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
黄旭华简介

黄旭华简介潜心奉献终不悔人物小传:黄旭华,1926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田墘镇。
他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所属719所名誉所长。
1994年5月,黄旭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次)、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及成就奖等荣誉,让人惊叹,令人感动。
正是有了黄旭华和像他一样的第一代核潜艇人,才使得中国拥有了“撑腰杆”的国之重器。
今天,已经95岁高龄的黄旭华,站在了象征着我国科学技术最高荣誉的领奖台上,其科学成就得到举国认可。
在他近百年的风雨人生中,什么经历让他成为顶尖科学家,什么精神支撑他为我国的核潜艇事业执着一生?请看经济日报记者对黄旭华院士的专访。
从研究模型起步“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59年,当中国政府向前苏联提出支持核潜艇技术遭到拒绝后,毛泽东主席字字铿锵地说了这句话。
平地一声雷。
新中国核潜艇研制事业拉开了帷幕,黄旭华的人生也从此牢牢地跟核潜艇绑在了一起。
尽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家就明确了研制核潜艇的总体目标。
但在实际操作中,困难远远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黄旭华回忆,刚开始,他们以为核潜艇就是常规动力潜艇加上一个核反应堆。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才发现,核潜艇的规模吨位是多少,下潜极限深度、水下自持力、航速是多少等一系列问题和参数无从得知。
黄旭华和科研人员从最外围的调查研究入手,在浩瀚无边的报纸杂志里,寻找那些支离破碎的核潜艇信息。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资料分析、整理工作,黄旭华和科研人员们才算对核潜艇有了大体认识,形成一套初步的研制方案。
但是,这份东拼西凑出来的报告,所呈现的信息可信度有多高?老实说,黄旭华心里没底。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同事辗转拿到了两艘核潜艇模型。
搞了这么多年核潜艇研究,还是第一次见到“真家伙”。
黄旭华等设计人员心花怒放,他们立即将玩具模型大卸八块,测量、记录、绘图、反复拆装,对比他们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研究。
最终,两者相符,证明了他们之前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黄旭华事迹简介50字

《黄旭华事迹简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黄旭华爷爷的故事。
黄旭华爷爷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
他为了让我们国家变得更强大,一直在努力工作。
黄爷爷从事的是核潜艇的研究。
核潜艇就像一个巨大的水下机器,可以在大海里悄悄地航行,保护我们的国家。
可是,研究核潜艇可不容易啦!黄爷爷和他的团队面临着很多困难。
没有资料,他们就自己想办法;没有设备,他们就努力创造。
为了工作,黄爷爷很长时间都不能回家,不能和家人见面。
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着。
最后,在黄爷爷和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国家有了自己的核潜艇。
小朋友们,黄爷爷是不是很厉害呀?《黄旭华事迹简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
黄旭华爷爷为了研究核潜艇,付出了好多好多。
那时候,条件特别艰苦。
没有先进的工具,黄爷爷他们就用算盘和计算尺来计算数据。
有一次,为了一个关键的数据,黄爷爷和同事们算了好久好久,连饭都顾不上吃。
而且,黄爷爷还经常要到危险的地方去测试。
但他一点都不害怕,心里只想着一定要把核潜艇研究成功。
因为黄爷爷的努力,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变得越来越厉害啦!小朋友们,要向黄爷爷学习哟!《黄旭华事迹简介》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
黄旭华爷爷的故事可感人啦!他一心想着国家,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核潜艇上。
家里人有时候不理解他,但是黄爷爷知道自己做的是很重要的事情。
经过多年的努力,黄爷爷终于实现了梦想。
我们国家的核潜艇越来越先进,在大海里保卫着我们。
小朋友们,黄爷爷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记住他的贡献!。
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范文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田墘镇,中国核潜艇之父,以下是分享的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获奖名片】誓言无声【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理由】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
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事迹介绍】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简介及颁奖词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简介及颁奖词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简历】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获奖名片】誓言无声【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位: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简历】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获奖名片】秋兰为佩【颁奖词】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旭华事迹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旭华事迹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旭华事迹,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他身处惊叹骇浪的时代,肯于唛头苦干,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旭华的优秀事迹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选理由: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旭华(图)

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旭华(图)誓言无声: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旭华【先进事迹】87岁的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作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
退休前,黄老一直任武汉一家研究所的研究员、名誉所长。
该所党办的彭主任昨晚告诉记者,黄老先生虽然今年87岁了,但身体依然很好,他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耳聪目明,前不久还亲自到北京,参加了央视节目的录像拍摄。
“黄老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我们都觉得,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黄老那一代科研人吃的苦,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一位与黄旭华共过事的科研人员,与记者说起黄老,敬意溢于言表。
他十分感慨地说,那时,潜艇研究工作是在绝密状况下进行的,黄老这一代人都是幕后英雄,他们长年不能与家人团聚,家人也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在做什么工作,这样的苦不是普通人所能想象的。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立志为祖国“上天入海”黄旭华是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人,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能够从医。
为什么后来学起了造船?黄老后来回忆,“那时日本人入侵,我们被迫离开华南沿海家乡,往内陆转移。
轰炸一来,必须躲到掩体中。
那时我就想,要么上天,要么入海。
”1945年,黄旭华考取了交大的造船系。
投入核潜艇研究,则是上世纪50年代了。
1958年,聂荣臻元帅向党中央请示,上核潜艇,很快获批。
因为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那时,对核潜艇的研究极为保密,黄旭华不得不远离父母家人。
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只身来到风暴经常光顾的试验基地。
后来,他们干脆把家也搬到了荒凉的小岛。
此后30多年,他的父母、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他一面。
从一个玩具模型开始铸造共和国“水下核盾”核潜艇,被称为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

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
黄旭华,男,1964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他是中国马术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
他是中国马术历史上首位在奥运会上获得个人奖牌的选手,也是中国马术史上获得最多奖牌的运动员之一。
黄旭华从小就喜欢马术运动,他的父亲是一名马场的职工,他经常跟着父亲去马场。
1980年,17岁的黄旭华考入了北京体育学院马术专业。
他在学校里刻苦训练,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比赛。
1984年,他作为国家队的队员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获得铜牌。
此后,他又先后参加了汉城、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奥运会,总共获得五枚奥运奖牌,其中包括两枚金牌、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他也多次参加亚运会、亚洲杯和全国比赛,获得过众多奖牌和荣誉。
除此之外,黄旭华还是一名马术指导和教练。
他曾经执教过中国马术队,也帮助过不少年轻的马术选手。
他在教练选手的同时,也注重他们的品德和精神修养。
黄旭华还是一名裁判员。
他在中国马术界拥有很高的声誉,他对比赛的准确性、公正性和规范性要求非常严格。
黄旭华用自己艰苦卓绝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中国马术的一面旗帜。
他所取得的成就,为中国马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事迹也激励着许多马术爱好者和从事马术事业的人们,让他们更加坚定信念,用自己的努力来推动中国马术事业的发展。
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最新)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田墘镇,中国核潜艇之父,以下是分享的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获奖名片】:誓言无声【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理由】: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
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事迹介绍】: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田墘镇,中国核潜艇之父,以下是520作文网分享的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
【获奖名片】誓言无声
【颁奖词】
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理由】
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
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
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事迹介绍】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
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曾任核动力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所长.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曾先后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他参与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替艇研制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导弹核潜艇研制获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6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试航.
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
1981年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
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
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3年度获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红海湾区田墘镇,
祖籍广东省揭阳县新寮村(客家人),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
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4年1月黄旭华当选中国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