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名词解释
小学美术的名词解释

小学美术的名词解释美术是一门多元化的学科,它涉及到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诸多表现形式和技巧。
在小学阶段,美术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思维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小学美术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1. 色彩理论色彩理论是研究和应用颜色的规律和原则的学科。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会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色彩概念,如主色、辅色、冷色、暖色等,并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些色彩来表达情感和创造视觉效果。
2. 线条线条在美术作品中起着承载形式和构建结构的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线条表达方式,如直线、弯线、曲线等,来描绘对象的形状、表达动感和传达情感。
3. 名画欣赏名画欣赏是指通过观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会选取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向学生介绍其作者、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并引导学生分析、评论和欣赏这些作品。
4. 创意创意是指对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式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行为。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教师会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独特的艺术想法。
5. 素描素描是用简单的线条和阴影来描绘形象和物体的绘画方法。
在小学美术课上,学生会学习基础的素描技巧,如线条的运用、阴影的表现等,以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观察力。
6. 水彩画水彩画是一种以水溶性颜料为主要材料,在纸上绘制的绘画形式。
小学美术课上,教师会向学生介绍水彩画的特点,如透明度、渐变效果等,并教授一些基本的水彩技巧,如湿润画法、干涉技法等,以培养学生在色彩运用和创作表达方面的能力。
7. 素材在美术创作中,素材是指可用于艺术创作的各种材料和资源。
小学美术课上,教师会向学生介绍各种常见的美术素材,如纸张、画笔、颜料、画布等,并引导学生在创作时灵活运用这些素材,以实现他们的艺术构思。
中国美术史复习名词解释 金兴版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金兴终极版名词解释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彩陶它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绘有抽象几何图案的占多数。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已有表现人群体和人与动物混杂的,还有大量水波纹。
岩画描绘或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
我国世界上最早记录岩石画的国家,密集程度十分高,气势恢宏。
主要内容有传授知识的记事图画,表达宗教情感的神灵崇拜图像,寄托生活理想的生殖崇拜绘画,宣泄娱乐情绪的舞蹈图画。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
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金文青铜铭文即金文,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史第一个里程碑,具有永久的历史价值。
多见于西周,主要用途就是祭祀典礼、征伐记功、赏赐锡命、书约剂的、训告臣下、称扬先祖。
书体庄重严谨,结构平时稳定,行距,间距错落有致。
画像石(砖)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内容有表现墓主生产活动的场景的,有表现墓主官宦经历和身份车马出行的,有表现墓主人享乐生活的场景,有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强调人身依附关系的,还有表现神话故事的,在天人感应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神物,还有表现天相类的场景的。
迁想妙得西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
接触到了形象思维的特点,是指作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把胸中所得到的变为艺术形象,其中不仅人物、动物是有生命的。
吴带当风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
他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
他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交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美术用语名词解释

美术用语名词解释美术用语名词解释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
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
我“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
例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英之爱忒。
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
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美术”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造型表现手段】造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手段。
如绘画借助于色彩、明暗、线条、解剖和透视;雕塑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
这些手法和手段,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这些造型艺术各自独具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并决定了这些艺术各不相同的表现法则,关系到塑艺术形象的成败,以及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艺术家对造型表现手段的规律性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是使艺术创作能够表现新的生活内容和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爱好的必要条件。
【黄金分割】亦称黄金律、黄金比例。
在一条线段上,按照最佳长短比例,将此线段分割为长段与短段,或按此最佳长短线段的比例构成一个矩形的最佳的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即构成黄金分割。
【二度空间】绘画术语。
指由长度(左右)和高度(上下)两个因素组成的平面空间。
在绘画中为了真实的再现物象,往往借助透视、明暗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造成纵深的感觉和物象的立体效果,即以二度空间造成自然对象那种三度空间的幻觉。
有些绘画,如装饰性绘画、图案画等,不要求表现强烈的纵深效果,而是有意在二度空间中追求扁平的意味,来获得艺术表现力。
【三度空间】绘画术语。
指由长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纵深)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
绘画中,为真实地再现物象,必须在平面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
【质感】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各种物体所具有的特质,如丝绸、肌肤、水、石等物的轻重、软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质的特征,给予人们以真实感和美感。
美术学名词解释

美术学名词解释
美术,是一种以绘画、雕塑和其他形式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感情等内容的艺术。
美术学名词是指美术学习及表达中经常用到的各种专业术语。
透视法是指在美学作品中使用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突出物体的三维空间感和
视觉深度感。
扭曲是指在绘画作品中利用扭曲的线条或形状来塑造出紧张的气氛。
衬色是指一种由高度对比的颜色构成的调色。
雅观是指绘画作品的美学 value,它表现为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结合体。
技巧也是美术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提高绘画创作效果的技巧,比如
灰度调整、潜色、纹理 upgrade 等。
水墨是指使用水墨笔、毛笔等书法工具绘制
的中国传统绘画技法。
另外还有气势就是指作品整体的气势大小,主要体现在形体夸张、变形、对比、突出等方面。
美术学名词是学习美术的重要基础,掌握相关术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创作美
术作品。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美术艺术也出现了新型技法,如电脑绘图、三维绘图、摄影等,这些技法也要用专业术语去表达。
美术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对于了解美术中的各种博大精深的技巧和理论,熟练掌握各类美术学名词是必不可少的。
美术名词解释

1、威尼斯画派:产生于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
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们对色彩特别敏感,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
他们的题材从宗教转向世俗,多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作品带有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
从绘画的体裁上看,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不适合壁画的创作,他们发展了油画的创作。
其主要画家有乔万尼·贝利尼、提香等。
2、印象主义:印象主义于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
他们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等的艺术营养,在十九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事物,并根据画家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其代表画家有:莫奈、雷诺阿等。
3、表现主义: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活跃于德国的一个艺术派别。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压制人性和个性的机械文明十分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汲取营养。
在艺术上,他们反对机械地摹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
其主要画家有康定斯基等。
4、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
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制造“整体情景”等等。
较有影响的流派有: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等。
1、与古希腊艺术相比,古代罗马艺术有哪些特点?(1)与希腊艺术相比,古罗马艺术没有希腊艺术那样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幻想成分,而具有写实和叙事性的特征。
(2)罗马艺术不像希腊艺术那样单纯,它的渊源复杂,既受了希腊艺术的影响,也吸收了西亚等地区艺术的影响。
美术 名词解释

1、美术:艺术的种类之一。
“美术”在历史上是一个语义多变的概念。
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
2、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审美: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4、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5、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6、形式感:在美术中,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质外观以及结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
7、美术媒材: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等。
8、感知: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受、辨认、识别,并与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一种过程。
9、体验: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
10、美术创作: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11、美术表现: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12、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
13、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14、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
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
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15、美术创作:美术创作是指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美术概论复习纲要1

美术概论复习纲要名词解释一、什么是美术?(广义、狭义)P1答:它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医学等。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
】二、什么是造型艺术?P3答:就美术创造的形象化手段来说,造型性是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
所以又称为“造型艺术”。
如绘画通过描画彩绘的手段,雕塑通过塑造、刻镂的手段,建筑艺术通过间架营造的手段,工艺美术通过镂、蚀、切、削的手段等。
造型的含义很广,有立体造型,也有平面造型;有色彩造型,也有黑白造型。
大体上,西方的美术,其发展的轨迹以形体块面的造型为主,线的运用是附属于形体块面的;而中国的美术,线描造型却占着重要的地位,形体是通过线描来体现的。
三、什么是三维空间?P3答:美术又称空间艺术。
西方的美术传统,基本上按物理学的观念,把长度、高度、和深度称作“三维空间”。
存在于现实空间的有纵深感的三维美,特别是雕塑和建筑之类立体造型形象产生生命和力度感的重要依据。
在平面上表现三维美,是再现性具象绘画的真实感所不可缺失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什么是工艺美术?P4答:又称实用美术,其品种最为丰富多彩,大的分类有金工、木工、漆工、陶瓷、彩塑、玉雕、牙雕、景泰蓝、珐琅、染织、刺绣,编织等。
各国各地区的特种工艺,大多数源于民间手工艺,它有雅俗共赏的特点,与人民群众有密切联系。
【是对物质材料进行艺术性的改造与加工,使之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一种造型艺术。
既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实用功能与审美意识相结合,在工艺美术中,有形体、纹样等设计。
美术名词解释

小学美术名词解释1、美术:艺术的种类之一。
“美术”在历史上是一个语义多变的概念。
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
2、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审美: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4、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5、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1、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6、形式感:在美术中,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质外观以及结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
7、美术媒材: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等。
8、感知: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受、辨认、识别,并与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一种过程。
9、体验: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
1、美术创作: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1、美术表现: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1、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
1、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1、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
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
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2、美术创作:美术创作是指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威尼斯画派:产生于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
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们对色彩特别敏感,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
他们的题材从宗教转向世俗,多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作品带有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
从绘画的体裁上看,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不适合壁画的创作,他们发展了油画的创作。
其主要画家有乔万尼·贝利尼、提香等。
2、印象主义:印象主义于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
他们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等的艺术营养,在十九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事物,并根据画家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其代表画家有:莫奈、雷诺阿等。
3、表现主义: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活跃于德国的一个艺术派别。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压制人性和个性的机械文明十分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汲取营养。
在艺术上,他们反对机械地摹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
其主要画家有康定斯基等。
4、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
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制造“整体情景”等等。
较有影响的流派有: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等。
1、与古希腊艺术相比,古代罗马艺术有哪些特点?(1)与希腊艺术相比,古罗马艺术没有希腊艺术那样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幻想成分,而具有写实和叙事性的特征。
(2)罗马艺术不像希腊艺术那样单纯,它的渊源复杂,既受了希腊艺术的影响,也吸收了西亚等地区艺术的影响。
(3)希腊艺术主要用于敬神,围绕神庙和祭祀、纪念活动进行创作,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罗马人的艺术则大多是以给帝王歌功颂德、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为目的的。
(4)希腊人创造了世界最伟大的雕塑艺术。
希腊雕塑强调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而罗马人要求的是个性特征鲜明的肖像。
罗马艺术家不仅追求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
(5)在建筑方面,罗马人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他们在技术和结构上都比希腊的建筑艺术有所进步,在建筑类型上也比希腊更丰富2、简述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点..(1)首先是它的豪华的特色。
巴洛克艺术虽是为宗教服务的,有强烈的宗教特色,同时又有浓厚的享乐主义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和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非常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
3、为什么说17、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在意大利美术史甚至欧洲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17、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共有三个主要流派:意大利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和以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
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于历史转折期,对意大利甚至整个欧洲艺术都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承前是指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某些传统,如学院派主张绘画的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等;启后是指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它的多姿多彩,对后来的欧洲美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学院派艺术影响了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巴洛克艺术影响了罗可可艺术和浪漫主义艺术;而卡拉瓦乔的艺术,不仅在当时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艺术,还对18世纪的市民艺术、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4、简述荷兰风格派的创作主张和主要艺术成就.(1)荷兰风格派是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因此得名。
风格派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抽象的几何图形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在抽象化和单纯化的口号下,风格派提倡数学精神。
其主要画家有杜斯伯格和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创作的《红与黑》、《百老汇爵士乐》是这一画派较有影响的作品。
5、山水画的特点中国山水画的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交融、天我合一的意境,即不但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且往往由有限的取景来表现对整个宇宙自然的由表及里的认识,或于山水之中寄托对于国土家园的感情,因而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社会审美意识,也可以说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在形象描绘上,山水画的特点为重宏观、重整体的把握,而非拘泥于细枝末节。
对于物象的组织构造,则创造了独特的程式化表现方法,但并非机械照搬,而是灵活地用高度提炼的结构程式来表现物象。
在空间的处理方法上,提出高远、平远、深远、阔远等概念,并巧妙加以融合运用。
构图上,则较人物画、花鸟画更重"势"与"开合起伏"的表达。
"势"为具体形象间的联系,而"开合起伏"为这种联系中的节奏变化。
这表现了山水画中在静态的画面和形象组合中对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的一种运动的、全面的观察与表现观念。
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较人物、花鸟画丰富多变,各种皴法和点苔法为笔法之要素;而墨法则有"染"、"擦"、"破墨"、 "积墨"等种种手段,笔墨交融,有力地影响了其表达感情、状物写意的功能四、论述题:试论米开朗基罗的主要作品的思想内含及艺术特点米开朗基罗的主要作品有《大卫》、《创世纪》、《摩西》、《最后的审判》等作品。
早期作品《大卫》充满了愤怒和力量,这种力量也是人文主义者向往的自由的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正因如此,这件作品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
《创世纪》仍是通过神话题材表现人的信心和生命力。
《摩西》中的人物和大卫一样,也是一个拯救民族、摆脱苦难的英雄人物。
在摩西身上,作者表现了人的尊严。
《最后的晚餐》是米开朗基罗晚年的重要作品。
这件作品的成功和伟大之处在于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产生了统一的人的集体形象,而色彩的巧妙的使用又使壁画具有了戏剧性的紧张。
米开朗基罗艺术中的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出现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映。
正是在他的作品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想得到了全面而鲜明的表达,因为米开朗基罗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即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及人建功立业的能力,所以米开朗六法中国画术语。
品评人物画的六项标准。
南朝谢赫《古画品录》列举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现代钱钟书重新作了标点,“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
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
“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愤懑之情,讲求文字修养、笔墨情趣,强调神韵与画中意境。
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长安画派是指西安的石鲁、赵望云、何海霞、方济众等人。
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奠基人,石鲁开创了以传统山水画的形式,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主题的新格局。
用传统绘画的技法开创“黄土高原皴法”,用于表现陕北那种干涸、雄浑的独特地貌和风土人情。
二画种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画科有: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鱼虫等。
技法形式有:工笔、写意、白描、设色、水墨。
设色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浅绛等海上画派简称“海派”。
其特点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破格创新,个性鲜明,风格多样,重品学修养,和民间艺术有联系,趣味雅俗共赏,并善于借鉴吸收外来艺术。
代表画家有:赵之谦、虚谷、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等扬州八家清乾隆年间寓居江苏扬州的八位代表画家的总称。
他们是: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少堂、郑燮、李方膺、罗聘。
实际上不止八人,还有高凤翰、边寿民、闵贞等,说法不一。
他们多以花卉为题,也画山水、人物,不拘前人的陈规,破格创新,抒发真实情感,能诗、擅书和篆刻,讲究诗书画结合。
此画派对近代中国画写意花卉的意趣和技法有相当大的影响。
金陵八家明末清初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八人的合称。
他们的绘画题材和风格不尽相同,由于都居金陵(今南京),皆有一定时誉,故称八家。
当代金陵画家有:傅抱石、钱松喦、魏紫熙、宋文治、亚明等。
元四家元代四位山水画家的合称。
主要有两说:一是指赵孟府、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二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
第二种说法流行较广。
明四家明代中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的合称。
他们之间或师或友,关系密切,艺术风格各异,对后世颇有影响。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
2写汉字的方法。
中国书法根据汉字的造型规则,运用点画构成各种形态以表情达意。
有正(楷)、草、行、隶、篆(大篆、小篆)等各种书体。
中国画:简称“国画”。
指在中国民族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国民族绘画。
它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
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竹、禽鸟、畜兽、虫鱼、宫室等画料。
按表现手段和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钩勒、没骨、设色、水墨等画法。
按幅面样式,可以分为立轴、横卷、册页、扇面等款式。
中国画十分重视笔墨,运用线条、墨色和轻重彩色,通过钩皴点染,干湿浓淡并用,来表现客观物象的形体结构,阴阳向背;并运用虚实疏密结合和“留白”等手法来取得巧妙的构图效果。
中国画的空间处理也比较自由灵活,即可以用“以大观小”法,画重山叠嶂;也可以用“走马看山”法,画长江万里。
中国画物别讲示“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不但主张要“外师造化”,而且还要“中得心源”,中国画在画面上还题写诗文,加盖印章,将诗文、书法、篆刻融为一体。
《人物龙凤帛画》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独幅绘画之一。
画中描绘一个侧面而立的妇女,宽袖、细腰、长衣地,头后挽着垂髻,两臂前伸拱手合掌;头部前方有一凤鸟和夔龙,这幅作品线条挺劲有力,形象生动,可见国画线条造型的基本形式源远流长。
《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所作,浪漫主义的画家反对古典主义画风,追求画家个性解放和心灵表达,在画法上耿于想象,夸张与饱满强烈色彩;在内容上多选择生活的悲剧和异常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