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洛潜艇遇“断崖”坠向海底 海水喷涌而入
2024年山东省高考物理考前猜测练习题八

2024年山东省高考物理考前猜测练习题八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如图所示的x-t图像和v-t图像中,四条图线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6s末,甲乙两车位于同一位置,丁车位于丙车的前方B.0~6s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C.0~6s内,丙车的加速度始终大于丁车的加速度D.0~6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第(2)题海水因密度不同会造成“水下断崖”现象,潜艇从海水高密度区域驶入低密度区域,浮力顿减,如同疾驶的汽车掉下悬崖,专业上称之为“掉深”。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的636M型常规潜艇372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遭遇到海底断崖“掉深”后还能成功自救脱险的潜艇,创造了世界潜艇发展史上的奇迹。
设某一潜艇正在高密度海水区域沿水平方向航行,时刻潜艇“掉深”,水平方向的x-t图象和竖直方向的v-t图像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水的阻力,对潜艇“掉深”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然能做直线运动B.10s末潜艇的速度约为21m/sC.竖直向下的最大位移为200mD.先超重后失重第(3)题某位同学利用力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将力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光滑重球,力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在0—t1时间内小车的加速度变大B.小车在t1—t2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小车在t1—t2时间内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D.小车在t2—t3时间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第(4)题荡秋千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项目,更是我国很多民族共有且盛行的游艺竞技项目。
在没有他人辅助的情况下,哪种方式更容易让自己越荡越高( )A.当秋千向前摆时身体向前倾斜,向后摆时向后倾斜B.当秋千向前摆时身体向后倾斜,向后摆时向前倾斜C.当秋千摆到最高点时下蹲,下摆时站起D.当秋千摆到最高点时站起,下摆时下蹲第(5)题光电管是应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光电转换器件,在有声电影、自动计数、自动报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国深潜:向海洋最深处进发

和“上天”一样,“入海”也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
广阔的深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资源、深海生物资源等。
同时,深海也是前沿科学探索的对象,那里可能蕴含着地球演变、生命起源、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答案。
向深海挺进,战略意义重大。
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深海重器“奋斗者”号,中国科技工作者们不懈奋斗,使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2年,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创造了下潜7 062米的世界深潜纪录,为中国人进入深海世界打开了大门。
2017年,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在南海海试成功,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
2020年,我国首台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 909米,从此人类探索万米深渊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新平台。
除此之外,我国还研制出“海斗”“潜龙”“海燕”“海翼”“海龙”等系列无人潜水器,初步
建立起全海深潜水器谱系,实现了深海装备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新跨越。
42科学之友2023-10
汇编|朝暮中国深潜:向海洋最深处进发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海斗”准备下潜进行科考
非凡十年
创新 43
“蛟龙”号入海
“海龙Ⅲ”完成试验后被吊出水面
科考队员对“海龙Ⅲ”进行固定
“海斗一号”即将被回收至甲板
“深海勇士”号准备入海
“奋斗者”号下潜进行科考作业
“潜龙三号”首次下潜后从深海归来。
惊魂一刻:372潜艇遭遇海水“断崖”发生了什么?

2014年9月2日下午,中央军委给王红理、海军给372潜艇记一等功庆功大会在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礼堂举行。
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宣读了中央军委和海军的通令,分别给王红理和372潜艇颁发了奖章证书、奖状。
中央军委给王红理记一等功372潜艇在海军组织的一次不打招呼的战备拉动中,该潜艇支队支队长王红理作为指挥员,带领372潜艇紧急出航,潜入大洋,期间成功处置重大突发险情,并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战备远航任务,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
从海军关于372潜艇的事迹报道,结合此次记集体一等功有关报道,可以推断,372潜艇应当遭遇了海水密度突变造成的“断崖”。
中国海军基洛级潜艇海中“床垫”和“断崖”海水跃层也称“跃变层”或“飞跃层”。
它是指海水中某水文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
表明上下层海水性质不同。
跃层的厚薄和距海面的深浅,随海区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变化。
主要有四种跃层:温度跃层、盐度跃层、密度跃层和声速跃层。
其中,密度跃层对潜艇的水下航行有着不小的用途。
当跃层的密度变化较大,潜艇的负浮力不大时,潜艇可以像潜坐硬海底一样潜坐在密度层上,故称“液体海底”。
潜艇凭此相对静止地悬浮在跃层水中,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浮力,在“液体海底”中慢速“静音”巡航,而不易被发现,像雄狮慢慢接近羚羊一样,在对方全无知觉的情况下,搜索并接近目标,确定截击方位,对水面舰只实施快速的攻击,然后隐蔽潜航,迅速脱离攻击战位。
当声源位于跃变层上方,声线在经过跃变层时会形成不规则的声反射和强烈的折射,显著衰减其强度,大幅降低作反潜声呐的作战效能,给反潜行动造成困难。
正是因此,潜艇在作战中会尽量寻找海水跃层,来隐蔽待击。
相反,水面舰在有水下敌情状态下,如探测到水下有海水跃层,通常会迅速脱离,以防止自身反潜能力下降,避免敌方潜艇利用跃层隐蔽出击。
在我国周围海域,有许多适合潜艇作战的海水跃层。
例如在台湾岛和菲律宾之间的巴士海峡,常年存在着上述条件理想的海水跃层,利于水下通信和潜艇的隐蔽行动。
新中国首次潜艇沉没悲歌

新中国首次潜艇沉没悲歌
卢嵘;李茂勤
【期刊名称】《中国减灾》
【年(卷),期】2011(0)7X
【摘要】纵观世界,潜艇事故并不鲜见,各国海军都经历过潜艇事故惨剧。
据不完全统计,自1940年到1988年共发生潜艇事故628起,导致沉没的有285起。
二战后至1990年,各国潜艇发生非战斗沉没事故共约91起。
导致核潜艇沉没的原因很多,而在常规潜艇中,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碰撞、进水和不明原因。
52年前,我海军418号潜艇失事又是因何而起的呢?
【总页数】3页(P17-19)
【关键词】法全;水密门;指挥舱;救生浮标;舱段兵;艇员;军士长;潜水服;减压病;海上训练
【作者】卢嵘;李茂勤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25.6
【相关文献】
1.中国首次潜艇沉没悲歌 [J], ;
2.418艇:中国首次潜艇沉没悲歌 [J], 卢嵘;李茂勤
3.新中国海军潜艇的首次沉没 [J], 尹家民;
4.1959年,新中国首次潜艇沉没的悲歌 [J], 卢嵘;李茂勤
5.大洋悲歌——俄罗斯K-219号核潜艇沉没纪事 [J], 张艳明; 宋国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一地理海水的密度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海水的密度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海水的密度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相关内容。
P2.——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是:1.了解海水密度的概念。
2.运用图表资料,归纳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了解温度、盐度和压力如何影响海水密度分布变化。
3.运用文字及图表资料,说明海水密度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P3——丹麦斯卡恩位于北海与波罗的海交汇处,在此处出现了海水相遇,却不相融的壮观场景;在实景图上看左边是北海,右边是波罗的海,两个海水颜色略有差异,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每年世界各地会有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只为一睹北海与波罗的海交汇的神奇景色。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北海与波罗的海相遇,却不相融?P4——原来是由于两片海域海水密度不同,两个海域海水颜色略有差异;看右侧北海与波罗的海附近海域海水密度分布图,可以看出波罗的海海水密度最小,因为波罗的海海水盐度最低,所以海水密度也最小,这与北海海水形成明显对比。
P5——通过这个探究活动,大家应该了解了盐度与密度的关系,海水盐度与海水密度的关系是一般而言,盐度越大,密度越大。
P6——海水的密度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
海水的密度值为1.02-1.07克每立方厘米。
海水密度的变化比较复杂,与温度、盐度和压力都有关系。
P7——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表层海水温度、盐度与密度的关系,请大家读图分析以下三个问题:问题1:S、T、v分别代表海水性质中哪项指标随纬度的变化曲线?问题2:据图归纳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问题3:请仔细观察对应曲线,尝试推测海水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说明理由。
P8——我们先来看看问题1:S、T、v分别代表海水性质中哪项指标随纬度的变化曲线?根据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水平方向上,表层海水温度表现为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很明显曲线T符合这一变化规律,因此曲线T是海水温度随纬度变化曲线;而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纬度分布特征是:从赤道向两极呈马鞍形分布,由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两极递减;曲线S正好是马鞍形,S就是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曲线;利用排除法,曲线v则是海水密度的变化曲线。
中国基洛潜艇遇“断崖”坠向海底 海水喷涌而入

中国基洛潜艇遇“断崖”坠向海底海水喷涌而入据解放军报4月9日报道,不打招呼紧急出动,航行中突然失去浮力急剧“掉深”,3分钟内排除险情成功上浮,自修装备“带伤”执行任务……潜航数千海里凯旋而归!那次远航,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372艇(编者注:系中国购俄基洛级潜艇)官兵创下了同类潜艇大深度自救的新纪录。
“在这里,能打胜仗绝不是一句口号!”3月下旬,记者走近372艇官兵,感受他们苦练精兵、随时准备打仗的男儿血性。
打仗思想,在一点一滴中铸牢“把饺子包好,晚上等我回家一起吃……”今年春节前的一天,该艇四级军士长赵满星特意给妻子打了个电话。
没想到,刚放下电话,艇队就接到紧急出航的命令。
赵满星来不及向妻子解释,拎起战备包就钻进了潜艇升降口。
“不说再见就悄无声息离家远航,早已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
”支队长王红理说,相对于其他兵种,潜艇兵既神秘也危险。
为此,王红理常常告诫支队官兵:艇动三分险,生死一条路。
“怕死不当潜艇兵”,这是官兵们的一致回答。
不过,在372艇,这句话蕴含的打仗思想有着更为具体的表达。
——该艇担负战备值班任务,雷弹、药品、备品配件等总是一应俱全,历次抽点任务人员,均全时在位,一声令下即可驾艇出征。
——岸港仓库里,经过处理的新鲜食品始终常备,定期更换确保质量,一旦接到命令即可快速装艇。
——艇员间最引以为豪的是“执行战备远航任务有几次”“发射战雷和导弹有多少枚”“一年出海有多长”等经历……当天,372艇突然接到战斗出航命令后,艇员们都像赵满星那样镇定而匆忙。
他们一边下达任务,一边装载物资,提前数小时完成出航准备,创造了海军潜艇战备拉动多项新纪录。
打仗本领,在一步一动中练就那次远航中,“生死3分钟”的考验,372艇的官兵个个记忆犹新。
当时,执行巡逻任务的372艇正在数百米深的大洋潜航,却突然遭遇海水密度突变造成的“断崖”,失去浮力的潜艇急速掉向数千米深的海底。
“掉深”是潜艇水下航行最危险的状况之一,“掉深”到潜艇的极限深度便会艇毁人亡。
2020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2 海水的性质 精品课件

海水淡化
曹妃甸工业区地处渤海中心地 带,淡水资源短缺。目前,曹 妃甸建有多个海水淡化工厂, 在满足当地对淡水需求的同时 也为周边城市提供淡化海水。
活动 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波罗 的海位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盐度不到1%,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主要盐类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
影响因素
1 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 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 盐度越低。
2 近岸地区的海水盐度受到入海径流等因素 的影响,相对封闭的海域海水盐度受河流 和气候的影响尤为明显。
盐度/% 3.6 3.5 3.4 3.3 3.2
S 60°
40°
4 分别总结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红海盐度高的原因:气候干旱,入海河流少,仅有狭窄的海峡与外海连通。 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气候湿润,入海河流多,且与外海连通顺畅。
PART THREE
海水的密度
Density of seawater.
概念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
影响因素
20°
0°
20°
40°
大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
60° N
分布规律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 为3.5%。
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呈 现双峰分布格局:副热 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 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 两极,盐度逐渐降低。
思 与图3.9对比,大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与温度的分布规律最突出的差 考 异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
温度/℃ 0 10 20 30
1 2 3 4 5 6 深度/km 太平洋西经170°某个观测 点水文随深度变化的曲线
深海安全的真实案例

深海安全的真实案例深海是地球上最神秘、未知的地方之一,其深不可测的海底和恶劣的环境给深海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以下是十个关于深海安全的真实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深海环境中的危险,以及人们为保障深海安全所付出的努力。
1. 深海潜水器事故2018年,一艘探险潜水器在深海进行勘探时发生了故障,导致潜水器失去控制,最终坠入深海。
事故中,潜水器的操作人员不幸遇难。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深海潜水器安全性的广泛讨论,促使人们加强深海潜水器的设计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潜水器的安全性。
2. 深海石油平台爆炸2010年,墨西哥湾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深海石油平台爆炸事故,导致数十人死亡。
该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引发了对深海石油开采安全性的广泛担忧。
此后,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加强了对深海石油平台的监管和安全措施。
3. 深海生物攻击潜水员有报道称,一名潜水员在深海勘探任务中遭遇了一种未知的深海生物攻击。
这种生物具有剧毒,并能够穿透潜水服的防护层。
潜水员在被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这一事件引起了对深海生物危险性的关注,也促使人们研究和开发更安全的潜水服和防护装备。
4. 深海地震引发海啸2011年,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导致海底地壳断裂,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海啸。
海啸波及到了福岛核电站,导致核泄漏事故。
这一事件凸显了深海地震对海洋设施安全的威胁,促使人们加强对深海地震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以及对海洋设施的抗震设计。
5. 深海气候变化影响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储存库之一,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深海温度和酸化程度也在发生变化,这对深海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深海生物的分布和数量正在发生变化,一些物种可能会灭绝。
这引发了对深海生态系统保护的关注,促使人们加强对深海气候变化的研究和监测。
6. 深海金属矿开采引发环境问题深海是丰富的金属矿藏的重要来源,但开采这些矿藏也会对深海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研究表明,深海金属矿开采会导致底栖生物死亡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基洛潜艇遇“断崖”坠向海底海水喷涌而入据解放军报4月9日报道,不打招呼紧急出动,航行中突然失去浮力急剧“掉深”,3分钟内排除险情成功上浮,自修装备“带伤”执行任务……潜航数千海里凯旋而归!那次远航,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372艇(编者注:系中国购俄基洛级潜艇)官兵创下了同类潜艇大深度自救的新纪录。
“在这里,能打胜仗绝不是一句口号!”3月下旬,记者走近372艇官兵,感受他们苦练精兵、随时准备打仗的男儿血性。
打仗思想,在一点一滴中铸牢“把饺子包好,晚上等我回家一起吃……”今年春节前的一天,该艇四级军士长赵满星特意给妻子打了个电话。
没想到,刚放下电话,艇队就接到紧急出航的命令。
赵满星来不及向妻子解释,拎起战备包就钻进了潜艇升降口。
“不说再见就悄无声息离家远航,早已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
”支队长王红理说,相对于其他兵种,潜艇兵既神秘也危险。
为此,王红理常常告诫支队官兵:艇动三分险,生死一条路。
“怕死不当潜艇兵”,这是官兵们的一致回答。
不过,在372艇,这句话蕴含的打仗思想有着更为具体的表达。
——该艇担负战备值班任务,雷弹、药品、备品配件等总是一应俱全,历次抽点任务人员,均全时在位,一声令下即可驾艇出征。
——岸港仓库里,经过处理的新鲜食品始终常备,定期更换确保质量,一旦接到命令即可快速装艇。
——艇员间最引以为豪的是“执行战备远航任务有几次”“发射战雷和导弹有多少枚”“一年出海有多长”等经历……当天,372艇突然接到战斗出航命令后,艇员们都像赵满星那样镇定而匆忙。
他们一边下达任务,一边装载物资,提前数小时完成出航准备,创造了海军潜艇战备拉动多项新纪录。
打仗本领,在一步一动中练就那次远航中,“生死3分钟”的考验,372艇的官兵个个记忆犹新。
当时,执行巡逻任务的372艇正在数百米深的大洋潜航,却突然遭遇海水密度突变造成的“断崖”,失去浮力的潜艇急速掉向数千米深的海底。
“掉深”是潜艇水下航行最危险的状况之一,“掉深”到潜艇的极限深度便会艇毁人亡。
此时,372艇主电机舱管道因深海的巨大压力而破损、海水喷涌而入。
危急时刻,全艇官兵开始了条件反射式的应急处理。
3分钟内,他们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水雾环境中,关闭了近百个阀门和开关,操作数十种仪器,最终排除险情,顺利上浮。
“化险为夷的本领,源于平时练就的过硬技术。
”该艇艇长易辉说。
他告诉记者,即便不出海,372艇每晚都要组织停泊值更训练:设备故障、舱室破损、战斗减员……副艇长会随机抽查训练情况。
在这里,脱险、出水、灭火、堵漏等损管专项训练,从来都是“实打实”,人人参加、反复进行,直到形成机械记忆。
“打仗的本领,都是一步一动扎实练出来的。
”支队政委李云平说,正因如此,该艇经历3分钟生死考验后,他们自修自检装备,再次下潜,义无反顾挺进大洋深处……打仗作风,在一人一事中塑造潜艇“掉深”后继续潜航的风险,支队政治部主任何占良非常清楚。
当时,潜艇的动力舱已进水,主电机、空压机等重要电气设备被海水淹泡已经无法工作——按相关规定,此时申请返航合情合理。
临时党委会上,何占良支持他们继续潜行。
党委会最终决定:趁夜色浮起抢修,天亮前继续向大洋挺进……何占良说,党委的决定很硬气,是因为全艇官兵的打仗作风很硬朗,作战本领高强有底气。
抢修中,为恢复动力装置,电工军士长陈祖军在温度高达53℃、湿度90%的某控制板舱室内,趴着工作3小时,用酒精一点一点地清洁密密麻麻的连接线。
该艇动力长肖亮曾是军事五项全能冠军,但在抢修中也累得3次抽筋;年轻的轮机兵朱召伟,看到喷涌而入的海水时,啥也没想就冲了进去,用身体堵住破损口……何占良说,人人敢打硬仗的作风,正是该艇顺利完成多次远航任务的关键。
一次长时间连续航行中,372艇接连遭遇了两次强台风。
水下数十米深处,潜艇横倾仍然达到15度。
为最大限度地节省电能,艇员们不使用电灶做饭,仅靠饼干和火腿肠充饥。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372艇官兵们明白,胜利才是他们追求的最高荣誉!According to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ewspaper reported on April 9, don't say "hello" scrambled, sharp "off" the voyage suddenly loses buoyancy, eliminate dangerous case success within three minutes buoyancy, self-study and equipment "hurt" mission... Coupled with thousands of miles returned home in triumph!The sailing, the south China sea fleet of a submarine detachment 372 boat (editor's note: China bought Russian class submarines) and established new benchmarks for similar large submarine depth of self-help."Here, can win the is not a slogan!" In late march, the reporter approached 372 boat officers and soldiers, feeling their practice good soldier boys hemorrhagic, ready to fight.Battle of ideas, in every little bit cast into prison"Good wrapped dumplings, in the evening when I go home to eat together..." A day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this year, the boat 4 master sergeant Zhao Manxing specially for his wife a call.I didn't think, just put the phone down, TingDui command received emergency voyage. Zhao Manxing too late to explain to his wife, pick up your bag into the combat readiness and the submarine hatch."Quietly left without saying good-bye sailing, have become the norm in our lives." Division marshal Wang Gongli said, compared with other units, sub both mysterious and dangerous.Therefore, Wang Gongli often tell team officers and soldiers: boat move three risks, and a path. "The fear of death when the submarine soldier", it's officers and men the same answer.In 372 boat, however, this sentence contains the ideas of war has a more specific expression.- the boat for combat duty task, ray, chemicals, spare parts, etc., is always readily available, smoke every staff, all full-time reign, cracks can be sailing boat.- land port warehouse, processed food always have fresh, replaced periodically to ensure the quality, once received orders can be fast boat.-- the most proud of is between crew "combat readiness sailing missions have several" "war thunder and missiles how many missiles" "how long is a year out to sea" and other experiences...On the same day, after 372 boat suddenly receive command combat voyage, the crew are all like Zhao Manxing calm, in a hurry. Their tasks, while loading the goods, to complete for sea for several hours, created the navy submarine combat readiness pull a number of new records.Fighting ability, to move a step in the practiceThe voyage, the test of the "three minutes" life and death, 372 officers of the boat all memory.At that time, 372 patrol boat is hundreds of meters deep ocean coupled, suddenly a "cliff" caused by seawater density mutation, loss of buoyancy of the submarine out to thousands of meters deep seabed rapidly."Deep" is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situation submarine voyage, "off" to the limit depth of submarine boat capsized during.At this point, the 372 boat main electrical machinery pipe damage due to the huge pressure of the deep, sea water pouring into.A time of crisis, all started the knee-jerk emergency treatment. 3 minutes, they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visibility is almost zero, hundred valves and switches are closed, dozens of instrument operation, finally out of danger, floating smoothly."To turn the ability, from the usual practice of high technology." The captain of a boat Yi Hui said.He told a reporter, even if not at sea, 372 boats moored to organization value every night more training: equipment failure, damaged cabin, combat attrition... Vice captain of random spot check training situation.Here, escape, water, fire, flood protection and damage control special training, has always been a "real", everyone to participate in, again and again, until the formation of mechanical memory."Fighting skill, is a solid step to move from practice." Police Li Yunping said, because of this, the boat after three minutes death trial, their self-study self-test equipment, diving again, back into the depths of the ocean...Fighting style, in one of the shapeSubmarines to continue after the "deep" coupled with the risk of detachment He Zhanliang, director of the political department is very clear.At that time, the submarine power capsule has water, main motor, air compressor and other important electrical equipment by seawater flooded bubble has been unable to work,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when its reasonable application.Temporary party committee meeting, He Zhanliang support them continue to stealth. Members decided: repair, while the night light up before dawn push toward the ocean with...Car-scrapping He Zhanliang said, the decis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s that all fighting style is hale and hearty, operational proficiency have bottom spirit.To repair, to restore power plant,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aster sergeant Chen Zujun in53 ℃, humidity temperature as high as 90% of a control panel inside the cabin, sprawled work 3 hours, using alcohol to clean bit by bit of cables.The boat power long XiaoLiang was military pentathlon champion, but also in the repair was too tired to three cramps; Young LunJiBing Zhu Zhaowei, saw, pouring into the sea, what also didn't want to rush to go in, use your body block broken mouth...He Zhanliang said, everyone dare to fight style, it is the key to smoothly the boat sailing task many times.A long time for the voyage, 372 boat suffered a powerful typhoon twice in succession. Submarine underwater tens of meters deep, heeling still amounted to 15 degrees. To maximize the power savings that the crew did not use electric cooker to cook, only on cookies and sausage."Said nothing, my country know me!!!!!!!" Boat 372 officers and men know that victory is their pursuit of the highest ho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