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甘露醇对血管的损伤

合集下载

甘露醇应急预案

甘露醇应急预案

一、背景甘露醇作为一种高渗性组织脱水利尿剂,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于降低颅内压、治疗脑水肿等疾病。

然而,由于甘露醇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强,容易引起疼痛和药物外渗,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并发症风险。

为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甘露醇外渗的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1. 确保患者安全,减少甘露醇外渗引起的并发症;2. 提高医护人员对甘露醇外渗的应急处理能力;3.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与职责1. 应急小组:由医院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财务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预案的实施。

2. 应急处理小组:由护理部、药剂科、医务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组成,负责甘露醇外渗的应急处理。

3. 应急物资储备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和管理。

四、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医护人员对甘露醇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甘露醇外渗的认识;(2)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避免重复使用同一部位,降低外渗风险;(3)使用甘露醇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外渗迹象,立即停止输液;(4)做好患者教育,告知患者甘露醇外渗的可能性和处理方法。

2. 应急处理措施(1)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穿刺部位,抬高患肢;(2)用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缓慢回抽出渗出液,减少渗出液量;(3)湿敷:使用硫酸镁对渗出部位进行湿敷,利用硫酸镁的高渗作用促使组织水肿消退;(4)封闭:用普鲁卡因液对外渗部位进行局部封闭,降低局部恶性传导,减轻液体外渗和疼痛反应;(5)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坏死、溃烂等严重并发症,立即通知医生;(6)对发生外渗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3. 应急物资储备(1)注射器、穿刺针、无菌敷料、消毒液等;(2)硫酸镁、普鲁卡因液等;(3)患者教育资料。

五、应急预案的演练与评估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甘露醇外渗的实战能力;2. 对应急演练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预防及护理论文

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预防及护理论文

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预防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19-0220%的甘露醇是高渗透性的组织脱水药物,具有利尿、脱水、消肿之功效,因此在临床内外科应用相当广泛,但在静脉滴注时,由于药物的高渗、滴速快、微粒等因素而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轻者有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其疼痛可自穿刺点走行向远处放射。

严重时,伴有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出汗,情绪激动等症状,个别病人不得不终止治疗。

重者,可导致周围组织、静脉损害,管壁变硬,弹性消失,管壁闭塞等现象[1]。

现对甘露醇引起静脉损伤及如何防护进行总结。

1 甘露醇静脉给药引起静脉损伤探讨20%甘露醇注射液为饱和溶液,其渗透压接近血浆渗透压的4倍,静脉给药后能保留于血液中,并可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中的水分向血浆转移而产生脱水作用[2]。

但甘露醇快速进入静脉后,由于血浆渗透压的改变,微粒因素,输液速度,药物浓度等多种因素可造成静脉炎[3]。

甘露醇对静脉损害机制:(1)甘露醇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直接有害的影响,可激活炎症介质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霉,直接引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2)甘露醇药物浓度高。

一般认为,血浆渗透压的增高是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输注高渗透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和e2,使静脉管壁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使静脉收缩变硬[4],表现为注射上肢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

2 甘露醇引起静脉损伤的预防2.1 选择粗直、弹性好、无静脉瓣、易于固定的静脉尽量避免选择患侧肢体及下肢静脉输入。

同一处静脉不得连续使用2次或2次以上,且穿刺点间距离应尽可能远。

加强护理操作技能,穿刺尽量一次成功,不可反复探刺,以免影响血管壁的完整性。

输液前30min可采用热敷的方法使局部血管充盈,减少血管痉挛,静脉输注后5min注射部位给予红外线照射,照射至甘露醇输完。

甘露醇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甘露醇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根据具体情况,可应用冷 敷或热敷来减轻局部疼痛 和肿胀。
观察与记录
观察局部反应:密切观察外渗部位的 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等变化。
报告医生:如外渗部位出现严重红肿 、疼痛、感染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 生进行处理。
记录详细情况:及时记录外渗发生的 时间、部位、范围、处理措施及患者 反应等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血栓形成:外渗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可能激活凝 血系统,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一步加重局部 缺血和坏死。
静脉炎:外渗的甘露醇刺激血管壁,可能引发静 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疼痛等症状。
在面对甘露醇外渗的情况时,预防和护理措施至 关重要,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及时 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 。
甘露醇外渗的定义
甘露醇外渗是指在使用甘露醇进行治 疗时,药物意外地渗出到血管外,导 致周围组织受损的现象。
这通常是由于注射技术不佳、血管条 件较差或患者活动不当等因素引起的 。
甘露醇外渗的危害
局部组织损伤:甘露醇外渗后,高渗药物会导致 周围组织细胞脱水、坏死,进而引发局部红肿、 疼痛等炎症反应。
患者教育
告知患者药物作用和风险
01
向患者详细介绍甘露醇的作用和使用风险,提高患者的认知和
理解。
指导患者自我观察
02
教导患者如何观察注射部位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告
知护理人员。
强调遵医行为
03
强调患者遵守医嘱的重要性,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并告知护理
人员有关药物使用的任何异常感受。
03
甘露醇外渗的护理措施
02
甘露醇外渗的预防措施
合理的药物使用
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和剂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甘露醇浓度和剂量,避免过高 浓度或过大剂量导致血管损伤。

甘露醇外渗的应急预案总结

甘露醇外渗的应急预案总结

一、背景及意义甘露醇作为一种高渗性脱水剂,在临床应用中广泛用于降低颅内压、治疗脑水肿等。

然而,由于其刺激性较强,容易引起血管外渗,导致局部组织损伤,甚至坏死。

因此,制定甘露醇外渗应急预案,对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 早期预防(1)选择合适的血管:输注甘露醇时,应尽量选择粗大、弹性好的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长期使用。

(2)固定针头:操作过程中,要确保针头固定牢固,避免因针头移位导致药物外渗。

(3)观察:密切观察患者输液情况,如发现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

2. 外渗处理(1)停止输液:发现甘露醇外渗后,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穿刺部位。

(2)抽吸:使用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缓慢回抽出渗出液,减少渗出液量。

(3)湿敷:使用50%硫酸镁或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局部湿敷,以减轻局部疼痛、消肿。

(4)封闭:使用普鲁卡因液对外渗部位进行局部封闭,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流。

(5)土豆片敷贴:将土豆煮至100度左右,切片后敷贴于外渗部位,促进药物吸收。

(6)局部封闭: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局部封闭,缓解局部炎症反应。

(7)抬高患肢:促进外渗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

3. 心理疏导(1)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外渗原因及处理方法,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2)家属心理疏导: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及处理措施,减轻家属心理负担。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1. 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甘露醇外渗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2. 演练:定期组织甘露醇外渗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

3. 责任落实:明确医护人员在应急预案中的职责,确保预案得到有效执行。

四、总结甘露醇外渗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甘露醇外渗的应对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做好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降低甘露醇外渗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同时,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与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甘露醇外渗的认识,确保预案在关键时刻发挥积极作用。

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血管组织的损伤及护理

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血管组织的损伤及护理
表 示 非 常满 意 。 3 32 对 患 者 进 行 心 理 护 理 、 极 沟 通 .. 积
行心理 护理 , 积极沟通 。护理 人员要 以高度 的责任感和同情 心, 多巡视 病房 , 多与患者进行 不同形式的沟通 , 如手势 、 写 字 、 图呵等。多鼓 励患者 , 指 多关心 安慰患 者 , 除其顾 虑 , 消
中图分类号 : R 7 . 42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7 62—0 6 (0 0 0 0 4 —0 3 9 2 1 )2— 15 1
2 %甘露醇是临床上常用的脱水 剂 , 0 静脉输注时容 易对
血 管组 织产 生 损 伤 , 果 加 强 护 理 则 可 避 免 或 减 少 损 伤 , 如 现 将 护 理 总结 如下 :
先滴 注 无刺激 性 或刺 激性较 小 的药
防止 频 繁 穿 刺 引 起 静 脉 炎 及 渗 漏 损
液, 以便观察注射是否成 功。
( 稿 日期 :09—0 2 ) 收 20 8— 0
( 上接 第 1 1 ) 5 页
症的预防 、 保护心脑细胞及 对症治疗 、 意脱水 药物和补 液 注 量及速度的调整 , 少 医源性心力衰 竭的机会 , 减 能够降低 致 残率 、 致死率 , 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心理护 理 、 积极 的医患 沟
1 原 因
2 2 渗漏性损伤 .
表现为局 部皮肤肿胀 、 温度较低 , 若肿胀
时间过长会出现组织 缺氧 坏死 , 表现为 黑紫色或起 水泡 , 若 水泡破裂 会形成溃 疡 , 常有 焦痂形成 。当出现 渗漏时 , 应立 即停止输注 , 改换其他血管输 注, 热敷局部肿胀血管 , 使血管
1 1 本身具有刺激作用 . 12 快速滴注 .

甘露醇外渗造成的危害及预防处理

甘露醇外渗造成的危害及预防处理

甘露醇外渗造成的危害及预防处理甘露醇外渗对组织造成的危害①甘露醇为高渗类药物,一旦药液外渗进入皮下组织,不易被组织所吸收,同时组织内压力升高,造成渗透压梯度反差,使血管内液体渗入组织中,加重了组织损伤。

②甘露醇外渗伴局部瘀血时,局部组织损伤不仅来自于甘露醇本身,还有外渗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等对局部组织及血管的刺激,造成血管痉挛,导致局部瘀血、苍白,更加重了组织、血管的损伤。

③在寒冷的环境下甘露醇渗漏后对组织的损害较为严重,与甘露醇在温度低时容易析出结晶有关,甘露醇外渗至组织后由于血管痉挛、组织肿胀,局部循环不良,温度下降,甘露醇可能在渗出部位析出结晶,使组织更加难吸收,加重损害。

预防处理①甘露醇静滴时,如经CVC、PICC途径输注,可以避免静脉炎、药物外渗的发生。

②甘露醇静滴时,护士必须及时巡视,严密观察滴注速度和病情变化。

对危重患者或需加压滴注者,必须自始至终守护床前,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③甘露醇必须在无结晶情况下应用,若有结晶,应先加温溶解后方可使用。

若静滴时出现结晶,应及时更换,以防影响治疗。

④由于甘露醇滴速较快,易刺激局部产生疼痛,严重者引起静脉炎,导致静脉变硬、闭塞等,因此,要经常更换注射静脉部位或使用静脉留置针。

⑤一旦出现注射静脉疼痛、发红等静脉炎症状,及时采取酒精湿敷、50%硫酸镁热敷、甘露醇加温输入等方法,可控制静脉炎症状。

必要时更换部位,进行静脉穿刺。

⑥输注甘露醇时,避免药物渗于皮下组织。

一旦发生渗漏,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及时处理。

如处理不及时,超过24h多不能恢复,对已发生局部缺血,严禁使用热敷。

因热敷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代谢加快,氧耗增加,加重组织坏死。

甘露醇静脉滴注对静脉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防治

甘露醇静脉滴注对静脉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防治

选择患侧肢体静脉。长期 卧床 的病人应尽量避免 选择下肢远端血管 , 因久病卧床 的病人容易形成血 栓 。婴 幼 儿 可选 择 耳 后 静 脉 、 正 中静 脉 、 浅 静 额 颞 脉及 额角 分 支 等 较 粗 的血 管 。 同一 血 管 内输 入 甘 露 醇不 超过 4次 , 年人 每条 血 管在 同一位 置穿 刺 老 不应 超过 3 , 次 不采 用 ≤3 砌 血 管【 两次穿 刺 点 0・ 引, 距离应 尽 量远 , 刺尽 量 1 成 功 , 可反 复 探 穿 , 穿 次 不 以免 影 响血 管壁 的完整 性 。 34 静脉 的保护 . 34 I 局部热敷法【 J输液前 3 i采用局部热 .. : , 0mn 水袋持 续热敷 或用热 毛 巾湿敷 , 仅 可提 高 静 脉穿 不
使用还 可按 量 、 时 、 证 液 体顺 利 快速 地输 入 , 及 保 减 少甘露 醇对血 管 壁 的刺 激 ] 同时 , 。 正确 掌 握 静 脉 留置针 的封管 方法 , 完 2 %甘 露 醇后 静 注生 理盐 输 o
水 2 L再行肝素盐水 20 50m 封管 , 0m , .— . L 减少高 渗性药 物在 局部 的滞 留时 间 j 。
维普资讯
5 8
第 3 卷 2 20 年第 1 08 期





Vo . 2, No. 13 1
H IL G JA D C L J J NA E ON I NG ME I A oI R I
浆渗透压升高 , 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 , 血管 内细胞 脱水 , 而局部血小板凝集 , 释放前列腺素 E、 进 并 E, 2静脉壁通透性增强 , 白细胞 渗出并产生炎症改
变 。同时 , 放 组 织 胺 使 静 脉 收缩 、 硬[ 释 变 。甘 露 醇是 一种高 渗 性 组 织 脱 水 、 利尿 药 , 且 临床 应 用 而

对使用甘露醇患者的血管保护

对使用甘露醇患者的血管保护

现严重并发症 , 取得了 良好 的临床效果 , 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胞 的蛋 白激活酶及 A P酶, T 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 , 稳定 膜 电位 , 除 黏 膜 水 肿 , 张 局部 血 管 , 强 血 液 循 环 , 善 消 扩 增 改 血管 内皮细胞功能 , 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2 5 注意观察 . 加强巡视 , 特别是危重患者 , 输液过程 中患
11 一般资料 .
本组脑血管疾病 9 ( 中脑 出血 4 , 5例 其 2例
脑梗死 4 , 4例 蛛网膜下腔 出血 9例) 脑膜 脑炎 8例 , , 癫痫 8
例; 5 男 9例 , 5 女 2例 , 龄 最 大 9 年 4岁 , 小 1 最 6岁 , 均 ( 1 平 6
± .) 。 05 岁
总之 , %甘 露 醇 可 造 成 永 久 的 静 脉 损 害 , 临 床 应 用 2 0 在
2 G留置针 , 2 穿刺成功后 , 3 用 M无菌透明贴固定 , 便于观察 ,
留置 针 , 在输 注 甘 露 醇 时选 择 粗 、 静 脉 , 直 在输 注 过 程 中 加 强
注的过程 中应密切观察 , 防止甘露醇在输注过程 中结 晶。静 脉滴 注 不 畅 时 不 可用 针 管 强 行 推注 或挤 压输 液 管 道 , 防止 血 栓进入血管 内, 应用针 管 回抽 , 出血凝 块后导 管通畅再接 抽
管, 防止 渗 漏 。 对 偏 瘫 患 者 因 患 侧 血 循 环 差 , 选 择 健 侧 穿 故
刺。
液。故在穿刺时选择健侧肢体 , 并对脑梗死患者发病后 3d 、
我科 采用 美 国 B D公 司 生 产 的
22 选 择 合 适 的 留 置 针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小动脉的痉挛 , 镁可激活细胞的蛋 白激活酶及 A T P 酶, 使 细胞 膜通透
【 中图分类号】 R4 7 2
1 临床 资料
1 . 1 脑卒 中的病人
1 . 2 方法
癫痫病人
脑膜炎病人
性发 生变化稳定膜电位 , 消除黏膜水肿 , 扩张局部血管 , 增强血液循环改
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从而减少静脉炎 的发生。
发生率。
封管 , 减少高渗性药物在局部 的滞 留时间。 2 . 3 甘露 醇加温输 注 , 据 文献报道 , 静脉输 注温度 最低 限 1 5 。, 最高
3 5 。, 当液体维持在最低 限时 , 发 生静脉炎 的几率较 高 , 患者的感 觉症状
总之 , 在使用 2 2 %甘露醇过程 中, 为 了避免对血管 造成损伤 , 我们应
检查输液部位 , 观察皮肤弹性 , 触摸皮肤的温度 , 有无肿胀 , 输液速度等 ,
严格做好交接班工作 。甘露醇易结晶 , 在静脉滴注甘露醇之前应仔细检
查液体 , 看是否有细小结晶 , 在静脉滴注过程 中应密切观察 , 防止甘露醇 在输注过程 中结 晶。如有结晶应立即更换 , 静脉滴注不畅时不可用针管
输入 。 避免反复多次穿刺 , 减少甘露醇对 血管壁 的刺激 。 正确掌握静脉 留
置针的封管方法 , 输完 2 2 %甘露醇后推注生理盐水 2 2 m l , 再行肝素 帽
出血 7 天在生命体征稳定后 进行早期综合征康复治疗 。 包括肢体 主动和
被动运动 , 肢体正确的摆放 , 加强营养等 。 早期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患者 肢体的运动功能 和 日 常活 动能力 , 加速静脉 回流从而减少发生静脉炎 的
对此类病人 多数采用 美国 B D公 司生产 的 2 2 G 留置针 , 在输注 甘露醇时选择粗直静脉 , 在输注过程 中加强观察用药时给予加温等护理
措施 , 留置针 留置时间不超过 3天 , 对偏瘫患者 , 选择健侧穿刺 , 同时对 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2 5 注意观察 , 加强巡视 , 特别是危重患者输液过程 中患者躁动一定要
今 日健康 、

2 0 1 4 年3 月 第 1 3 卷第3 期
Ma r c h 2 01 4 Vo 1 . 1 3 No . 3
1 88・
J I N RI J I AN KANG
如何降低甘露醇对血管的损伤
廖陆女 张世 敏
( 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人 民医院 , 湖北 枣 阳 , 4 4 1 2 0 0 ) 【 摘 要】 目 的 甘露 醇是一种脱水 药物 , 常用于各种疾病 引起 的颅 内高压 , 在脑血 管病、 脑膜炎、 癫痫持续状态等疾病 的抢 救 中 起 着重要作 用。 但 由于使用甘露醇对局部血管刺激性 强, 重症患者合作欠佳等因素易损坏静脉 , 造成用药困难 , 甚至延误抢救 。 方法正
后导管通 畅再接液体输液。 2 . 6 神经内科患者多有 意识 障碍 , 合 作差 , 穿刺时需先用无菌敷贴固定针柄 , 再用无
菌透 明胶 固定后再 用约束带 固定 , 防止躁动 时针头穿破血管 ; 脑 血管病
静脉等。 避免在血液循环差 的部位穿刺 , 以降低血管损伤 , 保护血管防止
渗漏 , 对偏瘫患者 因患侧血液循环差 , 故选择健侧穿刺。 2 . 2 选择合适 的留置针。 我科采用美国 B D公 司生产的 2 2 G 留置 针, 穿刺成功后 用 3 M 无菌透 明贴 固定 , 便 于观察并注 明穿刺 日期 , 时 间, 留置时间少于 3天 。使用甘露醇针对不 同的患者采用不 同时期 , 不 同剂量 , 遵医嘱 q 4 h 、 q 8 h 、 q l 2 h 、 q d . 按量 , 及时 , 保证液体快速顺利
也较重 , 血管使用次数减少Ⅲ 。 因此 , 我们在临床工作 中, 静脉滴注液体 的
温度 以 2 5 ℃ 一3 5 ℃为宜 。 据报道 , 甘露醇加 温 3 5 ℃时溶液 中微粒数量 明 显减少到最低水平Ⅲ 。 溶液 中结 晶微粒减少, 可 防止大量微粒在短时间内 进入静脉引起血栓造成局 部堵塞 和供血不足 , 组织 缺氧而 引起水 肿和炎 症。同时 , 给输液部位保暖 ,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2 . 4 硫酸镁湿敷 , 若输液 局部 疼痛或 红肿 > 3 e m , 3 小 时就须更换其他
强行推注或挤压输注管道 , 防止血栓进入血管 内。应用针管 回抽 出凝血
2 护 理
2 . 1 选择合适 的静脉和穿刺部位 , 用药前全 面评估患者全身及局部静脉
情况 , 选 择合适 的静脉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 做到一针见血。血管 的选择 : 选择粗直 , 弹性好 , 血流丰 富, 易于 固定 的静脉血管 , 避开关节及静脉瓣 , 防止活动时发生药液渗漏 。 首选前臂 静脉穿刺 , 其次选择贵要静脉 , 大 隐
确使 用留置针可较好预防静脉 炎的发生。结合合理 的静脉保 护 , 因此大大降低 了严重并发症 的发生 , 取得 了良好 的临床效果。
【 关键 词 】 降低
甘露醇 血 管 损伤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1 6 0 ( 2 0 1 4 ) 0 3 — 0 1 8 8 — 0 1
患者多伴有偏侧肢体 活动障碍 ,并伴有吞咽 困难及 不同程度 的营养不 良。 造成免疫力 降低 , 对穿刺部位造成静脉壁创伤的修 复能力降低 。 因为
活动少 , 输注药 物多 , 时间长 , 静脉 回流速度减 慢 , 加大 了发 生静 脉炎 的 可能性t T ] 据临床观察偏瘫患者在患肢输 液 , 发生静脉炎 的发 生率 明显高 于健侧输液 。 故在穿刺时选择健侧肢体 , 并对脑梗死患者发病后 3 天, 脑
输液部位 , 必要 时用 3 3 %硫酸镁湿敷。 因硫酸镁具有镇静 , 改善毛细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