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 徐志摩
徐志摩的诗《偶然》赏析

徐志摩的诗《偶然》赏析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语言清新明快,富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短短几行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意溢于言外。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
我想本诗就是其中经典之一。
这首《偶然》小诗,写的唯美富有情趣,其中用到了很多比喻,对比的修辞。
此外,作者还运用了很多意象,全诗整体读来就如同一幅唯美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流连,让人深思。
例如:“我是天空中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波心”,“相遇在海上”,云,水波,海上等意象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时光匆匆,万事万物在不断的运动变化的自然常态,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人生中偶然的邂逅是美好的,但美好的东西总是那么短暂,生命中有许许多多的变数,也许只一个转身的离去,就已经错过一辈子了!大多数人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
徐志摩早期在剑桥大学邂逅了才女林徽英,两人经历一段唯美的爱情,但好景不长,林徽英之后嫁给了梁思成,徐志摩找到了陆小曼。
徐志摩一直眷恋着这份感情,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流露出对林徽英的爱慕、留恋。
正所谓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曾经,初相遇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每个人都有着一种初遇情结,真的就象一杯清水一样清纯透明,初见后的分手,有如曾经挥手的云彩,也似轻轻告别的康桥……这恰是人生最好的写照。
此外,此诗在格律上也可以看出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
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
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
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壳”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徐志摩散文《偶然》(1)

徐志摩散文《偶然》一、引言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他的作品以清新、深情、纯美著称。
《偶然》是徐志摩的一篇散文,通过对偶然的思考和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的主题。
本文将对徐志摩散文《偶然》进行解读,分析其主题和艺术特点。
二、偶然的意义和象征散文《偶然》以“偶然”为标题,意味着作者想要探讨和探索其中的意义和象征。
偶然是一种无序和随机的发生,它不受人的意愿和控制。
通过描绘偶然的场景和情节,作者呈现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幻无常。
徐志摩在文章中运用了许多细腻的描写,如“落花的缤纷飘散,像是女孩微笑时的笑意飘散”和“大海中的浪花无端地溅湿着你我”等,这些意象和描写都象征着偶然的力量。
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作者将偶然与自然相联系,把人的命运与自然界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散文的独特韵味。
三、人生的无常和偶然人生的无常和变幻是《偶然》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作者通过描绘偶然的情节和场景,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无常的特点。
在散文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偶然的相遇: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偶然的情况下相遇并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然而,偶然的命运把他们再次分开,他们再也无法相见。
这个故事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的无常和变幻无常的现象。
无论是偶然的相遇还是意外的分离,都无法预料和控制。
而正是这种无常使得生活充满了惊喜和不确定性。
四、徐志摩散文的艺术特点徐志摩的散文以清新、深情、纯美著称,他在散文中常常运用诗意的语言和独特的叙事手法。
在散文《偶然》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象征等,丰富了作品的表达效果。
另外,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和偶然的力量。
徐志摩的语言简洁流畅,扣人心弦,使得散文更加生动有趣。
五、结语《偶然》是徐志摩的一篇散文,通过对偶然的思考和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无常的主题。
作者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多种修辞手法,使得作品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偶然诗歌鉴赏

偶然诗歌鉴赏《偶然》这首诗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其通过简短的语言和完美的结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爱情的独特思考。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一)结构之美:《偶然》是一首形式上非常完美的诗歌,其音韵起伏、节奏感强、画面具有流动感。
诗人运用了动态格律和张力动态平衡,构成了新和谐的凝固效果,充分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特有的美感。
学生卞之琳评价说:“《偶然》这首诗在徐志摩老师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
(二)意象运用:诗歌中运用了“天空”、“云”、“水波”等形象的实物比喻,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天空的一片云投影在波心,既反应出诗人的内心活动和心理特征,也表明其爱与美的追求。
(三)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关于人生和爱情的思考。
诗中提到“你”和“我”两个主体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虽然在这个联系中存在感情的依托,但“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因为最终踪影的消灭。
这表明诗人明白自己的人生处境而不想伤害对方。
(四)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自然、意象精微,短短的两节结构巧妙,是徐志摩诗歌创造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诗人通过简短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使诗歌具有无穷的韵味。
(五)诗人情感:这首诗也充分展现了徐志摩的个人情感。
诗人在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中,既展现出对爱情的执着和热情,又表现出对爱情的无奈和悲伤。
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层次感和内涵。
(六)哲学思考:这首诗还可以被看作是徐志摩对人生和爱情的哲学思考。
诗人认为,人生中的一切都是偶然的,无论是相遇还是别离,都是命运的安排。
这种思考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理解。
(七)艺术创新:在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中,《偶然》是一个艺术创新。
诗人打破了传统诗歌的规范和形式,采用了自由体和散文诗体裁,使诗歌更加自由、灵活,更加贴近生活和自然。
这种创新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八)文化背景: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
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化运动正在兴起,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
徐志摩《偶然及赏析

偶然作者: 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赏析: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对我来说,用上“情有独钟”之语而不为过。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
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长廊中,应堪称别备一格之作。
这首《偶然》小诗,在徐志摩诗美追求的历程中,还具有一些独特的“转折”性意义。
按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卡之琳的说法:“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
”(卡之琳编《徐志摩诗集》第94页)新月诗人陈梦家也认为:“《偶然》以及《丁当-清新》等几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
”(《纪念徐志摩》)。
的确,此诗在格律上是颇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的。
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
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
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壳,”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音步的安排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而我在这里尤需着重指出的是这首诗歌内部充满着的,又使人不易察觉的诸种“张力”结构,这种“张力”结构在“肌质”与“构架”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意向”与“意向”之间诸方面都存在着。
独特的“张力”结构应当说是此诗富于艺术魅力的一个奥秘。
所谓“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
通俗点说,可看作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着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
徐志摩诗歌《偶然》原文及赏析

徐志摩诗歌《偶然》原文及赏析
《偶然》是著名的诗人徐志摩所创作的一首诗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深受广大读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将围绕该诗歌的原文和赏析展开叙述,以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
一、《偶然》的原文
偶然我遇见了你如遇见了解脱枯叶飘落的季节城市寂寞的角落路灯在你脸上熄灭那一刻我很遗憾我只能想起名字却失去了相遇的勇气那是我遇见你的偶然像黑夜与白昼的交替像露水和清晨的相遇命运就这样牵引着我们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走过了无数的山丘而如今回首我们才发现这条路上只有你和我。
徐志摩偶然诗歌赏析

徐志摩《偶然》诗歌赏析题目:徐志摩《偶然》诗歌赏析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独特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而著称,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其中,他的诗歌《偶然》更是被誉为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解读其中蕴含的美学思想和情感特质。
《偶然》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它以诗人的亲身经历为原型,表现出他对爱情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歌开篇即以“我又失恋了”为主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失落和无奈。
但是,在接下来的诗歌中,他并没有陷入消极沮丧的情绪之中,反而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方式,去寻找爱情和生命的真谛。
诗歌中的“偶然”二字,是诗人思考人生和爱情的重要线索。
他认为,人生和爱情的发展都是由偶然决定的,没有什么是可以预料的。
这种偶然既带来了无尽的可能,也带来了无尽的不确定性。
诗人在接受这种偶然之后,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反思自己的情感和生命的意义。
在诗歌的前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爱情场景,他与心爱的女子在海边漫步,享受着阳光和海风的美好。
这里的景色描写十分精细,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的向往和对爱情的神往,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追求理想的倾向。
然而,诗歌的后半部分却呈现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诗人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偶然,每一个人都是在偶然中诞生的,也将在偶然中消逝。
他思考着自己的人生,对未来充满了疑问和迷惑,但同时也有着一份内心的坚定。
他认为,无论偶然和命运如何决定他的人生,他都要继续追求爱情和生命的真谛。
诗歌的结尾,诗人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生命中的偶然,何时才会把我们的名字连在一起?”这句话既是对爱情的期望,也是对生命的追问。
诗人希望,通过偶然的相遇和交错,自己和心爱的女子可以走到一起,一同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徐志摩的《偶然》是一首充满哲学思考和情感表达的诗歌佳作。
它以纯粹的诗意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表现了诗人对爱情和生命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徐志摩经典诗歌偶然

徐志摩经典诗歌偶然徐志摩经典诗歌偶然徐志摩这首《偶然》,可能仅仅是一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偶然相爱一场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
徐志摩《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赏析篇一徐志摩这首《偶然》,很可能仅仅是一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偶然相爱一场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
不过,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它自身。
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
人生的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仅仅是偶然的交会,永不重复。
无论是缠绵的亲情,还是动人的友谊,无论是伟大的母爱,还是纯真的童心,无论是大街上会心的一笑,还是旅途中倾心的三言两语,都往往是昙花一现,了无踪影。
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的爱,又有多少能够重新降临。
时间的魔鬼带走了一切。
对于天空中的云影偶尔闪现在波心,实在是“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更何况在人生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心与心之间有时即使跋涉无穷的时日,也无法到达彼岸。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方向,我们偶然地相遇,又将匆匆地分别,永无再见的希望。
那些相遇时互放的“光亮”,那些相遇时互相倾注的情意,“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徐志摩在这样短短的小诗中,用了那么单纯的意境,那么谨严的格式,那么简明的旋律,点化出一个朦胧而晶莹,小巧而无垠的世界。
我们漫步在这个世界之中,生发出多少人生的慨叹,多少往事的追怀,多少往事的回味,……但,并不如泣如诉,更不呼天抢地。
我们只是缓缓而有点沉重地漫步,偶尔抬头仰望,透过葡萄架或深蓝的云彩,恰有一朵流星飞逝而过,我们心中,升起了缕缕淡淡的哀伤。
但仍然漫步,那缓缓而又有点沉重的足音,如一个“永恒”,驻留在夜的天空。
不失轻盈,不失飘逸,却总是掩饰不住现实的悲伤,情感深处隐伏着一丝淡淡的失落。
诗人对于美,对于人生,并不是看得可有可无的,而是怀着深深的眷恋,执着的追求,只是“美”抑或人生的其他,都像天空中的云影,黑夜海上的光亮,在瞬间都无影无踪。
徐志摩偶然原文

徐志摩偶然原文徐志摩偶然原文徐志摩《偶然》原文是怎样的呢?这首《偶然》小诗,在徐志摩诗美追求的历程中,具有独特的“转折”性意义,是一篇非常经典的诗篇。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徐志摩《偶然》原文,欢迎阅读!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赏析1: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对我来说,用上“情有独钟”之语而不为过。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
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长廊中,应堪称别备一格之作。
这首《偶然》小诗,在徐志摩诗美追求的历程中,还具有一些独特的“转折”性意义。
按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卞之琳的说法:“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
”(卞之琳编《徐志摩诗集》第94页)新月诗人陈梦家也认为:“《偶然》以及《丁当-清新》等几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
”(《纪念徐志摩》)。
的确,此诗在格律上是颇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的。
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
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
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音步的安排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而我在这里尤需着重指出的是这首诗歌内部充满着的,又使人不易察觉的诸种“张力”结构,这种“张力”结构在“肌质”与“构架”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意向”与“意向”之间诸方面都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