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风格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归因风格和时间压力对职业决策影响的研究趋势分析

归因风格和时间压力对职业决策影响的研究趋势分析

归因风格和时间压力对职业决策影响的研究趋势分析罗丽1邵样林2王荣娟1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2.东莞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摘要】职业决策是个体依据自身和社会需从几个职业中选择出最理想职业的过程。

本文是在对前人对决策研究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决策研究的新趋向:归因风格和时间压力可能会对决策加工过程产生影响。

【关键词】职业决策时间压力归因风格一、职业决策现代决策理论认为,决策泛指人们在行为之前,对行动目标和手段进行探索、分析、评价,最终对行动方案做出选择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的全过程。

美国决策研究专家Hastie(2001)认为决策与判断是人类(及动物或机器)根据自己的愿望和信念选择行动的过程。

广义的决策包含判断与决策两种成分,判断主要研究人们推知或知觉尚不清楚事件及其结果的过程,如研究人们是怎样整合复杂多样的、不完全的甚至是冲突的线索来推知外部世界的,衡量判断质量的标准是准确性。

职业决策作为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过程,是指个体依据自身和社会需从几个职业中选择出最理想的职业,不能把它简单等同于经济学中的决策。

在经济学决策理论中,价值与机率是其主涵,个人的决策取决于效用价值,也就是收获和效果;而对于职业决策,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态度、经验、认知方式等是影响职业决策的重要因素,所以职业决策更多的是从职业价值观、态度、认知方式等角度阐明和理解决策过程的。

随着近些年信息加工理论的兴起,在决策研究领域中,为了提高个体的决策质量,研究者们逐渐从对结构模式的分析转向了对决策过程的分析,描述性范式也逐渐取代了标准化范式。

描述性范式借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探讨决策者的真实决策行为,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和过程跟踪技术。

现代学者对决策的研究主要是探索其影响因素,在对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中,主要考察三个指标,即搜索质量、搜索深度和搜索模式。

二、归因风格对决策的影响研究归因风格(Attributionalstyle),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作怎样的解释。

大学生决策风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决策风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

⼤学⽣决策风格、职业决策⾃我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华中科技⼤学硕⼠学位论⽂⼤学⽣决策风格、职业决策⾃我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姓名:王⽂建申请学位级别:硕⼠专业:发展与教育⼼理学指导教师:谭亚莉20090526摘要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体在职业选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和困难。

⽬前我国的就业市场严重饱和,⼈才供需⽭盾⽇益尖锐,⽽⼤学⽣⾯对未来的职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就业能⼒薄弱。

尤其是在职业决策领域,⼤学⽣普遍缺乏对⾃我及职场的认识、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标的确定,对要作出的决定感到困难重重。

基于此,本研究引⼊了决策风格与职业决策⾃我效能两个变量作为⾃变量,试图探讨这两个因素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

本研究分三个阶段:第⼀个阶段是编制决策风格问卷。

通过查阅⽂献、访谈学⽣收集决策风格的项⽬,最后确定了35个项⽬。

第⼆个阶段是预测。

将决策风格量表、职业决策⾃我效能量表和职业决策困难量表三个量表合并组成职业决策问卷,对华中科技⼤学校内的⼤学⽣进⾏预测。

第三个阶段是形成正式问卷后施测。

问卷回收后进⾏统计分析,结果呈现了⼤学⽣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探讨了决策风格、职业决策⾃我效能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

结果显⽰,年级差异、决策风格和职业决策⾃我效能是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性别、家庭背景、专业和职业辅导经历没有对职业决策困难产⽣显著影响。

决策风格和职业决策⾃我效能分别独⽴的对职业决策困难产⽣影响,职业决策⾃我效能在决策风格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中不存在中介作⽤。

关键词:决策风格;职业决策⾃我效能;职业决策困难Abstract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y is defined as the all-possible obstacles and difficulties that one may encounter in the course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At present,our country’s job market is severely saturat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mployment supply and dema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cute.But,the college students fell confused when they confont the future occupation.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they lack self-awareness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 workplace,they lack career planning and future objectives.In this study, decision-making style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are intrduc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rying to explore the affect that the two variables on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the first phase i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decision-making style.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views to students,35 items were collected to form the questionnaire. The second stage is forecasting the questionnaire. Mergering the decision-making style scale,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scale to form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questionnaire ,and then testing the students of Huazhong Univerc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nlogy. The third stage is the formal testing. Recovery results sh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cision-making styles,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ces in grade,the decision-making style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are factors which effect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while,gender,family background,professional and career counseling experiences 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Decision-making style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impact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indepentently,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does not play the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decision-making style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Key words: decision-making style;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y;独创性声明本⼈所呈交的学位论⽂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的研究⼯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中已经注明引⽤的内容外,本论⽂不包含其他个⼈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探讨

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探讨

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问题。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在分析了学校教育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讨论了学校招生质量问题、教学资源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差距、实习工作安排不足以及学校与企业的对接问题。

在提出了对学校的建议,并总结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启示。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可以为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学校性归因,教育方面的影响,招生质量,教学资源,学生需求,实习工作,企业对接,建议,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阻滞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往往由于就业技能不足、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面临着就业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学校本身出发,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根本原因。

本文旨在从学校性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问题。

通过分析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学校招生质量问题、教学资源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实习工作安排不足、学校与企业的对接问题等方面,深入挖掘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源。

结合对学校的建议及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启示,为进一步探讨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阻滞的困境。

这一现象引发了对学校性因素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影响的关注。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就业指导提供一定参考。

2. 正文2.1 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浅谈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

浅谈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

浅谈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作者:何苗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年第04期【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成功和失败,也有意无意的在寻找其中的原因。

如何认识自身的失败,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影响着他们成才。

因此,合理的归因,塑造良好的归因风格对大学生的学习动力、良好的身心状况以及成为未来有用人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归因风格;大学生;成才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一直都是人们热切关注的焦点,“马加爵事件”、“厦门大学投毒事件”再到最新的“厦大学生自杀事件”以及“湖北省某高校投毒事件”等等,都再次是使该问题提升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数据统计,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这与大学生成才、建设有力的接班人的目标大相径庭。

而出现该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没有正确的认识自身,错误的归纳自己的成败,造成了归因上的误差。

因此,使大学生面对人生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正确的做出归因倾向,建立起良好的归因风格是十分必要的。

一、归因与归因风格的概念1.归因的定义归因一般来讲是指“原因归属”,它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广义上,归因是人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精神文化现象等作出解释和说明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一切认识过程都是一种归因过程。

而在狭义上方面,归因就是为某个行为和事件结果寻求归属的原因。

在心理学上,它被认定为是一种认知的过程,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判断等内部信息加工的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原因的认知活动。

2.归因风格的定义大学生在处事交往中,有意无意的,或多或少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归因风格。

归因风格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

按照不同维度,可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整体的和局部的、本性的和情境的等。

具体言之,就是指由于人的个体差异而引起的、在经常进行的不同条件下的归因活动所表现出的不同的个体归因倾向,也就是归因的个体风格,它是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归因倾向性。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基于归因风格和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基于归因风格和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摘要:采用问卷测量广州大学城1211名学生,统计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即应聘素质、就业预期、求职支持、职业定位、专业需求。

同时,就业压力与消极的归因风格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而就业压力、消极归因风格、心理弹性在人口学变量上有显著的群体差异,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需要多关注的群体。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归因风格;心理弹性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7-0035-03收稿日期:2019-03-25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09A026);省高校人文社科育苗项目(wym09086)作者简介:陈宇红(1974-),广东兴宁人,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近年来,高校就业辅导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自尊、归因等中介变量的作用[1]。

目前,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开展干预和积极应对品质培养的研究较少[2]。

个体对压力的认知以及采取的应对策略有明显的个人色彩,与某些心理品质有关,面对压力情境,归因风格和心理弹性等心理品质在其中发挥作用。

个体对压力事件所采取的信念和认知,会影响后续的情绪、动机与行为,最终影响事件的发展方向与结果[3]。

因此,本研究锁定归因风格和心理弹性两种心理品质,采用问卷测量评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特点,以及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时大学生所表现的积极与消极的心理认知倾向,以期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理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一)测量工具1.自编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

就业压力是个体面对就业环境和就业事件等刺激,评估其超出自身应对能力,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压力感受强度。

自编量表共30题含5个维度:“应聘素质”“就业预期”“求职支持”“职业定位”“专业需求”,累积方差解释率54.122%,以5点计分,得分越高就业压力越大。

大学生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难。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如何影响他们的职业决策困难,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决策困难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它们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分析国内外关于大学生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现状,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部分,本文将构建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检验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的有效性。

在结论部分,本文将总结研究结果,揭示大学生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为高校职业指导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建议。

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以及职业决策困难等多个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个体的职业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心理健康提供有益的参考。

情绪智力作为个体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情绪智力指的是个体识别、使用、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研究表明,情绪智力高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从而在面对职业决策时能够更加冷静、理性地分析问题,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因此,探讨情绪智力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大学生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自我效能感也是影响职业决策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在职业选择上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机会,但是也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压力。

在职业决策时,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和自尊水平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

自尊水平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评价程度,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和感觉。

而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方式,也会对职业决策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归因方式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1)探讨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或其他相关测量工具收集数据,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2)分析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包括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探究不同的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

(3)通过问卷调查或其他相关测量工具,探讨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并分析自尊水平和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采用自尊水平量表、归因方式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2)统计分析法: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差异,得出相关结论。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能够深入探讨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得出以下预期结果:(1)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自尊水平存在差异,且会对职业决策产生影响。

(2)大学生的内部归因比外部归因更有利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提升。

(3)自尊水平和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一定的影响,自尊水平越高、内部归因越多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越高。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对于提高大学生自尊水平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面对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提高职业满意度。

大学生归因风格、心理韧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归因风格、心理韧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归因风格、心理韧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Introduction归因风格、心理韧性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关键心理变量。

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主题。

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在解释人际关系、工作和生活中事件的原因方面所表现出的倾向性。

而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经历压力、痛苦或挑战时的抵抗能力。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做出职业决策时信任自我能力的程度。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归因风格、心理韧性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并举出五个例子证明。

Main Body1. 归因风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归因风格的习惯会反映出个体做出决策时所考虑的原因。

因此,个体的归因风格与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关系。

以内部归因为主的人在面临挑战时更有可能经历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另一方面,偏向外部归因的人更有可能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身缺点,因此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此外,内部归因习惯的人也更有可能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决策感到自信和乐观。

2. 心理韧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心理韧性被定义为个体面对压力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

一个拥有高水平心理韧性的人更有可能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信心和自尊。

然而,一个心理脆弱的人可能会崩溃,并在做出重要决策时表现出自我怀疑。

因此,一个拥有高水平心理韧性的人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更有可能感到自我效能感,因为他们有信心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和挑战。

3. 归因风格和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归因风格和心理韧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的。

内部归因风格与低水平的心理脆弱性相关,这意味着个体更容易在面临挑战、压力和失败时表现出抗御力较强的行为。

相反,外部归因风格与高水平的心理脆弱性相关,这意味着个体更容易在面临困境时放弃或感到无助。

4. 教育领域中归因风格、心理韧性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在教育界中,归因风格和心理韧性被广泛用于预测学生的学术成就。

研究表明,拥有高水平内部归因风格和强大心理韧性的学生表现出更好的学术成就和内在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 因即人 们 对 自己行 为 结 果 ( 功 或 失 败 ) 成 的原 1 5分 。第 4 至 O题 ( 4 采 取 反 向计 分 。其 中 : L) 缺乏 准
因的知 觉 与评 价 J是 和个 人 感 知 、 件 感 知 以 及 态 备分量表包 括缺 乏动机 、 , 事 焦虑 隋绪 、 不确定 .; 眭 职业探 索
16人 , 生 13人 。被 试构 成 如下 : 一 9 4 女 9 大 1人 , 二 大
8 0人 , 大三 1 1人 , 四 6 0 大 7人 。
1 2 研 究工具 .
2 结 果
2 1 大 学生职 业 决 策 困难的 总体 状况 .
表1 显示 : 第一 , 职业决策 困难 的每题平 均值为 32 , . l这表 明 大学 生职 业 决 策 困难 的总 体水 平 不 是 很 1 2 1 职 业 决策 困难 问卷 . . 高; 二 , 三个 维度 中 , 题 平均 分 由高 到低 的顺 序 依 每 困难问卷包括缺乏准备、 职业探索 、 社会因素三个 第 社 职 缺 前 分量 表 , 有 4 共 8道 题 目,2个 维度 。采 取 5点 量 表计 次为 : 会 因素 、 业 探 索 、 乏 准 备 , 两 者 高 于 职 l 后 分, 每道题 目从 “ 全 不符 合 ” “ 完 到 完全 符 合 ” 次记 为 业决 策 困难 的平 均值 , 者 低 于 职业 决 策 困难 的平 均 依
第 l 9卷 第 4期 21 年 o 01 7月
河南机 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 a o e a ca i l n l tclE gneigCl g or l fH nnMehnc dEe r a nier ol e n aa ci n e
V0 . 9 o. 1 1 N 4

1 3 数 据处 理 .
1 1被 试 .
所有 数 据 采 用 S S 1 . P S 2 0进行 独 立样 本 T检 验 、
采 取 方 便 取 样 的 方 法 , 取 某 大 学 本 科 生 4 0 单 因素 方差 分析 。 选 0 名 , 卷 回 收 37份 , 效 问 卷 39份 。其 中 , 生 问 6 有 3 男
大学生职业决策 困难的总体 水平不是很 高; 大学 生的职业决策 困难程度呈现 出性别 、 年级 、 专业 、 是否接 受就 业指 导训练 的群体差 异; 归因风格 类型对职业决策 困难 的不确 定性维度、 自我 认知维度 、 职业 目标 维度 、 业 自我探索 职 维度和社会支持 维度的影响差异 显著 。 关键 词 : 因风 格 ; 归 职业决策 困难 ;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 82 B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29 (0 1 0 0 8 0 10 0 3 2 1 )4— 0 6— 4
J l.01 uy 2 1
归 因风 格 对 大 学 生职 业 决 策 困难 的影 响研 究
芦 霞
( 乡职业技 术学院 , 新 河南 新 乡4 3 0 ) 50 0 摘要: 对某 高校大学 生的职业决 策 困难状况 以及 归因风 格对他 们职 业决 策 困难 的影 响进 行 了研 究。结果表 明:
度转变等密切相关 的内容。认知心理学认为 , 因是 分量表包括 自我认 知 、 归 职业 目标 、 职业信 息探索 、 业 自 职 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 、 线索对行 为原 因进行推测 与判 我探索 ; 社会因素分量表包括学校限制 、 专业限制 、 社会 断 的过程 。归 因风格 可 以说 是来 自认 知 心理 学 的“ 认 支持 、 就业 压力 、 性别 歧视 。经检验 , 表 内部一 致性 总量 知风格” 的研 究 , 将 个人 的人 格 特 征 与 他 的认 知 过 信度 o7 , 它 .4 各分 量 表 内部 一致 性 信 度 分别 为 缺 乏 准备 程 融合 在 一起 , “ 个 人 所 具 有 的独 特 的归 因方 式 0 8 , 业探索 0 8 , 是 一 .0 职 .4 社会 因素 0 7 。 .3 1 2 2 归 因风 格 问卷 . . 以及 由此 所产 生 的特 有 的归 因倾 向 ” 。 职业 决 策 困难是 在 职业 决 策 ( 人 阶段 或 职 业 改 进 本 问卷 由 1 不 同的假 设情 境组 成 , 中包 括 6 2个 其 变) 程 中, 过 个体 面 临最后 决 策 时 , 知 道要 从 事 什 么 个 积极 事件 和 6个 消极 事 件 。针 对 每 个 情 境 都 设 计 不 职业 或从 几 个 职业 中 挑选 一 个 时 发 生 的 困 难 。 归 因 了 4个 问题 。其 中第 一 个 问题 所 要 回答 的 是 造 成 这 这个 问 题 并 不 用 于评 分 , 只是 为 风格对大学生就业尤其是职业决策 的影响尤为重要 。 情境 的主要 原 因 , 因为它 是 一 个 人 长 期 形 成 的 、 对 稳 定 的特 征 或倾 了更好 地 回答后 面 的 3个 问题 。第 二 个 问 题 是 关 于 相 向, 其影 响 和作 用是 持 续 性 的 和经 常 性 的。本 研 究 将 内外 因 的 , 三个 问题 测 量 被试 反 应 的稳定 性 。第 四 第 从 归 因风格 的 角 度 来 探 讨 大 学 生 职 业 决 策 困 难 的发 个 问题测 量 的是 被 试 反 应 的普 遍 性 或 特 殊 性 。在 积 展特点 , 并考察归因风格类 型对大学生职业决策 困难 极 事 件 中 , 1为最 低 得分 , 7为最 高 得分 。 在 消极 事 件 的预测作用 , 以期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有效性。 中 , 取反 向计分 。修 订 后 的 问卷 内部 一致 性 系数 达 采 到 09 , .5 符合 心 理测 量学 要求 。 1 研 究 方 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