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张謇的人格魅力——以张謇创办实业为透视

合集下载

实业救国对青少年的启示作文

实业救国对青少年的启示作文

实业救国对青少年的启示作文
张謇作为近代杰出民营企业家代表,实业救国,在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率先垂范,以士大夫的身份投身商海,为近代轻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纵观其一生,张謇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与他的成长历程和人格塑造有着密切的联系。

企业家同样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使命,张謇的成功在当今社会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张謇生于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他的一生经历了农、士、官、商等不同社会阶层的转变。

纵观其一生,最为人所关注的是他在民族危亡之际,以状元身份兴办实业所产生的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它既体现中国传统士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也反映张謇对“实业救国”思潮的践行。

毛泽东曾评价张謇,“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今日的中国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回望张謇,这位同样身处“千古变局”的先贤,他的人生轨迹与成功之道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力量源泉和前进指引。

张謇的时代已过去一百多年,但张謇成长之路与成功之道在当下仍有深刻地影响和启发。

总的来说,张謇的一生始终围绕着实业和社会服务。

在发展实业的过程中,张謇殚精竭虑,历尽艰难,为民族轻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实体经济作为当前我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同样需要和张謇一样的企业家投身到实业中来,怀揣爱国主义情怀,扎根实业,锐意进取,以强大的实业基础,为国家在国际
的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

在社会公益方面,张謇倾尽实业所得,以商养学,一生所获得财富无一不是为社会服务,而张謇本人则极为简朴,不喜奢靡,创造社会效益成为张謇毕生的价值追求,这也是张謇最为人敬佩之处。

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探析

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探析

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探析作者:黄武彬来源:《魅力中国》2015年第32期摘要:甲午战争以后,各国对中国的侵略方式转为资本输出,纷纷在华设厂,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最终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

此后民初政权更迭频繁,军阀混战,中国社会又陷入一片动荡。

正是在这种内外矛盾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开始寻找各种让中国富强的方法,各种思潮兴起,这其中就包括了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

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产生有其特定的原因,对实业救国的主张,张謇也有其自己独特的观点。

本文对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进行了简要探析。

关键词:张謇;实业救国思想;原因;主张;观点一、张謇实业救国思想内涵实业救国论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议论。

20世纪初,宣扬实业救国论的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級上层的代表人物。

在国内以张謇、汤震等为代表,在国外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

张謇曾经说过:“实业在农工商,在大农大工大商。

”胜英曾经在自己的《实业救国悬谈》一文中指出:“夫实业者,国民资赖以生之物,而国家之血液营养也。

实业之兴衰,原为国民生计之舒渗所系,亦为国政隆污之所系,且即国命延促之所系。

”实业救国在本质上就是指通过振兴发展实业,提高国民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国家的综合国力,逐步建立起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此来改变国家存在的贫困落后的局面。

实业救国思想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其思想源于“商战”思潮,到了辛亥革命(1911)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特点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有其自己的特点。

其一是,打破了传统重农抑商的模式,也和其他注重发展工商业、忽视农业的实业家不一样,张謇主张农工商并重;其二,张謇注重教育,认为实业、教育两者同为富强之大本,相辅相成。

(一)实业在农工商农工商关系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显性地位。

试论张謇的人格魅力

试论张謇的人格魅力

试论张謇的人格魅力作者:季小艳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05期摘要:克服重重困难建成大生,历经二十年的科考生涯,闻名世界的慈善义举,这一切使张謇的人格魅力不断得到升华,具体表现在“真”“善”“美”三个方面。

本文以此三方方面为切入点来浅析张謇令人敬佩的一生。

关键词:张謇;真;善;美中图分类号:K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45-01张謇生于咸丰三年,祖上江苏通州(今南通)人。

同治七年首次进入科举试场,直到1894年才高中恩科头名状元。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随后便付诸于实践。

以大生纱厂为创业伊始,一生创办了数十个企业,三百七十多所学校,为近代民族工业、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魅力之一:“真”“真”包含很多意思,比如“务实”、“守信”、“惜朋友”等,通过一些实例我们来看张謇是如何体现出“真”的。

务实:近代中国长期遭受到列强侵略,此种情况下,民族主义情结极易萌发,这种对列强的愤恨如不加以理性务实的精神来指引,很容易被误导为笼统的排外主义①。

张謇的可贵之处正在与此,他将爱国精神转化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口号的提出并付诸于实践,大生在此种情况下诞生。

从大生招商集股到试机成功这期间张謇可谓是事必躬亲。

大生在从“纯粹商办”最终定为“绅领商办”过程中,张謇像到处化缘的和尚似的,求刘坤一,求张之洞,求江苏、安徽、江西各地的官员,但是应者仍然寥寥,到手的钱还不够几天收购棉花的价款”。

②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张謇一步一个脚印把大生送向辉煌。

守信:在办厂实践中,张謇认识到信用的重要,一再强调企业要在保证产品质量以外还应做到按期付款、交货。

其所谓“获必尽美者,诚也”;“期约必坚者,信也”。

③惜朋友:张謇一生波折不断,15岁进科举考场,后因冒籍风波家日渐贫弱,幸得孙云锦赏识并通过孙结识庆军统领吴长庆,入庆军幕府一待便是八年(1876-1884),直到后来与翁同龢等交心促谈,张謇并不是把他们看做为官的垫脚石,而是心灵上的朋友。

从实业救国中论张謇的爱国精神

从实业救国中论张謇的爱国精神

从实业救国中论张謇的爱国精神摘要:张謇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把爱国思想溶入个人心理深处。

他在实业救国中提倡的棉铁主义、振兴农务、开放主义与引进外资等主张表现出积极的爱国精神,在现实社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张謇实业救国爱国精神张謇所处的时代是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的时代,甲午战争后,通过《马关条约》,帝国主义获得更多的权利,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张謇同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近代著名历史人物一样,目睹了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惨状,爱国主义越来越强烈。

“生于优患、万方多难”的张謇,从小接受良好的儒学教育。

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等传统文化的熏陶。

青年时期,张謇广泛深入接触了军政和社会事务,开拓了视野,亦使他孕育了忧虑朝政腐败,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不甘心国土沦亡,主张立国自强,以战求和的爱国主义思想。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对张謇更是一个强大的心灵震撼,从这一阶段起,张謇的爱国主义思想开始由激情向理性升华,由爱国理念向爱国实践转化。

当时,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侵略基地,划分势力范围,企图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原料供应基地,产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弱小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不仅无力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争夺国际市场。

在这种严峻的形式面前,张謇深深感到:非兴实业不足以救危亡。

他在纵观国内外形式和比较各种救国主张后认为:“世人皆言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

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化粗为精,化贱为贵。

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

”他总结了日本富民强国的经验,认为它主要是采用了西方的先进技术,注意发展实业。

中国要想富强,必须把新式工业居中心地位,尤其是棉纺工业和钢铁工业。

一、棉铁主义张謇的“棉铁主义”是其实业救国思想的中心,其内容是发展大工业以棉、铁两种工业为起点和中心,有步骤建立和发展各种工业部门,从而达到全面振兴实业。

张謇提出“棉铁主义”不是偶然的。

张謇:实业救国第一人

张謇:实业救国第一人

张謇:实业救国第一人如果说有一个人,最集中、最全面地体现了本世纪中国资本家阶级的精神性格和行为特征——保守折中而不忘进取,软弱摇摆而不失坚韧,忧国忧民而不尚空谈,谨慎求稳而不惧风险,崇洋开放而不丢传统,工于心计而不乏同情……则非张謇莫属。

毕竟,‚在一个思想界需要摸索前进、个人人格的影响被用以弥补纲领模糊的时代里,资产阶级表现得优柔寡断是不足为奇的‛。

立宪基础,首在地方自治。

——张謇(《预计地方经费厘定地方税界限应请开国会文》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在实业。

——张謇(《对于救国储金会之感言》张謇农家而寒士也,自少不喜见富贵人……然兴实业则必与富人为缘,而适违素守,又反复推究,乃决定捐弃所持,舍身喂虎。

认定吾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为个人私利而贬,庶愿可达而守不丧。

自计既决,遂无反顾。

——张謇(《大生纱厂股东会宣言书》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至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

——胡适(《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百年百人排行榜第十四位张謇:实业救国第一人(1853.7.1.~1926.8.24.)【清咸丰三年(癸丑)五月廿五日生,终年73岁】清宣统三年辛亥,西历1911年10月10日晚8时,年届花甲的张謇,在汉口登上日轮‚襄阳丸‛返江宁(南京)。

隔江远眺,他看到了火光,却不知那就是武昌起义的信号。

他此次莅汉,是为出席‚大维纱厂‛开工庆典,并借机跟当地军政要员、巨商富贾搞公关,为自己的‚大生资本集团‛趟路子。

但张謇不光是生意人,也是江苏省咨议局议长和有全国声望的立宪派首领。

3个月前他去河南,密访下野后蛰居的袁世凯;接着进京,受到清廷最高执政者醇亲王款待。

其间所谈,多半不是生意。

辛亥年末,他在京、宁、汉之间斡旋,继而被孙中山、袁世凯先后聘为内阁部长。

略论张謇实业经营思想及其特色

略论张謇实业经营思想及其特色

略论张謇实业经营思想及其特色摘要:张謇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的先驱,他独立自主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意识,创建中国近代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的勇气,勤俭办企业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工兴教,以教促工,教育救国的思想,经济立法和浓厚的风险意识,丰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韵以及注重生态环境的理念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关键词:张謇南通实业思想理念一代儒商张謇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的先驱,毛泽东早在延安接见黄炎培时就说过,“谈到近代中国民族的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回顾张謇,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工厂、企业、学校等物质财富,他的经营思想、经营理念以及实业经验等,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独立自主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教训,洋务派提出了“自强”口号。

中国如何“自强”呢?李鸿章认为西方国家以商立国,日本学习西方,亦四处通商并以为立国之本。

李鸿章说,商务之盛衰,关系到国势之强弱。

中国的洋务运动为了“自强”而“求富”,但中国历经30年的洋务运动,并未“自强”。

张謇批评说,洋务派日日议“自强”,有事却不能一战。

原因何在呢?他分析说,以商立国系皮毛之论,真正的“自强”应当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这才是根本。

张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了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重农抑商”传统思想。

他毅然放弃状元的辉煌仕途,走上了兴厂办实业的道路,开创了一条状元“实业救国”的先河。

他引领一批批官绅和地主投身于近代工商业,造就了我国近代企业家的群体。

张謇创办民族工业,努力引进西方技术,表现了一种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创新精神就失去了生命力。

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统治者长期以来因循守旧,闭关自守,沉缅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对外来新生事物有一种强烈的排斥心理。

清朝初年一度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便是因循守旧思想的体现。

张謇精神 爱国主义职业教育理念

张謇精神 爱国主义职业教育理念

张謇精神爱国主义职业教育理念摘要:一、张謇简介及生平事迹二、张謇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三、张謇职业教育理念的内涵与特点四、张謇精神在当代的启示与应用正文: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有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他就是张謇。

张謇(1853-1927),字季直,江苏通州人,他是清末民初我国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为我国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謇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他投身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中。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张謇坚决主张发展民族经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他倡导“实业救国”的理念,亲自创办了一系列企业,如大生纱厂、通州师范等,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培养了大批人才。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政治改革,推动民主与教育的发展,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

张謇职业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实用主义”。

他认为,教育应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他的倡导下,我国的职业教育逐渐走上了体系化、科学化的道路。

张謇的职业教育理念具有以下特点:1.面向全体国民,强调普及教育。

张謇认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关键,应当让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他主张男女平等、废除科举制度,提倡实用学科,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张謇强调,职业教育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他创建的通州师范学堂等学校,都十分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3.倡导勤工俭学。

张謇认为,勤工俭学是培养实用人才的有效途径。

他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生产劳动,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4.强调道德教育。

张謇认为,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道德教育。

他主张“德育为先”,强调诚信、敬业、爱国等道德品质的培养。

张謇精神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传承和发扬张謇精神:1.弘扬爱国主义。

当代青年要学习张謇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析张謇的实业改革及利用外资思想(一)

析张謇的实业改革及利用外资思想(一)

析张謇的实业改革及利用外资思想(一)摘要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

他在继承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总结欧芙特别是日本振兴实业的成功经验,比较国内外各种救国方案的利弊。

形成了其极富时代特色的实业改革思想和利用外资思想。

张謇的实业改革及利用外资思想与活动的成败得失,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张謇;实业改革思想;利用外资思想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

胡适曾评价说:张謇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

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研究张謇的实业改革及利用外资思想对于了解我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潮,了解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历程,有着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实业改革思想张謇在继承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总结欧美特别是日本振兴实业的成功经验,比较国内外各种救国方案的利弊,形成了其富有时代特色的实业改革思想。

其实业改革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裁厘加税”的思想晚清,厘金危害严重,严重地影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祖上兼营商业的张謇对厘金的危害早就有着切肤之痛。

由于张謇本人也主要从事工商业的活动,使其对厘金的危害更加难以容忍。

他曾向学使黄体芳陈诉:“国家中兴以来,二十有余年,一切取给于厘捐,天下骚然,厘捐遂为冗官、秕士、游民之窟。

论者至谓舍厘捐不可以国,謇谓欲固国必去厘捐。

”张謇认识到由于厘金本身没有征税标准,而使官吏的贪污中饱愈演愈烈,“中饱之数,试约而计之,各省共若干,总卡若干,分卡各若干,员司丁役之衣食于厘者,大则每人岁获数万金,以次而下至最少之衣食额,亦必足于赡身之外,赡及其家,是以数千卡所用者,奚啻数十万人!即所衣食者,奚啻数十万家,数十万家之人口!又必有数百万之多衣食,此数百万人者,即非数千万金所可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 力 之 二 :善 ” 魅 “
所谓“ , 善”包含 了“ 心地善 良” “ 、善始善终 ” 等方面 。张謇 的“ 与其创办 的慈善事业是分不 开的。他曾说 : ……不过 善” “ 自己安乐 , 便想 人家困苦 , 虽个人力 量有 限 , 不能普济 , 然救得


魅 力 之 一 :真 ” “


名 电影 导演 钱 千 里 说 :… … 他 ( 謇 ) 心 戏 剧 , 造 更 俗 剧 “ 张 热 建
风波家 日渐贫弱 ,幸得孙云锦赏识并通过孙结识 庆军统领吴
长 庆 , 庆 军 幕 府 一 待 便 是 八 年 (8 6 1 8 ) 直 到 后 来 与 翁 人 17 — 8 4 ,
场, 邀请梅 兰芳 、 阳予倩等南北名伶前来南 通演出……在这 欧
样 ‘ 剧热 ‘ 戏 的气 氛 下 , 和 崇 敬 中学 的 同班 同 学 赵 丹 、 今 我 朱
同稣等交心促谈 , 张謇并不是 把他 们看做为官 的垫脚石 , 而是 心灵上的朋友。孙 云锦是宽厚的长者 , 对张謇犹如师生父 子。
人 ,总觉得 心安一 点 。”⑦在 这种 理念指 引下 ,张謇 于 10 - 1 1 间创办 了很多慈善 、 96 9 6年 公益事业 ( 如表 1 。 )
称 地



育 婴 堂 南 通 唐 闸
当 时全 国最 大 , 在 活 婴 千余 一
养 老 院 南 通 ( 一 养 老 院 ) 陆续 建 成 第二 、 三 养 老 院 第 后 第
十 多 所 学 校 , 近 代 民族 工 业 、 化 教 育 等方 面做 出 了重 要 贡 为 文
献。

绪是三 十一年九月 , 金泽荣辞官携妻来华 , 受到张謇的热情接 待并安排在南通翰墨林任 编校 工作 , 金泽荣来华 2 2年 的时 间 里, 二人之间相互赠诗 , 皆收于《 张季子九 录・ 诗录》 。 里
“ 包 含很多意思 , 真” 比如 “ 务实 ” “ 信” “ 、守 、 惜朋友 ” , 等 通过一些实例我们 来看 张謇 是如何体 现出“ 的。 真” 务实 :近代 中国长期遭受 到列强侵 略 , 此 种 情 况 下 , 族 主 义 情 结 极 易 萌 发 , 种 时 间 民 这 1 0 96 对列 强 的愤 恨如 不加 以理 性务 实 的精 神来 1 1 指 引,很容易被误导为笼 统的排外主义 ①。 9 3 94 张謇的可贵之处正在 与此 , 他将爱 国精神转 1 1 名
企 业 要 在 保 证 产 品 质量 以外 还应 做 到按 期 付 款 、 货 。 所 谓 交 其 “ 获必 尽 美 者 , 也 ” “ 约 必 坚 者 , 也 ” 诚 ;期 信 。③ 惜 朋 友 : 謇 一 生 波 折 不 断 ,5岁 进 科 举 考 场 , 因 冒籍 张 l 后
张謇非常注重 国民的体育锻炼 , 他所创办 的各类学校 中, 体育课均与其他学科并重 ,并且在南通 建造 了两处公共体育 场 。⑧为 了给南通居 民提供一个优美宁静 的学 习和放 松的环 境, 张謇集 资筹 建了南通博 物苑 、 俗剧场 、 、 、 、 、 更 东 南 西 北 中 五处公园 、唐闸公园等 ,南通博物苑是 中国最早 的博 物馆之 也是张謇 的掌上 明珠 , 是南通 地方 自治 经营者们 的骄傲 。 更 俗 剧 场 也 成 为 全 国 屈 指 可 数 的 戏剧 革 新 之一 , 响 甚大 。 影 著
关键词 : 謇 ; ; ; 张 真 善 美 中 图分 类 号 : 0 K5 文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 0 5 5 1 ( 0 0)0 0 4 — 1 A 1 0 — 3 2 2 1 1 — 0 5 0
张謇生于咸丰三年 , 祖上江苏通州 ( 南通 ) 。 今 人 同治七年 首次进入科举试场 , 直到 19 8 4年才高中恩科 头名状元 。 马关 《 条约 》 签订后 , 张謇 提出“ 实业救 国” 口号 , 的 随后便付 诸于 实 践 。以大生纱厂为创业伊始 , 一生创办 了数 十个企业 , 三百七
UT AR ER Y GAL E L R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 海 艺 苑
历 史
回 廊
试 论 张 謇 的人 格 魅 力
— —
以张謇创办实业 为透视
季 小 艳
( 中师范大学 历 史文化 学院, 华 湖北 武汉 4 07 ) 30 9
摘 要: 克服重重 困难建成大生 , 历经二 十年 的科考生 涯, 闻名世界 的慈善 义举 , 一切使 张謇的人格魅力不 这 断得到升华 , 具体表 现在 “ “ “ 三个方面。本 文以此三方方面为切入 点来浅析 张謇令人敬佩的一生。 真” 善” 美”
贫民工场 南通西 I ̄ 大码头 专招贫 民子弟为工徒 , '' ql - 学一技 之长 专 收不 良妇女 、 娼妓 , 净化社会风气 近代第 一所 由中国人 自办 的盲哑学校 不设 年龄 、 居住地皆可人院 , 促进社会和谐
收养 哀 怜 无 依 乞 丐 , 护社 会 稳 定 维
95 化为“ 实业 救国” “ 、教育救 国” 口号 的提 出并 1 1 济 良所 通州城南大街 1 1 盲哑学校 狼 山 付 诸 于 实 践 , 生 在 此 种 情 况 下 诞 生 。从 大 9 6 大 1 1 残废院 狼 山 96 生招 商集股 到试 机成功 这期 间张謇 可谓是 1 1 栖 流所 南 通 城 西 门 外 事必躬 亲 。大生在从 “ 纯粹商 办” 最终 定为 9 6 “ 绅领 商办” 过程 中 , 张謇像到处化 缘的和 尚 似 的, 求刘 坤一 , 张之洞 , 江苏 、 求 求 安徽 、 江 西各地的官员 , 但是应者仍然 寥寥 , 到手 的钱 还不够几天收购 棉花的价款” ②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张謇一步一个脚印把大生 。 送 向辉煌 。 守信 : 在办厂实践 中 , 张謇认识 到信用 的重要 , 一再 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