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呢
脑电图不伤脑子

龙源期刊网
脑电图不伤脑子
作者:
来源:《保健与生活》2007年第04期
心脏有问题要做心电图,脑子有问题则要做脑电图。
特别是癫痫,这种发作性疾患是由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因此脑电图检查是首选。
但是,有人担心做脑电图会损伤脑细胞,做多了会影响健康,这是没有依据的。
每个人脑子里都有电活动,脑电图只不过是将这种电活动引出来并加以描记罢了。
常规的脑电图都是使用头皮电极进行描记,检查时不损伤脑细胞,也没有痛苦。
常规的门诊脑电图要做30~60分钟,以发现癫痫放电和确诊为主要目的。
长时间的脑电监测的主要目的是捕捉发作,为癫痫病灶定位和术前评估做准备。
要注意的是,正常人脑电图也可能有异常,不正确使用或不规范的脑电图往往会给临床以误导。
因此,脑电图的判断需要有经验的医师参与,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脑电图临床应用及价值

脑电图临床应用及价值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是一种记录脑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方法,通过记录头皮上的电信号,可以对脑部功能和疾病进行评估。
脑电图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许多脑部疾病,并为研究脑部功能提供重要的数据。
以下是脑电图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首先,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癫痫是一种脑部电活动异常引起的慢性疾病,脑电图可以帮助确定癫痫发作的类型、频率和持续时间,从而为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分析脑电图可以判断癫痫发作是部分性还是全面性的,根据癫痫发作的特点和脑电图的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其次,脑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影响一个人正常入睡、保持睡眠或者醒来的疾病,常见的有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和睡眠行为紊乱等。
脑电图可以记录睡眠过程中脑电活动的变化,通过分析不同睡眠阶段的脑电图可以评估睡眠质量和诊断睡眠障碍。
比如,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脑电图常常表现出呼吸暂停时脑电活动的停滞和唤醒反应,这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此外,脑电图在评估脑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也有应用。
脑损伤(如脑震荡或脑梗塞)和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会引起脑电活动的异常变化,脑电图可以帮助评估脑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
例如,脑电图可以检测到帕金森病患者在静止状态下出现的脑电节律异常,这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此外,脑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认知功能和脑发育。
脑电图可以反映脑部的电活动和连接情况,通过分析脑电图可以评估大脑功能的健康水平。
例如,在儿童脑电图分析中,可以评估大脑发育是否正常,以及评估学习和认知能力是否受到影响。
另外,脑电图还可用于评估药物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效果。
例如,某些药物会对脑电图的频率和振幅产生影响,通过脑电图可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脑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或恢复,比如人们可以通过脑电图训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改善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功能。
脑电图

• 引起伪差的因素很多,表现也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有来自仪器和人体两 个方面,其中来自仪器的伪差有:
1.描记仪的故障,电极接触不良或故障,交流电干扰等。 2.来自人体的伪差有:眼睑及眼球运动、肌肉收缩、心电图、呼吸、哭泣、
皮肤出汗、血管搏动等。
謝 謝
2
3 4 5
检查前正常饮食,避免过饥,以免低血糖影响检查结果。
精神异常或不合作者,应做睡眠脑电图,建议自然睡眠,一般不用镇静剂,需晚睡早 起(晚上十一点后睡觉、早上五点之前起床),以备检查时入睡。 检查时您必须安静合作,请关闭手机、传呼器等通讯设备,按医生要求,睁眼、闭目 或过度呼吸。
6 7 8
检查时头皮上要安放接收电极,请不要紧张,以免脑电波受到干扰。 检查当天如有发热,不宜进行检查。
活动。
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
棘慢复合波节律、棘波节律
禁 忌 症
头皮外伤严重,广泛或开放性颅脑外伤,无法安放电 极或可能因检查造成感染者。
不宜搬动的病情危重病人,而脑电图机又非便携式 不能移至床旁检查者。
极度躁动不安、当时无法使其镇静而配合检查者。
脑电图伪差
• 脑电图的伪差又称伪迹或干扰,是指来自脑外的电位活动在脑电图中的反 映。伪差的出现常给阅读、分析、判断脑电图造成困难,尤其是某些伪差 与痫波很相似,临床上很容易造成误诊,因此正确识别和排除伪差是很重 要的。
检查时请勿接触仪器设备及拉扯导联线。
监测中确保在视频图像采集区域内活动,不要对身体过度遮盖。 监测中陪护尽量避免来回走动、大声喧哗等对监测造成干扰。当检测对象为孩子时, 安抚孩子入睡时,尽量避免频繁或习惯性拍打、摇晃等动作(会干扰脑电图判读)。
9
10
11 监测到临床发作时,掀开被褥,不要遮挡镜头,将患者发作情况暴露于视频图像采集 区,陪护需在保护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不干扰发作过程,同时按下呼叫器,通知 医务人员到场。
脑电图仪工作原理

脑电图仪工作原理脑电图仪(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是一种用于记录和测量人脑电活动的仪器。
它通过电极贴附在头皮上,能够准确地采集脑电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图表或数字数据,供医生或研究人员分析和诊断。
脑电图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电极贴附与信号采集:脑电图仪通常由多个电极组成,这些电极被贴附在头皮上,覆盖整个头部区域。
在贴附电极前,需要将头部的皮肤清洗干净,以确保良好的电极接触。
这些电极会测量脑部神经元之间的电位差,这些电位差会生成一系列的脑电波。
2. 信号放大与滤波:为了保证记录到的脑电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脑电图仪会将电极采集到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
放大信号可以使观察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脑电图。
此外,脑电信号中可能含有许多来自肌肉活动或其他干扰源的杂波,因此脑电图仪还会对信号进行滤波,去除这些杂波。
3. 数据记录与分析:当脑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后,它们会被记录并转换成数字数据,以供进一步的分析。
脑电图仪将这些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上,以便医生或研究人员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他们可以观察脑电图的形态和频率特征,并与一般或异常的脑电图进行比较,以帮助诊断和研究各种脑部疾病或异常情况。
4. 应用领域:脑电图仪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最常见的应用是用于诊断和监测癫痫发作。
此外,它还被用于评估睡眠障碍、脑衰老性病变、脑外伤和精神障碍等疾病。
研究人员也使用脑电图仪来研究大脑的认知功能、情绪状态和神经可塑性等。
总结:脑电图仪是一种可以测量和记录脑电活动的仪器。
通过电极贴附在头皮上,脑电图仪能够采集脑电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图表或数字数据,以供医生或研究人员进行分析和诊断。
脑电图仪的工作原理涉及电极贴附与信号采集、信号放大与滤波以及数据记录与分析等方面。
脑电图仪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诊断和监测癫痫发作、评估睡眠障碍和脑衰老性病变等疾病,同时也适用于神经科学研究和认知功能研究等领域。
脑电波研究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脑电波研究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脑电波研究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科学研究方法,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脑电波研究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脑电波的基本原理脑电波是一种记录大脑活动的生物电信号。
人体大脑特别活跃时,由于神经元的活动,会产生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会被头皮、头骨等物质阻挡,但依然可以通过脑电图仪被捕捉和记录下来。
因此,脑电波记录是通过将电极贴在头皮上,捕捉并记录来自大脑的电信号。
二、脑电波研究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1.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脑电波研究作为研究大脑的工具之一,可以用来检测神经元的突触活动与连接性,从而提供更深入的研究结果。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基于脑电波分析大脑网络功能,进一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中风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内部机制,这种研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思维、记忆、情感等活动均由神经元发电信号的活动控制,因此脑电波研究可以用于研究认知心理学。
例如,通过在脑电图上观察大脑反应,可以研究信息处理的时间序列,从而了解我们对不同信息的认知过程。
基于脑电波的研究还可以探究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心理学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神经反馈治疗神经反馈治疗是一种采用机电仪测量脑电波,并将其反馈给个体以自我调节大脑功能的治疗方法。
神经反馈治疗已被证明对许多神经系统问题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例如儿童多动症、焦虑症、头痛等。
治疗过程中,研究人员使用脑电波来评估大脑活动并提供实时反馈以指导患者控制自身情绪和反应。
三、脑电波研究的局限尽管脑电波研究在神经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例如,脑电波记录受到头发、皮肤抵抗、电磁干扰、肌肉运动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常常需要使用额外的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来保证质量。
另外,大脑的深部区域难以直接记录,因此就需要延伸到更加复杂的神经成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
为什么做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

为什么做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又名脑电记录,是一种常用的临床诊
断手段,通过采用特殊的设备在大脑表面安全无害的引导电流,监测
大脑神经元活动形式来测量大脑电波,检查大脑功能状态,从而帮助
医生对病人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那么,做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吗?
一、脑电图检测不会穿透大脑
首先,在脑电图检测过程中,检测装置所采集到的病人脑波,是通过
安全无害的电流以及其它任何涉及磁场的能量源外来激发的,而不是
直接进入大脑结构,并且它只是在大脑表面进行采集,不会对大脑深
处的神经系统做出任何影响,因此,脑电图检测不会穿透大脑,不会
损伤大脑。
二、脑电图检测不会引起电磁干扰
其次,脑电图检测电极和接收仪,在之间没有相互的引导电流,也不
会引起电磁干扰,不会以任何方式损害大脑,因此做脑电图检测不会
引起任何损害大脑的危险。
三、脑电图检测有很强的安全性
最后,脑电图检测的电极一般使用不锈钢、三合金、铝等金属材料,
是无菌、安全性较强的材料,在检测时,不会造成任何伤害,而且是一个完全无创性、无痛苦、安全性很强的现代技术,所以利用它来检测脑功能就非常安全,不会损伤大脑。
综上,做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是值得信赖的。
脑电图是一种安全、无创性、无痛苦的现代技术,它不会穿透大脑表面,不会通过电磁波等方式损害大脑,也不会引发任何电磁干扰;同时,电极的材料都是安全的,完全无创性的,而且脑电检测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也是远高于以往的传统技术的。
为什么做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

为什么做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脑电图作为神经学疾病的常用的日常检查技术,已经深受医院、家庭、临床研究和教育机构的欢迎,鉴于脑电图对检测大脑神经微小活动的根本原理,给很多人带来的担心是脑电图会损伤大脑,实际情况是不会的。
一、脑电图不会破坏机体结构脑电图是一种表面脑部活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它不会破坏机体结构。
脑电图采用具有较低电压的交流电能,量程小,安全起见,可以调节电压,脑电图完全不会对机体,包括大脑结构造成任何影响,所以做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
二、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
脑电图仪采用了以负荷电子学引起的大脑电压的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电脑通过20-200个电极,以狭窄的脉冲(2-3毫秒)的小电流在脑软皮质的表面检测大脑的神经小脉动,由低于5微伏-0.5微伏的小电流构成,其微弱电压与人脑无损伤性是分不开的,所以做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
三、脑电图可以提前发现大脑疾病早期症状的神经元小电位信号,根据电位的大小来判断出人的大脑正常与否,从而提前发现潜在的大脑疾病,特别是一些早期微小的变化,因此脑电图可以在大脑疾病早期就开始进行监测,给早期防治带来积极的影响,起到一种预防疾病的作用,而大脑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做脑电图只会帮助医学工作者更好的帮助病人,起到预防病变的作用,因此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
四、脑电图安全性高脑电图的安全性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此外,脑电图仪只是在微弱电压驱动下,表面检测有电位信号,不对机体造成任何伤害,无副作用,可以很好的保障患者及仪器的安全性,足以说明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
五、脑电图值得信赖脑电图检测有效性得到临床上广泛应用,脑电图检测所描绘出的脑电图图像,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可靠性等特点,它可以更好的映射出每个人的大脑活动情况,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的可靠依据,这是脑电图能够被广泛接受和信任的重要原因,因此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
综上所述,脑电图不会损伤大脑。
脑电图采用的是低电压交流电,其工作原理和电压分布都经过严格的控制,不会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
脑电图在神经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脑电图在神经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神经心理学的发展,脑电图(EEG)作为一种无创的神经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人类大脑的功能和认知过程。
通过记录大脑的电活动,脑电图提供了研究者们研究大脑活动的宝贵工具,同时也在临床神经心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脑电图是通过在头皮上放置电极,记录大脑表面神经元的同步电活动。
这些电活动可以帮助研究者们探索不同的认知过程,如视觉感知、记忆、学习、情绪等。
同时,脑电图也可以检测不同脑区之间的连接,并揭示大脑在信息处理和传递方面的机制。
在基础研究中,脑电图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
例如,通过记录大脑的电活动,研究者可以研究不同任务对大脑活动的影响。
一项研究表明,在进行工作记忆任务时,大脑会显示出特定的电活动模式。
另一项研究发现,大脑区域之间的连通性在学习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大脑在认知过程中的表现和机制。
脑电图也在临床神经心理学中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被用于诊断和治疗一系列神经心理学疾病。
例如,在癫痫病例中,脑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定位病灶区域,并提供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
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诊断中,脑电图可以用于检测大脑特定频率的活动模式。
这些活动模式与ADHD症状的出现相关,因此成为了一种帮助医生进行诊断的工具。
除了临床应用,脑电图在心理学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被用来研究不同的心理过程和情绪状态。
例如,通过分析脑电图数据,研究者们可以研究人们对不同刺激的情绪反应。
一项研究发现,当被试者观看正面情绪的图片时,大脑表面的电活动会显示出特定的模式。
这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情绪的产生和调节机制。
脑电图作为一种神经影像技术,虽然有其优势,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只能捕捉到大脑表面的电活动,而无法观察到大脑深层结构的活动。
此外,脑电图的信号较为复杂,容易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以及被试者的个体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电图是由大脑自身产生的电流,通过脑电图仪器而描出的图形,对人脑没有损伤。
一切活着的细胞,都在不停地产生出静电,称为"生物电"。
这种电流,小得无法用一般方法测知,但将这种生物电放大千万倍后,便可用图线绘画出来。
如果画的是脑的电流图,就称为脑电图。
同样的,还有心电图、肌电图、胃电图等。
尽管图线是弯弯曲曲的,但都有其规律性和科学性,专业人员能看懂它的意思,并据此作出正常或异常的判断。
近年来还有一种"脑电地形图",它是脑电图机和特制的电子计算机连接而成的设备。
将脑电图机放大出来的脑生物电流用磁盘记录后输入电子计算机,经处理转化成深浅不同的色调图形。
因此,不再是看曲线而是看"地形图"了。
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反映的是脑组织生物电的情况,与做心电图一样,对人体均不会造成任何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