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优秀教案十六

合集下载

黄山奇石教案(多篇)

黄山奇石教案(多篇)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多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山奇石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2)学习描述黄山奇石的词语和句子。

(3)培养观察和欣赏自然景观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态和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

(3)运用语文学科知识,描绘黄山奇石的美丽景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

2. 黄山奇石的特点和形态。

3. 描述黄山奇石的词语和句子。

4. 欣赏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黄山奇石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形态。

2. 教学难点:描述黄山奇石的词语和句子,以及对黄山奇石的欣赏。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形态和特点。

2. 视频播放法:播放关于黄山奇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黄山奇石。

3.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

4.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黄山奇石的美丽景色。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山奇石的形态和特点。

(2)学生分享对黄山奇石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课本,了解黄山奇石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黄山奇石的特点和形态。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描绘:(1)教师播放黄山奇石的视频资料,学生欣赏并感受其美丽景色。

(2)学生运用语文学科知识,描绘黄山奇石的景色,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黄山奇石的特点和形态。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5篇)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5篇)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5篇)《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材分析《黄山奇石》一文向读者再现了黄山四绝之一“奇石”的奇与趣,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的外形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把“静”的石头写“活”了。

简略介绍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引起读者联想,并且吸引着大家去游览。

学生分析本文所描写景物大部分学生没见过,所以要让学生多看图片,加深了解和认识。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奇石”形象与真实的形象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从文字和图片感受它们的样子。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文中事物。

2、找学生上台表演,深刻理解。

3、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适当补充资料,加深对所描写景物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并能发挥想象,赋予事物生命力。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多看图片,加深了解和认识。

要让学生抓住语言特点,反复朗读,以读促悟。

教具准备、搜集黄山及奇石的资料、图片。

课堂教学设计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激发情趣。

出示黄山风景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教师简单介绍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展示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出示自读提示。

2、教师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认读课文的情况。

3、播放课文录音,订正字音。

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4、学生交流。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两个大的方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黄山风景区简单介绍。

(2)介绍了黄山奇石。

三、细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的几种黄山奇石。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黄山奇石?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学习提示。

黄山奇石教案(多篇)

黄山奇石教案(多篇)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黄山奇石简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定义:介绍黄山奇石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黄山奇石。

2. 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讲解黄山奇石形成的地质背景和过程。

3. 黄山奇石的特点:介绍黄山奇石的外观、结构和分布特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态。

2.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探讨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山奇石。

2. 讲解黄山奇石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讲解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地质变化对黄山奇石的影响。

4. 讲解黄山奇石的特点,让学生掌握黄山奇石的外观、结构和分布特点。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黄山奇石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绘制一幅黄山奇石的图片。

第二章:黄山奇石的种类与分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种类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黄山奇石分布规律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种类:介绍黄山奇石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2. 黄山奇石的分布规律:讲解黄山奇石在黄山景区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地图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分布情况。

2. 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黄山奇石的种类及其特点。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山奇石的种类。

2. 讲解黄山奇石的种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黄山奇石。

3. 讲解黄山奇石的分布规律,让学生掌握黄山奇石在黄山景区的分布情况。

4. 分析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黄山奇石的分布规律。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绘制一幅黄山奇石种类分布图。

第三章: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部编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简说:如果游过黄山,你一定能随口说出黄山的“四绝”;要是没游过黄山,想必也听说过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吧?二、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三、教学过程:(一)图文结合,朗读感受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像什么。

2、在朗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

(二)识字写字本课要求认的14个字中,有6个字是连词出现的(“尤其、胳膊、形状”),其他字在文中也大都与熟字组成词语,如,“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山峰、巨石、脖子、著名”。

教学时,可将识字与朗读感悟、观察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边读边识,以读促识。

注意提示“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

在朗读感悟之后,可用游戏的方式检测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

如,可用猜字谜的方式检测: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

再如,通过朗读自编的短文巩固识字,检测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本课要写的字中,“区—巨、它—安”字形相近。

在指导写字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写好形近字相同的部分,提示“区、巨”的笔顺。

区:一区。

巨:一巨。

要将记住字形与理解字义结合起来,可用一个字组几个词语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三)想象绘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一块说一说。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然后把想象中的奇石画下来。

(四)自编童话挑自己喜欢的一块奇石,根据课文的介绍,发挥想象,编个故事。

(五)熟读背诵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背诵。

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配图的三个自然段,可采取看图学文的办法。

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自画“金鸡叫天都”。

《黄山奇石》教案(15篇)

《黄山奇石》教案(15篇)

《黄山奇石》教案(15篇)《黄山奇石》教案(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山奇石》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黄山奇石》教案1一、创设情境,想象激发兴趣1.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我们看这三幅画面上的石头像什么呀?选择其中的一块石头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2.同学们想得好,说得好,老师真为你们骄傲。

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和描述的是安徽省黄山的石头,它以奇特闻名世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齐读课题。

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学生富有想象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敢想敢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进人情境,有了学习的热情,很自然地进入。

二、初读感知,调动情感参与1.教师配乐边出示相关内容的课件,边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

2.学生听后谈感受: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3.同学们现在就自己读课文吧,亲自感受一下黄山石的奇特。

注意要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初步感受到黄山石的奇特。

让学生说出此时想说的话,谈出自己感受,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也确实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

」三、自主识字,体验学习快乐1.教师出示14个带有拼音的生字词课件,学生自主识字。

2.四人小组自学字音,给生字组词。

3.汇报──“小老师教生字”:教师将14个生字做成苹果形的卡放在小筐里,让学生到前面的小筐里取苹果卡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同学们认字。

[学生是乐于模仿的,平时教师教学生认字时的过程学生已记在心间,让学生当小老师,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同学,学生积极踊跃,兴味盎然,其他学生也有了更高的识字热情,学生真的成为识字的主人,强化了学生识字效果。

]四、表情朗读,感悟山石奇特之美1.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文中都写出了哪些奇石?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练习朗读,看谁读得好。

黄山奇石优秀教案

黄山奇石优秀教案

黄山奇石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自然景观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欣赏黄山奇石的美丽景观。

(2)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亲身体验黄山奇石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

2. 黄山奇石的特点和种类。

3. 欣赏黄山奇石的美丽景观。

4. 户外考察黄山奇石的实际体验。

5. 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黄山奇石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特点和种类。

2. 教学难点: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图片、视频展示法:通过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山奇石的美丽景观。

2. 户外考察法:组织学生户外考察黄山奇石,亲身体验黄山奇石的魅力。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黄山奇石的特点和种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黄山奇石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

2. 欣赏黄山奇石: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黄山奇石的美丽景观。

3. 户外考察:组织学生户外考察黄山奇石,亲身体验黄山奇石的魅力。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黄山奇石的特点和种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考察心得,总结黄山奇石的特点和魅力,并进行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教育。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黄山奇石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察、分析能力。

3. 户外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户外考察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描述和分析黄山奇石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户外考察所需的设备和用品。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课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篇一(一) 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暑假刚刚结束,相信假期里你一定去过很多好玩的地方吧!谁来说一说你去过什么地方?(师生交流)2、今天老师再带领大家去一个地方:(观看配有黄山简介的黄山风光片片段,初步了解黄山。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3、谈话激趣(结合片段和自己的资料学生说自己的感受)师: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的景色的确是美丽的,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它兼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庐山的飞瀑,衡山的烟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黄山的奇石。

(二)初读课文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更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1、同学们现在就自己读课文吧,亲自感受一下黄山石的奇特。

注意要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自己想妙计识记生字,遇到自学困难可以求助同学或老师。

2、出示文中的生字:学生说一说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是怎么学会的。

如:①猜字谜:生互问互答。

②加偏旁:如“舟”字下面加个“皿”字旁就是“盘子”的盘,③找朋友:如给“巨”找两个朋友:巨大、巨人④换偏旁:如“猪”把“犭”换成“艹”成为“著名”的“著”3、让学生说说哪个字的学习遇到了困难,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交流识字方法。

(有了一年级的基础,平时教师教学生认字时的过程学生已记在心间,让学生当小老师,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同学,学生积极踊跃,兴味盎然,其他学生也有了更高的识字热情,学生真的成为识字的主人,强化了学生识字效果。

)不同形式读生字巩固识记效果。

4、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师生帮助正音,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文中都写出了哪些奇石?指名说2、课文读到这儿,你能说一说黄山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吗?(板书:秀丽神奇)(四)、指导书写尤、区、它、块、巨、其、安、站自己描红练写。

黄山奇石教案(多篇)

黄山奇石教案(多篇)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黄山奇石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奇石的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通过欣赏黄山奇石的图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黄山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奇石的形成原因3. 黄山奇石的分类及特点4. 欣赏黄山奇石图片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 讲解黄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奇石的形成原因。

3. 组织学生讨论黄山奇石的分类及特点。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黄山奇石的图片,感受其独特魅力。

2. 讲解黄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奇石的形成原因。

3. 组织学生讨论黄山奇石的分类及特点。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黄山奇石的资料,了解其文化内涵。

2.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黄山奇石图片,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第二章:黄山奇石的分类与特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分类及各类奇石的特点。

2. 通过观察、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分类2. 各类奇石的特点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分类。

2. 组织学生讨论各类奇石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其分类。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类奇石的特点。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各类奇石的特点。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黄山奇石进行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黄山奇石图片,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第三章: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背后的传说与故事,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2. 通过讲述、讨论,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2. 讲述、讨论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通过看这文,了解黄山岩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背其中的两段。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2~5自然段的内容,体会黄山岩石之奇。

2.教学难点──多数学生未去过黄山,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1.《黄山》录像资料片。

2.多媒体课件。

3.薄型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记句子。

1.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

2.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和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

二.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过渡: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

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

2.看录像,范背课文。

(多媒体显示:填空)3.完成填空,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指名完成填空。

生字词正音。

理解词意。

你看到了哪些秀丽神奇的景色?4.齐读第1自然段。

5.指导背诵。

6.揭示课题。

板书:黄山奇石7.释题。

奇石就是指──(怪石)奇石、怪石也就是说──(出示卡片:奇形怪状的岩石)8.质疑。

看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脉络。

1.自由轻读课文。

课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读后交流。

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小结。

四.品词析句,理解文意,学习第2、3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1.过渡:刚刚有个小朋友问:“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呢?”咱们先来看这块“仙桃石”。

(指板书)2.指名读第2节。

课文哪一自然段作了介绍,大家边听边找,什么词语你有懂。

3.质疑问难。

4.理解。

(放录像:“仙桃石”)谁来指指“石盘”在哪儿?为什么说“仙桃石”是奇石呢?板书:好像……飞落5.指导朗读。

6.背诵。

学习第3自然段7.过渡:黄山的奇石多有趣呀!你瞧,这块奇石就像一
“猴子观海”)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8.默读第3节。

找只猴子。

(多媒体显示:
找这一段几句话?(多媒体显示:①②③)9.指名分句读。

10.分句理解。

第1句说什么?看图理解“陡峭”第2句说什么?谁来学学这只猴子有趣的样子。

表演时要注意哪几个动作?板书:抱蹲望指名分解动作表演。

评议。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指板书)11.看图练说。

(多媒体显示:第2自然段填空)12.指导朗读。

13.指导背诵。

五.小结谈话。

六.学习生字。

1.复习巩固新词。

(多媒体显示:词语)2.指导书写:翻、滚。

(多媒体演示:“翻、滚”的笔顺)附板书:┌“仙桃石”好像……飞落│“猴子观海”抱蹲望黄山奇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第二课时一、回忆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黄山奇石》,并且学习了生字新词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们还记得吗?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什么地方呀?那里景色如何?(引导联系第一段回答,板书:神奇、有趣)二、激趣导入这节课,老师来当导游,带大家去欣赏黄山那有趣的奇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

好吗?三、学习课文(一)整体感知首先,请听老师范读课文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看课文的相关画面,同时留心观察:课文中介绍了哪几处奇石?(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二)分层学习1、学习第二段(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介绍了仙桃石?翻开书找一找。

(出示图片)(2)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仙桃石是什么样子?你从哪儿看出来?(看着图说一说)(3)仙桃石这么大,又在这么高的地方,它是怎么来的呢?加上想像说一说。

(4)指导朗读说的真神奇、真有趣,更有趣的是仙桃正好稳稳当当的放在了石盘里,像招待客人一样。

其实这是谁的功劳呀?对,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让我们读出仙桃石的有趣,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吧!2、学习第三段(1)同学们,刚才老师引导大家抓住仙桃石的样子,加上丰富
的想想体会了它的神奇、有趣,那么,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猴子观海”的呢?(出示图片,指名朗读。

)(2)你从哪儿体会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请你们小组四人先一块儿读一读,然后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从样子、位置来引导。

)①、哪句话写出了猴子的样子?看看图,再从课文中找一找。

(出示句子)②、哪几个词写出了猴子的动作?(变红)请你坐在凳子上学一学。

有趣吗?③、更有趣的是,猴子竟然在干什么?(看云海)(欣赏云海:云上下翻滚,十分壮观,能看到这么美的云海,是因为黄山太高了。

)④、课文中哪个词也讲了黄山高呢?(陡峭)(出示图片)(3)指导朗读同学们,多么有趣的位置,多么有趣的猴子,你能读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吗?3、学习第四段、第五段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猴子的样子和它所在的位置感受了“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

接下来,老师请你们从“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两处奇石中选一出你喜欢的,自己读一读,然后看看图从它的位置、样子加上想
(出示自学指导。

指名回答,抓住一出体会到位,多请人补充。

)(1)象说一说它的神奇、有趣。

“仙人指路”①、仙人在什么地方?(学一学动作)②、仙人是什么样子?③、仙人好像在告诉人们什么?④、指导朗读(2)“金鸡叫天都”①、金鸡在什么地方?②、它是什么样子?③、金鸡在叫什么呢?④、指导朗读。

(3)齐读第四、五自然段。

4、指导背诵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人间奇迹,创造了黄山那一处处奇石,请选一处你喜欢的,看看图,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练好了像小导游一样介绍给你的同桌,好吗?谁来背一背?谁愿意来当小导游介绍黄山的奇石?(放音乐和画面)5、学习第六段同学们,黄山的奇石何止这四种啊,还有很多很多。

课文中只提到名字的奇石有哪些?(出示第六段)(1)自由朗读,找一找。

(2)请你选一处,模仿着课文的写法,想一想:他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加上丰富的想象说一说。

(练习,指名说)(3)黄山还有许多没有名字的奇石呢,请你们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起个名字,好吗?(依次出示:仙人下棋、天鹅孵蛋、骆驼峰)(4)指导朗读。

你们大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使黄山奇石有趣极了,下面,咱们来共同体会它的多、奇、趣吧!(齐读)四、总结谈话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