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台山市新宁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

6.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内容:《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课时:2课时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达到会读、会写、会用过程与方法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详略得当。
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入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建立朴素的阶段意识,热爱劳动人民教学重点学习鲁迅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写法,即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
教学难点学生对文章主题的领会。
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阅读领悟法、互动研讨法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品味细节、写法预习导学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美丽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而故事的讲述者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几次都提起,可见她是一个对自己很有影响的人物.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走进鲁迅先生为她专门写的《阿长与<山海经>》。
2.作者链接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
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3.知识链接鲁迅作品短篇名章《而已集》、文选《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野草》《朝花夕拾》《二心集》文选、《呐喊》文集《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坟》文集《题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论雷峰塔的倒掉》4、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chuāng()疤震悚()jié()问空前()惧dàn ()惊骇()孤shuāng()粗拙()zhòu骂()掳走()5、加粗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淡薄薄弱薄厚 B.妥帖请帖碑帖C.憎恶好恶深恶痛绝 D.空前空席空中楼6、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初中八年级语文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方法。
学习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一、了解作者及作品作者:鲁迅:原名-----------字----------,浙江-----------人,我国伟大的 --------家 ------------- 家 ------------- 家。
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
作品: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等,其中小说《》是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二、、我会学,请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huáng( )急②粗拙( ) ③烦suǒ( ) ④惧惮()⑤疮()疤⑥憎()恶⑦孤孀()⑧惊骇()⑨针灸()⑩珠玑()11)震sǒng()12)诘()问13)jí()贯14)pī雳()15)掳()三、诵读积累,整体感知1、学生全体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
并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的去写的?2、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围绕长妈妈写了:①②③④⑤⑥⑦重点写了:四、合作探究,微观体察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呢?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她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用文中原句回答)阿长:例如:作者对她的感情变化:()——()———()——()五、课后拓展延伸。
1、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
)2、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第二课时一、学习内容1、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文档

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2、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及作者的感情。
学习准备: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包括《风筝》、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2、注音: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惧惮()粗拙()骇()问题探究:1、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位。
《阿长与〈山海经〉》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
所以,这个题目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
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令人好奇,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
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2、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3、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

哥儿啊,我虽无名无姓,但经你一写,现在也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生得黄胖而矮倒也罢了,怎么连颈上的灸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我规矩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可是你,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种私事都写进去了呢特别是给你讲长毛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让我们脱下裤子站在墙头,大炮就放不出来,你也照实写下来了,你不怕人笑话我还怕人笑话呢!
阿长和山海经
课题
阿长和 山海经
课型
预展课
课时
第一课时
3〕、这些事中哪些地方写得最细,最精彩。请找出来,用“写得好,它写出
了〞的句式进行品析并说话。
a
b
c
四、反响提升
4、想象创新
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说些话。
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
她呢,也不闻。〔〕
6、“我似乎遇着了一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说明了我的震惊。
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说明我很胆小。
.本文对长妈妈的刻画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指出以下各
句运用了什么描写。
①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
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快乐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
来了!〞〔〕
②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
总结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
目标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6 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和详略适当的写法。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明白得重点句子的含义。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
学习重难点】一、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和详略适当的写法。
二、明白得重点句子的含义。
一、自主学习一、了解作者及作品作者:鲁迅()家()家()家,原名()字()作品:小说()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等二、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汉字。
①huāng( )急②粗拙( ) ③烦suǒ( ) ④惧惮()⑤震sǒng()⑥诘()问⑦jí()贯⑧pī雳()二、合作探讨,交流展现:1、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情形?你能概述一下吗?2、学生全部朗诵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
并试探:作者是怀着如何的心情的去写的?3、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阿长是如何一个人呢?从那些文字能够看出?作者对他的情感如何?三、拓展延伸。
咱们假设阿长此刻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请同窗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点,放飞想象的翅膀,给予人物新的时期特色。
)四、课堂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惧惮.()粗拙.()疏懒..()惊骇.()二、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哪些略写?哪些详写?略写:详写:五、课堂小结六、教(学)反思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包括《风筝》、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他心集》、《南腔北集结》等。
广东省台山市新宁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

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3)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重点、难点分析】学习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
【使用说明】1、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2、新课交流合作、展示、总结本节知识,完成检测题。
【知识链接】关于《山海经》:《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它还以流水账的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存在较大的争论。
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自主学习】研读课文,回答问题。
1、本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3、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合作探究】1、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2、★长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是如何表现她这些性格特征的?3、★★理清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堂小结】1、★小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2、归纳本文主旨。
【当堂检测】1、“三哼经”是阿长对《山海经》的称呼,这与文中哪一句话相呼应?2、★本文通过一系列生动传神的描写刻画了长妈妈的形象,请找出你感受最深的相关语句,并体会其妙处。
语句:作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六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1、全面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2、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难点】对长妈妈欲扬先抑的写法。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山海经》和她又有什么故事呢?2. 走近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3.相关资料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
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4、关于《山海经》《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
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集《》,作者鲁迅,原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阿长与《山海经》桦甸六中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课题阿长与《山海经》第1课时总计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要求知识回顾了解《朝花夕拾》:原名、作者、篇目、评价。
学习目标了解《朝花夕拾》,整体感知文章,积累字词。
理清文章写长妈妈的事件,感受长妈妈的特点。
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1、指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习字词,给加点注音,生字记住字形,6分钟后检查。
絮.说搁糖菩萨..福橘.惶.急烦琐.胸脯.骇.小辫.子掳.灸疮疤...颈.子惧惮.诘.问陆玑.马缨.花震悚.霹雳..干戚.画舫.保姆.孤孀.郝懿.行渴慕.疏懒.自学指导二:默读文章,用小标题概括写长妈妈的事件,并概括出长妈妈的特点。
20分钟后交流,看谁概括得简洁准确。
学科语文课题阿长与《山海经》第 1 课时第小组班级姓名授课时间月日第节得分1、本文选自(),作者(),作品原名(),共有()篇()散文。
2、给加点字注音絮.说搁糖菩萨..福橘.惶.急烦琐.胸脯.骇.小辫.子掳.灸疮疤...颈.子惧惮.诘.问陆玑.马缨.花震悚.霹雳..干戚.画舫.保姆.孤孀.郝懿.行渴慕.疏懒.3、写出最能表现长妈妈爱心的那几件事: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误课堂展示次数课堂表现自我评价优秀□良好□一般□有待提高□纠错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要求自主学习展示巩固练习熟读课文;背读课文学有所思桦甸六中教案主备人备课组长教学领导学科语文年级八课题阿长与《山海经》第1课时总计节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媒介出缺席情况教学目标了解《朝花夕拾》,整体感知文章,积累字词。
熟读课文,感受作者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关键整体感知文章读准字音。
对长妈妈特点的感受。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知识回顾出示目标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展示巩固当堂检测及时反馈2 1 16 10 10 5 1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内容个性化修改一、知识回顾了解《朝花夕拾》。
二、学习目标三、自主学习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生字词语。
2、找出写阿长的几件事,概括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2)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3)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学习难点:领悟欲扬先抑的写法。
【使用说明】
1、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2、新课交流合作、展示、总结本节知
识,完成检测题。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 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关于《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本书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其中以记人为主的有三篇:《藤野先生》记恩师,《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山海经>》则记作者儿时的保姆。
【自主学习】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1、积累本课生字新词。
2、分析课文结构,归纳段落大意。
【合作探究】
1、本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2、★找出文中表达“我”对长妈妈感情的句子,并分析她为什么能感动“我”。
3、★★题目为什么不写成《长妈妈与<山海经>》?
【课堂小结】
1、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2、★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
【当堂检测】
1、请根据提示从文中找出能表现“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的词语,并填入括号内。
不大佩服()()新的敬意2、★请用鲁迅的小说集名将悼念鲁迅的挽联补充完整。
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