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教案2

合集下载

内科护理学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内科护理学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XXXXX学校教案首页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问题式引入:你知道哪些疾病属于呼吸系统吗?常见的有哪些?一、概述复习呼吸系统组成: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膜、胸廓及膈。

功能:进行气体交换,并具有防御、免疫、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功能。

病因:以感染最常见,其他致病因素有大气污染、吸烟、变态反应、创伤及肿瘤等。

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难。

咳嗽与咳痰(一)概念:咳嗽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借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气道内异物,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症状。

咳痰是借助咳嗽将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从口腔排出体外的动作。

(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1)有无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癌、肺炎及肺结核等病史(2)有无吸烟、过敏因素、异物、刺激性气体、过冷或过热空气刺激及相关的职业和环境因素(3)有无胸膜炎及自发性气胸等(4)有无风湿性心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5)有无食管反流性疾病、脑炎、脑膜炎、精神性咳嗽或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2、临床表现(1)咳嗽的性质干性咳嗽: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

多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胸膜炎及肺结核初期。

湿性咳嗽:咳嗽伴有痰液。

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及空洞型肺结核等。

(2)咳嗽的时间突然发作的咳嗽:多见于刺激性气体所致的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及气管、支气管异物。

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脓肿等。

夜间或晨起时咳嗽加剧: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及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左心衰竭常于夜间出现阵发性咳嗽。

(3)咳嗽的音色金属音的咳嗽:见于支气管腔狭窄或受压的情况如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

咳嗽声音嘶哑:见于喉炎、喉癌等犬吠样咳嗽:见于喉部疾病或气管受压。

痰的性状痰的性状可分为黏液性、浆液性、脓性、黏液脓性及血性等。

白色黏痰:见于慢性支气管炎。

脓性痰:提示呼吸道化脓性感染。

血丝痰或血痰:见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

人卫版第3版-内科护理学-教案

人卫版第3版-内科护理学-教案

人卫版第3版-内科护理学-教案人卫版第3版内科护理学教案教学要求及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内科护理在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内科护理的发展和任务。

【教学内容】1、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2、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3、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4、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目的要求】1、掌握病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收集方法,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应用。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特点。

2、呼吸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肺的各种防御机制。

4、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征。

3、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根据护理诊断提供有关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

2、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焦虑、知识缺乏、低效性呼吸型态、有窒息的危险等。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表现。

4、有效排痰的护理:如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振荡、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三节急性呼吸道感染【目的要求】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3、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的。

4、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内科护理学教学设计

内科护理学教学设计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课程内容: 1.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2.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3.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4.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基本要求: 1、熟悉内科护理在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内科护理的发展和任务。

本章重点: 内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学习方法第二章本章难点: 内科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课程内容: 1.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特点。

2.呼吸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肺的各种防御机制。

4.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基本要求:1、掌握病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收集方法, 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应用。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本节重点: 呼吸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如何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完整的护理评估。

第二节本节难点: 呼吸系统的各种防御机制第三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课程内容: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

2、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 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焦虑、知识缺乏、低效性呼吸型态、有窒息的危险等。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表现。

4、有效排痰的护理: 如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振荡、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

基本要求: 1.掌握“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征。

3.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 根据护理诊断提供有关护理措施。

本节重点: 促进有效排痰的护理: 如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振荡、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 正确评价护理计划实施的效果。

本节难点: 有效排痰的护理四、学时分配表:五、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1.教学方法: 课程的教学可通过采用讲授、演示、讨论、和实验课等方式进行,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学生内科护理学教案

大学生内科护理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内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2)熟悉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结构;(3)掌握健康的定义。

2. 能力目标:(1)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及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解决学习和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2)具备独立、规范完成护理体检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内科护理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关爱患者、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健康、护理、内科护理、循证护理的概念;(2)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及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解决学习和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及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解决学习和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2)掌握护理体检的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内科护理学的发展、内容、结构及健康定义等理论知识;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护理体检的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及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解决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简要介绍内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内科护理学的发展(10分钟)介绍内科护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3. 讲解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结构(10分钟)介绍内科护理学的基本内容、学科体系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 讲解健康的定义(5分钟)讲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健康的重要性。

5. 讲解护理体检的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护理体检的一般状态检查、头面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脊柱四肢检查、神经反射检查等。

6. 讨论与练习(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护理体检的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并进行练习。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本章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2. 实训练习:检查学生护理体检的掌握程度;3.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内科护理学教案-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教案-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内科护理学英文名称INTERNAL NURSING课程说明《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包含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病人的护理。

其中理论108学时,实践54学时。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防护和治疗、护理病人、健康促进的科学。

内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它既是临床各科的护理学基础由于他们有着密切联系。

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为核心,使学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履行护理人员“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的重要职责。

本课程采用“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模式,将护理程序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内科临床护理技能,掌握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满足护理对象各项需求的护理知识,能将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

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

每位老师都有一份本教案的电子版,要求教师在使用时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本教案的基础上丰富具体内容;备课时,教师必需熟悉相关课程如内科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及临床学科知识,做到教学中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以培养护理人员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材选用护理学专业五年制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6月参考书籍与常用网地址参考书籍:《内科学》第六版五年制叶任高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六版七年制王吉耀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 陈灏珠人民卫生出版社《哈里森内科学手册》(第16版) Dennis L. Kasper 人民卫生出版社《奈特人体生理学彩色图谱》 John T. Hansen Bruce M. Koeppen 原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奈特消化系统疾病彩色图谱》 MartinH.Floch 人民卫生出版社《奈特心脏病学彩色图谱》 Marschall S.Runge E.Magnus Ohman 人民卫生出版社《Netter's Illustrated Human Pathology 》 L. Maximilian Buja Gerhard R. F. Krueger 原著 Frank H. Netter 人民卫生出版社授课章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授课时数3学时授课时间第七学期授课地点阶梯教室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咳嗽与咳痰的评估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2.掌握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评估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3.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病人的评估要点及护理诊断、护理措施4.熟悉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功能5.熟悉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6.了解咯血、胸痛的评估要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2.咳嗽与咳痰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3.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4.肺炎球菌肺炎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难点:1.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2.肺的呼吸功能与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具多媒体授课提纲1.咳嗽与咳痰的评估要点、常用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30分钟)2.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评估要点、常用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30分钟)3.肺炎球菌肺炎病人的评估要点及常用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30分钟)4.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0分钟)5.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10分钟)6.咯血、胸痛的评估要点(10分钟)课后思考1.呼吸系统的组成?解剖结构?生理功能?2.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有哪些?3.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症状护理中常用的护理诊断有哪些?4.“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有哪些?5.“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反馈授课章节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护理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授课时数3学时授课时间第七学期授课地点阶梯教室教学目的与要求1、解释哮喘的发病机理;2、能识别典型的哮喘病人并列出治疗要点;3、列出四类常用止喘药,每类各列举1-2个常用药;4、列出防止哮喘发作的各项措施;5、描述肺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6、解释肺心病氧疗的适应症、氧疗方法及氧疗中注意事项教学重点与难点讲授重点:1、哮喘、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分型和并发症;2、哮喘、肺心病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内科护理》教学教案

《内科护理》教学教案

《内科护理》教学教案一、第一章:内科护理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内科护理的基本概念、范围和重要性。

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程序。

熟悉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2. 教学内容:a. 内科护理的定义和范围b. 内科护理的重要性c. 内科护理的基本原则d. 护理程序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e. 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3. 教学方法:a. 讲座法:讲解内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b.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内科护理的原则和程序。

c.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4. 教学评估:a.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参与讲座和讨论的情况。

b.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第二章:内科护理基础知识1. 教学目标:掌握内科护理的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内科疾病的基本分类和常见症状。

熟悉内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2. 教学内容:a. 内科护理的基础知识: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本概念。

b. 内科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症状:了解不同系统的常见疾病和症状。

c. 内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测量生命体征、口服给药、静脉注射等。

3. 教学方法:a. 讲座法:讲解内科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疾病分类。

b. 技能演示法:演示内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c.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技能。

4. 教学评估:a. 课堂测验:评估学生对内科护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b. 操作技能考核:评估学生对内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护理1. 教学目标: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疾病。

掌握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措施。

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

2. 教学内容:a. 呼吸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疾病:包括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b.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措施:包括氧疗、呼吸支持等。

c.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包括病史采集、症状评估等。

内护教案2

内护教案2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内科护理学》课时教案第三节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

一、病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①吸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真菌孢子等;②进食:鱼、虾、蚧、牛奶、蛋类;③接触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心得安等;④其它:运动、寒冷空气等。

二、临床表现1、症状(1)先兆症状:发作前多有鼻、眼皮发痒、喷嚏、流涕或咳嗽。

(2)典型表现: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夜间发作或加重是哮喘的特征。

(3)重症哮喘:哮喘严重发作持续 24 小时以上,一般支气管舒张剂不能缓解症状者。

2、体征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以呼气相为主。

3、并发症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气胸、纵隔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

三、治疗要点(一)脱离变应原: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二)药物治疗:1、缓解哮喘发作(1)β2受体激动剂: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

①副作用:骨骼肌震颤、低血钾、心律紊乱等②代表药品: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长效β 2 受体激动剂:如福莫特罗、沙美特罗(2)茶碱类:①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焦虑、惊厥、猝死等。

②代表药品:氨茶碱、舒弗美(3)抗胆碱能药物:①副作用: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②代表药品:异丙托溴胺2、控制哮喘发作(1)糖皮质激素: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治疗。

①副作用:吸入激素副作用主要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或呼吸道不适。

②代表药品:吸入制剂:倍氯米松(BDP)、布地奈德、氟替卡松(2)色苷酸钠:对预防运动或过敏原诱发的哮喘最为有效。

四、护理诊断1、低效性呼吸型态2、清理呼吸道无效五、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居室内禁放花、草、地毯等。

内科护理学教案

内科护理学教案

内科护理学教案教案名称:内科护理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内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内科护理能力,提高其解决内科护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内科护理学概述1. 内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内科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

第二课:内科护理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技巧1.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如高血压、心肌梗死等。

2.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3.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如胃溃疡、肝炎等。

4. 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如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等。

5.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6. 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如中风、帕金森病等。

第三课:内科护理的技术应用1. 各类内科医疗器械的使用和操作。

2. 内科常见检查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如心电图、血液检查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内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其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内科护理病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3.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内科护理技术,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

4. 讨论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评估方式:1. 期中考试: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2. 实践操作考核:对学生的内科护理操作技术进行考核。

3. 课堂表现评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1. 教材:《内科护理学教程》2.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内科护理相关的案例和图片资料。

教学进度和安排:本教案共分为3课时,每课时2小时。

第一课:内科护理学概述- 课时1:内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课时2:内科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第二课:内科护理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技巧- 课时3:心血管、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第三课:内科护理的技术应用- 课时4:内科医疗器械的使用和操作- 课时5:内科常见检查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注: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可适当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学目标〗1.了解支气管哮喘的概念及激发因素。

2.熟悉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掌握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4.熟练掌握定量雾化吸入器及峰流速仪的使用方法。

5.具有关心、爱护、尊重病人的职业素质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难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安排〗2概述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气道炎症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加引起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狭窄。

发病机制1.免疫-炎症机制2.神经机制3.气道高反应性〖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吸入性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等。

2.感染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

3.食物鱼类、虾蟹、蛋类和牛奶等食物。

4.药物最常见的有普萘洛尔、阿司匹林。

5.其他气候变化、运动、妊娠、情绪激动、紧张不安等。

二、临床表现1、症状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2、缓解期:可无异常体征。

发作期: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多数有广泛的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延长。

严重哮喘发作时常有呼吸费力、大汗淋漓、发绀、胸腹反常运动、心率增快、奇脉等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液常规检查哮喘发作时血嗜酸性粒细胞常升高,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2、痰液检查涂片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粘液栓。

3、呼吸功能检查(1)通气功能检测,(2)支气管激发试验,(3)支气管舒张试验,(4)呼气峰流速(PEF)及其变异率测定。

4、胸部X线检查哮喘发作时双肺透亮度增高,感染时,肺纹理增粗及炎症的浸润阴影。

5、动脉血气分析发作时PaO2有不同程度下降,重症哮喘气道阻塞严重PaCO2升高,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或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6、变应原检测①血清IgE升高。

②变应原皮试:在哮喘缓解期用可疑的变应原作皮肤划痕或皮内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四、心理社会状况哮喘反复发作或发作时出现呼吸困难、濒死感,易导致病人精神紧张,甚至恐惧,而不良的情绪常会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

五、治疗要点避免诱因、控制急性发作、预防复发。

〖护理诊断〗低效性呼吸型态与哮喘发作时气道狭窄有关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无效性咳嗽、痰液粘稠、支气管痉挛和疲乏有关焦虑或恐惧与哮喘发作伴濒死感、呼吸困难反复发作有关潜在并发症急性呼吸衰竭知识缺乏缺乏哮喘预防保健知识〖护理措施〗低效性呼吸型态1.环境与体位尽快脱离过敏环境。

协助病人采取合适的体位2.饮食提供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的饮食。

3.病情观察重症病人每隔10~30min测量呼吸、脉搏、血压一次,并进行血气分析,随时监测病情变化。

4.吸氧重度发作病人遵医嘱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一般吸氧流量为2~4L/min,伴有高碳酸血症者应低流量(1~2L/min)吸氧。

5.遵医嘱应用平喘药(1 )支气管扩张剂-用于缓解症状(2 )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是最强的平喘药健康教育1.疾病知识指导2.日常生活指导3.预防发作指导避免诱因,药物预防:色甘酸钠,随身携带止喘气雾剂4.用药指导5.指导病人自我监测病情第四节肺炎病人的护理〖教学目标〗1.了解肺炎的概念及分类。

2.熟悉肺炎的常见护理诊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掌握肺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4.熟练掌握肺炎病人的护理。

5.具有关心、爱护、尊重病人的职业素质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肺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2、难点:肺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安排〗2概述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肺炎分类(一)病因分类1.感染性肺炎2.理化性肺炎3.超敏反应性肺炎(二)解剖分类1.大叶性肺炎2.小叶性肺炎3.间质性肺炎(三)患病环境分类1.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

2.医院获得性肺炎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肺炎球菌肺炎(pneumococcal pneumonia)是由肺炎球菌所引起的肺实质急性炎症。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病因肺炎球菌是寄居在人体口腔及鼻咽部的一种正常菌群,当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及全身抗病能力降低时,其向下侵入肺泡引起肺炎。

2.诱因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等二、临床表现1.症状(1)全身症状:突起寒战,继之高热,数小时内体温可高达39~41℃,多数病人呈稽留热:(2)呼吸道症状:①胸痛:②咳嗽、咳痰:铁锈色③呼吸困难。

2.体征视诊病人呈急性病容,面颊绯红,鼻翼扇动;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可听到湿啰音。

3.并发症感染性休克,称为中毒性肺炎或休克型肺炎,尤其易发生于老年人。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胸部X线2.实验室检查(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2)痰夜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由于本病起病急骤,短期内病情严重,病人及家属没有思想准备,常为疾病来势凶猛而焦虑不安,尤其是治疗不及时产生并发症,更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注意评估病人心理反应。

五、治疗要点首选青霉素G〖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部炎症、痰液粘稠、年老体弱、意识障碍有关。

低效性呼吸型态与大片肺组织炎症及胸痛有关。

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知识缺乏缺乏肺炎的预防保健知识。

〖护理措施〗体温过高1.休息与环境急性期卧床休息,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

2.饮食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

3.保暖与降温病人寒战时注意保暖,适当增加被褥。

高热时予以物理降温。

4.口腔、皮肤护理鼓励病人在清晨、餐后及睡前漱口,或协助病人漱口。

5.遵医嘱应用抗生素肺炎球菌肺炎常首选青霉素G6.病情观察注意监测病人体温变化。

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配合处理准确记录出入液量,估计病人的组织灌流情况。

(1)环境与体位(2)休息与饮食(3)吸氧(4)遵医嘱用药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3.疗效监测第五节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的护理〖教学目标〗1.了解支气管扩张的概念。

2.熟悉支气管扩张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及保健指导。

3.掌握支气管扩张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4.熟练掌握体位引流护理。

5.学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护理。

6.具有关心、爱护、尊重病人的职业素质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位引流护理2、难点:体位引流护理〖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安排〗1概述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及变形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2.支气管先天性发育缺损和遗传因素二、临床表现症状(1)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2)反复咯血,(3)反复肺部感染,(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体征病情严重或继发感染时,常可闻及下胸部及背部局限性、固定性粗湿啰音。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实验室检查痰涂片或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2.胸部X线检查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环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

3.胸部CT检查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样改变。

4.支气管造影可确诊本病,确定病变部位、性质、范围、严重程度,为治疗或手术切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5.纤维支气管镜可明确出血、扩张或阻塞部位,还可进行局部灌洗,取得冲洗液作微生物学检查。

四、心理社会状况支气管扩张病人可因病情反复发生,而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大咯血或反复咯血不止时,病人常出现紧张、惧怕等心理反应五、治疗要点防治呼吸道反复感染,促进痰液引流,手术〖护理诊断〗组织完整性受损与慢性炎症致支气管壁毛细血管扩张及血管瘤破裂出血有关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咳嗽无力有关有窒息的危险与大咯血有关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支气管扩张的预防保健知识。

〖护理措施〗清理呼吸道无效1.遵医嘱应用药物(1)抗菌药物(2)祛痰剂和支气管舒张剂2.体位引流3.吸痰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经鼻腔吸痰。

4.纤维支气管镜应用第六节肺脓肿病人的护理〖教学目标〗1.了解肺脓肿的概念、致病因素及分类。

2.熟悉肺脓肿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

3.掌握肺脓肿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4.具有关心、爱护、尊重病人的职业素质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肺脓肿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2、难点:肺脓肿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安排〗1概述肺脓肿(lung abscess)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咳大量脓痰。

多发生于壮年男性及体弱或原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吸入性肺脓肿病原体多为厌氧菌,经口、鼻、咽腔吸入致病,为主要类型。

2.继发性肺脓肿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继发肺部感染所致。

3.血源性肺脓肿肺外感染所致的败血症及脓毒菌栓经血行播散到肺形成。

二、临床表现症状(1)全身症状:多数(70%~90%)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达39~40℃,多为弛张热。

(2)呼吸道症状:①咳嗽、咳痰,②咯血,②咯血,③胸痛和呼吸困难体征与肺脓肿的大小、部位有关。

初始肺部可无阳性体征,或于患侧出现湿啰音,随后出现实变体征,病变累及胸膜可闻及摩擦音。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液检查病人血白细胞总数可达(20~30)×109 /L,中性粒细胞可达90%以上,核左移明显,常有中毒颗粒。

2.病原体检查痰涂片和痰培养有厌氧菌和需氧菌存在。

3.胸部X线四、心理社会状况由于急性发病,症状凶猛,加之治疗时间长,病人常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心理反应。

咳脓臭痰者,可因难闻的气味而产生自卑或社会隔绝感。

慢性病人病情反复发作,治疗周期长,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五、治疗要点治疗原则是抗菌治疗和引流痰液〖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肺组织化脓性炎性有关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大量脓痰聚积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肺脓肿预防保健知识第七节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教学目标〗1.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特点及肺结核的流行病学资料。

2.熟悉肺结核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临床分型、护理诊断及治疗要点。

3.掌握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预防措施。

4.熟练掌握肺结核的化疗及预防。

5.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耐心、细致的职业素质。

〖教学重难点〗1、重点: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预防措施2、难点: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预防措施、肺结核的化疗及预防〖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安排〗2概述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TB)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