你认为青霉素经过怎样的路径到达肺部去抵抗病菌完成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1通过这道练习题,既将本节课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了,同时检测了学生对于血液循环途径和意义这个重要概念掌握和应用的情况。
课堂拓展自主阅读,学习血压、脉搏阅读教材,学习血压、脉搏等概念完成课后练习题27.板书设计8.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建构重要概念:一是从形象感知实事实知识入手到概括出抽象概念,帮助学生认识概念。
二是通过“以画促学”建构生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一)从形象感知事实知识到概括抽象出概念,帮助学生认识概念。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和“画心脏结构图”的活动,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学生直接感知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激发学生思考血液怎样在血管和心脏之间循环流动的?帮助学生认识血液循环途径的概念。
(二)“以画促学”建构生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本节课主要围绕“血液在心脏与血管之间怎样循环流动”这个问题,小组讨论,学生互动,通过画图、比图、写图、思图四个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分析、建立“血液循环途径及意义”这个重要概念。
整个教学设计从学生学出发,通过建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概念。
由于我过高的估计了有些学生对心脏结构的理解,所以在绘制血液循环图时多用了一些教学时间,在课堂小结,回顾知识建构框架图的时候显得时间有点仓促,在以后的教学中之后注意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脉搏
测量脉搏
脉搏的次数与心率相同。
思考问题: 1、脉搏次数和心率是什么关系?
2、运动对心率产生什么影响?
3、不同体质的人运动以后其心率变化一样吗?为什么?
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步骤:1.感觉心脏的节律跳动,记录心跳次数 腕部测定动脉搏动次数/分钟 原地运动后再次记录心率和脉搏 2.提出有关心率和运动关系的问题 3.作出运动影响心率的假设 4.设计并实验,记录数据 5.列表 6.讨论,得出结论,交流结果
8、当动脉瓣处于开放,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时, 脏的状态是( D ) A、心房、心室同时舒张 B、心房、心室同时收缩 C、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D、心房舒张,心室收缩 9、成年人的心跳每分钟高于是100次,叫( C ) A、心率 B、心动过缓 C、心动过速 D、心输出量
胸腔内 , 心肌 构成,位于___________ 10、心脏主要由_________ 四个 左心室壁 。 它有___________ 腔,心壁最厚的是___________ 心输出量 11、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_____________,它可 心脏工作能力标志。 作为______________
体循环
上腔静脉 主动脉
右心房下腔静脉左心室 Nhomakorabea各级动脉
各级静脉 全身各处毛 细血管网
体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由__1__进入__2__,再流经全身的 动脉、__3__、各级静脉,最后经__4__流回 __5__的过程。 在体循环中,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和身体各部分 的组织细胞进行__6__交换:把运来的__7__和营 养物质供给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__8__ 等废物运走。 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血液由含氧多颜色鲜红的 __9__血变成含氧少颜色暗红的__10__血。
12、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促进心 强健 ,以增加 心脏工作的 脏__________ ________ 潜力。
13.人体的血液在各种血管中流动的速度是【 】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D.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14.心脏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以保证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 】 A..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B.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C.动脉→心房→心室→静脉 D.心室→心房→静脉→动脉 1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心脏【 】 A.心率较快,每搏输出量大 B.心率较快,每搏输出量小 C.心率较慢,每搏输出量大 D.心率较慢,每搏输出量小 16.某人的每搏输出量约为70ml,此人的心率为70次/分,则 他的心输出量约为 【 】 A. 4900ml B. 140ml C. 70ml D. 5250ml 17.测量血压的部位是【 】 A.上臂桡动脉处 B.上臂桡静脉处 C.上臂肱动脉处 D.上臂肱静脉处
作业: 今日******第三课时 46页习题 周五******第九章整理与复习24-25 周六******复习第九章下周提问
Zx xk
3、心脏肌肉最发达的部位是( C ) A、左心房 B、右心房C、左心室 D、右心室 D、心脏
4、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D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5、与心脏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B )
A、肺静脉 B上下腔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6、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 C ) A 、动脉瓣 B、静脉瓣 C、房室瓣 D、心壁 7、在血液循环中,能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而不会 倒流的原因是( )B A、血液的惯性作用 C、血管壁的弹性作用 B、心脏和血管内瓣膜的作用 D、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1、分布在身体的深层,管壁厚、弹性大,管内 血流速度快的是( A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和静脉
2、下列有关毛细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在人体内数量多,分布广;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 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B、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 度极慢 C、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D、它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肺静脉
左心房
右心室
肺循环
肺循环是血液由______进入______,再流经肺 部的______ ,最后由______流回_______的循 环。 在肺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 液与______内的气体发生交换,肺泡内的 ______进入血液,血液中的______进入肺泡。 经过肺部的______交换,含氧少、颜色暗红的 ______血变为含氧多、颜色鲜红的______血。 体循环与肺循环是______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 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
讨论
一名同学的下肢受伤后发炎,通过在手腕 处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试说出药物到达伤 口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路径。
上肢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左心室
主动脉
下肢动脉
下肢伤口
肺静脉 肺 循 环 气 肺部毛 体 细血管 交 换
上、下腔静脉 体 循 环
物 全身毛 质 细血管 交 换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肺动脉
主动脉
• ①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 • ②体循环流出的是动脉血,流回的是静脉 血;肺循环流出的是静脉血,流回的是动 脉血; • ③两个循环同时进行,最后在心脏会合, 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 ④在全身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 静脉血;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 血变成动脉血; • ⑤心脏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 • ⑥心室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心房
第9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2节 血液循环 (第3课时)
根据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不同,可将血 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动脉血—— 血液含氧较多, 颜色鲜红。
静脉血—— 血液含氧较少, 颜色暗红。
肺动脉
主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全身各处 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静脉血 动脉血
肺循环
肺部毛 细血管 肺动脉
1、体循环
左 心 室 主 动 脉
组织细胞
氧气、养料
动 脉 各级 血
二氧化碳、废物
静 脉 血 各级
动脉
动 脉 血
全身 毛细 血管
上下 腔 静脉 静脉
静 脉 血
右 心 房
右 心 室
左 心 房
肺 静 脉
肺部毛 细血管
氧气
二氧化碳
肺 动 脉
2、肺循环
肺泡
头部和躯体上部 毛细血管 上腔静脉(静脉血) 肺动脉(静脉血) 肺静脉(动脉血) 肺部 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静脉血) 肺静脉(动脉血)
运动方式 安静 甲 蹲起一分钟 乙 安静 蹲起一分钟 1 74 140 78 127
心率 2 72 136 80 123 3 73 138 76 121 平均 73 138 78 124
分析及结论 1.运动使心率________。 2.根据你们的测定结果,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心 率和脉搏影响是否相同? 3.同样类型的运动男女之间是否有差异?
肺部毛 细血管网
下腔静脉 (静脉血)
主动脉 (动脉血)
躯体下部 毛细血管网
冠脉循环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塞
概 2、血压
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念:
收缩压为12—17.3千帕kPa(90—130mmHg) 正常值: 舒张压为8——12千帕(60—90mmHg) 测 量: 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
高血压: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
低血压:血压持续低于(90/50mmHg)
收 舒 缩 张 压 压
mmHg 毫米汞柱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 年人,其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失眠、易疲 倦等。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使血管破裂。 预防高血压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控制糖类和 脂肪的过量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还 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并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服用降压药等。 血压过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