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 (1)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1.材料的弹性变形
2.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3.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4. 合金的塑性变形
5. 高分子材料和陶瓷的变形
6.塑性变形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7.冷变形金属的回复
8.冷变形金属的再结晶
9.晶体的高温变形
(七)、固态相变
1.固态相变的概念及分类
2.固态相变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考试基本题型
基本题型可能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和分析论述题等。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着重研究材料的成分、加工方法与材料的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发挥材料潜力、用好现有材料和研究开发新材料的理论基础,也是学习其它材料学科专业课的先行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系统地理解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内在联系及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要求文字语言通顺,层次清楚;回答问题要求要点明确,理由充分;计算题要有明确原理,原始数据来源,准确的结果,合理的计量单位。
6.三元共晶、包晶、包共晶相图中三相平衡与四相平衡转变类型的判别
(四)、材料的凝固
1.纯金属的凝固理论
2.固溶体合金的凝固理论
3.共晶凝固理论
4.铸锭组织的形成与控制
(五)、固体中的扩散
1. 扩散定律及其应用
2. 扩散的微观机理
3. 影响扩散的因素
4. 扩散的热力学理论
5. 反应扩散
(六)、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负责人(签字):
专业代码:080501~080503专业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考试科目代码:833 考试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837-材料科学基础

837-材料科学基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37-《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着重讲述材料的微观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强调晶体材料中的个性基础问题,对于理解现有材料和开辟新材料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课程被指定为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及材料工程(工程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要力求科学、平等、确切、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攻读硕士学位。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材料的结构与缺陷,材料的凝结与相图,塑变与再结晶及固态相变等基础知识模块。

三、评价目标考试的目标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科学基础》基本理论的控制情况以及应用基本理论分析材料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光180分钟,闭卷笔试。

包括名词解释、填空、挑选、计算和分析论述等不同形式的题目。

五、参考书目1、赵品主编。

材料科学基础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代第3版。

2、潘金生主编。

《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朽木易折,金石可镂。

一、材料的结构1、材料的结合方式化学键和物理键工程材料的键性2、晶体学基础晶体与非晶体空间点阵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晶体的极射赤面投影3、材料的晶体结构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共价晶体的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的晶体结构合金相结构二、晶体缺陷1、点缺陷点缺陷的类型及形成点缺陷的运动及平衡浓度点缺陷对性能的影响2、线缺陷位错的基本概念位错的运动位错的弹性性质实际晶体中的位错3、面缺陷外表面晶界与亚晶界三纯金属的凝结1、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液态金属的结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2、结晶的热力学条件结晶的过冷现象凝结的热力学条件3、形核逻辑匀称形核非匀称形核4、长大逻辑液一固界面的微观结构晶核的长大机制纯金属的生长形态四、相平衡与相图1、相图的基本知识相图的表示主意相图的建立相平衡与相律二元相图的一些几何逻辑2、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3、二元相图的分析和使用其他类型的二元相图复杂二元相图的分析主意4、铁碳相图和铁碳合金铁碳相图碳和杂质元素对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合金铸件的组织与缺陷五、固体材料的变形与断裂朽木易折,金石可镂。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着重研究材料的成分、加工方法与材料的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变化规律,是发挥材料潜力、充分利用现有材料和研究开发新材料的理论基础,是考生学习后续相关材料课程和今后从事材料专业的工作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系统地理解材料与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内在联系,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1部分材料的原子结构与键合1.原子结构与原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原子排列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材料中的结合键的类型、本质,各结合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键-能曲线及其应用。

3.原子的堆垛和配位数的基本概念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显微组织基本概念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2部分材料的晶态结构1.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结构、空间点阵、晶格、晶胞、晶格常数、布拉菲点阵、晶面间距等基本概念。

2.晶体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的标定方法。

3.晶体结构及类型,常见晶体结构(bcc、fcc、hcp)及其几何特征、配位数、堆积因子(致密度)、间隙、密排面与密排方向。

4.合金相结构,固溶体、中间相的基本概念和性能特点。

5.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机构,离子晶体结构规则、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

5.高分子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的基本特征,高分子材料结晶形态、高分子链在晶体中的构象、高分子材料晶态结构模型、液晶态的结构特征与分类。

第3部分点缺陷和扩散1.点缺陷的类型,肖脱基空位、弗兰克尔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等基本概念,离子晶体中的点缺陷特点,点缺陷的平衡浓度、影响因素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扩散概念,扩散第一定律、扩散第二定律。

3.扩散驱动力及扩散机制。

4.离子晶体中的扩散、聚合物中的扩散机制。

5.扩散系数、扩散激活能,影响扩散的因素及原理。

第4部分线、面和体缺陷1.位错类型,刃型位错、螺型位错、位错线和滑移线的基本概念,柏格斯回路和柏氏矢量的基本概念及物理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 804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01

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 804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01

《材料科学基础》(804)考试大纲一、《材料科学基础》(804)参考教材如下:
石德珂编著,《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二、《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1、原子结构
2、原子结合键
3、原子排列方式
4、晶体材料组织
5、材料的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
第二章材料中的晶体结构
1、晶体学基础
2、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3、离子晶体的结构
4、共价晶体的结构
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结构
1、概述
2、高分子链的结构与构象
3、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4、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结构
第四章晶体缺陷(本章对位错的能量与交互作用不做要求)
1、点缺陷
2、位错的基本概念
3、位错的能量及交互作用。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章材料的结构12%重点:空间点阵及有关概念,晶向、晶面指数的标定,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固溶体及中间相的概念及其分类方法难点:六方晶系布拉菲指数标定,原子的堆垛方式,中间相的结构及其区别第二章晶体缺陷16%重点:位错等有关基本概念,点缺陷的平衡性质,位错的运动与晶体滑移的关系,位错的性质,柏氏矢量的性质与应用,位错反应难点:位错的应力场,实际晶体的位错第三章纯金属的凝固8%重点:有关过冷的概念、金属凝固和形核的条件难点:与临界晶核有关参数的推导第四章二元相图22%重点:相律与杠杆定律,匀晶转变与偏析,共晶转变及其不平衡组织,包晶转变,相图中的几何规律,铁碳相图中典型合金的凝固过程及其相与组织的相对量计算,利用相图判断材料的性能。

难点:杠杆定律的应用第五章三元相图10%重点:直线法则与重心定律;投影图及其应用;材料的凝固过程分析;三元系反应类型的判断;难点:利用投影图分析特定成分材料的凝固过程第六章固体材料的变形与断裂12%重点:塑性变形的位错机制;典型的滑移系;滑移的分类及滑移的痕迹;临界分切应力;多晶体变形的特点;塑性变形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难点:等效滑移系的确定第七章回复与再结晶10%重点:回复、再结晶等概念;回复与再结晶的驱动力和机制;正常长大与异常长大;热加工过程中组织与性能变化。

难点:回复、再结晶与晶粒长大过程驱动力的识别第八章扩散8%重点:扩散的概念、本质与分类;扩散的驱动力;扩散定律及其应用难点:反应扩散及其溶质浓度分布第十四章功能材料2%这门课概念性的内容很多,概念一定要记住。

重点看:1.2.2 空间点阵这一小节的概念,晶向指数的标定,晶面指数的标定,1.3.1 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1.3.4 固溶体和中间相2.1.2 点缺陷的运动及平衡浓度,2.2.1 位错基本概念部份的位错的基本类型,柏氏矢量,2.2.2 位错的运动,图2.14,2.17,2.18,2.19要理解,全位错和不全位错的概念区别,位错反应及汤普逊四面体,扩展位错,小角度晶界和大角度晶界和孪晶界的概念区别,3.2.1 结晶的过冷现象,3.2.2 凝固的热力学条件,3.3 形核规律杠杆定理,相律,二元相图的几何规律,,4.2 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很重要),表4.1,4.4.1 铁碳相图(很重要)直线定律和重心定律,5.3 三元匀晶相图,图5.10,投影图,5.4.2 组元在固态下有限溶解,具有共晶转变的三元相图,特别是图5.15,5.16,5.17要理解,5.5 三元合金相图的四相平衡转变滑移系,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多滑移和交滑移,多晶体塑性变形过程,6.4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6.5.2 位错交割和带割阶位错的运动,6.6 断裂7.2.1 回复机理,7.2.2 回复动力学,7.3.1 再结晶的形核,7.3.2 再结晶动力学,7.4.1 晶粒的正常长大,7.4.2 晶粒的异常长大,7.5 金属的热变形,扩散的定义,8.1.1 菲克第一定律,8.1.2 菲克第二定律,扩散方程在渗碳中的应用,8.4.1 扩散的驱动力,扩散机制(间隙扩散和置换扩散),可能的计算题:扩散系数的计算(公式8.9),公式8.4和8.5,公式6.3和6.4,杠杆定律,直线定律和重心定律的应用,形核规律章节中临界晶核半径的计算,2.2.3 位错的弹性性质这部分只记公式,不记推导,晶面间距的计算,原子密度。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纲要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纲要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纲要本课程考试内容由必考和选考两部分组成。

必考部分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基本概念、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半导体及功能材料在内的基础知识;掌握晶体结构、晶体的不完整性、固溶体、非晶态固体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材料内的质点运动与电子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基础理论。

选考部分为金属材料科学基础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二个方向,考生只需任选一个方向进行考试。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方向要求学生掌握包括相图热力学及分析、合金凝固行为及典型金属组织形成过程,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等有关规律和理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方向要求学生掌握相平衡、相变过程、固相反应和陶瓷烧结等有关规律和理论。

本课程必考部分约占总题量的60%,选考部分约占40%。

一、必考部分考试内容1.晶体结构1.1晶体学基础:(1)空间点阵:空间点阵的概念、晶胞、晶系、布拉菲点阵、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2)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六方晶系指数、晶带、晶面间距。

(3)晶体的对称性:对称要素、点群、单形及空间群1.2晶体化学基本原理(1)电负性(2)晶体中的键型:金属结合(金属键)、离子结合(离子键)、共价结合(共价键)、范德瓦耳斯结合(分子间键)、氢键(3)结合能和结合力(4)原子半径1.3典型晶体结构(1)金属晶体:晶体中的原子排列及典型金属晶体结构、晶体中原子间的间隙(2)共价晶体(3)离子晶体:离子堆积与泡林规则、典型离子晶体结构分析(4)硅酸盐晶体:硅酸盐的分类、硅酸盐矿物结构、岛状结构、环状结构、链状结构、层状结构、骨架状结构(5)高分子晶体:高分子晶体的形成、高分子晶体的形态2.晶体的不完整性2.1点缺陷(1)点缺陷的类型:热缺陷、组成缺陷、电荷缺陷、非化学计量结构缺陷(2)点缺陷的反应与浓度平衡:热缺陷、组成缺陷和电子缺陷、非化学计量缺陷与色心2.2位错(1)位错的结构类型: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型位错、Burgers回路与位错的结构特征、位错密度(2)位错的应力场:位错的应力场、位错的应变能与线张力、位错核心(3)位错的运动:位错的滑移、位错攀移、位错的滑移、位错攀移(4)位错与缺陷的相互作用: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位错与点缺陷的相互作用。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上海科技大学材料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本科目要求考生深入理解材料学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的材料分析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形式
(一)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二)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选择题
第二部分:简答题、计算题
二、考试内容
(一)晶体结构基础
1、晶体结构、对称性、点群、空间群
2、原子结合键
3、布拉维点阵与晶系
4、金属的晶体结构
5、离子晶体、络合物
6、共价晶体
(二)晶体缺陷
1、缺陷的分类
2、本征缺陷
3、杂质缺陷
4、电子与空穴,施主与受主
5、位错的基本概念
6、位错的能量及交互作用
7、晶体中的界面
(三)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
1、材料的相结构
2、二元相图及其类型
3、复杂相图分析
4、相图的热力学基础
5、三元系相图及其类型
(四)扩散
1、扩散定律及其应用
2、扩散机理
3、固态相变中的形核
4、固态相变的晶体成长
5、扩散型相变
6、无扩散相变
7、扩散与杂质浓度的关系
(五)相转变
1、相转变基本知识及分类
2、晶体化学与相转变
三、参考书目:
1、胡赓祥、蔡珣、戎咏华《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通大学)
2、潘金生、田民波、仝健民《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本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材料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分类及其应用的掌握程度。

通过考试,学生应能够展示其对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分析和解决材料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结构1. 材料科学概述- 材料科学的定义- 材料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材料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聚合物材料- 复合材料- 新型功能材料3. 材料的微观结构- 晶体结构- 非晶体结构- 微观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4. 材料的性能- 力学性能(弹性、塑性、硬度、韧性)- 热性能(导热性、比热容、热膨胀)- 电性能(导电性、绝缘性、半导体性)- 光学性能- 磁性能5. 材料的加工与制备- 金属材料的加工(铸造、锻造、轧制、焊接)- 陶瓷材料的制备(粉末冶金、烧结)- 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挤出、注射、吹塑)- 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加工6. 材料的表征技术- 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 - X射线衍射分析- 光谱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光谱)- 热分析技术(差热分析、热重分析)7. 材料的老化与失效- 老化机制- 失效类型与原因- 材料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8. 材料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新型材料的开发- 材料的循环利用与回收- 环境友好型材料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包括:-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材料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

- 简答题:评估学生对材料科学原理的应用能力。

- 计算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性能计算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 论述题:评价学生对材料科学综合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四、考试评分标准1. 选择题:根据选项的正确性评分。

2. 简答题:根据答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评分。

3. 计算题:根据计算过程的正确性和结果的准确性评分。

4. 论述题:根据论述的深度、逻辑性和创新性评分。

五、考试准备建议1. 系统复习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1、掌握二元系统相图的组成、分析,了解简单二元凝聚系统相图、生成化合物的二元凝聚系统相图。

2、掌握球体最紧密堆积原理和堆积方式、掌握离子晶体半径、配位数和配位多面体形状的关系、了解离子晶体的各种类型、领会硅酸盐矿物结构、组成,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3、了解缺陷的分类、特点,理解点缺陷的意义,领会缺陷浓度的计算方法和非化学计量缺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理解固溶体的分类、概念和结构、性能特点。

4、了解熔体的主要性质,理解玻璃体的结构特点,领会玻璃的通性,掌握玻璃与晶体物质在结构、性能、组成上的异同点。

5、理解表面行为材料表面结构、组成、性能的各种影响,熟练掌握润湿现象和润湿条件。

6、掌握:扩散的菲克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质点迁移的微观机制、非本征缺陷引起的扩散行为,理解:扩散的影响因素、掌握质点扩散的特点、扩散的种类。

7、理解固相反应的概念、分类,领会固相反应的推动力,掌握固相反应的影响因素,了解固相反应动力学方程:杨氏、金氏方程的适用用条件。

8、理解烧结及相关的一些概念,识记影响烧结过程的因素,领会烧结机理,掌握烧结过程的推动力。

二、考试的内容
第一章相平衡
1、相律公式
2、组成相律的各个因素的意义
3、二元系统相图的组成
4、二元系统相图的内容和意义
5、简单二元凝聚系统相图、生成化合物的二元凝聚系统相图
第二章晶体结构
1、球体最紧密堆积原理和堆积方式。

2、掌握离子晶体半径、配位数和配位多面体形状的关系。

3、了解几种简单离子晶体的各种类型。

4、领会硅酸盐矿物结构、组成,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第三章晶体结构缺陷
1、点缺陷的分类、概念和特点。

2、缺陷符号、缺陷反应方程式的写法,遵循的基本原则。

3、固溶体概念、分类
4、固溶体性质
5、置换型固溶体和填隙型固溶体的区别。

6、非化学计量缺陷的形成,影响因素和过程分析。

第四章熔体与玻璃体
1、熔体结构的聚合物理论、聚合物种类、数量与组成的关系
2、熔体性质、温度、组成对熔体粘度的影响
3、玻璃的结构
4、玻璃体与晶体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第五章固体表面及界面行为
1、表面能的定义
2、晶体的表面结构:表面弛豫、表面重构定义
3、吸附粘附定义
4、润湿定义、润湿的计算
第六章扩散
1、扩散的菲克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流体扩散和固体扩散的特点
3、空位机制和间隙机制扩散
4、非本征缺陷引起的扩散行为
5、扩散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固相反应
1、固相反应概念和分类
2、固相反应推动力和影响因素
3、固相反应动力学方程:杨氏、金氏方程的适用条件第八章烧结
1、烧结及相关概念的定义和意义
2、影响烧结过程的因素
3、烧结推动力
4、了解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的分类
5、了解烧结过程和各阶段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