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_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体育_脚内侧传接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单位:教师:年级:八年级人数:40人教学内容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脚内侧传接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85%的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足球脚内侧传接球。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击球瞬间脚型控制,支撑脚落位,击球部位。
难点:传球时身体的协调性以及传球的准确程度。
课的部分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时间次数开始部分1.体委整队2.师生问好3.检查服装4.安排见习生5.导入本课学习内容1、教师创设情境,导入(师生进行射门小游戏比赛)。
2、宣布课的内容,目标,做好课前的动员,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1.体委整队2.师生问好。
3.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
3 1准备部分1.随音乐抱球慢跑2.足球热身操(1)伸展运动(2)扩胸运动(3)踢腿体侧运动(4)跳跃运动1.教师提示学生动作要整齐,准确2.口哨控制进行抛球击掌小游戏3.师生一起练习1.积极参与练习2.认真听讲,保持好前后距离,拿球时注意队形,按顺序3.积极模仿,挑战自我动作到位有力,精神饱满2’3’11基本部分一、学习脚内侧传接球技术1根据图示学习2传接球动作示范二、支撑脚固定,触球部位练习三、上步踢固定球练习四、助跑上步踢固定球练习11根据图示讲解脚内侧传接球的动作要领2与一名有足球基础的学生配合进行传接球示范讲解,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这项技术。
讲解示范,让学生明确练习目的。
2哨声控制练习1讲解示范,明确练习目的和易犯错误。
2哨声控制练习1讲解示范2哨声控制练习巡回指导4找出优秀学生示范1认真听讲,根据图示,对脚内侧传接球初步了解观察教师的技术动作,并进行模仿。
1明确此练习的目的,按照老师要求进行练习.2同伴之间互相监督认真按要求练习,慢慢体会支撑脚落位和触球部位。
1 认真练习2体会技术动作3认真观看示范同学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一人踩球,另一人在支撑脚固定的情况下,进行触球部位练习两人一组,一人踩球,一人根据哨声练习3’35’5’142424基本部分五、两人对传球练习(1)相距3米(2)相距5米六:射门接力小游戏.七:身体素质练习:仰卧起坐抛球一人仰卧草地上,上身挺起,同时接同伴的抛球,顺势将球抛回给同伴,身体再次还原,仰卧草地。
初中体育_《脚内侧传接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_脚内侧传接球_体育与健康_初中_一、教材内容:1、学习脚内侧踢球技术2、身体素质练习。
二、教材分析:脚内侧踢球由助跑、支撑脚站位、脚触球、踢球腿的摆动和踢球后的随球摇动动作组成的动作技术,它是足球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队员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途径,是整体技战术的基础,通过对脚内侧踢球的学习,能发展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对培养积极进取、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对象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他们身体各系统均处于发育生长阶段,活泼好动,对足球有着一定的兴趣。
但是他们对足球脚内侧传球技术的掌握有不同的差异。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努力促进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脚内侧传球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使75%的学生掌握足球脚内侧传球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密切配合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1.重点:掌握脚内侧踢球动作的技术掌握。
2.难点:支撑脚位置的合理性与击球点的准确性。
六、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二)准备部分(10’)1、队列队形练习:停止间转法,齐步走-立定,跑步走-立定2’)2、熟悉球性(8 )(1)抢球游戏。
(2)左右拨球练习。
(3)脚上下踩踏球。
(4)前后拉球。
初中体育_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体育_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足球—脚内侧传球技术》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学科体育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1)班课题名称足球—脚内侧传球技术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足球的起源与发展,增强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2、通过本次课,使学生基本掌握足球脚内侧传球的动作要领。
3、在学练中磨练意志品质,提升集体配合意识,增强自信心。
4、通过练习体验乐趣、表达情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脚内侧传球动作协调用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的运用脚内侧传球技术于练习和比赛当中。
教学场地:教学器材:学校足球场足球30个标志物30个垫子阶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组织、方法及目的领域目标教学常规一.集合、考勤。
二.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目标及学练要求。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集合要快、静、齐。
2.体育委员整队并向教师报告人数。
3.见习生随堂观摩,并协助教师教学。
(3分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组织纪律活跃情绪、启发兴趣一、慢跑结合足球操(4x8拍)腹背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二、练习球性1、两脚倒球2、颠球练习3、踩球练习1.认真听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及要求。
2.在教师的口令下统一进行。
3.积极思考,积极参与,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1、学生成两列纵队进行热身练习。
目的:收心引趣养成运动前热身的良好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保持情绪、合作探究1、学习脚内侧传球,转化兴趣(认识)。
①脚内侧踢球:上一步,支撑脚脚尖正对出球方向,距球的左侧大约15厘米,上体直立或微前倾,踢球脚膝关节外旋,脚底与地面平行,脚尖微翘,踝关节紧张,用脚内侧踢球的后中部,将球踢出。
②脚内侧停球:面对来球,脚型同踢球动作,触球的中上部,做引球后拉动作。
2、练习脚内侧传球,点拨指导(再体验)。
1、脚内侧踢球的优点,球的飞行方向容易控制,命中目标的准确率高,接着引导学生学习脚内侧传球技术。
2、练习脚内侧传球技术(1)、由小组长用脚固定住球,其他组员依次模仿脚内侧踢球动作踢球,但不允许使球移动!(2)、各组学生分站在栏架两侧利用脚内侧踢球穿过栏架练习,距离由近到远!活动一目的:制造困难,转化兴趣如图所示:脚内侧踢球动作:如图所示:脚内侧停球动作:组织形式:→∏← →∏← →∏←→∏←活动二目的:学习方法,掌握技能自主、合作练习,体会动作、掌握动作要领激发潜能、培养兴趣射门比赛(探究):教师利用正确的脚内侧传球技术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传球比准练习,针对进球比较多的组和学生一起探讨脚内侧传球技术。
初中体育_《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体育_《⾜球脚内侧传接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1)课标分析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以健康第⼀为指导思想,注重学⽣对⾜球基本技术的掌握与实践应⽤。
教师尝试运⽤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法,充分强调学⽣的主体地位,注意发挥⾻⼲学⽣的模范带头作⽤,在班内形成⼀个个强⽽有⼒的学习团队,使学⽣在愉快、团结的学练氛围中激发对⾜球的强烈兴趣,感受练习、⽐赛的快乐,并从中培养学⽣的坚强意志,协作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2)教材分析⾜球是学⽣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它是⼀项⽤⼿以外的其他⾝体任何部位可以接触球的竞技运动,其特点是集体性和竞技性,对于六年级的⼩学⽣⽽⾔,需要⼀个熟悉球性、在⾜球游戏玩耍中体验乐趣,这是学会踢球的第⼀步。
提⾼学⽣的奔跑、弹跳、灵敏、反应、协调等能⼒是促进学⽣⾝体综合素质的基本练习,培养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的⾜球运动兴趣,发扬团队精神,培养集体凝聚⼒。
本课的学习内容为脚内侧传球,在学习和掌握踢球技术时,必须把握三个要素:助跑、触球和跟随动作。
每⼀种传球技术都要涉及到这三个要素。
如果要寻找传球不准确的技术原因,只要对这三个要素进⾏分析就可以解决。
脚内侧踢球时,脚触球的⾯积较⼤,动作最基本、较简单、容易掌握,在教学中就要使学⽣明确脚内侧触球的部位。
脚内侧传球是地⾯短距离传球最准确的⽅法,引导学⽣掌握⽅法,提⾼动作的掌握程度与准确性。
4)教学设计脚内侧传球--教案束部分游戏规则:1.学⽣距离5⽶⽤脚内侧推射把⾜球踢进⼩球门,看谁进球多。
⼀放松练习听⾳乐,做放松操⼆⼩结本课三宣布下课1师⽣道别2回收器材1组织学⽣进⾏集体放松2语⾔提⽰,集体练习3⼩结4师⽣道别。
学⽣放松练习:站成六列横队习兴趣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的脚内侧踢球能⼒。
要求:遵守规则,积极参与。
构思:通过放松练习,减轻疲劳,增进学⽣相互友谊。
要求:学⽣认真做好放松练习。
3分钟⼩预计负荷:平均⼼率80—105次/分练习密度:25—30℅课后反思:(5)达标测评1.脚内侧传球 ?A.怎样才能将球平稳的传到同伴的脚下B.不能⼤⼒踢球C.将球停稳后,才能踢球2.脚内侧传球的动作要领?A.助跑?-----踢定位球时应先助跑(⾃然)B.⽀撑?-----⽀撑脚落地时⾜尖应与出球⽅向保持⼀致或稍微外展,距球15厘⽶左右,膝关节微屈,两臂⾃然摆动,维持⾝体平衡。
初中体育_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魏桥实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第 5 周第 2 次课授课时间: 3.20 备课人:基本部2.脚底搓球3.推拉球二、学习足球脚内侧踢踢(传)球、停(接)球(一)脚内踢球技术要点:支撑脚位于球侧后方一球处站位,脚尖指向踢球方向,膝关节微屈;踢球腿以跨为轴,大腿带小腿自然后摆,膝、踝外展,大腿带小腿爆发式前摆,击球瞬间,踝关节绷紧,脚尖外展稍翘,脚底与地面平行,脚跟前顶,脚型固定,个动作3.及时纠错、找优秀学生示范,二、1.提出合作学习的3个问题,引导学生观看挂图,尝试学习脚内侧传接球动作。
2.鼓励展示自学的脚内侧传接球动作,及时给与鼓励和表扬3.结合学生示范,演示正确脚内侧传接球动作,简要概括动作要点。
分别领做上步摆腿踢球动作和接球的迎、撤缓冲动2.认真看教师示范,听清技术要点3.积极跟随教师逐个动作进行练习、展示、改进、提高要求:练习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增加脚与球接触次数和接触时间,提高脚对球的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二、脚内侧踢(传)地滚球动作脚内侧停(接)地滚球动作1.学生带着问题仔细学习挂图,认真揣摩动作,相互指导、改进。
2.学生自告奋勇,大胆展示,掌声鼓励展示学生3.仔细观看教师示范,认真领会动作要点,认真模仿徒手动作3’45”2’1’1’304*84*83-52各10次培养良好的球感,增强脚对球的感知和控制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本次授课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并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概括能力,虽然足球是他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但在小学阶段对足球基本技术的掌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甚至有些学生没有接触过足球,没有足球基础,在学习中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运动。
结合以往运动技术学习的经验,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只看重自己单项技术的掌握情况,而不考虑运动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学到的技术失去了运动的真正价值,成为“死技术”,为克服学生的这种思维定式,使技术能够活灵活现的体现在比赛中,从足球模块的第一次课开始,就打破常规技术学习定式,运用技术学习渗透战术练习,使运动技术活灵活现的体现在比赛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初中体育_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和谐发展。
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的运动能力。
本课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和谐、充满活力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参与中发展,在各种踢球的练习中逐渐学会脚弓传球的基本动作,并学会互相合作。
和同伴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和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喜欢足球,掌握足球脚内侧传球技能,发展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足球传球的正确技能,从而为初三体育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培养中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及快速奔跑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部分学生对足球的教学内容兴趣不高,为了更好地在体育课堂中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针对学生喜爱游戏的天性,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多种游戏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传接球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体育的乐趣,从而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1.学会并初步掌握脚内侧传接球的基本动作。
2.发展学生身体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传接球的技术掌握难点:传接球技术的战术应用五、教学过程与方法:详见教案足球传接球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学段:水平四(八年级)教师:戴龙课次:6-2基本部分练习方法,进行练习。
5、、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怎样通过跳绳展示自己战队的Logo,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
5、各组根据任务单的要求,合作探究,怎样齐心合力完成任务。
要求:遵守规则,合理配合,通过探究,展示各组的Logo。
8结束部分通过放松操,放松身心的同时,升华本节课的情感目标用青春修炼自己,追求心中的梦想,感恩团队。
初中体育_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关于学情的研究本课程教学对象水平四初中三年级学生,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已经具备的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
足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目运动,但是女生相对热爱度较低,因此调动女生练习积极性较为关键。
当堂学习效果分析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中,80%的学生当堂完成达标检测,正确率达70%,效果比较理想。
从个性学习,到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同质合作异质帮扶,为学生营造了由易到难轻松学习的氛围,而且小组评价也有利于组内互助,最后比赛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自主练习时秩序仍需改进,总体是一堂不错的课堂。
关于教材内容的研究足球运动趣味性强、集体性强、竞争性强所以锻炼效果明显是学生特别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
水平四的学生在小学期间接触过足球有一定基础根据本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脚内侧传球”为本课内容。
传球技术是足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之一也最为基本的技术之一是足球战术配合的基础。
而脚内侧传球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球技术它也是在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传球技术之一。
据统计,足球比赛中80%的传球来自于脚内侧传球。
达标测试重点的掌握程和难点的解决度通过完成度表格体现,每组同学动作的准确性都能得以体现。
课后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启发、指导、帮助。
在练习过程中依次增加练习难度,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动作,形成正确动力定型,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带领组内成员有序练习。
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强团队意识。
但课程仍需加大学生自由练习的力度,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
关于课程标准的研究【内容标准】本课内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讨论、合作等形式来学习足球脚内侧传球,练习内容层层递进,由易到难逐步掌握正确动作,明确本节课重点,解决难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足球脚内侧传球的技术要领,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脚内侧传球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学生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提高协调性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初中体育_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杨集镇初级中学体育课《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案一、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1、头部运动2、扩胸运动3、髋关节绕环4、膝关节绕环5、压腿运动6、手、踝关节活动二、分组自主热身活动女1组:胯下左右脚传球练习、单脚踩球画圆练习、手抛脚接球练习、脚背正面运球练习、脚内侧运球练习、行进间拉球练习男1组:左右脚交替踩球练习、左右脚交替向后拉球练习、左右脚交替向前推球练习、脚内侧运球练习、脚背正面运球练习、行进间拉球练习女3组:胯下左右脚传球练习、单脚踩球画圆练习、手抛脚接球练习、脚背正面运球练习、脚内侧运球练习、行进间拉球练习男4组:右脚交替踩球练习、左右脚交替向后拉球练习、左右脚交替向前推球练习、脚内侧运球练习、脚背正面运球练习、行进间拉球练习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脚内侧踢球(又称脚弓踢球)动作要领: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膝关节微屈,脚趾指向出球方向。
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由后向前摆动,膝踝关节外展,脚尖稍翘,以脚内侧对准球,当膝关节摆至接近球体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刹那,脚跟前顶,脚型固定,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
(如图1)易犯错误:⑴踢球腿膝踝关节外展角度不够,脚趾没勾翘,击球脚型不正确,影响击球效果。
⑵踢球退直腿摆击球,出球乏力。
⑶支撑腿位置靠后,击球刹那,脚型不固定,出球不顺畅。
2、接球脚内侧接球动作要领:接球技术与脚内侧踢球技术相似,用脚内侧对准来球,出球刹那,接球部位做相应的引撤,将球停下。
(如图2)脚掌接球动作要领:判断来球路线,接球腿屈膝提起,脚尖勾翘,使脚掌与地面形成仰角,球临近用脚前掌触压球的后中部。
(如图3)各组练习方式:1、两人一组一球踢固定球练习2、两人一组一球一传一停(或对传)练习3、练习熟练后,小组长自主组织加强难度练习学情分析本次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足球运动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由于他们对足球基本技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本课的安排中非常强调体育骨干的作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引导,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一定能顺利达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学练掌握技能合作游戏体验腿由后向前摆动,脚尖上翘,脚面绷紧、外展,小腿加速前摆,用脚内侧击足球的中后部,踢球后,脚顺势前送。
重点: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难度:脚与球的触球部位与力度。
脚内侧停球技术。
动作要领:脚内侧触球前的前迎与触球后的顺势后撤缓冲。
也可采用脚内侧下切球的方式停球。
二、学生练习。
1、学生两人一组尝试穿越小球门练习。
2、学生穿越小球门30秒比赛。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4、学生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5、学生再次穿越小球门30秒比赛。
验证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游戏:“送西瓜”规则:学生分红、绿两队,每队两人一小组,每组一个小球门,(组织同上面传接球比赛)游戏开始,每小组一名同学将本队呼啦圈内的足球——“生西瓜”拿起,经过三次穿越球进行分组尝试穿越小球门练习。
3、两人一球传接球小比赛。
(计30秒穿过小球门的次数)4、教师将学生分成红绿两队并选出小组长,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5、教师让小组长组织小组展示,并及时给与评价。
6、再次进行传接球小比赛,验证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教师指导学生游戏。
3、教师对学生游戏情况进行点评。
4、教师再次指导学生游戏。
动作要领并尝试穿越小球门练习。
3、学生穿越小球门比赛统计30秒内穿过小球门的次数。
4.、学生分成红、绿两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练习时存在的问题,小组内相互指导,分层练习。
(如:摆动腿不合理或踢球部位不准确可采用踢固定球的方法解决)5、学生组长分别组织红、绿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练习成果。
6. 通过练习再次进行穿越小球门比赛,验证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1、学生了解游戏规则。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3、学生听取教师游戏点评并进行适当调整。
4、学生再次参与游戏。
组两人一球,练习传接球○○○○○○○○○○○○○○○○○○○○○○○○用标志盘组成小球门,两人一球传球过球门练习。
要求:认真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组织:○○○○○○○○○○○○○○○○○○○○○○○○要求:按规则进行游戏,注意避让躲闪。
设计思路本节课旨在通过游戏与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踢足球的兴趣与热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女生和部分男生尽快掌握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技术,并提高已掌握此项技术的学生的熟练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同时通过多种练习方式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勇于挑战、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
本节课采用了森林的情景设计贯穿于课堂,是整个课堂富有童话色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
在“激发兴趣”环节,教师采用了用足球守门员手套提问学生的方式导入足球课程,让学生们感到好奇的同时,引发了学生对足球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活跃情绪”环节,教师设计了“森林”地形跑的情境,利用标志盘设置障碍,让学生在慢跑的同时还要迈过、跨过、绕过障碍物,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还可以充分地活动肌肉与关节。
之后的热身游戏“童话森林运西瓜”中教师继续引用“森林”情景,加入童话色彩,设计了“巨人、小矮人、木头人、巫婆”四个童话人物形象,让学生们快乐中活动的身体,熟练了足球球感,锻炼了反应速度,提高了足球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情绪。
在“合作学练、掌握技能”阶段,教师首先采用了图片导学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技术动作要领。
之后,教师通过两人小组,尝试穿越小球门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刚学习的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技术。
学生最喜欢的就是足球进门的时刻,小球门的设置可以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在练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0秒的小比赛,可以增加学生们勇于竞争意识,同时可以暴露出学生们技术动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练习与小比赛,教师发现男生很快掌握了技术动作,而女生存在摆腿动作不协调,踢球脚脚型不稳定以及脚触球部位不准确等问题。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技术掌握好的学生去教技术掌握不到位的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意识,同时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合作学习之后的小组展示主要是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也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生组长组织展示锻炼了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也进一步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再次30秒足球穿越小球门比赛,进一步验证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在“合作学习、体验乐趣”环节。
教师继续延续了情境设置,设计了“送西瓜”游戏。
通过游戏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脚内侧传接球技术,同时锻炼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游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竞争意识,趣味性的游戏也提高了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
在“素质练习、挑战自我”环节,教师采用一分钟平板支撑的练习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
一分钟的时间对许多孩子来说都是不小的难度,孩子们在坚持中挑战了自我,锻炼了拼搏精神。
在“身心放松”环节,教师首先利用拉伸练习来锻炼学生的柔韧性,同时拉伸紧张的肌肉与韧带,有利于肌肉、韧带的放松。
而后教师设计了足球赛场文化探究与展示环节,不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足球赛场的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了个性,而且起到了愉悦身心,放松身体的作用。
在“点评收获”环节,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让学生能在快乐中得到收获,在收获中得到成长。
本堂课整体设计以足球脚内侧传接球练习为主线,通过课堂情境设置、游戏与比赛结合的练习方式和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全面地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重视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与团队意识的养成。
学情分析学校近几年来实行小班化管理,班级人数较少。
八年级这个班共有24人。
男生12人,女生12人)足球运动一直深受学生们喜爱。
许多男生平时经常踢足球,有一定的足球基础,因此技术掌握会比较快。
而女生平时踢足球的较少,女孩子对足球技术掌握有一定难度。
八年级学生处在青春期,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展示自己,但也缺乏耐性与专注力。
因此课堂设计有趣而富有挑战性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评测效果分析评测一效果:男生穿越小球门次数在15-20次之间;女生在10-16次之间。
评测一效果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技术掌握熟练度较高,女生稍差,达到预期目标。
评测二效果:男生穿越小球门次数在18-23次之间;女生在12-19次之间。
评测二效果分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技术掌握的熟练度有明显提高。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材七—九年级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
“学习脚内侧传接球技术”这节课设计在八年级足球教学单元的第一课。
脚内侧传接球技术在足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是传切配合中最常用的方法,特别是短距离的快速传切配合,其特点是脚与球接触面积大,传球比较准确,易于控制,稳定性高。
传球技术重点: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脚面绷紧,脚尖上翘、外展。
难点:踢球脚与球的接触部位与力度。
接球技术重点:脚迎球与缓冲后撤。
难点:根据来球的速度将球缓冲到可控范围之内。
评测练习评测一:学生第一次30秒脚内侧传接球穿越小球门测试。
评测目的:学生在体验练习之后,技术掌握熟练程度检测。
评测二:合作学习小组展示之后第二次30秒传接球穿越小球门测试。
评测目的:验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技术动作掌握熟练度有没有提高。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练习,基本达成了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
自我感觉课堂中还存在两点不足之处。
首先,教师在学生练习时的指导性不明显。
在合作学习中,部分学生表现的比较茫然,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是技术掌握好的还是欠缺的,不清楚该去指导其他同学还是被其他同学指导。
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挑选出技术掌握正确、熟练的“小教练”来,帮助其树立信心,他们就会更主动地指导其他同学。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点评有些单调,鼓励语言不够丰富,鼓励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足球赛场文化展示环节,女生表现比较害羞,教师应引导学生一起对其进行鼓励与激励,使其树立信心,敢于表现和张扬个性。
课标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运动参与领域:了解足球的相关文化,培养学生足球情结,积极参与足球练习。
二、运动技能领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90%的学生掌握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技术。
三、身体健康领域:通过课堂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素质。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交往能力以及勇于挑战、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