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PP150抗原用于胶体金免疫斑点技术检测抗HCMV_IgM
胶体金标记免疫凝集光度法检测癌胚抗原

胶体金标记免疫凝集光度法检测癌胚抗原敖丽梅;高峰;潘碧峰;崔大祥;贺蓉【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40)8【摘要】利用胶体金特殊的光学性能,结合抗原抗体相互反应的免疫分析技术,建立一种基于胶体金标记技术的免疫凝集方法分析检测癌胚抗原.采用胶体金纳米粒子分别标记癌胚抗原的两种抗体,通过免疫夹心反应,使胶体金粒子之间凝集形成网络结构,从而引起反应体系光学性质的改变.随着癌胚抗原量的增加,抗原与胶体金粒子标记抗体的反应量不断增加,网络结构也越来越大,使得胶体金粒子在646 nm处的吸收值不断增加.根据胶体金吸光值的变化,检测溶液中癌胚抗原的浓度,最低检测极限为15μg/L.该方法只需要测量胶体金光吸收值的变化,就可以检测癌胚抗原在溶液中的浓度,快速、简便,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易于推广使用.【总页数】4页(P1448-1451)【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分析;癌胚抗原【作者】敖丽梅;高峰;潘碧峰;崔大祥;贺蓉【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1【相关文献】1.临床医学——临床诊断学胶体金标记免疫凝集光度法检测癌胚抗原 [J], 敖丽梅;高峰;潘碧峰;崔大祥;贺蓉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癌胚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联合检测 [J], 孙红英;方菲;赵露晶;邢国杰;沈鹤柏3.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同步检测 [J], 韩继美;方菲;朱龙章;叶明强;赵露晶;沈鹤柏4.精子表面凝集素受体细胞化学检测法研究Ⅰ.胶体金标记扫描电镜术(G-SEM)[J], 江一平5.精子表面凝集素受体细胞化学检测法研究Ⅱ.凝集素—胶体金放大标记法 [J], 江一平;雷建章;赵玉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CMV的重组牵牛花

抗CMV的重组牵牛花孙国凤【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1995(000)004【摘要】日本三得利公司决定于11月30日在大阪召开的日本生物技术94’大阪展示会上展示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发的牵牛花。
在12月1日召开的展示会上展示重组和非重组的两种。
广泛地公开基因重组植物这还是首次。
这种牵牛花被导入了黄瓜花叶病毒(CMV)的编码基因,产生了对CMV的耐性。
现已完成了科学技术厅以及农林水产省所规定的重组植物安全性试验。
这种牵牛花在野外栽培绝没问题。
今年还完成了普通试验田的栽培,只期待着商品化。
但是,作为选择标记在此牵牛花上使用了卡那霉素耐性基因(这种基因涉及到专利问题)。
因此,先商品化三得利公司从澳大利亚Florigene公司引进、最近在日本获得非封闭式温室实验认可的、货架期长的【总页数】1页(P18-18)【作者】孙国凤【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1.6【相关文献】1.重组DKK1及pCMV-HA2/DKK1重组质粒对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影响[J], 陆奎英;崔素芬;徐亮;张玲玲;丁永玲;覃文新;包广宇2.重组PP150抗原用于胶体金免疫斑点技术检测抗HCMV-IgM [J], 王清;王锡波;徐龙强;于维林;于红;张文卿3.抗CMV的重组番茄 [J], 孙国凤4.华盛顿大学等开发抗CMV、AIMV、PVX的重组植物 [J], 孙国凤5.pCMV-BD-ZNF424和pCMV-Tag2-ZNF424缺失突变重组质粒的构建 [J], 张艳君;梁淑媛;王跃群;吴秀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巨细胞病毒重组PP150的原核表达及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人巨细胞病毒重组PP150的原核表达及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王清;孙树红;兰翠霞【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17)4【摘要】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重组抗原PP150的原核表达及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ELISA)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组建含有巨细胞病毒PP150蛋白强抗原决定簇基因的重组抗原克隆,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在此基础上,以纯化的重组PP150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各种条件进行优化(如抗原的包被,作用时间及底物的选择),确定了判定标准,建立了检测HCMV IgM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用此方法检测了266份血清样品,并与DSL公司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MAL-P2-PP150可在E.coliDH5a中有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后,凝胶成像系统分析显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Mr 64000,约占菌体蛋白的10%.Western-blot检测,阳性识别率为80.0%(12/15).用此蛋白包被ELISA板,检测正常孕妇血清,诊断符合率为98.1%,敏感性达88.2%,特异性100%.应用该方法对正常人血清样品检测HCMV-IgM,阳性率为4.1%.结论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望替代HCMV感染检测中的全病毒ELISA试剂盒.【总页数】4页(P398-401)【作者】王清;孙树红;兰翠霞【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青岛,266000;山东青岛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山东,青岛;山东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检验科,山东,青岛,26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相关文献】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在肝移植患者术后诊断及监测中的应用 [J], 陈洁;叶寒青;王皓;侯哓菁;王蕾;谭龙益;郭闻渊;仲人前2.基因重组人巨细胞病毒pp150蛋白片段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J], 郭大东;高雪芹;韩金祥;刘毅;张华宁3.人巨细胞病毒PP150的原核表达及其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J], 徐博;王清4.人巨细胞病毒pp15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J], 王清;张文卿;于红5.人巨细胞病毒pp150抗原区的原核表达及初步应用 [J], 李国才;严华;季明春;申厚凤;陈红菊;焦红梅;万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胶体金技术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和志贺毒素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免疫胶体金技术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和志贺毒素姓名:高成秀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预防兽医学指导教师:严亚贤;孙建和20080101免疫胶体金技术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和志贺毒素摘要大肠杆菌O157是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的主要血清型,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腹泻、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xs)是大肠杆菌 O157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有两个生物型:Stx1和Stx2,只产生Stx2的菌株毒力比只分泌Stx1和两者同时分泌的菌株毒力都强。
Stx2致病剂量极低,且分泌胞外,Stx2的检测将直接有助于对分离菌株致病力强弱的判定,提高对高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菌株的检出。
因此本课题研究大肠杆菌O157和Stx2的胶体金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 GICA),进行高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菌株检测和鉴定,以便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大肠杆菌O157所致的人和动物的疾病。
将本实验室构建的重组Stx2B亚单位的质粒pGEX-Stx2B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然后采用PCR和酶切进行鉴定,将阳性转化菌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鉴定、纯化,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多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重组Stx2B的多克隆抗体。
同时用大肠杆菌O157 ATCC43889全菌体抗原多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大肠杆菌O157多克隆抗体。
用硫酸胺法、辛酸-硫酸胺法、Protein G亲和层析3种方法分别纯化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Protein G法纯化的抗重组Stx2B IgG纯度较其前两者纯,其金标多抗的稳定性较好,辛酸-硫酸胺法纯化的抗大肠杆菌O157 IgG的活性较Protein G纯化的好,其金标多抗的稳定性较好,因此本试验采用Protein G法纯化抗Stx2B 血清,用辛酸-硫酸胺法纯化抗大肠杆菌O157血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诊断试剂(胶体金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诊断试剂(胶体金法)Diagnostic kit for Antibody to Human lmmunode ficiency Virus (Colloidal Gold)[ 产品名称]通用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诊断试剂(胶体金法)英文名字:Diagnostic kit for Antibody to Human lmmunode ficiency Virus (Colloidal Gold)[包装规格] 单支/袋,25/盒;10支/袋,5袋/盒;25支/袋,8袋/盒。
[临床意义] 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HIV-1、HIV-2特异性抗体。
用于无偿献血的现场筛查,及临床术前的筛查。
[检验原理] 应用免疫层析式双抗原夹心法原理。
[主要组成成分] 由纯化的基因重组HIV-1和HIV-2区段抗原,免抗HIV抗体,固相硝酸纤维膜,胶体金标记的基因重组HIV-1和HIV-2区段抗原及其他试剂组成。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4℃-30℃避光干燥处密封储存,切勿冰冻。
有效期24个月。
[样本要求] 采取静脉血1-2ml于干净容器中分离得到血清或血浆样本。
如不及时测试可置4℃冰箱贮存,超过3天应加入0.1%硫柳汞防腐,测试前注意恢复至室温。
不可使用冻干样本。
[使用方法]1、被检样本和测试卡等在室温平衡。
2、沿缺口撕开铝箔袋,取出测试卡。
3、将80微升血清或血浆样本(用吸管滴加2-3滴)加入测试卡加样孔,平置于温室,20分钟内观察显示结果。
[检验结果的解释]阳性:在检测区上、下两端先后出现反应线,即对照线(C)和检测线(T)。
阴性:仅测试区上端有一条反应线,下端无反应线出现。
无效:测试区上、下两端均无红色反应线出现或仅在检测去(T)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表明实验失败或试剂失效。
请用新测试卡重试。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停止使用本批产品,并于当地经销商联系。
[检验方法局限性]1、本品仅用于人血清或血浆样本中的HIV抗体检查,其检测结果必须结合其他对于医师有用的临床信息。
pp65抗原在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MV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pp65抗原在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MV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叶华;甄宇峰;沈娜君;王吉文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
【年(卷),期】2007(28)7
【摘要】目的探讨pp65抗原检测对慢性ITP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对慢性ITP患儿及同期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血进行CMV pp65抗原及CMV-IgM检测.结果观察组40例中pp65抗原阳性者25例,阳性率62.5%;CMV-IgM阳性者7例,阳性率17.5%,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pp65抗原检测比CMV-IgM更有助于发现慢性ITP患儿的CMV感染,对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治疗有所帮助.
【总页数】2页(P1071-1072)
【作者】叶华;甄宇峰;沈娜君;王吉文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广州,51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流式细胞仪检测CMV-pp65抗原在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J], 阮飞;郦建娣;俞小梅
2.HCMV、AdV和HBV抗原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J], 马芬
3.HCMV、ADV和HBV抗原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廖琳
4.HCMV、AdV和HBV抗原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冯晓丽
5.HCMV pp65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丁大领;张风江;郭宗泽;刘献志;孙剑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重烟草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研制及应用

多重烟草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研制及应用阮小蕾;邓海滨;王晓宾;李华平【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简便的多重烟草病毒检测方法,用胶体金标记和免疫层析技术研制了双重(TMV-CMV、CMV-PVY、TMV-PVY)和三重(TMV-CMV-PVY)病毒试纸条.测试结果表明,三重病毒检测试纸条对目标病毒(TMV、CMV和PVY)的检测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检出TMV、CMV和PVY的最低浓度分别在1.02~10.2、1.10~11.0、1.20~12.0 ng/mL之间.对烟草危害严重的TEV、PVA和TSWV均无交叉反应.用三重病毒检测试纸条对苗棚中的烟株进行检测,其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90%.【期刊名称】《烟草科技》【年(卷),期】2018(051)010【总页数】6页(P33-38)【关键词】烟草;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作者】阮小蕾;邓海滨;王晓宾;李华平【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天河五山路483号 510642;广东省烟草南雄科学研究所,广东省韶关市南雄河南工业开发区 512400;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省公司,广州市林和东路128号510610;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天河五山路483号 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2.41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危害烟草的主要病毒[1]。
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区烟草育苗操作未按技术规程消毒到位,致使苗棚中的病毒病发生严重,移栽后常出现两重或多重病毒复合感染的情况[2-3],影响了后期烟草的大田生产[4]。
其中,调查2014—2017年广东省烟草苗期病害发生情况时,发现苗棚里的部分烟苗感染了单重或多重病毒。
重组巨细胞病毒多肽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及抗体亲合力指数的评价

重组巨细胞病毒多肽检测特异性IgG 抗体及抗体亲合力指数的评价陈洁,江源,冯静,周乙华,胡娅莉,戴毅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210008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杆菌重组巨细胞病毒(CMV )多肽是否适合于检测CMV 特异性IgG 抗体以及IgG 抗体亲合力指数(AI )。
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克隆CMV 的pp150、pp28、pp52和gB 这4种基因,大肠杆菌分别表达这些基因,重组蛋白多肽纯化后,建立检测特异性IgG 抗体的ELISA 方法,与进口ELISA 试剂盒同时检测126例CMV IgG 阳性和74例CMV IgG 阴性血清。
根据重组抗原ELISA 检测CMV IgG 的结果,选取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均相对较高的重组抗原pp150/2、pp150/3和pp150/4,进一步检测8例明确原发感染的婴幼儿血清、7例确定为潜在感染的儿童血清的CMV IgG AI ,并与进口试剂检测结果比较。
结果制备了8种CMV 重组抗原,包括pp150/1、pp150/2、pp150/3、pp150/4、pp28、pp52/1、pp52/2和gB 。
与进口试剂盒相比,检测CMV IgG 抗体时重组抗原pp150/4的阳性符合率最高(90.9%),其次为多肽pp150/3(89.7%)、pp150/2(88.9%)和pp150/1(80.2%)。
与进口ELISA 试剂盒比较,重组多肽pp150检测CMV IgG 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8例经进口试剂确定为原发感染血清的AI 值为15.3%~29.8%;以重组抗原pp150/4检测时,4例AI 值<30%,4例AI 值>30%(39.0%~60.4%),与进口试剂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7例明确为潜在感染的血清进口试剂AI 值为59.6%~92.3%,2例经重组抗原检测AI 值分别为22.9%和25.1%,与进口试剂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原著 文章编号:1000-2790(2005)19-1764-04重组PP150抗原用于胶体金免疫斑点技术检测抗HC MV -Ig M王 清1,王锡波1,徐龙强1,于维林1,于 红2,张文卿2(青岛大学医学院:1附属医院检验科,2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山东青岛266003)收稿日期:2005-01-09; 修回日期:2005-02-28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基金(J 97k51)通讯作者:张文卿.Te.l (0532)88011309Em ai.l z hang w enq i ng01@ya -hoo .co 作者简介:王 清(1968-),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人.硕士.Te.l (0532)82911511 Em ai.l w angq i ng0533@sohu .co mR eco m bi nant PP150of hu m an cyto -m egalovirus as antigene for colloi dalgol d i m m uno -dot assay to detect HC -MV -Ig M i n seraWANG Q i ng 1,WAN G X i -B o 1,X U L ong-Q i ang 1,YU W ei -L i ng 1,YU H ong 2,ZHANG W en -Q ing 21D epart m ent of C li n ical L aborato ry ,A ffiliated H ospita ,l2D epart m ent o f M ed icl M icrobio l ogy ,M ed i ca l Co llege ,Q i ngdaoU n i versity ,Q i ngdao 266003,Ch i na【Abstract 】A I M:To us e recomb inan t pp 150o f human cyto -mega lovirus (HC MV )in co llo ida l go l d m i m uno -do t assay (CG I DA )f o r t he de tection o f HCMV-I gM in sera .M ETH-OD S :A frag m ent o f gene cod ing f o r pp 150antigen ep it opes (840-1048aa)was exp ressed in E.co li and t he f usion p ro t e in wa s pur ifi e d .The results we re co m pa red w ith t hose o f specifi c an tibod i e s EL I SA Ig M.RE SULT S :Recomb inant an ti g en CG I DA had a good agreemen t (96.0%)w it h EL I SA k i.t The spec ificity o fCG I DA w as 100%and t he sen -sitivit y was 74.2%.CONCLU SI ON :Recomb inan t pp 150is an e ff ective and va luab le an tigen used in CG I D A f o r de t ec -ting HCMV -Ig M.【K ey word s 】cyto m ega lovirouses ,human ;gene pp 150;p ro -karyo tic exp ress i o n ;go l d co llo ida;l m i m uno -do t assay【摘 要】目的:探索应用重组人巨细胞病毒(HC M V )PP150抗原用于免疫滴金技术检测血清中抗H C MV-Ig M 的诊断价值.方法:PCR 扩增H C MV pp150抗原决定簇(840~1048aa)编码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探索应用重组人巨细胞病毒(H C -M V )PP150抗原用于胶体金免疫斑点技术(CG IDA )检测血清中抗HC M V-Ig M 的诊断价值.达载体p M A -l p2,转化宿主菌E.co li ,诱导表达及纯化.重组抗原CG I DA 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 A )试剂盒对比检测.结果:重组抗原CG IDA 与EL IS A 试剂盒比较,符合率达96.0%;CG IDA 检测HC M V-Ig M 的敏感度为74.2%,特异性为100%.结论:重组抗原pp150用于CG I DA 对HC M V 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应用价值.【关键词】巨细胞病毒,人;基因pp150;原核表达;胶体金;免疫斑点法【中图号】R373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胶体金免疫斑点法(co ll o idal gold i m m uno -dot as -say ,CG I DA )快速简便,吕贯廷等[1]成功地建立了CGI DA 检测H C MV-Ig G 的方法,但国内关于抗人巨细胞病毒(H C MV )-Ig M 的临床检测的报道较少.我们用基因工程方法合成HC MV pp150(841~1084aa)抗原,以胶体金为标记手段,建立了检测血清抗pp150I g M 抗体的胶体金免疫斑点法.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HC MV AD169毒种、宿主菌E.coli DH 5 ,原核表达质粒p MA-l p2为山东省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提供.E co R I ,H in d Ⅲ,T4DNA L i g ase ,W izard PCR Preps DNA Purification Syste m,W izard PlusM i n i p reps DNA Prurification Syste m s ,I PTG ,硝酸纤维素膜(孔径0.65 m )等均购自Pro m ega 公司.麦芽糖结合蛋白(MBP)纯化树脂购自B io -Rad 公司.抗人-I g M 及HC MV-I g M ELISA 试剂盒由山东省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提供.H C MV Ig M 阳性血清120份经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研究室提供(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人巨细胞病毒Ig M ELISA 试剂盒检测);266份临床血清采自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常孕妇.正向引物:5 TGGCG ↓AATTCAC -CTC TTCCGC TTCTTCGGC3 ,反向引物:5 GTGTTA ↓AGCTTCTATTCCTCCGTGTTCTT3 ,PCR 产物长度为651bp,产物上游酶切位点为E co R1,下游酶切位点为H in d Ⅲ.1.2 方法1.2.1 重组pp150抗原的制备 HC MV AD169株接种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待细胞出现病变( )后,收集细胞,提取总DNA 作为模板,通过PCR 扩增出HC -MV pp150多个强抗原决定簇区目的基因.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 co R I,H in dⅢ酶切上述扩增片段和质粒p MAL-p2,回收酶切产物和载体片段,然后进行连接反应.将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宿主菌 E.co li DH5 ,挑取经鉴定的单个菌落,37 培养至A600n m约为0.5.加I T PG分别诱导1,2,3,4,5h后收集菌体,在50mm o l/L T ris-HC l(p H8.0)溶液中超声波裂解(12s/次,共3次),将沉淀溶于包涵体溶解缓冲液中(8mo l/L尿素,100mm ol/L NaC,l1mm ol/L EDTA,0.1mm o l/L P M SF,50mm o l/L T ris-HC,l p H 8.0),4 ,6000g离心10m i n,回收上清.每隔1h用复性液(10mm o l/L GSH,2mmo l/L GSSG,50 mmo l/L Tris-H C,l p H8.0),将尿素浓度逐步降低到0.5mm o l/L,4 复性过夜,在透析液(50mm ol/L Tris-H C,l p H8.0)中4 充分搅拌去除剩余尿素.4 ,6000g离心10m in,取上清,复性蛋白1.5mL (0.5g/L)上样,用麦芽糖结合蛋白(M BP)纯化树脂纯化(具体操作见说明书).应用150g/L SDS-PAGE 检测表达及纯化情况.1.2.2 CG I D A试剂盒的置备及检测方法 在300 mL双蒸水中加入10g/L枸橼酸钠4.5mL,煮沸后迅速加入0.2g/L氯金酸3.6mL,继续煮沸10~15 m in,冷却后用0.1m o l/L碳酸钾调p H值至8.5;取已纯化抗体作线性稀释,每管加入制备好的胶体金溶液1mL,静置2h,以保持红色不变的最小量管为胶体金与待标记蛋白的最适比例;取已纯化的抗原多肽与水溶性碳化二亚胺活化过夜,用PBS透析1d;以3 mL胶体金溶液为基准,加入抗人Ig M迅速混匀,15 m in后加入10g/L稳定剂7.5m L,混匀,以1000g 10 离心40m in,弃上清夜,沉淀重悬于等体积10g/ L稳定剂(p H7.2~7.4)中,1000g10 离心30m in,弃上清液,沉淀用1/5体积恢复液恢复.用孔径为0.65 m的硝酸纤维素膜制成1c m直径的方片, PP150蛋白、H C MV-Ig M(阳性对照)、PBS(阴性对照) 3 3的点阵滴定后,将活化抗原稀释至浓度为0.25 m g/L,直接滴加于载体膜上,室温干燥后用10mL/L 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再用10 m ol/L PBS洗涤3次,干燥后于4 中保存.将已凉干的抗原膜片装入塑料小盒中,盒内充满吸水材料;在膜盒的中央分别滴加血清标本,人H C MV-Ig M,PBS各15 L,待渗入后用10 m ol/L PBS洗涤3次,加入胶体金标记抗人I g M,观察结果,阳性者在膜中央出现红色斑点,阴性者则无红色斑点形成.HC MV-I g M ELIS A的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CGI DA检测120份H C MV-Ig M阳性血清标本,同时检测100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Ig M阳性血清标本.免疫斑点检测试剂在4 下放置6m o,每月检测抗HC MV-I g M阳性及阴性血清各30份.于37 和4 均放置1w k,然后分别检测阳性和阴性血清各50例作稳定性试验.2 结果2.1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PCR扩增产物长度为651bp,其中目的基因为624bp,扩增产物两端引入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序列、保护性碱基共27bp.核苷酸片段大小与预期值一致,阴性对照未增出特异性片段(F i g1).1:N egati ve con tro;l2:PCR a m pli fi cati on product;M:DNA m ark er.F i g1 PCR a m plifica tion produc t 图1 PCR产物2.2 原核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 少量碱裂解法快速提取重组质粒经Eco R I及H in dⅢ双酶切后电泳见2条带,分别约为6.7kb和624bp,与预测结果一致,证明重组克隆成功(Fig2).M:M ar k er DL2000;1:PCR p roduct;2,3:p M AL-p2/E co R I+H i n dⅢ; 4-8:p M AL-p2-pp150/E co R I+H in dⅢ.F i g2 Identifica tion of p M AL-p2-pp150by restr i ction edonucle-ases图2 重组质粒p M AL-p2-pp150酶切鉴定2.3 S D S-PAGE蛋白电泳及考马斯亮蓝染色鉴定重组蛋白的检测 分析菌体裂解液,表明诱导表达产物主要存在包涵体中.SDS-P AGE蛋白电泳显示p MA-l P2-PP150克隆全菌裂解物在M r64000的位置出现一条蛋白条带,而未诱导的重组质粒转化菌在相应位置的无蛋白条带;含质粒p MA-l P2的诱导菌则在M r43000位置出现一条带.电泳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一致.另外,从蛋白带型来看,诱导5h的融合蛋白表达量最高,经凝胶成像系统扫描分析,融合蛋白含量占全菌体的10%.纯化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及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融合蛋白M r64000位置出现一清晰蛋白条带,p MAL-p2转化菌诱导表达的M BP则出现于M r43000位置.2.4 重组蛋白的抗原性 随机挑选15份I g M阳性患者血清进行W ester n印迹检测,其中12份与表达的融合蛋白有反应,检测的20份Ig M阴性血清均为阴性,表明此融合蛋白识别Ig M特异性抗体的识别率为80%.阳性血清与M BP无反应.2.5 CG I DA检测HC MV Ig M 纯化重组抗原CG I D A检测正常孕妇血清标本266份,其中14份阳性,阳性率为5.3%,与ELI SA试剂盒检测阳性率为6.0%比较,符合率为96.0%(Tab1).表1 重组抗原CG IDA与EL IS A检测结果比较(份)T ab1 Co m parison of detection resu lts bet w een CG I DA and EL ISAM ethod Reco m binant an ti gen CGI DAPos iti ve NegativeTotalEL ISA Positive11516N egati ve3247250Tot al142522662=0.125.2.6 CG I DA检测HC MV Ig M敏感性与特异性 HC MV I g M阳性血清标本120份中,检出阳性标本89例,同时检测100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I g M阳性血清标本,结果均为阴性.可见,重组抗原CGI DA检测HC MV I g M方法的敏感性为74.2%,特异性为100%.免疫斑点检测试剂在4 下放置6m o,每月检测抗HC MV I g M阳性及阴性血清各30份,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非常稳定.于37 和4 均放置1wk,然后分别检测阳性和阴性血清各50例,二者差异没有显著性.3 讨论血清特异性I g M检测是诊断急性或活动性HC-MV感染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迄今采用的抗原仍是通过细胞培养获得的全病毒抗原,而HC MV病毒本身含有与单纯疱疹病毒和细胞膜成份(m p60)等的交叉抗原,病毒虽经纯化也难以避免由于交叉抗原引起的非特异反应.同时由于HC MV培养周期长和病毒产量低等原因使HC MV纯化困难较大.我们克服了用感染的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培养物制备全病毒抗原需严格的防护条件、产量有限、稳定性欠佳、与其他疱疹病毒有交叉反应等不利因素.DNA重组技术的发展使得大量选择性地制备病毒抗原或抗原性片段成为可能,研究表明,将一种或几种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即可检测H C MV阳性血清. Ro lf等[2]用PCR方法扩增HC MV8种不同开放读码框架的DNA片段,并表达了相应的重组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只有病毒蛋白的3种重组多肽对血清学诊断是必需的.PP150的495~691aa片段是确诊HC MV既往感染的最适抗原(I gG结合表位);而862~1048aa片段(Ig M结合表位)是急性感染的最佳血清学标志物之一.国内周铁群及王清等研究证实,H C MV主要结构蛋白PP150的羧基末端部分是HC MV-Ig M的重要结合表位,在检测H C MV原发及急性期感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4].我们构建了含有H C MV特异性强抗原决定簇片段的重组抗原(841~1084aa),用W ester n-b lot检测了15份HC MV Ig M阳性患者的血清,其中12份发生阳性反应,阳性识别率为80.0%.目前国内检测血清抗HC MV-Ig M主要采用间接ELI SA法,但该法检测所需时间长,操作步骤繁琐、易受类风湿因子等的影响,所以结果不稳定.CGI DA与酶联免疫分析法比较[5]具有多方面的优点:①不需要酶标检测仪等仪器,更适合现场应用;②实验结果和胶体金试纸可长期保存;③省去底物反应这一步,加快了检测速度;④胶体金标记蛋白质时金颗粒与蛋白分子之间的结合属于物理吸附过程,所以整个标记过程对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影响很小,且易获得较高的标记率;⑤胶体金不属于生物活性物质,干扰检测结果的因素将大大减少.本研究比较了CG I D A与商品化ELIS A试剂盒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0%,敏感性为74.2%,特异性100%,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抗原pp150用于CGI DA对HC MV的早期诊断,具较好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吕贯廷,郭晏海,卢 冰,等.胶体金免疫斑点法检测人巨细胞病毒pp150抗体[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6):358-359.L GT,Guo YH,Lu B,et a l.D etecti on of Ig M anti bod ies t o HCMV PP150by C ol o i dalG ol d I m m un odotti ng A ss y[J].Ch i n J C li n La b Sc i,2002;20(6):358-359.[2]RolfV,Vornhagen R,Plach ter B,et al.Earl y serod i agnosis acutehum an cyto m ega l ov i ru s i n fection by en z y m e-li nk ed i m m unos orben t assay u si ng reco m b i nan t anti gens[J].J C lin M i crobio,1994;32(4):981-986.[3]周铁群,沈月雷,邱 平,等.人巨细胞病毒大外膜磷蛋白pp150羧基末端的高效表达及初步应用[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9;27(2):28-31.Zhou TQ,Shen YL ,Q i u P ,e t a l .H i gh effici en cy prokaryotic ex -pression of t h e carbox ter m i nus of human cyto m egal ov i ru s phosphory-l ated tegum en t protei n pp150and p reli m i nary app lication for detecti n ofHCM V Ig M [J ].M ic robiol I mmunol P rogress ,1999;27(2):28-31.[4]王 清,张文卿,于 红.人巨细胞病毒pp15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39(1):23-25.W ang Q,Zhang WQ,Yu H.Prokaryotic exp ressi on of hum an cyt o -m egalovirus pp150gene and its an ti gen ici ty analys i s[J].A cta Aacad M e d Q i ngd ao Univ ,2003;39(1):23-25.[5]陈小锋,刘曙照.胶体金标记免疫分析及其在小分子化合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药物生物技术,2004;11(4):278-280.Ch en XF ,L i u SZ .C oll oidalGol d Lebelling I mm unoass ay and it s ap -pli cati on i n rap i d det ecti on of s ma llm olecu le[J].Pharm B iot ech ,2004;11(4):278-280.编辑 井晓梅经验交流 文章编号:1000-2790(2005)19-1767-01肿瘤化疗中PICC 导管的长期应用张美丽,胡宁丽(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陕西西安710061)收稿日期:2004-12-16; 修回日期:2005-03-18作者简介:张美丽(1964-),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主管护理师.T e.l (029)85324036 Em ai.l w eiyongchang8@163.co m【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护理【中图号】R 730 【文献标识码】B1 临床资料 2004-03/2004-08将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 i phera lly i nserted cen tral ca t hete r ,P I CC)运用于肿瘤化疗患者38(男29,女9)例,年龄35~73(平均41)岁.其中肺癌17例,肝癌6例,乳腺癌9例,淋巴瘤5例,胃癌1例.初发初治30例,反复化疗8例.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蓝色P ICC 导管,管长60cm,管腔容积1mL ,以后采用美国A rrow 公司生产的豪华装4F r 导管.插管前紫外线消毒治疗室,光线应充足,并备好用于穿刺的物品.P ICC 穿刺包、无菌手套、碘酒、乙醇、医用棉签、皮尺、止血带、无菌肝素生理盐水、可莱福输液接头、20mL 注射器、静脉穿刺包、康乐保透明贴膜、A rrow 豪华包.了解患者目前病情、精神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检查拟穿刺部位血管充盈程度;询问患者有无凝血功能异常,查阅病历以排除患者血小板计数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焦虑),合作程度;向患者及家属讲解P ICC 插管知识,包括置管的目的,方法及优点,请已作P ICC 插管的患者做示范以消除其紧张心理;注意患者有无P I CC 插管禁忌证:如上腔静脉综合征、乳腺癌患肢等.患者预穿刺侧上肢与躯干成角90 ,测量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3肋间的总长度为导管置入长度;建立无菌区,预冲导管;消毒范围为穿刺点上下各10c m,两侧到臂缘;静脉穿刺进针15 ~30 ,见回血后穿刺针与血管平行,继续推进1~2mm,然后保持针芯位置,单独向前推进插管鞘,避免由于进钢针造成血管壁穿透;拍胸片确定导管位置:导管尖端应在上腔静脉,距心脏3c m 处;撤出导管:于靠近穿刺点处捏住导管,缓慢抽出导管,压迫局部5~10m in ,消毒穿刺点后敷料包扎24h ,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全部患者一次插管成功,导管保留时间最短11d .其中1例头静脉插管35cm 处,因受阻未再深进.本组病例中,右上肢置管18例,左上肢置管20例,贵要静脉29例,肘正中静脉6例,头静脉3例.有5例在术后1d 内局部有红、肿、痛;3例在置管3~5d 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例因感染表皮葡萄球菌而拔管,无一例发生化疗药物渗漏.2 讨论 P ICC 操作方便,并发症较少,能减轻患者痛苦[1],其成功的关键在于静脉的选择和局部穿刺的成功[2].肿瘤患者机体多处于高凝状态,插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擦伤血管内膜,置管后及输液完毕应立即用肝素盐水封管.若堵管,用尿激酶溶栓通管.置管后患者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以降低血栓发生率.在P ICC 开展早期,1例患者导管尖端细菌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主要原因可能是没有及时换药,或操作不够熟练[3].现代化疗血管的选择应是粗大且弹性好,以免药物外渗造成肌肉、肌腱的坏死.P I CC 使用时间长,本组导管保留时间最短已达11d ,其导管末端留置在锁骨下静脉或上腔静脉,血流量大,化疗药物注入血管后很快被稀释,从而缓解了化疗药对血管壁的刺激,避免药物引起的浅静脉炎及外渗性损伤.P ICC 是一种全新的理念[4],国外已广泛使用.【参考文献】[1]Todd J ,H a mm ond P .Choice and use of peri ph erall y i nserted cen tralcathet ers by nurs es[J].P ro f N urse ,2004;19(9):493-497.[2]袁 玲,叶惠华,叶明枝,等.肿瘤病人PI CC 插管未到位所致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2):178-179.[3]胡 洁.静脉导管留置时易忽视的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7):773-774.[4]Kum arM ,Am i n M.Th e peri ph erall y i 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 he -ter ;friend or f oe ?[J].In t J OralM ax illofac Su rg ,2004;33(2):201-204.编辑 潘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