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症 医 学 科 申 请 材 料
医疗请示报告制度范本(五篇)

医疗请示报告制度范本第一条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主管院长及医务处请示报告。
(一)发生严重工伤、重大群体事故、中毒、意外伤害、____及必须动员多科室力量抢救患者、伤员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重大手术、重要脏器切除、截肢。
(三)紧急手术而患者的单位领导和家属不在时。
(四)首次开展重大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应用。
(五)发生医疗事故、严重差错或发生重大事故、隐患等重大医疗不良事件。
(六)收治涉及法律问题及自杀和伤人迹象的患者时。
(七)科主任、医疗小分队成员因公出差、院外会诊、参加会议、接受院外任务时。
(八)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
(九)患者死亡,申请进行尸体解剖。
(十)发生急性中毒和严重职业病。
(十一)发生输血反应或输血错误。
(十二)重要患者病情变化报告。
收治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重要领导干部、社会知名人士及其他有影响的人士住院,涉及外宾的抢救。
(十三)急诊室重大抢救,各科室危重患者抢救。
(十四)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二条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主管院长及院办请示报告。
(一)重大经济开支报批。
(二)增补、修改医院规章制度、技术操作常规时。
(三)科主任因公出差、院外会诊、参加会议、接受院外任务时。
第三条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主管院长及药剂科请示报告。
(一)临床新药申请使用。
(二)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三)贵重药品、成批药品变质时。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四条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主管院长及医学工程处请示报告。
(一)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二)丢失、损坏贵重器材。
(三)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五条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主管院长及医院感染办公室、疾病预防控制处请示报告。
(一)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
(二)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六条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主管院长及保卫处请示报告。
(一)收治涉及法律问题及自杀和伤人迹象的患者时。
(二)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七条报告方法。
(一)请示报告应采用书面形式,紧急、特殊情况应先通过电话报告。
三级医院复审中医科准备材料

三级医院复审中医科准备材料准备一:申请信尊敬的复审老师:您好!我是某某医院的中医科的主治医生某某某。
非常感谢您的批准,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到这次复审中医科的评审中。
以下是我们中医科准备的材料,请您查收。
准备二:中医科基本信息1. 科室简介中医科是我院重点学科之一,成立于20XX年。
拥有诊室、门诊等设施齐全的中医诊疗环境,同时配备了一支优秀的医护团队。
科室每年接诊病人多达X万人次,累计病例超过X万例,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2. 科室团队中医科拥有X名中医主治医生、X名中医副主治医师和X名中医住院医师,他们结合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中医诊疗服务。
此外,科室还有X名护士和X名针灸师,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护服务,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3. 科室特色中医科具有较强的特色,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疑难杂症。
在临床诊疗中,我们注重辨证论治,运用经典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方案。
同时,我们与其他科室紧密合作,进行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准备三:科室发展与成果1. 科研成果中医科近年来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共发表科研论文X 篇,其中X篇论文被SCI收录,X篇论文被国内核心期刊收录。
科室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
2. 学科建设中医科致力于学科建设,积极培养中医人才。
目前,科室拥有X 名博士研究生,X名硕士研究生和X名博士后。
我们注重临床经验与理论研究的结合,提高科室的整体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准备四:病例分析与诊疗方案1. 典型病例选择几个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展示科室在临床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和杰出成就。
例如,某某患者因中风后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经中医中药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2. 诊疗方案基于中医理论与实践经验,制定一套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方案。
包括病因辨析、病机分析、辨证施治等内容,以展示中医科对于各类疾病的诊疗能力和疗效。
重症医学科申请

奉节县人民医院关于设置重症医学科的申请奉节县卫生局:我院于2009年11月成功创建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
2010年已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划建设三级甲等医院。
为了适应医疗业务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病人的需求,我院于2009年3月6日成立了重症医学科,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我院重症医学科位于住院部5楼东头,于手术室、检验科、放射科、心电B超室等毗邻,占地500余平方米,业务及功能用房,医疗设施、人员配备严格执行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09】23号(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规定。
二、床位及人员配置编制床位7张,常年展开床位10张,病房宽敞明亮,空气消毒质量达国家标准。
科内设主任1名,护士长1名;专科医生5名(其中内科医师3名、麻醉科医师1名,外科医师1名);专科护士21名。
医生、护士已经分期分批派往重庆市“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
医生、护士陆续参加全国的重症医学科专委会组织的培训班。
三、设施科内拥有国内先进的多功能吊塔10套、多参数有创生命监测仪11台、多参数(有创、无创、便携)呼吸机6台、便携式除颤仪1台、床旁血气分析仪1台、心电图机1台、多功能电动床10张、微量推注泵10台、静脉输液泵10台、加温毯及降温毯各1套、肠内营养输注泵等。
四、业务范围收治对象主要为临床各科室的急危重症病员,包括心脑血管意外病员、严重创伤及大手术后病员、急性理化因素致伤性急病症病员等。
能完成各专业重症病员的急救、监护工作,常规开展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有创动脉(静脉压)监测、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心肺脑复苏、心脏除颤等。
自开业以来,成功抢救多例重症病员,对全院危重患者及时的提供了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助。
根据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精神: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原已设置的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科(病房、室)(ICU)应重新申请“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登记,并更改原科室名称为重症医学科的要求,我院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设置重症医学科的申请,我院将严格执行卫生部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规定,将我院重症医学科建设成为渝东北地区特色专科。
ICU病房常用医疗耗材的种类与发展趋势

ICU作为临床危重患者的专业诊治科室,对医用耗材以及医护 水平方面有哪些特殊要求?如何更好地保证ICU医护技人员及 时掌握正确、有效的使用,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和促进?
医用耗材除了易用性外,还应该比较节省人力和时间。对ICU医护人员而 言,医用耗材操作繁琐是医疗安全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隐患之一。如ICU 患者往往接受许多路的输液和药物治疗,每增加一次的连接,就会增加一次 污染的风险,而且这种几秒钟的工作量一旦累积起来,对于ICU医护技人员 而言,都是很可观的宝贵时间。
内容大纲
ICU病房常用医疗耗材的种类 院感防控 外周静疗 仪器 气道 皮肤
患者管路安全
ICU病房常用医疗耗材的种类
常见耗材种类
常见耗材种类
常见耗材种类
常见耗材种类
常见耗材种类
一、院感防控
一、院感防控
ICU的感染率在10%~50%不等; 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严重;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其次为上呼吸道及手术切口; 长时间留置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及导尿管也是感染高发的原因。
外周静疗
这也是ICU疗效好的保证,收费是1元/小时,但如果一个患者用很多, 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ICU为了保证疗效,这样的设备"神器"很多,同时应用它们也导致了费用 的增加,所以每个ICU患者的费用都很贵!
外周静疗
输液泵,能精确控制患者液体输注速度和输入量,是ICU内每个患者必备 的另一个"神器"。 ICU的患者病情重,对液体量输注速度要求精确,有时候很慢,一小时几 十毫升,甚至十几毫升,比如心衰患者。 输液泵是ICU的必备设备,是精确化的体现,是疗效的保证,费用是1元/ 小时。
欢迎您到上党来
仙堂山
太行水乡
太行山大峡谷
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规定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各科室、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诊疗工作的协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疑难及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按照《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卫医发〔2017〕73 号)有关工作安排,根据国家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以下简称MDT管理规定,现予以颁布,请遵照执行。
一、下列情况必须向医务科申请组织MD时论:1•各类恶性实体肿瘤病例(肺癌、肝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腹膜后肿瘤、垂体瘤等);2•疑诊恶性肿瘤病例;3.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病例(疑难关节疾病、脉管性疾病、癫痫等);4.新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5.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6.其他临床科主任认为有必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
二、下列情况建议向门诊部申请组织MD时论:1.糖尿病足病例;2.甲状腺结节病例;3.椎间盘突出症病例;4.其他有需要进行MD时论的病例。
三、M DT t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参与诊疗的人员。
四、参与MDT讨论的诊疗医师应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或相应资质医师担任。
科室主任因故不能参加的,可指派科室副主任、副高以上职称或高年资主治医生参与诊疗,不允许住院医师参与。
五、MDT诊疗方案的确定必须依据于国内最新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如国内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未涉及的地方可参照国外最新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
六、参与MDT相关学科应为病种相关的临床科室、相关医技科室(如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临床药学、检验科等)及相关职能部门(医务、护理、质控、院感、精神心理科等)。
七、拟组织院内MDT讨论时,申请诊疗科室必须至少提前一天向医务科或门诊部递交《多学科协作诊疗申请表》并明确诊疗牵头人(牵头人须为科室主任、副主任或副高职称以上医师)。
高值耗材管理制度(5篇)

高值耗材管理制度(5篇)高值耗材管理制度(精选5篇)高值耗材管理制度篇11、高值耗材是指使用价值超过药剂科指定金额的医用耗材,如骨科内固定材料,介入治疗器材,疝气类补片等。
2、临床所需的高值耗材必须由住院医师征得科室负责人同意,必要时组织科内会诊讨论决定后填写《高值耗材使用申请表》报药剂科和医务科审批。
高风险、并发症多的高值耗材,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进行全院大讨论后决定是否使用。
3、按相关管理程序进行采购并与供应商签订含质量承诺供货合同。
4、所购买的高值医用耗材必须符合国家药监部门的要求,三证齐全,证照与实物相符。
每批送货须由使用科室、药剂科管理员联合按要求核对验收和登记入库。
未经严格验收入库的所有高值耗材均不得进入临床使用。
5、院外专家教授来院会诊及手术带来的高值耗材,必须有三证,并经药剂科备案。
6、高值耗材虽然目前是比较理想的(固定、修补、吻合镇痛)治疗手段。
但与手术质量,并发症及副作用,病人运用不当等密切相关。
使用高值耗材前,科主任或科室负责人应组织住院医师一起与患者及患者亲属谈话,说明其费用、使用的风险、可能的后遗症等。
必须填写《高值耗材使用同意书》,住院医师签名后,由科主任或科室负责人审查并签名。
7、术后将高值耗材相关合格证、标识条码等贴入病历中归档。
高值耗材管理制度篇2一、原则安全第一,科室申请。
二、管理流程1、申请:医者根据治疗需要,提出申请,由部门负责人网上(院内网)或书面提请,医务科、设备管理科审核、产品论证,报请主管院长、院长审批后,进入采购流程。
2、招标:设备管理科依据已获批科室申请,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产品招标,对相应经销公司的资质、产品质量和供货途径进行审查,择优选择。
中标单位并相应资质须及时存档备案。
3、采购:设备管理科依据已获批科室提请书面资料中所注明的耗材汽、规格、型号等参数进行采购。
采购前,须与相关中标单位签署产品供货协议,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供货时间及其他相关事宜。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09完整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我部印发了《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号),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设置重症医学科。
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专科医疗服务水平。
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院,要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基本条件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重症医学科申请材料

黑龙江省宝清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申请材料我院为二级医院,于 2007 年 10 月开设 SICU(外科 ICU),2012 年 10 月改为 ICU(中心 ICU)。
我院认真对照卫生部《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文件和黑龙江省重症医学科建设指南,从人员、设备方面进行了许多改进,初步符合建设规范要求。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 号)的有关要求,我院已设置的重症监护室(综合)应重新申请以“重症医学科”登记,。
现特将我院目前 ICU 情况介绍如下:一、病房情况:我院中心 ICU 位于住院部5层,毗邻手术室,占地面积 552.6 ㎡,其中病区面积 18 0.5 ㎡,设置 10 张床,平均值为 12.03 ㎡,其中单间2个,面积在28 ㎡左右。
设相对隔离区。
二、专业技术人员:科内设主任 1 名,副高职称。
护士长1名,中级职称,护理组长 5 名。
专科医生4 名,副高 1 名,中级1 名,初级2 名。
专科护士 11 名,均取得 ICU 专科护士资格证,助理护士 7 名(具体见附件及复印件)。
医生、护士陆续参加全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培训及交流活动。
三、主要设备:科内拥有多导监护仪 15 台,有创呼吸机4 台,便携式呼吸机 2 台,无创呼吸机 1 台,床旁血气分析仪 1台,床旁 X 光机 1 台,B 超 1 台,除颤仪 1 台,降温仪 2 床,升/降温仪 1 台,心电图机 1 台,多导注射泵,输液泵,营养泵等设备。
每床均设立吊桥。
四、我院 I CU 建立健全了 ICU 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具体见附件)。
1、建立了管理制度:ICU 的病房管理制度、病情沟通(TEA)规范、危重病人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为病人提供非医疗技术方面服务制度、IC U 院内感染控制规范、隔离技术及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制度及措施、ICU 急救设备及物品管理制度、储备药品管理或使用的规范和流程、一次性耗材管理或使用的规范和流程、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及消毒剂管理规定、医疗废物管理规定、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无责上报制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宝清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申请材料我院为二级医院,于2007 年10 月开设SICU(外科ICU),2012 年10 月改为ICU(中心ICU)。
我院认真对照卫生部《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文件和黑龙江省重症医学科建设指南,从人员、设备方面进行了许多改进,初步符合建设规范要求。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 号)的有关要求,我院已设置的重症监护室(综合)应重新申请以“重症医学科”登记,。
现特将我院目前ICU 情况介绍如下:一、病房情况:我院中心ICU 位于住院部5层,毗邻手术室,占地面积552.6 ㎡,其中病区面积180.5 ㎡,设置10 张床,平均值为12.03 ㎡,其中单间2个,面积在28㎡左右。
设相对隔离区。
二、专业技术人员:科内设主任1 名,副高职称。
护士长1名,中级职称,护理组长5 名。
专科医生4 名,副高1 名,中级1 名,初级2 名。
专科护士11 名,均取得ICU 专科护士资格证,助理护士7 名(具体见附件及复印件)。
医生、护士陆续参加全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培训及交流活动。
三、主要设备:科内拥有多导监护仪15 台,有创呼吸机4 台,便携式呼吸机 2 台,无创呼吸机1 台,床旁血气分析仪1台,床旁X 光机1 台,B 超1台,除颤仪1 台,降温仪2 床,升/降温仪1 台,心电图机1 台,多导注射泵,输液泵,营养泵等设备。
每床均设立吊桥。
四、我院I CU 建立健全了ICU 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具体见附件)。
1、建立了管理制度:ICU 的病房管理制度、病情沟通(TEA)规范、危重病人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为病人提供非医疗技术方面服务制度、IC U 院内感染控制规范、隔离技术及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制度及措施、ICU 急救设备及物品管理制度、储备药品管理或使用的规范和流程、一次性耗材管理或使用的规范和流程、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及消毒剂管理规定、医疗废物管理规定、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无责上报制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2、建立了各项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疑难会诊制度、医师分级值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规范、医嘱制度、知情同意书制度、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多学科联合查房和病例讨论制度。
3、建立了各项工作流程:收治范围、转入、转出标准、手术病人转入ICU 后的交接制度、ICU 患者入住接待流程、对进入ICU 病人的初始评价制度、ICU 患者检查和治疗转运制度、ICU 患者转出制度、转出流程、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规范、危重患者的院间转运规范。
我院中心ICU 由重症医学科医生负责管理病人,其他专科医生能及时会诊。
对入住病人逐一进行了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并记录。
医师护士具备管理指南要求的技术操作能力。
附件1:我院中心ICU 医护人员基本情况(见表1)表1 我院中心I CU 医护人员基本情况医生姓名马祥山徐交禄李冬欣年龄(40 37 27 专业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理人员姓名杨伟芹商思慧王红裴涛卢日新王珊张敏王金英李华张英陈程年龄(年龄(岁)专业技术职称主管护师护士护士护士护士护士护士护士护士护士护士附件2、我院中心ICU 主要设备情况(见表2)表2 设备名称我院中心ICU 主要设备情况型号纽邦e360 PB840 PB760 鸟牌LTV-1000 有创呼吸机鸟牌Ys02 鸟牌AVSⅢ辉瑞HFS-3000 鸟牌AVSⅡ无创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CIC 中央监护站BFP60 YSC0010-128 solar 8000M DASH400 多导监护仪迈瑞DSAH4000 GEMaEag400 血液净化机贝朗丹麦abl80 床旁血气分仪i-STAT 床旁X 光机800MA 1 1 1 1 奥林巴斯EVB-420 型PTT 振动排痰机HGT-200 DL2002D 1 1 1 2 1 1 1 1 1 1 2 1 4 2 9 3 1 2 1 数量3 2 3 1 心肺复苏机纤维胃镜床旁 B 超振动排痰机亚低温治疗仪压力治疗仪心电图机除颤仪多功能电动床老肯消毒设施12 导ECG-912A 迈瑞D6 八乐梦1 2 15 1附件3、中心ICU 岗位职责及准入和培训制度一、中心ICU 岗位职责(一)ICU 医师岗位职责1.ICU 科主任岗位职责1.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科主任是本科诊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对院长负责。
1.2、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1.3、领导本科人员,完成门诊、急诊、住院患者的诊治工作和院内外会诊工作。
应用“临床诊疗规范(常规)”指导诊疗活动,有条件的可用“临床路径”来规范诊疗行为 1.4、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1.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1.6、保证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在本科贯彻、执行。
可制定具有本科特点、符合本学科发展规律的规章制度,经院长批准后执行。
严防并及时处理医疗差错 1.7、按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原则,决定各级医师操作权限,并督促实施。
1.8、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
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1.9、领导组织本科人员的“三基训练”和定期开展人员技术能力评价,提出升、调、奖、惩意见。
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1.10、参加或组织院内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并接受和完成院长指令性任务。
2. ICU 病房主诊(管)医师岗位职责病房主诊主诊( 2.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相应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并协助主任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2.2.主管分管床位的一切医疗工作。
安排每日工作(转入、转出等)。
每日查房,随访转出病人,负责手术前、转科前病人的检查。
检查每日医嘱及执行情况。
做好家属的日常解说工作。
2.3.具体负责教学和指导下级医生进行诊断、治疗、特殊技术操作(如:各种血管穿刺、插管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等)。
检查、修改下级医生书写的病史、病程记录和医疗文件。
复核绘制图表及监测数据。
审签出院及转科病历。
考核住院医生的日常工作能力和水平。
2.4.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病人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2.5.参加会诊、出诊,参加夜班和节假日值班工作。
紧急呼叫,不论是夜间或休息日必须赶到病房或立即与病房取得电话联系。
2.6.危重病人的转入或者病情发生突变时(如:心跳骤停等),负责现场指挥,组织并保证各项急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7.主持临床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及重要会诊。
2.8.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常规,经常检查医疗、护理质量。
2.9.积极钻研业务,并指导住院医生的文献阅读,努力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汇总、整理并保存各种监测资料,填写登记卡片,及时总结经验。
2.10.指导进修医师工作。
2.11. 本岗位基本要求与能力2.11.1 是具有相应危重病医学执业资格的副主任医师(或至少直接从事ICU专业五年以上的高年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2.11.2 在ICU 病房工作至少五年以上,具有相应ICU 训练水准、熟练的专业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了解危重病医学的进展情况。
2.11.3 能够负责分管病人的医疗全过程,每天24小时、每周7天能够随时可在病房从事ICU 临床及管理工作。
2.11.4 具有组织指导下级医师开展ICU 病人诊疗活动的能力、与各临床与医技科室间的协调能力和相应教学与科研能力。
3.ICU 住院医师岗位职责3.1.在科主任及病房主诊(管)医师的领导下工作,参加日常、夜班和节假日值班。
紧急呼叫,不论是夜间或休息日,必须赶到病房或立即与病房取得电话联系。
培养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作风和对病人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
3.2.新毕业住院医师应经过麻醉科、普通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心电图、放射科、血液净化等有关科室轮转,能较全面系统的掌握危重病医学的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并培养一定急救应变能力,为医治危重病人打好基础。
3.3.病历书写(转科记录或住院记录)要求24 小时内完成。
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字迹清楚、语言通顺、完整准确。
病程记录及时,准确反应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及上级医师的查房意见,死亡、转科、病人会诊,交接班以及出院病人,都要有完整的病历手续。
各项监测数据定期记录在规定表格上,字迹清楚,及时绘制各种图表。
3.4.熟悉各项基本技术操作(如:急救复苏术、心导管术、动、静脉插管术等),熟悉各种重要仪器(呼吸机、除颤器、床边监测仪等)的使用操作常规。
关心仪器的保管、爱护公物,损坏要赔偿。
3.5.对所管病人应全面负责。
随时了解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向主任、主诊(管)医师汇报,提出初步的诊治意见。
第一年参加工作的住院医师必须实行24 小时住院医师制。
因随访、出诊或去图书馆等要向值班医生报告去向。
下班前应向值班医生交好班,应床头交班,不交班不能离去。
在主治医师指导下开医嘱,并每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特种药品(白蛋白、脂肪乳等)须在主治医师指导下开出医嘱和处方。
严防差错事故。
主任、主治医师查房时汇报病人病情。
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3.6.在接到手术室、急诊室或其他科室通知后,应守候在病室内,做好接收病人的准备(如:安装并检查呼吸机及必要的急救器械)。
在病人到达后,接收有关科室转来的全部病历资料。
手术后病人的转入,必须了解手术情况,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尿量、输液成分、输液量,并标记各种引流管和记录引流量,做好交接班。
重点患者转出后三到五天内进行随访,必要时向主治医师汇报病情。
3.7.家属探视时要求主管病人的医师主动及时与家属沟通。
3.8.自觉遵守医院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无菌操作,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3.9.不断学习国内外医学科学先进经验及进展。
参加病历资料整理和分析,不断总结临床经验。
3.10.本岗位由经过ICU专业培训,并经技能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担任。
(二)、ICU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二、1、ICU 护士长职责、 1.在护理部、科护士长的领导及科主任的指导下,是本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对护理部、科主任负责。
负责本病房的护理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