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阶梯上的国土

合集下载

中国三大阶梯地形图

中国三大阶梯地形图

中国三大阶梯地形图
三大阶梯的分界线是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中国第一阶梯盆地:柴达木盆地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之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中国第二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有: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米。

中国第三阶梯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总体特征:
我国西部的海拔高,东部海拔低,所以地势整体是呈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分为了三级阶梯,并且最终向海洋倾斜,我国的东部属于沿海地区。

这一特点也使我国的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比如长江和黄河。

地形方面:多种多样,世界五大地形都具备,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其中我国以山地居多,山区面积非常广大。

中国地理之三级阶梯上的国土

中国地理之三级阶梯上的国土

•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 陵,东南丘陵
• 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 线: •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 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 大兴安岭—太行 中国的三大阶梯指的是中国 的三种不同的地形区。 • 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500米 以上。 • 第二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 • 第三阶梯:大部分海拔在500 米以下。
• 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 祁(qi)连山之南、横断 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 贵高原。盆地有:准噶(gá) 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 盆地

中国三级阶梯如何形成,主要受到什么的控制

中国三级阶梯如何形成,主要受到什么的控制

问题:我国的三级阶梯地貌格局是何时形成的?主要受什么因素控制?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主要分为三级阶梯(图1):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区,海拔达4000-5000m,主要为帕米尔-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的以西地区,海拔达1000-2000m,主要是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也在其中;第三级阶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的以东地区,海拔达500m以下,主要是我国东部的低山丘陵及平原区(朱膺,1989)。

图1 三级阶梯式的中国地形根据地史学教程(刘本培,全秋琦,1996)可知第四纪青藏高原的剧烈抬升和东部边缘海的显著下降是造成我国现在地势西高东低的根本原因。

具体分析是由于第四纪时印度板块继续向北移动,导致青藏高原剧烈隆升,并带动周缘山系的回春,形成中国西部高原、山系和盆地相间的地势。

太平洋板块向西继续俯冲,导致中国东部拉张断陷再次出现,形成一系列北北东向的沉积盆地、断块山脉和长白山等近期火山喷发。

青藏高原的隆升在三级阶梯地形的形成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青藏高原在以时间为坐标的隆升过程中,高原的范围、高度都是呈阶段性递增的。

其定型之时也许就是三级阶梯地貌格局形成之时。

吴珍汉等人通过对高原南北盆地-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对比发现--祁连山和高喜马拉雅的逆冲时间相同,说明青藏高原在渐新世基本定型(吴珍汉,吴中海等人,2007)。

然而根据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晚新生代沉积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推算,上新世中晚期(3~4MaBP)除少数山系外的广大青藏地区处于准平原(主夷平面)状态,海拔一般在1000m以下。

上新世晚期(316~2148MaBP)高原内部的断陷盆地和周边低地(喜马拉雅山的Karewa盆地、西昆仑山北麓、临夏盆地等)开始堆积磨拉石型粗粒沉积,它们是青藏高原最近一期强烈隆升的记录,最近300多万年来高原隆升了近3500m。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小学品德教案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小学品德教案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小学品德教案第一章:国土意识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土的概念,知道国土包括陆地和海洋。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国土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国土的定义和分类2. 我国国土的特点3. 国土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热爱国土的情感教学活动:1. 观看国土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国土的美丽和辽阔。

2. 讲解国土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国土的基本知识。

3. 讲述我国国土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土优势。

4. 开展国土知识竞答活动,检验学生对国土知识的理解。

5. 分享热爱国土的故事,引导学生培养热爱国土的情感。

第二章:节约资源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知道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我国资源的现状2. 节约资源的重要性3. 节约资源的方法4.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教学活动:1. 观看我国资源现状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资源紧缺的现状。

2. 讲解节约资源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节约资源的必要性。

3. 教授节约资源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节约资源。

4. 开展节约资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节约资源的习惯。

5. 分享节约资源的故事,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节约资源行动。

第三章:环境保护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表现2.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 保护环境的方法4.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问题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讲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3. 教授保护环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保护环境。

4. 开展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保护环境的习惯。

5. 分享保护环境的故事,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第四章:法治意识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知道法律的作用。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地理中国——中国地表的三阶地段

地理中国——中国地表的三阶地段

地理中国——中国地表的三阶地段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中国自西向东形成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平原-东南大陆架与太平洋底盆地相连。

中国大陆地形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梯。

中国大陆三大阶梯的第一阶梯: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之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第二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000-2000米。

第三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上图中紫色部分为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黄橙色部分为第二阶梯--黄土和内蒙古高原;
绿色部分为冲积平原和丘陵。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河网密布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三级阶梯上的国土》通用课件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三级阶梯上的国土》通用课件

资源差异
生态差异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第三阶梯农业资源丰富。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需要加强保护;第三阶梯人口密集,需要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03
我国国土资源分布与利用
国土资源的分布特点
01
02
03
东南部地区
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资 源需求量大,但资源相对 贫乏。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 会五上《三级阶梯 上的国土》通用课 件
目 录
• 课程导入 • 三级阶梯的地理特征 • 我国国土资源分布与利用 • 保护国土资源的措施与建议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导入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国土的三个阶梯,理解各阶 梯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 生活的影响。
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如地 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模式,学生可 能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实例 和图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
课程展望
内容拓展
在未来的课程中,可以进一步探讨我国国土的开 发和保护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科交叉
可以结合地理、历史、经济等多学科知识,让学 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国土。
保护国土资源的意义
维护国家安全
国土资源是国家安全的重 要组成部分,保护国土资 源有助于维护国家的领土 完整和主权。
促进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 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保护国土资源有利于保障 国家资源的稳定供应,为 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 动提供支持。
05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
内容总结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我国国土的三 个阶梯,包括阶梯的划分、地理 特征、人口分布以及经济状况。 通过学习,学生对我国的国土有

常识判断七十八:“中国地形三大阶梯”的相关常识

常识判断七十八:“中国地形三大阶梯”的相关常识

常识判断七十八:“中国地形三大阶梯”的相关常识“中国地形三大阶梯”的有关常识也是公职类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整理出“中国地形三大阶梯”相关常识,供大家参阅。

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突出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逐级下降,地势可划分为中国第一级阶梯、中国第二级阶梯与中国第三级阶梯共三级阶梯。

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一、中国地形第一阶梯盆地:柴达木盆地;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之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二、中国地形第二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有: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米。

四、中国地形第三阶梯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其中,我国最大的丘陵是东南丘陵。

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刷题巩固【例题】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A、塔里木盆地B、云贵高原C、柴达木盆地D、黄土高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它们的北、东缘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在我国四大盆地中平均海拔最高,素有“聚宝盆”之称。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这里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其东部边缘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伏牛山、巫山、雪峰山等,它们的东麓是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主要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故正确答案为C。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逐级下降,地势可划分为中国第一级阶梯、中国第二级阶梯与中国第三级阶梯共三级阶梯。

那么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一二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二三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中国三级阶梯地域范围
中国第一阶梯
盆地:柴达木盆地;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之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中国第二阶梯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有: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米。

中国第三阶梯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其中,我国最大的丘陵是东南丘陵。

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大陆向海洋自然延
伸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