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统计的初步认识》常考题集(06):12.3+统计图形

合集下载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A、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征C、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用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A、标志B、指标C、变异D、变量10、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12、变量是可变的(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15、年龄是()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连续型变量,但在应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量处理四、多项选择题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D、产品单位成本E、经济增长速度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文化程度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D、人体身高E、设备台数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A、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D、数量指标E、变量9、连续变量的数值()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1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

(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

(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1.1 几何图形1.2 图形中的点、线、面1.3 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4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1.5 用平面截几何体第二章有理数2.1 正数和负数2.2 数轴2.3 绝对值2.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2.5 有理数的加法2.6 有理数的减法2.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8 有理数的乘法2.9 有理数的除法2.10 有理数的乘方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估算与近似数3.1 估算3.2 近似数3.3 科学记数法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3.5 感受大数第四章线段角4.1 点和线4.2 线段长短的比较4.3 角和角的度量4.4 角的比较4.5 角的运算第五章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5.1用字母表示数5.2代数式5.3数量的表示5.4代数式的值5.5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第六章整式的加减6.1 整式6.2 合并同类项6.3 去括号6.4 整式的加减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一元一次方程7.1 一元一次方程7.2 解一元一次方程7.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相交线与平行线8.1 相交线8.2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8.3 平行线的特征第九章二元一次方程组9.1 二元一次方程组9.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9.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十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10.1 同底数幂的乘法10.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0.3 同底数幂的除法10.4 整式的乘法10.5 乘法公式10.6 因式分解10.7 提公因式法10.8 公式法11.1 三角形的再认识11.2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11.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11.4全等图形11.5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11.6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1.7 用尺规作在三角形第十二章统计的初步认识12.1 数据的收集12.2 数据的整理12.3 统计图形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3.1 不等式1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3 一元一次不等式1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四章分式14.1 分式14.2 分式的乘除14.3 分式的加减15.1生活中的对称轴15.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5.3 轴对称的性质15.4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15.5 等腰三角形第十六章勾股定理16.1 勾股定理16.2 由边的数量关系识别直角三角形16.3 勾股定理的应用第十七章实数17.1 平方根17.2 立方根17.3 实数17.4 用计算器开平(立)方17.5 实数的运算第十八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8.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18.2 平面直角坐标系18.3 图形与坐标18.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点的坐标第十九章随机事件与概率19.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19.2 可能性大小19.3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第二十章平移与旋转20.1 平移20.2 旋转20.3 中心对称与中收对称图形20.4 图案的设计与欣赏第二十一章函数21.1 变量与函数21.2 函数关系的表示法21.3 函数的应用第二十二章四边形22.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2.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22.4 矩形22.5 菱形22.6 正方形22.7 梯形22.8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2.9 平面图形的镶嵌第二十三章分式方程23.1 分式方程23.2 分式方程的应用第二十四章命题与证明(一)24.1 命题24.2 命题的证明24.3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4.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24.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4.6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24.7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24.8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第二十五章一次函数25.1 一次函数25.2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5.3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25.4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25.5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二十六章数据的代表值与离散程度26.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26.2 中位数和众数26.3 方差和标准差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七章圆(一)27.1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7.2 圆心角和圆周角27.3 过三点的圆27.4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二十八章一元二次方程28.1 一元二次方程28.2 解一元二次方程28.3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8.4 方程的近似解第二十九章相似形29.1 形状相同的图形29.2 比例线段29.3 相似三角形29.4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9.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9.6 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29.7 位似图形29.8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第三十章反比例函数30.1 反比例函数30.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0.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一章锐角三角函数31.1 锐角三角函数31.2 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求法31.3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二章命题与证明(二)32.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3 矩形、菱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4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第三十三章概率的计算和估计33.1 用列举法求概率33.2 概率树形图33.3 概率的估计33.4 几何概率九年级下册第三十四章二次函数34.1 认识二次函数34.2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34.3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4.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五章圆(二)35.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35.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5.3 探索切线的性质35.4 切线的判定35.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十六章抽样调查与估计36.1 抽样调查36.2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36.3 由样本推断总体第三十七章投影与视图37.1 平行投影37.2 中心投影37.3 视点、视线、盲区37.4 三视图37.5 几何体的展开图及其应用11。

《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可打印修改)

《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可打印修改)
2、统计学的性质。 答: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其要点如
下:①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②统计学研究的是总体的数量表 现、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③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实质性科学。
3、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过程。 答: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
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9、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 规律性的方
法论科学。 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 和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 和扩展性几大

6、统计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A )。
A.威廉·配弟 B.阿亨瓦尔
C.康令 D.约翰·格朗特
7、“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 )。
1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8、统计活动的特点是(B )。 A.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和客观性 B.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 性 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和客观性 D.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和差异 性 9、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即( D )。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决策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汁分析和统计预测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和统计分析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多选题 l、统计资料或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以下特征(A )(B )( D ) ( E )( )。 A.客观性 B.总体性 C.社会性 D.数量性 E.扩展性 2、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A )( B )( C )(D )( )。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归纳推断法 E.相关分析法 3、统计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 A )( B )( C )(D )( )。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E.统计决策 4、统计一词的涵义通常包括( A )( B )( C )( )( )。 A.统计工作 B.统计资料 C.统计学 D.统计研究 E.统计分 析 5、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有( A )( B )( )( )( )。 A.数量性 B.总体性 巳同质性 D.可比性 E.阶段性 6、统计在管理中的功能有( A )( B )( C )( D )( )。 A.提供信息 B.实行监督 C.提供咨询 D.参与决策 E.科学研 究 7、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为( B )( C )( E )( )( )。

统计学概念整理 以及试题(附答案)

统计学概念整理 以及试题(附答案)

一基本概念、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我们要调查或统计某一现象全部数据的集合。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个别单位,它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也是调查项目的直接承担者。

如: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全国工业企业是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单位。

2标志与指标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的数量特征,标志反映的是总体单位的特征。

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都可以用数量表示)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总规模或总水平,如人口数,产量,耕地面积。

质量指标,反映总体内在质量,如产品合格率,劳动生产率等。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如人的性别,籍贯等。

(只能用文字表示)数量标志,人的年龄,身高,职工工资等。

(用数量表示)关系:1)、指标反映的是总体,标志反映的是单位;2)、表示方法不同(文字还是数字);3)、标志是构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标志的汇总,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

如A同学,性别女,女是A的标志,B同学,性别男,男是B的标志……假设一共有5位男同学,3位女同学,男女性别比为5:3,这个5:3就是指标了。

没有前面每个同学的性别标志,就不能通过加总得到后面的5:3.3从统计学而言,理论上,一切认识的对象均可被量化。

而其量化的方法则无外乎四种--定量、定比、定序、定类。

(定距尺度没有绝对零点,比如IQ)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名义尺度,是将调查对象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的方法。

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

2、定序尺度:也称等级尺度或顺序尺度,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的一种尺度。

3、定距尺度:也称等距尺度或区间尺度,是一种不仅能将变量(社会现象)区分类别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的方法。

4、定比尺度:也称比例尺度或等比尺度,是一种除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有测量不同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方法。

4.变异与变量在一个总体中,当某标志在每个总体单位上的具体表现都相同时,称此标志为不变标志。

统计试题及答案初中

统计试题及答案初中

统计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中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有()。

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扇形图D. 所有选项2. 以下哪项不是统计图的特点?()A. 直观B. 形象C. 抽象D. 易于理解3. 统计表中,数据的排列顺序通常是()。

A. 随机排列B. 按时间顺序排列C. 按数量大小排列D. 按字母顺序排列4. 在统计中,中位数是指()。

A. 数据集中的最小值B. 数据集中的最大值C. 将数据集一分为二的值D. 数据集中的平均值5. 以下哪种图形适合表示事物的变化趋势?()A. 条形图B. 扇形图C. 折线图D. 饼图6. 统计中,众数是指()。

A. 数据集中最小的数B. 数据集中最大的数C. 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D. 数据集中的平均数7.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A. 求和法B. 乘积法C. 除法D. 所有选项8. 统计中,方差是用来衡量()。

A. 数据的集中程度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波动性D. 数据的稳定性9. 以下哪种图形适合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扇形图D. 饼图10. 在统计中,标准差是用来衡量()。

A. 数据的集中程度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波动性D. 数据的稳定性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统计中,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将数据按大小排列后,位于______的数。

2. 统计图的类型包括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和______图。

3. 统计表通常包括标题、______、数据和备注。

4. 当一组数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出现次数相同时,这些数都是这组数据的______。

5. 统计中,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______。

6.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小,说明数据的______程度越高。

7. 统计中,标准差是方差的______次方根。

8. 扇形图中,每个扇形的大小表示的是______。

9. 统计表中的数据应该按照______顺序排列。

六年级数学统计初步认识试题

六年级数学统计初步认识试题

六年级数学统计初步认识试题1.下图是王大妈批发的三种蔬菜。

其中茄子的千克数是三种蔬菜总量的()%。

黄瓜的千克数是西红柿的()%。

其中,茄子是32千克,黄瓜是()千克。

【答案】40,50,16【解析】茄子所占的百分数=1-西红柿所占的百分数-黄瓜所占的百分数;黄瓜的百分数÷西红柿的百分数;根据茄子求出总数,然后乘以黄瓜所占的百分数。

1-40%-20%=40%;20%÷40%×100%=50%;32÷40%=80(千克) 80×20%=16(千克)【考点】扇形统计图的应用。

2.锅中煮有芝麻馅汤圆6个,花生馅汤圆5个,豆沙馅汤圆4个,这三种汤圆的外部特征完全相同。

从中任意舀取4个汤圆,则每种汤圆都至少取到1个的概率为()A.B.C.D.【答案】C【解析】因为总的滔法而所求事件的取法分为三类,即芝麻馅汤圆、花生馅汤圆。

豆沙馅汤圆取得个数分别按1.1.2;1,2,1;2,1,1三类,故所求概率为3.调查了某班55名学生的喜好运动,喜好田径运动的有28名,喜好球类运动的有29名,这两项运动都喜欢的有11名。

那么这两项运动都不喜欢的有( )名。

【答案】9【解析】根据两项运动都喜欢的为11名,即为喜好田径运动和喜好球类运动人数的交集,所以由喜好田径运动人数减去两门都喜欢的人数得到只喜好田径运动的人数,同理利用喜好球类运动的人数减去两门都喜欢的人数得到只喜好球类运动的人数,然后利用班级的总人数减去只喜好田径运动的,减去只喜好球类运动的,再减去两项运动都喜欢的,即可得到两项运动都不喜欢的人数。

解:由28名喜欢田径,29名喜欢球类,两项都喜欢的有11名,得到:只喜欢田径的有28-11=17名,只喜欢球类的有29-11=18名,则两项都不喜欢的有55-11-17-18=9名。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规律总结:此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交集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统计》知识梳理及典型例题

《统计》知识梳理及典型例题

成绩高9.5分。这两人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分析:这是一道较复杂的平均问题,分析时要抓住平 均就是移多补少的实质,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2人的平均成绩比全班的平均成绩高9.5分”那么在全班 平均时,将这2人高出的部分移补给了其他38名学生。移补的 分数是9.5×2=19(分),其他38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将提高 19÷38=0.5(分),则全班平均成绩是89+0.5=89.5 (分)。补考两人的平均成绩是89.5+9.5=99(分)
例题:(1)求1 ,2 ,3 ,4 ,5这组数的中位数? (2)求1 ,2 ,3 ,4 ,5 ,6这组数的中位数?
解答:(1)在1 ,2 ,3 ,4 ,5这组数中,3就是这组数 据的中位数。 (2)在1 ,2 ,3 ,4 ,5这组数中,(3+4)÷2=3.5, 3.5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
看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中国和韩国分别在哪一届亚运会上获得 的金牌数量最多? (2)哪一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
解答:(1)中国在第11届亚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最多,韩 国在第14届获得的金牌数最多。 (2)第10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相差最少。
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 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 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 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通总数之 间的关系。
例题:(1)某班分成三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 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 少个?
解答:
(28+33+23)÷3 =84÷3 =28(个) 答:平均每组投中28个。
例题:(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考试时数学有2名
学生因故缺考,其他学生的平均分是89分。后来缺考
的2名学生补考后,2人的平均成绩比全班40人的平均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统计学》习题集PART 1 导论《第一套》一、填空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2、统计工作程序是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实验设计法数量方面)。

分析)。

)(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模型法)及统计推断法。

4、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包括:(信息)、(咨询)、(监督)及辅助决策等职能。

二、单选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C)A自然科学B、新兴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范围是(D)A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B、人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C自然科学研究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3、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B ):A差异性B、同质性C、社会性D、综合性4、社会经济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认识是( A ):A、从个体到总体B、从总体到个体C、从定性到定量D、从定量到定性5、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指志B、只冃匕有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变量包括标志和(D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 、数量指标D、指标7、在研究某城市商业企业状况中. 某商业企业的营业员人数是( A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 、变量值D、标志变量8以产品等级来衡量某产品质量优劣,则该产品等级是( B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9、就统计指标而言,变异是指( D ):A数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B 、质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冋C统计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 D 、以上都是正确的10、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总额是(A连续变量B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也是连续变量。

):、离散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三、多选题1、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 B C ):A、意识活动B 、实践活动C 、认识活动D 、改造活动2、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ABD ):A、总体随统计研究目的的改变现而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用户对个品牌牙膏满意情况汇总表:
©2010 箐优网
菁优网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A 品牌牙膏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广告对用户选择品牌有影响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③你对厂家有何建议? 考点:扇形统计图;统计表。 专题:开放型;图表型。 分析: (1)由用户对个别品牌牙膏满意情况汇总表,可知对 A 品牌牙膏的质量满意的最多; (2)从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中可看出:B 品牌牙膏广告较多,购买 B 品牌的用户高于 C, 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3)从用户对这个品牌牙膏满意情况汇总表中可以看出:应从质量、广告力度、价格三方 面提出建议. 解答:解: (1)A 品牌牙膏主要竞争优势是质量,理由是: ①对 A 品牌牙膏的质量满意的最多; ②对 A 品牌牙膏的广告,价格满意的不是最多; ③对 A 品牌牙膏购买的人最多; ∴A 品牌牙膏靠的是质量优势. (2 分) (2)广告对用户选择品牌有影响,原因是: ①对 B,C 牙膏的质量,价格满意的用户,相差不大; ②对 B 品牌的广告,满意的用户比 C 多,相差较大; ③购买 B 品牌的用户高于 C. ∴广告影响用户选择品牌. (5 分) (3)首先要提高质量,其次加大广告力度,最后注意合理的价格. (8 分)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 结合实际场景变成开放化的数学问题. 3、 (2009•鸡西)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国家自 2007 年起出台了 一系列“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其中包括向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政策.为确保 这项工作顺利实施,学校需要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下是某市城郊一所中学甲、乙两个班 的调查结果,整理成表(一)和图(一)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 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扇形统计 图中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为 1,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 (2004•安徽)某商厦对销量较大的 A、B、C 三种品牌的牙膏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 260 份(问卷由单选和多选组成) ,对收回的 246 份问卷进行了整理,部分数据如下: (1)最近一次购买个品牌牙膏用户比例,如图
(3)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考点:条形统计图;统计表;扇形统计图。 专题:图表型。 分析: (1)根据步行的人数 60 人占总体的 20%进行计算总人数; (2)根据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各部分的人数; (3)根据(2)中的数据补全统计图即可. 解答:解: (1)调查的学生人数为:60÷20%=300; (2)如下表
126 ×100%=35%, 360
总人数为∴280÷35%=800,800×(1﹣40%﹣35%﹣10%﹣10%)=40,即本次调查了 800 名居 民,其中喜爱柳树的居民有 பைடு நூலகம்0 人. (2)如图. (3)建议多植种香樟树. (注:答案不唯一)
©2010 箐优网
菁优网

©2010 箐优网
菁优网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 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扇形统计 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7、 (2008•甘南州)某中学准备搬迁新校舍,在迁入新校舍之前,同学们就该校学生如何到 校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表格,条形图和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表信 息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共调查了多少位学生? (2)请将表格填充完整;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专题:图表型。 分析: (1)从扇形统计图中得出 C 品牌的销售量最大,为 50%; (2)总销售量=1200÷50%=2400 个,B 品牌的销售量=2400﹣1200﹣400=800 个,补全图形 即可; (3)A 品牌粽子在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60°×(400÷2400)=60°; (4)由于 C 品牌的销售量最大,所以建议多进 C 种. 解答:解: (1)从扇形统计图中得出 C 品牌的销售量最大,为 50%; (2)总销售量=1200÷50%=2400 个, B 品牌的销售量=2400﹣1200﹣400=800 个, (3)A 品牌粽子在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60°×(400÷2400)=60°; (4)建议:C 种进多.
(3)如图(7 分)
©2010 箐优网
菁优网

点评:本题利用两种统计图的各自的特点,使信息在两种统计图之间交叉呈现,较好地考查 了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绘图的技能,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实现常考常新,不落俗套 并将统计问题与概率进行了有机整合, 统计教学既要有统计量的计算, 更要有对统计结果的 合理解释与正确运用, 这是新课标对统计内容所赋予的新的定位, 也是统计学科本身的特点 所决定的. 种子发芽试验, 能抽象到课标所要求的“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本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在学习数学和 运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 思想方法、 基本概念和常用 技能.强化对数学通性通法的考查. 8、 (2007•重庆)下图是我市去年夏季连续 60 天日最高气温统计图的一部分.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专题:图表型。 分析: (1)根据扇形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 360°的比.可求得“小叶榕”的比例为 35%,进而求得调查居民的数目;最后计算出喜爱柳树 的居民人数; (2)根据比例计算出各部分的人数,将数据依次标在条形图中,就将扇形统计图改成条形 统计图; (3)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即可. 解答:解: (1)根据扇形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 360° 的比.可求得“小叶榕”的比例为 ∵
©2010 箐优网
菁优网

(1)将表(一)和图(一)中的空缺部分补全. (2)现要预定 2009 年下学期的教科书,全额 100 元.若农村户口学生可全免,城镇低保 的学生可减免 ,城镇户口(非低保)学生全额交费.求乙班应交书费多少元?甲班受到国 家资助教科书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五四青年节时,校团委免费赠送给甲、乙两班若干册科普类、文学类及艺术类三种图 书,其中文学类图书有 15 册,三种图书所占比例如图(二)所示,求艺术类图书共有多少 册? 考点:条形统计图。 分析: ( 1 )由统计表可知:甲班农村户口的人数为 50 ﹣ 20 ﹣ 5=25 人;乙班的总人数为 28+22+4=54 人; (2)由题意可知:乙班有 22 个农村户口,28 个城镇户口,4 个城镇低保户口,根据收费标 准即可求解; 甲班的农村户口的学生和城镇低保户口的学生都可以受到国家资助教科书, 可以受到国家资 助教科书的总人数为 25+5=30 人,全班总人数是 50 人,即可求得; (3)由扇形统计图可知:文学类图书有 15 册,占 30%,即可求得总册数,则求出艺术类图 书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解答:解: (1)补充后的图如下:
现.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专题:图表型。 分析: (1)读图分析可得:根据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为 1,即可求得 D 类所占的比例; (2)根据条形图的意义,将数据依次相加可得总人次为 1250,自带购物袋的有 225 人次; (3)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结论即可. 解答:解: (1)1﹣18%﹣32%﹣28%=22% 在扇形统计图的空白处填上“D 22%”; (3 分) (2)6 月 1 日在该超市购物的总人次为 200+350+400+280=1250(人次) (6 分) 6 月 1 日自带购物袋的有 1250×18%=225 人次; (8 分) (3)答案不唯一,如“自带购物袋的人增多”“租借购物篮的人减少”等. (10 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 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扇形统计 图中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为 1,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 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扇形统计 图中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为 1,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5、 (2008•永州)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今年 6 月 1 日起国家禁止超市、商场、药店为 顾客提供免费塑料袋,为解决顾客购物包装问题,心连心超市提供了 A.自带购物袋;B.租 借购物篮;C.购买环保袋;D.徒手携带,四种方式供顾客选择.该超市把 6 月 1 日、2 日 两天的统计结果绘成如下的条形统计图和 6 月 1 日的扇形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形解答下列问 题: (1)请将 6 月 1 日的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根据统计图求 6 月 1 日在该超市购物总人次和 6 月 1 日自带购物袋的人次; (3)比较两日的条形图,你有什么发现?请用一句话表述你的发
3 4
©2010 箐优网
菁优网

(2)乙班应交费:28×100+4×100×(1﹣ )=2900 元; 甲班受到国家资助教科书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3 4
25+5 ×100%=60%; 50
(3)总册数:15÷30%=50(册) , 艺术类图书共有:50×(1﹣30%﹣44%)=13(册)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 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扇形统计 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4、 (2009•绵阳)新民场镇地处城郊,镇政府为进一步改善场镇人居环境,准备在街道两边 植种行道树,行道树的树种选择取决于居民的喜爱情况.为此,新民初中社会调查小组在场 镇随机调查了部分居民,并将结果绘制成如下扇形统计图,其中∠AOB=126 度. 请根据扇形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了多少名居民?其中喜爱柳树的居民有多少人? (2)请将扇形统计图改成条形统计图(在图中完成) ; (3)请根据此项调查,对新民场镇植种行道树的树种提出一条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