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的国际人权责任

合集下载

国际人权法的发展与挑战跨国公司人权责任的探讨

国际人权法的发展与挑战跨国公司人权责任的探讨

国际人权法的发展与挑战跨国公司人权责任的探讨国际人权法的发展与挑战:跨国公司人权责任的探讨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然而,这些公司的活动也经常涉及到侵犯人权的问题,引发了对于跨国公司人权责任的关注与争议。

本文将对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并重点讨论跨国公司在人权保护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第一部分:国际人权法的发展与进展1.1 国际人权法的起源与发展国际人权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联合国宪章》及《世界人权宣言》的制定。

此后,一系列国际人权法律文书相继出台,如《国际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这些法律文件为国际人权保护奠定了基础。

1.2 国际人权法的进展与扩展国际人权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扩展。

例如,1998年通过了《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对国际刑事犯罪进行了法律制度上的规范;2006年通过的《身心障碍人权公约》则专门保护了身心障碍人士的权益。

这些扩展提升了国际人权法的全面性及适应性。

第二部分:跨国公司与人权责任的关系2.1 跨国公司的影响力与责任跨国公司由于其经济实力及市场份额的影响力,对于人权的影响不可小觑。

它们的商业活动往往牵涉到环境污染、劳动权益、土地征用等问题,给当地社区及劳动者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跨国公司有责任承担起相关的人权责任。

2.2 国际人权法对于跨国公司的约束力国际人权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跨国公司施加了约束力。

《联合国指导原则》及《联合国全球契约》等法律文书,明确要求跨国公司尊重并保护人权。

同时,一些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跨国公司在其业务活动中遵守人权标准。

第三部分:跨国公司人权责任面临的挑战3.1 局限于国家主权的挑战跨国公司的活动往往跨越多个国家,导致国家间的司法管辖权问题、立法差异以及国家主权等问题。

这给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追究带来了困难,也凸显了国际人权法在此方面的局限性。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及其立法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及其立法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及其立法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活动的企业。

由于其业务范围涉及多个国家,跨国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面临更复杂的挑战。

这篇文章将探究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以及为其立法的必要性,长度将不少于2000字。

一、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1. 尊重人权跨国公司应该遵守所有国家的劳工及人权法规,并确保其员工不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与不平等待遇。

此外,公司应该保护其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并确保其获得合理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2. 保护环境跨国公司必须考虑其业务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意味着公司必须对其生产流程进行评估,并采用环保技术、能源和废弃物管理系统来降低其负面影响。

3. 社区贡献跨国公司必须考虑其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公司应该与当地社区密切合作,并在其业务活动中造福当地社区。

公司应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教育、文化、卫生、灾难救援和其他方面的发展。

4. 反腐败跨国公司应该遵守反腐败法规,并确保其员工及业务合作伙伴不从事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

公司应该在其业务流程中加强透明度和公正性,并防止任何形式的贿赂行为。

二、为跨国公司立法的必要性尽管跨国公司在其业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们也面临着众多争议。

跨国公司的经济总量之巨、利益关系之复杂、跨越多个政治体系等等特点,都使跨国公司难以管理自身,并彻底履行社会责任。

因此,制定针对跨国公司的法律已经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

下面列举的原因使得为跨国公司立法是必要的:1. 社会责任的缺乏跨国公司在其业务活动中往往缺乏充分的社会责任。

公司更关注利润而不是关注其社会影响,导致公司在其业务活动中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地方司法软弱跨国公司通常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司法环境相对比较软弱,这也是导致公司不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原因之一。

此外,如果在特定国家没有明确的法规进行指导,在向环境施加较大影响的行业中,跨国公司可能会危害当地人民和环境利益而不受制约。

3. 跨国公司的异国经营及全球化跨国公司致力于针对全球市场开展业务活动,同时具有全球供应链的模式下,这使得公司难以对全球范围内发生的诸多事件进行监督和管理。

浅谈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

浅谈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

浅谈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经营业务的公司,它们通常拥有庞大的产业链和全球化的业务网络,由于其规模庞大、跨国经营的特性,跨国公司在国际上的人权责任问题备受关注。

人权是指人类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包括生存权、平等权、言论自由等。

而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化经济的代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活动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权的保障和尊重,因此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问题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在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方面,主要包括员工权益、供应链管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首先要关注的是员工权益,跨国公司在各国开展业务时,需要遵守当地的劳工法律法规,并确保员工的基本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以及一些公司的利润导向,可能会出现一些违反劳工权益的现象,例如强迫劳动、薪酬低下、工作环境恶劣等。

跨国公司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同时加强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监督,防止劳工权益被侵犯。

其次是供应链管理,跨国公司通常拥有庞大的供应链体系,而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往往分布在全球各地。

跨国公司应当对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劳工权益,并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跨国公司还应当关注供应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避免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在供应链管理中,跨国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供应商的合规性审核和监督,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遵守人权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除了员工权益和供应链管理,跨国公司还应当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承担起环境责任,做到“减少污染、保护生态”。

跨国公司还应当关注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

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对当地员工和环境的责任,更是对整个全球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责任。

浅谈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

浅谈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

浅谈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国公司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

跨国公司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之一便是跨国公司应如何履行其人权责任,避免侵犯人权。

本文将从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和应对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其业务所涉及的领域包括物流、消费品、金融、医药等等。

然而,这些公司的运营是否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是否侵犯了当地民众的人权,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跨国公司不仅仅要负责满足当地政府的法律规定,而且还要注意其对当地群众的人权责任。

跨国公司对于其员工、供应商、客户等各种关系,都应当负有一定的人权责任。

例如,对于员工来说,跨国公司应当确保其工作地点和工作环境安全,同时也要遵守当地法律,给员工提供正当的工资和福利。

对于供应商来说,跨国公司应当确定供应商的人权政策,并确保供应商不侵犯人权的行为。

对于客户来说,跨国公司应当提供可靠的服务和产品,并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以确保其基本人权得到保障。

跨国公司应对措施跨国公司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履行其人权责任。

当前,欧洲议会、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家和国际机构正着手制定人权责任准则,以引导跨国公司履行其人权责任。

在此基础上,跨国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人权专责部门。

跨国公司可以设立一个专职的人权部门,制定人权政策和规定,并对公司各级别的员工进行人权教育和培训。

2.进行人权风险评估。

跨国公司可以在其业务范围内,根据当地人权法规以及最佳实践,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公司在人权方面的表现,并推动修复措施。

3.与供应商合作。

跨国公司应当与其供应商一起合作,开展人权保护工具的应用研究。

这些工具包括制定供应链透明化的政策,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创建红色名录等等。

4.与利益攸关方合作。

跨国公司还可以与其它利益攸关方合作,例如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当地社区,共同解决人权问题。

例如,通过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可以了解人权方面的问题,并寻求实现最终的解决方案。

浅谈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

浅谈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

浅谈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的业务和影响力,它们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跨国公司的规模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它们的人权责任也变得更加严肃和紧迫。

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是指它们在全球范围内遵守人权标准和保护员工权益的责任。

这一责任不仅包括在本国境内遵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还包括在其业务活动的全球范围内尊重人权和保护员工权益。

本文将就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进行一些浅谈。

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在全球范围内涉及到多个方面。

在员工权益方面,跨国公司应该遵守相关的劳工法律法规,确保员工的工资和工作条件符合标准,禁止童工和强迫劳动等违反人权的行为。

在跨国公司的业务活动中,也要确保对当地社区和环境的尊重,避免对当地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以维护当地居民的权益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跨国公司还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当地社区的公益事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对于公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全球范围内,尊重人权和保护员工权益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社会和市场的共识。

跨国公司如果在员工权益、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出现问题,很容易受到国际社会和消费者的指责和谴责,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商业利益。

跨国公司要想在全球范围内保持良好的声誉和市场地位,就必须认真履行人权责任,加强内部管理,贯彻执行相关的国际标准和指导原则,保护好员工的权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监督。

由于跨国公司的业务活动跨越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都可能对其人权责任产生影响。

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国际法律框架的建设,确立和完善相关的国际法律规范和标准,对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进行监督和约束。

国际社会也应该鼓励和支持跨国公司积极履行人权责任,为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共同推动企业全球社会责任的落实。

国际法热点问题及评述

国际法热点问题及评述

国际法热点问题及其评述(一)国际公法的热点问题及其评述1.中国民间对日索赔问题2.保护在外本国国民的国际法制度及我国的对策3.反对恐怖主义与国际人权保护4.引渡制度中的主权和人权5.钓鱼列屿主权归属问题6.日本“入常”的国际法问题7.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家责任8.国际犯罪及其责任(二)国际私法的热点问题及其评述1.中国国际私法的法典化问题2.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3.欧盟国际私法问题。

4.根据《纽约公约》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最新发展(三)国际经济法的重要争议问题及其评述1.转基因农产品贸易的法律问题2.信息时代著作权国际保护的发展与调整3.跨国公司的国际人权责任4.国际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5.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WTO多哈回合谈判6.从欧盟竞争法看中国的反垄断法7.国际税收公约8.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当今世界,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国际法的热点问题比比皆是。

只有厘清上述关系,才有可能解开国际法的种种理论和现实的难题。

(一)国际公法的热点问题及其评述1.中国民间对日索赔问题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是指在二战期间因日本政府或企业等所实施的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相关国内法的严重犯罪行为而遭受人身、财产和精神方面损失的中国国民或其遗属,向加害者提出的要求其承担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和其它民事法律责任的诉讼。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运动在进入第19个年头的今天,遭遇到极其严峻的局面。

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第一法庭和第二法庭分别对山西“慰安妇”案和西松建设公司案,6月15日该法院第二法庭又对三菱等公司案做出终审判决,前者以中国政府已根据《中日联合声明》放弃了其国民的对日索赔权,后者以法定索赔权20年的请求时效即除斥期间已过为由,判我国民败诉。

在中国民间对日索赔问题上,围绕着中国政府是否已放弃其国民的索赔权问题,中日两国之间一直存在争议。

在4月27日上述两判决做出的次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就指出:“日本最高法院就《声明》做出的解释是非法的、无效的。

国际人权法跨国公司责任与人权保护

国际人权法跨国公司责任与人权保护

国际人权法跨国公司责任与人权保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其在人权保护方面的责任备受争议。

国际人权法在此扮演着关键角色,旨在确保跨国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尊重和保护人权。

本文将探讨国际人权法对跨国公司的责任以及人权保护的意义。

一、国际人权法对跨国公司的责任国际人权法是一系列法律规范,规定了国家、政府机构以及非国家行为者对人权的责任和义务。

尽管国际人权法多数针对国家行为者,但近年来,人权领域内的讨论逐渐将焦点转移到了跨国公司这类非国家行为者身上。

1.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CSR)是一种自愿性质的责任,指跨国公司在其商业活动中,不仅要履行法律要求,还要尊重人权、保护环境并对利益相关者负责。

尽管CSR并非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其已成为跨国公司行为的重要准则。

2. 人权尽职调查人权尽职调查是指跨国公司在开展业务或投资前,进行涵盖人权风险的尽职调查,以预防并应对可能对人权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

这包括评估供应链中的潜在人权问题、与当地社区协商和合作以及实施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3. 保护受影响群体的权益跨国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需积极保护受其影响的群体的权益。

这包括确保劳工权益得到尊重、避免破坏当地环境和文化、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等。

此外,跨国公司还应确保不参与侵犯人权的活动,如强制劳动、歧视、污染等。

二、国际人权法对人权保护的意义国际人权法在跨国公司领域的应用,对于人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强制性规范国际人权法提供了对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的规范标准,使得人权保护不再局限于国家,将其扩展到了企业层面。

这使得跨国公司无法逃避其在人权领域的责任,强化了对人权侵犯的防范和惩治。

2. 促进可持续发展跨国公司在遵守国际人权法的前提下,合理开展经营活动,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不仅能够减少环境破坏和社会冲突,还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当地社区和经济带来可持续的福祉。

3.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人权法的实施需要国际合作和协调。

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公司与跨国企业的人权责任

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公司与跨国企业的人权责任

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公司与跨国企业的人权责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球公司和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这些公司和企业在人权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的关注。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全球公司和跨国企业如何履行人权责任,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对全球公司和跨国企业的人权责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全球化给全球公司和跨国企业带来了更大的人权责任。

随着这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扩张,它们的影响力也变得更加广泛和深远。

这意味着它们对当地社区和员工的生活和权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权责任不仅仅是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当地文化和价值观,并确保员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例如,一些全球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工厂时,必须确保员工的工作条件符合最低标准,避免剥削和歧视的现象发生。

其次,全球化也提供了全球公司和跨国企业履行人权责任的机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市场的开放,这些公司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和传播信息。

它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监督和改进自己的供应链,确保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也遵守人权标准。

此外,全球化还促使了跨国企业与非政府组织和国际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人权保护的进程。

例如,一些公司与人权组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权政策,确保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行为符合国际人权标准。

然而,全球公司和跨国企业在履行人权责任方面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文化差异和法律制度的不同。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法律制度存在差异,这给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带来了困难。

在一些国家,人权保护的标准可能相对较低,公司需要在尊重当地文化的同时,努力提高人权保护的水平。

其次是监督和执行的难题。

由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分布广泛,监督和执行人权政策变得困难。

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和反馈机制,确保人权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在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公司和跨国企业的人权责任至关重要。

它们不仅仅是经济实体,更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通过履行人权责任,这些公司可以为当地社区和员工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的国际人权责任
作者:宋永新, 夏桂英, SONG Yong-xin, XIA Gui-ying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法律系,浙江,杭州,310028
刊名: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36(6)
被引用次数:4次
1.Understanding on Rules and Procedures Governing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Art.13.1,Each panel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seek information and technical advice from any individual or body which it deems appropriate.Art.13.2,Panels may seek information from any relevant source and may consult experts to obtain their opinion on certain aspects of the matter
2.徐涛;张晨曦论跨国公司保护人权的社会责任[期刊论文]-政治与法律 2005(02)
3.该原则由在南非经营的美国12家大公司的代表于1977年共同颁布,旨在要求改善当时南非黑人的工作场所和社会条件,到1982年,已有接近150家公司签署了该项原则
4.Tripartite 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Concerning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Social
Policy,ILO,204th Sess,Nov.16,1977,in 17I.L.M.422 1978
5.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草案)
6.孟淑云关于贴牌生产的思考[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5(444)
7."丰田指导原则"指出:公司坚持国际公认的企业道德标准,通过重视安全和环境问题,为各地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服务,公司要成为每一国家或社区有贡献的一员
8."一般经营原则"表示:处理经济事物要本着一个有责任心的社会成员的身份,遵守所在国有关安全、环境标准和社会准则的法律和规定,同时公司政策应符合国际上现存的自发的多国企业行为准则
9.John Christopher Anderson Respecting Human Rights: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Strike Out 2000
10.田唱浅论环境权
11.人类环境宣言
12.ILO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hibition and Immediate Action for the Elimination of the Worst Forms of Child Labour(No.182) 1999
13.SURYA D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b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Law:Where from Here? 2003
14.G(U)NTHER H Human Rights and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2001
15.SHAHIDUL A The Use of Child Labor Does Not Always Violate Human Rights 1998
16.DAVID K;JUNKO T From Talk To Walk:The Emergence Of Human Rights Responsibilities For Corporations At International Law 2004
17.邹晓美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 2005(08)
18.DAVID K;SARAH J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Human Rights:question about their relationship
2002(01)
19.焦军普跨国公司与战争-以美国跨国公司卷入美伊战争、刚果内战为例[期刊论文]-政治与法律 2005(02)
20.JOHN C A Respecting Human Rights: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Strike Out 2000
21.徐涛;张晨曦论跨国公司保护人权的社会责任[期刊论文]-政治与法律 2005(02)
22.U.N.ECOSOC Sub-Commission on the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Report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Contemporary Forms of Slavery,26th sess.,UN.Doc.E/CN.4/Sub.2/2001/30 2001
23.Forced Labour Convention,No.29,Art.2
24.世界人权宣言
25.European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Nov.4,1950,Art.2 (1);Americ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Nov.22,1969,Art.4(1)
26.世界人权宣言
27.张维欣劳工丑闻缠上跨国公司 2005(06)
28.查看详情
29.李先波主权、人权、国际组织 2005
30.张瑞萍WTO规则下跨国公司行为规制方式分析[期刊论文]-现代法学 2005(03)
31.余劲松;吴志攀国际经济法 2000
32.葛顺奇;李诚邦社会责任:跨国公司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期刊论文]-国际经济合作 2003(09)
1.李凤琴国际投资仲裁中的人权保护[期刊论文]-政法论丛 2010(1)
2.范继增论跨国公司中的人权保障[期刊论文]-现代商贸工业 2010(5)
3.赵玲玲论跨国公司人权责任的规制[期刊论文]-金卡工程 2008(9)
4.赵玲玲论跨国公司人权责任的规制[期刊论文]-金卡工程 2008(9)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jdxxb-rwsh200606013.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