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估算

合集下载

加减法的估算

加减法的估算

个人备课教案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要求】1、使学生学会结合具体情境实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掌握估算方法。

能根据具体情境用不同的策略实行估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水平,在估算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学习数学的用处。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实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难点】:准确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什么是估算1、师:小朋友猜一猜这盆花大约有多少朵玫瑰花?师:“大约”是什么意思?生:大概的,不是很精确的意思。

学生汇报。

然后数一数有多少朵花。

小结:刚刚我们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就是估计。

在我们数学里我们还能够叫做估算。

(选择学生熟知的生活材料,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估计价钱再尝试简单的估算过程,体会什么是估算,同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师: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估出大约的结果就能够了。

(感受估算的广泛应用)。

二、游戏练习,为新知铺垫师:你们生活经验这么丰富,真了不起!是啊,在我们生活中有些情况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算出大约的结果就能够了。

1、亲自体验,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师:星期天小明妈妈去商店买了一些东西,我们来看看她买了什么。

谁来说一说她买了什么?(出示图画:热水瓶 28元烧水壶 43元水杯 24元)学生汇报。

师:小明妈妈带100元钱够吗?估计一下。

先独立思考,再和伙伴交流,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实行判断,通过实际体验,集体讨论,感受估算的必要性。

)学生汇报:(这里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估算方法加以点拨,引导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明确估算策略。

)根据学生的口答的,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2、多种策略实行估算。

师:小朋友们的估算真不错,我们课本的小朋友也在估算,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估算的。

看到穿粉色衣服的小女孩,她是怎样估算的,谁能说一说?根据学生说的实行讲解并板书。

《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02
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近似估算法
总结词
近似估算法是一种常用的估算方法, 通过将待估算的数四舍五入到最近的 整数或整十数,然后进行简单的计算 得出估算结果。
详细描述
近似估算法适用于快速估算大致结果 的情况,例如将378近似为380,然后 进行计算,得出估算结果。这种方法 简单易行,但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通过 估算原材料、人工等成本 ,合理安排预算。
估算的重要性
提高快速判断能力
通过估算,人们可以在短 时间内对数值进行大致判 断,有助于快速做出决策 。
解决实际问题
在许多实际情境中,精确 计算可能不切实际或没有 必要,估算学思维
估算训练有助于培养数学 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 高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准确 性。
06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题
总结词
掌握基本概念
VS
详细描述
基础练习题主要涉及三位数的加减法,目 的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方法。这些题目通常比较简单,适合初学 者进行练习。
进阶练习题
总结词
提高计算能力
详细描述
进阶练习题是在基础练习题的基础上进行提 升,难度有所增加。这些题目通常涉及更复 杂的计算和更灵活的思维方式,旨在提高学 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挑战练习题
总结词
挑战思维极限
详细描述
挑战练习题是难度最大的题目,对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计算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题 目通常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思考 和解决复杂问题,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
要手段。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位数估算法是通过观察待估算数的位数,然后根据位数进行 估算的方法。

《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估算的必要性
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得到一个大 概的答案,对于一些需要快速了解大 致情况的情况非常有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估算一 些事物的数量或大小,例如估计一个 房间的面积、估计一个班级的人数等 。
估算的方法
估大法
将数值估大,以便能够更方便地 计算或比较。
估小法
将数值估小,以便能够更方便地计 算或比较。
择最适合的方法。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购物预算
在购物时,利用估算来预 估所需金额,有助于合理 安排购买计划。
时间估计
在日常生活中,估算常常 被用于估计完成某些任务 所需的时间。
距离估计
在旅行或日常生活中,估 算距离能够有助于规划行 程和路线。
估算在商业中的应用
销售预测
在商业活动中,通过估算 市场需求和销售量,有助 于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和 库存管理。
小数加法的估算
总结词
在估算小数加法时,我们可以先忽略小数点,计算整数部分,然后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估算小数部分的值。
详细描述
首先,忽略小数点,计算整数部分。例如,如果两个小数都是两位小数,我们可以先计算它们的整数部分。然后 ,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估算小数部分的值。例如,如果一个小数的第二位小数是5,我们可以估算这个小数第二 位小数是5;如果一个小数的第三位小数是8,我们可以估算这个小数第三位小数是8。
在超市购物时,消费者经常会需要快速估算购买商品的总价。例如,在购买一 些生活用品时,通过估算可以判断商品价格是否在预算范围内,从而决定是否 需要购买。
案例二:建筑工程中的估算
总结词
在建筑工程中,估算可以辅助工程管 理人员对项目成本进行预测和规划, 确保项目利润。

人教版数学二上《加减法估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加减法估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加减法估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加减法估算》是人教版数学二上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以及如何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加减法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加减法的计算还不够熟练,对估算方法的了解和应用更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减法估算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估算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估算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情境,如购物时如何快速计算总价。

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估算加减法的答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加减法估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估算方法的特点和规律。

三年级上册加减法估算应用题

三年级上册加减法估算应用题

三年级上册加减法估算应用题题目 1: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 389 本,科技书 218 本,估计一下这两种书大约一共有多少本?解析:把 389 看成 400,把 218 看成 200,400 + 200 = 600(本),所以这两种书大约一共有 600 本。

题目 2:小明去超市买水果,苹果买了 127 元,香蕉买了 89 元,大约一共花了多少钱?解析:把 127 看成 130,把 89 看成 90,130 + 90 = 220(元),大约一共花了220 元。

题目 3:游乐场上午来了 312 人,下午来了 287 人,估算一天大约来了多少人?解析:把 312 看成 300,把 287 看成 300,300 + 300 = 600(人),一天大约来了 600 人。

题目 4:一件上衣 298 元,一条裤子 187 元,买这套衣服大约要多少钱?解析:把 298 看成 300,把 187 看成 200,300 + 200 = 500(元),买这套衣服大约要 500 元。

题目 5:三年级有学生 482 人,四年级有学生 518 人,两个年级大约一共有多少人?解析:把 482 看成 500,把 518 看成 500,500 + 500 = 1000(人),两个年级大约一共有 1000 人。

题目 6:超市里的大米一袋 198 元,面粉一袋 89 元,买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大约要多少钱?解析:把 198 看成 200,把 89 看成 90,200 + 90 = 290(元),买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大约要 290 元。

题目 7:小红家到学校有 427 米,小明家到学校有 385 米,小红家和小明家大约相距多少米?解析:把 427 看成 400,把 385 看成 400,400 + 400 = 800(米),小红家和小明家大约相距 800 米。

题目 8:果园里有苹果树 587 棵,梨树 315 棵,果园里大约一共有多少棵果树?解析:把 587 看成 600,把 315 看成 300,600 + 300 = 900(棵),果园里大约一共有 900 棵果树。

加减法的估算

加减法的估算

60 55 ≈ ( )
估一估
23 + 37≈ 60 92 - 68≈ 20
(90) (70)
89 - 41≈
(20) (40)
(90) (40)
50
17 + 42≈ 60
(20) (40)
66 -24≈
(70) 3≈ 80 (50) (30)
爸爸给方方买一个51元 的台灯和一双38元的运 大约 动鞋,大约需要多少元? 51 + 38 ≈90(元) (50) (40) 答:大约需要90元。
争分夺秒
20+30= 50 60-50= 10 70-40= 30 10+80= 90 14+26=40 57-23 =34
18+42= 60 80-52 = 28
找一找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3最接近的整十数是( 30)。 ≈ 我们就可以说33的近似数是30, 表示为 33≈30 27最接近的整十数是(30)。 ≈ 我们就可以说27的近似数是30, 表示为 27≈30
23+41+29 >80 100-10-12 <80 (20) 40) ( (30) (10)
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
39 + 42 ≈80(人) (40) (40)
答:二年级大约有80人参加学校运动会。
28元
43元
24元
估计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
90-11<80 31+52>80 (90) (10) (30) (50)
98-17>80 38+39<80 (100) 20) (40) ( (40)
找一找

加减法的估算

加减法的估算

• • 在当今社会,大家都生活得匆匆忙忙, 比房子 、比车 子、比 票子、 比小孩 的教育 、比工 作,往 往被压 得喘不 过气来 。而另 外总有 一些人 会运用 自己的 心智去 分辨哪 些快乐 或者幸 福是必 须建立 在比较 的基础 上的, 而哪些 快乐和 幸福是 无需比 较同样 可以获 得的, 然后把 时间花 在寻找 甚至制 造那些 无需比 较就可 以获得 的幸福 和快乐 ,然后 无怨无 悔地生 活,尽 情欢乐 。一位 清洁阿 姨感觉 到快乐 和幸福 ,因为 她刚刚 通过自 己的双 手还给 路人一 条清洁 的街道 ;一位 幼儿园 老师感 觉到快 乐和幸 福,因 为他刚 给一群 孩子讲 清楚了 吃饭前 要洗手 的道理 ;一位 外科医 生感觉 到幸福 和快乐 ,因为 他刚刚 从死神 手里抢 回了一 条人命 ;一位 母亲感 觉到幸 福和快 乐,因 为他正 坐在孩 子的床 边,孩 子睡梦 中的脸 庞是那 么的安 静美丽 ,那么 令人爱 怜。。 。。。 。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700)本。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因为: 1366≈1370
1132≈1130
所以:(1)1366+1132≈2500(元) (2)1366-1132≈240(元)
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 理财的时候需要做的一方面提高收入, 令一方 面是节 省开支 。这就 是所谓 的开源 节流。 时间管 理也是 如此, 一方面 要提高 效率, 另一方 面是要 节省时 间。主 要做法 有:1、 同时做 两件事 情(备 注:请 认真选 择哪些 事情可 以同时 做), 比如跑 步的时 候边听 有声书 ;2、 压缩休 息时间 提升睡 眠效率 ,比如 晚睡半 小时早 起半小 时(6~7个小 时即可 );3、 充分利 用零碎 时间学 习,比 如做公 交车、 等车、 上厕所 等。

10道千以内的加减法和20道估算题

10道千以内的加减法和20道估算题

16.小明和哥哥姐姐一起帮老奶奶搬砖头,小明搬了21块,哥哥搬了42块,姐姐搬了29多块,他们一起搬了大约多少块砖啊?
17.小明和弟弟妹妹一起买玩具,小明花了99元,弟弟花了102元,妹妹花了100元,他们一共花了大约多少钱啊?
18.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吃饭,一共花了120块钱,其中饭菜是花了78块钱,剩下的是酒水的钱,酒水花了大约多少钱呢?
225+775= 789-456=
估算题:
1.小明妈妈去买家电,身上的钱正好花的差不多,电视952元,洗衣机花了995元,问小明妈妈一共带了大约多少钱?
2.小明爸爸出差去济南,从日照到济南大约347公里,问来回大约多少公里?
3.小明姐姐去旅游,身上带了900块钱,花了595块钱买了很多纪念品,问姐姐身上还有大约多少钱了?
19.小明和外公外婆一起去超市买东西,来回20多分钟的路,去的时侯用了11分钟,回来大约得多长时间啊?
20.小明和家人一起去植树,爷爷奶奶栽了11棵树,爸爸妈妈栽了20棵树,小明自己栽了10棵树,他们一共栽了大约多少棵树啊?
13.小明的爷爷来看小明,带了很多桃子,小明要是吃掉3个,弟弟妹妹两个人每人再吃2个就吃完了,爷爷带了多少桃子啊?
14.小明和奶奶去买米,大米买了1.1公斤,小米买了大约2公斤.小明帮忙提回家,小明提的东西大约有多少公斤啊?
15.小明和外公去散步,在公园玩了1个多小时,在超市又买东西花了2个多小时,他们一共耗费了多少时间啊?
7.小明和爸爸去摘草莓,爸爸摘了60多粒,小明摘了40来粒,他们一共摘了多少粒啊?
8.小明和妈妈去肯德基,妈妈要带成人套餐花了68元,小明是儿童套餐花了26元,他们大约花了多少钱呢?
9.小明和姐姐再跳绳,小明跳了100多下,姐姐跳了102下 ,他们一共跳了多少下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31页百以内的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1,学生体验估算在某些情境中的便捷性.
2,学生初步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并初步学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3,学生用所学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材分析: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100元买3种生活用品够吗“的情境让学生讨论,意图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并通过学生之间
的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学生分析 :
本课教学前,学生接触的都是口算和笔算,不仅习惯于精确计算,而且口算100以内的
加减法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因此对100以内的加减法不容易产生估算的需要,估算意识
的培养比较难.另外,学生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近似数”,同时还未形成”整十数相加比较方便”的认识,也影响了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设计思路:
1,调整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改为”体验估算在某些情境中的便捷性”.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人们往往用估算的方式进行大数目的计算.而100以内的加减法位数少,学生习惯于精确计算,不容易产生估算的需要,更不要说”培养学
生的估算意识”了.所以调整教学目标,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学生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上.
2,体现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思想.通过买笔的情境,让学生讨论”两只笔大约多少钱”这一问题,充分展现他们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在比较中进行优化,从而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预设计: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一,切入生活,体验”近似数”
告诉学生老师的年龄大约是30岁
猜一猜:老师可能有多少岁.
试一试:将老师提供的数说成最接近的整十数.
让学生体会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及范围,并练习”近似数”,为后面的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索方法
1,引出估算
师:老师到了笔庄之后,遇到了很多数学问题,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
问题一:我有100元钱,把这些笔都买下,够吗你是怎么想的
2,估算的基本方法
问题二:买19元和52元这两枝笔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这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这种方法是怎样的 (板书:最接近的整十数)
3,试一试
问题三:52元的笔比19元的笔大约贵多少
问题四:100元买三枝笔够吗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问题五:100元还够买什么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估算,初步感受估算的便捷.
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和优化的过程,从中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进一步体验估算的便捷性.
试一试中有些估算的方法可以多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看来估算还真比较方便,除了买东西可以用估算,还有什么时候可以用到估算在练习中体会:
1,快速判断:哪条路最近
2,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预计结果
练习既是对本节课知识技能的巩固,又进一步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课堂总结
加减法估算来自的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