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析
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带解析(2)

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带解析(2)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被没收的蚕宝宝魏得强周一数学课,杨老师满脸怒气地向我反映情况:马小雨上课捣乱,不听老师劝阻,公然顶撞老师,上课玩东西,而且人“赃”俱获。
这个时候的马小雨正垂着头站在我的办公桌前,一副老实样。
在我这个班主任面前,他总算还是给了些面子。
这个马小雨,好像天生就是捣蛋鬼,班上的每一样坏消息,总是少不了他。
不做作业不背书,和同学打架,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请家长,家长也摇头说没办法。
也难怪,父母都在南方打工,60多岁的爷爷、奶奶能把他怎么样呢?唉,这些留守儿童!但我还是决定向这个刺儿头开战。
我让他把上课玩的东西拿出来,马小雨很不情愿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盒,上面扎了很多小孔。
会是什么呢?等我打开纸盒子,赫然入目的是四五只正在蠕动的蚕宝宝。
蚕宝宝已经像小拇指般大小了,它们专注地吃着桑叶。
原来,马小雨的罪状不仅是自己玩蚕宝宝,而且利用杨老师扭头抄题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偷看,因为争夺,几乎要打起来。
我严厉批评他之后,把蚕宝宝没收,然后责令他写出检查。
忙碌了一天,送走学生之后,准备回家。
我忽然看到了办公桌上的蚕宝宝,盒内仅有的一些桑叶已经快被它们蚕食殆尽。
看着这些鲜活的生命,我忽然有了一种恻隐之心。
想到我小的时候,不是也喜欢养蚕吗?三五个小朋友一起杀蚕,交换心得,因为蚕的存在,总会让我们快乐一个春天。
下班的时候,我把它们带在身边,骑车来到城郊。
在一个沟畔处,寻到几棵野生的小桑树,它们长得很葱郁,一个年轻的妈妈领着孩子正在采桑叶。
很快,我就采好了一大把,足够它们吃几天了。
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忽然感到一种轻松的愉悦感,不是因为エ作,而是这几个小小的蚕宝宝,让我重新体验到了童年的乐趣。
第二天,我又把蚕宝宝带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几位老师也忍不住围在一起看。
杨老师好像也消了气,对我说:“其实,马小雨这也不算是什么错,要是放在星期天玩,比上网玩游戏强多了。
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带解析(4)

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带解析(4)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跑着跑着就到了上师范学校的时候,我被选拔为学校的运动员。
我爆发力比较强,擅长短跑,常常参加短跑比赛。
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冬季越野赛,体育老师对我说:“万米越野赛,你也要参加!”我听了,惊讶地张大嘴巴,不情愿地说:“万米?我不擅长长跑啊!”老师笑笑说:“试试吧,就当作锻炼,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坚持不下来也不要紧。
”越野赛那天,我在起跑的枪声中迈开了脚步,心里却想:跑到哪儿算哪儿吧。
因为平时短跑训练得比较多,所以刚开始我就迅速超越了身边的很多同学。
跑了一段以后,我找到了一种合适的节奏,跑起来并不觉得累。
就这样,我慢慢地进入了状态。
赛程过半的时候,我已经跑到了队伍的前半部分。
这时我感到累了,但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被我超越,我还是鼓足勇气跑了下去。
当跑到一定程度时,我竟然感觉不到累了,双脚有节奏地向前奔去。
学校里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
这种成就感支撑着我继续跑下去。
我对自己说:“好好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跑着跑着,我竟然看到了终点!心中忽然升腾起一股莫名的力量,这时我加速奔跑,开始冲刺。
因为经常练习短跑,所以在冲刺过程中,我所向披靡,一路超越了所有选手,冲到了最前面。
当第一个冲到终点时,我自己都恍惚了:这是真的吗?周围响起欢呼声,体育老师跑过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让我刮目相看!”我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这次胜利是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有时候,人的能力真的是无穷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但跑着跑着,就战胜了自己。
蓦然回首,一切都成了身后的风景,你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了!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境界。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但不停地向前奔跑,跑着跑着就豁然开朗起来。
记得多年前,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
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发芽的种子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
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
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
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
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
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
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
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掌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
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
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早,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
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
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
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
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
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
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带解析

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罗圈腿的小猎狗曹文轩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
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
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得比较快了。
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儿地笑话它,说它是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了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
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
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
当然,每次打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
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一条这个世界上跳得最远的猎狗。
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
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下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逃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
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
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
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跑掉了!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这时,小猎狗突然蹿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
它快得像一束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的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初中现代文阅读训练一(含答案与解析)

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一)1.第一篇散步莫怀戚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
但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绿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带答案解析考点

现代文阅读七年级一、现代文阅读(共20题;共365分)1.阅读理解。
爆竹的记忆聂尔小时侯过年,最大的乐事是放炮。
尚未进入腊月就开始一分两分的攒钱,为的就是买鞭炮。
鞭炮终于买了,就把它藏到一个安全妥当的地方,每天都去查看,看看还在不在,少了没有。
这样的一种揪心般的幸福一直漫长的持续着,直到大年夜。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父亲已经起床,在外面放了3响大雷炮。
那是开门炮。
新的一年的大门算是响亮的开启了。
在母亲的吆喝声中,我们也睡眼惺忪却是兴奋无比的从床上爬起,穿好新衣服,从自己的鞭上揪下几枚小炮,穿过父亲三声开门炮的余响,走出门去,进入新的一年。
不论谁家的孩子,每人都只有一挂一百响或二百响的小鞭。
要想让悠扬的炮声贯穿整个新年,就只有把鞭拆开,一个个单独来放,这样就可以一百次二百次的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响彻整个天空的巨大声响中,弄出自己的声音,这仿佛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发言。
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没有例外,因为所有的人家都是穷人,所有的孩子都是穷人的孩子。
我们最为奢侈的享受是挤着看谁家的父亲高高挂起一挂鞭,点燃后开始连续的爆响,我们便一窝蜂似的涌到那位父亲的脚下,拼命抢拾那些没有放响的小炮,都顾不上头顶正在燃放的鞭炮,更顾不上大人们夹杂着嬉笑声的叱喝。
临近早饭时,家家户户门前便只剩下落红缤纷。
与凌晨时分连续不断的爆响相比,此刻是难以忍受的寂静。
成群结队的孩子逡巡在各家门前,低着头,仔细的搜寻着,指望能有意外的收获。
但是,除非特别幸运,否则是不可能有所发现的。
这时候,就只好动用自己的库存。
从口袋里摸出一枚小炮,迅速的点燃,把它抛向别的孩子,那孩子还没来得及躲闪,小炮已凌空炸响。
这时候便听到母亲歌声一般嘹亮的叫声,那是开早饭了。
这样也好,口袋里的剩余还多,吃过早饭,再慢慢来放。
整整盼望一年的春节,就这样轰轰烈烈的来到了。
我们在灶台边端起饭碗,看看确是一年的好饭菜,而又想着下一顿,便满心都是高兴。
不知为什么,奶奶却跟母亲说:“唉,又是一年了!”母亲居然响应道:“唉,年年难过年年过。
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2)

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2)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把伞的温暖混乱的暴雪忽然掩盖了北京的喧嚣。
我躲在温热的窗内,铭记这一刻窗外的宁静。
远处施工楼盘的升降机惊扰了我的清梦。
那些在大楼上慢慢蠕动的工人,像一根根坚实的火柴,用微弱的光,点燃了这个原本一如荒漠的城市。
楼下新开了一家快餐店,八元一份自助餐,这是我在北京见过的最便宜的快餐店。
很快,许多为经济所迫的外乡人流进了这个陌生的餐馆。
我时常能看到一帮衣衫泥泞的汉子说笑着朝我所在的楼房走来。
他们吃饭的样子偶尔让人感到心疼。
他们兴许也觉得自己吃得太多,不大好意思,到后来起身时,也只是悄悄地舀饭,不再加菜。
老板是个微胖的中年女人,圆脸大眼,看起来平易近人。
她从来不会因为这些工人的饭量而黑脸皱眉。
身在异乡的工人们都从心眼里感激他,暴雪盖天,仍不顾风寒,走一段艰难的路来这儿吃饭。
餐馆店面太小,容纳不过二十人。
工人们向来都是坐在店铺对面的空地上吃饭,他们尽可能地腾出位置,希望能给这位善良的老板留住新来的顾客。
暴雪当天,女人扛来了一把大红伞。
饭前,工人们从施工地上抱来了工具,将伞焊在了露天的餐桌中央。
女人去附近的商店买了包烟,每人发了一支。
工人们笑了,坐在红色的大伞下,喝酒聊天。
第二天中饭时,狂风吹断了伞骨,飞扬的白雪迅速激怒了新来的客人。
女人一面抹着油手从店铺里赶出来,一面弯着笑脸道歉。
几个老实的工人搁下碗筷,转身去了楼盘工地。
白雪依旧飘洒,他们来去需要约摸半个时辰。
客人不断涌入餐馆,此刻正是吃饭的时间。
店里的工人不停叫喊,缺了老板,显然忙不过来。
可老板不能脱身,她此刻正紧紧地稳着那把摇摇欲坠的大伞。
不到片刻,女人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在狂风中举伞可比打菜累多了。
旁边两个吃晚饭的工人说,大姐,我来吧,你进去打菜。
女人尴尬地笑笑,说了声谢谢。
新来的客人很快找到了座位,他们对工人的举动很是不解。
一位外套稍微洁净的工人说,让我来吧,我衣服干净些。
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带解析(6)

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带解析(6)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被没收的蚕宝宝魏得强周一数学课,杨老师满脸怒气地向我反映情况:马小雨上课捣乱,不听老师劝阻,公然顶撞老师,上课玩东西,而且人“赃”俱获。
这个时候的马小雨正垂着头站在我的办公桌前,一副老实样。
在我这个班主任面前,他总算还是给了些面子。
这个马小雨,好像天生就是捣蛋鬼,班上的每一样坏消息,总是少不了他。
不做作业不背书,和同学打架,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请家长,家长也摇头说没办法。
也难怪,父母都在南方打工,60多岁的爷爷、奶奶能把他怎么样呢?唉,这些留守儿童!但我还是决定向这个刺儿头开战。
我让他把上课玩的东西拿出来,马小雨很不情愿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盒,上面扎了很多小孔。
会是什么呢?等我打开纸盒子,赫然入目的是四五只正在蠕动的蚕宝宝。
蚕宝宝已经像小拇指般大小了,它们专注地吃着桑叶。
原来,马小雨的罪状不仅是自己玩蚕宝宝,而且利用杨老师扭头抄题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偷看,因为争夺,几乎要打起来。
我严厉批评他之后,把蚕宝宝没收,然后责令他写出检查。
忙碌了一天,送走学生之后,准备回家。
我忽然看到了办公桌上的蚕宝宝,盒内仅有的一些桑叶已经快被它们蚕食殆尽。
看着这些鲜活的生命,我忽然有了一种恻隐之心。
想到我小的时候,不是也喜欢养蚕吗?三五个小朋友一起杀蚕,交换心得,因为蚕的存在,总会让我们快乐一个春天。
下班的时候,我把它们带在身边,骑车来到城郊。
在一个沟畔处,寻到几棵野生的小桑树,它们长得很葱郁,一个年轻的妈妈领着孩子正在采桑叶。
很快,我就采好了一大把,足够它们吃几天了。
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忽然感到一种轻松的愉悦感,不是因为エ作,而是这几个小小的蚕宝宝,让我重新体验到了童年的乐趣。
第二天,我又把蚕宝宝带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几位老师也忍不住围在一起看。
杨老师好像也消了气,对我说:“其实,马小雨这也不算是什么错,要是放在星期天玩,比上网玩游戏强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析■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二)◆◆说明文阅读题考点总结考点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考点二:说明对象的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 A、看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三、说明方法类型1、直接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极其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来源:学科网]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考点四、说明顺序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考点五、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
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考点之六、概括信息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对策:①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
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②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
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③综合归纳,。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
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考点七、文段作用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考点八、补写相关语句类型1、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相连贯对策: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要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
类型2、请你运用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一段话。
对策: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合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
考点九中心句类型1、直接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
类型2、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
(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考点十、拓展题型类型: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等。
对策: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三)◆◆议论文阅读题考点总结■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
具体如下: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举出……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于接受。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更突出论证了……观点。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