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与腺样体切除术加咽鼓管吹张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与腺样体切除术加咽鼓管吹张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胡远宾,王维,刁丽,刘芬,张敏(包头市第八医院耳鼻咽喉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摘要: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与腺样体切除术加咽鼓管吹张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方法在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357例患者中,选出伴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3例并分为两组:(A)组50例在腺样体切除术后行鼓膜置管术;(B)组53例于术后一周左右,在鼻内镜下吸出患儿鼻咽分泌物后,开始咽鼓管吹张治疗1~2周。
并对两组治疗前、后声导抗测定图结果和纯音听阈值结果进行χ2检验。
结果术后随访3~6月,(A)组50例治疗后声导抗测定转“A”型44例,有效率88%;(B)组53例治疗后声导抗测定转“A”型45例,84.91%。
(A)组50例治疗后纯音听阈平均值听力提高(15.44±2.72);(B)组53例治疗后纯音听阈平均值为听力提高(18.71±4.21)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
结论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与腺样体切除术加咽鼓管吹张两种均为有效方法。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鼓膜置管术;咽鼓管吹张;分泌性中耳炎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4.023本文引用格式:胡远宾,王维,刁丽,等.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与腺样体切除术加咽鼓管吹张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4):43,47.0 引言近年来随着对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病理生理学关系的明确。
腺样体切除可作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首选方法[1-2]。
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更为广泛。
本科对103例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其中50例联合鼓膜置管术,另外53例仅咽鼓管吹张治疗,现将疗效对比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本科2012年7月至2018年10月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357例患者中,选出伴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3例,男67例,女36例;右耳35例,左耳43例,双耳25例;年龄3~13岁,平均6.5岁。
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短期疗效观察

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短期疗效观察白璐月【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9(030)018【总页数】3页(P3246-3248)【关键词】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分泌性中耳炎【作者】白璐月【作者单位】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河南商丘 4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2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堵塞感、耳闷、耳鸣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易导致胆固醇性肉芽肿、鼓室硬化、粘连性中耳炎等,严重则导致听力永久性下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2]。
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式,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虽可缓解临床症状,但复发率较高,故优化治疗方案对临床有重要意义[3]。
本研究旨在探讨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SOM 患者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 年12 月~2019 年1月收治的SOM 患者142 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 例。
观察组中男36 例、女35例;年龄10~20(15.43±1.34)岁;病程1~22(11.34±4.26)个月。
对照组中男34 例、女37 例;年龄10~19(15.62±1.21)岁;病程2~23(11.42±4.18)个月。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应用指南(2004 版修订)》中SOM 诊断标准[4];(2)无禁忌证;(3)患者或家属均知情且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1)急、慢性中耳炎;(2)有耳聋家族史;(3)严重精神障碍者;(4)肿瘤疾病者;(5)血液系统疾病;(6)肝肾功能障碍者;(7)不配合本研究者。
腺样体切除术同时行鼓膜置管或鼓膜切开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研究

腺样体切除术同时行鼓膜置管或鼓膜切开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2-06-22T05:11:08.04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期作者:聂雷、李慧、顾月、赵曼、孙景元、王彤、郝津生、孙守军、张铁城[导读]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或鼓膜切开在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聂雷、李慧、顾月、赵曼、孙景元、王彤、郝津生、孙守军、张铁城保定市儿童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作者简介:聂雷 1978年02月男汉族河北保定本科副主任医师小儿耳鼻喉项目名称:鼓膜置管术伴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项目编号:1951ZF083 项目来源:保定市科学技术项目摘要: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或鼓膜切开在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中耳炎患者中,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入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药物保守治疗治疗,观察组采用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或鼓膜切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对比,以此评估腺样体切除术同时行鼓膜置管或鼓膜切开在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术后28d时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腺样体切除术同时行鼓膜置管或鼓膜切开在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中应用效果确切,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保证,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切除术;鼓膜置管;鼓膜切开;效果研究;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持续性的中耳积液和听力受损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中耳疾病,本病是儿科临床中最常见的耳鼻喉疾病之一。
本病发生后患者可发生打鼾、呼吸暂停、鼻塞、听力受损等症状[1-2]。
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疗效观察贾忠涛【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22(16)4【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疾病特点,评价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的优势。
方法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采取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1年后复发情况、积液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黏膜愈合时间、恢复听力时间、纯音听力。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5.00%、1年后复发率2.50%均低于对照组的22.50%、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的积液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黏膜愈合时间、恢复听力时间分别为(7.30±1.30)、(9.50±1.50)、(12.30±1.50)、(24.50±2.50)d,均短于对照组的(13.50±1.50)、(16.80±1.80)、(20.50±2.20)、(33.50±3.20)d,纯音听力(21.70±3.30)dBHL高于对照组的(19.20±2.60)dBH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疗效理想,可促进患儿康复,安全性理想。
【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症状体征;并发症;纯音听力【作者】贾忠涛【作者单位】丹东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相关文献】1.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鼓膜穿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2.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疗效3.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儿童鼾症及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儿睡眠质量调研4.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与腺样体切除术加咽鼓管吹张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5.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疗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从临 床实践来看 , 对 于经保 守治疗无效 的分泌性 中耳炎患儿 实施 中耳置管效果 明显 ,但是是 否实施腺样 体切除 ,临床上 还存在一 定的
Hale Waihona Puke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7 )0 2 - 0 0 6 9 - 0 1
从 临床 实践 见来 看 ,分泌 性 中耳炎 是 以听力 下 降和 鼓室 积液 为 主 要特 征 的非化 脓性 炎症 ,严 重影 响患儿 的生 长 发育和 生活 质量 ; 目前关 于该疾 病 的病 因和发 病机 制还 未完 全掌 握 ,为 了提 高儿 童分
果 的数据 比较来看 ,两组患儿在 中耳积液时 间、复 发率和感 染率上 比
如下 。
2 . 1两组患儿 中耳积 液时间 比较 :统计 结果显示 ,观察组 ( n = 3 0 )中
耳积液时间为 ( 8 . 1 土0 . 9 )d ,对照组 ( n = 3 0 )中耳积液时间为 ( 1 1 - 3
±1 . 2 )d ;两组 患 儿 中耳积 液 时 间 比较 ,观 察 组 明显 低 于 对 照组 ( t = 6 . 2 6 1 3 , P = 0 . 0 0 0 0 )。 2 . 2两 组 患儿预 后 比较 :随访 结果 显 示 ,观察 组 ( n = 3 0 )复发 率为 3 . 3 3 % ( 1 / 3 0 ) ,对照 组 ( n = 3 0 )复发 率为 1 3 . 3 3 % ( 4 / 3 0 )l两 组患 儿复 发率 比较 ,观察组 低于对 照组 ,统 计学差 异显 著 ( : 6 . 5 4 7 8 , P = 0 . 0 1 0 5 ) 。观察 组 ( n = 3 0 )感 染率 为 3 . 3 3 % ( 1 / 3 0 ) ,对 照 组 ( n = 3 0 )感 染率 为 1 O . 0 0 % ( 3 / 3 0 );感染率 比较 ,观察 组 低于对 照 组 ,无统计学差异 ( = 3 . 5 7 5 8 , P = 0 . 0 5 8 6 )。
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连海滨【摘要】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平均分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析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腺样体切除,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感染率情况.结果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儿复发率及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应用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但能提高患儿总有效率,还能减少患儿术后复发率及感染率,促进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12【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腺样体切除;耳内镜;鼓膜置管;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耳鼻喉【作者】连海滨【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山西长治0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其具有易复发、顽固性的特点,是引起儿童传导性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给儿童的日常生活与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1]。
近几年,该疾病被广大耳鼻喉科高度重视,为了观察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案[2],有研究表明,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取得患者的认可[3]。
鉴于此,本文笔者通过对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就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00例进行研究,现将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平均分组,每组5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2017年美国儿童协会等联合制定的分泌性中耳炎相关诊断标准,且均表现为耳痛、耳鸣、耳闭塞感、听力下降等症状。
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鼓膜置管术治疗,随访6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儿听力变化、中耳积液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术后纯音听力均提高,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中耳积液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听力,减少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是由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或免疫反应等引起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涉及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及免疫反应等,病因多与腺样体肥大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有关[1]。
主要临床表现为鼓室积液、听力下降,在小儿听力受到影响时家长才发现就诊,常常延误病情,治疗不及时的患儿可引起听力障碍、语言发育不良等,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3]。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尽早恢复听力至关重要,临床多采用鼓膜置管术,同时合并腺样体肥大因素的患儿,可采用腺样体切除术[4]。
本研究选取11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均行鼻咽侧位线摄片检查或纤维鼻咽镜检查,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5];(2)取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3)排除精神病史、耳聋家族史、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等。
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67例疗效观察

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67例疗效观察目的:探究分析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9月收治的67例(120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4例(60耳),对照组33例(60耳),对照组患者采用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感染率和复发率,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标签: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多发病,发病人群以儿童为主,如不及时治疗,将会给儿童的听力产生影响,导致听力下降[1]。
笔者对我院收治的34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9月收治的67例(120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4例(60耳),对照组33例(60耳),其中,研究组:男21例(32耳),女13例(28耳),年龄5~13岁,平均年龄(5.8±1.2)岁,病程4个月~16个月,平均病程(6.2±1.1)个月;对照组:男19例(30耳),女14例(30耳),年龄6~14岁,平均年龄(5.9±1.3)岁,病程5个月~17个月,平均病程(6.3±1.2)个月。
所有患者经纯音测听,结果显示为传导性耳聋,声导抗鼓室压为C型图或者B 型图,电子鼻咽镜检查,患者的腺样体肥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实用医学2016年12月第28卷第12期•1657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 S评分、SD S评分比较分组别例数SA S评分SD 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10059.63±5.0629.16±3.16*60.12±3.4130.01±2.ir对照组10058.99±5.2635.67±4.15*59.97±3.6139.67±2.06*f值0.3921 5.58140.135114.6501”值> 0.05<0.05>0.05<0.05注:与治疗前相比,*f>5.5814,P<0.05。
素[5]。
除此之外,操作刺激、气腹等也是 PONV的重要手术因素。
西医治疗主要 采用静脉注射止吐药物,临床效果不佳。
中医学认为恶心呕吐主要由胃失和 降、升降失调、气逆于上造成[6!。
生姜属 于姜科植物,具有和胃、止吐、降逆等多 种功效。
其中姜的新鲜根茎,味辛、性 温,入脾、胃经,可用于呕吐、感冒风寒、泄泻及胀满等治疗。
从生姜的成分组成 来看,姜烯、姜辣索、姜烯酮是主要成分。
其中姜烯酮可作用于人体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以通经活络,同时还 能有效促进神经、体液的调节,进而达到 止吐的作用;姜烯、姜辣索则具有良好的 胃黏膜保护作用。
另外,有文献报道,生 姜还能抑制消化道平滑肌的蠕动,同时还能阻断胃肠反应和恶心反应,预防PONV的发生[7]。
刮痧疗法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具有活血化瘀、清热消肿及调节阴阳等多种作用。
研究显示,刮痧疗法还具有镇痛、排除毒素、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M。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PONV治疗总有效率、食欲恢复率均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均户< 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
参考文献:[1]洪艳燕.刮痧疗法在鞍麻术后头痛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6⑵:73-74.[2]刘志强,李海冰,王捃,等.多模式止吐疗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32(4):447-449.[3]凌艳,洪艳燕.刮嘛疗法与传统方法治疗肛肠科鞍麻术后头痛的对比研究m.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67-68,74.[4]司世雷.刮痧的治疗作用、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J].健康向导,2011,19(1):44-45.[5]王玉荣,高林花,姜成林.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59例[J].中国民间疗ifc2013,13W:23.[6] Alghanem SM, Massad IM, Rahed EM, etal. Optimization of anesthesia antiemeticmeasures versus combination therapy usingdexamethasone or ondansetr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 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J].SurgEndose,2010,24(16):353-358.[7]宋彩芳,张娅娅,杨秀英•浅议中医泡脚对人体的保健作用[J].健康必读,2012,20(8):47-48.[8]薛芳,卢玲.姜片敷脐联合西药治疗肿瘤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2):83-84.收稿日期:2016-09-10(本文编辑:孙海儿)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观察郎东旭【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分泌性中耳炎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给予鼓膜置管术,观察组行腺样 体切除术联合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
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患儿中耳积液时间、纯音听力情况、不良反应 发生率及复发率。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耳积液时间短于对照组,纯音听力情况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结 论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时间短,纯音听力改善明显,治疗有效 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
【关键词】中耳炎;鼓膜置管术;腺样体切除术;疗效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6.12.063【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6)12-1657-03分泌性中耳炎是指患者发生中耳积作者单位:315700浙江省象山,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通信作者:郎东旭,Email: langxu- dongl2311@ 液及听力下降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 '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伴有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严重者摇头可听见水声。
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呈玻珀色或色泽发暗,部分患者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气近年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逐渐提升,且发病年龄逐年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
目前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多采用鼓膜置管术,可以保证患者中耳通气状态1年至1年半,但部分患者由于合并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易反复B]。
为进 一步探讨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 体切除术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的临 床疗效,笔者收集分泌性中耳炎患儿90 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⑴有分泌性中耳炎临典型床表现;(2)行多导 睡眠监测及鼻内镜检测明确诊断为分泌 性中耳炎;(3)经保守治疗无显著治疗效 果。
(4)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5)监护 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合并耳内肉芽肿、占位性病变及急慢 性中耳炎等耳内病变;(2)合并脑炎、肾 病综合征、癫痫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影 响本次治疗。
1.2 —般资料收集2014年11月至 2016年1月浙江省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5例。
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 龄3〜10岁,平均(5.52±0.73)岁;病程 2〜20个月,平均(9.15±1.39)个月。
对 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10岁,平均(5.93±0.82)岁;病程2〜20个月,平均(9.15±1.39)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行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
平卧位全身麻醉,固定患儿 头部,1%麻黄碱滴鼻液对患儿进行滴鼻 收缩处理。
耳科显微镜辅助操作,切开 鼓膜,将鼓膜内积液尽可能吸出。
若鼓 膜腔内积液黏稠,则需对鼓膜腔进行冲 洗,选取地塞米松与糜蛋白酶注射液混 合冲洗。
吸尽积液后进行置管,选取哑 铃型的硅胶通气管(直径为1.14 mm), 置管后需维持管腔的通畅及置管位置。
观察组行腺样体切除术联合显微镜下鼓 膜置管术。
在耳鼻内镜电视监视下进行 腺样体切除,利用70°鼻内镜对患者腺样 体进行充分暴露,使用腺样体刮匙切除 中间部位的腺样体切除,并将切去部位 保留,必要时送病理检测。
对剩余部位 腺样体利用弯头电动的切割器进行完整 切割,切割完成后对切割部位用纱球进 行压迫止血。
在切除过程中需注意对腺样体周围脏器组织包括咽口、咽鼓管等结构的保护。
腺样体切除后行与对照组相同的鼓膜置管术,注意手术及麻醉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
1.4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儿中耳积液时间、纯音听力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1.5临床疗效评估标准[5](1)显效:听力恢复正常,鼓膜结构及功能恢复正常,鼓室导抗图为A型,无其他临床表现;(2)有效:听力改善超过10 dB,鼓膜结构及功能有显著改善,鼓室导抗图为B转C型或者是C转A型,其他临床症状有改善;(3)无效: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1_6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示准差表示,采用r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甩t r2检验』<0_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11%。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钱义<^=4.44,尸<0.05)。
2.2两组中耳积液时间、纯音听力情况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中耳积液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纯音听力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见表 1。
23两组不良碰发生率及餓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1例发生脱管,1例发生耳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44%;3例复发,复发率为6.67%。
对照组5例发生脱管,4例发生耳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10例复发,复发率为22.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7、4.41,均尸<0.05)。
以上患儿给予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缓解或消失。
3讨论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科炎症疾病,是常见的儿童耳鼻喉疾病。
多数患者会有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等临床表现,严重者会导致传导性耳聋[4]。
分泌性表1两组中耳积液时间、纯音听力情况比较组别例数中耳积液时间〇1)纯音听力(dB)对照组4511.31±1.1519.15±1.29观察组458.68±0.8222.02±2.31灌12.497.28P值<0.05<0.05中耳炎的发病与咽鼓管阻塞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咽鼓管是中耳于外界环境的唯一通道,当咽鼓管由于各种原因发生阻塞时,中耳的气体被中耳黏膜吸收,鼓膜腔内出现负压,黏膜的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聚积于中耳,从而形成中耳积液气因此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采取纖置管术能有效改善咽鼓管通气,进而改善患者临床表现。
但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单纯行鼓膜置管术治疗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容易复发[6]。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患儿腺样体肥大是弓丨发咽鼓管占位病变,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因此腺样体切除的联合鼓膜置管术成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方案[7]。
内镜电视监视下电动切割浙腺样体切•显微镜下鼓麗管术’手术撕清晰,鼓膜切开部位准确,病变部位切除彻底,术后不良反应少,对周围组织结构影响小,复发率低气本研翅示,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中耳积液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纯音听力情况高于对照组(均P<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