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原文及赏析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原文及赏析【导语】: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里的一篇散文,来了解一下原文及赏析吧我的精神家园_沉默的大多数我十三岁时,常到我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家是一个人最温暖的港湾,亦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精神家园。
在我心中,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充满和谐、温暖和幸福的地方。
我的精神家园有一个充满爱和和谐的家庭。
家庭是一个人最亲近的团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石。
在我的精神家园里,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之间充满了爱与支持。
父母是家庭的中心,他们用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为家庭创造了和睦温馨的氛围。
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理解和包容,一起分享快乐和困难,共同成长。
我的精神家园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教育是我成长的重要因素,对我来说,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一种乐趣和追求。
在我的精神家园里,父母和老师给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
他们关心我的学习进展,鼓励我发掘自己的潜力,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他们也注重教育我的品德和价值观,培养我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的精神家园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娱乐和兴趣爱好。
生活不仅要有学习,还要有娱乐和休闲,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平衡。
在我的精神家园里,我可以在兴趣爱好中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无论是阅读、写作、绘画,还是听音乐、看电影,我的精神家园都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这些爱好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还提高了我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我的精神家园有一个充满友谊和情谊的社交圈。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交交往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我的精神家园里,我有着一群真诚可靠的朋友。
我们相互之间分享快乐和秘密,相互支持和鼓励。
他们是我在困难时候的后盾,是我分享喜悦时的伴侣。
与朋友们的交往不仅让我感受到温暖和快乐,还培养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我的精神家园中,家庭的和睦、学习的乐趣、兴趣爱好的丰富和朋友的支持成为我成长和发展的源泉。
这个家庭与学校的互动,朋友圈的融合,让我拥有了一个多元化的精神家园。
我相信,这个精神家园将伴随着我一生,给予我力量和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的人生。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安宁所在,是心灵的港湾和情感的归宿。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精神家园成为了人们内心最后的庇护所。
对于不同人而言,精神家园的含义与形式都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是独一无二、让人感到宁静和安宁的。
对我而言,我的精神家园就是在家里。
家是我生活和成长的地方,是我与家人共同度过时光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到舒适和温暖的地方。
在家里,我可以放下一切疲惫和烦恼,尽情享受家人的关爱和呵护。
家里的每一样物品都装满了温馨的回忆和喜悦,让我感到无比安心和快乐。
在我心目中,家就是我的精神家园,是我永远的依靠和港湾。
读书更是我的精神家园的一部分。
在书籍的世界里,我可以得到无尽的知识和智慧,也可以展开心灵的冒险和探索。
每当我打开一本好书,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不仅能够获得愉悦和满足,更能够感受到冥冥中的慰藉和启迪。
读书让我感到心灵得到了滋养和成长,也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宁静和平静。
音乐、绘画、手工等艺术创作也是我的精神家园。
在这些创作的过程中,我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也可以让情感和思绪随着艺术作品得到宣泄和释放。
每一次的创作都是我内心情感的流露和呈现,也是我精神家园的一部分。
通过艺术创作,我可以找到自我,也可以让内心得到愉悦和平静。
大自然也是我的精神家园。
对我来说,大自然是最美丽的画卷,也是最纯净的心灵净土。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可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舒缓的氛围。
登山、徒步、观赏花草树木,都是我与大自然相处的方式,也是我的精神家园。
在大自然中,我可以忘记一切烦恼和压力,感受到内心的空灵和宁静。
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温馨、宁静而又舒适的地方。
无论是家人的关爱、读书的休闲、艺术创作的抒发,还是大自然的恩赐,都是我的精神家园的一部分。
在这里,我可以找到心灵的安宁和满足,也可以让自己得到内心的平静和放松。
对我而言,精神家园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心灵归宿的地方。
我的精神家园作文范文(通用22篇)

我的精神家园作文我的精神家园作文范文(通用22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精神家园作文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作文篇115岁的我,似乎从未认真审视过自己的“精神”。
精神,看似空洞、遥远,但蓦然回首,惊讶地发现自己确有一段心路历程……在我还很小很小的时候,心灵只容得下绝对的真挚。
那时的笑是百分之百地源于内心的喜悦,而丝毫的委屈、不快都会化为放声大哭,毫不掩饰,毫不伪装。
稍微大一点儿,大到可以分享他人的秘密了,于是便有了承诺——两指相勾的承诺。
即使再大的秘密,从小指相扣的一刹那起,也就定下了永恒的约定,决不背叛。
那时“真挚”已由个人延伸到了人与人之间,大家一旦有约,就彼此信任,坚不可摧。
记忆中,那时的天空是单纯的蓝色,而世界也充满了简单的斑斓。
再后来,就大了,大到变得圆滑了。
有一天,笑看往事,忽然失望地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已并非记忆中的那般。
承诺,尚在耳边余音袅袅,但举手投足间便灰飞烟灭。
信任、真诚正一步步地远离,而竞争带给我们的是明争暗斗与太多的虚伪。
戴着面具的关怀、夹着嫉妒的祝福、源于0℃的心和100℃的言语,甚至不惜恶语中伤,再也找不到童年的稚与纯。
于是我讨厌竞争,甚至有所逃避。
我不喜欢竞争,并不是怕它,而是觉得它太现实,太残酷,没有一点儿戏剧性发展的余地。
我确实讨厌竞争,或者说,我宁愿同自己竞争,也不愿和他人竞争,因为竞争让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真”!我不想。
但是,我无法避免竞争。
记得傅雷先生说过: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过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更何况,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无法舍弃而必须争取的东西。
真正的与世无争、真正的出世是永远做不到的。
于是,回到现实,回到竞争,面对一切的人与事。
我知道,我能做的就是把握分寸,努力争取自己该争取的。
《我的精神家园》讲解

《我的精神家园》讲解我的精神家园我的精神家园,是那片宁静的山林。
每当我疲惫不堪时,我会来到这里,感受大自然的治愈力量。
在这片山林中,我心灵得到了洗涤,思绪得到了宣泄,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清晨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微风吹过,轻轻拂动我的面庞。
我漫步在绿草如茵的小径上,听着鸟儿的歌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
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我感到一种平静与宁静。
山林中的空气清新而纯净,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烦忧和压力被一扫而空。
在这片山林中,我放飞繁忙都市的喧嚣,与自然一起合拍。
我倾听着溪水的流淌声,凝视着远处山川的壮丽景色。
大自然的美景在我的眼前展开,让我忘记了一切烦恼,只剩下对美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敬畏。
山林中,我遇见了一位老者。
他白发苍苍,目光深邃。
他告诉我,精神的家园不只存在于物质的世界,而是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他鼓励我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与自己灵魂的连接。
于是,我开始在山林中尝试冥想。
在一个隐藏在密林中的小清泉旁,我盘腿而坐,闭上双眼,专注地感受自己的呼吸。
很快,我感觉到周围的喧嚣渐渐淡化,只剩下我内心的声音。
我明白了,在这片山林中,我能够与自己对话,找到内心深处的答案。
我的精神家园不仅仅只有山林。
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我也能找到属于我的精神栖息地。
那是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我坐下,拿起一本喜欢的书,专注地阅读。
在书的世界里,我与作者沟通,思想碰撞,灵感迸发。
书籍是我的精神食粮,让我得到启迪,让我成长。
我的精神家园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地点,它可以是音乐,可以是艺术,可以是陪伴我的亲人和朋友。
每当我沉浸在音乐的乐曲中,触动了我的情感和灵魂;每当我欣赏一幅美丽的艺术作品,感受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情感;每当我与亲人和朋友共度时光,分享喜悦和忧伤,我都能感受到精神家园的温暖和力量。
在我的精神家园中,我感受到了快乐和平静。
我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因为我知道,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我心灵的家园总是存在的。
无论我身在何方,我都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作文

我的精神家园作文我的精神家园作文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它是心灵的港湾,是一个人内心孤独、孤独、需要抚慰时靠岸的港湾。
每个人心中的那个精神家园是只属于他自己的,是个人的独享。
对于我来说,书就是我的精神家园。
从会识字起,我就学会了看书,书可算是我最好的伴侣。
当别的小伴侣处处玩耍、嬉闹的时候,我就爱上了《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里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它就是《小偷和他的妈妈》,这个故事主要讲解并描述了一个小孩偷东西,他的妈妈不但没有订正他的错误,而且表扬他的这种做法,并鼓舞他去连续做。
由于他妈妈的错误引导,导致这个小孩长大后,还在偷东西,又一次偷东西被抓,最终被叛了死刑。
执行死刑的那一天,小偷对法官说,他有几句话想对他的妈妈说。
他的妈妈把耳朵贴在他的嘴边,小偷却一口咬住他妈妈的耳朵,他的母亲痛的抓紧跑开了,小偷对着母亲大喊:“假如我第一次偷东西的时候,你能骂我一顿、打我一顿,就不会导致我今日的下场。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溺爱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订正孩子的错误,教育他们做个老实和善的人。
《伊索寓言》是我童年记忆里的第一块宝石。
上学校了,我爱看《窗边的小豆豆》,它教给我许多学问,让我懂得了敬重……当我愁闷时,我会拿起一本《绿野仙踪》与小仆人公和她的四个小伙伴结伴而行,同她们一起越过山涧去查找回家的路。
当历尽千难万险回到家时,我也从书中的世界回来了,它是使我感到欢乐的奇妙魔杖。
当我孤独彷徨时,我会拿起《鲁滨逊漂流记》,和滨逊结伴,在荒岛上感受顽强,在孤独中品尝进取,在滔天巨浪中回味永不放弃!转瞬学校生活就要离我远去了,我不再沉迷于《格林童话》、《鲁宾逊漂流记》。
我开头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仆人公保尔·柯察金顽强不屈的精神折服;不再痴迷于童话世界里的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却时常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的海伦知足平凡的心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染。
当我回头去看那些装饰了我童年的宝石时,就会觉得每一颗都在闪耀着别样的'光辉。
我的精神家园课文赏析

我的精神家园课文赏析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课文给予我们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其中,有一篇课文《我的精神家园》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篇课文的赏析和感悟。
《我的精神家园》这篇课文是由作家梁实秋所写,它以一种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作者对自己精神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作品以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通过对自然、文学、音乐等各种精神食粮的追求,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在文中,作者通过对精神家园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然和超脱。
首先,我想谈谈作者对自然的追求。
在课文中,作者对自然的描绘是那样的生动和真实,他用文字将自然界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描述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感受,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自己置身其中的那种宁静和美好。
作者通过对自然的追求,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我看来,对自然的追求不仅仅是一种对美的追求,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往往忽略了内心的声音,而作者通过对自然的追求,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内心的渴望和向往。
其次,作者对文学的追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课文中,作者提到了自己对文学的喜爱和追求,他认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上的食粮,能够滋养人的心灵。
他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和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滋养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忽略了对文学的追求,而更多地沉迷于物质的追求。
然而,作者通过对文学的追求,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滋养,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文学的态度和追求。
最后,我想谈谈作者对音乐的追求。
在课文中,作者提到了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和追求,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能够陶冶人心的艺术,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和安慰。
作者通过对音乐的追求,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滋养。
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我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https://img.taocdn.com/s3/m/3fa0352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4.png)
[我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精神家园篇一:我的精神家园作文(zuò wén)15岁的我,似乎从未认真(rèn zhēn)审视过自己的“精神〞。
精神,看似空洞、遥远(yáoyuǎn),但蓦然回首,惊讶地发现自己确有一段心路历程。
在我还很小很小的时候,心灵只容得下绝对的真挚。
那时的笑是百分之百地源于内心的喜悦,而丝毫的委屈、不快(bùkuài)都会化为放声大哭,毫不掩饰,毫不伪装。
稍微大一点儿,大到可以分享他人的秘密(mìmì)了,于是便有了承诺——两指相勾的承诺。
即使再大的秘密,从小指相扣的一刹那起,也就定下了永恒的约定,决不背叛。
那时“真挚〞已由个人延伸到了人与人之间,大家一旦有约,就彼此信任,坚不可摧。
记忆中,那时的天空是单纯的蓝色,而世界也充满了简单的斑斓。
再后来,就大了,大到变得圆滑了。
有一天,笑看往事,突然失望地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已并非记忆中的那般。
承诺,尚在耳边余音袅袅,但举手投足间便灰飞烟灭。
信任、真诚正一步步地远离,而竞争带给我们的是明争暗斗与太多的虚伪。
戴着面具的关心、夹着嫉妒的祝福、源于0℃的心和100℃的言语,甚至不惜恶语中伤,再也找不到童年的稚与纯。
于是我讨厌竞争,甚至有所逃避。
我不喜欢竞争,并不是怕它,而是觉得它太现实,太残酷,没有一点儿戏剧性开展的余地。
我确实讨厌竞争,或者说,我宁愿同自我竞争,也不愿和他人竞争,因为竞争让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真〞!我不想。
但是,我无法防止竞争。
记得傅雷先生说过: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过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更何况,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无法舍弃而必须争取的东西。
真正的与世无争、真正的出世是永远做不到的。
于是,回到现实,回到竞争,面对一切的人与事。
我知道,我能做的就是把握分寸,努力争取自己该争取的。
信人那么己诚,只要坚持住内心的一份真,世界依然有一方纯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章七中——我的精神家园
谷正华
宜章七中,建校百年,历来是路东片学子们向往的地方。
一九六四年,那年我刚满十岁,就从南塘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来到了赤石完全小学校读四年级。
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校长被罢官,学校停课,我因此而辍学。
次年六月,复课闹革命,我又和同学们重返校园。
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一年,我完成了初中、高中学业。
那时,国家已经废除了高考制度,城镇的中学毕业生都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农村的子弟中学毕业后都回乡务农。
屈指一数,我在宜章七中求学八年,她是我成长的摇篮,更是我的精神家园。
我在《宜章七中校志》征文中撰联曰:“九子岭揽胜,尽阅楚南粤北风物,九九艳阳景如画;三望坪育才,精研古今中外文理,三三熔炉铁成钢。
”回顾那段历程,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总是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美丽的校园是莘莘学子求学的乐园。
校址三望坪“三望山水奇秀,文峰峙其前,三台列其后,清流冈阜,映带环绕于两傍,是盖扶舆磅礴之气所钟也”。
这里流传着“美女梳妆”、“勾嵝募道”、“三望吕洞滨”、“清军三盘营”民间故事,为人乐道。
当我第一次沿着柏树林荫隐的宽敞校园大道步入别致的校门,一座雄伟的大楼耸立在眼前,拾级而上进入校舍,豁然开朗。
大楼是典型的欧式建筑,内外迴廊,四合组成一个好大的
院落。
一楼前后四个教室,左右两厢六个教室,其中间两间单房错落在教室与教室之间,起着隔音的作用。
通道左曲右回,四通八达,设计颇具匠心。
二楼全部是学生宿舍,木板阁楼,木栏栅。
那时的学生寝室都是大连铺,每个班一个大寝室,分男生区和女生区,整个楼层能容纳上千学生。
我们班的宿舍是正堂,天花板是拱形木骨架、木板材结构,上面绘制的是春秋时期儒家七十贤人彩绘和文字。
它是整个大楼的经典之作。
真后悔当时不记事,没有把它拍下照片留作纪念。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浩劫中这些文物被学校的红卫兵当作四旧破坏了。
大楼的左边有一个“园蔬亭”,小桥流水,花卉争妍,许多的花卉当时我都叫不出名称。
她是师生们课外活动的好去处。
大楼的右边是一排平房,青砖白瓦,是教职员工的生活区。
再往右间开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相间是一座朝西凹形平房,那是中学部——宜章七中的前身宜章县第三中学教学区。
校园的后山是雄伟壮丽的九子岭的主峰,约五十米高处,青石嵯峨,凹凸有致,几眼山泉,四季不沽,到了春天,泉水流瀑激石,水花飞溅,一泻百米,落入池塘中,真有银河落九天的美景。
当到了开饭的时候,师生们三五成群聚集在泉水处用餐,饭后饮上一碗泉水,美滋滋的好惬心。
校园中那百余棵酸枣林是我们前几届的校友们种植的,我看着它们长大成材。
斗换星移,四季轮回,它周而复始地迎送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子的来去,它是学校兴替的见证者。
在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那些年月里,这遍苍郁的枣林还是赤石公社“万人
大会”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湘江风雷”、“五湘农怒”、左派、右派、保皇派,你方唱罢他登场各尽其能事。
它记录了许多喜怒哀乐的故事,其中的滋味有甜、苦、辣,而更多的则合着这个“酸”字。
当然这只是校园中的小插曲,丝毫也玷污不了校园这块净土。
在这里,我畅游“三望胜景”,初探“天文地理”。
学校强大的师资阵容为学子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
八年里,我和莘莘学子们一样受过如沐春风、如品香茗、似饮甘露般的老师们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洗礼。
师生情深似海。
欧阳达、欧阳卓、李昌奎、王邦建、谢作才等……他们是启迪我的心智的几位恩师。
是他们造就了我刚直不阿的秉性和风骨。
欧阳达老师是我四年级至六年级的班主任,兼任语文课程。
他授课时洪亮的嗓音、优美的肢体语言,隽秀的板书总能吸引同学们,我们班里的语文成绩在年级总是名列前矛,同学们和学生家长都很尊敬他。
可以说,欧阳达老师是对我影响很大的老师之一。
还有图书室管理员欧阳卓先生也为我的学习提供了很多方便。
那时到图书室借阅书籍的同学不多,我每次到图书室去,他都热情地接待,便为我提供图书目录,推荐名著给我阅读。
高小期间,我就读完了巴金名著“家”、“春”、“秋”。
可惜在那场史无前列的文化大革命中,欧阳达、欧阳卓两位恩师因家庭成分不好而首当其冲,遭受到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
我的心灵也受到了创伤。
李昌奎老师是校医兼英语教师,他是我的恩人。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此谷正华非彼谷正华也!”那时,我先天不足后天
也不足、体弱多病、慢性肠胃炎、营养不良把我折磨得只有半条命。
课余时间,我总是泡在医务室里,经常弄翻草药柜,是他为我针灸,熬草药精心调理,我的病情才得到了缓解,我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
王邦建和谢作才老师都是湖南师大的高材生,毕业时正值文革,他俩被分配到偏陬僻壤的宜章县第三中学。
这也许是缘分,高中时他俩先后是我高中的语文老师。
他俩也很器重我这个弟子,常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年级和班级作文课上宣读,给予我莫大的鞭策与鼓励。
这也激发了我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培养了我好读书的习惯。
现在,我在机关从事文职工作也还得心应手,得益于那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我参加工作后,曾与谢作才老师在宜章县政府大院共事多年,师生相敬如宾。
欧阳卓、欧阳达、李昌奎、谢作才老师都已先后去世。
王邦建老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诗词研修班导师、湖南诗词协会副会长、世界汉诗协会名誉会长。
他与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有着文化交流活动。
我们之间关系一直密切,书信中,王邦建老师还对我以“贤棣”相称。
今年,我到郴州去拜谒他,还得了他一匾“诸缘和诣”的墨宝,足见我们的师生情谊非同一般。
在宜章七中学习的日子里,我的同学数百,过善从密者莫过于余远东、钟华、谷华光和欧阳贵。
我是小个子,高中毕业还不足一米五,余远东同学是大块头,课余饭后我总是爬在他的肩上坐“马都都”,自然他并成了我的保护神,学校没有一个人敢欺负我。
钟华、谷华光都是年
级语文成绩好、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他俩是根子正、苗子红的,毕业后在人民解放军部队的溶炉里得到了洗礼,都入了党提了干。
我因社会关系不好而命运多舛,一九七六年初,被诬为“现行反革命”在赤石公社坐了二十天牛棚,强迫劳动改造,我成了文化革命后期“极左思潮”的牺牲品。
一九七七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钟华、谷华光和我先后考上学校,我们是高一、高二、高三排一百五十余名同学中凭真功夫考上学校的三个人。
虽然考取的学校不很理想,但也引以为豪的,在赤石片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欧阳贵是我外婆家那个村的,他嫂子又是我村的邻居,假日我们都来回串门。
我舅舅家虽然是地主阶级,但舅舅是大队的赤脚医生,在乡里也很受群众拥戴,他家的小日子比我家好过,在生活上也就少不了给我家一些接济,假日里我常跟欧阳贵一起到舅舅家去带一些米菜到学校去弥补不足。
如是,我们并成为了好同学、好朋友。
现在,我这几位同学都是高职人员和处级领导干部。
在当今商品大潮中,众多贪官纷纷落马,而他们且都已平安着陆,足见其本色。
我为他们感到庆幸。
走上社会后,我常到宜章七中去,把精神家园当作停泊的港湾。
我离校已经整整三十八年了,学子走了一批又一批,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从欧阳贡、谷崇德到欧阳庆、邓小代、欧小全、王明灯、欧平凡,每一任校长都是我的知己抑或是挚友。
欧阳贡、谷崇德均已离世。
在与后五位校长的交往中,我们都是在探讨新时期的办学方略。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校园建设布
局方面,我向欧阳庆校长提出意见,县教育局没能采纳,我们国家政体中的长官意志是一个很大的弊端,我等只是杞人忧天。
这些年来,学校建设耗资巨大,却不尽人意,既破坏了原始生态和文物古迹,又没有凸显现代建筑风格和学校标志性的建筑物,确是学校和乡里的一大憾事。
而今,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发人深省,我很崇尚校友谷表信“名人、名师、名校”;“学校、地方、社会”两点三维思考的办学思想,就这个问题,学校的领导、教师,地方的行政官员,在外工作、创业的校友们以及乡里的父老乡亲都应该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层次,高起点的研讨。
以此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现任校长欧平凡正带领学校一班人攻坚克难、修身治教、共度时艰,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感到欣慰。
宜章七中人,大家努力吧!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宜章七中一九七一届高三排毕业生,现为郴州市诗词协会会员、宜章县作家协会会员、《宜章县志》续志副主编)
邮箱:lovefanc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