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美丽的公鸡》教学设计
《美丽的公鸡》的教案范文

《美丽的公鸡》的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美丽的公鸡》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增强学生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美丽的公鸡》是一篇描绘一只公鸡在田野上自由自在地行走、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文章。
文章通过公鸡的视角,展现了田野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和阅读理解。
难点: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增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公鸡的了解和印象。
4.2 朗读课文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4.3 讲解生字词解释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正确书写和阅读。
4.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5 分享讨论成果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生字词让学生抄写生字词,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
5.2 阅读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5.3 观察自然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观察自然,记录下他们看到的美丽景色。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6.2 生字词掌握情况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书写和阅读情况。
6.3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6.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抄写生字词和阅读思考题。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评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思考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7.2 教学方法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美丽的公鸡》课文教案

《美丽的公鸡》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公鸡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运用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事物的美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对公鸡特点的描述和美丽之处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3. 学生对审美观念的培养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角色扮演所需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公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公鸡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公鸡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正确书写,并进行实物展示或图片匹配练习。
3.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逐段理解,讨论公鸡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或角色扮演,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展示自己对公鸡的绘画或写作作品,分享对公鸡的理解和感受。
5.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并进行造句练习。
(2)回家后观察一只公鸡,描述其特点和美丽之处,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2.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检查,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包括拼写、意义理解和运用能力。
《美丽的公鸡》教案

《美丽的公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公鸡的美。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懂得关爱动物。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公鸡的美。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懂得关爱动物。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公鸡吗?觉得公鸡美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a.课文中的公鸡有哪些特点?b.作者为什么觉得公鸡美丽?(三)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思。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表达魅力。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公鸡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五)实践活动1.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公鸡,用文字或绘画形式记录下来。
2.组织学生进行公鸡绘画比赛,评选出最美的公鸡作品。
(六)课堂小结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公鸡的作文,题目自拟。
2.观察生活中的其他动物,用文字或绘画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观察生活中的公鸡,引导学生感受公鸡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公鸡的美的同时,学会关爱动物。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公鸡的观察不够细致,课堂讨论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充足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公鸡的美。
在讲解课文时,通过展示公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公鸡的外表美,如鲜艳的羽毛、高耸的冠。
对话示例:“同学们,你们看,公鸡的羽毛像什么?它的冠子为什么这么特别?谁能来描述一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懂得关爱动物。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公鸡》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公鸡》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则。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则。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2.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卡片3.美丽的公鸡图片五、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公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公鸡的外貌特点。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并组内讨论生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则。
4.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a.课文中的公鸡为什么被称为“美丽的公鸡”?b.公鸡有哪些美丽的特征?c.课文中的比喻句是什么意思?5.观察生活中的美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美丽事物,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a.抄写生字词。
b.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观察生活中的美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附:课文《美丽的公鸡》美丽的公鸡,大红冠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尾巴,多么美丽啊!公鸡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像一位美丽的公主。
一天,公鸡在草地上找食物,发现了一只小虫子。
它高兴地扑过去,一口吞下了小虫子。
这时,它觉得自己非常美丽,因为它能捉到小虫子。
晚上,公鸡在鸡窝里睡觉,梦见自己飞上了天空,变成了最美的鸟。
它高兴地笑了起来。
第二天,公鸡醒来,发现自己的羽毛有点乱了,它连忙整理了一下,又变得美丽了。
从此,公鸡每天都觉得自己很美丽,它骄傲地昂着头,挺着胸脯,走来走去。
可是,它发现人们并不喜欢它,因为它太骄傲了。
后来,公鸡明白了,它要做一个勤劳、善良的公鸡,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
美丽的公鸡教案

美丽的公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鸡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学习公鸡的分类和品种。
3.掌握公鸡的饲养方法和繁殖技术。
4.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公鸡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公鸡的分类和品种。
3.公鸡的饲养方法和繁殖技术。
三、教学难点1.公鸡的繁殖技术。
2.学生对动物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1. 公鸡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公鸡是鸡科动物中的一种,是雄性鸡的统称。
公鸡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如下:1.公鸡的寿命一般为3-5年,最长可达10年左右。
2.公鸡的体型较大,体重一般在2-3公斤之间。
3.公鸡的头部有红色的冠,颈部有长而硬的羽毛。
4.公鸡的叫声清脆悦耳,常常在早晨叫醒人们。
5.公鸡的性格比较凶猛,有攻击性,但也有温顺的品种。
2. 公鸡的分类和品种公鸡的分类和品种如下:1.按照产地分,可分为中国鸡、欧洲鸡、美洲鸡、印度鸡等。
2.按照用途分,可分为肉用鸡、蛋用鸡、观赏鸡等。
3.按照外形分,可分为凤凰鸡、锦鸡、金丝鸡、乌骨鸡等。
3. 公鸡的饲养方法和繁殖技术公鸡的饲养方法和繁殖技术如下:1.饲养环境:公鸡需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饲养场所应该保持清洁卫生。
2.饲料:公鸡的饲料应该以谷类为主,还需要添加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疾病防治:公鸡容易得到禽流感、鸡瘟等疾病,需要定期进行预防和治疗。
4.繁殖技术:公鸡的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自然交配等方法。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公鸡的生活习性、分类和品种、饲养方法和繁殖技术等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公鸡的基本情况。
2.实践法:通过观察公鸡的外形、叫声、行为等特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公鸡。
3.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强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听课情况、参与讨论、提问等。
2.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
3.学生的考试成绩: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
《美丽的公鸡》创意教案设计

《美丽的公鸡》创意教案设计。
《美丽的公鸡》- 创意教案设计序言:有一只公鸡,它非常漂亮,带着五颜六色的羽毛,每当它在草地上奔跑时,似乎更加充满了活力和灿烂。
这就是一只美丽的公鸡-唐璜。
唐璜是我的宠物,也是我的灵感来源。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美丽的公鸡“创意教案。
正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鸡的基本特征。
2.让学生学习如何用色彩画出一个公鸡的形象。
3.让学生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彩色笔,白纸,教学画板,图片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进入主题教师拿出一张唐璜的照片,挂在画板上,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有没有养过这样的动物?如果有,请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喜欢它的哪些特点?第二步,讲解公鸡的基本特征根据唐璜的特点,教师讲解公鸡的基本特征,包括羽毛、嘴巴、眼睛、爪子等等。
第三步,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画一只公鸡教师让学生拿起彩色笔,白纸,用自己的方式画一只公鸡。
在画的时候,学生要尽量模仿唐璜的形象,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添加其他的特点。
第四步,欣赏和分享学生完成画画后,教师将学生的作品投影在画板上,让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画的公鸡,听同学分享自己画公鸡的过程和创意点。
第五步,画出一只和唐璜一样漂亮的公鸡教师让学生回顾唐璜的照片,然后画出一只和唐璜一样漂亮的公鸡。
老师可以现场指导,让学生在画出形状的基础上,注重细节,用色彩和线条勾勒出公鸡的轮廓和特定部位的羽毛和肌肉。
第六步,共同制作公鸡艺术墙教师将每个学生的作品拼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公鸡艺术墙,展示在教室的墙壁上,让每个学生在欣赏别人的作品时,也能够被自己的作品所触动和激励。
公鸡艺术墙的制作让全班师生更加团结和融洽。
结语: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创意教案设计,学生在学习公鸡的基本特征和丰富多彩的羽毛上,强化了视觉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在画画的过程中,培养了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
这不仅是一节艺术课,更是一次全体班级的协作和创意交流的机会。
《美丽的公鸡》课文教案

《美丽的公鸡》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公鸡美丽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公鸡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公鸡为什么被称为“美丽的公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讨论,理解公鸡美丽的原因。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细节的理解与把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2. 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素材。
4. 录音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公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公鸡的外形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公鸡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生字词。
(3)分角色朗读,增加课堂互动。
3. 学习生字词:(1)引导学生跟读生字词。
(2)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巩固生字词学习。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公鸡美丽的原因。
(2)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观点。
(2)布置课后作业,如:家庭作业,让学生向家长讲述课文故事。
(3)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合作精神。
【美丽的公主】《美丽的公鸡》教学设计范文

【美丽的公主】《美丽的公鸡》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
3、通过看图,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老马的话。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鹏博士课件、生字卡、录音机。
四、教学方法:电化教学法、讲练结合法、自学辅导法、朗读法。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第一段,学习第二段。
1、复习第一段。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了有一只公鸡,外表长得怎么样?整天得意洋洋地唱歌,夸耀自己的美丽。
它是怎么唱的呢?请全班同学一起来唱歌。
现在我们来学习下面的课文,看看这只得意的公鸡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2、看图。
3、提问:看这幅图,公鸡第一次来到什么地方?怎样来到的?心情怎么样?跟谁说话?啄木鸟在干什么?4、指名读第二段。
学生回答后说:那公鸡和啄木鸟说了什么呢?那位同学来读读对话,请其他同学认真听。
然后告诉我,公鸡跟谁比美,结果怎样?5、填表。
(学生在座位上填,老师用投影仪填)6、啄木鸟为什么不跟它比美?7、从公鸡和啄木鸟的对话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觉得公鸡有没有礼貌?从哪里看得出来?啄木鸟虽然冷冷地说,但是很有礼貌,从哪里看出来?)8、指导朗读:(1)啄木鸟的话应该怎样读?公鸡的话呢?(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9、啄木鸟不跟它比美,公鸡怎么样?(生答:大摇大摆地走了)大摇大摆是怎样的动作?哪位同学上来走一下?10、过渡:请问你这只公鸡,现在你大摇大摆地要去哪里?(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看图: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公鸡来到什么地方?跟谁比美?蜜蜂在干什么?哪一幅图呢?2、自由读第三、四段,一边读一边填表。
3、学生质疑。
(1)公鸡为什么叫它们是“长嘴巴的啄木鸟”“读眼睛的小蜜蜂”“大肚皮的青蛙”?(2)啄木鸟、蜜蜂、青蛙为什么不跟公鸡比美?4、指名读第三四段。
(1)指导读公鸡的话(骄傲、得意)(2)读其他动物的话(冷冷地、但很有礼貌)5、分角色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美丽的公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悟其中的道理,即:什么是真正的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认读生字,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汇报学习成果的浓厚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有趣的故事中,让学生感悟什么是真正的美。
二、课前准备:情境图、生字卡片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播放歌曲《小小公鸡》。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自由发言。
)
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与公鸡有关的童话故事。
你们想听吗?
(播放录音。
)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
(二)初读课文:
1、师:现在就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学生读课文,认生字。
)
2、教师出示文中生字组成的新词,指名学生读,然后开火车读。
3、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得词语。
如:得意洋洋、惭愧、、、、、、
对于部分与文章中心无关的词语采用多种形式给予解决,与文章中心有关的词语放在理解课文时解决,如:得意洋洋、惭愧。
4、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
组长给予评价奖励。
(三)理解课文:
师:词语是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才能真正读懂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你又能读懂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收获。
如:这只公鸡很美丽,因为它有“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
”
又如:这只公鸡自己以为它很美丽,所以很得意。
引出“得意洋洋”。
在此理解。
(指导感情朗读。
)
过渡:这只外表美丽,内心却很骄傲的公鸡时时处处都想表现自己的美丽,所以它去找动物们比美。
公鸡先后到过哪些地方?找谁比美?学生回答:啄木鸟、蜜蜂、青蛙。
教师随即贴出三种小动物的图片。
公鸡找啄木鸟怎样比美?结果如何?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读一读。
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部分,选择同伴进行分角色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感受。
谈完感受后再进行感情朗读,注意指导三种小动物“冷冷”的语气。
师: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学生提出疑问:
1、三种小动物对公鸡的态度很冷淡,为什么公鸡还唱着歌大摇大摆地走了?(解决此问题时,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此时公鸡的骄傲与得意。
)
2、听了老马的话,公鸡改变了吗?它变的什么样了?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进行知识拓展:啄木鸟的长嘴巴有什么用?蜜蜂的鼓眼睛和青蛙的大肚皮呢?
(啄木鸟的长嘴巴可以伸进树洞里,伸出舌头去捉虫子,给老树治病。
蜜蜂的鼓眼睛可以辨别方向,识别花的颜色和形状。
青蛙肚皮大,装的害虫就多。
)
教师总结全文,对比公鸡前后的变化。
(出示幻灯片,池塘边的树枝上停着一只小蜻蜒。
)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领悟道理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
这只公鸡确实是一只美丽的公鸡。
它长得漂亮,外表美;虚心接受意见,改正错误内心美;帮助人们做事行为美。
我想现在它的语言也一定很美。
如果再遇到它的小伙伴们,它一定会有礼貌地跟它们打招呼。
(二)口语练习
师:公鸡什么时间,来到哪儿?看见谁,他们会讲些什么?请同桌互相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
(三)拓展延伸:
师:鼓励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词语,一会儿我们共同欣赏。
师抓住“得意洋洋”、“大摇大摆”说明这两个词是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知道的成语。
(课下记在你的小本本上,这是你的收获呀!)
(四)深化认识
1、这只公鸡究竟是不是一只美丽的公鸡?为什么?
2、你们愿意和他交个朋友吗?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想和他交朋友吗?
学生自由谈
3、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了解生字的字型、字音、字意。
2、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3、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漂亮,小组交流后描红、写字注意字的结构
板书设计:
13美丽的公鸡
唱美 ---比美---学美
啄木鸟给树治病,蜜蜂采蜜,青蛙捉害虫,老马驮粮
外表美-----帮人做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