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极光》 6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 第三单元第11课《神奇的极光》课件 人教版第二册 精品

高考语文 第三单元第11课《神奇的极光》课件 人教版第二册 精品

磁层将

( 电子束
汇聚成束的太阳风粒子
对 照
击中涂有发光物质 流,
法的
聚焦到极区上空并击中
) 电视屏幕,
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
显示出图象
导致发光。
对照图解
磁 层
电视显象 管
太阳风 粒子流
大 气 荧光屏
发光
显示图象
第三步:整合输出阶段 按需要筛选信息
试给极光下一个定义
极光太是阳风粒子流在磁层的作用下汇聚 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并激发大气 中的分子和原子形而态产各生异的、色彩繁多、 亮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极区附近的
分组讨论思考问题
任选一题,阐述自己的理由和结果。
①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 哪些信息?
②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诗人,阅读本文时,你将 关注哪些信息? ③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 注哪些信息?
④假如你想学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 哪些信息?
旅行家
•旅行家应是大自然的热爱者甚至崇拜者, 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吸引着他们去一饱眼福。 极光的特征、活动区域应是他们最关心的。 所以筛选的信息应为:极光最经常出现的 地方是在南北磁纬度67。附近的两个环带 状区域内,分别称为南极光区和北极光区。 极光的亮度从刚刚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 亮度直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极光色彩如 万花筒一般出神入化等。
课文学习:
第一步:认知阶段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第二步:辨析筛选阶段 精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
第三步:整合输出阶段 按需要筛选信息并简要概括
第一步:认知阶段 初读课路是怎样的?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
思路:神话传说(想象描写)—极光现 象(直观描述)——极光成因(本质 揭示) 顺序:这种思路像层层剥笋,体现了

高中语文:《神奇的极光》教学讲解课件(新人教)

高中语文:《神奇的极光》教学讲解课件(新人教)
极光的五种形态
极光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极光带
极光片
极光幔
极光芒
重要信息的筛选与加工
《神奇的极光》
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1.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主要在南极区和北极区。这种光的美丽显示,是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 的。 2.出现在南半球的光叫做南极光,出现在北半球的叫做北极光;南北极光泛称极光。
加工后的信息(1、4、6点)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语文课件——《神奇的极光》

语文课件——《神奇的极光》
—— 摘自《小学科技》
补充资料四 【小说(片段)】
便在此时,眼前一亮,北方映出一片奇异莫可名状的光彩, 无数奇丽绝伦的光色,在黑暗中忽伸忽缩,大片橙黄之中夹着 丝丝淡紫,忽而紫色。愈深愈长,紫色之中,迸射出一条条金 光、蓝光、绿光、红光。谢逊一惊之下,“咦”的一声惊呼, 松手放开了殷素素。张翠山也觉得手掌上的压力陡然减轻。谢 逊背负双手,走到冰山北侧,凝目望着这片变幻的光彩。原来 他三人顺水飘流,此时已近北极,这片光彩,便是北极奇特的 北极光了。
拜者,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吸引他们去一饱 眼福。极光的特征、活动的区域应是他们 最关心的。
所以筛选的信息应为:极光最经常出 现的地方是在南北磁纬度67。附近的两个 环带状区域内,分别称南极光区和北极光 区。极光的亮度从刚刚看得见的银河星云 般的亮度直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极光的 色彩如万花筒一般的出神入化等。
可以使深奥的科学道理变得 浅显易懂,使文章严谨,读者 更容易把握住所说明的对象。
(说明方法)
打比方 下定义 举例子 分类别
比较阅读:阅读短文,比较与原文
在说明语言上的差异
极光在中外的神话故事中都曾留下美丽的身影, 它是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由高空大气幅 射而形成的特殊的光。
极光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在寒冷的极区,人们 常常见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极光,它的亮度变化很 大,色彩丰富,叫人叹为观止。
—— 摘自金庸《倚天屠龙记》
课外练习二
① 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 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② 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诗人,阅读本文 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③ 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 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④ 假如你是想学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 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高一语文《神奇的极光》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一语文《神奇的极光》教案 新人教版

河北省行唐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神奇的极光》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一、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二、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赏析罗蒙诺索夫的诗《极光》:1、找出其中描写极光形态的词语(如:晨曦、闪动的火焰、明亮射线、欣长的火、闪电、喷涌的火、冰冷的火等)。

2、诗中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描写极光?(比喻)结合课本前彩图,增加对极光的感性认识。

二、通过研究标题,推测总体思路。

解释:课文以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开头,激起读者了解极光的强烈愿望,接着就会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从题目“一瞥”我们可证实是写“所见”。

了解了现象后,又自然使人产生对极光成因的探究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地写“极光的来龙去脉”。

这种思路像层层剥笋,体现着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则,是恰到好处的。

三、读课文,筛选全文重要信息。

1、课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角度有何不同?附宝的故事:说明激光的古老烛龙的传说:为了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伊欧斯的故事:为了追溯“极光”一词作为一个现代科学术语的来源2、你从“极光一瞥”这部分内容中看见了什么?“一瞥”的含义是什么?分布区域、形态、亮度、色彩3、人们对极光的成因的推测有哪些?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极地冰雪释放出来的阳光4、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大气、磁场、太阳风5、分析极光形成的原理课文是如何说明极光形成的原理的?比喻说明。

用电视机的成像原理来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

电视机成像原理极光显示原理电视显像管磁层电子束太阳风粒子流电视屏幕极区大气图象极光据以上原理,筛选文中有关信息,给极光下一个科学的定义。

定义的方式:概念=事物的特征(种差)+种属例:人是能够制造并使用劳动工具的高级动物。

《神奇的极光》ppt课件(100页)】

《神奇的极光》ppt课件(100页)】
分子和原子的作用下形成极光。
电视机原理
荧光屏
2020/3/2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2020/3/2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 1.形象的描述
❖ 形象的描述,可以增强感性认识。本文 对极光现象的描述,无论是在美丽的神 话故事中,还是在现实观察中,都生动 形象,真实可感。如讲述附宝的故事、 伊欧斯的故事,尽量使用文学语言;在 形容极光形体亮度变化大时,也用了 “瞬息万变”“眼睛一眨,老母鸡变 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等词语, 十分生动传神
况的研究,极光区的形状不是以地磁极为中心
的圆环形,而是更像卵形。极光的光谱线范围 约为3 100~6 700埃。其中最重要的谱线是5 577埃的原子氧绿线称极光绿线。极光的出现
同磁暴、地冕、太阳风和宇宙线有关,因而也
同太阳活动有关。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开 始观测极光,此后有丰富的极光记录。
2020/3/27
美国阿斯拉加极光
红色极光
极光冕
地球、气辉和极光
(“天空实验室”摄)
极光和慧星
其它星球上的极光现象
2020/3/2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1、给加横线字词注音
硕大无比
shuò
群星闪烁
shuò
萦绕
yíng
皓月当空
hào
极光一瞥
piē
秉性
bǐng
2、给注音字词写汉字
神 奇 的 极 光
2020/3/27
哈勃望远镜观察到的极光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2020/3/2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人类首次拍到南北极光“同放光彩” 友情提供
2020/3/27

神奇的极光 PPT课件 77 人教版

神奇的极光 PPT课件 77 人教版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小结第一、二部分
从第一二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极 光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神 奇
★ 研习第三部分
阅读第三部分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过去人们对极光的成因的推测有哪些?
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 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反照的晖光; 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极地冰雪白天吸收的阳光
晚上释放出来。
——《岁月随想》(赵忠祥)
瑞美典首都斯德哥乐摩出现 国 阿 斯 拉
北极斯光人类 德首 歌次拍 尔到地

摩球两

极极


光放


曹冲
制作人 景 慧
教学目标
1、知识积累:极光的传说、极光的形 态、极光的生成原理。

《神奇的极光》课文

《神奇的极光》课文

《神奇的极光》课文摘要:I.引言- 介绍极光的背景知识- 引起读者对极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II.极光的成因和特点- 极光的概念和形成原理- 极光在外观和颜色上的特点- 极光的发生时间和地点III.极光的影响和应用- 极光对气候和生物过程的影响- 极光在科学和实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极光在文化和神话传说中的意义IV.极光的保护和发展- 人类对极光的保护措施- 极光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结语正文:I.引言在寒冷的北极夜空中,一道绚丽多彩的光带翩翩起舞,犹如神秘的仙子挥舞着她的彩带。

这就是神奇的极光,一个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

本文将带您领略极光的魅力,解读她的成因和特点,以及她在人类文化和生活中的影响和应用。

II.极光的成因和特点极光,又称为极光光环,是一种出现在高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域的天然光学现象。

当太阳的高能粒子流进入地球的磁层时,与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发生碰撞,产生了一系列的光学和电磁现象,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极光。

极光的外观和颜色多种多样,有时呈现出柔和的绿色,有时呈现出耀眼的红色,有时还伴随着音乐的旋律。

这些色彩缤纷的光带在夜空中舞动,变幻莫测,为人们呈现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极光的发生时间和地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季节、天气等。

通常,极光在春秋两季更容易出现,在北极圈附近地区观测到极光的机会较多。

III.极光的影响和应用极光不仅是个光学现象,还是个无线电现象,可以用雷达进行探测研究,它还会辐射出某些无线电波。

此外,极光还影响着气候、生物过程等。

研究发现,极光对大气中的臭氧层具有修复作用,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在科学领域,极光的研究有助于人类了解太阳风、地球磁层等宇宙现象。

在实用工程项目中,极光现象被应用于长电缆通信、长的管道和电力传送线等。

此外,极光在文化和神话传说中也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古老的文明都将极光视为神明的象征。

IV.极光的保护和发展为了保护极光这一自然奇观,人类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污染排放,保护臭氧层。

(完整版)高中语文:2.3《神奇的极光》学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2.3《神奇的极光》学案

《神奇的极光》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3.体会科普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课文解读本文的层次结构本文通过人们在不同时期对极光现象的描写和认识,以及对极光形成原因的分析和对极光作用的简介,说明了极光神奇的特点。

结构上:本文用小标题将故事自然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古老的神话传说:介绍古代中外关于极光的传说以及古时对极光的不同称谓。

第二部分:极光一瞥:介绍极光的神奇,从极光出现地域、形态特征、各种变化、人们难以描摹等方面说明。

第三部分:极光的来龙去脉: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极光的产生原因,并说明极光对人类的影响。

描写和比喻在文中的作用本文在说明的过程中,用了许多形象的描述。

如第一部分中引述的三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即黄帝母亲附宝的故事、(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述,古希腊罗马神话中黎明女神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作者尽可能地使用文学语言,如“随着夕阳西沉,夜已将它黑色的翅膀张开在神州大地上……”;“天幕上,群星闪闪烁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突然,在大熊星座中,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时动时静,像行云流水……”。

这些形象地描述,增强了读者的感性认识。

同时,在形容极光形体亮度变化时,也用了“瞬息万变”“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等词语,十分生动传神。

在文章当中,作者还使用了大量的比喻。

如“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

”“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

这些比喻使用的非常恰当而且通俗,使深奥的科学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加深了人们对极光的认识。

神话传说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文章先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谈起。

一是附宝感极光而有身孕。

这一神话传说表明我国对极光的观察由来已久,大自然的这一奇观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困惑着人们的认知力,人们就将它和伟大人物的诞生联系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极光》 6一、自读要求1.了解有关极光的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自然的兴趣。

2.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二、自读重点1.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2.科普故事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三、自读难点如何整体把握,筛选信息。

四、教学设想:首先,拟用多媒体.课件(VS-080)(包含动感形象、音乐及画外音)展示极光的神奇壮观,引起学生兴趣。

然后,要求学生研究题目及三个小标题,在未接触正文之前探索、推测文章思路,既呼应上册的能力点训练,是了解文章的第一步,又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接着再进入阅读主题,要学生通读全文,全面考虑,独立筛选全文的主要信息。

这是本课的主要环节,要充分体现“让学生自己读书,自行研讨”的要求,主要时间段动员学生广泛地展开讨论,教师的任务是按照确认范围、辩析选择、重新结合、语言加工的过程给予适时点拨,并用精练的语言和学生平等地交流意见,不应简单地指明正误,交出标准答案了事。

本文内容不难懂,上述任务完成后学生可能觉得阅读完毕。

教师可再出示几道开放型的讨论题,分组研讨,内容方面换一个角度,进行特定条件下有用信息的筛选,旨在使学生理解:根据某种需要进行阅读时,可以只关注文章中与所需信息相关的部分,其它则可弃之不顾。

这也是在实际阅读中需要的一种能力。

五、自读准备学生课前通读课文,预习有关字词。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摇曳不定萦绕机理瞥遁辞六、自读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配以音乐和画外音解说,作为课程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在人类短暂的进程中,自然办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

头顶上是阴晴雷电,脚底下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

在远古,人们赋予它们各种神话传说。

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

其中的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或让我们享受万里晴空,或给我们带来风霜雨雪,我们熟悉它们,就像熟悉形影不离的学朋友。

但有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却无福得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

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曹冲的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吧。

二、通过研究标题、小标题,推测总体思路。

“文章思有路、寻路识斯真”,我们就题目和三部分的小标题推测一下,文章的总体思路会怎样的;想一想标题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本课标题好懂,学生动动脑筋,可以领悟到作者安排的合理性。

同时,学生会急于证实自己预测正确与否,自然使店面的阅读过程充满兴趣,也会给作文构思带来有益的启示。

解释:课文以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开头,激起读者了解极光的强烈愿望,接着就会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从题目“一瞥”我们可证实是写“所见”。

了解了现象后,又自然使人产生对极光成因的探究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地写“极光的来龙去脉”。

这种思路像层层剥笋,体现着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则,是恰到好处的。

三、朗读课文,独立筛选全文重要信息。

这是阅读训练的主要环节,约需25分钟。

学生独立朗读,筛选.总结后,教师组织全班讨论。

虽然本文内容不难,但学生仍难以一下子准确筛选并概括。

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如下步骤参与思考、修改、完善。

1.确认重要信息所在段落井朗读。

估计出现的问题:少数学生可能被神话故事所吸引,凭直觉选定故事。

而第三部分关于过去人们的三种错误认识的介绍,语脉清晰,说明性强,也可能被选中。

启发引导:①说明文的目的是什么?是介绍事物特征,阐明事物的道理。

那么三个神话故事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引起了文,激发兴趣,因此故事本身不是全文重要信息。

②说明文重点在介绍事物“是怎样”还是“不是怎样”?是前者,所以应略去关于三种错误认识的介绍。

选出段落:第一部分第三段、第二部分前三段、第三部分二至三段。

2辨析代表重点信息的具体词句。

估计出现的问题:分不清重要信息与一般信息。

尤其第二部分内容较杂,不易辨析。

启发引导。

组成文段的内容都是一定信息的载体。

但就全文来讲,有重点信息和一般信息之别。

然后,提示学生研究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标题的作用,并与各信息比较,便会明确。

第一部分重心是要完成对极光的初步解释,而关于极光的其他称谓则是顺便交代的内容,应予忽略;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极光的外形作文章。

那么,极光形态的分类,亮度及色彩应为重点。

而对极光卵、极光区的介绍是次一等信息,可忽略。

第三部分重点在于阐述极光的成因机理,可略去“其它行星上的极光现象”。

3.把选出的内容按逻辑顺序排列。

筛选至此,各信息点处于分散、零乱状态。

引导学生按照从特征到成因机理的逻辑顺序进行整理。

文章条理明显,应较为顺利。

顺序如下:①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

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主要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这种光的美丽显示,是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的。

②出现在南半球的叫做南极光,出现在北半球的叫做北极光;南北极光泛称极光。

③极光的色彩、亮度千变万化,美丽壮观,难以描绘。

④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为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孤;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慢状的极光慢;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⑤形成极光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大气磁场和太阳风。

⑥第三部分第二段(极光发光原理的说明)。

4.信息的语言加工和最后输出。

估计出现的问题:学生会做出取舍不当、概括性不强的种种答案。

需要加工的句子主要在①④③点。

可分成几步,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或具体引导。

第①点提示:“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下句“人们唯一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大气现象”,所以把前一单句略去,句式更紧凑,表意更集中。

下文还有两个信息点,一是介绍出现地点,一是光的形成原因,语言顺序应如何排列更好呢?当然“成因”与前文联系紧密。

修改结果:极光是人们唯一能用肉眼看得见的高空大气现象。

它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主要出现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第④③点提示:有些句子在文中生动活泼,描述性强,而作为信息要点的概括却不够精练,如④③句,如何使之更简洁、明晰呢?修改结果:④极光形态特征分五种:极光孤、极光带、极光片、极光慢、极光芒。

③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棒褪状的磁层。

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柬。

这种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励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这便是极光。

以上设计旨在启发学生按一定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这既是筛选重要信息的过程,又是锤炼语言的过程,应经常练习。

四、在对全文总体阅读,筛选出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变换角度,从某种特定需要或特定身份出发,进行择要式筛选信息的练习。

全班分四个小组,每组选取下面一个题进行讨论,组长负责笔录筛选理由和结果,并指派一人代表全组发言。

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诗人,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4.假如你想学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这是一组开放型的讨论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当根据某种需要进行信息筛选时,可以只关注文章中与所需要的信息相关的部分,其它信息从略。

讨论时要求学生解释筛选信息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

以下说法供参考:旅行家.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神奇的极光图片展示)提起极光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极光在西方文学中还留下了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近极光,认识极光。

二、整体感知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2.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弄清楚本文说明和描写是怎样结合的。

3.学习本文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课文分析1.(学生讨论)本文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明确:文中国共产党写了三种古老的神话。

①附宝感极光而孕黄帝;②《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③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从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两个角度来描绘极光。

2.(提问)上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对极光的成因有哪些推测?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为北极临近地球的边缘,所以能看到这种大火。

另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极地冰雪丰富,它们在白天吸收阳光,贮存起来,到夜晚释放出来,便成了极光。

3.(提问)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明确: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

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

4.分组讨论并概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运用特点。

(学生找出文中例句,指明说明方法)明确:(1)打比方在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时,作者用恰当的比喻,避免了枯燥的说明,使文章通俗易懂。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的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

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

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

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

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

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

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

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

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打比方,就是借助于打比方来说明事物。

作用在于把陌生的事物,说成读者熟悉的事物,把深奥的事理说成浅显的事理。

(2)举例子在古代,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所以是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如叫作“天狗,刀星,蚩尤旗,开天眼,星陨如雨”等等,它们大部分散落在史书的星象、妖星、异星、流星、祥气的记载中。

举例子是以具体的简单的事物说明抽象的、复杂的事物。

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