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维13-14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件:211精子的形成参照模板
合集下载
必修二生物课件:2.1精子的形成 (共14张PPT)

谢谢大家!
学生活动: 依据模型展示减数分裂过程
问题探究: 1.什么生物进行减数分裂? 2.什么时期进行? 3.减数分裂有什么特点? 4.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什么?
二、减数分裂概念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 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 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 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 细胞的减少一半。
同: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 1、同源染色体:(一对) 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 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4、交叉互换:发生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精子的形成
精子 (23条)
卵细胞 (23条) 受精卵 (46条)
有丝分裂
和细胞分化
减数分裂 ?
减数分裂
?
父亲 (46条)
(46条)
母亲 (46条)
一、精子的形成
问题探究: 1.形成精子的是什么细胞?该细胞中染色体 数有什么特点?存在于什么部位? 2.精子形成过程中依次出现哪几种细胞名称? 3.减数分裂是否存在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4.与有丝分裂比较,减数分裂有哪些不同的 特征呢?
2.1精子的形成过程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思考2: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特点有哪些?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 染色体中,含有四 条染色染单体,叫 做四分体
1 23 4
1个四分体=__2__条染色体 = __4__条染色单体 = __1__对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 会后发生分离
进行有丝分裂
活动一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1.同源染色体的制作为什么需要选
A
用不同颜色?
C用Biblioteka 色不同来代表其来源的不同2.请对减数分裂的正确过程进行排序
DA
E
F→E→A→D→B→C
F
24
课堂小结
1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2 精子的形成过程 4 学以致用
注:大红和大黑是一对同源染 色体,小红和小黑是另外一对 同源染色体,而大红和小黑或 小红之间是非同源染色体的关 系。
活动一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活动一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资料一: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抑 制染色体复制),细胞不能分裂,移除抑制剂后,细胞又 能继续分裂。(选自付尊英,刘广发的《普通高中教科书》)
说明细胞分裂前需要进行 DNA的复制
液中加入足量的DNA合成抑 制剂(抑制染色体复制),细胞不能分裂,移除抑制剂后, 细胞又能继续分裂;
活动一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DNA复制
?
猜测二 思考2:染色体复制后的细胞如何实现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和染色体数目的 减半呢?细胞分裂一次能够完成这两个过程吗?你的猜想是什么?
活动一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猜测四
活动一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资料三:1891年,德国生物学家亨金(H.Henking)以某种蝽为材料观察发现:染 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出现12个环状,每个环状由2个形状和大小相同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配对构成,第一次分裂时12个环相互分离形成半环进入子细胞,随 后子细胞中12个半环进行有丝分裂(选自《那些年发现减数分裂的坎坷之路》)。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 染色体中,含有四 条染色染单体,叫 做四分体
1 23 4
1个四分体=__2__条染色体 = __4__条染色单体 = __1__对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 会后发生分离
进行有丝分裂
活动一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1.同源染色体的制作为什么需要选
A
用不同颜色?
C用Biblioteka 色不同来代表其来源的不同2.请对减数分裂的正确过程进行排序
DA
E
F→E→A→D→B→C
F
24
课堂小结
1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2 精子的形成过程 4 学以致用
注:大红和大黑是一对同源染 色体,小红和小黑是另外一对 同源染色体,而大红和小黑或 小红之间是非同源染色体的关 系。
活动一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活动一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资料一: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抑 制染色体复制),细胞不能分裂,移除抑制剂后,细胞又 能继续分裂。(选自付尊英,刘广发的《普通高中教科书》)
说明细胞分裂前需要进行 DNA的复制
液中加入足量的DNA合成抑 制剂(抑制染色体复制),细胞不能分裂,移除抑制剂后, 细胞又能继续分裂;
活动一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DNA复制
?
猜测二 思考2:染色体复制后的细胞如何实现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和染色体数目的 减半呢?细胞分裂一次能够完成这两个过程吗?你的猜想是什么?
活动一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猜测四
活动一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资料三:1891年,德国生物学家亨金(H.Henking)以某种蝽为材料观察发现:染 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出现12个环状,每个环状由2个形状和大小相同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配对构成,第一次分裂时12个环相互分离形成半环进入子细胞,随 后子细胞中12个半环进行有丝分裂(选自《那些年发现减数分裂的坎坷之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件知识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场所 分裂 方式 不 子细胞个 同 数
点
是否 变形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异同
染色体复制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异同
例题解析
• .下图表示哺乳动物(2n=24)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以下说法的染色体组最多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于Ⅱ过程中 C.一个A细胞产生的C细胞染色体组成有212种 D.该哺乳动物一定为雄性个体 解析:选C Ⅰ过程为精原细胞自身增殖过程,属于有丝分裂,其分 裂后期染色体组最多,有四个染色体组,A项正确;Ⅱ过程属于减数 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B项正确;一个 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只有两种组合,C项错误;该分裂过程的结果 产生了4个精子,因此该动物一定是雄性个性,D项正确。
知识点——精子和卵细胞形 成过程的异同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异同
精原细胞
精子
卵原细胞
卵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异同
精子的形成过程 相同点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在间期染色体先复制,在第一 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 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时着丝 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睾丸 细胞质均等分裂 1个精原细胞→ 4个2种精子 有变形过程 卵巢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1个卵原细胞→ 4个细胞 (1种卵细胞+3个2种极体) 无变形过程
新人教版必修2第1课时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与减数分裂(62张)课件

1 和 4、2 和 3 分别
染色体 ③关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进行 属于非同源染色体
配对的染色体
概念
解释
图像及分析
同一着丝粒连 姐妹染
接的两条染色 色单体
单体
非姐妹 连 接 在 不 同 着 a 和 a′、b 和 b′、c 和 c′、d 和
染色单 丝 粒 上 的 两 条 d′是姐妹染色单体;a 和 b(除 a′
交叉 互换
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 片段互换
同源染色体
1
和
2
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
了片段互换
3.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的比较
项目
名称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着丝粒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
2n→n,减半
n→2n→n,不减半
DNA 数目
4n→2n,减半
2n→n,减半
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第 1 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 1 课时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与减数分裂
新课标
核心素养
1.阐述同源染色体、四分
1.生命观念——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体、联会等概念。
过程及特点,利用文字、图示或模
2.描述精子形成过程中各 型等方式表达减数分裂过程。
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
2.科学思维——简述精子和卵细胞形
化。
2.减数分裂相关概念解释、图像及分析
概念
解释
图像及分析
①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
母方;
同源染 ②形态、大小:一般相同(X、Y 不
色体 相同);
③关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配 1 和 2、3 和 4 分别
人教版教学课件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

03
排出就有很高的受精能力。
04 精子与卵细胞的 形成过程中的问 题与解决方案
精子形成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
解决方案
精子形成过程中,由于遗传物质的不稳定 性,可能会出现基因突变,导致精子质量 下降。
加强遗传学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对基因 突变的认识,同时加强精子质量的检测和 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卵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 形成卵细胞,最终发育成为成
熟的卵子。
03 精子与卵细胞的 形成特点与比较
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特点
精子形成特点 在睾丸中形成。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
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特点
减数分裂。 形成时间长达3个月左右。
卵细胞形成特点
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特点
THANKS
感谢观看
精子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 形成精子细胞,最终发育成为
成熟的精子。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卵细胞的起源,是女性生殖系 统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卵原细胞通过复制形成初级卵 母细胞,是卵子形成过程中的 一个重要阶段。
次级卵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 成次级卵母细胞,这是卵子形 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在卵巢中形成。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特点
减数分裂。
形成时间约3个月左右。
精子与卵细胞的比较
数量比较
男性一生中产生的精子数量大约为万亿个,而女性一生中产生的卵细胞 数量大约为400-500个。
男性精子数量多,但女性卵细胞体积大,质量高。
精子与卵细胞的比较
关于精子形成过程课件

1、形成场所:睾丸
2、精原细胞 部分有丝分裂 更多精原细胞
(原始雄性生
性成熟
殖细胞)
部分减数分裂 精细胞 变形
染色体数=体细胞
精子
3、精子形成过程:
4、精子形成各个时期主要特点:
间期:精原细胞 体积增大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复制
减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数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c c’ d d’ a a’b b’
2、图中有染色单体 8 个, 它们分别是 aa’bb’cc’dd’ 。 3、图中有同源染色体 2 对
它们分别是 1与2,3与4。
4、图中有四分体 2 个。
5、a与a,称为 姐妹染色单体, a与b称为 非姐妹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
a a bb
,
,
aa b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2、什么是联会?发生联会的染色体关系如何?
染色体两两配对
同源染色体
3、什么是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①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③可以两两配对(主要依据)。
12
思考:
1、图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
两对 1与2, 3与4 34
2、染色体1号与4号的关系?
第
二
第一极体
极
体
卵原 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4、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有哪些?
卵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
5、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特有的染色体变化特点? 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3、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2、精原细胞 部分有丝分裂 更多精原细胞
(原始雄性生
性成熟
殖细胞)
部分减数分裂 精细胞 变形
染色体数=体细胞
精子
3、精子形成过程:
4、精子形成各个时期主要特点:
间期:精原细胞 体积增大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复制
减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数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c c’ d d’ a a’b b’
2、图中有染色单体 8 个, 它们分别是 aa’bb’cc’dd’ 。 3、图中有同源染色体 2 对
它们分别是 1与2,3与4。
4、图中有四分体 2 个。
5、a与a,称为 姐妹染色单体, a与b称为 非姐妹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
a a bb
,
,
aa b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2、什么是联会?发生联会的染色体关系如何?
染色体两两配对
同源染色体
3、什么是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①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③可以两两配对(主要依据)。
12
思考:
1、图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
两对 1与2, 3与4 34
2、染色体1号与4号的关系?
第
二
第一极体
极
体
卵原 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4、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有哪些?
卵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
5、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特有的染色体变化特点? 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3、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课件知识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 合成)
精子的形成过程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大小和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 同源染色体: 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共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知识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
睾丸 1.形成部位:
精子
体细胞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精原细胞(原始生殖细胞)
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形成的过程图:
染 色 体 复 制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变 形
精原 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精子的形成过程
2.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非同源染色体散乱分布。
精子的形成过程
(7)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非同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中央。
精子的形成过程
(8)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精子的形成过程
(9)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变形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细胞。
精子的形成过程
例题解析
• 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 细胞过程中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 ) •
染色体的复制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 合成)
精子的形成过程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大小和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 同源染色体: 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共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知识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
睾丸 1.形成部位:
精子
体细胞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精原细胞(原始生殖细胞)
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形成的过程图:
染 色 体 复 制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变 形
精原 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精子的形成过程
2.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非同源染色体散乱分布。
精子的形成过程
(7)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非同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中央。
精子的形成过程
(8)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精子的形成过程
(9)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变形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细胞。
精子的形成过程
例题解析
• 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 细胞过程中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 ) •
精选-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1精子的形成课件

学生活动: 依据模型展示减数分裂过程
问题探究: 1.什么生物进行减数分裂? 2.什么时期进行? 3.减数分裂有什么特点? 4.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什么?
二、减数分裂概念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 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精子的形成
精子
(23条)
(
减数分裂 ?
受精卵 (46条)
有丝分裂
减
和细胞分化
父亲(46 条)
(46条)
条
一、精子的形成
问题探究: 1.形成精子的是什么细胞?该细胞中染色体数有什么特点? 么部位? 2.精子形成过程中依次出现哪几种细胞名称? 3.减数分裂是否存在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4.与有丝分裂比较,减数分裂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
同: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 1、同源染色体:(一对)
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
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4、交叉互换:发生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谢谢大家!
谢谢!仅此交流学习之用
s a tiger. B.Yes, it is. C.No,it isn’t ( ) 6、—Goodbye, Tony. —_______,Gogo. A.Hi B.Bye ( ) 7、—What ’s your name? —_______Gogo. A.My B.I’m ( ) 8、—Hello! What ’s this? —It ’s ______cat. A.a B.an ( ) 9、—Hi! Is this a toger? —Yes , it ________. A.am B.i ) 10、—______this? —It ’s a monkey. A.What B.What ’s 六、从右栏中选出左栏句子的正确译 文。(1 0分) ( )1. What ’s this? A.这是一只狗吗? ( )2. Is this a rabbit? B.很好 ( )3. Is this a dog? C.这是一只兔子吗? ( )4. It ’s a panda. D.这是什么? ( )5. Very good. E.它是一只熊猫。 参考答案 听力部分 一、1.bird( C) 2.tiger(B) 3.rabbit(B) 4.dog(B) 5.good(C) 二、1.dog( T) 2.panda(T) 3.his(F) 4.rabbit(F) 5.lion(T) 三、1.What ’s this?( ) 2.It ’s a book.( ) 3.Is this a dog?( ) 4.No,it isn’t.( ) 5.Very good.( ) 四、1.What ’s this?(B) 2.Is this a lion?(A) 3.What ’s this?(A) 4.Is this a tiger?(B) 5.Is this a cat?(A) 笔试部分 一、1.E 2.B 3.C 4.D 5.A 二、A )1.G 2.h C.i B)1.is not 2.yes 三、1.B 2.A 3.C 4.C 5.A 四、1.good 2.It ’s 3.Is;Yes 4.What ’s 五、1.A 2.A 3.C 4.A 5.C 6.B 7.B 8.A 9.B 10.B 六、1.D 2.C 3.A 4.E 5.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①同源染色 体联会形成四分体;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 色细胞两极。
4.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 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5.1个四分体包含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 体,4个DNA分子。
2.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 既可来自父方,也可来
来源
母方
自母方
形态 一般相同(X染色体和Y染 大小 色体例外)
一般不相同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两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
关系
两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配对的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比 ①1和2、3和4分别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例1] 关于下图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因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判定该细 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 通过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 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图中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可判定为 动物细胞。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也为一对同源 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的 着丝点均位于赤道板两侧,表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同一极的 染色体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2.染色体的变化[填图] (1)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 四分体 ,同源染 色体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常发生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同源染色体 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
(2)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着丝点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 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 分 开,并移向细胞两极
(2)联会: 同源染色体 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 染色单体 叫 做四分体。
1.是否所有的精原细胞都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 裂有细胞周期吗?
提示:(1)
(2)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2.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否是同源染色体?减数分 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否是同源染色体?
②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2N―→N―→2N―→N; DNA数目变化规律:2N―→4N―→2N―→N。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变化 (1)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化规律:
染色体 数目 核DNA 数目
精原 初级精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细胞 母细胞 前期、中期 后期
提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3.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最主要的区别是什 么?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设 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
提示: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等 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且没有同源 染色体。
1.阅读教材P17图2-2,思考: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分裂时期? 提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还有同源染色体吗?试分析原因。 提示:没有。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已分离。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分配到两极的两组染色体之间分 别是什么关系?
(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个着丝点连 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a′、b和 b′、c和c′、d和d′。
(2)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点连 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b等。
(3)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的数量关系:在不含染 色单体的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在 含有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 子和2条染色单体。
第 2 章
第 1 节
第 1 课 时
理解 教材 新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把握 热点 考向
考向一 考向二
应用创新演练
随堂基 础巩固 课时跟 踪训练
第1课时 精子的形成过程
1.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 细胞分裂两次,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2.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通过减数分 裂形成精子。
③各关键点变化的原因: BC段——DNA复制; DE(de)段——同源染色体分离; ff′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H(h)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平均分 别分配到了两个子细胞。
[特别提醒]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2次、 着丝点分裂1次、染色体减半1次、DNA减半2次。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量最大值为4N,而染 色体数量最大值为2N。
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为 2n→n→2n→n,DNA数目变化 为2n→4n→2n→n。
7.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名称和数量变化为: 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 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4个精子。
[自读教材·夯基础] 1.减数分裂[填空]
2.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填空]
较 ②1和3、2和4、1和4、2和3分别属于非同源染色体; ③5和6(7和8)不是同源染色体,也不是非同源染色体,而 是由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相同的子染色体
[特别提醒]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同 源染色体存在,但联会和四分体只存在于减数分裂过 程中。
[自读教材·夯基础]
1.场所及细胞名称的变化[填空] (1)场所: 睾丸 。 (2)细胞名称的变化:
2N 2N
N
2N N N
2N 4N
2N
2N N N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分析:
①在间期DNA复制之前(AB段和ab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后(FH和fh段),染色体∶核DNA=1∶1。
②在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 点分裂之前(CF和cf段),染色体∶核DNA=1∶2。
提示:不一定,若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则是 同源染色体,否则不是。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3.请分析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之间 的数量关系。
提示: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 分子。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如右图所示)
4.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 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5.1个四分体包含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 体,4个DNA分子。
2.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 既可来自父方,也可来
来源
母方
自母方
形态 一般相同(X染色体和Y染 大小 色体例外)
一般不相同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两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
关系
两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配对的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比 ①1和2、3和4分别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例1] 关于下图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因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判定该细 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 通过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 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图中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可判定为 动物细胞。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也为一对同源 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的 着丝点均位于赤道板两侧,表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同一极的 染色体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2.染色体的变化[填图] (1)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 四分体 ,同源染 色体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常发生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同源染色体 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
(2)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着丝点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 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 分 开,并移向细胞两极
(2)联会: 同源染色体 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 染色单体 叫 做四分体。
1.是否所有的精原细胞都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 裂有细胞周期吗?
提示:(1)
(2)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2.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否是同源染色体?减数分 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否是同源染色体?
②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2N―→N―→2N―→N; DNA数目变化规律:2N―→4N―→2N―→N。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变化 (1)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化规律:
染色体 数目 核DNA 数目
精原 初级精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细胞 母细胞 前期、中期 后期
提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3.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最主要的区别是什 么?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设 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
提示: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等 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且没有同源 染色体。
1.阅读教材P17图2-2,思考: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分裂时期? 提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还有同源染色体吗?试分析原因。 提示:没有。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已分离。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分配到两极的两组染色体之间分 别是什么关系?
(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个着丝点连 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a′、b和 b′、c和c′、d和d′。
(2)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点连 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b等。
(3)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的数量关系:在不含染 色单体的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在 含有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 子和2条染色单体。
第 2 章
第 1 节
第 1 课 时
理解 教材 新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把握 热点 考向
考向一 考向二
应用创新演练
随堂基 础巩固 课时跟 踪训练
第1课时 精子的形成过程
1.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 细胞分裂两次,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2.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通过减数分 裂形成精子。
③各关键点变化的原因: BC段——DNA复制; DE(de)段——同源染色体分离; ff′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H(h)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平均分 别分配到了两个子细胞。
[特别提醒]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2次、 着丝点分裂1次、染色体减半1次、DNA减半2次。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量最大值为4N,而染 色体数量最大值为2N。
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为 2n→n→2n→n,DNA数目变化 为2n→4n→2n→n。
7.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名称和数量变化为: 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 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4个精子。
[自读教材·夯基础] 1.减数分裂[填空]
2.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填空]
较 ②1和3、2和4、1和4、2和3分别属于非同源染色体; ③5和6(7和8)不是同源染色体,也不是非同源染色体,而 是由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相同的子染色体
[特别提醒]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同 源染色体存在,但联会和四分体只存在于减数分裂过 程中。
[自读教材·夯基础]
1.场所及细胞名称的变化[填空] (1)场所: 睾丸 。 (2)细胞名称的变化:
2N 2N
N
2N N N
2N 4N
2N
2N N N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分析:
①在间期DNA复制之前(AB段和ab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后(FH和fh段),染色体∶核DNA=1∶1。
②在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 点分裂之前(CF和cf段),染色体∶核DNA=1∶2。
提示:不一定,若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则是 同源染色体,否则不是。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3.请分析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之间 的数量关系。
提示: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 分子。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如右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