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致静脉炎防治进展
静滴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致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中图分 类 号 : 429 R 7.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0 6 07 (00 1— 150 10— 99 2 1 )8 04 — 2 管, 有计划 地使用病 人的血 管 , 不能 在 同一 条静脉 连续 用药 , 选择粗 直, 有弹性 , 固定 , 易 血液 通畅 的大血 管进 行穿刺 , 如桡侧腕部 及手背 等。尽量做到一针穿刺成功 , 固定牢靠 , 防止针头滑 出血管外。 2 严 格执 行无 菌操 作 。 . 2 2 做 好药 物加 温 溶解 。在使 用 复方 甘露 醇 溶液 时 , 温过 低 , . 3 气 可 产生 结 晶 , 以在 使 用本 品前 应用 8℃开水加 温溶 解 。 所 0 2 . 4静滴 前后 使用 其 他液 体 缓 冲 ,以缩 短 复方 甘露 醇在血 液 中的 存 留时 间 , 轻其 对 血管 的损 害 , 减轻 局 部 的刺激 症状 , 减 可 减少 静 脉 炎 的发生 。 2 . 5在滴 注过 程 中要 注 意保 暖 , 床边 备热 水袋 。 2 静 脉用 药 过程 中护士 应 随 时观察 病 人输 液 部位并 询 问病人 的 . 6 感 受 , 有 疼痛 、 肿 和 药 物外 漏 , 须 及时 处 理 , 效 降低 静 如 红 必 可有 脉 炎 的发 生 , 而保 证病 人 的用 药疗 效 。 从 3 发 生静 脉炎 的处 理 首 先 停止 继 续使 用 该 血 管输 液 , 高患 肢 , 后 根据 静脉 炎 抬 然 发生 的程度 , 不 同 的治 疗 方法 。单 纯 的红 肿痛 使用 温水 毛 巾 采取 热敷 或热水 袋 热敷 5 1 ~ 0分钟 ,一 日 2 3 ,大部 分患 者红 肿 消 -次 退 , 痛减 轻 , 状 消失 。对 于 药 物外 渗 引起 的静 脉炎 , 疼 症 临床 常用 5%硫酸 镁湿 敷或 普鲁 卡 因局 部封 闭 , 0 可阻 断局 部传导 。 在 临床 静滴 复方 甘露醇 过程 中,注意积 极预 防和处理 不 良反 应 。 减少 静脉 炎 的发生 , 更 多 的病 人受 益 , 会 使 同时针对 病人 的心 理状况 , 医务 人员应 用 和蔼 的态 度 , 和的语 言和娴 熟的操 作技术 温 赢得患者 的信 任 , 减轻病 人 的焦虑 , 其配合 治疗 , 使 争取早 日康复 。
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预防

1 I 2慢性 疾患 并发 失血 导 致贫 血 , 成年 女性 某 些慢 性妇 科病 , 如 子 宫肌 瘤 、 功血 、 子宫癌 等 导致 长期 慢性 失 血 , 或者 消化 道 常 见慢 性 疾患 , 如溃疡病、 息肉病、 痔疮 、 癌肿等也可导致长期慢性失血。 2 贫 血与 饮食 的 关系 各种贫血的形成多为慢性过程 ,机体逐渐适应了低氧状态 , 但 长期 缺氧 势必 导致 机体 抵抗 力 下 降 , 易罹 患感 冒 , 而致 鼻 塞 、 嗅 觉 灵敏 度下 降 。 同时 , 胃黏膜 因缺 氧引起 消 化 液分 泌减 少 , 胃肠功 能 紊乱 , 出现 食欲 减 退 、 胃肠 胀气 等 。因 长期 缺 氧 易 发生 黏膜 损 害, 发生 口角 炎 、 舌 炎 等 。综 合 上述 原 因 , 贫 血 患 者容 易 出现食 欲 下降 , 甚 至 厌食 的表 现 , 加 之某 些 贫 血 患者 ( 如再 障 性 贫血 ) 长 期 服用 6 5 4 — 2 , 抑 制 了腺 体分 泌 , 口腔 黏膜 干燥 , 唾 液分 泌 减 少 , 消 化酶 也减 少 , 出现 味觉 差 之表 现 。 贫 血 患者 因营 养原 因而 发 , 又因 患病而食欲降低 , 所 以, 贫血患者的饮食护理至关重要。 3 贫血 患者 的饮 食护 理 3 . 1 一 般 常规 护理 : 在 积极 治 疗 原 发病 基础 上 , 对 青 少年 及 妊娠 、 哺乳 期妇 女进 行健 康指 导 , 必要 时 实施 干预 措 施 。贫 血患 者 的居 室环境要做到温度适宜 , 湿度适 当, 干净整洁 , 舒适安逸 , 防止因
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预防
陈 兴贵 周 晓 东 ” 任 丽琴
关键 词 : 甘露 醇 ; 静脉炎; 预 防
甘露醇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与护理进展

甘露醇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与护理进展20%甘露醇为高渗性脱水注射液,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本文主要通过阐述临床上常规快速静脉输注20%甘露醇注射液,易造成静脉血管损伤,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红肿,疼痛等静脉炎表现的现状;归纳静脉炎的诱发因素,指出对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研究的主要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提供信息。
标签:甘露醇;静脉炎;诱发因素:预防;护理静脉炎是输液反应的一种,是指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表现,有时伴有发热、畏寒的症状[1]。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指标,将静脉炎分为3度:Ⅰ度为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为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局部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为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炎的发生在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可能会影响治疗的预期效果,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现就甘露醇引起静脉炎的诱发因素及其预防护理综述如下。
1 静脉炎的诱发因素1.1药物因素甘露醇是高渗性脱水药,渗透压增高是引起静脉炎最相关的因素。
如输入甘露醇等高渗溶液时,血管内皮细胞因血浆渗透压升高而脱水、萎缩、坏死,血管内膜受损,促使局部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同时释放前列腺素E1、E2 和组织胺,使白细胞浸润静脉中膜层,血管壁发生炎症改变,进而使静脉血管收缩、变硬,引起静脉炎[2]。
1.2医源性因素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注前所做的皮肤消毒欠缺规范性,反复多次同一部位穿刺均会增加静脉炎的风险。
徐涛将62例静脉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次穿刺、针头和输液器污染等会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3]。
此外环境温度,液体输入量、速度、压力,针头对血管的刺激以及传统法拔针对血管壁的损伤等均是静脉炎发生的诱发因素[4]。
1.3自身因素患者所患疾病的特点,也是诱发静脉炎的因素之一。
甘露醇所致静脉炎防治的研究进展

甘露醇所致静脉炎防治的研究进展作者:黄晓燕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04期摘要:甘露醇是我国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常见药物,能够起到良好的利尿脱水效果,但同时受各种因素影响,在输注甘露醇的过程中往往也很容易使患者出现静脉炎的并发症,进而增大患者的疾病痛苦,给后续治疗造成一定阻碍。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有关原因,接着着重探讨了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具体防治措施。
关键词:甘露醇所致静脉炎;防治措施;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220-002甘露醇属于一类常见的神经科药物,在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以及预防脑疝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而静脉炎是指由强刺激性输注药物或长时间导管放置等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局部静脉化学性反应。
有研究指出,患者在反复输注甘露醇药物的两天内发生静脉炎的概率约为45.7%,两天后发生概率则升高到100%。
因此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针对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有关原因1.1甘露醇自身药物性质一方面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溶液,在输注甘露醇时很容易引起患者血浆渗透压和组织渗透压的升高,而血管内皮细胞则会因此出现脱水、萎缩和坏死现象,进而导致血管内膜受到损伤并形成血栓;同时长时间输注甘露醇也会增加患者静脉血管的通透性,使血管壁出现炎症改变并最终导致静脉血管逐步收缩变硬。
另一方面人体血浆的正常PH值一般在7.35-7.45之间,而甘露醇的PH值则在4.5-6.5之间,高浓度的甘露醇进入患者体内后就很容易破坏其血液的酸碱平衡,对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等技能产生不利影响而最终导致静脉炎。
1.2甘露醇的输注温度从临床实践的经验来看,静脉溶液的最佳温度一般在25℃-36℃之间,然而在输注甘露醇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却往往会忽视对溶液温度的仔细检查与合理控制,进而导致患者的静脉血管出现不必要损伤。
中医药防治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进展

百色 5 30 30 0 右 江 民族 医 学 院 附属 医 院 中 医康 复 科 ,广西
【 关键 词】 中医药 ;甘露醇;静脉炎 【 中图分类号 】R 7 4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 57 (0 1 7 01 0 07 81 21)1 — 08— 2
天 南 星 、生 草 乌 、皂 荚 、冰 片 等 药 调 配 而 成 ,具 有 活 血 化 淤 、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等作用 。杨 晶晶等u 在给病人输
管 内皮细胞造成损害 ,可激 活炎症介 质和丝 分裂素 一活化 蛋 白激酶 ,直接引发血管 内皮细胞凋亡 。 ( )祖 国医学认 3 为静脉炎属于黄鳅痈范畴 ,系热毒之邪外侵 ,致气滞血淤 , 不通则痛 ;气血不 畅 ,凝 聚肌 肤 ,津 液输 布 受 阻则 肿胀 ;
淤 血 内蕴 ,蕴久 化 热 ,则 局 部 发热 ;血 热 内蕴 则 局 部发 红 。 2 静脉炎判断标准
入甘露 醇 前 5 i m n将 止 痛 消 炎 膏 涂 在 纱 布 上 厚 约 0 4— . 0 5 m敷 于静脉 留置针前端 ,直径 6 m,覆 盖纱 布固定好 , .m c 8—1 2小时更换 一次 ,观察 3天 ,结果 3 O例 发生静 脉炎 5 例 ,其 中 I 4例 、 Ⅱ度 1 ,发 生率 1% ,对照组 不作 度 例 7 任何处理 ,结果 3 0发 生静 脉炎 2 8例 ,其 中 I 6例 、 Ⅱ 度 度 l ,Ⅲ度 3例 ,发生率 9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 比效 9例 3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如意 金 黄膏 由 50 0 g凡 士林 加 热成 液 状 ,加入如意金黄散 ( 方药由天花 粉、黄柏 、大 黄、姜黄 、 白花 、苍术 、天南星等组成 ) lO O g搅匀后 冷却 而成 ,具 有 清热除湿、散淤通络 、消肿止痛等 功效 。何 红霞等 副在 给
三黄软膏预防性护理甘露醇快速滴注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三黄软膏预防性护理甘露醇快速滴注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三黄软膏是一种常用的预防性护理药物,它含有多种成分,其中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成分,可以快速滴注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本文将对三黄软膏预防性护理甘露醇快速滴注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进行介绍。
一、研究目的
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出现炎症反应的疾病,是医院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预防性护理是预防静脉炎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甘露醇快速滴注是一种常用的预防性护理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三黄软膏预防性护理甘露醇快速滴注对静脉炎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100名行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预防性护理,观察组给予三黄软膏预防性护理甘露醇快速滴注。
每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静脉炎发生情况的观察,包括静脉炎的发生率、疼痛程度和局部红肿情况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经过观察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黄软膏预防性护理甘露醇快速滴注能够显著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局部红肿情况。
这种预防性护理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防性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三黄软膏预防性护理甘露醇快速滴注对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明显,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患者的康复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两种预防方法的效果观察

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两种预防方法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有效预防方法。
方法将270例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Ⅰ组90名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时应用多爱肤敷料覆盖穿刺点上方预防静脉炎,Ⅱ组90名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时应用硫酸镁湿敷穿刺点上方,Ⅲ组90例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时使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昨晚空白对照。
观察各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发生时间。
结果: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5%、10%、17.5%,Ⅰ组显著低于Ⅱ组、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hⅠ组为84例,Ⅱ组78例,Ⅲ组69例,Ⅰ组发生时间与Ⅱ、Ⅲ相比也是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多爱肤超薄敷料对甘露醇所致化学性静脉炎有显著的预防作用,有效的保护了患者的血管。
【关键词】静脉炎甘露醇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103-02甘露醇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但由于其药物浓度高,微粒大,静脉滴注时又要求快速,不仅对血管造成很强的刺激性伤害,还激活血管炎症介质,从而致血管通透性增强、白细胞浸润,易导致静脉炎发生。
据文献报道[9],在同一条静脉上反复静滴甘露醇,2天内引起静脉炎的几率为45.69%,2天后的几率几乎达到100%。
2011年6月—2012年2月我科尝试使用不同方法预防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2月,随机筛选收集我科行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患者270例,其中男155例,女115例,年龄35—82岁,平均(62±7.35)岁;270例患者中,脑梗塞92例,脑出血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脑膜炎65例;甘露醇日输注量为250ml,30分钟滴注完毕。
烫熨敷帖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疗效分析

烫熨敷帖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疗效分析目的观察外用烫熨敷帖对静脉输注甘露醇致浅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将80例输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输注甘露醇时于穿刺静脉走行区加用烫熨敷帖,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静脉炎严重程度相比较对照组症状轻,恢复快。
结论烫熨敷帖可减少浅静脉输注甘露醇时静脉炎的发生。
标签:甘露醇;静脉炎;烫熨敷帖20%甘露醇注射液作为组织脱水药在骨外伤患者中属于常用药物。
由于甘露醇经浅静脉滴注后局部浅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因血浆渗透压升高而发生脱水甚至坏死,使血管内膜受损,促使局部发生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同时释放前列腺素E1、E2 和组织胺,使白细胞浸润静脉中膜层,血管壁发生炎症改变,进而使血管收缩、变硬,引起静脉炎[1]。
据研究发现:经浅静脉反复多次输注20% 甘露醇注射液,5 d以内发生静脉炎的几率为45.69%,5 d以后发生静脉炎的几率高达100%[2]。
甘露醇致静脉炎给患者带来痛苦,不利于疾病康复。
为了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我科自2015年1月~12月对静脉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的患者采用烫熨敷贴进行护理干预。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5年1月~12月收治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脊髓损伤28例,肢体骨折52例。
其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32~83岁,平均60岁,用药时间3~12 d。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20%甘露醇注射液用药时间及频率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选用的留置针及输液皮条均采用同厂家、同规格产品,选择弹性好,易于穿刺、固定的部位,首选前臂静脉,尽量不使用手背及下肢静脉,下肢血管因循环不良容易造成血管壁内膜损伤及静脉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关键词】甘露醇;静脉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30-02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性组织脱水剂,其渗透压为1100mosm/l。
药理作用主要为脱水和利尿。
临床应用广泛,在急诊科常用于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因其渗透压高加之使用中滴速快,易对血管造成损害且不易恢复,轻者可有局部酸、麻、肿、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甚至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有文献报道,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h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也有文献报道,利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125ml,q8h静脉滴注,观察5天,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9.47%。
由此静脉滴注甘露醇所造成的静脉炎问题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难点,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
为了减少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许多护理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就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实用的方法综述如下。
引起静脉炎的因素1.药物因素药物因素包括药物的酸碱性、浓度、刺激性和毒性等。
正常血液的ph值为7.35~7.45,若超出此范围输入的药液无论过酸或过碱,都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引起静脉炎症。
20%甘露醇的ph值为4.5-6.5偏酸性,是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之一。
20%甘露醇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直接有害的影响,可以激活炎症介质和丝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直接引发血管内皮细胞亡,血浆渗透压的增高是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
当输入高渗液体时,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变性,影响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血管变硬,甚至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肿、痛等等静脉炎症状[1]。
2.输液总量过多临床发现每天输注甘露500ml以上,连用3d以上,静脉炎发生率可达80%,使用总量越多,发生的概率越高。
3.给药温度过低研究发现[2}不同温度的甘露醇对局部血管及其周围组织造成的损害程度不同,温度越低,损害越重。
当甘露醇加温至35°c时溶液中微粒数量明显减少至最低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输液微粒人体最小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μm,只要超过这个直径的微粒就不容易通过毛细血管,直接造成静脉栓塞,引进静脉炎。
5.其他因素在穿刺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不适当的穿刺部位或在同一条血管反复穿刺造成机械性损伤、选择血管不当、静脉弹性降低针头固定方法不妥等均可导致输注甘露醇静脉炎的发生防治进展1 湿敷法1.1 硫酸镁湿敷硫酸镁湿敷是传统的防治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方法之一。
用50%硫酸溶液浸湿的纱布局部湿热敷,每2~3h更换1次。
硫酸镁具有镇静和改善毛细血管、小动脉痉挛的作用,mg2+可激活细胞的蛋白激活酶,改变细胞膜通透性,稳定膜电位消除膜水肿,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缩短甘露醇局部停留时间,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
单纯用浸湿硫酸镁的纱布覆盖患处,纱布上的水分很快蒸发,使湿敷时间缩短,药效难持久,需不断更换纱布,病人活动时外敷的纱布就会脱落,会给患者带来不便。
林虹等[3]应用硫酸镁湿热敷用保鲜膜包绕治疗静脉炎,对照组用传统的湿敷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1%,效果优于传统方法,而且无需限制患者活动。
1.2 矾冰液湿敷矾冰液中的白矾有利湿解毒化瘀止血之效,冰片有消肿解毒作用。
李东雅[4]采用矾冰液湿敷治疗20%甘露醇外渗24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24例用50%硫酸镁湿敷,总有效率为62.5%。
矾冰液湿敷疗效优于50%硫酸镁湿敷。
1.3 红花酒精湿敷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酒精具有扩血管、降温、散热、杀菌之功效,红花酒精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使用红花酒精湿敷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细胞功能。
王书民和刘素云[5]应用红花酒精湿敷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50例,治愈率为54%。
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50例,治愈率为24%。
所以采用红花酒精湿敷的方法处理静脉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1.4 山莨菪碱湿敷山莨菪碱是抗胆碱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作用较强。
有文献报导在对52例静滴35℃甘露醇前用2%山莨菪碱湿敷穿刺点周围静脉皮肤后,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对照组常规方法静滴35℃甘露醇,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3%。
2%的山莨菪碱湿敷能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 喷涂法2.1 多磺酸粘多糖该药从动物脏器中提取,能迅速穿透皮肤,抑制组织中蛋白质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
殷忠芳[6]等在患者确诊静脉炎后即以多磺酸粘多糖沿静脉走向挤出3-5cm抹匀,用纱布覆盖,轻轻按摩3-5min,使药物充分渗透入皮肤。
治疗75例,总有效率94.7%,疗效显著,操作简便。
2.2 赛润肤赛润肤是一种含有过氧化脂肪酸的液体敷料,具有营养皮肤,改善受损部位血液循环。
张艳[7]对静脉炎皮肤区域喷洒赛润肤并按摩皮肤,2周后总有效率为93.8%,明显优于对照组用硫酸镁湿敷的有效率71.4%。
2.3 双柏散汪成君[8]以大黄,侧柏叶,黄柏,泽兰,薄荷制成的双柏散30-40g用蜂蜜调匀至糊状外外敷患处,面积大于炎症局部1cm,1次/天,观察治疗7天,共治疗21例,总有效率95.24%。
疗效显著,价格低廉。
3 贴敷法3.1 新型敷料贴敷随着伤口敷料的研发和广泛应用,用于压疮防治的新型敷料也被用在静脉炎的防治上,如康惠尔透明贴、多爱肤敷料用于静脉炎的防治,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1)康惠尔透明贴:它含有cmc(高分子聚合体颗粒),可以吸收渗透液,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减少菌落生长,从而避免感染;又因cmc为特除高分子材料,可减少过敏;闭合性敷料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并增强局部组织的抗炎能力。
付红[9]研究表明,在使用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时用康惠尔透明贴固定,可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多爱敷料:是由亲水的明胶、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组成。
具有促进细胞活性,加速伤口愈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陈慈玉等[110]将多爱敷料用于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该研究用多爱敷料,从穿刺点上方2cm沿静脉走向长10cm,宽3~4cm范围,7天更换一次,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该方法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3.2 植物贴敷(1)芦荟具有清热解毒、散瘀的功效。
其中芦荟酊缓基太醇具有较强的消炎杀菌作用;异柠檬酸能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作用。
有文献报导在输注甘露醇时外敷鲜芦荟于留置针贴膜上方,对照组常规输液法,5天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8.42%和89.47%,结果表明芦荟贴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有良好的效果。
(2)马铃薯贴敷:马铃薯的生物碱降低组织的渗透性,抑制玻璃质酸酶活性和抗组胺作用而具有消炎抗过敏,促进血液循环。
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促进细胞修复作用。
钟丽丽[11]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有效率高达94.64%,明显优于对照组硫酸镁湿敷的有效率69.09%。
4 其他方法4.1 精密过滤输液器应用有文献报导采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注20%甘露醇,对照组用普通过滤输液器。
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37%,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0.8%。
精密过滤输液器能阻止微粒输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2 红外线照射在静脉输注20%甘露醇5min后,刘玉莲等[12]对注射部位进行红外线照射,有效率为96%,优于湿热毛巾敷组的有效率20%。
红外线照射对缓解静脉输注甘露醇引起注射肢体疼痛效果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3 前导后冲联合甘露醇加温滴注:何春渝和周海英[2]采用生理盐水前导后冲输注35°c甘露醇可明显减少对血管的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防治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关键在于预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根据当地的条件及早选择合适的预防方法。
无条件时可使用芦荟或马铃薯外敷、前导后冲联合甘露醇加温滴注等方法来预防静脉炎。
有条件的建议在前导后冲联合甘露醇加温滴注的同时用透明贴或多爱敷料贴敷在穿刺点上方,预防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尽早选择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达到早预防和早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1] 张志红. 甘露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137-138.[2] 何春渝,周海英.前导后冲法静脉输注加温20%甘露醇预防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3):2543-2544.[3] 林虹,贺彩芳,黄学荪,赵秀芬.两种硫酸镁湿敷方法的比较研究[j].基础护理研究,2008,22(3):815-814.[4] 李东雅.矾冰液湿敷治疗20%甘露醇外渗的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5:71-72.[5] 王书民,刘素云.红花酒精湿敷治疗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2):183-184.[6] 殷忠芳.多磺酸粘多糖治疗甘露醇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0,22(3):145-146.[7] 张艳.赛润肤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7):308-309.[8] 汪成君.双柏散外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224-225[9] 付红.康惠尔透明贴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5:90-91.[10] 陈慈玉,吴妙莉,许阳子,何艳芬.多爱肤敷料预防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8).19-20.[11] 钟丽丽,谢春雷,李春霞.马铃薯外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25-26.[12] 刘玉莲,谢冬群,李辉莲.红外线照射对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疼痛的护理干预[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