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愚人食盐

合集下载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既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既

愚人食盐,不知其咸,误食之,口舌生疮,痛不可忍。

医者诊之,曰:“此食盐之过也。

”愚人乃悟,遂弃食盐,病愈如初。

翻译如下:愚笨之人,不知食盐之味咸,误食其物,致使口舌生疮,疼痛难忍。

医者诊断后,言:“此乃食盐之过。

”愚人顿悟,遂弃食盐不用,病痛得以痊愈,如同初愈。

愚人食盐之事,虽小,却足以启迪世人。

夫食盐者,日常饮食中之必需品也。

然愚人不知其咸,误食之,遂成疾苦。

此乃愚人之过,亦为世人之戒。

食盐之咸,非一日之功,乃天地自然之造化。

古人云:“天地造化,阴阳调和。

”食盐者,天地阴阳之精华也。

故食盐之用,不可不慎。

愚人食盐,不知其咸,误食之,痛不欲生。

此乃不知天时地利,不明阴阳之和也。

医者诊之,知其食盐之过,乃开方用药,使愚人弃食盐,病痛得以治愈。

愚人食盐之过,非独食盐之过,亦为不知食盐之理也。

食盐之理,非一日可明,需日积月累,方能深知。

愚人不知食盐之理,误食其物,痛楚不已,乃自食其果。

世之愚人,如食盐之愚人,不知食盐之咸,误食其物,痛苦不堪。

然而,世间之事,往往如此。

不知其理,误入歧途,痛苦自招。

故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愚人食盐之事,虽小,却足以告诫世人。

知食盐之咸,方知饮食之宜;知饮食之宜,方知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方能得益。

愚人食盐,痛定思痛,悟出食盐之理。

从此,弃食盐之过,谨守饮食之宜,养生之道,渐入佳境。

愚人食盐之过,虽小,却足以启迪世人,使之明理、知宜、养生。

夫食盐者,天地自然之造化,饮食之必需品也。

然食盐之咸,非一日之味,需日积月累,方能深知。

愚人食盐之过,虽小,却足以启迪世人,使之明理、知宜、养生。

此乃愚人食盐之故事,字数虽少,意蕴深远,愿世人共勉。

南北朝-僧伽斯那《愚人食盐》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北朝-僧伽斯那《愚人食盐》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北朝-僧伽斯那《愚人食盐》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愚人食盐南北朝-僧伽斯那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

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翻译: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从前的时候,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作客,主人端出食物来,他嫌淡而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主人听罢,便另外为他添了点盐进去。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愚人尝到了盐的美味,心内便想: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味道所以这么美,是有盐的缘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少少一撮,尚且如此,满满一把,岂不更妙?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这愚人不懂其中的道理,便单单吃那盐。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吃罢,口颤舌抖,反而得了苦楚。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

这就譬如那些外道,听说节制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绝了饮食,或是断七日,或是断十五日,空佬佬地使自己遭一番困饿,却对修道毫无益处。

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活像那个愚人,因为盐可调出美味来,就单是吃它,致使口颤舌抖,外道的断食也是这样。

注释:1 食:食物。

2 闻已:听罢。

3 更:再次。

4 益:增加。

5 既:已经。

6 空:空口。

7 口爽:口味败坏。

8 所以:……的原因。

9 复:再。

10爽:差、败坏。

11智:智慧。

12故:缘故。

13反:反而。

14患:祸患。

愚人食盐文言文注释

愚人食盐文言文注释

《愚人食盐》文言文注释《愚人食盐》的文言文注释如下:
1.昔有愚人:从前有个愚蠢的人。

2.适有客:到朋友家做客。

3.与主人共食:和主人一起吃饭。

4.嫌淡而无味:嫌弃食物淡而无味。

5.主人闻已:听到之后。

6.更益盐:于是又在菜里添加了盐。

7.既得盐美:加了盐之后,觉得菜味鲜美。

8.便自念言:自言自语说。

9.所以美者:之所以味道鲜美。

10.缘有盐故:因为有盐的缘故。

11.复益之:再添加一些盐。

12.口爽:口味败坏。

13.反为其患: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14.食:食物
15.闻已:听罢
16.更:再次
17.益:增加
18.既:已经
19.空:空口
20.口爽:口味败坏
21.所以:……的原因
22.复:再
23.爽:差、败坏
24.智:智慧
25.故:缘故
26.反:反而
27.患:祸患
以下是《愚人食盐》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翻译: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做客。

主人给他食物,食物嫌淡而无味。

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盐。

加了盐之后,觉得菜味鲜美,就自言自语说:“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

很少就如此,何况又多了?”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只吃盐。

吃过之后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愚人食盐的译文

愚人食盐的译文

愚人食盐的译文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

[原文]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盐已口爽,反为其患。

[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了别人家里,主人便请他吃饭。

这人觉得主人的菜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便加了些盐。

加盐之后菜的味道鲜美,这人便想:“菜的味道鲜美,是由于加了盐,加少许一点便这样好吃,多放些岂不更好吃吗?”这人真是愚蠢到了极点,便不要菜,只吃盐。

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为盐所害。

内心的清净,是修行佛道的第一要素,也是最终要素;念佛,念到万念俱寂;学佛,同样要学会心神合一;所有的修行,心是起点,同样,也是终点;学佛经,要学到佛经背后的佛法,更要学会佛法的应用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

主人就请他吃饭。

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愚蠢的人都觉得味道太淡。

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

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

于是他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

”靠近傍晚天快黑时,他才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

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很奇怪,只见看见自己儿子吃盐不吃饭菜。

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

”愚人吃盐不停,吃得以后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

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出自《百喻经》,为佛家寓言。

原文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扩展资料故事选自《百喻经》。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

古文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古文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至市集,见车水马龙,商贾云集,货物琳琅满目。

愚人见此景象,心甚欢喜,遍游集市,欲寻新奇之物。

然所见皆寻常之物,无甚奇者。

愚人心中不悦,渐生归意。

行至一摊前,见一老妪卖盐。

愚人好奇,问之曰:“此盐何异于他盐?”老妪答曰:“此盐非同小可,食之能使人聪明智慧,百病不侵。

”愚人闻言,心中大喜,遂以囊中之钱买盐一包。

携盐归家,愚人喜不自胜,以为得此神盐,必能大增智慧。

乃煮茶一壶,取盐少许,投入茶中,细细品味。

然未几,觉口咸难耐,乃弃之不顾。

次日,愚人复以盐煮茶,仍觉咸苦不堪。

乃思:“此盐果真神奇,何故如此?”遂问邻人。

邻人答曰:“此盐乃普通食盐,非老妪所言神盐也。

汝误信其言,故受其愚。

”愚人闻言,方知上当,懊悔不已。

乃叹曰:“吾虽愚钝,岂料市井之中,亦有如此狡猾之人。

”自此,愚人不复轻信他人之言,凡遇事必亲自考察,以免再受愚弄。

然愚人虽不再轻信他人,然心中对神盐之念未绝。

一日,愚人见一儿童于门前玩耍,儿童手中持一石,愚人问之:“此石有何奇特?”儿童答曰:“此石能说话,食之能通神明。

”愚人闻言,心想:“吾尝食盐,未尝见其能言,此石果真奇异。

”遂以钱买石,携石归家。

愚人喜不自胜,以为得此神石,必能通神明。

乃以石煮茶,取石少许,投入茶中。

然未几,觉茶水异常,味同嚼蜡,乃弃之不顾。

次日,愚人复以石煮茶,仍觉茶水无味。

乃思:“此石果真神奇,何故如此?”遂问邻人。

邻人答曰:“此石乃寻常石块,非能言之神石也。

汝误信其言,故受其愚。

”愚人闻言,方知又受愚弄,懊悔不已。

乃叹曰:“吾愚钝之极,凡遇新奇之事,必欲亲试,以致屡受愚弄。

”自此,愚人虽仍好奇,然不敢轻信他人之言,每事必亲自验证,以免再堕陷阱。

愚人食盐之事,传遍山谷。

邻里皆笑其愚,然愚人自得教训,不复轻信。

后愚人以勤耕织,自食其力,虽未得神盐神石之奇效,然生活无忧,家庭和睦,亦自得其乐。

时至今日,愚人之故事犹在民间流传,劝诫世人勿轻信口耳之传,凡事当以理证,以免受愚人之愚。

一点效果都没有反倒更差的古文

一点效果都没有反倒更差的古文

一点效果都没有反倒更差的古文
《愚人食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日:“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作品译文: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嫌主人煮的菜肴没有味道。

主人听到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

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

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有了盐,所以菜美味。

靠近傍晚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

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只看见自己儿子只吃盐不吃饭菜。

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

”愚人不停吃盐,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

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愚人食盐出自《百喻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到事物内部的联系,不能单一形而上学的看问题。

接下来分享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愚人食盐》文言文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嫌主人煮的菜肴没有味道。

主人听到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

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

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有了盐,所以菜美味。

靠近傍晚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

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只看见自己儿子只吃盐不吃饭菜。

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

”愚人不停吃盐,味觉遭到破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

天下的事情都一样,太多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愚人食盐的启示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

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理,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适度的道理。

愚人食盐文言文完整翻译

愚人食盐文言文完整翻译

愚人食盐,不识其味。

食之而不知其咸,饮之而不知其苦。

人问之曰:“此何味也?”对曰:“不知也。

”复问之,又对曰:“未知也。

”人哂之,曰:“尔乃愚人也,食盐而不识其味,何也?”愚人对曰:“吾闻食盐有益,故食之。

然食之而不知其味,故问于人。

”或曰:“食盐虽有益,然味不可不识也。

”愚人曰:“吾闻食者味,而不知食者名。

名者,所以别物也。

吾虽不知其味,然知其为食,故问之。

”又有问者曰:“食盐何益?”愚人对曰:“吾闻食盐可以治病,又能强身。

然吾食之而不知其益,故问于人。

”问者又曰:“食盐虽有益,然过食则有害。

”愚人对曰:“吾闻食之有益,然不知食之量。

量者,所以制度也。

吾食之而不知其量,故问之。

”于是,众人皆笑曰:“尔愚人也,食盐而不知其味,不知其益,不知其量,可谓真愚矣!”愚人笑而对曰:“吾固知吾愚,然吾愚而有问,问而有得,得而有知,岂非愚者之福乎?”译白:愚人吃盐,不懂得它的味道。

吃了却不知道它的咸,喝了却不知道它的苦。

有人问他:“这是什么味道?”他回答说:“不知道。

”再问,他又说:“不知道。

”那人对他说:“你真是愚人啊,吃了盐却不知道它的味道,这是为什么?”愚人回答说:“我听说吃盐有好处,所以吃了它。

然而吃了却不知道它的味道,所以问别人。

”有人说:“吃盐虽然有好处,但它的味道不能不认识。

”愚人说:“我听说吃了能尝到味道,却不知道它的名字。

名字,是用来辨别事物的。

我虽然不知道它的味道,但我知道它是食物,所以问别人。

”又有人问:“吃盐有什么好处?”愚人回答说:“我听说吃盐可以治病,又能强身。

然而我吃了却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问别人。

”问的人又说:“吃盐虽然有好处,但吃得太多就有害了。

”愚人回答说:“我听说吃了有好处,却不知道吃的量。

量,是用来控制度量的。

我吃了却不知道它的量,所以问别人。

”于是,众人皆笑说:“你真是愚人啊,吃了盐却不知道它的味道,不知道它的好处,不知道它的量,可以说是真正的愚人!”愚人笑着回答说:“我本来就知道自己愚笨,然而我虽然愚笨却会问,问了就有收获,有了收获就有了知识,这难道不是愚人的福气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人食盐
昔有愚者,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①盐。

食之,甚美②,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③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④。

天下之事皆然⑤,过则非唯⑥无益,反害之。

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

主人就请他吃饭。

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都觉得味道太淡。

主人听罢,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

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

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有了盐,所以菜美味。

靠近傍晚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

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这件事很奇怪,但是看见自己儿子只吃盐不吃饭菜。

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

”愚人吃盐不停,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

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文言文知识:
适。

“适”是个多义词,指“恰巧”,“正值”,“安逸”,也可指“到”,“到......去”。

上文“适友人家”,意为到友人家去。

又“适江南”,意为到江南去;“同适故乡”,意为一同到故乡去。

字词
①.益:增加
②.甚美:(味道)很美。

③.缘:因为
④.患:害
⑤.然:这样
6.唯:只
主旨句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启示
1. 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

2.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恰到好处是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

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