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加减法巧算
二年级-秋季-第3讲-加减法巧算--知识点总结(学生版)

第3讲加减法巧算【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一、加减法凑整(目的:整十、整百、整千的加减法较容易)1.全加法凑整-----补数优先计算(带前符号搬家)补数:个位数字相加得10,其它位相加得9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互为补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例如124+158+76=(124+76)+158=200+158=358 ------76到前面去,一定要带它前面的符号一起搬到前面去!!2.只有减法的运算------打包和拆包法[例题1、2]⑴当两个或者多个减数互为补数时,就“打包”,一起减!一般情况下算式没有括号例如:265-68-132=265-(68+132)=265-200=65(简单很多吧!)⑵当减去一个括号时,括号内没有补数相加,可以看看有没有尾数和被减数相同的数,可以把括号拆开例如1358-(358+840)=1358—358—840=1000—840=160备注:一、去括号的性质⑴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括号里的符号不改变⑵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括号里的符号都要改变-----加变减、减变加二、去括号的性质⑴括号前面“+”号括号加,加括号,括号里的符号不改变⑵括号前面是“-”号,加括号,括号里的符号都要改变-----加变减、减变加二、凑相同----基准数法(适合比较接近的数相加的计算)[例题6]相同加数相加时可以用乘法,例如:9+9+9+9+9=5×9=4592+88+93+89+91+88+87+94+89=90×9+2—2+3—1+1—2—3+4—1=810+1=811很好用的方法吧!易错点:83=83+3 77=80—3 后面的数的符号是易错点!【课后第1天作业】练习拖式和带符号搬家例题:28+45+72 173+83—73=28+72+45 =173—73+83=100+45 =100+83=145 =183练习19+88+81 52+88+48 78+11+3212+98+88 23+19+77 128+23—28248+78—48 367+55—67 289+18—89练习拖式和加括号例题:289+17+82 189—19—81 133—89—7—4 =289+(17+82)=189—(19+81)=133—(89+7+4)=289+100 =189—100 =133—100=389 =89 =33练习189+17+82 889—19—81 233—89—7—4 376—76—24 541—67—33 281—78—22练习巧算综合1.巧算(1)42-98+58 (2)74+67-742.巧算(1)156+(144-174)(2)1521-(627+521) (3)187-(148-113)3.巧算(1)847-186-114 (2)437-178+1784.巧算(1)56-21+44 (2)467+589-2671.简便计算:(1)38-86+62 (2)279+142-1792.简便计算87+89+89+90+91+93+95。
二年级奥数之加减法巧算(一)

1
【拓展】(★★★) 【例6】(★★★★★) 根据下面数列的变化规律,写出相应的数列,然后判断这些数列是等差数列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关于兔子繁殖的问题吧! 有一个人养了一对刚出生的小兔子,一般而言,一对兔子如果第一个月出生, ⑴ 1, 2, 4, 7, 11,( ), ( ) 第二个月长大,第三个月就能生一对小兔子,以后每个月都能生出一对小兔子。 ⑵ 49,36,25,16,( ), ( ) 而新生的一对小兔子经过一个月可以长成大兔子,以后也是每月生一对小兔子。 ⑶ 1,2,1,2,1,2,( ), ( ) 假如所有兔子都不死,问:从一对小兔子出生经过一年的时间一共有多少对兔 子?
学习方法:两个极端 光想不写 光写不想 速算思想: 1.“整”比“散”好! 2.“小”比“大”好! 3.“×”比“+”好! 【例1】(★★) 琳达为一道题犯难了,我们赶紧来帮帮她吧! 56+68+44+83+51+32+49
加减法巧算(一)
【例2】(★★★) 19+199+1999+19999
【例3】(★★★) ⑴64-87+36 ⑶92-30+7+30-7 ⑸83-(23+19)
【拓展】(★★★★★) 找出下面数列排列的规律,并填出( )里面的数。 ⑴ 1,3,4,7,11,( ),( ),( ) ⑵ 5,9,14,23,37,( ),( )
本讲总结 一、凑整法(连加运算) 1.看个位 2.找朋友 二、带符号搬家(加,减混合) 认识数的符号: 巧算技巧: +凑整 -相同 三、抵消法 四、减法巧算 1.减去好几个数可以把它们打包起来一起减(拿个袋子) 2.减去几个数的和也可以一个一个地减(解开袋子) 五、等差数列 观察要点 ①数列同向变化 ②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相等 六、斐波那契数列 2
二年级奥数加减法的巧算完美

米 尺
钢 尺
游标卡尺
卷尺
学生用尺
下面的几种测量方法哪种正确? 哪种不正确?为什么?
1、(
)
0厘米 1
2
3
4
5
6
0厘米 1
2
3
4
5
6
2、(
)
3、(
)
这是一把断尺。
没有零刻度, 怎么量呢?
1cm
2
3
4
5
6
7
8
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624-96 =624-100+4 =524+4 =528
课堂总结:凑整法是在加减法简便运算中 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在运用凑整法时要 记住16个字——多加要减、少加再加。少 减再减、 多减要加。
你学会了吗?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2、进行一个小游戏。
游戏名称:碰球。
游戏过程:老师出示数字,例如数字8,对学生 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 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 是8。
加减法的巧算
1、凑整法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 (1)64+97 (2)999+99+9 =64+100-3 =1000+100+10-3 =164-3 =1110-3 =161 =1107
小结:在加法中运用凑整的方法时,根 据和不变的规律——多加要减、少加再 减
(1)98+113 (2)109+98+3 =100+1132 =213-2 =211 =109+100-2+3 =209-2+3 =210
小学数学二年级奥数加减法的巧算

加减法的巧算(要求:1.掌握用“凑整”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2.根据减法的性质,简化运算。
几个数相加,利用移位凑整的方法,将加数中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的数交换顺序,先进行凑整,然后再与其他一些加数相加,得出结果。
在加减混合算式与连减算式中,将减数先结合起来,集中一次相减,可简化运算。
几个相近的数相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最好是整十,整百等的数为“基准数”。
再把大于基准数的数写成基准数与一个数的和,小于基准数的数写成基准数与一个数的差,将加法改为乘法计算。
几个数相加减时,如果不能直接“凑整”,就可以利用加整减零,减整加零或变更被减数。
)例题1 计算(1)3326+303 (2)574+498方法一:先看做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计算。
(1)3326+303 (2)574+498=3326+300+3 =574+500-2=3626+3 =1074-2=3629 =1072方法二:根据“和”的变化规律:一个加数增加多少,另一个加数就减少多少,那么和不变,来进行简算。
(1)3326+303 (2)574+498=(3326+3)+(303-3 )=(574-2)+(498+2)=3329+300 =572+500=3629 =1072特别注意:在计算时,将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和不变的规律,多加的要减掉,少加的要补上。
例题2 计算487+321+113+479方法: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可以凑成整百数。
我们可以通过交换位置的方法,487+113得600,321+479得800.487+321+113+479=(487+113)+(321+479)=600+800=1400特别注意:这道题要运用凑整的思路,将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凑成整百数,便于计算。
注意:先算的要加括号。
例题3 计算9998+998+98+8方法:本题可采用凑整的方法,将9998,998,98分别凑成10000, 1000,100.而凑成这些数可从8里面借用。
二年级数学巧算加减法

二年级数学巧算加减法一、凑整法。
1. 概念。
- 在加减法计算中,把一些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方便计算的数,这种方法叫做凑整法。
2. 示例。
- 计算28 + 36。
- 我们可以把28凑成30,把36凑成40。
28接近30,多了2;36接近40,多了4。
- 那么30+40 = 70,但是我们多算了2 + 4=6。
- 所以结果是70 - 6 = 64。
- 再如计算92 - 49。
- 把92看成90,少了2;把49看成50,多了1。
- 90 - 50 = 40,因为92少减了2,49多减了1,所以结果要加回来2 - 1 = 1。
- 最终结果就是40+1 = 41。
二、带符号搬家。
1. 概念。
- 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加数、减数的位置,可以使计算简便。
2. 示例。
- 计算32+19 - 22。
- 按照带符号搬家的方法,可以把 - 22和+19交换位置,得到32 - 22+19。
- 先计算32 - 22 = 10,再计算10+19 = 29。
- 又如计算45 - 18+15。
- 把+15和 - 18交换位置,变成45+15 - 18。
- 45+15 = 60,60 - 18 = 42。
三、添括号与去括号。
1. 添括号法则。
- 在加减法运算中,如果括号前面是“+”号,添上括号后,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添上括号后,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号(“+”变“-”,“-”变“+”)。
- 例如:15+23 - 13 = 15+(23 - 13)。
这里括号前面是“+”号,所以括号里的- 13符号不变。
计算括号里的23 - 13 = 10,再计算15+10 = 25。
- 再如18 - 12+8 = 18-(12 - 8)。
括号前面是“-”号,括号里的+8变成 - 8。
计算12 - 8 = 4,18 - 4 = 14。
2. 去括号法则。
- 与添括号法则相反,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号。
巧算速算之加减法(一)

巧算速算之加减法(一)引言概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减法是最基础的计算方法之一。
掌握巧算速算的加减法技巧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效率,还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巧算速算之加减法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正文内容:一、整数相加的巧算速算方法1. 小节数相加- 相同进位法:当两个小节数相加时,若个位数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10,则向十位数进一位,并将个位数的个位数部分写下来作为结果的个位数。
- 边加边算法:从左到右逐位相加,遇到进位要及时处理。
2. 大数相加- 列竖式法:将两个大数竖直排列,从个位数开始逐列相加并记录进位,依次进行下一列的计算,最后得到结果。
3. 带有小数的相加法- 对齐小数点法:将带有小数的数对齐小数点后再进行相加,得出结果后保留相同小数位数。
二、整数相减的巧算速算方法1. 小节数相减- 不退位法:当两个小节数相减时,若被减数的个位数大于减数的个位数,则直接相减得出结果。
- 借位法: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时,需要向高位借位,对应位相加,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
2. 大数相减- 列竖式法:将被减数和减数竖直排列,从个位数开始逐列相减,遇到不够减的情况,需要向高位借位,依次进行下一列的计算,最后得到结果。
3. 带有小数的相减法- 对齐小数点法:将带有小数的数对齐小数点后再进行相减,得出结果后保留相同小数位数。
三、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巧算速算方法1. 先乘后加减法:当计算表达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时,可先计算乘法,再进行加减法运算。
2. 同解法规则:对于多个计算式组合成的加减法,如果其中有相同的计算式,则可以合并计算,简化运算步骤。
四、连加连减的巧算速算方法1. 快速连加法:使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快速计算连续多个整数的和。
2. 快速连减法:利用差等差公式,可以快速计算连续多个整数的差。
五、小数的加减法巧算速算方法1. 小数的加法: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然后再将结果转化为小数。
2. 小数的减法: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即被减数加上减数的相反数。
(沪教版)上海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加减法巧算

加法交换律两个或两个以上因数相加时,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此法也适用于有减法或加减法同时存在时用字母表示:A+B=B+A 15+8=8+15=23A+B+C=A+C+B 15+9+5=15+5+9=20+9=29A+B-C=A-C+B 13+8-3=13-3+8=18A-B-C=A-C-B 84-27-14=84-14-27=70-27=4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这个规律叫加法结合律此法也适用于有减法或加减法同时存在时用字母表示:A+B+C=A+(B+C) 18+25+15=18+(25+15)=18+40=58 A+B-C =A+(B-C) 18+25-15=18+(25-15)=18+10=28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A+B+C+D=A+C+B+D(交换律)=(A+C)+(B+D)(结合律)例:18+23+32+47=18+32+23+47=(18+32)+(23+47)=50+70=120拆除( ) 1、当( )前为 + 时,拆除( )时( )内 +,- 号不变A+(B+C)=A+B+C 15+(8+25)=15+8+25=15+25+8=(15+25)+8=40+8=48A+(B-C)=A+B-C 65+(33-25)=65+33-25=65-25+33=(65-25)+33=40+33=732、当( )前为 - 时,拆除( )时( )内 +,- 号要改变A-(B+C)=A-B-C 85-(8+25)=85-8-25=85-25-8=60-8=52A-(B-C)=A-B+C 65-(33-25)=65-33+25=65+25-33=90-33=57加( ) 1、当加( )时( )前为 + 时,( )内 +,- 号不变A+B+C=A+(B+C) 8+15+25=8+(15+25)=8+40=48A+B-C=A+(B-C) 65+33-23=65+(33-23)=65+10=752、当加( )时( )前为 - 时,( )内 +,- 号要改变A-B-C=A-(B+C) 85-8-22=85-(8+22)=85-30=52A-(B-C)=A-B+C 65-28+18=65-(28-18)=65-10=55综合例题:97+(21+13) 86+(43-26)+17 22-(36-18) 86-(29+26)-11=97+21+13 =86+43-26+17 =22-36+18 =86-29-26-11=97+13+21 =86-26+43+17 =22+18-36 =86-26-29-11=110+21 =(86-26)+(43+17) =40-36 =(86-26)-(29+11) =131 =60+60 =4 =60-40 =120 =2036+87+64 99+136+101 1361+972+639+28300-73-27 1000-90-80-20-10 4723-(723+189)2356-159-256 506-397-103467+997 987-178-222-390 100197+(221+13) 186+(43-26)+17 122-(236-178)+(10-30)-70 323-189+77-11。
小学二年级巧算练习题加减

二年级巧算练习题加减3.135+75-35+254.7845.739+141-639-41 .8867.1996-.1326+39-184+61 -26-74-8--629.9+99+999+999 10.298+996+995+1111.1465-386+3812.702113.1005-201-394-206-19914.1968-101+398-297-95-40515.12+14+16+18+20+22+24+26+28-284+28116.1 = 17.1 =418.1 = 19.1 =820.1 =121.122.24.=1 3. =425. ===加减法的巧算例题1 计算3326+303574+49方法一:先看做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计算。
3326+3074+498=3326+300+=574+500-2=3626+ =1074-2=362=1072方法二:根据“和”的变化规律:一个加数增加多少,另一个加数就减少多少,那么和不变,来进行简算。
3326+3074+498=+ =+=3329+300=572+500=362=1072特别注意:在计算时,将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和不变的规律,多加的要减掉,少加的要补上。
例题计算487+321+113+479方法: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可以凑成整百数。
我们可以通过交换位置的方法,487+113得600,321+479得800.487+321+113+479=+=600+800=1400特别注意:这道题要运用凑整的思路,将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凑成整百数,便于计算。
注意:先算的要加括号。
例题计算 998+998+98+8方法:本题可采用凑整的方法,将9998,998,98分别凑成10000,1000,100.而凑成这些数可从8里面借用。
9998+998+98+8=+++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注意: 对于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应先将其凑成整数,然后再将多加的数从后面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