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1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2010.10)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2011年高考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2011年高考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绯(fěi)闻标识(zhì) 潜(qián)意识流言蜚(fēi)语B.骠(piào)骑辟(bì)谣电饼铛(chēng)间(jiān)不容发C.责难(nàn)泄露(lòu) 刎颈(jǐng)交便(biàn)宜行事D.靓(liàng)丽走穴(xué) 捞(láo)稻草不肖(xiào)子孙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野彘睥睨前倨后恭祗候光临B.涅槃泥淖暴殄天物炫于名利C.诀别窠臼捶心泣血绳池之会D.狼籍椽吏铁杵磨针脱颖而出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2011CCTV形象中国•非常自我造型•形象代言人选拔大赛”将在湖南拉开帷幕。

欲知详情,欢迎央视网站。

②曹操高陵的发现,了古代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信的。

③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我们终将分离。

A.登陆验证虽然B.登录印证虽然C.登录验证即使D.登陆印证即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王刚一直想买一套中华书局八十年代出版的《史记》,这次去上海出差,终于买到了一套,真是妙手偶得啊!B.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C.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D.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图片报》评出了德甲新赛季六轮后迅速蹿红的“十大新星”,其中三人即将被勒夫召入新一届的德国国家队。

B.上海世博会10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香港活动周为游客安排了包括音乐、舞蹈、粤剧、电影、时装表演、设计、艺术以及智能卡先进应用科技展览在内的一连串内容。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测试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测试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C(A劲jìng,B黯然,C思辨) 2.B 3.A(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此处取第①个意思。

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同等看待。

可改为“顾此失彼”。

大而不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此处望文生义。

如履薄冰:形容非常谨慎、小心翼翼的样子。

对象不当。

) 4.A(B项,结构混乱。

“借口……为名”杂糅,可表述为“借口……”或“以……为名”。

C项,否定不当,“避免”与“不再”连用导致表意错误;D项,约数重复,去掉“近”或“余”。

) 5.B D(A是就微信阅读人数和其地位而言的,B项是就读者订阅的内容而言的,C项是就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努力迎合读者偏好而言,此三项都是对文章部分内容的概括,不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

) C(“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无中生有。

) 8.D(“也必会引领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幸福”错,原文说的是“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

) B(没有,不) 10.D(D项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介词,和/动词,结交;B项于是,就/才;C项介词,用/连词,因为) 11.B 12.D(D项中“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错,应为“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

) 13.(1)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判断句、产、奉、羞、“何以台为”,每点1分) 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每句1分) 14.(1)上片先写送别时的凄苦怅惘。

前三句连用三个有关送别的典故,描绘了一幅情致缠绵的离别图景,表达了送别时凄苦怅惘的心境。

(2分)再写别后的怨春怀人之情。

残红凋落,莺声刺耳,进一步抒发了别后怨春怀人之情。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一诊试题(定稿)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一诊试题(定稿)

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6页,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7-9页。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C、H、O、N、P 是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C.糖蛋白、抗体、受体、限制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D.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2.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均具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②ATP是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③都具有作为蛋白质合成“机器”的核糖体④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⑤共用一套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基础进行的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④⑤ D.①②③3.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A.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4.下列几种细胞中核仁相对较小的是()A.胰腺细胞 B.肿瘤细胞 C.神经细胞 D.胚胎细胞5.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以下与染色体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染色体在没有复制的时候为染色单体B.进行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中不存在染色体的形态C.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每条染色体上具有1个DNA分子D.由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所以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6.下图分别是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细胞壁B.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C.三种细胞中只有a、b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DNAD.a、b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 c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7.酶和A TP在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以下关于酶和A 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具有催化功能的酶都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B.ADP合成ATP时,能量储存在远离A的第三个高能磷酸键内C.寒冷时,ATP可以水解成ADP和Pi,同时释放能量维持体温D.酶在合成时需要ATP, ATP在水解和合成时也需要酶8.下列物质中,可以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的有()A.水、二氧化碳、ATP B.氧气、水、ATPC.水、ADP、Pi D.ADP、C3、水9.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8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文科) 2011.3第Ⅰ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2)(1)0,|30U R A x x x B x x ==+->=-≤<集合,则()U A C B 为( )(A ){}|20x x x <-≥或 (B ){}|21x x x <->或 (C ){}|30x x x <-≥或 (D ){}|31x x x <->或2.已知(3)z ⋅=-(i 是虚数单位),那么复数z 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内的(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已知1,90,23,4,,a b a b c a b d ka b c d k ==︒=+=-⊥=与的夹角为且若则( ) (A )-6(B )6(C )3(D )-34.等比数列{a n }中,a 1+a 2=30,a 3+a 4=60,则a 7+a 8=( ) (A )120(B )180(C )240(D )2705.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命题“若x 2=1,则x =1”的否命题为:“若x 2=1,则x ≠1”. (B )“x =-1”是“x 2-5x -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 )命题“埚 x ∈R ,使得x 2+x +1<0”的否定是:“坌 x ∈R ,均有x 2+x +1<0”. (D )命题“若x =y ,则sin x =sin y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6.已知实数x ,y ,满足3x +5y >3-y +5 -x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x +y <0(B )x +y >0(C )x -y <0(D )x -y >07.某人骑自行车沿直线匀速旅行,先前进了a 千米,休息了一段时间,又沿原路返回b 千米(b <a ),再前进c 千米,则此人离起点的距离s 与时间t 的关系示意图是( )8.,各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正三棱锥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 (A )4π(B )43π(C )2π(D )3π9.已知△ABC 的三边长为a 、b 、c ,满足直线ax +by +c =0与圆x 2+y 2=1相离,则△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0.抛物线y 2=-12x 的准线与双曲线22193x y -=的两条渐近线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 (A)(B)(C )2(D11.定义行列式运算11a b212212a ab a b b =-,将函数()f x =s i n 2c o s 2x x 的图象向左平移t (t >0)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偶函数,则t 的最小值为( ) (A )12π(B )6π (C )512π (D )3π 12.已知函数21()()log 3xf x x =-,正实数a 、b 、c 满足f (c )<0<f (a )<f (b ),若实数d 是函数f (x )的一个零点,那么下列5个判断:①d <a ;②d >b ;③d <c ;④c <a ;⑤a <b .其中可能成立的个数为( ) (A )1(B )2(C )3(D )4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蓝圆珠笔直接写在试题卷中;作图时,可用2B 铅笔,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在草稿纸上答题无效.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45,ABC a b B A ∆==∠=︒∠=中则 .14.若在区域24000x y x y +-≤⎧⎪≥⎨⎪≥⎩内任取一点P ,则点P 落在单位圆x 2+y 2=1内的概率为 .15.对任意非零实数a 、b ,若a 茚 b 的运算原理如图所示, 则2121(log 8)()3-⊗= .16. 函数f (x )在(-∞,+∞)上为偶函数,且f (x+1)=- f (x ),且在[-1,0]上是增函数,下面关于f (x )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f (x )是周期函数;②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 ③f (x )在[0,1]上是增函数;④f (x )在[1,2]上是减函数; ⑤f (2)= f (0);⑥1(,0)2是一个对称中心.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310,tan cot .243ππααα<<+=-(Ⅰ)tan ;α求的值(Ⅱ)225sin 8sincos11cos 82222.2ααααπα++-⎛⎫- ⎪⎝⎭求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一个简单多面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如图所示,它的主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视图为正方形,E 是PD 的中点.(Ⅰ)求证:PB ∥平面ACE ; (Ⅱ)求证:PC ⊥BD ; (Ⅲ)求三棱锥C-PAB 的体积.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学校举行“科普与环保知识竞赛”,并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均为整数),所得数据的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至右前3个小组的频率之比为1∶2∶3,第4小组与第5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175和0.075,第2小组的频数为10.(Ⅰ)求所抽取学生的总人数,并估计这次竞赛的优秀率(分数大于80分);(Ⅱ)从成绩落在(50.5,60.5)和(90.5,100.5)的学生中任选两人,求他们的成绩在同一组的概率.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a n}是非常值数列的等差数列,S n为其前n项和,S5=25,且a1,a3,a13成等比数列;(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设21nnba=+,T n为数列{b n}的前n项和,若T2n-T n≥t对一切正整数n恒成立,求实数t的范围.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 x2+ax-ln x-1(Ⅰ)当a=3时,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Ⅱ)函数f(x)在(2,4)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点B (-1,0),C (1,0),P 是平面上一动点,且满足.PC BC PB CB = (Ⅰ)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Ⅱ)直线l 过点(-P 的轨迹交于不同两点M 、N ,直线OM 、ON (O 是坐标原点)的倾斜角分别为琢、茁.求琢+茁的值.数学(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ACBCD BCDCA AB 二、填空题: 13.233ππ或14.16π 15. -3; 16. ①②⑤⑥三、解答题:17.解:(Ⅰ)由110tan cot 3tan 10tan 30,tan 3tan ,33αααααα+=-++==-=-2得即或 …………………………………………3分3,tan 3.24ππαα<<=-又所以为所求 …………………………………………5分(Ⅱ)221cos 1cos 5sin 8sincos11cos 854sin 11822222αααααααπα-+++-++-=⎛⎫- ⎪⎝⎭== …………………………9分=…………………………………………………………………………11分=……………………………………………………………………………………12分18.解:(1)连接BD ,BD ∩AC=O ,连接OE ,易知OE 是△BPD 的中位线,∴BP ∥OE ,OE 奂 平面ACE ,∴PB ∥平面ACE. ……………………………………………………4分(2)俯视图为正方形,即ABCD 是正方形,∴AC ⊥BD ,∵PA ⊥平面ABCD ,∴PA ⊥BD ,PA ∩A C=A ,BD ⊥平面PAC.PC 奂 平面PAC .∴PC ⊥BD………………………………………………………8分 (3)易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PA=1,V C-PAB = V P-ABC =111111.326⋅⋅⋅⋅= ……………………………12分 19.解:(Ⅰ)设第一小组的频率为x ,则 x+2x+3x+0.175+0.075=1,解得x=0.125.第二小组的频数为10,得抽取顾客的总人数为1020.125⨯=40人. …………………3分依题意,分数大于80分的学生所在的第四、第五小组的频率和为0.175+0.075=0.25,所以估计本次竞赛的优秀率为25%. ………………………6分(Ⅱ)落在(50.5,60.5)和(90.5,100.5)的学生数分别为0.125×40=5;0.075×40=3.…………………………………7分落在(50.5,60.5)的学生设为:A i (i =1,2,3,4,5);落在(90.5,100.5)的学生设为: B j (j =1,2,3),则从这8人中任取两人的基本事件为:(A 1,B 1),(A 1,B 2),(A 1,B 3),(A 2,B 1),(A 2,B 2),(A 2,B 3),(A 3,B 1),(A 3,B 2),(A 3,B 3),(A 4,B 1),(A 4,B 2),(A 4,B 3), (A 5,B 1), (A 5,B 2), (A 5,B 3), (A 1,A 2), (A 1,A 3), (A 2,A 3),(B 1,B 2),(B 1,B 3),(B 1,B 4),(B 1,B 5),(B 2,B 3),(B 2,B 4),(B 2,B 5),(B 3,B 4),(B 3,B 5), (B 4,B 5),共28个基本事件;……………………………………………………………………10分其中“成绩落在同一组”包括(A 1,A 2), (A 1,A 3), (A 2,A 3),(B 1,B 2),(B 1,B 3),(B 1,B 4),(B 1,B 5),(B 2,B 3),(B 2,B 4),(B 2,B 5),(B 3,B 4),(B 3,B 5),(B 4,B 5),共包含13个基本事件,故所求概率为1328. ……………………………………12分 20.解:(Ⅰ)设{ a n }的公差为d ,15353255525,22a a a S a +====∴a 3=5. …………2分a 1,a 3,a 13成等比数列.则25=(5-2d )(5+10 d ),解得d =2,d =0(舍). ............4分 a n = a 3+(n -3)d =5+(n -3).2=2 n -1.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a n =2 n -1,n ∈N *. (5)分(Ⅱ)221111,1,121123n n n b T a n n n====+++++-+ ……………………………6分 2111,122n n n A T T n n n=-=+++++令则………………………………………………8分11111112322122n n A A n n n n n n +⎛⎫⎛⎫-=+++-+++⎪⎪+++++⎝⎭⎝⎭111110,121222221n n n n n =-++=-+>+++++……………………………………10分 11.2n A A ∴≥=实数t 的取值范围为:12t ≤ ……………………………………………12分21.解:(1)1()2f x x a x '=-+- ……………………………………………1分212313,()23;x x a f x x x x-+'==-+-=-时212310,1,2x x x x -+>><解得或……………………………………………4分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在区间(0,12),(1,+∞)上f ′(x )<0. 函数f (x )为减函数;在区间(12,1)上f ′(x )>0. 函数f (x )为增函数. …………………6分 (2)函数f (x )在(2,4)上是减函数,则1()20f x x a x'=-+-≤,在x ∈(2,4)上恒成立.……………………………………………7分11202(2,4).x a x a x x x-+-≤⇔+≥∈在上恒成立……………………………9分 1()2g x x x =+易知函数在(2,4)上为增函数.19()22.22g x ∴>+=……………………………………………………11分 实数a 的取值范围9(,].2a ∈-∞ ……………………………………………………12分22.已知点B (-1,0),C (1,0),P 是平面上一动点,且满足.PC BC PB CB = (Ⅰ)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Ⅱ)直线l 过点(-)且与动点P 的轨迹交于不同两点M 、N ,直线OM 、ON (O 是坐标原点)的倾斜角分别为琢、茁.求琢+茁的值.23.解:(Ⅰ)设P (x ,y ),则PC =(1- x ,-y ),BC =(2,0),PB =(-1- x ,-y ),CB =(-2,0),……………………………………………………………………………1分22,(1)()22(1),PC BC PB CB x y x =∴-+-=+……………………4分化简得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y 2=4x . …………………………………………………6分(Ⅱ)由于直线l 过点(-,且与抛物线y 2=4x 交于两个不同点,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一定存在,且不为0.:(4)l y k x -=+设 ……………………………………………………………………7分 22(4),4(160,4y k x x ky y k y x⎧-=+⎪-++=⎨=⎪⎩消去得,22244(160,0.22k k k k ---∆=-+><<≠且 12124,16y y y y k k+==+……………………………………………………………9分 12121212tan tan tan()1tan tan 1yy x x y y x x αβαβαβ+++==-- ………………………………………………10分 1212121244164()161631y y y y y y y y k++====-- …………………………………12分 70,0,02..66ππαπβπαβπαβαβ<<<<∴<+<∴+=+=或 7.66ππαβ+所以的值为或 …………………………………………………………14分。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D (A“本质特征”表述错误,“首要因素”于文无据;B说法绝对,故事性和诗性可以适度兼容;C“取决于”表述不当,小说与诗歌在营造意境方面存有差别,且小说的诗性不仅仅体现在营造意境这一个方面。

)2.B (A“不追求作品的道德教化作用”错;C以偏概全;D对孙犁小说特点概括有误,文中无据。

)3.D4.①对比论证法。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将孙犁与一般小说家的创作方法进行对比,说明他重在发掘人物的灵魂美、人情美,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

②引证法。

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指出小说意境常常借助场景来营造。

③例证法。

运用《荷花淀》里水生嫂听说丈夫要随队出征时手指震动了一下的细节,论证孙犁善用白描手法表达丰富意味。

(每少一个要点扣掉1分。

)(答出两点得4分,一点2分,其中论证方法1分,分析1分。

)5.①端正心态:反对过度沉迷故事性、通俗化、商业化,摈弃浮躁,淡泊名利,自觉追求。

②生活诗化:对客观生活进行艺术提炼加工,改造成诗意的生活。

③表达诗化:运用隐喻、象征、反讽、复义等诗性手法,寄托深层意蕴。

④形象诗化: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发掘灵魂美、人情美,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

⑤意境诗化:移情入景,物我交融,描摹创设别有韵致的意境。

⑥语言诗化:锤炼语言,使其富有诗的特质、诗的美感。

(每个要点1分。

)(材料一:端正个人心态或者抵制社会环境的浮躁、商业化,2分;材料二:以诗意的态度改造生活或对生活进行异质化处理、改造,2分;材料三:文学创作过程中,对人物、意境、语言等方面诗化,使作品充满诗意,2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6分)6.A (“表现了老爷子……迷信”错。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智慧。

)7.D (“对人物的刻画长于简笔勾勒”错,有很多是工笔细描)8.房东老爷子是一个淳朴粗犷(赤诚、朴实、朴素、率真、善良、豪气、勇猛)的边地老人形象,(1分,关键词为粗犷、豪气、勇猛)他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相处有原则),(1分,关键词为“自然”,只要答出敬畏自然的意思即可得分)自信而有智慧(聪明、机智、机警、机敏皆可),(1分,关键词“有智慧”及其近义词即可)思想深邃(有思想、有哲理、懂世事皆可)(1分,关键词“有思想”及其近义词即可)9.①环境人物方面:“边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在辽西边陲,“老人”点明人物的年龄特征;奠定了一种沧桑厚重的情感基调。

山师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师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师大附中2011级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 I 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感喟./慰.藉盘桓./城垣.模.样/模.仿悲恸./恫.吓B.媲.美/包庇.回溯./塑.料花圈./圈.养大阪./皈.依C.纨绔./跨.越市侩./污秽.强.迫/倔强.粳.米/菁.华D.痉.挛/靓.妆噱.头/戏谑.开拓./拓.本档.案/当.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3.将下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台湾当局_________下,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致函联大主席,要求将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列入第62届联大议程,中国政府对此坚决反对。

②中国历史悠久,一些旧的观念在有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然而在今天这个转型的时代,已经有很多人开始_________如何转换思维方式,以适应新的生活。

③王瑶先生为《中古文学史论》撰写《自序》时提及:“在属稿期间,每一篇写成后,我都先请朱佩弦老师过目,得到的启示和指正非常多。

已故的闻一多老师,也曾给过我不少的_________。

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参考答案新

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参考答案新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8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参考答案(2010.10)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C A绯(fēi)闻B辟(pì)谣D捞(lāo)稻草2.A B眩于名利C椎心泣血 D 掾吏3.B (1)[登陆][动]①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特指作战的军队登上敌方的陆地;~演习台风~②比喻商品打入某地市场:这种新型空调已经~上海市场。

[登录][动]①登记:~在案。

(2)注册。

“注册”是指计算机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取得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认可。

②印证:证明与事实相符合。

验证:通过试验得到证实。

(3)虽然,表示是必然的事实,转折关系;即使,假设关系。

4.D A.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不合语境,可改为“如愿以偿”。

B连篇累牍:指用过多篇幅叙述,不指错别字多。

C“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这里不能把外国运动员”和“本土选手”比作“椟”(外表很美但价值不大的木匣子)和“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的关系。

D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符合语境。

5.B A.“蹿红”就是“迅速走红”,重复累赘,去掉“迅速”;C.“绝不会空手而归”残缺主语;D.“阅读精神”搭配不当。

二.6.D(文中无此信息,无中生有)7.C(ABD分别表现了司马迁、江东父老和本文作者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却没有)8.B(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三.9.C 害:痛恨。

10.C均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借。

B①副词,于是,就;②介词,通过,经,由。

D①连词,于是,便;②副词,反而,竟然。

11.B“刻廉刚直”是“廉洁无私,刚正不阿”的意思。

④是说平原君意欲曲线救辟阳侯。

⑤是说平原君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宁愿身死。

⑥说的不是平原君。

12.C是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而自杀的。

第II卷(共114分)四.13.(1)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凭借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闻名。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说明: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诨.号/荤.菜拱券./证券.溃.脓/大杂烩.曝.晒/暴.殄天物B.桅.杆/不韪.桎梏./诰.命混.浊/浑.天仪焖.饭/闷.声闷气C.搽.粉/话茬.框.架/匡.扶呵.斥/打哈.欠痉.挛/泾.渭分明D.拘泥./泥.古旖.旎/绮.丽拮.据/结.果实苋.菜/瑕瑜互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重要的音近、形似或多音字,需要逐项分析、判断。

A 项,“溃脓”中的“溃”,动词,指(疮)溃烂化脓,应读“huì”、“大杂烩”中的“烩”,也是动词,属于形声字,应读“huì”;C项,“搽粉”中的“搽”,动词,形声字,读正常音,与“话茬”中的“茬”,都读“chá”;D项,“拘泥”,指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不自然,这里的“泥”,应读nì,泥古,泥:拘泥,固执,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而不知变通,“泥”,应读“nì”,注意“泥”这个字诗歌多音字,读“nì”的情况不多见,常见的也就这两个。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顼是()A.首饰水蒸气鳞次栉比民不为死,奈何以死惧之B.伸张闲功夫一塌糊涂敏于行而讷于言C.陨首发祥地以点代面识时务者为俊杰D.株连掉书袋见风使舵口惠而实不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一些常错的词语的读音,需逐项分析、判断。

A项,“民不为死,奈何以死惧之”根据字面意思,“为”应是“畏”,害怕的意思,“民不为死”应写作“民不畏死”;B项,功夫,是指本领,这里应是空闲的时间等,所以,“闲功夫”应是“闲工夫”;C项,“代”是代表,这里的意思应是:用一个点带动整个面,所以,“以点代面”应为“以点带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8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2010.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绯.(fěi)闻标识.(zhì) 潜.(qián)意识流言蜚.(fēi)语B.骠.(piào)骑辟.(bì)谣电饼铛.(chēng)间.(jiān)不容发C.责难.(nàn)泄露.(lòu) 刎颈.(jǐng)交便.(biàn)宜行事D.靓.(liàng)丽走穴.(xué) 捞.(láo)稻草不肖.(xiào)子孙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野彘睥睨前倨后恭祗候光临B.涅槃泥淖暴殄天物炫于名利C.诀别窠臼捶心泣血绳池之会D.狼籍椽吏铁杵磨针脱颖而出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2011CCTV形象中国·非常自我造型·形象代言人选拔大赛”将在湖南拉开帷幕。

欲知详情,欢迎央视网站。

②曹操高陵的发现,了古代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信的。

③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我们终将分离。

A.登陆验证虽然B.登录印证虽然C.登录验证即使D.登陆印证即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王刚一直想买一套中华书局八十年代出版的《史记》,这次去上海出差,终于买到了一套,真是妙手..偶得..啊!B.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C.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D.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图片报》评出了德甲新赛季六轮后迅速蹿红的“十大新星”,其中三人即将被勒夫召入新一届的德国国家队。

B.上海世博会10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香港活动周为游客安排了包括音乐、舞蹈、粤剧、电影、时装表演、设计、艺术以及智能卡先进应用科技展览在内的一连串内容。

C.只要顾客走到她的柜台,她就会送去亲切的问候,凡是真心买东西的顾客,她主动当好参谋,决不会空手而归。

D.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实质精神,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

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

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

《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

”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

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

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

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

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

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

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

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

”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

……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

”“东城,县东南五十里。

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

至今仍存十余处。

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6.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从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7.下列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般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

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默布。

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

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

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

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

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

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

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

”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

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

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

”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

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

吕太后惭,不可以言。

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

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

平原君辞曰:“狱.急。

不敢见君。

”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

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

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

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

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

”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

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

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而卒不诛。

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

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交捕欲治。

闻史至门,平原君欲自杀。

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

”遂自刭。

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

”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

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知:结交B.往税.凡五百金税:赠送C.大臣多害.群阳侯行害:害怕D.狱.急,不敢见君狱:案件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②以.郎事孝文帝B.①因.使人欲见平原君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①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D.①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②乃.先请,为儿所卖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平原君“刻廉刚直”的一项是①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②行不苟合,义不取容③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④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⑤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⑥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A.③④⑥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③⑥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朱建却不畏权贵,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而且还竭力谏止。

B.辟阳侯因罪下狱,从孝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

朱建威胁和利诱孝惠帝的宠臣为辟阳侯说情;吕氏集团覆灭后,朱建又为辟阳侯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C.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诛杀了辟阳侯。

孝文帝听说辟阳侯的许多计谋出自朱建,便欲逮捕朱建问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

D.朱建家境贫寒,母亲对他管教甚严,使朱建形成了“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品格,朱建拒交辟阳侯就与母亲有一定关系。

第Ⅱ卷(共114分)四、(28分)13.将下面《史记》课文内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2分)(1)廉颇为赵将伐齐,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4分)(《廉颇与蔺相如》)(2)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

(4分)(《晁错》)(3)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4分)(《赵氏孤儿》)(4)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3分)(《管鲍之交》)(5)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3分)(《井陉之战》)(6)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4分)(《垓下之战》)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史记·廉颇与蔺相如》)高山仰止,。

(《诗经·小雅》)(2) ,时不利兮骓不逝。

(《史记·垓下之战》),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4)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五、(8分)15.山、水,是自然界中的事物,而在我国文化中,它们的组合又常寓含着某种理趣。

请依照下面的例句另举一个带“山、水”的熟语或名句,并写出它们所寓含的理趣。

(4分)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世事有时一时陷入困境,经过某种机缘又出现新的转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