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用稿)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用稿)1.总则1.1为了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市场,加强社会上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管理,促进中医养生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所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是指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理念及其方法和手段,开展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服务活动,不以治疗为目的(非医疗性质)的独立机构。
1.3本标准为注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的最低要求。
2.服务项目2.1项目分类2.1.1咨询指导类;2.1.2按摩类;2.1.3熏洗类;2.1.4艾灸类;2.1.5贴敷类;2.1.6拔罐类;2.1.7刮痧类;2.1.8其他:以中医理论、理念为指导的各种物理方法、自然疗法等。
2.2限制项目2.2.1不得超范围服务。
2.2.2不得从事医疗和药品销售等活动。
2.2.3禁止使用危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方法或手段。
3.场所与环境3.1经营服务场所建筑面积不得低于120平方米,且应按照功能与用途进行合理区域划分。
3.2咨询指导类用房应独立设置,且每室建筑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
3.3开展有操作类项目时,应独立设置消毒室,使用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
3.4服务项目用房建筑面积应满足项目、设备与功能需要。
3.5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应满足设备与功能需要。
3.6服务场所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使用物品符合消毒规范。
4设备设施4.1应配备满足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必须的办公设备与设施。
4.2配备与注册项目相符的设备、设施。
4.3应配备满足服务项目所需要消毒设备与设施。
5.人员配备5.1从业人员不少于3人。
5.2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
5.3中医院校毕业人员从业,需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或其认可的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
5.4开展项目服务的工作人员与所开展的项目比例不得低于1:1。
6.管理6.1在大厅醒目位置悬挂《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在职人员情况介绍,以及监督投诉电话。
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24年版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是为了规范和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
本文将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24年版》进行详细解读。
该规范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包括:服务目标、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机构和人员、设施设备、服务过程、档案管理和质量控制。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服务目标。
该规范的服务目标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和控制疾病。
这一目标体现了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强调了预防和保健的重要性。
然后是服务机构和人员。
该规范明确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基本要求,包括具备中医药临床资质、设有中医药健康管理科室等。
同时,也规定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人员的基本要求,包括具备中医药医学专业知识、具备相关临床经验等。
设施设备是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设施设备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中医药诊疗设备、中药房、中医药保健室等。
这些设施设备的完善和使用将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档案管理是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环节。
规范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档案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建立个体健康档案、定期更新档案内容等。
这些档案的管理和使用将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最后是质量控制。
规范明确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建立质量管理规范、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等。
这些质量控制措施将保证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起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24年版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了详细规范和准则,旨在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通过遵循该规范,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满足人们对健康的不同需求。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_(1)

何为“治未病”?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 “治未病”的理念:“圣人不治 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 乱……,以及 “上工治未病, 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
治未病的渊源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治未病”思想。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治未病”概念及基本涵义。 东汉张仲景发展《内经》治未病思想,将上工治未病列于《伤寒论》
5
5
(21)您皮肤或口唇干吗?
1
2
3
4
5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下问题。 (22)您有肢体麻木或固定部位疼痛的感觉吗?
没有(根本 不/从来没
很少(有一 点/偶尔)
有时(有些 /少数时
经常(相当 /多数时
总是(非常 /每天)
有)
间)
间)
1
2
3
4
5
(23) 您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亮发光吗? (指脸上或鼻子)
“治未病”的涵义
未病先防:调养在无疾之先 既病防变:已病早治,防止传变加重。 病后康复:加强调摄,防治复发。
中医治“未病” 从何入手(1)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 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 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 中医养生以食为本
中医治“未病” 从何入手(2)
(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 率=抽查填写完整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 表/抽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100%。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姓名:
编号:□□□-□□□□□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下问题。
没有(根本 不/从来没
有)
很少(有一 点/偶尔)
有时(有些 /少数时 间)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65岁及以上居民。
二、服务内容1.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做1次中医体质辨识;2.告知居民中医体质辨识的结果;3.根据不同体质进行个体化中医健康指导。
内容包括:①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纳入《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②对存在中医偏颇体质的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指导。
③对老年居民告知日常的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养生保健方法。
4.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三、服务流程(一)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表1 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规范流程表.四、服务要求1.开展老年人体质辨识工作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的时间。
2.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3.从事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者由经过中医知识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临床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护士、预防保健人员提供服务。
4.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5.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6.预约6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中医体质辨识服务。
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如有需要,可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7.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1.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率=接受中医体质辨识65岁及以上居民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2.中医体质辨识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中医体质辨识表及正确指导数/抽查的中医体质辨识表及指导数×100%。
六、附件附件1.(1)您精力充沛吗?(指精神头1 2 3 4 5足,乐于做事)(2)您容易疲乏吗?(指体力如何,是否稍微活动一下或做一点1 2 3 4 5家务劳动就感到累)(3)您容易气短,呼吸短促,上气1 2 3 4 5不接下气吗?(4)您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指说1 2 3 4 5话没有力气).(5)您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吗?(指心情不愉快,情绪低落)1 2 3 4 5(6)您容易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吗?(指遇事是否心情紧张)1 2 3 4 5(7)您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吗?(指是否总会想事情不乐观的一面以致情绪不好)1 2 3 4 5(8)您容易感到害怕或受到惊吓吗?1 2 3 4 5(9)您感到身体超重不轻松或不爽快吗?(感觉身体沉重)1 2 3 4 5(10)您感到手脚心发热吗? 1 2 3 4 5(11)您手脚发凉吗?(不包含周围温度低或穿的少导致的手脚发冷)1 2 3 4 5(12)您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吗?(指上腹部、背部、腰部或膝关节等,有一处或多处怕冷)1 2 3 4 5(13)您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吗?(指比别人容易害怕冬天或是夏天的冷空调、电扇等)1 2 3 4 5(14)您容易患感冒吗?(指每年感冒的次数)1(一年不超过2次)2(一年感冒2-4次)3(一年感冒5-6次)4(一年8次以上)5(几乎每月都感冒)(15)您没有感冒时也会鼻塞、流鼻涕吗?1 2 3 4 5 (16)您有额部油脂分泌多的现象吗?(指前额、脑门)1 2 3 4 5(17)您容易过敏(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或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时)吗?1(从来没有)2(一年1、2次)3(一年3、4次)4(一年5、6次)5(每次遇到上述原因都过敏)(18)您的皮肤容易起荨麻疹吗?(包括风团、风疹块、风疙瘩和过敏性皮疹)1 2 3 4 5(19)您的皮肤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青紫瘀斑、皮下出血吗?(指皮肤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的情况)1 2 3 4 5(20)您的皮肤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吗?(指被指甲或钝物划过后皮肤的反应)1 2 3 4 5(21)您皮肤或口唇干吗? 1 2 3 4 5(22)您两颧部有细微红丝吗?(脸颊部位细微的血丝,像钞票上的纹路)1 2 3 4 5 (23)您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亮发光吗?(指脸上或鼻子)1 2 3 4 5(24)您面色晦黯或出现褐斑吗? 1 2 3 4 5(25)您容易生痤疮或疮疖吗? 1 2 3 4 5(26)您感到口干咽燥、总想喝水吗?1 2 3 4 5 (27)您感到口苦或嘴里有异味吗?(指口苦或口臭)1 2 3 4 5(28)您腹部肥大吗?(指腹部脂肪肥厚)1(腹围<2.4尺)2(腹围2.4-2.55尺)3(腹围2.56-2.7尺)4(腹围2.71-3.15尺)5(腹围>3.15尺)(29)您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或者怕吃(喝)凉的东西吗?(指不喜欢吃凉的食物,或吃了凉的食物后会不舒服)1 2 3 4 5(30)您有大便黏滞不爽、解不尽的感觉吗?(大便容易粘在马桶上)1 2 3 4 5(31)您容易便秘或大便干燥吗? 1 2 3 4 5(32)您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吗?(如果自我感觉不清楚可由调查员观察后填写)1 2 3 4 5(33)您舌下静脉瘀紫吗?(可由调查员辅助观察后填写)1 2 3 4 5计算结果:附件2平和质与偏颇体质判定标准表.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0~36个月儿童。
养生大会总结范文

2023年9月26日,首届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大会由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中医养生保健工作委员会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近500名从事中医养生保健相关行业的代表及热爱中医养生保健人士的积极参与。
大会以“推动中医养生保健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标志着我国养生保健行业迈入了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大会亮点1. 政策解读与法规发布大会邀请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领导及专家学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使与会者对我国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的政策法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 行业交流与合作大会为从事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的代表们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了业内外的资源共享和合作,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人才培养与传承大会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倡导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为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4. 社会影响力提升大会通过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提升了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大会成果1. 成立中医养生保健工作委员会大会宣布成立中医养生保健工作委员会,旨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2. 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大会发布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为中医养生保健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服务标准和规范。
3. 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大会邀请了众多业内专家,就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4. 媒体宣传与推广大会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对大会盛况及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广泛宣传,提升了行业的社会影响力。
三、未来展望首届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传承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努力推动中医养生保健行业迈向更高水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公告【法规类别】医疗保健【发文字号】国中医药办发[2014]15号【发布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4.05.16【实施日期】2014.05.1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公告(国中医药办发〔2014〕15号)为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升公民健康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予发布。
特此公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5月16日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一、基本理念和知识(一)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
(二)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
(三)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四)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五)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六)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
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
(七)药食同源。
常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有:蜂蜜、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征求意见稿)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年(卷),期】2018(19)7
【摘要】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医疗活动;不得开具药品处方,宣传治疗作用,给服务对象口服不符合规定或禁用的中药饮片.征求意见稿指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中医健康咨询指导等,对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调理时可以使用按摩、刮痧、拔罐等中医药技术方法.征求意见稿明确.
【总页数】1页(P19-19)
【关键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养生保健;保健服务;服务对象;健康状态;中医药技术;医疗活动;保健机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行业标准《木质门销售及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发布 [J], 木门窗专委会官网
2.《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及形成过程 [J], 彭锦;吴夏秋;尹爱宁;张秀刚
3.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 [J],
4.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 [J],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2015年初步建立治未病服务体系 [J], 向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附件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和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是指在治未病理念主导和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的保养身心、预防疾病、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活动,包括非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提供的相关服务。
第三条本规范仅适用于非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提供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医疗机构提供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按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等规定执行。
第四条本规范所称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是指社会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第二章服务内容及要求第五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中医健康咨询指导、中医健康干预调理、中医健康教育等。
(一)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中医健康检查项目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进行辨识评估。
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类服务应当由具备中医医师资格人员开展,或者在具备中医医师资格人员的指导下开展。
(二)中医健康咨询指导是指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制定个性化健康调养方案,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等。
(三)中医健康干预调理是指根据服务对象的调养方案,为服务对象提供独具中医特色的健康干预调理服务。
对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调理时可以使用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砭术、熏洗等中医药技术方法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其他养生保健技术方法。
(四)中医健康教育包括向服务对象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和常用方法,宣传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开展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传统运动示范指导等。
第六条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以下活动:(一)从事医疗活动;(二)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三)开具药品处方;(四)宣传治疗作用;(五)给服务对象口服不符合《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规定的中药饮片或者《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规定禁用的中药饮片;(六)开展医疗气功活动;(七)从事药品、医疗器械销售等活动;(八)以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健康咨询等为名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和术语开展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牟取不正当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DUSTRY 业界
1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
6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以下简称《规范》),原卫生部发布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同时废止。
新版《规范》增加了精神康复、质量控制与督导等章节,强调了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下级机构的帮扶与技术指导,同时要求基层多部门加强协作,成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和患者
关爱帮扶小组,将精神障碍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并对加大精防机构承担工作经费保障。
上海市卫生部门出台《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管理办法》
近日,上海市卫生部门依据国家和上海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浦东新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发布《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上海同时建立公共场所卫生诚信档案,从事前把关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申请人落实审批条件,确保“放得开、管得住”。
《办法》面向上海市7大类21种经营单位,并作出规定:从今年6月起,上海各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申请实施“告知承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明确,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医疗活动;不得开具药品处方,宣传治疗作用,给服务对象口服不符合规定或禁用的中药饮片。
征求意见稿指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中医健康咨询指导等,对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调理时可以使用按摩、刮痧、拔罐等中医药技术方法。
征求意见稿明确,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不得开展医疗气功活动,从事药品、医疗器械销售等活动,以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健康咨询等为名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和术语开展虚假宣传。
鼓励中医医师在完成所在医疗机构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在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2018~2020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近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2018~2020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范》),明确南京未来3年医院机构设置、医疗卫生人才和学科资源配置规划,要求推进市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覆盖面。
《规划》提出,2018~2020年,南京市依据区域常住人口数,全市每100万~200万人口设置1~2个综合性医院。
江北新区和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
淳五区原则上每区设置一个综合医院和一个中医类医院,重点扶持精神、儿童、传染、康复等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举办骨科、皮肤、口腔、心血管、老年病、眼科等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