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A型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副鸡嗜血杆菌贵州株的分离鉴定

副鸡嗜血杆菌贵州株的分离鉴定林汉卿;温贵兰;汪德生;张升波;徐丽;李昌红;文明;周碧君;程振涛【摘要】为查明贵州省某规模化养鸡场患病鸡的病原,从患病鸡内脏及眶下窦处采集病料,分离到1株细菌,对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及16 S rRNA序列比对.序列比对表明,该分离株16 S rRNA与GenBank中各亚型副鸡嗜血杆菌株16 S rRNA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3.6%~99.4%之间,证实其为副鸡嗜血杆菌,将其命名为HPG-GZ-2017.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HPG-GZ-2017与C型标准菌株CAPM 5111(Gen-Bank:M75056)处于同一小分支,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同源性也较高.动物感染试验表明其致病性较低.药敏试验表明,HPG-GZ-2017对头孢克洛高敏,对红霉素中敏,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青霉素、诺氟沙星、头孢拉定低敏,对复方新诺明、链霉素耐药.研究结果可为副鸡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8(039)012【总页数】5页(P194-198)【关键词】副鸡嗜血杆菌;分离;鉴定【作者】林汉卿;温贵兰;汪德生;张升波;徐丽;李昌红;文明;周碧君;程振涛【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思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铜仁 565100;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12;S858.31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又名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Apg),是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uns coryza,IC)的病原菌,该菌常引起鸡发生颜面肿胀、流鼻涕、呼吸困难和结膜炎[1]。
肉种鸡场传染性鼻炎的分离鉴定及防治

. 而生理盐水滴 处不凝集 , 即可判定被检菌 为副鸡 嗜血杆 22 药敏 试验 结果
在 9种抗菌药 中, 抑菌作用最强的
是三枚津 、 强力霉素其次是硫酸新 霉素 、 酸庆大霉素 , 硫 2 鸡传染性鼻 炎治疗试验 结果 _ 3
表1 产蛋 率 变 化 表
1 . 药 敏试验 。将 分离到 的菌株分 别用生 理盐 水稀 环丙沙星 、 .4 2 氟哌酸 、 链霉素 、 青霉素 、 土霉素均不敏感。
治Hale Waihona Puke 施 提 供 了试 验 依 据 。
关键词 : 鸡传染性 鼻 炎; 离鉴定 ; 疗 分 治
鸡传染性鼻炎是 由副鸡 嗜血杆 菌(P ) H G引起 的一种
尔 马林 , 充分 混匀 , 3 置 7℃灭 活 4 h 加入 适量 T en 8, we一
0 将 0号白油 、pn 8 、 Sa 一 0 硬酯酸铝按一定 比例 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 。 20 从 0 2年开始本病从北 向南 , 由西 8 成水相 。 1 混合 , 高压灭 菌 3 m n即为油相 , 0i 水相跟 油相按 13的 : 向东 出现流行趋势 , 即使接种过疫苗 的鸡群也时有 发病
20 年第 1 期 08 7
养鸡场免疫失败原因及对策
陈 炳 兴
( 清水县金 集镇兽 医站, 甘肃 清水 7 10 ) 4 4 0
摘 要 : 自身状 况 、 鸡 疫苗质 量、 疫程序 、 区环境 、 作 方 法和 饲料 污 染等 因素 对养鸡 场免 疫效 果带 来一 定影响 , 至 免 场 操 甚 造成免 疫 失败 。 通过 采取 引进健康 鸡苗 、 建立科 学的免 疫程序 、 强环境 管理减 少应激 和 完善卫 生 消毒 制度等 一 系列措 施 , 加
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我国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状况分析

Z NG Piu G NG Yume HA ejn, O - i -
(. ntueo i l sadyadVee nr cec , e igAcdmyo r utrl n oet c n e 1 Istt f ma Hubn r n tr ayS i e B in a e fAgi l a adF rs Si cs i An i n j cu y r e
B i g 10 8 , h a 2 C i g cl rl n e i , e ig1 0 9 , h a e i 0 0 9 C i ; . hn A r u a u i rt B in 0 0 4 C i ) j n n a i t v sy j u n
Ab t c : 1 io ae r o ti e f m h c e fr wi i s r t 9 s lt s we e b an d i a ' o c ik n ams t mmu e a l r i d fee t a e .A l h s lt s h n fi e n i r n r a u f l e io ae we e t r
摘 要 :从 不 同地 区免疫 失败 鸡场的鸡传 染性鼻 炎疑似鸡体 内共分 离到 1 9株细菌 ,经回归试验 、P R等 C
方法鉴 定为副鸡嗜血杆 菌。又将分 离株 用血 清平板凝 集试验 、血凝抑 制试验和型特异性单抗进行 了血清型的鉴 定 ,结果表 明分 离菌有 1 5株为 A型 ,4株为 B型 ,说 明我 国鸡传 染性 鼻 炎的流行 已经 出现 了新 的特点 ,在疾 病预防和控制 中应加 以注意。另外大多数 鸡场的免疫失败是 由于免疫效果不 良所致 ,但也有相 当一部分 鸡场的
流感嗜血杆菌鉴定的流程

流感嗜血杆菌鉴定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能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败血症和脑膜炎等。
浅谈副鸡嗜血杆菌病的几点特性

2020.6作者简介:周子涛(1990.3-),男,辽宁省锦州市人,硕士,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控。
浅谈副鸡嗜血杆菌病的几点特性周子涛(辽宁省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121004)摘要:副鸡嗜血杆菌病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目前该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较高的发病率,有较大的继发感染概率,给广大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副鸡嗜血杆菌归属于弧菌科嗜血菌属,为一种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大部分本菌均能够还原硝酸盐。
一共具备了3个不同的血清型,以A 型最为多见,C 型相对少见,具体的特性见原文。
关键词:副鸡嗜血杆菌病;传染病;病原;培养副鸡嗜血杆菌病又称为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该病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副鸡嗜血杆菌而引起的,本病主要危害商品蛋鸡,发病后产蛋率下降10%~40%,同时该病还导致生长期商品蛋鸡增重缓慢、停滞,引起淘汰鸡数增加并且伴有继发感染等;此外,肉鸡增重停滞以及因气囊炎而无法加工的情况,也是该传染病而所引起的,最终的结果只能中途淘汰,而较长期的发病时间也使该传染病难以进行杜绝和根治。
而该病较大的继发感染几率,也给广大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
1病原特性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归属于弧菌科嗜血菌属,一共具备了3个不同的血清型,依次为A 型、B 型以及C 型,一般地,在我国该细菌以A 型最为多见,C 型相对少见。
另外,副鸡嗜血杆菌具备的明显特点为:(1)革兰氏染色阴性;(2)呈多形性;(3)两端钝圆;(4)两极染色;(5)无荚膜和鞭毛;(6)不会有芽孢形成。
总之,副鸡嗜血杆菌为兼性厌氧型的小球杆菌,且仅仅分布于病鸡与带菌鸡的水肿组织和眼、鼻分泌物内,该细菌的抗逆性较弱,难以抵御外来的危害,经过物理实验研究,可总结出:当温度处在37℃时,经过一天的时间可以完全杀灭,若当温度处于42℃时,仅仅需要120~600s 就能完全杀灭,易被干燥,普通消毒物就能杀灭该细菌,让其失去活性[2]。
一株A型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群 出 现 面 部 单 侧 或 双 侧 肿 胀 ,流 鼻 涕 、 打 喷 嚏 症 状 , 并且 2 d内 产 蛋 率 下 降 约 1 0个 百 分 点 , 场 主 即 携 带 发 病 鸡 到 我 院 兽 医 诊 断 中 心 就 诊 。 经 病 原 分
离 、生 化 试 验 、 V 因 子 生 长 试 验 、致 病 性 试 验 和 P C R鉴 定 , 确诊 为 A型 副鸡 嗜血 杆菌感 染 . 经 药 敏 试验 , 选择 敏 感药 物 治疗 , 较 快 控 制 了 疫 情 。 现 将 试 验情 况报 告如 下 。
1 材 料
1 . 5 细 菌微 量 生 化 反 应 管 购 于 杭 州 天 和 微 生
物试 剂有 限公 司 。
1 . 6 药敏 试验 纸 片 购 自北 京 天 坛 药 物 技 术 开
发公司。
1 . 7 P C R 扩 增 引 物 参 照 G e n B a n k 中 副 鸡 嗜 血 杆 菌 的基 因序列 , 借助 P r i m e r 5 . 0引 物 设 计 软 件 设
子 生长 试验 、 致 病 性试 验 和 P C R试 验 , 证
菌 为 A型 。 药物敏 感性 试验 表 明分 离菌对 头孢噻 肟 、 头孢 曲松 、 丁胺 卡 那霉 素 高度敏 感 , 对硫 酸 新霉素、 强 力霉 素 中度 敏 感 , 对磺 胺 间 甲氧 嘧 啶钠 、 环 丙沙星 、 庆 大霉 素耐 药 。 关键词 : A型 ; 副 鸡嗜 血杆 菌 ; 传 染性 鼻 炎 ; 分 离鉴 定
生, 副研 究 员 。研 究 方 向 : 动 物生 物制 品 学与传 染病 学 。 E ma i 1 : 1 f 9 5 1 2 0 7 @1 6 3 . c o m。 通讯 作 者 : 沈志强, 研究员, 主 要 从 事 预 防 兽 医 学 与 兽
嗜血杆菌分离与鉴定过程讲解

细菌的抑制(营养竞争及菌素作用),菌落细小不易与其他细
菌相区别,这是造成嗜血杆菌分离率低的直接原因。在培养基
中加入30~50mg/L的万古霉素或300mg/L杆菌肽(或其他
革兰阳性细菌抑制剂),可提高嗜血杆菌分离率。原因是,当
在培养基中加入万古霉素后,抑制了革兰阳性细菌的生长,增
加了对嗜血杆菌的选择性,嗜血杆菌在加万古霉素的培养基上,
菌落生长较大,极易识别,从而提高了嗜血杆菌的分离率。
1)不同血源对嗜血杆菌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血源
GI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羊血
4.3+-1.3
兔血
7.03+-1.45
<0.001
马血
6.88+-1.53
_______________
流感嗜血杆菌
22(32.4) 20(29.4) 42(32.3)
18.3
副流感嗜血杆菌
79(83.8) 65(80.6) 144(82.3)
62.6
溶血嗜血杆菌
3(4.4)
2(3.2)
5(3.8)
2.2
副溶血嗜血杆菌
21(30.9) 18(29.0) 39(28.5)
paraphrophaemolyticus) 惰性嗜血杆菌(H.segnis) 杜克雷嗜血杆菌(H.ducreyi)
一 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
嗜血杆菌包括一群无动力、无芽胞的革
兰阴性小杆菌,从病灶中新分离的菌株多呈球
杆状、双球状或短链状,在陈旧培养物中呈多
形性(长杆状或呈长丝状),直径通常不超过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菌体灭活苗的研制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菌体灭活苗的研制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菌体灭活苗的研制引言:副猪嗜血杆菌(Actinobacillus suis),属于革兰阴性菌,是猪猩红热的病原菌,可引起猪的败血症、关节炎等严重疾病,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准确分离鉴定,并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对于疾病的控制和预防起着重要作用。
一、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方法1. 采集样品:从病猪关节、心脏等部位采集组织样品,并迅速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
2. 消毒处理: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外部消毒处理,避免其他细菌的污染。
3. 细菌分离:将样品切成小块,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专门用于分离培养副猪嗜血杆菌的培养基),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4. 菌体特征观察:观察分离培养物的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以初步判断其为副猪嗜血杆菌。
5. 生化试验:通过一系列碳源利用试验、酶活性测试等进行进一步鉴定,以确认其为副猪嗜血杆菌。
6. 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PCR技术,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副猪嗜血杆菌的特异基因片段,通过比对序列与已知菌株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确认其为副猪嗜血杆菌。
二、副猪嗜血杆菌菌体灭活苗的研制1. 菌体培养:在含有适宜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培养副猪嗜血杆菌,并控制培养条件,使细菌倍增到一定浓度。
2. 菌体灭活:通过加热、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等方法对菌体进行灭活,同时保持菌体表面抗原的完整性。
3. 佐剂的选择:选择合适的佐剂,如低聚糖、脂质体等,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4. 疫苗制备:将菌体灭活液与佐剂充分混合,并进行过滤、冷冻保存等步骤,得到最终的菌体灭活苗。
5. 动物实验证实:选择一定数量的健康猪作为实验对象,将灭活苗进行注射,观察其免疫效果、安全性等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6. 疫苗生产:在动物实验证实通过后,将菌体灭活苗进行大规模生产,以满足养殖业的需求。
三、疫苗的应用与前景展望副猪嗜血杆菌菌体灭活苗的研制成功,为猪猩红热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株A型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作者:李峰苗立中沈志强
来源:《家禽科学》2014年第10期
摘要:从山东省某蛋鸡场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细菌,经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V 因子生长试验、致病性试验和PCR试验,证实分离菌为一株致病性副鸡嗜血杆菌,血清型鉴定该菌为A型。
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硫酸新霉素、强力霉素中度敏感,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耐药。
关键词:A型;副鸡嗜血杆菌;传染性鼻炎;分离鉴定近日,山东某养殖场一批140日龄左右的鸡群出现面部单侧或双侧肿胀,流鼻涕、打喷嚏症状,并且2d内产蛋率下降约10个百分点,场主即携带发病鸡到我院兽医诊断中心就诊。
经病原分离、生化试验、V因子生长试验、致病性试验和PCR鉴定,确诊为A型副鸡嗜血杆菌感染,经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较快控制了疫情。
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
1.1 病料 3只发病鸡,山东某养殖场提供。
1.2 试验鸡 10只30日龄非免疫健康鸡,由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 培养基鸡鲜血琼脂、鸡血清肉汤琼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按文献方法[1]自制。
1.4 标准副鸡嗜血杆菌阳性血清山东省滨州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提供。
1.5 细菌微量生化反应管购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6 药敏试验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物技术开发公司。
1.7 PCR扩增引物参照GenBank中副鸡嗜血杆菌的基因序列,借助Primer5.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1对引物。
A上游5-GCGGGACACGATGTGGCTAT-3,B下游5-TGGCGATGACGTTCCTCAAT-3,由上海生工合成。
2 方法
2.1 细菌分离培养将病鸡处死,用棉拭子沾取眶下窦内容物,分别划线接种于鸡鲜血琼脂、鸡血清肉汤琼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置5%的CO2培养箱,37℃培养16~24h后观
察,挑取单个可疑菌落接种到含血清的鸡肉汤培养基中进行纯培养,同时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2.2 生化鉴定将纯化好的细菌划线培养后,取单个菌落接种于生化反应管内,并在微量发酵管中分别加入0.2ml的鸡血清和浓度为1%的辅酶I 0.2ml,用蜡封口,倒置于放有脱脂棉的平皿内,37℃厌氧罐中培养24~48h,观察结果。
2.3 V因子生长试验用接种环蘸取新鲜的肉汤培养物,在无NAD的鸡血清肉汤琼脂上划8~10条横线,再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划一竖线,翻转平板置37℃,5%CO2培养箱培养18~20h,观察分离物是否出现卫星现象。
2.4 致病性试验将纯培养的菌落接种于鸡血清肉汤中培养24h,接种30日龄龄非免疫健康小公鸡6只,每只鸡各取0.2ml培养物进行眶下窦接种,同时滴鼻(1×108CFU/ml);同时用生理盐水接种4只试验鸡,0.2ml/只,作为对照组。
分别隔离饲养观察。
对出现典型症状的鸡,无菌采取眶下窦分泌物,进行本菌的回收培养。
2.5 PCR鉴定以分离菌鸡血清鸡肉汤纯培养物2m作为模板进行PCR鉴定。
采用25反应体系(超纯水17μl、10×PCR buffer 2.5μl、dNTP 2.0μl、A和B各1μl、模板1μl、rTap酶
0.5μl)于95℃变性5min,25个循环(94℃1min,53.9℃1min,72℃2min)最后72℃延伸
10min。
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
2.6 血清型鉴定用常规凝集试验方法,取纯化菌株与A、B、C型副鸡嗜血杆菌的标准阳性血清进行凝集试验。
2.7 药敏试验用纸片法进行,对分离菌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丁胺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强力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共八种药物在鸡肉汤琼脂平板上,按常规纸片法进行了药敏试验。
3 结果
3.1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无菌接种培养基24h后,在麦康凯琼脂、鲜血琼脂平板上,均无菌生长。
在鸡血清肉汤琼脂上长出灰白色露滴状、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有轻度隆起、粘液状、湿润、有光泽、不透明、边缘有虹彩的菌落。
挑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单个、成对或多个堆积在一块。
3.2 生化试验结果分离菌能够发酵葡萄糖、木糖、麦芽糖、蔗糖、甘露糖,不发酵乳糖、菊糖、鼠李糖、山梨醇、和肌醇,过氧化氢酶反应阴性,硫化氢试验阴性,吲哚试验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3.3 V-因子需求试验结果培养24h后观察,在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划线处,该菌菌落生长密集,比较大,成半透明状,远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的菌落则生长稀少,也比较小,呈较典型的“卫星现象”。
3.4 致病性试验结果试验鸡接种后5d开始出现发病症状,到第7天流鼻液,不同程度的单侧脸部和眼睑肿胀,个别鸡有呼吸困难。
对照组鸡正常。
从人工感染发病鸡的眶下窦的分泌物中均能分离到本菌。
3.5 PCR鉴定分离菌DNA的提取由BioTeke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以DNA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了939bp的目的阳性条带(如图1)。
3.6 血清型鉴定结果分离菌能够与A型鸡副嗜血杆菌的标准阳性血清在3~5min内出现凝集现象,且与B、C型鸡副嗜血杆菌的标准阳性血清无凝集发生。
同时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均成立。
3.7 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硫酸新霉素、强力霉素中度敏感,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耐药。
4 小结与讨论
4.1 根据临床症状、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V因子生长试验、致病性试验和PCR试验及血清型鉴定,证明病原为A型副鸡嗜血杆菌。
通过药敏试验,选择丁胺卡那霉素用于该场治疗,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
4.2 副鸡嗜血杆菌主要导致传染性鼻炎临床症状主要特征为流鼻涕、打喷嚏、单侧或双侧眼睑水肿,并能导致产蛋鸡产蛋量下降10%~40%不等,若与其他病毒性疾病并发,死亡率具增高趋势[2]。
4.3 副鸡嗜血杆菌的培养需要V因子,由于葡萄球菌具有产生V因子的特性。
所以常利用与葡萄球菌同培养的方式,以是否产生“卫星现象”作为该菌鉴定的重要依据[3]。
本试验符合这一特性。
4.4 按Page的分型方法,副鸡嗜血杆菌可分为A、B和C三个血清型,我国于1987年首次在北京分离到副鸡嗜血杆菌[4],目前A、B和C三个血清型已均有报道[5-7]。
而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疫苗多为A、C型二价疫苗,所以常见病例多是由于未正常免疫或者是由于新的血清型的出现导致免疫失败引起的。
因此,研制开发新的含三种血清型的疫苗是提高防控本病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陈天寿.微生物培养基的制造与应用[M].第一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239-240.
[2] B.W卡尔尼克.禽病学[M].第十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18-234.
[3] 刁有祥. 禽病学.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17-223.
[4] 冯文达.北京及传染性鼻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1987,(5):216~219.
[5] 苗得园,孙惠玲,陈晓峰,等.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我国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状况分析[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28(4):392-395.
[6] 张培君,苗得园,龚玉梅,等.B型鸡副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3,25(1):56~58.
[7] 苗立中,沈志强,王艳,等.副鸡禽杆菌河南株的分离及PCR鉴定[J].畜牧与兽医,2010,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