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课型:新授课年级:九年级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一节课。

本课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按照一条线索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

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东地区在地理、交通、经济方面的重要价值;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及为解决中东问题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前收集中东地区的特点、为中东和平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中东问题的历史根源、美国为什么偏袒以色列等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特别是历史图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

通过探究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初步培养综合学科知识,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感受中东动荡带给人类的创伤,认识到在尊重、理解、包容基础上的平等对话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根本途径,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初步养成热爱和平、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共存发展的价值判断。

三、重点、难点重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反战歌曲视频《Tell me why》,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及字幕,思考歌曲反映了什么主题?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Tell me why》这首歌曲诘问战争、贫穷、饥饿,祈求人类和平、友爱、富足,扣人心弦。

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在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有一块人类文明的圣地——巴勒斯坦地区。

几千年来,这块狭长的土地,在创造人类灿烂文明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灾难。

尤其是在二战结束以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里屡屡燃起战火,众多国家卷入了战火与纷争。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及疑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带着兴趣与疑问开始本课的学习。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2.三维目标使命感,和透过历史现象教材分析中东地区地理位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

加之历史、宗教和种族矛盾,领土、水资源、耶路撒冷的主权之争,使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战争频仍,而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中东的和平进程曲折反复、步履维艰。

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战火频仍的中东,介绍了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以及中东战争的原因及前四次中东战争的概况。

第二目,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介绍了中东地区动荡不安、战争频仍的原因;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为解决中东问题进行的长期努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处理方法:播放录像,让学生感知四次中东战争的场景;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概括中东战争的原因及影响,以理解中东局势的特点:动荡不安、战争频仍。

通过图片、文字资料的展示、分析,让学生理解中东地区复杂的矛盾,自行总结、概括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原因。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争频仍的原因。

处理方法:用图示法展示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既形象直观,又易于学生理解;通过图片、文字资料的展示、分析,让学生理解中东地区复杂的矛盾,自行总结、概括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从而突破难点。

1.史料教学法:展示音像、图片、文字资料,通过分析、概括得出正确结论,理解历史知识。

2.图示法:教师将所要讲述的内容,通过演示的方法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或前后结合,通过讨论、探究得出正确结论,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板书设计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设计一:,一、战争频仍的中东\b\lc\{\rc\}(\a\vs4\al\co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四次中东战争的概况))特点:动荡、战争频仍,二、错综复杂的矛盾\b\lc\{\rc\}(\a\vs4\al\co1(重要的地理、战略地位,十分丰富的石油资源,历史、宗教、种族矛盾,领土、水资源、耶路撒冷主权的争夺))道路:曲折、步履艰难设计二:,)情景导入设计一:多媒体展示如下图片图1图2图3教师讲述:2007年11月11日,大批的巴勒斯坦民众自发地集会(展示图1),以各种形式隆重地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就连儿童也点燃了蜡烛,虔诚地为他祈福(展示图2)。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1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1新人教版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东的概念,知道中东地区在经济、交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掌握二战以后到70年代间中东地区四次战争的概况以及目前中东地区的形势,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中东地区问题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2.通过对联合国“分治”后阿拉伯和犹太人的人口和国土面积的数据分析,对四次中东战争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等历史信息的分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课前收集四次中东战争的资料,课上以战地记者身份作报道,培养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综合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要素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进行分析,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

通过“解决中东问题之我见”的探究活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见解的学习习惯。

3.通过对中东问题由来及其复杂化的学习,理解认识中东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根本的是殖民主义的罪恶,最终受害的是广大巴以人民。

通过对中东战争和当今中东动荡形势的了解,认识战争、武力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

通过拉宾为中东和平而献身从而获得世界人民的尊敬的事例,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重点、难点重点:二战后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动荡不安的历史特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难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三、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地图:世界地图、西亚北非地行政区图和地形图、联合国大会关于阿以分治决议划定的巴勒斯坦版图、第一次中东战争地图、第三次中东战争地图;图片:哈马斯制造的爆炸事件现场、萨达特、拉宾、阿拉法特等历史人物、耶路撒冷圣殿山;表格:四次中东战争简表;网站:怀念拉宾向往和平网站,南方网;歌曲:《和平之歌》。

四、课程资源开发《中东风云》、《世界历史知识画报》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出时事话题:哈马斯制造爆炸性事件,展示一组相关图片;2.学生畅谈看完图片后的心里感受;3.提出问题:哈马斯为什么这么做,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间有什么深仇大恨,非得和他们同归于尽?(二)学习新知识第一个问题:战火频仍的中东1.明确中东概念,并在地图上把它找出来;2.学生回顾学过的关于中东的相关信息:石油储量、“新月沃地”、亚非文明古国、古代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人等;3.运用地图,联系历史知识,介绍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1)复习阿拉伯人在中东建国、发展概况,计算时间;(2)介绍犹太人在中东建国及其被迫流散的概况;(3)阅读课文了解犹太人重返家园的情况(提醒注意时间和支持者);(4)复习二战期间欧洲犹太人命运,介绍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的概况;(5)阅读课文,了解二战后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分治”决议;并指导阅读地图,分析历史数据: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人口数量,阿拉伯国和以色列国的领土面积。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13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13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 13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一节课。

本课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大战短期内不会爆发,但地区冲突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中东问题尤为突出,它集中了战后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地缘……任何构成混乱与动荡的因子都能在中东发现其渊薮,这也是中东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的症结。

二、课程标准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三、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在交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国际社会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探讨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巴以冲突是整个中东和平进程的中心,民族争端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宽容才能真正挽回和平。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2、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后频仍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讲述法、列表法、归纳法、问题探究法、图片分析法等。

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历史史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四次中东战争的经过,在课堂上展示。

八、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哈马斯制造爆炸性事件的相关图片;教师:哈马斯为什么这么做,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间有什么深仇大恨,非得和他们同归于尽?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身居要位被争夺中东战争民遭殃和平路上现曙光板块一:身居要位被争夺(一)动荡中的中东地区:(1)原因:①地理位置:师:中东在哪里呢?生:结合课件展示的地图回答。

教师明确:中东,一般泛指欧、亚、非三洲连接地区。

16—17世纪,西方国家向东方扩张时开始使用,以后广泛流行。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三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学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三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学案 新人教版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材分析】本课内容的主线非常明晰,课文的两大部分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问题。

课文从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和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符合初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抓住这一特点,就可以取得既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收获。

【知识梳理】一、战火频仍的中东1、背景:①一战后,英国获得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②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决议③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2、中东战争:主要争夺目标:土地或运河主权,其次是争夺水资源,以色列国成立至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3、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原因⑴中东地区地理位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⑵大国的介入,使问题复杂化⑶历史、宗教、种族、水资源、领土等因素的争夺,使矛盾更加复杂化习题: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进程艰难的原因?①大国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要根源②领土争端是阿以争夺的实质问题③对珍贵水资源的争夺加剧了冲突④耶路撒冷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⑤巴以内部意见不一致二、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1、双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2、影响:巴以冲突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破坏了社会发展三、怎样维护巴以和平,推动中东和平进程?1、巴以双方立即停止冲突和报复,本着和平意愿通过谈判解决存在的问题2、充分发挥联合国作用,派遣维和部队3、实现以土地换和平4、国际社会应给予中东地区更多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助难民重返家园【重点、难点讲解】一、教学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战火频仍的中东2.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知识链接:1. 战火频仍的中东:(1)中东的地理位置:“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泛指地中海东岸和南岸。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回答)
3.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以及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
(讲述)到今天,那里的战火仍然未熄。五次中东战争和迄今不果的中东和平进程,充分反映出二战后该地区的“战火频仍”和局势动荡的特点,反映出该地区和平进程的艰难。发生的如此众多的战争,那么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讲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由来已久,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宗教原因、种族原因,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如此深刻的矛盾,会给中东地区带来什么样的情况呢?
(回答)
2.中东战火频仍的表现
(讲述)这种矛盾,给中东地区带来了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中东地区战火频仍。那么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有哪些?
(学生结合教材,课外知识,回答)
作 业
布 置
完成同步练习
课堂总结
本课内容的主线非常明晰,课文的两大部分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问题。课文从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和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层层推进,逐步深入。中东的战争频繁不断,给世界和平、当地人们的生活等等都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强权政治,左右着该地区的事物,延缓了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实现世界的总体和平出一份力量,我们盼望着中东地区早日出现和平的局面。
(学生看书,总结讨论,回答)
(结合地图,讲述)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莱人。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莱人迁入巴勒斯坦,并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公元1世纪,外族入侵,犹太人流落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该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外约旦(今约旦王国),西部为巴勒斯坦(包括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为他们在早已成为巴勒斯坦人家园的、犹太人古老的祖居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减少了障碍。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约旦河以西的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对181号决议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一、教材内容分析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主题,世界大战短期内不会爆发,但地区冲突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动荡的中东地区》一课,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问题,从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和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

中东集中了战后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民族、某某、政治、经济……任何构成混乱与动荡的因子都能在中东找到,这也是中东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的症结。

二、课程标准(实验稿)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知道为解决中东问题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了解中东战争的基本概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在尊重、理解、包容基础上的平等对话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根本途径,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耶路撒冷图片在赐予世界的十份美丽之中,有九份为耶路撒冷所得,只有一份给了世界其他地方。

在降临世界的十份苦难之中,有九份为耶路撒冷所得,只有一份给了世界其他地方。

——犹太智慧法典《塔木德》教师: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享有世间唯一的殊荣。

耶路撒冷,这个希伯来语意为“和平之城”的名都古邑,自诞生之日起,便饱经战争洗礼,从未有过真正的和平。

这里发生的流血冲突,远远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座城市。

当今的中东地区仍然动荡不安战火频频、和平历程举步维艰,今天我们就一起探寻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和平。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展示,初步了解中东地区的神秘,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做知识和情感上的双重准备。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中东在哪里?展示:《中东地图》学生:根据学过的地理知识,小组合作探究本课学习的中东地区的X围。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目标以色列的拉宾与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等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教学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图片下载 /sjlsty1/index.htm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各诞生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列表比较)2.在地里上和历史上有什么特点?现在情况怎样?请仔细阅读课文、插图和相关地图。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2.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3.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怎样?它们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如何?4.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5.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他们哪些业绩和精神值得纪念?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战火频仍的中东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A.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C.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D.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课件展示表格“四次中东战争”,学生据书进行“接龙”活动)3.A.直接原因: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B.最严重的后果: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重要人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分析教材
概括现象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历次中东战
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对巴以
和平进程做出过贡献的重要人物有哪些?
探究根源
认识本质
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中东地区战火频
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
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其原因既
有生存之争,也有意识形态之争;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
国的利益之争;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处理不当引发的
问题之争……
人物评价
在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以色列的拉宾与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等
人为了谋求和平解决都作出了很大贡献,是值得尊敬的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学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图片下载 /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各诞生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列表比较)
名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时间公元前7世纪公元1世纪公元7世纪
地点古代印度(尼泊尔)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
2.
在地里上和历史上有什么特点?现在情况怎样?请仔细阅读课文、插图和相关地图。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
2.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3.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怎样?它们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如何?
4.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5.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他们哪些业绩和精神值得纪念?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
战火频仍的中东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
A.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C.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D.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课件展示表格“四次中东战争”,学生据书进行“接龙”活动)
项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时间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
战争进程特点阿拉伯国家
抵制以色列
埃及抗击
英、法、

以色列突袭阿拉伯国

埃及、叙利亚进
攻以色列
结果以色列控制
了巴勒斯坦
总面积的
4/5
埃及实现
苏伊士运
河国有化
以色列占领整个巴勒
斯坦、叙利亚的戈兰
高地、埃及一些地区
埃及和叙利亚
收复土地面积
不大
3.
A.直接原因: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
B.最严重的后果: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怎样?
A.它泛指地中海东岸和南岸地区。

(教师补充:西方国家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B.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

总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C.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2.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如何?(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
重要。

这里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


3.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地理特点不是根本原因,而是重要因素。

由于历
史上大国争霸需要控制这个战略要地,才使得这里战争频仍;所以大国争霸才是这里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


4.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
A.大国争霸
B.阿以之间的领土争端
C.水资源问题
D.耶路撒冷的主权归属问题(这个问题最为棘手,因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圣地”。

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后宣布耶路撒冷为永久首都,巴勒斯坦也宣告以耶路撒冷为首都。

对耶路撒冷的争夺使巴以斗争带有浓重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的成分,它增加了该地区和平进程的难度。


5.对巴以和平进程做出过贡献的重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哪些业绩和精神值得纪念?
A.重要人物: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以色列的拉宾和佩雷斯、埃及的萨达特、美国的克林顿等人物都做出了贡献。

B.业绩和精神:以色列的拉宾总理对巴勒斯坦作了一些让步,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的曙光,却遭到以色列极右势力成员的刺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联合国争取民族权利与国家独立,但也争取和平,无怨无悔地走过了带有传奇色彩的艰难一生。

埃及的萨达特和美国的克林顿努力为巴以双方领导人的会晤牵线搭桥,对中东和平产生了一些正面的影响。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哪一个历史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A.英法侵略埃及
B.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
C.埃及和叙利亚试图收复失地
D.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2.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A.重要性:这一地区有苏伊士运河沟通三大洲,并盛产石油。

因此,交通地位重要;战略地位重要;经济价值巨大。

B.复杂性:①大国插手地区事务,使领土争端问题严重;②历史渊源较深,有当地复杂的民族矛盾、尖锐的宗教斗争等;③当地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④几十年的斗争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性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

3.完成《填图册》第19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提醒学生预习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