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石的的误区及常识
石与鬼——关于灵璧石

片大海 ,后来 ,地
而形 成 了独 特无 比的灵 璧 石 。 当地人 将这 种 说法 结 合 自己 的想 象 ,说灵 璧石 的形 成 ,是地 壳上升 ,灵璧这 一带形成 了大 片地 下
河 ,由于地 下河水 的长期 冲刷 ,地下 河中 的石头 就形成 了很多孔
一
样 。 由于磐 石山一带 开挖得 比较 勤 ,整座 山体 已支离破碎 ,看
起来 千疮百孑 。不过磐石 山一带 ,远瞧近 观 ,静谧 深邃 ,气 象万 L
千 ,还 真是一 片鸿 蒙之地 。站在磐石 山顶 ,四周一 片寥阔 ,远近
处 都是 迎风 摇 曳的杨 树 ,还 有 田野里 的玉 米苗 ,绿得 遮天 蔽地 。
车等运输 工具运走 。在 当地 ,有很多 以挖灵璧 石为生 的公 司或个
人 ,他 们一 般都 是先在 磐石 山一 带探测 “ 风水 ” ,看 中了哪一 块 地方 后 ,便 向政府部 门 申请购买 这个地域 的开挖权 。然后 再组织
人开 挖 。这样 的方式 ,就如 同企业 和个人 向政府 申购矿 山开采权
古 代和现代 ,生命 和文 明,石头与黄 土 ,就在 这样 的情 景 中浑 然
一
体。 在磐石 山靠 山顶 的地方 ,有 一块 长 十数米 、高 两米 的原 石 ,
上 面雕有 观音 菩萨及 弟子 1 0 0 多尊石像 ,中部 刻有 “ 大宋 嘉{ 三 ; 占
年雕 刻 ”八 个 字 。北 宋嘉 祜三 年也 就是 15 年 ,距 今 已有9 0 08 0 多
山脚 ,便 看见 一块块 很大 的灵 璧石 随处 矗立 ,最高 的 ,能 赶上 两
层 楼高 了 。陪同我们 去 的灵璧 石专 家王金 山告 诉我 们 ,这 些大灵 璧 石 ,都是 当地 人 开采后 存放 在这 里 的。因为 石头 太大 ,不方 便
灵璧石的鉴别依据有哪些?

灵璧石的鉴别依据有哪些?
据介绍灵璧石有52大类400多个品种,初入收藏的爱好者难免会觉得眼花缭乱,其实鉴别灵璧石只要掌握以下三个方面,还是基本可以判断灵璧石的品质。
下面我们和中国淘画网的专家一块进行学习。
一、鉴别灵璧石应先看石头的背面或底部。
有没有红黄色的砂浆附着上面,而且自然硬化不是胶粘的。
个别小块奇石可能砂浆基本清掉,但留下的石根仍清晰可见,有之,再看以下两条,如没有就基本可以判定是假冒的。
二、看石肤、石纹。
灵璧石的石肤:光华温润,滑如凝脂,极具手感(瘦、皱、透、漏的特点不影响石肤)。
石肌中有着特殊的白灰色石纹,其纹理自然清晰流畅。
天然的纹路呈“V”型,人为机械加工的石纹呈“U”型,纹色也不自然,如用水洗,人为的石纹即刻显现,水干的慢,原始的石纹干得快。
常见的石纹有胡桃纹、龟回纹、蝴蝶纹、鸡爪纹、水纹,自然流畅,在黑色石头映衬下纹路充满了音乐一样的律动之感。
三、由于灵璧石属于石灰岩,摩氏硬度在4—7度,磬石在6度左右,所以用手指弹敲或用木棒敲打,可听到悦耳清脆的声音,古代制磬和所谓的“八音石”,就是这磬云山产的灵璧磬石,如没有声音发出,就要考虑其真伪了。
掌握了以上三条标准,对于灵璧石就有了一个较为基本的辨别常识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灵璧石的造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因此,各位收藏爱好者也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对于灵璧石的认识。
外地朋友对灵璧石认识的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

外地朋友对灵璧石认识的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外地朋友对灵璧石认识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近年来,灵璧石声名远播,外地爱好者也与日俱增。
但因地域阻隔,许多朋友不得不借助网络书籍来学习灵璧石知识,很少能够“上手”,所以造成了对灵璧石认识的一些误区。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千万不能人云亦云。
1、关于对“磬石”一词的理解。
“磬石”,原本是“治磬之石料”的意思,因为灵璧石最古老最原始的作用是用来制作乐器磬,所以这个词本来并不是对观赏石而言的。
灵璧石中最具代表性质地的观赏石具有或基本具有磬乐器一样玉振金声的特色,所以把这类观赏石也称为“磬石”。
玉振金声是灵璧磬石的特色,但诸多皮质优良的磬石不一定声音很好。
大家知道,白马纹石按质地理所当然属于磬石,因其纹理诡秘而名噪天下,但声音不佳者比比皆是。
所以,个人认为,声音只能作为磬石的特色,不可作为要素,如果一味追求声音,会错过很多美石的。
毕竟,赏石,视觉才是第一感觉。
2、关于灵璧石的产地。
“灵璧”是一个政治区域,“灵璧石”是一个观赏石的名称,不能把“灵璧石”理解为“灵璧县出产的观赏石”。
个人认为,以灵璧的渔沟、九顶为代表及其附近具有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的地方出产的观赏石,都应该叫做灵璧石。
这里包括江苏的徐州一些地方所产的吕梁、皖螺、彩石等,宿州埇桥区的层石、灰莲花等,安徽泗县产的石头,以及灵璧县城附近所产的石头。
一般的说来,渔沟、九顶一带所产石头绝大部分为质地较好的磬石,为“此地石”,也就是正宗的灵璧石。
其他地方石头一般质地相对较次,可称为“泛灵璧”,“泛灵璧”在色彩、图案、造型等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不可厚此薄彼。
另外,在“泛灵璧”产区也产一些质量上乘的磬石,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庶出”而小觑。
再另外,总体来说,毗邻灵璧附近的江苏所产彩灵璧色彩艳丽丰富,比灵璧本地产的彩石量大质优。
3、关于“石根”和“白脉”。
灵璧石在地下的时候,由于重力的作用,下部和红色粘土结合比较紧密,久而久之,红土和石头粘在一起,形成“根”,灵璧本地也称为“浆”,不是古董界所说“包浆”的“浆”,。
灵璧石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灵璧石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灵璧石是一种受到人们喜爱的装饰性石材,其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想要进行石养殖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灵璧石的养殖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读者在养殖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正文:灵璧石作为一种美观大方、广泛应用的装饰性石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它具有天然独特的纹理和色彩,使其成为各种建筑和园林设计中重要的装饰元素。
如何进行灵璧石的养殖,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以下将介绍灵璧石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灵璧石的养殖方法1. 石材选择:在进行灵璧石的养殖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石材。
灵璧石通常有多种颜色和纹理,根据需要选择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石材,在传统的灵璧石选择上,优先考虑观赏性较强的石料。
2. 植物选择:养殖灵璧石一般会选用一些富含景观价值的植物。
如藤类植物、多肉植物等可以与灵璧石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他植物进行搭配。
3. 温度和湿度控制:灵璧石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促进石材生长的关键因素。
常温下15℃-25℃为灵璧石的适应范围,在饲养期间要定期浇水,保持水分平衡,避免枯萎。
4. 光照条件:灵璧石对光照的需求较大,养殖时需放在明亮通风的地方,并且避免阳光直射。
如果光线过强,可以采取遮阳措施,以免石材受损。
5. 定期修剪:为了使灵璧石保持良好的形态和观赏性,需要定期修剪。
适时修剪可以防止石材过度生长,同时也可以保持灵璧石的整洁和美观。
二、需注意的事项1. 水质要纯净:在灵璧石的养殖过程中,水质的纯净度非常重要。
过滤水源并保持水质清洁,是确保石材生长健康的关键。
2. 防止斑点:灵璧石容易出现斑点问题,这是由于受到石材生长过程中的水分问题所导致的。
为了避免斑点问题的发生,要定期检查灵璧石生长环境的湿度,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 注意病虫害防治:灵璧石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真菌、蚜虫等。
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石材的健康生长。
灵璧石概说(二)

灵璧石概说(二)灵璧石名自从灵璧石走进商周王宫,发启“金声玉振”第一音,至今,围绕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单就灵璧石的称谓,就有不下10种说法。
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分类标准的不一,审视角度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鸣局面可喜。
关于灵璧石名称的界定,目前主要有4种说法:1、灵璧石是灵璧石(观赏石),磐石是磐石(石材),这是功能和史段划分,因为宋代之前灵璧以磐石、磐石制品闻名,“灵璧沐石”3字多出于宋及宋代以后的文献、石谱;2、行政区划界定,即产在灵璧县境内的所有奇石都称灵璧石;3、自然地理界定,凡与原产地灵璧石一脉相承、质地等方面相同或极其妞相近的奇石,都称为灵璧石;4、政府规章的界定,按照宿州市政府于2004年6月通过的《灵璧石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产于灵璧县以及与之交界的埇桥区、泗县等地的各类奇石,统称灵璧石。
在此,我们不“囗唐贬宋”,按约定俗成,综合自然地理、行政区划、质地成因等因素,取广义通俗表述:灵璧石,泛指主产于安徽宿州市灵璧县的奇石,它位列中国四大名石之首,以磐石和孤块观赏石闻名于世。
灵璧石,傍于山,藏于土,非人工所为,而是自然天成的准艺术品,所以,就灵璧石所在地理区域、土层变化、山系走向,决定了灵璧县是灵璧石主产地,但又不能排除灵璧石在周边县市的“零星扩散分布”。
灵璧石产地历史沿革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辖19个乡镇,总人口119万。
历史上,由于灵璧的归属关系变迁,也造成了后来赏石界对灵璧石称谓、产地的混乱。
如称灵璧石是“江南第一石”的磐石类灵璧石种(《观赏石基础教程》第39页第7行,2005年1月,上海大学出版社)。
也有把灵璧石称为“徐州灵璧石”“泗洪灵璧石”“河南灵璧石”,等等。
为了厘清历代文献、石谱、诗文对灵璧石的记载,更好地感悟灵璧石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此,我们综合古籍、史志,回望下灵璧的历史沿革:3000年前,灵璧地区处于古泅水之中,成书于3000年前的《尚书·禹贡》称灵璧磐石山为“浮磐”或“泗滨浮磐”。
灵璧石的真假与做工

灵璧石的真假与做工灵璧石的真假与做工现在灵璧石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使好的灵璧石越来越难寻,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随之而来,造假的石头也猖獗起来。
奇石造假古代时就有,出于趋利的目的,凡是受到人们喜爱,具有收藏价值、可以产生经济利润的石头都有人造假。
寿山石,鸡血石,巴林石,和田玉不是也有很多的假货吗?所以大可不必谈假色变,更不可因噎废食。
有人造假的石头从反面说明了它具有收藏价值。
同时,区分真假也是一种乐趣。
那么怎样区分灵璧石的真假?怎样才能不上当受骗花钱买垃圾呢?下面就就笔者11年来买卖灵璧石所积累的经验,谈谈灵璧石的造假问题,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粘贴粘贴是一种较长见的做假手法,也是很难发现的造假。
粘贴分为原石粘贴和成品石粘贴两种。
原石粘贴也分两种,一是因为在挖石过程中或搬弄石头时由于动作大,失手搞断了石头或碰烂了石头,而这块石头又比较有形,石农不舍得放弃,因此就用哥俩好或101等粘合剂粘贴。
因为是原石,上面还有灰土,如果粘贴的及时或严密,是很难发现的。
更有聪明的石农,再用胶粘些现场的土灰,把裂痕处整个遮掩起来,就更不容易区分了。
但是也正是这种自作聪明的手法,暴露了假石的痕迹。
A,新粘上的土比老灰土颜色深,这是因为胶的作用,使灰土变色和不成一体,新粘的土浆颜色比老的土浆鲜艳。
B,在你刷石头时粘胶就更暴露无疑了。
所以带个手刷,看中的石头不妨刷一刷试试,不但可以把怀疑的部分试刷出来,也可以试出这块石是不是好刷,和同时看看石皮石质是不是清润。
C,听声音。
如果石皮石质都很好,而弹击无声或沉闷,就要引起注意了,仔细观察,如果因为有石合(天然的缝隙)就是正常,没有的话就可能有粘贴处,因为断裂破坏了石头的整体性,使之声音沉闷。
这种造假是被动的,还有一种原石粘贴是主动的造假:就是把不相干的两块或几块石头粘合起来,以增加石头的曲折,形成蟠螭的效果。
这种石兼具上一种造假的手法,用胶水粘合灰土。
除了试刷以外,D,就是要看它是不是自然。
辨别灵璧石真伪的几个误区

辨别灵璧石真伪的几个误区关于灵璧石,古籍多有说明,其中宋人杜绾的《云林石谱》和明人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怪石辨》较为有名。
两书对灵璧石的特点和真伪均有记载。
其中《云林石谱》如此描述:宿州灵璧县,地名磬石山,石产土中,岁久穴深数丈。
其质为赤泥渍满,土人多以铁刃遍刮凡三两次,既露石色,即以黄蓓帚或竹帚兼磁末刷治清润,扣之铿然有声。
而《洞天清禄集·怪石辨》除与前者相同中把灵璧石排在第一位外,也有说辩:“色如漆,间有白纹如玉,叩之声清越如金玉,以利刀刮之略不动。
伪者多以太湖石染色为之,盖太湖石亦微有声,亦有白脉,然以利刀刮之则成屑。
”这些古典的辨伪的说法,一直被视为经典并被广泛引用,传播至今,造成外地石友的迷惑,并为其带来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一---颜色,色如漆为灵璧石,否则就怀疑实际上,灵璧石五颜六色,色彩斑斓的各色品种目前发现的已经近200种(据《灵璧石谱》考证有185个品种),只是以黑色磬石作为代表而已。
误区二---硬度,用刀刮的方法鉴别灵璧石,如果出粉末,不是灵璧石实际上,灵壁石磬石的硬度据清华大学温庆博教授测试为3到4度,刀子肯定可以刮动。
个别非磬石品种硬度可以达到4度以上,比如玉化皖螺石,彩玉石等就很难用刀刮出粉末了。
有些品种如吕梁石类的黄色部分,甚至用指甲都可以刮出粉末。
误区三---声音,敲之有金属或其他响亮的声音,就是灵璧石,否则就不是实际上,即使是灵璧石中的磬石,如果中间发育有微裂隙或者白色筋脉较宽较多的话,声音就会比较哑。
有些优质的磬石因为造型饱满圆肥,也是没有声音的,而那些多洞或者薄,锐,尖角,悬的灵璧石往往声音较出色。
声音也许可以作为磬石的标准,或者作为灵璧石品质高低的一个标准,但不能作为是否为灵璧石的标准。
灵璧石中上百品种里磬石只是其中之一,大量的灵璧石其他品种大多是没有声音之美的(其他品种灵璧石偶有声音奇美者则更加珍贵)。
出现这三方面的误区,主要是古代受开采条件的限制,发现的品种仅限于磬石,而现在的界定扩大了,品种丰富了,测试更加科学。
怎样挑选灵璧石摆件

怎样挑选灵璧石摆件
怎样挑选灵璧石摆件,不看就后悔!很少写这种标题的文章,说实话带有这样的标题纯粹是吸引大家来一起围观。
灵璧石摆件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于大家如何挑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觉得只要是稍为接触过的朋友几乎都能总结出一二三来。
对于灵璧石摆件的文章我也很难写出什么新意来,下面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见不代表行业性,如果各位朋友对此感兴趣的话,就请把下面的文章读完!
我认为对于灵璧石摆件的挑选首先要看您准备摆放在什么位置,有的朋友喜欢“手上把玩”的小石头,我认为这种灵璧石可以选择小型不用刷洗的小件抽象精品,价格也不是太高,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如果价格太高的话,那就要考虑一下了。
还有一种就是放在博古架及办公桌上的灵璧石摆件。
对这于种放置方法家庭及办公室比较常见。
一般以象形,山形、山峰、清供类较为突出。
这类摆放的精品摆件如果是造型较好的话,价格可是高的很哪,我本人认为价格太高的石头升值空间己经有限了,大家不妨可以试着选择价位在3000-10000万之间的石头。
这类石头买回来以后只要“伺候”好了,会有很高的灵性。
这里所说的“伺候”就是日常的保养!
最后这一种说一下放在客厅及庭院里的中型灵璧石,这种石头属于大件。
一般重量在1-10吨,尺寸及重量太小看起来没有气势。
尺寸及重量太大,又会“反客为主”所以对于选择这种灵璧石摆件的时候,分寸要拿捏的刚刚好。
如果对于灵璧石不是太内行的话,可以选择立式“带花”或“山峰”式,这两种可以说是大式款,不管您是无搭配,都不会太显眼,又不会显得格格不入!
《怎样挑选灵璧石摆件,不看就后悔》本文就写到这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璧石的的误区及常识
1,灵璧石产自土中
虽然我有的物品介绍里说了灵璧石出自土中,但是还是经常有买家朋友提问,他们误以为灵璧石在山顶上。
灵璧石奇就奇在是土里出的。
这是因为,8亿年前,这一带是辽阔的海洋,遇火山爆发,岩浆喷发遇海水冷却,然后挤压、断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再加上海藻的作用,又形成了各种花纹和图案。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亿万年后,人们才从土中挖掘出灵璧石。
2、灵璧石的产地
灵璧石产地西起宿州市埇桥区禇兰镇,北到苏北的房村、双沟,东到杨山子、项窝与宿州市泗县相连,南到宿州市灵璧县渔沟周寨山。
方圆190平方公里。
这其中主要是以九顶为中心,包括宿州埇桥区的东北部,宿州灵璧县的北部,苏北的南部。
灵璧县北部出石头,中部及南部很大的地方都没有。
过去说的灵璧石是按行政区划的说法。
按照石头的矿脉来科学划分、权威的划分范围就有所扩大了。
(参考文献资料《中国灵璧石谱》王文正著,中国经济出版社)例如白马和杨山子都出纹石,但是人们只知道有白马纹石,却不提杨山子,其实白马早就挖不出纹石,近几年都是在杨山子村挖掘,但是还是叫白马纹石。
----俗话说"灵璧199座山,大半都在九鼎与楮兰间"这十分中肯的道出了灵璧石的中心区域界限。
---见《中国灵璧石谱》第3页“灵璧石的主要产地”。
----
3、灵璧石的种类:
灵璧石52大类464品石,宿州埇桥区解集、张山、楮兰;及苏北牌坊、吕梁、郭集主要以产彩石为主,也有部分磬石。
九顶和渔沟主要产磬石。
牌坊和吕梁主要出产吕梁石和各种彩玉石。
独堆以出产白灵璧玉著名,,,,
4、灵璧石的音色
并不是所有的灵璧石都“扣之铿然有声”,实际上还有绝大部分灵璧石没有音。
一般来说,磬石大多数有音,也有的没有音。
有的音质好,有的音短促,这根据石的形状、厚度来区分的。
有时一个坑里挖出来的石头,有的有音,有的却无音。
绝大多数彩石都是无音的。
有的石头不上座时有音,上了座就没有音。
区分一块奇石的价值,要看她的形状、意境、韵味等多个方面去考虑,一般意境好的石头价格一直是很高的。
5、灵璧石的挖掘和整理
有些朋友还不了解灵璧石的全过程:从土里挖出后,刚挖出来的原石上面有一层比较硬的灰质,底部石根有坚硬的土浆。
石头上面的灰质需要用铁丝刷子用力刷掉才能露出石皮。
这也是丑小鸭变美天鹅的过程。
有的石头灰薄好刷,有的灰厚,要下功夫。
刷石过程虽然累,但也是一种乐趣,因为除去灰质,就相当于揭开层层面纱一样,你不知道她的石皮是什么样子?当露出石皮,一般还要用细水沙纸用水轻轻的再扶磨一遍,然后上蜡抛光,一块灵璧石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