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一天——加减法估算共28页
中小学优质课件加减法的估算课件.ppt

24元
我只带了100元,够吗?
27元 12元
19元
三本书大约要多少钱呢?
亮亮计划三天写100个大字, 昨天写了29个,今天要写42个, 两 天大约写了( )个7。0亮亮 第三天大约还要写( )个。
30
亮亮,我给你买了 一盒水彩笔!
我原来就有20多枝呢!
现在亮亮大约有多少枝水彩笔?
得数大于80画“>”, 得数小于80画“<”
90-11( <)
31+52( >)
> 98-17( )
38+39( < )
> 100-10-12(<) 23+41+29( )
你能估一估吗?
71+23( 90) 64-38 ( )2808-9( ) 80
54+18( 70)60-42( 2)017+69( ) 70
99-53(
)
50
50+22(
八月十八大约有3万人前去观潮。
今年的上海特奥会大约有7千名 运动员参加。
公园里大约有20人在画沙画。
下面的这些数大约是几十?
59大约是( 60 )
49大约是(பைடு நூலகம்50 )
68大约是( 70 ) 73大约是( 70 )
82大约是( 80 ) 94大约是( 90 )
17大约是( 20 )
28元
43元
)7303+15(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小明的一天》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小明的一天生活,引导学生学习时间、空间和数量关系等数学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时间、方向和位置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以故事形式呈现,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时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时间、空间和数量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然而,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时间、方向和位置,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时间、方向和位置,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时间、方向和位置的相互关系,以及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教具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讲述小明的一天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时间、空间和数量关系。
2.新课导入:介绍时间、方向和位置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时钟、地图等工具。
3.教学实践: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时间、方向和位置的相互关系。
4.巩固练习: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方向和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导航、规划路线等。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方向和位置的重要性。
2019年加减法的估算精品教育.ppt

师带的钱够
吗?
小亮计划三天写100个打字。 昨天写了29个,今天要写42 个,两天大约写了( 70)个。 小亮大约还有( 30 )个字没 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
人数 (人)
跳高 28
60张 参赛号码 够用吗
跑步 49
跳绳 11
39人
42人
两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 动会两?个班大约有多少名啦啦队员?
:
执教者: 刘金凤
仔细观察,下面的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数?
19 (20)
28 (30) 24 (20)
43 (40) 51 (50) 67 (70)
猜一猜:下面每样用品大约多少元.
37元 8元
34元
大约40元 大约10元 大约30元
体育老师带100元钱去商 店买下列体育用品。
37元 8元 34元
体育老
启示:
限乘40人 限乘25人
限乘8人
45个 同学应该 怎样租船 呢?
启事:
限乘40人 限乘25人
限乘8人
大船每条租金51 元
中船每条租金38 元
小船每条租金17 元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你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小明的一天》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小明的一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明的一天》这一单元主要围绕小明的日常生活展开,通过描述他在一天中各个时间做的事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时间概念。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既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于时间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有一定的感知,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时间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认识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同时,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基本结构,学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让他们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钟面,学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时间知识,合理安排时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故事引入小明的一天,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
2.认识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了解钟面的基本结构,学会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
3.学习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4.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时间知识,如模拟小明的一天,合理安排时间。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珍惜时间。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时间概念。
可以设计一个钟面的框架,标出时针、分针和秒针,然后在钟面上标出整时和半时的位置。
2024年《小明的一天》优秀教案

2024年《小明的一天》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小明的一天》。
该章节通过讲述小明一天中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明一天的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发现小明在生活中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小明在超市购物时遇到的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与例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讨论。
4. 知识巩固(5分钟)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情况。
5. 小组合作(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小明的一天》2. 内容:(1)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2)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本第45页第1、2题。
(2)列举出你在生活中遇到的3个加减法问题,并解答。
2. 答案:(1)见课本。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今后教学中,应多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减法估算练习题(打印版)

加减法估算练习题(打印版)一、加法估算练习1. 估算下列各题的结果,保留整数。
- 47 + 59- 83 + 24- 91 + 36- 72 + 492. 完成下列加法估算,注意进位。
- 58 + 46- 69 + 37- 85 + 22- 71 + 533. 估算下列各题的结果,并写出完整的算式。
- 39 + 48 ≈ 80- 76 + 21 ≈ 100- 57 + 34 ≈ 90- 84 + 29 ≈ 110二、减法估算练习1. 估算下列各题的结果,保留整数。
- 92 - 38- 75 - 26- 63 - 47- 81 - 522. 完成下列减法估算,注意借位。
- 79 - 34- 86 - 21- 95 - 38- 64 - 573. 估算下列各题的结果,并写出完整的算式。
- 89 - 45 ≈ 40- 77 - 23 ≈ 50- 96 - 37 ≈ 60- 88 - 49 ≈ 40三、综合练习1. 估算下列各题的结果,并写出完整的算式。
- 62 + 38 - 21 ≈ 80- 73 + 46 - 39 ≈ 80- 59 + 24 - 17 ≈ 70- 87 + 12 - 45 ≈ 502. 完成下列综合练习,注意进位和借位。
- 49 + 56 - 33- 67 + 38 - 25- 55 + 44 - 19- 78 + 23 - 41四、应用题1. 小明有72元,他买了一个玩具花了45元,又买了一本书花了23元,他还剩多少钱?2. 小华有90元,他先买了一个书包花了58元,然后买了一支笔花了11元,他还剩多少元?3. 小红有84元,她买了一个文具盒花了36元,又买了一些文具花了15元,她还剩多少元?4. 小刚有100元,他先买了一个足球花了67元,然后买了一双运动鞋花了33元,他还剩多少元?注意:以上题目的答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来进行估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4加减法估算ppt课件1

20+50-10= 60
49≈ 50 82≈ 80 11≈ 10 68≈ 70 74≈ 70 45≈ 50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二甲班:43人
二乙班:48人
43元28元 24元
老师带的钱够吗?
我拔了32个萝卜, 一个篮子可装18个 萝卜,装这些萝卜我
要准备(2 )个篮子
呢?
最新学习可编辑资料 Latest learning materials
感谢大家观看
最新资料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The latest information can be edited and modified for reference.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thank you
算一算一年级大约一共 有几十人参加春游?
男生:52人
女生:39人
估算一下二年级参加春游 的男生比女生约多多少人?
一年级有100人参加春游, 第一次上游船有27人,第 二次上游船有41人,两次 大约上游船有(70)人。一年 级大约还有(30)人没上游船。
49+19≈ 7032-18≈ 10 58-21≈ 4073-12≈ 60 22+31+29≈ 80 59-18-31≈ 10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小明的一天_北师大版(含解析)

《小明的一天》同步练习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一、判断题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2小时=20分。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3.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4.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二、填空题1.钟面上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是________时整。
2.写出下面各钟面上的时间。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 ________3.我每天________上学,________放学4.现在是________时,过1小时后是________现在是________时,过1小时后是________5.我们生活、学习和劳动都有一定的时间,________可以告诉我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