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相邻语对及中学生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

英语(心得)之相邻语对及中学生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
英语(心得)之相邻语对及中学生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

英语论文之相邻语对及中学生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

相邻语对及中学生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陈秀清中学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介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言语规则,要求学生掌握说话规则和策略, 而且必须引导学生对相邻语对的正确理解,对其语用失误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及时给以矫正,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一、含义:语用学家认为,相邻语对是人类从交谈到交际的产物,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人际交往中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它属于语用学范畴。请看例句:A:How do you do? B:How do you do?这是两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交际用语。A所提出来的句子形式上是一个问句,实质是向对方问好。B对此作出的反应必须用“How do you do?”来回答。这就是一组相邻语对,也称配对性结构。我对它的理解有几点:1

、这种配对性结构不是绝对的。它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实际上是语言的变化问题。它的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这种配对性结构,大而言之,它要受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人们的风俗习惯的限制;小而言之,它要受交际的主题、正式程度、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的影响。3、相邻语对并不总是相邻,它们有时被另一对相邻语对所分

开。人们在实际生活交谈中往往不是一问一答那么简单。请看例句:A:Can I use your bike for a while?B:Can you come back in half an hour?A:No.B:No.在交谈者双方记忆许可的情况下,一组语对甚至被几组相邻语对分开。例如:A:Are you going to the film tonight?B:What is it?A:True lies.B:Where is it shown?

A:The school cinema.B:What time?A:Seven-thirty.B:All right. Let's go.也就是说,在实际交谈中,由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不断影响。人们运用语言的模式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二、类型:Bygate(1987)在分析口语功能时,将口语交际分为两类,一类是惯例性交际(Routines),另一类事实协商性交际 (negotiations)。惯例性交际相对而言,其谈话模式比较固定。根据这一点,我把相邻语对分为两大类。请看下表:信息型:question-answer相邻语对greeting-greeting 交际型:offer-acceptance apology-minization

compliment-response1、交际型:请看下列例句:A:Hello, Tom.B:Hello, Nice to meet you . (greeting-greeting)A: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B: Yes,

please. Thank you . (offer-acceptance)A:Sorry to have broken your pen.B:Don't mention it./That's all right. (apology-minization)A:you look beautiful in your sweater.B:Thank you./Thanks. (compliment-response)这种纯交际型的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性也是相对的,它会随不同的说话人和语境而失去它原有的稳定性。譬如说,人们对称赞语的回答就不可能是“纯净齐一的”"(homogeneous)。除去表示感谢这种接受称赞的方式以外,人们在生活中还会有这么几种回答:

A:That's really a great skirt.B1:See, it matches my shoes.( 同意式Agreeing utterance)B2:Yours are nice, too.(回赠式compliment return)B3:You don't think it's too bright?(请求式requesting interpretation) B4:I bought it on sale.(降格式Scale down)B5:It's not beautiful at all/Nonsense.(Little child's answer.)2、信息型(问答型)〔1〕一问多答在人们的交际中,谈话双方都喜欢直接回答,但在实际生活中,问话人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答案:A:What did Tom say at the meeting yesterday?B1:Do you want to know?B2:I've no idea.B3:What's that got to do with it?

B4:Well, he didn't in deed.B5:It's a secret.(2)多问一答在有些特别的语境中,会出现多问一答的情况。例如:A:What

is your job?B: I don't know.A:Do you know the man on the picture?B:I don't know.A: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park near your home?B: I don't know.A:Do you take drug?B:I don't know.在这几组相邻语对中,B的回答好似风马牛不相及。大这却是一组毫无错误的对话。因为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导致不同的回答。.但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的话,回答的人要表达谦虚和赞同。在实话实说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委婉。许国璋先生说:“人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总有一个社会情景,一个对象,一个话题。这些都是时有变异的。”但是在这种信息型的相邻语对中,说话双方必须遵循默契的原则,以达到沟通的目的。要达到这种默契,说话人还可以运用另一些手段,如神态、姿势、手势等等。单就面部表情来说,它可分为对视(eye contact)、笑(smile/laugh)、皱眉(frown)等,当然心灵的沟通是最重要的。但是中学生在使用或辨别相邻语对时常常会出现失误。除了不注意语境的死搬硬套之外,还有以下原因:三、中学生运用相邻语对时的语用失误1、语用原则的差异导致语用失误

开题报告 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英语专业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论文 姓名:____王鲁楠_________ 班级:_____英语08-1______ 学号:_____22080409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2011.10

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论文题目:Analysis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一、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 研究现状 珍妮·托玛斯(Jenny Thomas)于1983年在其“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语用失误这一概念,这位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其原因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国内,黄次栋于1984年在其“语用学与语用错误”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语用错误” 这一概念。他详细阐述了十种不同的语用错误并且指出,在语言学习中,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不同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非言语语境和背景下的运用。他还建议有关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内容应该增加到大纲中并且教授给学生。自此,有关语用失误的研究日益增多,许多学者对学习者语用失误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减少语用失误的方法。 继黄次栋之后,何自然、严庄(1986)对语用失误进行了量的研究,他们以托玛斯的理论为基础,在其“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一文中,对来自几所大学的79名语言教师在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方面的汉英差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语言语用知识和社交语用知识的缺乏。由此,他们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教授跨文化语用知识。他们的研究对于探索和分析中国学生的语用失误有极大的实际价值。他们所采用的问卷也为今后语用失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此外,王得杏(1990)将语用失误的研究扩展到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研究,并且解释了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减少语用失误的方法。贾玉新(1997)提出,正是文化差异导致了行为举止、问候语、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戈玲玲(2002)认为语用失误主要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说话者与听话者分别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之间会产生不恰当的言语行为。戴伟栋、张红玲(2002)指出,文化迁移时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文化迁移有两种,即表层结构迁移和深层结构迁移,语言语用失误属于表层结构迁移,而社交语用失误属于深层结构迁移。郝钦海(2000)的“广告语言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中提出造成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违反了语用规约。在语言教学方面,鲁健冀(1993)提出,我们在教学中总是忽略了汉语语言原则的变化,从而导致了母语的迁移,因此母语迁移特别是母语的负迁移是产生语言失误的主要原因。 2.水平和发展趋势 内学者对语用失误分别进行了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综上所述,造成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有文化差异、文化迁移、母语迁移和违反语用规约,众多学者研究了言语行为或非言语行为方面的语言失误及其成因,他们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对语用失误成因的分析也非常具体,但是关于语用失误原因的分析仅限于文化方面,这些研究也没有同时对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两方面的语言失误进行具体的研究,很多学者只是对语用失误原因进行了分析,

英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和修辞效果

英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和修辞效果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Rhetorical Effects of English Puns 摘要 双关语是用一个词表达两层不同的含义,它不仅能使语言简练、丰富、一箭双雕,而且可喻指很多道理。 双关语具有多重修辞效果, 大大增强了语言感染力和生动性,也可以使文字富有讽刺的效果。本文从双关语的定义出发,拓展到双关语的词的分类,透析它的语用功能和修辞效果,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陶冶读者的思想情操,培养读者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双关语;修辞效果;语用功能 Abstract Pun uses a word to convey two different meanings,. It can not only make the language succinct, rich, and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but also explain many truths. English pun bears multi-function rhetorical effects, which makes the language more vivid, humorous, ironic and implicit. This paper bases on the constitution on of puns, expands into classification of puns, and then reflects its pragmatic function and rhetorical effect. This paper can stimulate the reader's interest in the reading, and edify the readers' moral sentiments, which have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readers? esthetic ability and appreciation levels. Key Words: Puns, Rhetorical effects, Pragmatic function 引言 作为一个常见的修辞格,双关语有着历史悠久的英语语言基础,并被广泛用于文学。双关语的关键在于它富有表现力的幽默,使得文章生动形象。 双关语通常被用来描述人们的内心感受和表达上下文的丰富内涵。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双关语的定义,第二部分是双关语的语用功能,第三部分描述了双关语的修辞效果,这是旨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培养读者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一章

语用失误的解释

语用失误 1. 语用失误,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说话方式或表达习惯的不同,或者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误解,障碍或冲突,影响交际效果的现象。 2.根据英国语言学家Tomas观点,语用失误大体上可分为两种:语用语言失误,即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或特定语言环境下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用意而造成的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即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犯的语用错误,往往涉及到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说话双方社会地位的差异,人们的相对权利和义务等,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关。 3.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际时常常失误或达不到预期目的,往往是因为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对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社会规范方面存在的差异缺乏认识,而这些差异却十分顽固地表现在言语行为和言语使用规则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这就是被学者们称为语用迁移的现象,这种迁移必然造成交际失败并产生较大的心理或社会距离。 由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又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语用失误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首先来分析文化差异中的深层文化对语用失误产生的影响。 深层文化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在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都是受双方深层文化的影响。如果双方都不了解这种差异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在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造成交际失败。在这里我们以中西国家文化背景为例。首先是中西价值观取向不同。人的交往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和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例如:几个中国人到一位美国人家里去做客。主人带他们参观自己的住所,中国客人说:“你们的房子多好啊!非常漂亮!”主妇听了十分高兴,按美国习惯笑着回答:“谢谢。”这些中国客人对她的回答感到意外。后来,在餐桌上谈话时,主人对大学毕业不久的中国翻译说:“你的英语很好。”女翻译谦虚地说:“不!不!我的英语说的不好。”主人感到迷惑不解。 在这个例子里,中国人认为女主人“不够谦虚”,而女主人认为翻译“不够诚恳”。从而引起了交际上的失误。上述两种回答引起不同的反应是由于双方语言习惯不同。他们都根据自己的文化风俗去理解别人说话。因为在中国文化里,人们注重谦虚,讲求“卑己尊人”,听到赞扬时往往会自贬,表谦虚。而西方国家却没有这种文化习惯,对别人的赞赏表示欣然接受。这种文化习惯是由于两种文化背后的价值观的不同而形成的。思维模式的差异也常常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障碍。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自觉整体性。比如在与西方人交谈中,西方人对待一件事情的看法上总是提问“Why...?”(为什么……?),而中国人看问题往往重视经验和感觉I think...(我认为……/我想……)这时西方人就会追问“Why you think so?(为什么你这样认为?)常常弄得中国人不知所措。 所以,我们在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用失误问题时,了解对方的深层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商务英语中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及对策

Business Collection 商务必读 https://www.360docs.net/doc/0410160669.html, 2012年9月 229 商务英语中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研究及对策 ① 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董丽丽 董雅娟 摘 要: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商务英语的使用容易出现模糊语、人称、语态和语气等语用语言失误以及社交语用失误,它们对国际商务活动的进行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对商务英语使用中常见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研究,并尝试提出避免语用失误的对策,以期实现良好的商务往来。关键词:商务英语 语用失误 对策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9(a)-229-02近年来,由于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商务活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商务英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商务英语是指在商务活动领域中,以服务商务活动内容为目标,为广大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士所接受和认同,集实用性、专业性和明确目的性于一身,具备较强社会功能的一种语言。由于人们的语言行为和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连。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也就是跨文化差异,必然影响到人们的语用行为。由于商务英语应用范围的特殊性,语用失误在所难免,那么,在国际商务英语沟通中,有效地避免语用失误,使商务活动顺利开展,实现良好的商务往来则至关重要。 1 语用失误概述 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一方对另一方(或双方对彼此)的社会 文化了解不足,将母语的表达方式应用到对方的话语中或者对其进行解释,就会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语言学者将言语交际中这种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乎习惯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致使交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差错,称为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根据最早提出语用失误概念的英语语用学家Jenny Thomas (1983) 的研究,语用失误可以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前者指语言使用者不了解目的语深层的语用含意而产生的语用失误,指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不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或其套用母语的表达方式时出现的失误。后者是指非母语交际的一方因不了解对方文化背景差异,语言表达方式或语言理解上出现的失误。 2 跨文化交际下商务英语的语用失误 中西方对语用原则使用的侧重点不同,商务英语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给沟通带来障碍。根据Jenny Thomas 所划分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种分类,本文对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失误进行探讨分析。2.1 语用语言失误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商务英语的使用容易出现模糊语、人称、语态和语气等语用语言失误。 2.1.1 模糊语使用失误 模糊语能够表达其基本意义,但所指范围是模糊的,而这种所指范围的模糊性是由客观事物固有的特性以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判断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伍铁平,1999)。在商务环境中恰当地运用模糊语,不仅可以使商务语言在特定的场合中显得更准确、礼貌和得体,而且能够起到积极的商务沟通效果。 然而,模糊语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沟通障碍。例如,A s t o the steamer sailing from shanghai to Los Angeles, we have bimonthly direct services. 这是在告知对方有关船期的事情,但是“bimonthly ”使用失误,因为该词具有两个含义,其中一个是“一月两次”,另一个是“每两月一次”。模糊语“bimonthly ”的使用让对方无法判断所指的是哪种含义,这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因此,这句应改为:We have two direct sailings every month from Shanghai to Los Angeles. (每月两次) 或We have a direct sailing from Shanghai to Los Angeles every two months. (两月一次) 运用模糊语不能违背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其模糊程度要控制在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否则,将无法传递正确的信息,引起歧义和含糊,从而无法达到交际的效果。 2.1.2 人称使用失误 为劝说贸易对方接受本方的报盘或还盘,同意本方关于付款方式、装运、保险等事务的政策等等,商务英语经常需要摆事实、列数据、讲道理。此时,语言使用者必须讲究说话技巧,不能总是单刀直入,不给对方留有回旋的余地。应该,语气委婉,关怀对方的利益和困难,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提出积极的解决方案,双方通力合作,这就是所谓的采纳“你方观点”(You-view point)(许菊,2004),这个观点指身处对方立场,从对方利益出发,尊重、体谅、赞誉对方,尽量使对方受益。 因此,在商务英语的交际中,不能采用汉语传统,过多的使用第一人称,否则会让对方感到不被重视,难以得到认同。例如,We are proud of our delivery service .此句采用了第一人称主语,以自我为中心,表扬自己,给对方以自私、冷淡的感觉,这是违反礼貌原则的。如果采纳“你方观点”,可以表述成:You will find our delivery service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这样的语言表明对方可以获得的便利,更易于对方接受,给人以礼貌的印象,有助于商谈成功。 当然,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第二人称代词主语都表示礼貌,如果是对对方利益有损或对对方不利的事情,应当表述得越问接、越委婉越好,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You complained about our service in your previous letter .第二人称代词主语显得强硬和无礼,危及了对方的利益,违反了“得体准则”和“赞誉准则”。因此,在商务英语使用中,人称代词的选择应当遵循“你方观点”,更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恰当的人称代词。 2.1.3 语态使用失误 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使得中国人在表达思想时十分注重主题意识,常用人称代词作主语,多用主动语态和无主句,而英 ①基金项目:吉林农业大学青年启动基金项目(201151)。 作者简介:董丽丽(1980-),女,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董雅娟(1966-),女,通讯作者,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语用失误及对策审批稿

语用失误及对策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应对策略摘要: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国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这种行为往往造成交际失败,并产生较大的心理或社会距离,即造成语用失误。可以说,语用问题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障碍。本文就语用失误中社交语用失误的概念、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希望能使更多人了解语用失误,并且能正确应对语用失误以实现交际顺利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文化背景;社会环境 Abstract: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people often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ir own cultural norms and social norms as the standard to explain and evaluate the behavior of others.This behavior often causes communication failure and larger psychological or social distance.We can say that pragmatic problems has become the obstacle for the smoot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n this paper,I analysis and summary the pragmatic failure simply in three aspects that concept,reasons and strategy.Hope to make people know more about pragmatic failure and fix them to make Communication go smoothly. Key wor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pragmatic failure;cultural background;social environment 随着世界地球村的形成和中国国力的逐步增强,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国际间交往的必须。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社会群体想在不了解对方基本社会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实现成功的交际,使对方顺利接受自己,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可以说,语用问题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障碍。 一、关于跨文化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指的是不同文化出身的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因未能恰当、适时地把握话语的文化含义而造成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上的失误。这种失误指的是语言使用上的失误,指说话形式不恰当,或者是与表达习惯不符,抑或者是时机不当等等。比如美国人说“I like birds very much.”,而中国人很可能会说成“I very much like

经典英语双关语

经典英语双关语(pun) 1. He is not a grave man until he is a grave man. 2.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 3. A bicycle can't stand on its own because it is two-tyred. 4. A: What's the longest sentence in the world? B: Prison for life. 5. Women have a wonderful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but little sense of right and left. 6. Customer: Waiter, will the pancakes be long? Waiter: No, sir. Round. 7. Customer: Have you got any chicken's legs? Waiter: No, sir, I always walk this way! 8. -what lawyers do when they die? -Lie still. (仍然在说谎) 9. A: What is the worst kind of fish? B: Selfish. 自私。 10. -What is the worst weather for mice ? -When it rains cats and dogs. 11. -Why is the letter A like a flower? - Because the B is after it. 13.—Why should fish be well educated? —Because they are so often found in schools. (鱼群)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种类及语用阐释_韩焱

DOI:10.3969/j.issn.1008-3499.2010.12.022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种类及语用阐释 韩 焱 (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广告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双关作为英语广告中常见的修辞 手段,既能使广告引人入胜又能丰富其精神内涵。通过实例分析,对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种类以及语用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关键词:广告英语;双关语;种类;分析;语用阐释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99(2010)12-0059-02 收稿日期:2010-10-21;修订日期:2010-11-17 作者简介:韩焱(1957-),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翻译,主要从事语言语用学方面的研究,(E-mail )wangdongjing@263. net 。 一、英语广告双关的种类 双关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修辞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在广告创作之中,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及句法等诸多方面。英语广告中双关的常用种类如下。 (一)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利用发音相同或相近且拼写相似但意义不同的词语,隐指或替代广告本身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例如: 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二)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是通过利用某些词语或语句具有多义的特点,使其在特定环境下形成语义上的双关。语义双关言此而义彼,从而营造出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的朦胧意境。例如: Money doesn ’t grow on trees.But it blossoms at our branches. (三)词性双关 英语中多数词汇通常都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而词汇的词性变化会引起它与其它词汇间的句法关系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双关的效果。例如: I ’m More Satisfied!More. (四)成语俗语双关 广告制作者以原有的社会与文化知识为基础,引用耳熟能详的成语或俗语,以其独特鲜明的语言表达方式形成双关。例如: No business too small,no problem too big. 二、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功能 (一)呼唤感召,彰显博爱 当今世界处于动荡不安,各国人民憧憬并且需要生活在一个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社会环境之中。因此,这种愿望就频繁地体现在广告中。例如: Dying to meat you ? 这是则呼吁人们保护动物的广告。 在广告黑体大字的上方是一只带血的黑鸟从空中坠下的画面。该广告中的“meat ”一词,既用做名词表示“肉”,又可用做动词,意为“让……吃肉”从而构成语义双关。同时与“meet ” 一词发音相同,构成谐音双关。(二)幽默诙谐,增添趣味 幽默可以赢得他人的喝彩,或者摆脱令人难堪的窘境。社会交往中,性格开朗、谈吐风趣、举止诙谐的人颇受大众欢迎,而且这种现象同样也渗透到广告之中。例如: PK chewing gum,penny for a packet.First you chew it,then you crack it. Then you stick it your jacket.PK chewing gum., Penny for a packet. 上例是PK 牌口香糖的促销广告,以押尾韵的顺口溜形式出现,节奏明快。前两行主要表示PK 牌口香糖的价格便宜,而其精彩之处则出现在第三行“Stick ” 一词的运用上,该词为多义词,其表层含义可理解为口香糖粘附在衣服上难以去除,而其深层内涵实际表达的是:PK 牌口香糖质优味美, 吃过之后令人Vol.8No.12 Dec.2010 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manities Forum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人文纵横)第8卷第12期2010年12月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功能对等理论观照下《警察与赞美诗》译本评析 2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 3 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 4 《可以吃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5 从消费社会学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 6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功能 7 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技巧分析 8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与成长 9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10 The Lonely and Desperate Modern Man: A Close Reading of The Hairy 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ressionism 11 文化对在校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12 从《红字》看霍桑的道德思想观 13 论《动物庄园》的反讽艺术 14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 15 平衡的维系——《天钧》中的道家思想 16 从《基督山伯爵》看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 17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教育意义 18 东西方文化中团队意识的差别 19 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中英谚语的文化意象 20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21 从翻译等值理论看文化词的翻译 22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 23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24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25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6 《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的性格对其一生的影响及其对当代中国青年的现实意义 27 《赫索格》中玛德琳的性格 28 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 29 中美恐怖电影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30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31 商标语的翻译 32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 33 浅析《雾都孤儿》中的现实主义 34 《达洛维夫人》死亡意识解读 35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 36 The Positive Impact of English Movies on Oral English 37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 38 浅谈商务函电的写作 39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 40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 41 浅谈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

语用失误及对策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应对策略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国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这种行为往往造成交际失败,并产生较大的心理或社会距离,即造成语用失误。可以说,语用问题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障碍。本文就语用失误中社交语用失误的概念、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希望能使更多人了解语用失误,并且能正确应对语用失误以实现交际顺利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文化背景;社会环境 Abstract: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people often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ir own cultural norms and social norms as the standard to explain and evaluate the behavior of others.This behavior often causes communication failure and larger psychological or social distance.We can say that pragmatic problems has become the obstacle for the smoot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n this paper,I analysis and summary the pragmatic failure simply in three aspects that concept,reasons and strategy.Hope to make people know more about pragmatic failure and fix them to make Communication go smoothly. Key wor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pragmatic failure;cultural background;social environment

浅析英语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及作用

浅析英语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及作用 摘要:广告是以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意义,语言的魅力在广告中得到最充分的展示,广告的目的在于打动人心,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一字一句都要能充分发挥它的“魅力”和产品想要达到的商业目的。因此,广告制作者挖空心思地追求新的创意,使得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技巧更加纷繁复杂。巧妙的双关能使语言含蓄、幽默、生动、机智,起到旁敲侧击,借题发挥的作用,能够很好地突出广告的特点,因而在广告中得到大量应用。而双关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常用于广告中,它存在于语言、词汇、句法等方面。本文从双关语的定义、表现形式、语用分析以及如何理解双关语来阐述双关语在广告中运用的作用。 关键字广告双关语作用 Abstract Advertising is the most simple language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the most complex, language charm in advertising get most reveal adequately. Advertising aims to impress people, stimulates people's desire to buy, make every word can utilize its "charm" and product want to achieve business purpose. Therefore, advertising makers pursue new creations which makes the application in advertising pun skills more complicated. Cleverly use of pun can make the language implicative, humor, lively, witty.It is able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tising, and in advertising get massive applications. And as a kind of rhetorical tactics latter, used for advertising, it exists in language, vocabulary, syntax, etc.This article from the definition , form of expression ,pragmatic analysis and how to understand pun to elaborate the fiction of using pun in advertisement . Key Words Advertisement Pun Fiction 一、双关语的定义 双关语为各国语言中共有的修辞格,它利用语言文字上的同音、同形但不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拥有一表一里、一明一暗、一真一假两层含义。英语双关语Pun,又叫paronomasia 或play-on words,源自拉丁语Paronomazein 一词,意为call by a different name (以不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当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说话不合时宜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具体说来,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和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 这种性质的错误就叫语用失误(何自然,1997 ;钱冠连,1997 ;张巨文,2000)。英国著名语用学家Jenny Thomas (1983) 对语用失误进行了定义和分类, 认为语用失误是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并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 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托马斯将语用失误划分成两类: 一类是语用—语言失误(pragmatic linguistic failure),指非本族语者赋予某个话语的语用意义不同于本族语者通常赋予该话语的语用意义,或者是非本族语者把母语的言语行为策略不适当地迁移到目的语中来而产生的语用失误。另一类是社交—语用失误(socio pragmatic failure) , 指的是交际中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造成的语言表达失误。出现社会语用失误的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什么是得体的语言行为看法不同。一般说来, 语用—语言失误往往比较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谅解,他们通常被认为是说话人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然而,社交—语用失误却不为人们所接受或者忍受,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难以消除的,因为它触及到了英语国家人们的个人隐私权和文化禁忌等。以下将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实例阐述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并指出原因。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活动的第一关。在各种交际策略中,称呼是最基本的策略。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宗亲关系。因此,中国人习惯将亲属称谓用作社交称谓, 即把亲属之间的称谓用于非亲属之间, 甚至用于称呼陌生人, 从“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到“哥哥”、“姐姐”不一而足。这种称谓可以使交际双方感到亲近,缩小双方的距离,从而收到较好的交际效果。此外,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出自礼貌,在相互称呼时仍按“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而在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强调人的独立性、平等性,这种称谓是不能接受的。一般来讲, 西方人际交往相互“称呼”时, 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地位, 即交际双方是“权势”关系还是“平等”关系。如果是“平等”关系, 双方将会采用对等交流,即双方都用名字称呼对方;但当交际双方之关系是一种“权势”关系,

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商务英语商业英语信函中的语用失误

Title:Analysis the Pragmatic Failure in English Business Let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 Thesis Statement: Business English letter is the main route and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eller and the buyer to use for business connectio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nd consultation, 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elations. A polite and decent business letters can help the writer to set up an image of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in other's mind, to make the other party willing to continue negotiation and cooperation.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pragmatic failure in English business let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 explore the primary causes of the pragmatic failure, and enumerate pragmatic failures, which may appear in the writing of English commercial letters. After that, combine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s to analyze how to embody the politeness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business letters with tact maxim, generosity maxim, approbation maxim, modesty maxim, agreement maxim, and sympathy maxim; connecting the communication ability with the correctness usage of English business letter’s format and language, thereby realize the purpose of smooth negotiations and cooperation Outline: I. Introduction II. English Business Letter and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2.1 English Commercial Letter 2.1.1 Business Characteristic and Structure of English Commercial Letter 2.1.2 Functions of English Commercial Letter 2.2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2.2.1 Definition 2.2.2 The Adaptability of Language Construction 2.3 Language feature of English Business Let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 2.3.1 Choice of Vocabulary for Commercial Letters 2.3.2 Choice of Stylistic and Sentence for Commercial Letters 2.3.3 Choice of Language Style and Attitudinal for Commercial Letters III. Analysis the Pragmatic Failure in English Business Letter from the View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成因及改进对策

Vol.33No.9 Sep.2012 第33卷第9期2012年9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在21世纪全球经济合作一体化的今天,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各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的交流,然而在跨文化交流时,人们不免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文化和语言习惯,这样一来,语用失误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交流上的误解,严重影响了跨文化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进一步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从而进一步提高语用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跨文化交流中语言误用的成因,以及针对这一现状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一、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失误的含义(一)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 (二)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的概念首先是由英国的语言学家托马斯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一文中提出的。托马斯将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无法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的差错称为语用失误。他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一是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不合符英语的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英语的表达式;其二是不懂英语的正确表达,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套英语。二是社交语用失误, 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它与谈话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程度 有关。语言是社会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要明确地在这两类语用失误之间划一条明显的界线是不切实际的。 何自然认为在言语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所出现的差错,称为语用失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不能准确地运用语言或者正确地解释语言,就会造成误解。因此语用失误可以认为是语用者违反了人际规范,忽略了社会文化背景和交际的具体场合等得体原则所产生的后果。 二、语用失误的原因分析(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的深刻影响,注重大自然的和谐,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超脱,仁和孝是其核心思想,因此中国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很重人情,情谊在他们的交往当中是最珍贵的东西。所以他们思考问题不会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考虑,而总是喜欢顾全大局,顾及长远的利益,在与人理解的过程中,会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是基督教,看重个人权利,追求人权和崇尚自由,注重实践与探索。 因此他们的思想比较单纯些,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码归一码,处理问题简单有效率。例如: ———Howbeautifulyourdressitis!———Where?Where? 这是典型的 “中国式”英语,中国人认为谦虚是美德,而他们却不懂得中国人的用意,他们只用thanks回答就好了,简单干脆利落。因此交流时容易发生误解。前不久,一则《美联航返沪航班拒载中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成因及改进对策 黄梅连 (赣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交流的工具。任何一种丰富的语言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因 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言语交流的时候,由于彼此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语境和本民族的历史背景等不同, 往往会出现文化碰撞现象,这样人们就会误用语言或者不恰当地运用语言而使交际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分析了造成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和避免这些失误的对策,为中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选择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语用能力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9-0195-03 1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